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學前教育本科論文 篇一

摘要:隨着我國社會的不斷髮展,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相關部門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愈來愈高。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也隨之成爲時代的大背景,而學前教育也越來越受到社會更多人士的關注。本文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了我國免費學前教育實施的可行性與路徑選擇。

關鍵詞:學前教育;免費教育;可行性;路徑

社會在不斷髮展,和諧社會成爲社會發展的前提和背景。幾年前,倡導學前教育的政策出爐,部分學者也順勢提出了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舉措,並且建議“在經濟條件、教育條件成熟的地方,可將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範圍相對較廣的城市或地區作爲進行免費學前教育的試點,然後循序漸進地推廣。”

1。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非常重要,是基礎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是整個教育的基石,具有全面性和前導性之作用;同時學前教育又是人生教育的起點,良好習慣的養成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從長久看,學前教育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是不可估算的。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學前教育的經濟回饋相對較高,社會效益是無法估計的,在整體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現有免費學前教育政策解析

2。1個人繳費和政府投入

免費教育關係到兩個問題,一是個人繳費,二是教育機構經費。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家庭繳費要減免,就要得到教育經費的支持,其中心問題是經費問題。所以,這就涉及到很多問題。免費學前教育所減免的對象是誰,減免的費用有哪些,減免的費用是多少,這些經費有誰來支持,投入多少等。免費學前教育的實施,需要政策對以上問題進行科學的、合理的、清晰明確的設計。

2。2免費學前教育羣體的選擇

制定免費學前教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礎是,首先要確定享有免費學前教育的對象和依據原則。實施免費學前教育所涉及到的問題包括資助對象的範圍、經費投入的範圍,其所反映出的是特定社會價值取向。在免費羣體選擇上,現行的政策有兩種:一是將所有的幼兒園幼兒納入其中,其條件是入讀的、經過註冊的、合法的幼兒園幼兒都有權利接受免費教育。這一政策可以理解爲,不管戶籍是否在本地、也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不管入讀的是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不管家庭經濟條件怎樣,只要年齡在3~6歲的適齡兒童就都可以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這種免費學前教育制度,不分戶籍、不分兒童所就讀的幼兒園的體制、不分家庭經濟水平,一律均等,沒有差別。它體現的是免費學前教育的一律平等原則,充分體現了其公共性與公益屬性。可是,這種制度涉及的範圍廣,投入的費用較多。二是特定羣體優先。即使限制了戶籍的所在地,限制了適齡兒童的年齡,但對其就讀的幼兒園的體制不設限,例如山西省長治縣。還有限制了戶籍所在地,限制了幼兒園的體制,並限制了幼兒的年齡,如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對於學前免費教育的制度。不難看出,一些地方政策對免費的學前教育進行了差別對待設置的原則。從戶籍、城鄉、幼兒園的性質、學前教育兒童的年齡上進行了規定,規定中的條件有的是一個,有的是多個,適齡兒童可以根據其標準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這種制度,減小了免費規模的同時,也使在此方面投入的費用減少。如果免費資源是有限的,那麼影響政策實施效果和社會公平的關鍵,便是哪些羣體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在資源分配上,如果弱勢羣體得不到免費學前教育補償,那麼兒童的地位差別可能會因此而加劇。

3。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3。1財政與教育支出比例

這些年,對於教育,我國的經濟投入比例不斷增大,而且每年都比往年不斷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2008年,我國在教育方面投入了14500。74億元,2009年,我國投入了16502。71億元,不難算出,兩年內我國在教育上就增加了13。81%;2010年,教育經費爲19561。85億元,與2009年相比,增長了18。54%。2006年,我國平均咳嗽誚逃賢度肓42美元,和印度相比,多投入24美元,俄羅斯人均投入教育費用267美元,相當於我國的6。4倍;美國每人投入的教育費用爲2684美元,比我國高出63。9倍。如果把人口算在內,以人均GDP作比較,我國人均公共教育在支出上只有人均GDP收入的0。82%,印度是0。92%,俄羅斯是1。87%,巴西爲2。29%,由此得出,我國的教育投入與別的國家有差異。但由此可以看出,在未來社會發展中,我國對於教育事業的投入,佔國內總值的比重有着很大的延展性。

3。2教育經費中學前教育投入的分配

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經費在所佔的比例一直在1。2%—1。7%之間,這個比例說明我國在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分配比例非常少,遠不如其他教育投入的多。據統計,2011年我國各類教育經費在總財政教育經費中所佔的比例分別爲:高校比例爲20。21%,其他類教育費用爲15。95%,學前教育費用爲<>1。67%。從這幾個數字中不難看出,學前教育經費所投入的比例非常小,與高校投入和其他教育相比,還不到其1/10。2005年,美國在學前教育經費上的投入比例爲5。8%,瑞典在學前教育上的投入比例爲8。5%,荷蘭的投入爲7。3%,匈牙利的投入爲15。3%,西班牙的投入爲13。1%。從這組數字中很容易得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學前教育投入遠沒有這些國家高。通過以上對比,很明顯地看出,我國教育經費中,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偏低,而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投入偏高,這說明我國在教育投入分配比例上,需要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學前教育經費比例的提高有非常大的空間,這也爲我國實施免費的學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4。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路徑

4。1按年齡、羣體、項目逐步實施

免費學前教育制度的實施,在設計路徑上要合理,還要根據不同年齡、不同羣體、不同項目逐步實現。免費學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施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其一,要有雄厚的財力;其二,要要衆多的人力;其三,還要有強大的物力。沒有這些條件的支持,免費學前教育恐怕難以實施。如果要全面實施學前免費教育,只有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實現。有些國家已經實施了免費學前教育,縱觀這些國家,其在對政策和實踐發展歷程就能夠發現,多數是先將學前教育免費一年,然後再逐漸增加年齡範圍;先讓處於弱勢中的羣體享有免費教育,再逐步推廣擴大,最後免去全部幼兒教材費用。實際上,免費的學前教育得以實施,其過程要有條不紊,不斷增加免費類別,享受免費學前教育的人羣也要由少到多,先小範圍,再擴大;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其力度也是一點點加大,使其發展進程由點到面,有局部到整體。根據我國實際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狀況,將其與我國兒童人口基數相結合,在實施免費學前教育時,不適合採取全面推進、一下子到位,應該因地制宜、循規蹈矩,按年齡、按羣體、按項目逐漸擴展。哪個地區有條件,就以此爲起點,先讓農村適齡兒童享有此待遇,在擴展到城市,學前教育先實施一年免費,然後逐步擴展,免去所有兒童學前教育的所有費用,這是比較可行的路徑。

