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一語文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語文精品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語文教學案例設計 篇一

一、教學設想

1、瞭解詞的有關知識

2、抓住關健詞語,理清思路

3、體會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感受毛澤東早年的博大情懷和革命壯志。

二、教學過程(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

1、板書課題,解題。

2、簡介詞的有關知識

詞:詞興起於唐,盛行於宋,配樂歌唱,句式不齊,也稱長短句。詞最初稱爲“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後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爲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爲“詩餘”。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其段數、句數、韻律,每句的字數、句式、聲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規格。

沁園春:相傳東漢明帝女兒沁水公主園,後來被外威竇憲仗勢奪取,有人作詩詠其事,

此詞牌由此而得名。

3、介紹寫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湖南、廣東等地農_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_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_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遊橘子洲,寫下這首詞4

4、教師範讀課文

5、學生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舸gě悵chàng寥liáo廓kò遒qiú遏è

6、指定2-----3名學朗讀課文,教師指導。

7、佈置練習:要求學生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1、檢查學生背誦課文

2、解釋分析課文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點明瞭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節,我獨自一人站在橘子洲頭,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爲處境險惡。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

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大意是:遠望羣山,重重疊疊的樹林點染如畫;近看滿江的秋水碧綠清澈,無數船隻爭相行駛。仰視,雄鷹在升空展翅高飛;俯看,魚兒在江水中輕快地暢遊。宇宙中的萬物都在秋天裏生氣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長。詩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這七句,爲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準備了氣氛。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大意是: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萬端思緒!廣闊無垠的大地呀,誰纔是主宰你興衰命運的真正主人呢?通過詢問大自然的盛衰榮枯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表現了詩人的博大胸懷。

上片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峯歲月稠。

大意是:就在這橘子洲上,曾經和許多革命戰友聚會、遊覽,度過了許多不平凡而有意義的歲月。這裏,詩人從上片獨往舊地重遊,自然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一個“恰”字,統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的戰鬥風貌和豪邁氣概。

大意是:那時候,同學們正當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才華橫溢,激情奔放,敢說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指點談論。經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討惡揚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軍閥統治者看得如糞土一般。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中流”,江水中間。“擊水”,三句大意是:“還記得嗎?當年我們一同到江心遊泳,儘管風浪巨大,連行船也很困難,但我們這些人以同洶涌的急流拼搏爲快樂。”這裏以設問句結尾,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表現了詩人和戰友們爲了改造舊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爲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3、鑑賞要點

(1)寫樂景,寫豪情

從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的心情是惆悵的,寫的又是寒秋景物,卻毫無過去一般舊詩詞裏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詩人筆下的秋景是活潑、美好的。原因在於越寫山河的壯麗,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詩人正是從這不一致中突出了強烈的革命精神。當然,這裏面也含有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2)。對比手法的運用

詞中含有多種對比,使描繪的形象鮮明。如“萬山紅遍”與“漫江碧透”主要是顏色的對比;“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指點江山”與“激揚文字”主要是動作的對比;“同學少年”與“萬戶候”是明比;“萬類霜天競自由”與人民的被壓迫(未在詞中點明)是暗含的對比。

(3)。極富表現力的語言

本詞用語精當、形象,極富表現力。如“萬”字寫出了山之多,“遍”字寫出了紅之廣,“漫”字寫出了江水溢滿之狀,“爭”字活現出千帆競發的熱鬧場面。用“擊”而不用“飛”,準確地形容出鷹的矯健飛騰;用“翔”而不用“遊”,精當地描繪出游魚在水中輕快自如,像鳥一樣盤旋的神態。

高一語文教學案例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一、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壯闊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養詩詞鑑賞能力。

二、背誦全詞。

教學設想

一、教時:1課時。

二、重點與難點:詩詞欣賞與評價。

三、學法指導:誦讀入境,欣賞詩意;聯想比較,鑑賞評價。

四、教具準備:

1、投影片

2、錄音帶:範讀帶、配樂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談起中國詩歌傳統,人們總是喜歡把詩經楚辭漢賦相提,唐詩宋詞元曲並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0世紀的中國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用古典詩詞形式寫現代精神。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他生前同意並公開發表的詩詞有39首,其中,以“沁園春”爲詞牌的長調(91字以上)只有兩首。國中我們學習了《雪》,今天我們要欣賞的是《長沙》。

(板書課題)

2、簡介詞的知識:詞,又稱長短句。詞最初稱爲“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後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爲詩的一種,所以有人把詞稱爲“詩餘”。詞有詞牌,又稱詞調。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其段數、句數、韻律,每句的字數、句式、聲律,都有不同的規定。因爲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寫詞叫“填詞”,即按照詞牌的格式把詞填進去。今天學習的課文“沁園春”是詞牌名,“長沙”是題目。沁園春:相傳東漢明帝女兒沁水公主園,後來被外威竇憲仗勢奪取,有人作詩詠其事,此詞牌由此而得名。

二、誦讀鑑賞

1、整體感知,熟悉內容

①播放範讀錄音磁帶,聽範讀正音:舸、寥廓、崢嶸、稠、遒、遏

②生齊讀,熟悉內容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長沙》是一首記遊之作,它的`突出特點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讀這首詞就要從整體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①默讀圈點,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關鍵詞。

