靈感範文站

八年級物理教案(多篇)

八年級物理教案(多篇)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

2.瞭解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原理。

3.會正確使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瞭解彈力產生的原因,瞭解生活中常見的彈力。

2.通過實驗,探究並驗證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係。

3.經歷使用彈簧測力計的過程,學會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周圍生活中彈力應用的實例有濃厚的興趣,體會科學技術的價值。

2.通過對彈簧測力計使用的探究,培養學生樂於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學道理的情感、培養學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過對彈簧測力計的製作,培養學生勤於動手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細緻的科學作風。

二、教學重難點

與彈力有關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見到,彈簧伸長與外力的關係又是製作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是進一步學習重力、浮力、簡單機械等知識的必備技能。對彈力的概念只要求瞭解它是怎樣產生的,不必分析它的三要素,重點放在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讓學生邊探索邊思考邊試着應用,爲學生在今後的工作與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三、教學策略

通過前面學習,學生已經瞭解一些力的有關知識,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學生對彈力的感性認識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彈簧隨處可見,彈力的應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過實驗或實例引入彈力的教學。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生活經驗的挖掘,體現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變成生動形象的認知對象,從而有效地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

彈簧測力計製作原理、測量力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探究影響彈力大小的因素,引導得出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從而自己製作彈簧測力計。對於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說明書、觀察構造、練習使用、交流總結等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彈簧、彈簧測力計、橡皮筋、橡皮泥、鋼尺、頭髮等。

國中八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篇二

指導思想

⑴“以全體學生髮展爲主”的教育理念。

⑵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⑶ 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注重科學探究。

教材分析;

現代社會離不開電,就如同地球上的生命離不開空氣和水一樣,能夠說,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用電器,電燈、冰箱、洗衣機、電視、電腦雖然“電”不是陌生的東西,可是它卻讓人感到神祕。教材經過圖畫,文字,激發學生探究“電”奧祕的興趣。本單元由“電荷”、“電流和電路”、“串聯和並聯”、“電流的強弱”、“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五節資料構成。教材中採用了貼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爲線索,即電荷→電流→探究→應用的過程,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貼合學生認知規律,又堅持了知識的結構性。“電流和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它們在電路中的基本規律是本章的核心,經過讓學生研究基本的串、並聯電路和一些基本測量,使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初步領會科學探究的方法,既有利於掌握知識,又有利於培養本事,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同時,獲得素質上的提高。

教材遵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按照學習心理的規律來組織材料。章節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資料並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啓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頭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忙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啓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許多節還編排了“想想議議”,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發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進取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進取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經過學生自我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單元資料是學習電學概念和規律的基礎,生活中又經常用到。所以在講解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異常強調過程與方法的學習。例如,第四節“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的設計就是爲了避免過分強調知識的結論而忽視學生對過程的體驗。完成形學生從被動理解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其中將科學探究的各要素較完整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經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相似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領悟科學思想和精神。教材儘可能多地聯繫生活,真正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讓物理走進社會”。提倡多動手,增加實踐機會。

學生分析

我所承擔的是2個班的物理教學。2個班共有58人,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其中共10人基礎知識掌握較好,有50%的學生基礎薄弱,有些學生厭惡理科學習,經過了解測試後個別學生國小科學知識都未≤≥掌握。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作業馬虎了事,抄襲作業嚴重且作業格式不正確,書寫不認真。部分學生學習雖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這主要是學生學習方式方法問題。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構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抓好基礎知識,是物理教學工作的重點。

要圍繞新的物理課程標準,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異常是在科學探究教學上要進取實踐,積累經驗。把課堂還給學生,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學生的雙眼,讓他們能看;解放學生的嘴,讓他們能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髮展爲本”的自主性學習,教師在教學設計上要注重讓學生進取參與,自主發言,自主探索,自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教師直接告訴他。課堂上,學生以學習小組爲單位,開展有組織,有目的的互學、互教、互幫、互查活動。學生首先學會傾聽別人的講解,理清他人講解分析的要點,並作出指正、選擇和評價,還要學會交流,闡述自我的觀點,組長督促學困生自學,學困生不懂就問,不要消極等待。各組記錄員在自修課上整理當天重點資料,便於小組和全班同學查閱。

學年的教學總目標和總的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瞭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本事,初步的分析,概括本事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本事;