4。2科學合理的經費投入

免費學前教育以國家的經濟投入爲基礎,以科學合理的制度爲保障。現有免費學前教育中,多數爲縣級財政投入,由於經費投入不足,從而使政策不完善、流動兒童不被接納。這些困難的發生均源於國家在教育費用上的投入不夠。兒童發展和學前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在經費保障機制設置上,要遵循其規律,以提高教育質量爲基礎,根據幼兒園的班級規模、環境設置、設備材料配備、教師配備等標準進行投入,從而達到滿足幼兒園正常教學的基本需求。同時,要科學地研製學前教育辦學標準,使教學質量得到保障,併爲政府提供投入標準的科學依據。

5。結語

綜上所述,要實施免費的學前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據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建立科學合理的經濟機制保障基礎之上,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從有條件的地區開始,按照年齡、羣體、項目的順序進行逐漸擴大和推廣,先實施一年的特殊羣體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再擴展到所有適齡兒童都享有免費的學前教育;先從實施一年的免費教育,再逐步增加年限,一直到學前教育全部免費,即由“點”到“面”地將免費的學前教育逐漸地進行推廣擴大。

參考文獻:

[1]潘月娟,楊毅,劉敏。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能性與路徑選擇[J]。教育學報,2014,10(3):89~93。

[2]海鷹,蔡迎旗。實施免費學前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時代金融,2013,(4):211~217。

[3]潘月娟,楊毅,劉敏。我國農村地區實行免費學前教育的調查與思考[J]。教育學術月刊,2015,(7):57~63。

[4]但柳鬆。農村學前教育挑戰、機遇與策略[J]。繼續教育研究,2010,(3):51~53。

[5]張鴻,王豔霞。從“寧陝模式”看免費基礎教育的可行性[J]。教學與管理,2013,(2):3~5。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針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現狀,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促進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越來越完善,創新鋼琴教育教學手段,爲更好的發展鋼琴教學提供可能。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建議

鋼琴是音學前教育專業必修的專業課之一,準確定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更新教材資料、完善教學手段,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鋼琴教學水平。

1、調查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問題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鋼琴是一門技術活,教學目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教學活動離不開教學環境,教學設備是完成教學活動的必要因素,根據調查結果表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基本沒有學過鋼琴,大部分的學生都覺得學習鋼琴很重要,學前教育專業的情況不樂觀,大部分學生不清楚課時教學目標,教學設備都不夠完善。需要長時間不斷的練習和鞏固,不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教材是課堂教學內容的主要來源,鋼琴基礎的學習都是最重要的,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依據,要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和加強基本功練習,但根據調查顯示,教材的使用並沒有突出各自的專業特點,對歌曲伴奏、自彈自唱的安排有所欠缺。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實現教學目的而採取的教與學應科學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隨着鋼琴理論研究領域的不斷完善。應選擇好的科學的學習方法,逐漸探索出多種授課方式,學習變得更有意義。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實際練習情況,要合理的選擇,科學的應用。

2、分析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問題

成因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爲學習興趣不高,學琴自主性差,對於鋼琴的學習更是零基礎,大部分的學生沒有目標,考試時只針對了考試的曲目進行練習,學習動機並不是對鋼琴自身的喜愛,有的甚至連鋼琴彈奏的坐姿和手型是錯誤的。教學目標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爲學生對學期目標不瞭解,對本專業鋼琴學科目標不清楚,學生對課時目標不明確。教學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爲鋼琴學習氛圍有待加強,教學設別不完善,有時琴房不充足,學習氛圍總的來說不是很濃郁,保證不了練琴時間,影響了學琴的效率。課堂教學氣氛不佳,老師和學生的交流不默契,學生實踐機會太少,缺乏鍛鍊,鋼琴的彈奏水平和表現力不強,有待師生的共同努力來提高。教學內容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爲鋼琴相關課程設置的問題,學生的理論知識很貧乏,只開設了鋼琴基礎課程,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低。教材與教學內容方面也存在問題,教師沒有結合本專業的專業特點,導致出現能彈不能教的問題。

教學方法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爲採用傳統的“一對二”的個別課教學,教學環境封閉,缺乏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老師更多的是技巧訓練方面的指導,不可避免地造成重複勞動,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化缺乏思考,缺乏系統性、規範性和評價的科學性,個別課教學使學生之間缺乏交流,教學內容不會得到擴展,導致了教師資源的極大浪費;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弊端表現爲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基本相同,又受到時間的限制,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不能聽完所有的同學的回課,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展;授課方法也存在問題,只採用講授法、示範法及練習法,應該科學的結合、大膽的創新,需要更多的方法來輔助教學才行。教學反饋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爲學評價的方式單一,鋼琴課的教學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忽視了學生自評這一重要環節,應當引起老師的重視。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爲教育科研水平有待提高,作爲教師,應該不斷的充電學習,應學會現代教學工具的運用學習,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育現狀,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修養。職後繼續教育有待加強,不斷的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3、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建議