明確:立、看、悵、問、攜、憶、記

②理清思路:(見預習提示)

明確:上闋寫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闋追憶往事,表現青年時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了上闋的提問。

③初步概括形象特徵:(外觀其行,內察其心)

明確:獨立深思,憶舊言志。

④自由朗讀,試行背誦。(記關鍵詞順着思路背)

檢查背誦,若不能背,說明原因可能是沒有進入意境;若能背,指出還要深入體會,具體把握情感特徵。

3、鑑賞評價

理清了思路,初步感受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後,我們還要深入體會,具體把握情感特徵。

聯想設疑,製造懸念:

前3句的正常語序爲——寒秋,(詩人)獨立(於)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詩歌語言常用變序,這裏將“獨立”置前,“獨立”這個詞,好像不符合毛澤東豪邁、瀟灑的個性,是不是降低了詞的格調?增強了表現力。它用一個“特寫”鏡頭把人物從景中推出,凸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發讀者生髮種種想象與聯想:

孤獨的詩人最見個性。李白“獨坐敬亭山”閒適,柳宗元“獨釣寒江雪”隱逸,晏殊“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超脫,那麼詩人“獨立”橘子洲頭,又要表達怎樣的情思呢?

在“寒秋”的氛圍中,聯繫“長沙”、“湘江”,我們會想見屈原“哀秋冬之緒風”,宋玉“悲哉秋之爲氣”,杜甫“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審言“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湘江北去,詩人南下——廣州接辦農_動講習所(參見P171註釋)

①背景說明,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②瞭解抒情方式,體會深情

要深入體會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特徵,我們有必要了解詩詞的抒情方式常識。(參見練習三提示:抒情詩詞有的直抒激情,有的通過寫景、狀物、記事、寫人來抒發感情。)就《長沙》的內容而言,有借景抒情,有直抒胸臆,有懷人憶事抒情。那麼課文中哪些句子是借景抒情、哪些地方是直抒胸臆、哪些地方是懷人憶事抒情?

明確:上闋“看”統領的7句是借景抒情,“悵”、“問”是觸景生情,直抒胸臆;

下闋的“攜”、“憶”、“記”表明是懷人憶事抒情。

A.“看”統領的借景抒情寫到哪些景物?

明確:山、林、江、舸、鷹、魚:萬類。

體會到怎樣的意境?

討論提示:紅葉、綠水、鳥飛魚躍,這些景物單獨看上去也很平常,我們可以聯想到一些詩文名句:

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吳均《與朱元思書》)

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從唐僧玄覽詩中化出的名句,見國中課文《鳥飛魚躍的聯想》)但詩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組合有序,或遠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總。並從數量(萬、百)、範圍(遍、漫),色彩濃度(盡染、碧透),運動力度(爭、擊、競)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徵。如果讓你用一個四字短語來概括毛澤東眼中的秋景的特點,應該怎麼說呢?(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美不勝收)

明確: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是一幅色彩瑰麗的圖畫,晚秋靜穆的偉大中律動着勃勃的生機,掃盡千古悲秋之氣。

從這壯闊的深秋意境中,我們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感態度呢?

提示:假如是一個消極悲觀的詩人,面對同樣的景物,可能是這樣的感嘆:

山如人意懶,石似我心空;

水流無情,逝者如斯;

黃葉飄零,生命終結;

蒼鷹孤獨地盤旋,小魚無力地漂游;

不是萬類競自由,而是樹倒猢猻散,飛鳥各投林。

明確: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在對大自然中萬類生物的激情關注中融入了自己對人生的積極追求,對家國命運的由衷關懷。(板書:詩人、關懷天下)

朗讀提示:要想象畫面,進入意境,讀出關注熱愛的積極情感。(板書:讀出關注)

B、“悵”、“問”直抒胸臆

詩人立而觀景,借景抒情,蓄積的情感終於爆發爲直白的發問,昇華爲哲理的思索。這時候,站在我們面前的已不是一般的遊人,也不是普通的詩人,而是一個關懷天下的哲人。(板書:哲人)

朗讀提示:要讀出深思。(板書:讀出深思)

C、“攜”、“憶”、“記”懷人憶事

深沉的思索自然喚起了詩人對年青時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動的思念和追憶,那是怎樣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補充事實,印證詞意:

1911年,18歲的毛澤東來到長沙,開始了他在此地長達13年之久的求學和革命鬥爭生活。

a.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師讀書,常和同學在橘子洲一帶遊覽游泳;

b.1918年4月,與何叔衡創立了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爲奮鬥目標的新民學會;

五四時期,主編《湘江評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文,引起了全國進步思想界的重視。

c.1915年9月,詩人印發反袁稱帝的小冊子;

1919年底組織和領導湖南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運動。

這首詞用詩的語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討論:“攜”、“侶”“同學”表明人物關係親密團結。