3,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教學措施:

1、對照《物理課程標準》,認真鑽研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從第一堂課起就應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變得生動趣味。備好每一節的教案,不打無準備的仗。

2、開展自主學習方式教學的研究與試驗,開展開放式教學的研究與試驗,要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與學習方法,要研究與運用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手段,學習和借鑑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經驗,不斷改善和創新教學方法,構成自我獨到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點,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3、進取準備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儘可能開設出要求完成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經歷較多的科學探究過程。

4、及時佈置作業,及時檢查或批閱作業,有時採用面批的方法,及時反饋教與學的情景,以便改善不足之處。

5、課後抽出必須的時光輔導學生,解答疑問,點拔思路,也以便學困生完成作業。

6、做好物理單元評價檢測的工作。做好每一章的複習工作,做好期中學業和期末學業檢測工作,全面完成教學工作。

7、適當的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工作,多聯繫生活、多聯繫社會,突出“科學技術社會”的觀點,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生認識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對物理研究及物理應用有初步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步瞭解學好物理應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標:

1.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初步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2.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發現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

2.共同完成的觀察及實驗中,學會和同伴的協作和配合。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難點:能從看到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

二、引入

[師]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學習一門新課——物理。請同學們先觀看漂亮的章首圖,然後聽一位同學帶感情地朗讀配文。

三、進行新課

[師]科學之旅的第一站,我們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演示]課本圖0.1-1實驗

[演示]課本圖0.1-2實驗。

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

教師再演示書本的幾個[想想做做]

1.放大鏡看自己的手指紋: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是縮小的。

2.乓球會落下嗎?

[師]以上的這些實驗有趣嗎?

[板書]物理是有趣的

[板書]物理學的研究範圍:聲、光、熱、電、力等現象

[師]這些現象不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以後的學習中我們會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祕。

物理學不僅有趣,而且還非常有用:

[板書]怎樣學習物理。

[板書](1)勤於觀察、勤於動手

[板書](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書](3)聯繫實際,聯繫社會

四、小結

物理學是有趣的,有用的。學習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周圍的生活,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大膽猜想、善於動手、勇於實踐,才能最終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佈置作業(略)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四

一、學習目標

1、能瞭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麼是壓力,什麼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能理解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3、能掌握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4、能熟練應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

二、重點難點

重點:壓強概念的理解。

難點:壓力與受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三、複習鞏固

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變物體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主學習

(一)壓力

問題學法指導

1、已知物體A的重力GA=10N,物體B的重力GB=20N,F=20N,F1=15N,試試判斷下列各圖中,表面受到的壓力的大小。

甲乙丙丁戊

甲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__N;乙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__N;丙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_N;丁圖中地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_N;戊圖中頂面受到的壓力是______N。

小組內討論(小組間相互檢查)

2、請你分別畫出長方體受到的重力(左圖)和對斜面壓力(右圖)的示意圖

小組內討論

3、通過上面1和2你認爲:壓力是不是始終等於重力,______。壓力的方向是否和重力的方向始終相同,___________。壓力是不是就是重力,____________。

小組討論

(二)壓強(閱讀課本,完成下面的問題:)

問題學法指導

1、由圖可知,兩人對雪的__________大小差不多,但一個人陷下去了,而另一個卻沒有,從而可以看出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閱讀、討論

2、小小的蚊子能輕而易舉地用口器把皮膚刺破,此時口器對皮膚有壓力;重重的駱駝站在沙中,它的腳對沙地有壓力,這兩個壓力一樣大嗎?如果不一樣大,哪個產生的壓力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個壓力的作用效果一樣嗎?認爲哪個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討論

3、如圖所示,同時對一端削尖,另一端未削的鉛筆施力,手指有什麼感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繼續施力,同一手指的感覺相同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組內做實驗探究

4、通過上述事例和實驗,你猜想壓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並說說你猜想的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組內討論完成。

5、實驗: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在這個實驗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甲圖和乙圖中,讓小桌腿朝下是保持____________不變,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之間的關係;乙圖和丙圖中,是保持_________不變,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__之間的關係。

由甲圖和乙圖可以得出:在______________一定時,______________越大,海綿被壓下的深度越_____,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有關;由乙圖和丙圖可以得出:在_______________一定時,_______________越大,海綿被壓下的深度越______,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_有關。綜合可以得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關。