鋼琴教學中,鋼琴是必要的教學設備,應改善教學環境,建立和諧的課堂氣氛,要保證設施的齊全和維護工作,雙方在教學過程中配合默契,老師的主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要爲學生提供實踐的舞臺,不管用什麼方法,來加強公開演奏的訓練。重視鋼琴學習的基礎教學,加強斷奏、連奏、非連奏、跳音,老師就應該嚴格要求學生要掌握好,告訴學生彈好雙音也是彈好和絃的第一步。音階的種類很多,應作爲技術訓練。保證彈出來的樂音音色和音量流暢,要提前做好預備動作,要注意每次轉指之後新的音區,需要循序漸進。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練習方法,指導學生正確的解讀曲目,儘量保持手位的穩定和手指工作的秩序,處理好分手練習與合手練習,尋找到樂曲的技術難點,專攻這些難點,慢練可以想得更清楚,彈得更準確,分解練習時彈好整體的基礎和前提。提高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要把一堂課上得精彩,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科學合理的選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以適當的採取其他方法來配合教學,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可以採用提問式啓發,教學應該是開放的,應該充分的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讓學生自己去查閱]樂曲的參考書,帶領學生欣賞一些優秀的鋼琴作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正確的選擇。

科學合理的運用多種教學形式,老師和學生面對面的直接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練習和提問,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舞臺演奏能力,可以多爲學生提供實踐的舞臺,還可以同學之間相互評論,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結精神。隨着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應更新鋼琴教材,調整和拓展教學內容,針對個小組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與練習,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鍛鍊學生的心裏素質和演奏能力,挖掘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整體的藝術素養。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丁淑娜.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黃河之聲,

[3]霍樹霞等.鋼琴講義仁[D].呼和浩特:呼和浩特職業學院音樂系鋼琴教研室,

[4]朱銳.淺談學前音樂教育對人全面素質培養的重要性[J].教育理論,

[5]塗愛萍.高師音教專業鋼琴課教材的選用與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論文 篇三

摘要:加強早期兒童教育,爲每一個兒童創造受到高質量的學前教育的機會,正成爲世界各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也必須放眼未來,從新世紀國際社會政治經濟的新格局和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度來思考學前教育的發展問題,以使我國的學前教育真正從教育舞臺的邊緣走向中心。

關鍵詞:孩子;學前教育;探討

幼兒教育是人類一個永恆的話題,教育內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當,教育主題不明確,是當前我國幼兒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問題,加強和改進幼兒教育發展,對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和道德修養具有重大的意義。幼兒學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須在社會,家庭,幼兒園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達到的特殊工程。

一、學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兒的第一課程,每個兒童從出生到進入社會,約有百分之六十的時間是家庭度過的,家庭教育在兒童早期發展中影響極大,這是因爲家庭教育對兒童的思想品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的發展,具備着社會其他羣體所不具備的優勢,據專家分析,幼兒有如下方面的表現優勢:①天然的早期化:②巨大的感染性:③強烈的針對:④間接的傳遞性,如果家庭教育的優勢發揮很好,這對幼兒早期的成長髮展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就會阻礙兒童的發展和成長,由於幼兒在家裏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們幼小,純潔的心靈中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性,例如:受過家庭禮貌教育的幼兒來到幼兒園後,他會向老師問好,離開幼兒園時會向老師說謝謝,在智力上,這類幼兒也明顯比沒受過教育的幼兒強,他們反應敏銳,動作輕快,能完成教師安排下的作業,其質量很好,老師要經常配合幼兒家庭進行教育,幫助糾正其不良的習慣,例如:特別幼兒愛吃零食,老師要結合家庭教育,使家長做到在幼兒上學前,讓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給孩子零花錢,培養其從小注重節儉的習慣。

二、幼兒進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兒到四、五歲時,腦會長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階段,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尤其是情感學習能力,也在這個時期得到最大發展,6歲以後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恆久的影響。一個兒童此時無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觀,具有破壞性,孤獨、焦慮,有各種恐懼的幻想,對自己不滿意等,以後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將很難把握機會,發揮潛力,可以說他這時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在幼兒階段進行正規系統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這是奠定人生成敗的基礎。

三、學前教育的方法

(一)善於掌握幼兒的心理特徵

幼兒與成人是兩個不同範疇的羣體,兩者在心理上差異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認識這些事實,才能對幼兒進行卓有成效的教育,達到預期目標,幼兒的心理特點有如下幾個方面:①活潑好動:②好奇好問:③認識具體形象:④模仿性強:⑤無意性大:針對幼兒以上的心理特徵,就不能長時間地讓幼兒單純而枯燥地進行活動,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應該熱情地,耐心地給予解答,在教育幼兒時,要注意將抽象的東西化爲具體,生動的東西[比如概念和道理]_便於幼兒理解和接受,要讓幼兒多模仿文明的語言和優良的行爲,因此,加強對幼兒文明語言和優良行爲教育十分必要,要經常組織幼兒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這些活動應儘量考慮幼兒興趣,要有必要地對其進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智力開發要科學進行

智力是在外界環境中鍛鍊的結果,專家認爲,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決定的,對於平常人來講,後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決定性意義,心理學家認爲,人類的大腦發育與成長大部分是在幼兒階段進行的,一般可以結合如下幾個方面來開放幼兒的智力,①訓練幼兒的動作發展:②促進幼兒觀察力的提高:③豐富幼兒的語言觀念:④提高幼兒記憶力:⑤培養幼兒思維能力:⑥鼓勵幼兒的創造力,專家認爲,要爲幼兒提供廣泛的生活經驗和內容,讓幼兒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樣的生活經驗後得到發展,例如:在語言傳授中,可結合禮貌進行,可讓幼兒學習“我愛祖國,又愛人民”,“我愛爸爸,有愛媽媽”這樣既學會了語言,又培養了個性和思想感情,爲了提高對幼兒的直觀教學,可以配合用直觀的教具進行,比如:用一個三層式的書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間放書本:下面文具盒等,讓孩子先觀察,接着讓孩子們說,然後由老師來規範,只有運用形式多樣的教法,才能提高其興趣,激發起其情感,以達到既教書又教人的目的。