“崢嶸”、“稠”表明時代特點,艱難時世反襯人物的奮發有爲。

“恰”引起的鋪敘表明人物的氣質稟賦、精神狀態和戰鬥行動。

“糞土”形象不美,表現對軍閥官僚的蔑視恰到好處。

“中流擊水”寫盡豪情壯志,意味深長,令人聯想到“中流砥柱”。

從詩人對往事的追憶中,我們聯想到怎樣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憶其事,我們看到的既非古代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也非當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賭明天”。倒令我們想起顧憲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情懷,更令我們想到魯迅先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周恩來“面壁十年圖破壁”、“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崇高理想。

明確:憶的是“同學”、“書生”,站在我們面前的分明是一羣敢於向舊世界宣戰的鬥士(板書)。

朗讀提示:要讀出情志(板書)。

三、整合小結

綜觀全詞,造像寫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遊人;借景抒情,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詩人;深沉發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哲人;懷人憶事,我們看到的是一羣鬥士。

高一語文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鑑賞文章語淺情深的細節美和人物的性格美。

2、能力目標:借鑑細節描寫進行寫作訓練。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亡妻的一片深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細節描寫這一手法的分析與運用。

難點:在“不太感傷的斷片”中,理解作者對亡人的愧疚與自責及深摯的、極度的思念之情。

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

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討論細節描寫及其妙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內容:

一、導語:

吟詠“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蘇軾何等豪放灑脫,但“無情未必真豪傑”,蘇軾也有其婉約的一面,譬如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鬆崗。”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對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從這首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那彷彿要穿越時光找回從前的雙眼,蒼老的目光裏滿是歲月積澱的深情。這種深情,我們的現代作家孫犁也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

二、[投影教學目標及作者簡介]

三、快速閱讀課文,瞭解文章四部分的主要內容,並用4——6個字給每部分加一個小標題。

明確:天作之合:從“天作之合”的婚姻說起,回憶了作者與妻子是怎麼結婚的。

初次見面:着重寫了自己和妻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

勤勞持家:寫妻子如何從一個嬌慣女兒變成一個吃苦耐勞的妻子與母親。

臨終痛別:寫了作者對妻子的愧疚並回憶妻子臨終前的情景。

四、討論分析。

1、請用一個詞語概括“亡人”給你的總體印象。

明確:賢妻良母

2、作者用那些“逸事”體現了亡妻的這一美德?

明確:細節1:她點頭笑着說:“真不假,什麼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裏來!”——一如既往的溫柔和內心的幸福感,以及她對婚姻的滿意。

細節2:“盯”“跳”“走”“鑽”——靦腆害羞

細節3:她嚴肅地說:“你明天叫車來接我吧,我不能這樣跟着你走。”——禮教觀念很重,又非常質樸。

細節4:我從外面回來,看到她兩個大拇指,都因爲推機杼,頂得變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非常辛勞

細節5:每逢孩子發燒,她總是整夜抱着,來回在炕下走。——關愛孩子

細節6:她閉上眼睛,久病的臉上,展現了一絲幸福的笑容。——易於滿足

3、這些細節描寫體現了作者對亡妻怎樣的情感?

明確:懷念、感激、自責、歉疚

五、能力遷移

閱讀文後“活動體驗”的細節描寫,說說什麼是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有什麼好處。

1.明確: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用於刻畫人物,或點化肖像,或描摹神態,或描寫動作,細緻描寫人物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某個細小環節或舉動,具有傳神寫照的藝術效果。

2、如何寫好細節:

(1)真實,符合生活的邏輯

(2)符合人物的個性

(3)精心錘鍊詞語。

(4)巧妙運用修辭。

3、佈置作業:運用細節描寫手法,寫一個片段,表現出你所熟悉的一個人曾帶給你的真情與感動。

附:板書

亡人逸事

孫犁

亡人:賢妻良母

(細節)↑(真情)

“我”:懷念、感激、自責、歉疚

高一必修語文教案 篇四

《再別康橋》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瞭解新文人詩內涵。

2、思想教育目標:志摩感情方式與個人的體驗。

3、能力培養目標:新詩的欣賞方法。

教學重點:新詩的鑑賞。

教學難點:詩的欣賞方法。

教學方法:誦讀欣賞。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使用:相關錄像。

課堂教學設計: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富商家庭。筆名雲中鶴、南湖、詩哲。中學與郁達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並於同年應父命與年僅16歲的張幼儀成婚,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於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於婚外愛戀林徽音,並於1922年3月與元配夫人張幼儀離異。同年8月辭別劍橋啓程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經常發表詩作,1923年與胡適等成立新月社,爲主要成員,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任翻譯,後隨泰漫遊歐洲。同年認識有夫之婦陸小曼並相戀,1926年10月,與陸小曼結婚,1927年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華書局編輯。1930年秋,應胡適之邀,到北京大學任教授。在此期間,徐志摩爲了生計,往返於北平與上海之間疲於奔命,然而仍舊難以滿足早已移情別戀的陸小曼,只是礙於舊情與面子,不好再次離異。他已陷於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乘飛機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於泰山腳下,時年35歲。