閱讀、實驗、小組分析討論

6、①用F1=20xxN的力壓在4m2的面積上和用F2=3000N的力壓在4m2的面積上,哪個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____________

②用F1=20xxN的力壓在2m2的面積上和用F2=20xxN的力壓在4m2的面積上,哪個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____________

③用F1=20xxN的力壓在4m2的面積上和用F2=3000N的力壓在3m2的面積上,哪個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

你是怎樣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組內討論完成

7、壓強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壓強。在物理上用字母____表示壓強,____表示壓力,_____表示物體的受力面積,計算壓強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壓力的單位是_____,受力面積的單位是_____,壓強的單位是_____,壓強還有一個專用單位叫________,簡稱______,符號是______。

(三)減小或增大壓強(閱讀課本,完成下面的問題:)

問題學法指導

1、推土機具有寬大的履帶是通過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______壓強的(填“增大”或“減小”下同),而它鋒利的土鏟是通過_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_______壓強的;篆刻刀的刃很鋒利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________壓強的;鐵軌鋪在一根根枕木上是通過_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_________壓強的。閱讀、討論

2、總結得出: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減小壓強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組內討論

五、自主小結

1、請同學們在下面總結一下本節課所學知識內容的結構。

2、在本課學習中運用什麼學習方法?

六、隨堂檢測

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關。

2、某人對地面的壓強是1.5×104Pa,它的物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圖所示是研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

(1)比較甲、乙兩個實驗可知,壓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係。

(2)比較乙、丙兩個實驗可知,壓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係。

4、下列事例中,爲了增大壓強的是()

A、書包帶很寬B、鐵軌鋪在枕木上C、刀磨得很薄D、推土機安裝履帶

5、你購買紙包飲料時,一般配有一根塑料吸管,吸管一端是斜面的,一頭是平的,正確的使用方法是()

A、將任意一頭插入飲料管孔均可

B、將平面一頭插入飲料管孔

C、將斜面一頭插入飲料管孔

D、不用塑料管也可以

6、我們在用螺絲固定物體時,往往在螺絲下面墊上一個墊圈,這樣做的目的是()

A、減小摩擦B、美觀C、增加硬度D、減小壓強

7、一個人在公園結冰的湖面上行走,不小心壓破冰面掉進了冰窟窿,工作人員需要接近冰窟窿去救他,旁邊有長、寬都差不多的梯子和木板,爲了救人,應該()

A、立即跑向冰窟窿

B、將木板鋪子冰面上,從上面爬過去救落水者

C、將梯子鋪在冰面上,從上面爬過去救落水者

D、從冰面上爬過去救落水者

8、如圖所示,物體A的重力爲30N,物體B的重力爲40N,已知A的底面積爲1×10-2m2,B的底面積爲2×10-2m2,則物體B對A的壓強是______________Pa,物體A對地面的壓強是_____________Pa。

隨堂檢測答案:

1、壓力受力面積

2、地面每平方米受到人1.5×104N的壓力

3、壓力受力面積

4、A

5、C

6、D

7、B

8、4×1037×103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五

一、光的傳播

1、知識與技能

●瞭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爲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瞭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2、過程與方法

●觀察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象,瞭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閱讀科學世界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瞭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爲後續學習打基礎。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於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二、光的反射

1、知識和技能

●瞭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認識光反射的規律,瞭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瞭解什麼是鏡面反射,什麼是漫反射。

2、過程和方法

●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

●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見不發光的物體的。

●經歷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係,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探究活動的體驗。

●通過觀察,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異。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密切聯繫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三、平面鏡成像

1、知識和技能

●瞭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瞭解平面鏡成虛像,瞭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初步瞭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

●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意。

●通過觀察感知球面鏡對光線的作用。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現成功的喜悅。

●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對平面鏡、球面鏡的應用的瞭解,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四、光的折射

1、知識與技能

●瞭解光的折射的現象。

●瞭解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的偏折規律。

●瞭解光在發生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認識折射現象。

●體驗由折射引起的錯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親近的情感

五、光的色散

1、知識與技能

●初步瞭解太陽光譜。

●瞭解色散現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顏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色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爲後續學習打基礎。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於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六、看不見的光

1、知識與技能

●初步瞭解太陽光譜和看不見的光。

●初步認識紅外線及其作用。

●初步認識紫外線及其作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瞭解紅外線、紫外線的作用。

●通過收集、交流關於紅外線、紫外線的資料,獲得處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

●初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有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