(三)藝術啓蒙要有新穎性

上面已經提到,由於幼兒個性好動,好問,好玩等,因此不能讓其長時間地進行“讀寫”訓練,要讓孩子們多接受些藝術啓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畫畫等,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他通過美妙的聲音,生動形象地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音樂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擬的,馬雅可夫斯基說過:“歌手的聲音喚起勇氣,”宛轉動聽的旋律可以使人興奮,給人帶來無比的喜悅,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淚,音樂能潛移默化地陶冶幼兒的性情,使他們保持良好的情緒,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應多些開闢音樂欣賞課,讓孩子們多接觸音樂,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一些簡單易懂的歌曲進行,比如:教唱《小貓你別吵》,《一分錢》,《螞蟻搬豆》,《蝴蝶花》等,培養幼兒的原因素養,此外,讓孩子們看看一些簡單的畫冊,激發他們對畫畫的興趣,讓五彩繽紛的畫畫在孩子們的腦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讓孩子學會畫一些簡單事物,如:太陽,月亮,樹木等,畫成後,再讓他們分別塗上顏色,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在教示跳舞時,先讓孩子們觀看幼兒們表演的各種節目,主要的朗誦,跳舞等,讓他們在腦子裏形成概念,上面已經提到,孩子們的模仿性很強,老師只要認真,耐心地教,孩子們肯定學得快,演得很棒,專家認爲,舞蹈是一門綜合藝術,它結合音樂的感受,審美的眼光,感情的表達等,對幼兒來說,這不僅可以鍛鍊優美的體態,培養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還能開發智力,增長知識,使幼兒變得更加聰明,自信,活潑和健康,

幼兒教育是人類一個永恆的話題,教育內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當,教育主題不明確,是當前我國幼兒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問題,加強和改進幼兒教育發展,對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

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論文 篇四

摘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在開展過程中出現了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認識不清晰,學校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重視度不高,社會、家庭方面也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對此從增強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完善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建設,同時鼓勵多渠道參與等方面提出建議,幫助中職更好的進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

關鍵詞:學前教育科研論文

職業生涯規劃是以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學生規劃自我職業生涯的意識與技能,發展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促進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活動,是引導學生進行並落實職業生涯爲主線的綜合教育活動。[1]從國家到學校及學生,重視職業生涯規劃對學生未來就業和職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認識不清晰中職學前教育的學生大部分對自己的未來就業有明確的方向,即當一名幼兒園教師,但對於幼兒園教師這一崗位的職業認知卻十分模糊。同時,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與學生的性別還存在一定的關係,男生在確定目標的能力和制定計劃的能力優於女生,而女生在認識自我方面能力優於男生。[2]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女生佔絕大多數,男生極少。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索階段中,缺乏與異性間的交流探討,促使以女生居多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社會經驗的積累和綜合能力發展上有明顯的不足。

2、學校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重視度不高中職院校在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多數是在學生入學時請專家、幼兒園領導等開設講座,對畢業班進行就業形勢與信息分析的課程。總體來看,缺乏穩定的課程結構體系,缺少學生對就業觀念和職業認知的教育,對學生實際幫助較少。學校有沒有專門的教師教授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多數由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和輔導員擔任。這些老師本身就出自不同的專業,並非專門的指導教師,對職業生涯規劃也不熟悉,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這樣一來,學生職業規劃的科學理論指導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很難實現,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評價等方面的工作專業針對性不高。

3、家庭、社會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這是導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模糊的一個重要原因。[3]家長受傳統教育影響,認爲孩子在入學後只有到畢業時纔開始考慮到就業的問題,導致孩子對職業生涯規劃概念模糊。同時選擇專業時多數學生還是由家長做決定。中職的學生由於還未成年,對父母的依賴也較大,所以,當學生面臨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時,難以根據自身情況,全面的分析應對。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支持幼教事業的發展,但由於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還得不到人們的認可,工資待遇也較低,這些都在一定因素上影響學生選擇學前教育這一專業。

二、完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對策

1、增強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提高學生的職業認知職業生涯規劃需長遠考慮,學校從新生入學開始組織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制定,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根據目標調整自己的方向。同時,不能僅僅通過實習來增強學生對職業的認識,可在學生入學後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參觀,親身感受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並通過身邊人,學校畢業後從事幼兒教育事業教師的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對學前教育的職業信念。

2、完善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建設學校應加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建設,提高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可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育。從學生入學開始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培養意識,教師與學生多加交流,幫助學生建立職業發展目標,初步設定職業發展路線。對於二年級的學生,在完成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客觀的評估自己,對最終的職業發展目標定位。而畢業班的學生,應注重對他們的個別輔導,並適當的開展一些就業方面的知識,進行專業實踐培訓,指導學生更好的就業。同時,對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個工作。還可以通過聘請資深的職業指導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對自己未來所從事的職業狀況有深入的瞭解。

3、鼓勵多渠道積極參與家庭教育作爲學校教育的補充,家長適當的鼓勵孩子多與社會接觸,對社會、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都會有一個認識。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僅僅依靠學校是達不到效果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共同努力。鼓勵社會創辦職業生涯規劃機構,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同時中職學校積極與幼兒園合作,爲學生提供見習實習的機會,學校與幼兒園共同開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踐課程,邀請校友返校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學生對自己工作的瞭解,引領學生成長,並利用校友資源爲畢業班的學生就業提供幫助。結合國家政策法規對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制定相關的標準,促使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與教育更加規範科學專業。

參考文獻:

[1]陳瑛。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4(1):170-173.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篇五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優秀的幼兒教師,對幼兒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孩子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響。學前教育專業是專門培養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她們將是新課程理念的實施者,而目前這一專業的教學還沒有貫徹和實施新課程理念。因此我們必須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對開放教育學前教育學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

一、更新教育理念,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性

現代教學理論指出,學生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構建過程,他們是學習的主人。在學前教育學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幼師學生在學習中的被動性,把他們放到教學活動的主體位置,調動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開發幼師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會學、樂學、會實踐、會教,從而培養優秀的幼兒教師。

二、強化實訓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課程改革必須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爲主體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上,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靈活運用案例教學、實際操練等教學模式。

1、課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學,樹立學生的科學教育觀

教師的教育觀念對教育目標、內容和策略的選取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從而影響幼兒的發展方向。案例教學法在多次實驗教學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益,實施案例教學法一步步把學生引入教學情境中,讓學生自覺獨立思考問題,從而找出問題解決的方法。