作爲中國現代文學的資產階級紳士詩人,徐志摩可以說是新詩的詩魂,人稱詩哲、詩聖並不過分,他的新詩可堪千古絕唱,他的行爲與品格也同樣受到同人、朋友、學生的讚賞與愛戴,他對愛情的執著追求雖爲文壇風流佳話,亦留有諸多遺憾,但他那天真無邪,崇尚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情懷,追求人生真諦的精神是驚天地、泣鬼神的。難怪這位英年早逝的詩壇巨星的噩耗傳來,震驚了海內外,胡適連呼:“天才橫死,損失的是中國文學!”徐志摩的詩文都是風格迥異於他人的,儲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說:“內涵是它的骨骼,辭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沒來一些現代美的彩色和輪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築上的藝術。”這正道出了徐志摩爲人爲文的風格,語言的華彩,誇飾的造句直接構成了他詩文的外在美,再與之澎湃的內在_相匹配,儼然是一個灑脫不羈,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適說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觀裏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的確是一語中的。他的作品就是這種精神的融合與體現。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詩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絕唱的經典之作。

《再別康橋》出於他自編的最後詩集《猛虎集》。這首詩當寫於1928年11月6日詩人第三次旅遊歸國途中,中國海上。“康橋”即“Cambuidge”(今譯“劍橋”),詩人關於它的作品較多,1922年,從劍橋進修歸國後,有詩《康橋,再會罷》,1926年,二次旅遊該國後,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可看出詩人對康橋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橋充滿了這位浪漫詩人所需的古老、寧靜,充盈夢幻色彩的氛圍,另一方面是康橋是詩人一生“真愉快”時光的所在。

二、1、教師範讀或放配樂錄音帶。2、指名學生朗讀

三、整體構思與思路

1、提示:自古寫離別詩之作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大家比較熟悉的還記得有哪些詩詞?

明確: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一絕》:“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山在玉壺。”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啓發:如果我們把這些詩歌和徐志摩的這首詩一下,在送別的對象上有什麼不一樣呢?

明確:一般離別詩離別的是人,這首詩離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雲彩”,告別對象由人間向天空轉移,跳出了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教師板書:離別的對象特別)

繼續啓發:大家看過柳永《雨霖鈴》這首詞嗎?“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種離別的氣氛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沉重)就是詞中所說的“多情自古傷離別”,自古以來,離別總是免不了一種沉重愁緒,如柳宗元有《別舍弟宗一》:“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都是兩眼淚汪汪的離情別緒,但徐志摩的這首詩呢?大家讀了有沒有這種沉重之感?這首詩只着色繪景而不摹聲,以“輕輕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種寂然無聲的寂靜環境,排除了離別中因傷別而產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飄逸的成分。(板書:營造的氣氛輕鬆)

再啓發:設想一下,如果是你們要遠行,面對父母親友,你們眼中所看到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呢?照一般情況設想,詩人告別康橋時,當有送行的人,詩人的眼中也會看到高樓大廈、車水馬龍,耳中也會聽到機械的轟鳴。但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攝入鏡頭,寫入詩中藉以寄情的物象是“雲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物,這些物象給我們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營造出的是一種清新之感。(意象的選擇新穎)

2、全詩共七節。

第一節最引逗我們情思的是那三個“輕輕”,使我們體會到,康橋是美麗,而這美的最集中的表現在一個“靜”字。三個“輕輕”是詩人對康橋之美的觀照,即使“作別”一刻還要把這種寧靜之美藏於內心,不忍打破這種寧靜之美的惜愛之情得以展現,併爲全詩確定了情感基調。

第二節至第六節則是作者情感,思緒發展變化的一個全過程的典型概括。

夕陽中幻成的金柳,是這種寧靜之美的具體體現,而這金柳在詩人的心中就像是能使他心情盪漾,激動不安的安靜、嬌美的新娘。那新娘美得讓詩人不敢正視,他移開自己的目光。低頭卻見到柔波之下“招搖”自在的“青荇”。那水草輕柔的隨波而搖,像在同詩人炫耀自己的自在。此景之下,有誰不想做一條這樣的水草呢?一泓閃亮現入詩人的眼角,使他不由自主的轉頭觀望――那是拜倫譚,可在夕陽的映照下,是揉碎的彩虹在澱濱自己的夢!本來就充滿夢幻色彩的虹,卻也在尋着自己的夢,這自然使詩人想起以往在河上披星流舟放歌尋夢的情形。此時詩人像又在尋夢,但現實使詩人已不能放歌:離別在即,不能;靜美於心,不忍。唯有“悄悄”纔是詩人所願。而此時的康橋,也沉默,似乎也不願離別。

最後一節,與第一節呼應,又有深入,“輕輕”變成了“悄悄”,物我兩眷溢於詩表。

詩人以優美的意象,寧靜平和的心態,寫了對康橋深深的眷戀之情。

四、欣賞點提示

①全詩節奏舒緩,但詩人的情感是起伏的,這起伏的深情你能體會嗎?

②詩的構思很有特點,你能說出一二嗎?

③從詩的構思和流淌的情感中,你能體會出詩人的個性特點嗎?