八年級物理教學設計 篇六

【功】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認識在什麼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麼情況下沒有做功。

理解計算功的公式和單位,並會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會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教學難點:判斷在什麼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麼情況下沒有做功。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三、展示彙報

自學指導

一、閱讀課本前兩段,知道什麼是力學中的功,知道力何時能做功。並填寫下列空格: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學裏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二、觀察課本中前三個圖,找出三個實例的共同點: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本中的後三個圖中,力都沒有做功,想一想這些力爲什麼沒有做功?並寫出原因:

甲圖:沒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圖:沒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課本第一段,找出力學力所說的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一個是_______________;另一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課本第二段,瞭解兩種不做功的情況,要知道爲什麼不做功。通過各個實例可知力學裏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具備,力才做功。

課堂達標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力就對物體做了功()

(2)物體只要移動了距離,就做了功()

(3)物體從高處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又移動了距離,這個力就做了功()

(5)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車,但車未動,人沒有做功()

三、閱讀課本“功的計算”部分的內容,然後填寫下列空白。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越大,使物體移動的距離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學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

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爲:________________.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W----功-----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

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_______,距離的單位是________,功的單位是_________,它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_________,簡稱_______,符號是______,且1J=_____Nm

【典型例題】質量爲100kg的物體,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進了10m,則拉力

所做的功是多少?

五、拓展提升

1、已知物體受10N的拉力,並沿拉力方向勻速前進了5m,拉力對物體做功_________J.

2、用100N的拉力將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運速移動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爲_______J.

3、馬拉着質量爲2000kg的車在平路上前進,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則馬拉車前進了_______m.

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勻速前進10m,已知受到的阻力爲100N,求它推車做的功。

5、下面幾種情況下,力做了功的是()

A用力把槓鈴舉在空中不動B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勻速移動

C用力在斜面上拉車前進D物體在光滑的平面上運速移動

6、一個物體的質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進了10m,則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體勻速向上提起10m,則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

7、起重機將重3×103N的樓板以1m/s的速度舉到10m高的三層樓後,又將樓板水平移動了3m,在整個過程中,起重機對樓板做的功是()

A6×103JB9×103JC3×104JD3.9×104J

8、某同學用50N的力將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遠,該同學對足球做的功是()

A750JB150JC沒有做功D做了功,但條件不足,無法確定

9、兩輛車的重力分別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們前進了15m,則()

A拉大車做的功多B拉小車做的功多

C拉力對兩車做的功一樣多D無法比較

10、如圖所示三種情況下,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都沿接觸面勻速移動了S的距離,則功的計算公式W=FS()

A只適於甲B只適於乙C只適於甲和丙D甲、乙、丙都適用

11、質量爲100kg的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勻速前進了5m,物體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2, 能正確記錄實驗數據.

能力目標:

1, 觀察和實驗能力:初步瞭解物理實驗的基本過程;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2, 應用能力:解決實驗操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思考實際現象中的問題.

情感目標:

1, 教育學生愛護儀器設備,培養愛護公共財務的品德.

2, 良好的實驗習慣.

3, 記錄數據要如實,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材分析

學生要先觀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應當讓學生養成好的測量習慣,使用測量儀器前應當觀察清楚.教材對減小誤差沒有做過多的要求,沒有要求學生在實驗中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測量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時,只注意要在記錄結果時,估計一位,並註明單位.

測量細銅絲時,要強調緊密纏繞,測量的長度值除以圈數,就是細銅絲的直徑.測量硬幣的直徑時,要求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

主要使學生在動手中學到知識,並強調實驗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

教法建議

本節爲學生第一次動手實驗的課程,應當遵守實驗室的規則,做實驗一般應注意的問題,養成嚴肅認真的實驗態度,記錄結果時,應當尊重實際,不能隨便改動數據,對於結果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節 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課題】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重點難點分析】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正確讀數,用特殊方法測量長度.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室的規則,說明物理實驗應當注重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學的實驗態度.

2,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

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結合上一節的內容,讓學生能敘述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的方法和讀數的規則.

測量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注意註明單位,在讀數時,應當在準確值後面估計一位數值.