2、強化實訓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把幼教理論知識融入幼兒的真實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增設教學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模擬練習,如: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思維佈置班級環境;組織學生表演智力遊戲。第二,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習時間,積累經驗,提升教育技能。學生在實地觀察可以對幼兒園進行全面的瞭解,通過與幼兒的接觸,發現自身的幼教興趣點,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三、加強課程的實踐性評價,調整考試方法

課程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據學前教育學的課程特點,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可採用階段性評價。如若結合課程的實踐性可採用的課程評價方法有: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學生自評與學生互評,針對不同的評價結果調整改革眼前的考試法,發揮學生各方面的才智,下面就列舉了幾種考試方法:

1、學生命題的考試方法,此考試法主要考查了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學前教育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教育學科,學生首先要對該課程的理論知識有所掌握,然後再付諸於實踐活動中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採用學生自由命題的方式打破了傳統考試中學生的被動局面,內化了學生的知識。具體做法:

(1)教師帶着學生進行全面的複習,此過程中要強調命題的範圍、重點、題型、分值比例等。

(2)根據全體人數,把學生劃分爲幾個小組,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組建一套完整的試卷,然後各組之間互相審覈,進行整理。

(3)把修改後的試卷定爲考試試卷,各組互換試卷進行答題,最後由原出題小組進行批閱,確定考試成績。

2、記錄案例後的抽籤考試法,着重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學前教育學所涉及的內容實踐性較強,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基礎知識,還要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把學生分爲若干小組,兩人一組,要求學生記錄四個案例。

(2)由各小組對所記錄案例分別提出問題,以題簽的形式呈現出來,並附上相應的分析見解。

(3)最後把修改後的記錄案例交給老師,由老師負責學生的抽籤考試。

(4)案例記錄小組評定成績,教師進行監督和補充。

3、小組合作的實踐考試方式。給學生提供足夠多的見習機會,讓學生對幼兒園的教學環境、教學組織結構有一定的瞭解,對不同階段的實踐內容進行考覈。具體考覈方法及內容:

(1)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創設一個符合幼兒特點的遊戲結構,遊戲結構的設計要從整體出發,運用材料和色彩的獨特性,對學生進行綜性的評價合。

(2)讓幼兒表演遊戲,此過程中要滲透合作學習的特點,並以此爲考覈標準。

(3)開展具有特色的主題活動,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制玩具,玩具的玩法和教育功能要有相應的說明。

總之,學前教育學的課程改革要把重點放在學生的主體性上,以實踐性爲導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六

摘 要:學前教育的必要性"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這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在談到教育問題時說過的一句話。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起始階段,在這一時期內,良好的行爲習慣、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爲都將對幼兒日後的健康成長和身心發育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因此良好的幼兒學前教育將直接影響到幼兒一生的品格與行爲。

關鍵詞:學前教育 現狀 趨勢

一、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在世界範圍內受到了普遍關注,許多發達國家積極採取措施,優先發展學前教育,在普及學前教育與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上投入很多,而我國政府正在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對於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在有三個方面。

1、對於家庭的重要性

當前我國幼兒的入園率正在逐步上升,學前教育機構不僅承擔着從實踐上爲家長參加工作和學習提供便利的任務,而且在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發展和早期教育的當今時代,學前教育質量更成爲家長關注的核心,直接關係着家長能否放心地工作、安心地學習。

有人曾言,關閉一所幼兒園比關閉一所大學,或一所低質量幼兒園的存在比一所低水平大學的存在,更會讓家庭、社會不得安寧,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學前教育及其質量對家庭生活的穩定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對於人的社會性、人格品質發展和人的認知發展的重要性

社會性、人格品質是個體素質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是通過社會化的過程逐步形成與發展的。

學前期是個體社會化的起始階段和關鍵時期,在後天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在與周圍人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嬰幼兒逐漸形成和發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對人、事、物的情感、態度,奠定着行爲、性格、人格的基礎。

研究和事實均表明,6歲前是人的行爲習慣、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時期,是兒童養成良好社會性行爲和人格品質的重要時期;並且,這一時期兒童的發展狀況具有持續性影響,其影響並決定着兒童日後社會性、人格的發展方向、性質和水平;同時,兒童在學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會性、人格品質有助於兒童積極地適應環境,順利地適應社會生活,從而有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成才。

學前期是人的認知發展最爲迅速、最重要的時期,在人一生認識能力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3、學前教育對生理的價值

根據腦科學研究者認爲:豐富的環境刺激可以促進腦的發展,而適宜的早期教育是促進腦發育充分和完善的最有效的環境刺激因素。

二、學前教育的智力開發

開發智力,也就是培養幼兒的語言和非語言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詞彙量、理解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抽象推理能力、視覺驅動能力等等。

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首先應着手聽,美國當代心理學家勞倫斯?沙皮羅認爲,故事是影響幼兒思維的最好方式。

多聽有三點好處:1.在反覆聽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加深對語句和語境的理解,迅速提高閱讀能力。

2、擴大幼兒的詞彙量,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於記憶,每天重複相同的詞彙和句型,不斷刺激幼兒大腦裏的詞彙庫,可以使幼兒的記憶力迅速發展,同時也有助於掌握準確而規範的表達方式。

長期堅持不懈,幼兒的語言能力,記憶力,詞彙量,理解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都會提高。

3、薰陶高尚的道德情操,故事要多選名著,因爲人類各種美好的思想感情,會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他們的靈魂,從中吸取精神營養。

三、打好性格基礎,努力提高情商

美國作家丹尼爾古爾曼的《情感智力》一書1995年出版以來,“情商(EQ)”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稍懂一點教育的人都知道,“情商”纔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所謂“情商”指的是:良好的道德情操,樂觀幽默的品性,面對克服困難的勇氣,自我激勵,持之以恆的韌性,關心他人的善良,善良與人相處,把握自己與他們的情感等等。

總而言之,它是人的情感和社會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內容。

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幼兒最終創建輝煌的人生,情商高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幼兒變成一個平庸的人,性格基礎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最初幾年的生活習慣,父母態度,家庭氣氛,以後都會慢慢形成幼兒的性格特點,每一個習慣在其形成的前幾天特別重要,因此,每件事一開頭就堅持按要求做,不該做的事一開頭就堅決不去做,從不遷就,慢慢習慣就會形成。