鑑賞:正是因了作者別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構思,使得這篇作品更富藝術魅力。大家已經閱讀過這篇詩歌多次了,下面就請大家自由來談談你對這首詩歌的看法,你覺得這首詩打動你的是哪一點?詩歌中哪個地方你覺得寫得最精彩?(學生自由談論)

教師總結:

1、形式:四行一節錯落排列字數相近迴環呼應——建築美

明確:首句連用三個“輕輕的”,使我們彷彿感受到詩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蕩去;而那至深的情絲,竟在招手之間,幻成了“西天的雲彩。”最後一節以三個“悄悄的”與首闕迴環對應。瀟灑地來,又瀟灑地走。揮一揮衣袖,抖落的是什麼?已毋須贅言。既然在康橋涅槃過一次,又何必帶走一片雲彩呢?——首尾迴環呼應、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體之美。

2、語言:節奏感旋律美彈跳性——音樂美

明確:如詩歌的第一節,便三次用了“輕輕的”,這個形容詞,顯得節奏輕快、旋律柔和,帶着細微的彈跳性,彷彿是詩人用腳尖着地走路的聲音;詩的第2節在音樂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滿弓奏出的歡樂的曲子;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美的節奏象漣漪般盪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着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麪,郊寒島瘦”的詩人氣度。可以說,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

3、意境:金柳新娘招搖彩虹似的夢——繪畫美

明確:八節詩,幾乎每一節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給人視覺上美的享受。畫面表現之一是,詩人使用了色彩較爲絢麗的詞語,創造了一系列鮮明生動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樹蔭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兩個暗喻用得頗爲精到:第一個將“河畔的金柳”大膽地想象爲“夕陽中的新娘”,使無生命的景語,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溫潤可人;第二個是將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後,竟變了“彩虹似的夢”。正是在意亂情迷之間,詩人如莊周夢蝶,物我兩忘,直覺得“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並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條招搖的水草。這種主客觀合一的佳構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錘百煉之功;第5、6節,詩人翻出了一層新的意境。借用“夢尋夢”,“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蟲也爲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四個疊句,將全詩推向_,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處,星輝斑斕裏跌足放歌的狂態終未成就,此時的沉默而無言,又勝過多少情語啊!。詩人彷彿在悉心呵護一個情人的睡夢,生怕這個夢境有絲毫的殘損,輕柔的嘆息般的旋律與依依別情離緒完美地統一在一起。畫面美表現之二是,詩人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盪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面變成了動態的畫面,給人以立體感。

五、練詞以造緣像而披詩

——釋《再別康橋》之“招搖”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一首幽婉怡人的好詩。其中,我又獨獨喜歡第三節,原因在於一個“招搖”。勿庸置疑,這個詞是詩人精心錘鍊的結果,它用得如此生動營造了美妙的詩境,與整首詩的情調合諧統一,對抒發詩人的感情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說“招搖”,現今常含貶義則必常與“過市”相連。其實,它還有“逍遙”一義,而要用“逍遙”來寫水草,則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情態就得以顯現了,即使有誇耀的成份又有何妨,它誇耀的是一種安閒,是一種自在,“自在逍遙”本是寫人之詞,用來寫水草,豈不是生動形象?

再看“招搖”之前的“油油”二字。何謂“油油”?光潤的樣子,水流的樣子,和悅的樣子。用它來修飾“招搖”不但增強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還使我們想見了水草得以“招搖”的河之水:微風輕拂水波輕涌,水質清澈,那像塗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隨微波來回輕擺,自在安閒。這是怎樣一幅美景啊!而這美景全賴詩人的“招搖”。

提問:據此,我們能不能理解作者後面這句詩深刻的含義?“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作者爲什麼會這麼說?這表現了詩人怎麼樣的情感體驗?

明確:《文心雕龍:情采》說:“情者,文之經。”徐志摩選擇這樣的詞語,創造這樣的境象,全是爲情驅使,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現的那份安閒、自在、正是詩人心嚮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的情緒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張人類接近自然,迴歸自然,融合自然。他發現的“康橋世界”是人類心靈共同的“自然保護區”。在詩中,他與大自然似乎有一種本能的感應和認同,與大自然達成和諧,如“我”與“西天的雲彩”的感情交流,感覺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題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條水草”的體驗等。

初到康橋,它平靜,閒適的環境景物特徵逗起的詩人久尋而不得的逍遙自在的情緒,在其《康橋,再會罷》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劍橋後,詩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中,這種感情表達的更爲清晰、鮮明。

“我那時有的是閒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絕對單純的機會。說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辯認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給詩人留下如此印象,使詩人產生如此情緒的康橋,那橋下柔波中的水草怎會不“招搖”?詩人怎會不“甘心做一條水草”(逍遙的)?詩人又怎忍心打破這安閒自在,打破這康橋留給自己最深刻的東西?所以開始的“輕輕”和最後的“悄悄”纔是最恰當的抒情之語,才覺得這樣的語言在整首詩裏是這樣的和諧。

好一個“招搖”,且是“油油的”“招搖”,使《再到康橋》境顯情出。

六、學生誦讀,並試着背誦。

七、遷移練習:

試和徐志摩的另一首離別詩比較賞析:

沙揚娜拉

——贈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

——沙場娜拉!