學生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應當注意把鐵絲緊密纏繞在鉛筆上,測量出總的長度,除以圈數,得到細銅絲的直徑.記錄數據後,應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測量一篇紙張的厚度,然後總結這是用累積法測量,今後這種方法還會用到,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這種方法經常用到.

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硬幣的直徑,應當讓學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夠想出方法.之後,用板圖幫助說明,並在記錄完成後,啓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測量錐體的高度,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長度等等,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用動畫來展示,也可以用圖片幫助學生想象,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節 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課題】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重點難點分析】會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正確讀數,用特殊方法測量長度.

【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新課

介紹實驗室的規則,說明物理實驗應當注重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學的實驗態度.

2,按照實驗步驟進行實驗

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結合上一節的內容,讓學生能敘述刻度尺的正確使用的方法和讀數的規則.

測量課本和作業本的長和寬,把數據記錄在表格中,注意註明單位,在讀數時,應當在準確值後面估計一位數值.

學生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時,應當注意把鐵絲緊密纏繞在鉛筆上,測量出總的長度,除以圈數,得到細銅絲的直徑.記錄數據後,應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測量一篇紙張的厚度,然後總結這是用累積法測量,今後這種方法還會用到,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這種方法經常用到.

學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硬幣的直徑,應當讓學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夠想出方法.之後,用板圖幫助說明,並在記錄完成後,啓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測量錐體的高度,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長度等等,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用動畫來展示,也可以用圖片幫助學生想象,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有時間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測量地圖上的一段鐵路的長度等,介紹替帶法等.

3,實驗表格設計(單位:cm)

作業本長

作業本寬

課本長

課本寬

線圈長度

線圈圈數

細銅絲的直徑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觀察各種測量長度的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小組

【輔導】

1、關於測量工具的歷史

2、各種類型的測量工具

3、測量工具的特點

4、來源提供:圖書館、網絡等

【評價】

1、自我評價

2、根據來源的豐富性和資料的豐富性評判

3、自我學習的過程評價

八年級物理教學設計 篇八

[設計意圖]

本節是本章《質量與密度》的第二節。在前一節,我們學習了“質量”和“用天平測量物質的質量”。物質密度的本質正是研究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係。所以從“區分由不同物質組成的兩個物體”開始,引入密度的概念。本節基於實驗的基礎上學習密度的知識,所以教學方法上引採用分組實驗和講授爲主。

知識目標:

1、知道密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

2、會查密度表、能聯繫實際應用密度公式進行有關計算,會計算不能直接測量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能力目標:

1、探究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係。

2、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習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點:

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密度公式。

教學難點:

1、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2、密度公式的應用。

教學方法:

1、觀察法:

2、實驗法:

3:講授法

教學準備:天平,砝碼,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

[教具和學具]

天平,砝碼,體積相同的木塊、鐵塊、鋁塊(或其他的物體)

[課前準備]課內小組交流5分鐘

一:複習舊知

1、如何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

二:自學導學(以下內容採取自學的方式,在小組內探討完成並彙報)

2、密度定義:

計算公式:密度的公式:ρ=公式變形:m=V=符號的意義及單位:ρ————(kg/m3)m————千克(kg)V————立方米(m3)說明:密度ρ的單位是由質量的單位和體積的單位決定的、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kg),體積的單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單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質量單位用克(g),體積單位是立方厘米(cm3),則密度的單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

3、例題自己做一遍和書中的解法對比。反思。

4、生實驗:用紙包着一塊肥皂和一塊泡沫的長、寬、厚度一樣,也就是體積一樣,但是,用手掂一掂,肥皂的質量要比泡沫的質量大得多。

5、同樣的兩個燒杯分別裝有體積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卻能平衡,說明它們的質量卻又是相同的。

提出問題:

(1)爲什麼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不相同?

(2)爲什麼體積不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卻又相同?

(3)你在生活中見過類似的現象嗎?