培養意志,發展自制力,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從而實現目的心理過程,堅強的意志,是人們達到目的,獲取勝利的重要條件,幼兒期兒童意志行爲還很差,不能較長時間控制自己,幼兒行動的目的性也較差,行動缺乏明確的目標,往往與直接興趣或需要,個人願望相聯繫。

例如:做好事爲了得到一朵小紅花或是爲了得到教師的表揚。

四、國外學前教育的趨向

1、強調體育運動對兒童健康、智力、創造力、情感和社會發展的意義

應該以多種方式鼓勵學前兒童進行各類體育運動來增進他們的運動能力。

另外,對於運動中的安全問題,不應採取消極迴避的態度。

降低事故發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恰恰是鼓勵運動。

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運動方面受到鼓勵的孩子不光運動能力較強,而且事故發生率較低。

2、各國學前教育與機構都非常重視創設豐富的環境,爲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感性經驗

瑞典的學前教育機構努力創設有趣味的、有刺激的環境,以鼓勵孩子去探索,去尋找新奇和感興趣的事物。

像瑞典、匈牙利和意大利等國家充分利用冬天寒冷的自然條件讓孩子畸形戶外睡眠、運動,因爲他們認爲應讓孩子儘可能多的親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撫育。

同時,他們相信幼兒都具有自己構建知識的潛力和能力,所以,讓孩子進行的任何活動都有一定的選擇度,鼓勵幼兒自己設計、實施活動,注意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3、重視遊戲清靜的創設,重視自由遊戲

使孩子通過遊戲自由的表現自我的想法,即強調從兒童的興趣出發,幫助他們構建知識。

五、結論

加強早期兒童教育,爲每一個兒童創造受到高質量的學前教育的機會,正成爲世界各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國也必須放眼未來,從新世紀國際社會政治經濟的新格局和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度來思考學前教育的發展問題,以使我國的學前教育真正從教育舞臺的邊緣走向中心。

參考文獻

[1]楊麗珠,吳文菊。《幼兒社會性發展與教育》。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2]潘日文,侯桂蘭。《幼兒教育心理學》。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七

摘要:

舞蹈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舞蹈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評價不科學等問題是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常見問題,從這些問題切入,研究和分析“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中的應用。闡述了“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中的具體設計,依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進行分組,明確各個成員的分工職責和學習目標,優化學習內容,構建合理評價體系,以便促進“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

合作學習;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學習質量

合作學習作爲現代教學比較常用的教學方式,是一種以學生共同體爲一體的教學方式。在人數上規定兩人以上,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特點,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合理構建合作學習小組,促進學生互幫互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小組合作,是以集體榮譽爲目標,相互協作,對學習問題進行共同研究和探討,並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使整個小組成員都能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存在的問題

1、舞蹈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教學一直存在單調、枯燥的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舞蹈教學以舞蹈實訓爲主、舞蹈理論爲輔的“滿堂灌”。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學習質量下降。舞蹈教學方式單一化問題,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包括教師觀念陳舊、教學設施不齊全等,這些因素導致舞蹈教學難以順應時代發展,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舞蹈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教學,關鍵在於以“幼兒舞蹈課程”作爲專業教學系統的核心開展,把握幼兒舞蹈教育的內容實質所在,準確安排幼教舞蹈與專業舞蹈課程比例,保證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合理科學。但是,在實踐中,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設置不合理,出現幼教舞蹈與專業舞蹈安排混亂、舞蹈實訓與理論教學不同步等問題,嚴重影響舞蹈教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3、教學評價不科學教學實踐中,幼教舞蹈教學主要側重於理論評價,而對於學生的舞蹈技巧、舞蹈實踐、自編創新等方面有所缺乏,評價體系不夠完善,難以對學生進行全面、合理科學的評價,必然會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而教學評價不科學、不全面,容易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畢竟以“片面”評價學生的“全面”,存在較大的不合理性,也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爲了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幼教舞蹈教學的質量,加快評價體系的建設顯得尤爲重要。

二、“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教學中實施的優勢

爲了順應時代發展,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教學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法,有助於打破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提升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其優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合作學習是素質教育的產物,將教學主導權利歸還於學生,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使學生不再拘泥於傳統教學方式,打破“不敢問、不敢說、不敢學、不敢創新”的課堂局面;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構建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傳統教學中,由於教師的教學是“一對多”的方式,難免存在疏漏,而合作學習能夠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上的這一問題。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後,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小組進行補充學習,強化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三、“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中的應用

1、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在舞蹈教學中,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合作學習”的實施,有賴於合理分組、相互協作,這要求教師深入瞭解每個學生的特點,依照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根據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根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集合不同學生學習能力、性格特徵、學習態度等合理分組,取長補短,幫助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強調每個學習小組的成員都是異質的,強調小組內各個成員之間的互補作用,同時又保證各個小組之間的同質性,促使組與組之間公平競爭,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以四名學生爲例,小組成員一般是一名優等生、兩名中等生、一名學困生,使得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學生共同進步。諸如在學習“舞臺方位”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藉助當下的信息設備,廣泛收集這方面的資料(一人),由小組進行合理的站位安排(一人),同時融入相應的舞蹈動作加以驗證(二人),統一之後四人進行全面學習,以便驗證舞臺站位的質量和效果。

2、優化小組合作學習內容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的開展,有賴於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營造輕鬆合作的學習氛圍,構建民主平等、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積極引導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尤其要重視對舞蹈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要強化小組合作學習在其中作用,將合作學習小組打造成“敢於面對困難、敢於解決困難”的學習團隊,強化自我批評和他人監督,徹底歸還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便學生不斷完善自我,提升學習質量和效果。在營造教學氛圍的同時,還應結合教學任務,優化小組學習內容。教師在演示舞蹈動作之後,由小組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進行相應的訓練。爲了避免差錯,教師可以將相應的學習資料(舞蹈視頻、舞蹈理論視頻等)下發給學習小組,實現資源共享,並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強化學生學習舞蹈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主動性,通過個人榮譽與小組榮譽的捆綁,提升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同時,以小組競技的方式進行舞蹈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習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小組間相互指出對方不足並督促其加以完善,保證每個成員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所提升。