提示:這是詩人隨泰戈爾訪日後的感懷之作。詩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別時一剎那的姿態,“溫柔”、“嬌羞”、“蜜甜的憂愁”準確地傳達出少女楚楚動人的韻致以及依依惜別的情懷,“不勝涼風”的水蓮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終使詩人對日本之行的觀感定格在“水蓮花”般的少女“一低頭”的溫柔之中。

八、作業:1.朗誦、背誦該詩;

2、談談你對該詩的獨特體驗。

高一語文優秀教案 篇五

一、導入

同學們大概聽說過弱肉強食這一成語吧,在自然界這似乎是一條法則,但在人類社會,這條法則常常會被打破。在兩千多年前,秦朝國力還是那樣的不可一世,一場農民戰爭就打破了開國者千秋萬代的夢想,這一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爲我們闡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過秦論》。過秦就是指出秦的過錯,那秦之過是什麼呢?

二、作者簡介

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他的散文有戰國縱橫家的風格,他的賦作趨向散文化,所以有開漢賦之先聲者之稱。作品有《過秦論》、《鵬鳥賦》、《吊屈原賦》等。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範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奏,依據朗讀節奏推知意羣,進而理解詞句意義。

2.學生自讀課文。逐段讓學生提出自己難以理解的詞句,教師點撥學生猜度詞義,並將重點詞語形成板書。

3.學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義基礎上朗讀課文,通過糾正學生朗讀節奏的錯誤,指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內容,檢查學生對詞、句的理解、掌握。

4.指導學生在筆記上總結重點實詞、虛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現象、重點文言句式。

高一語文必修一教案 篇六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定義、解釋、分項、舉例等多種說明方法,以及說明與敘述等表達方式相結合介紹科學知識的寫法。

2、理解平實性說明文準確、周密、平實、簡潔的語言特點。

3、瞭解本文中先總說再分說的結構形式。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定義、解釋、分項、舉例等多種說明方法,以及說明與敘述等表達方式相結合介紹科學知識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實性說明文準確、周密、平實、簡潔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遙感”,顧名思義,就是遙遠的感知。傳說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就具有這樣的能力。人類通過大量的實踐,發現地球上每一個物體都在不停地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種人類已經認識到的形式――電磁波,並且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

例如,大興安嶺森林火災發生的時候,由於着火的樹木溫度比沒有着火的樹木溫度高,它們在電磁波的熱紅外波段會輻射出比沒有着火的樹木更多的能量,這樣,當消防指揮官面對着熊熊烈火擔心不已的時候,如果這時候正好有一個載着熱紅外波段傳感器的衛星經過大興安嶺上空,傳感器拍攝到大興安嶺周圍方圓上萬平方公里的影像,因爲着火的森林在熱紅外波段比沒着火的森林輻射更多的電磁能量,在影像着火的森林就會顯示出比沒有着火的森林更亮的淺色調。當影像經過處理,交到消防指揮官手裏時,指揮官一看,圖像上發亮的範圍這麼大,而消防隊員只是集中在一個很小的地點上,說明火情逼人,必須馬上調遣更多的消防員到不同的地點參加滅火戰鬥。

二、課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紹遙感技術的科技性說明文。它通俗的解釋了什麼是遙感技術,簡要的介紹了遙感技術的四個主要特點,具體的說明了遙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人們獲得了駕馭自然的更大的自由。

三、閱讀課文,劃分課文層次:

課文共分三個部分,分別爲引言和兩個小標題所標明的部分。

1、第一部分(第1段):總說現代科技領域的新成就-遙感。

2、第二部分(第2-8段):說明遙感技術的特點。

第一層(2-3)說明遙感技術的性質,指出它能夠“實現對各種物體的探測和識別”。

第二層(4-8)說明遙感技術的特點。

第三層(9-13)說明說明遙感技術的應用及其效果。

這部分先概括說明遙感技術的應用範圍和作用。其應用範圍是“多方面的”,共有四十多個領域;其作用是能“及時地向國防和國民建設部門提供急需的圖件和數據,使人們更全面的認識一些自然界的規律,獲得駕馭自然的更大的自由。”

第二課時

一、概括本文的說明方法:

1、課文運用瞭解釋說明的方法。解釋說明又稱爲作解釋,也就是對事物作介紹、作解說。它主要用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徵、形狀、構造、功能、成因等,也可以用來解說事物的概念。它能使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專業術語等變的淺顯易懂,通俗明白。

如課文在給“遙感”下定義後,緊接着用了一個長句來作解釋:“它藉助於專門的光學、電子學、、、從而揭示出所探測物體的性質和變化規律。”這個解釋深入淺出地對定義中所說的“從遙遠的地方去感覺”和物質的映像作了具體的說明。又如“遙感技術的特點”中的第3自然段也運用瞭解釋說明的方法,介紹了遙感技術的發展的年代、運用的範圍與作用,並概括說明了它的特點,爲下文具體、詳細地介紹做鋪墊。