(4)通過以上思考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八年級物理教案 篇九

第三單元第1課(節)

主備人:xx授課教師:xx

課題

3.1溫度

教材

簡析(創新元素)

本課是熱學的開始。在學生感受到靠感知的溫度不可靠的基礎上引入溫度計,通過自制溫度計領會溫度計的原理、構造,接着學會使用溫度計。教材注重探索學習,自主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溫度的定義、單位、攝氏溫度、0℃與100℃的規定。

(2)知道溫度計的構造、原理、正確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從生活實例得出溫度的定義及單位,攝氏溫度的意義。

(2)通過實驗比較,說明溫度計的用途,並進一步的瞭解溫度計的構造、原理、正確使用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溫度的學習,知道溫度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的重要。

(2)通過對溫度計的使用的學習,能正確使用溫度計。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溫度的定義、單位、攝氏溫度、0℃與100℃的規定。

2、溫度計的構造、原理、正確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

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教學準備

教師:(1)一燒杯熱水、一燒杯溫水、一燒杯冰水

(2)不同種類的溫度計

(3)多媒體課件

學生:自制溫度

教學流程(可以手寫)

教學過程(信息化資源應用)

二次備課

一、情境引入

播放學校的景色(濃霧天氣拍攝)視頻,讓學生觀看

二、進行新課

1、實驗體會:

讓學生摸自己身邊的物體(比如剛從冰箱拿出的食物、剛烤熟的地瓜、自己的額頭)

1)提問:同學們所摸的物體,感受怎樣?

2)通過學生回答(這些物體的冷熱程度不同)進入新課。

2、新課教學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2)實驗體會:

器材:在桌面上分別放課前準備的三杯水

方法:選兩位同學做體會實驗,並把他們命名爲甲同學和乙同學。想讓甲同學將一手指放入熱水中,立刻讓他把剛纔放入熱水中的那個手指放入溫水中,問他的感受。同樣,讓乙同學將一手指放入冰水中,立刻讓他把剛纔放入冰水中的那個手指放入溫水中,問他的感受。

A、學生回答

B、提問:按理說,同一杯水的溫度應該是相同的,爲什麼剛纔兩位同學得到的結果不一樣呢?憑我們的感可靠嗎?該怎麼辦呢?

3)溫度計

活動一:拿出自制溫度計,先放到熱水中,觀察現象

再放入冷水中,觀察現象

問:你觀察到了什麼現象?

自制溫度計是依據什麼道理製成的?

展示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讓學生觀察其結構

溫度計的用途:用來測量物體的溫度的儀器。它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製成的。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細管、液體、刻度組成,裏面的紅色液體一般是水銀,所以象這一類溫度計又叫水銀溫度計,液體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4)在生活和生產中,溫度常常採用攝氏溫度。溫度的單位是攝氏度,符號是℃。

5)規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爲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規定爲100℃。把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問:同學們,今天你們進入校園時,還記得你的體溫嗎?誰上來把自己的體溫寫到黑板上,並大聲讀出來。

黑龍江省的漠河是我國氣溫最低的地方,冬季最低氣溫爲—52。13℃。同學們知道怎麼讀嗎?

活動二:利用自制溫度計能不能準確測出熱水的溫度?爲什麼?

那麼,你能爲自制溫度計標上刻度嗎?請同學們小組討論討論

6)溫度計的正確使用及讀數

A、看量程和分度值。

B、把溫度計插入被測液體中(注意:玻璃泡一定浸沒在液體中,且不要與杯壁、杯底接觸)

C、讀數時,溫度計一定要保留在液體中,切不可將溫度計從液體中取出,視線要與刻度線水平,不能仰視,也不能俯視。零以上的溫度讀作××攝氏度,零以下的讀作零下××攝氏度。

活動三:學生分組測冷水、熱水的溫度,練習使用溫度計,並讀數

7)體溫計

讓學生閱讀課本上的文字,瞭解體溫計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

三、歸納與小結

1)溫度的定義、單位及單位符號是什麼

2)溫度計的用途是什麼,它的原理是什麼,它由哪幾部分組成

3)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如何讀數

4)其他溫度計

作業設計(佈置)

1、完成課後1,2題

2、完成學習之友上基礎練習部分

板書設計

3.1溫度

1、溫度

(1)定義: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2)單位:(通常情況下采用攝氏溫度)

攝氏度,符號是℃

(3)攝氏溫度的規定

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爲0℃,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規定爲100℃。把這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表示1℃

2、溫度計

(1)用途

溫度計是用來測量物體的溫度的儀器

(2)設計原理

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製成的

(3)結構

它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毛細管、液體、刻度組成,裏面的紅色液體一般是水銀,所以象這一類溫度計又叫水銀溫度計,液體有的是煤油,或者酒精。

3、溫度計的使用

課後反思(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