3、合理構建評價體系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爲了有效地驗證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目標,制定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該種評價體系要保證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的統一,要保證理論性評價與實踐性的統一。也就是說,改變以往結果性評價的侷限性,重視每週、每月、每季度的階段性評價和檢測,督促合作學習小組認識自身錯誤和不足並加以糾正。改變以往以舞蹈實踐作爲唯一評價的標準,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提升,以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四、結語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舞蹈教學的形式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教師從管理者轉向引導者,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這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民主平等。合作學習就是緊扣“民主平等”,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以學生爲教學主體開展相應的教學。舞蹈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方式,解決了教學方式的單一性、教學評價的不合理性等問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性,以小組形式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周慧君。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運用[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8(5):56-57+63.

[2]周丹。合作學習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8):296.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論文 篇八

目錄

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 錯誤!未定義書籤。

一、問題提出 。.。.。.。.。.。.。.。.。.。.。.。.。 錯誤!未定義書籤。

二、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 1

(一)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 。.。.。.。.。.。.。.。.。.。. 1

(二)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的原因 。.。.。.。.。.。.。.。.。 錯誤!未定義書籤。

三、促進幼兒入園適應的對策 。.。.。.。.。.。.。.。.。.。.。.。. 3

(一)家長應該採取的措施 。.。.。.。.。.。.。.。.。.。.。 3

(二)幼兒園應該採取的措施 。.。.。.。.。.。.。.。.。.。.。.。. 3 參考文獻: 。.。.。.。.。.。.。.。.。.。.。 錯誤!未定義書籤。

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江倩

(蘇州市職業大學教育與人文科學系江蘇蘇州215104)

[摘要] 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需要得到關注。幼兒入園不適應主要由家長的和教師處理不當造成的,其原因主要從家庭教養、幼兒園管理和幼兒自身條件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幼兒要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離不開家長的努力,同時,幼兒園也應該積極地採取措施讓幼兒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關鍵詞] 入園適應性問題;解決對策;幼兒

一、問題的提出

新學期開始,新入園幼兒總會出現哭鬧的現象,幼兒從熟悉的家庭進入陌生的幼兒園,突然和朝夕相處的親人分離,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夥伴,加上活動的相對不自由和集體生活規則的約束,幼兒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都會產生極大的害怕感和不安全感,幼兒入園適應性的問題隨之而來。

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是指幼兒在剛入幼兒園,對幼兒園的環境與生活不能及時地隨環境變化對自己的行爲做出調整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幼兒情緒惡化。幼兒情緒激動、不穩定, 注意力分散, 情緒低落, 對集體活動興趣不高;家長送幼兒入園時, 不願與母親分離, 追家長、啼哭時間長等;和其他小朋友也沒有太多的交流, 喜歡獨處, 只是偶爾看看別的孩子在幹什麼, 處於獨自遊戲或平行遊戲水平。有什麼需求, 也不敢向老師提出, 和老師也沒有太多的言語交流。(2)身體狀態的變化。不敢大小便, 更不敢求助老師, 或頻繁地上廁所;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進食, 甚至不吃;入睡困難, 要求陪睡或拒睡。幼兒還會出現發燒、咳嗽等身體不適現象, 有的還會持續很長時間。如果對幼兒入園的適應性問題不加以引導,將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甚至對幼兒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

目前,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受到重視,許多幼兒園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是,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還是廣泛地存在,在引導幼兒入園適應上還是存在許多問題,如認爲幼兒不哭鬧就是幼兒適應了幼兒園;只讓幼兒適應幼兒園教學方面而忽視保育方面等。非常不利於幼兒適應幼兒園。本文試圖瞭解、分析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尋找目前存在的問題並探索解決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的解決對策。

二、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雖說幼兒入園適應受到廣泛地重視,但是在處理方式上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而導致問題的原因也應重點分析。

(一)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

我認爲幼兒入園適應存在的問題應該從家長和教師兩個方面分析。

1、家長的問題

有些家長過於保護孩子,怕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生活而“陪讀”,或者很遲的時候才送幼兒入園,很早的時候來接。這會使幼兒不重視入園;而有些家長卻與此相反,在送幼兒進入班級時,不管幼兒是否哭鬧,立即就走,讓幼兒沒有整理情緒的“緩衝”時間。

2、教師的問題

其一,在幼兒哭泣的時候只是安慰。在幼兒因爲新的環境和分離焦慮而哭泣的時候,安慰只會讓幼兒信任你一個人而對你產生依戀,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其二,對不停哭鬧的幼兒不理睬。有些幼兒在入園時適應期會很長,在此期間會一直的哭鬧,有些教師在開始還會關心,但是久了就會不耐煩,會覺得只要時間長了幼兒就會自己適應,就會不哭鬧,所以會對哭鬧不止的幼兒“冷處理”。其三,欺騙或恐嚇幼兒。有些幼兒會一直哭着要媽媽,而有些教師爲了讓幼兒不哭鬧,就會騙幼兒說“媽媽快來接你了,只要你不哭”或者“只要你不哭,我就打電話給你媽媽,然後來接你”,這些只會見效一時,很快幼兒就會哭鬧的更加厲害;有些教師直接嚇唬哭鬧的幼兒,“你再哭就不讓你媽媽來接你了”,“你再哭就叫老狼把你叼走”等等。這類行爲可能會讓幼兒暫時的停止哭鬧,但是對幼兒的傷害是很大的。

(二)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的原因

導致幼兒入園不適應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覺得家庭、幼兒園還有幼兒自身條件者三個方面是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