2、課文還運用了比較說明的方法。比較說明是在介紹某種事物時,用與它有聯繫的事物加一對照的說明方法。有比較纔能有鑑別。比較說明可以突出事物的性質、特點,幫助人們準確地區別事物,更深刻地認識事物。課文在介紹遙感技術的探測原理時,把光學照相機與微波遙感器加以比較,突出了後者在天空被厚雲層覆蓋,或沒有光照的夜晚,仍可探測到地面的目標的特點;在介紹遙感技術“快”的特點時,把用地球資源衛星測量同用航空攝影測量與實地測量加以比較,突出了遙感技術“快”的特點和“不僅能及時反映現象,還可用來對比分析環境的動態變化”的優勢;在“區域分析”一段裏,把墨西哥及英、美等國利用遙感技術與實地勘察所用的時間和人力加以比較,充分說明了遙感技術的效率之高。

二、總結課文結構:

本文在結構上採取了“總-分”的寫法,即先總說,後分說。先總說,就是先揭示說明的主旨,點出說明對象;後分說,就是從各個不同方面介紹說明對象。從全文看,第一部分是總說,第二、三部分是分說;而在第二、三部分中,也分別採用了先總後分的寫法。

三、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

高一語文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龔自珍反對束縛人才,追求個性解放的積極意義及其侷限性。

2、體會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掌握活用實詞及積累相應的實詞、虛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本文象徵手法的運用。

2、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國中時我們學過“九州生氣恃風雷”一詩,詩作想象奇異,奔放豪邁,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熱切盼望新興社會力量出現,一掃死氣沉沉的政治局面,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近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今天,我們來學習龔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館記》

二、作家作品

三、解題

從題目字面上看,本文寫作對象是“梅”,落筆重點在“病”字上,引起讀者深思。作者採用象徵手法,託物言志,以梅議政,含意雋象。

四、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正音

欹(qī)蟠(pán)詔(zhào)

鬻(yù)詬(gòu)遏(è)暇(xiá)

2、學生對照原文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產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動和決心。

第3段:抒寫自己闢館病梅的苦心。

3、學生齊讀課文,深入體會。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進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對正直人才進行摧殘。

刪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壓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殺。

鋤其直:忠負之士受扼殺,迫害。

五、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了文章大意,這節課我們就一些重點語句、段落進行討論。

二、討論學習

1、爲什麼文章開頭起筆先寫梅的產地?

明確:產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隱示產梅之盛。

2、將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對照着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幾句話道出了病態社會的病態的評梅標準,實則是統治階級選擇人才的標準。爲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當局者忌恨和扼殺那些正直的,有骨氣的,生氣勃勃的人才,而要人們變爲委曲,邪侫,毫無生氣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卻不敢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他們心中雖默許這一標準,卻不敢出開用這一標準雲衡量“天下之梅”,實際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來。

4、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兇的具體做了什麼?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

5、目睹梅的病態,作者發出了“誓療”的決心,具體是怎樣療梅的呢?

明確:“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爲期,必復之全之。”

這裏的“必”與上文的“誓”呼應,表達了作者療梅必見成效才罷休的決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無不表現作者追求個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這也正是他民主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

6、文章結尾用一長句有力結束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在黑暗現實中,面對強大的反動勢力,作者有“療梅”的決心卻自責能力渺小,以感嘆領起,抒發了自己的有餘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變革現實,提倡個性解放,主張愛惜人才、培養人才,這幾點是有積極意義的,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寫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正是這種抱負的寫照,表達了作者堅持戰鬥,爲改造社會奮鬥不息的決心。

三、總結歸納

1、關於“託物言志”

①什麼是“託物言志”?

“託物言志”指用常見的、具體的、淺顯的事物來講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寫的是“物”實則讀“志”。

②爲什麼用“託物言志”?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在當時“文字獄”恐怖氣氛籠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統治者壓抑人才、摧殘人才的社會主題,只能用這種的託物言志的曲筆來揭露時弊,大聲吶喊,託梅議政,拯救人才。

四、背誦全文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體會作者“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採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小文,講清一個道理。

高一語文教案範例:病梅館記就分享到這裏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教案 篇八

【課題】始業課

【課型】講授【第1教時】

【教學目的】

1、師生互相初步瞭解,溝通,並學習口語交際—介紹。

2、明確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3、讓學生明確本科目的學習要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與學生溝通感情

教學難點: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與學生溝通。

姓名愛好學習新東西贈言

二、學生自我介紹

姓名愛好星座博客

三、瞭解學生語文學習方面的情況

1、愛學語文嗎?喜歡上語文課嗎?

2、看過哪些課外書?課代表調查

3、愛寫作文(日記)嗎?週記

4、以往的語文課是怎麼上的

5、最喜歡語文老師怎麼上課

四、明確語文學習的要求

守紀(一切與課堂無關的)、聽講(聽課、發言、討論)、作業(必做、選作加分、練字)三方面與學分、作業本(預習、聽課筆記、課後作業)練字本作文本

【作業佈置

抄寫詩詞三遍

【教學反思】

【課題】《永遠的校園》【課型】講授【第2教時】

【教學目的】

1、瞭解北大,走近北大,感受北大,思考北大

2、藉助演講、辯論等形式培養學生思辨說理的能力

3、對比謝冕心中的北大與現實中北大的差異,並揣摩這種差異的根源,從而樹立正確的大學觀、人生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抓住作者的行文線索;

2、感受北大的人文精神,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思索自身發展進程;

教學難點:讓學生深刻理解“永遠的校園”中“永遠”的涵義;

【教學過程】

預習:誦讀文章,感知大意

1、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剛來到我們的學校學習,我想問一下,同學們對自己曾經的母校印象如何?對我們的新學校感覺怎麼樣?好,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位在自己學校裏一待就是半個世紀的老人,在他眼裏,他的母校——北京大學是怎樣的印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要學習的這篇課文——謝冕的《永遠的校園》。

2、背景資料

謝冕,著名作家、詩人,北大文學院教授,自他大學畢業以後,就一直在北大任教,一待就是50多年。有沒有同學知道北大的'歷史由來?

北大,全稱北京大學,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成立於1898年12月,是清末戊戌變法、維新運動的產物。1912年5月,改稱北京大學。嚴復是第一任校長。北京大學也是“五四”運動的發祥地,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在“五?四”運動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當時,新文化運動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後來爲了紀念“五?四”運動,繼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將“5?4”定爲校慶日。

3、課文研讀請同學們快速閱讀一下課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①作者在前5個自然段寫了什麼?校園在他眼中是怎樣一個概念?(寫了謝冕對北大美麗景色的真實感受。在文中主要是表層的概念,在他眼裏北大校園是既具體又抽象的。)

②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着重針對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我同樣擁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園”所起到的承上啓下的作用。在這裏作者從具體的校園走向了抽象的校園。)

③作者在7—12自然段談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園精神?

Ⅰ、具有向習慣思維和因襲勢力的抗爭精神;

Ⅱ、不單純、富有個性;

Ⅲ、校園裏有一種特殊的氣氛:機智、聰慧;灑脫、活潑;

Ⅳ、民主與科學:北大的精神支柱。

④在文章最後一個自然段,作者又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北大不滅的精神——北大校園精神的延續)

⑤大家思考一下,“永遠”的內涵。

(例如:“雷鋒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精神和信念超越物質的力量。永遠“子子孫孫無窮匱矣。”精神的延續和不滅。

4、詞語學習

曼妙歡愉怨尤弦誦耿介不阿虔誠

阻扼肅殺

【作業佈置】

【教學反思】

【備課時間】【上課時間】

【課題】《成長》

【課型】講授【第3教時】

【教學目的】

1、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懂得只有通過不斷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的道理,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發現自己的人生方向。

2、感知人物形象,理解母親在“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3、體會細節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人物富有個性的語言。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懂得從小鍛鍊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於成長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我們以前學過很多有關“成長”的課文,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啓發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二)分析問題

1、整體感知課文並思考。“我”的母親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是怎麼看待她爲“我”所做的種種“設計”的?

(答:“我”的母親是一個這樣的人:她率直、潑辣、急於求成,“她難以掩飾她的厭惡”,又毫不隱瞞她的高興,她很自信,希望“我”有所建樹。對“我”不思進取的性格十分失望卻毫不自怨自艾。“她”又是開明的,一旦發現“我”在生意場上已沒有指望,便爲“我”留意新的“行當”。於是,她發現“我”的寫作天才,並鼓勵“我”當個作家。)

(三)抓住重點段落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小男孩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和動作)

(2)看到小男孩當時的表現,你會想些什麼?

高一語文教學案例設計 篇九

一、導入

古代有才學之士、有抱負之士,一旦登上高處眺望遠方,必定生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大發詩興,寫下《觀滄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這幾句表現出詩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懷。陳子昂在幽州臺上吟誦“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感嘆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發了他懷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麼,毛澤東重遊橘子洲時又會抒發什麼樣的情懷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

二、寫作背景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理論家、傑出的文學家。這首詞作於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湖南、廣東等地農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一戰線已經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重遊橘子洲,面對如畫的秋景,回憶在長沙的求學生活和革命鬥爭經歷,不禁浮想聯翩,寫下了這首詞。

三、關於詞的知識。

1、定義:詞,又稱長短句,產生於唐代,流行於宋代。最初稱爲“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後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爲詩的一種,所以又稱爲“詩餘”。

2、特點: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詞名稱,叫詞牌。詞牌決定了這首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在“沁園春。長沙”裏面,“沁園春”就是詞牌。爲什麼會起這麼個名字呢?相傳東漢明帝有個女兒名沁水公主,她的園林名沁園。後來沁園被外戚竇憲仗勢奪取。有人作詩吟詠這件事,“沁園春”詞牌由此得名。既然“沁園春”是詞牌,那“長沙”,就是這首詞的標題。

3、詞牌和詞的標題的區別: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它概括了詞的主要內容。長沙,作爲這首詞的標題,揭示這首詞的主要內容均與詩人當年在長沙求學時有關。

4、詞的分類:詞按字數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0字以上)。詞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作品氣勢豪放,意境雄渾,充滿豪情壯志,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蘇軾和辛棄疾。婉約派作品清麗含蓄,感情婉轉纏綿,情調或輕鬆活潑,或婉約細膩,題材較狹窄,多是寫個人遭遇、男女戀情,也有寫山水、融情於景的,代表詞人有柳永、秦觀、李清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