其一,家庭環境。家庭社交環境較爲封閉,幼兒在大部分是成人的世界裏成長,家長又較少的讓幼兒與同齡人相處,在與同齡人相處中可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生活自理能力也會很差。而且幼兒明顯的更依賴成人,在入園的時候他們的分離焦慮現象會表現更加激烈。其二,家庭教養方式。一種是家長過於寵溺孩子,事事順着幼兒,導致幼兒嚴重的以自我爲中心,合作能力較差,而且這類幼兒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差。另一種是家長對幼兒太過專制,什麼事都要過問,可能導致幼兒軟弱或具有攻擊性,這類幼兒都不能很好的適應幼兒園的規章制度。還有的家長對孩子放任或忽視。這類幼兒對於規章制度的適應會很差,人際交往能力往往也很差。其三,家長接送幼兒的態度。家長往往會因爲幼兒的哭鬧而不捨,有的長時間呆在幼兒園,有的家長直接把孩子帶回家。而與此情況相反,在幼兒入園大聲哭鬧的時候,有些家長選擇把幼兒送到教室,然後趕緊離開。這會導致幼兒更加哭鬧。

2、幼兒園因素

其一,幼兒園每個班級的人數超標。現在幼兒園的標準時兩教一保,而有些幼兒園的班級人數嚴重超標,教師沒有更多的精力照顧每一位幼兒。其二,教師的素質。教師不能很好地引導新入園幼兒,往往會運用恐嚇使幼兒安靜、不哭鬧。而在判斷幼兒是否適應幼兒園上也有很多的錯誤,認爲幼兒不哭鬧,安靜就是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還有的教師會使用騙和恐嚇的方式來使幼兒不哭鬧,如“你不哭了,我就讓媽媽來接你回家”“你再哭,就不讓你媽媽來接你”。其三,幼兒園作息制度不合理與缺少人性化。且不說小班幼兒, 就是中班和大班的幼兒也未必適應所在幼兒園的作息制度, 孩子在家中自由自在慣了, 在幼兒園則要按照統一的作息制度上課、下課、吃飯、午睡、玩耍等一系列學習、生活環節, 可以說這個按照幼兒園作息制度學習和生活的過程就是不斷去適應的過程, 如果是缺少人性化的安排, 如不準孩子隨便上廁所等都會使孩子無所適從。

3、自身的特點

一方面,幼兒自身的性格。如果幼兒性格內向, 不能與別的幼兒進行友好交往, 甚至躲避其他幼兒, 依賴性較強, 很少單獨活動, 也會使得適應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幼兒的自理能力差。由於自身的自理能力較差,幼兒會比其他幼兒更加的被動,幼兒會出現更多的適應性問題。

三、促進幼兒入園適應的策略

爲了促進幼兒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筆者認爲應從家庭和幼兒園兩大方面採取措施。

(一)家長應該採取的措施

1、做好入園準備

其一,環境的準備。家長可以在幼兒入園前可以帶着幼兒在幼兒園玩,熟悉幼兒園的環境,也可以多和園中的幼兒接觸,激發對幼兒園的興趣,也讓幼兒更加了解和適應與同齡人的相處模式。也可以到已定的幼兒園去熟悉幼兒園及班級的環境,然後儘可能地在家裏裝飾的像班級的環境,或者把幼兒的活動室裝扮成幼兒園的樣式,以便讓幼兒熟悉和適應幼兒園。其二,家庭教養方式的準備。家長可以到已定的幼兒園去了解幼兒日常活動,在家裏的時候儘可能地復原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以便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如休息時間,逐漸的讓幼兒適應早起,儘可能地讓幼兒有午睡的習慣;學會自己脫褲子上廁所;學會用湯匙吃飯等等。

2、對幼兒入園要有正確的態度

家長要堅持每天按時的接送幼兒,這能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入園習慣。如果連家長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麼幼兒會更加不重視幼兒園。而嫌麻煩把孩子一送進班級就走的家長更應該反省,你這樣做會使幼兒認爲自己的父母不夠愛自己,而且會讓幼兒更加恐懼幼兒園,這樣的家長應該耐心的陪幼兒一小段時間,當幼兒知道他必須要在幼兒園但是並(本站向您推薦不是回家的時候,即使他還會繼續哭鬧,但是他會有一定的安全感。

(二)幼兒園應該採取的措施

1、依照《綱要》的內容實施教學活動。

要以《綱要》裏倡導的先進教育理念真正貫徹落實,用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來引領教育實踐。其一,教師一定要熟讀綱要內容,應以綱要中五大領域的目標和內容爲基準,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其二,《綱要》的第三部分組織和實施部分教師更應該熟悉,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能夠更好的掌握課堂和按照計劃實施。其三,《綱要》最後部分的教育評價,對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教育的同時也應對照綱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評價,這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

2、爲幼兒入園做好準備。

其一,在正式入園前,幼兒園可以讓家長與幼兒一起體驗幼兒園生活,共同參與幼兒園活動,使家長對孩子的適應情況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以便做出相應的物質和心理準備。可以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介紹科學的育兒方法,介紹如何讓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經驗。其二,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在入園前做適當的家訪,耐心傾聽家長的介紹,詳細瞭解每個孩子的生活環境和個性特徵,以便用不同的方式消除不同性格幼兒的焦慮。

3、幼兒園要爲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

其一,物質環境。幼兒園爲了吸引幼兒應該把活動室裝扮的漂亮。如裝扮一些童話人物、色彩協調,特別強調,爲了吸引幼兒不一定要裝扮的五顏六色,這樣可能會導致幼兒的注意力分散,教師應該儘可能地把活動室裝扮的溫馨可親;區角設置的更加吸引幼兒,使幼兒有玩的慾望。其二,精神環境。幼兒園應該創設一個輕鬆、歡快的環境,使幼兒遠離害怕、焦慮的心情。第一教師要有一定的耐心,和幼兒建立師生情感,讓幼兒有安全感。第二教師可以多開設戶外活動和親子活動,戶外活動能讓幼兒有不被拘束的感覺,而親子活動恰好可以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第三,活動更加人性化。在生活活動上,儘可能地讓幼兒的需求得到滿足,教師不能依照集體進行活動。

4、家園合作。

幼兒適應幼兒園,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在與家長的談話中,教師可以瞭解到幼兒的性格、生活習慣等,以便對症下藥。而家長也一定要與幼兒園密切聯繫,在幼兒入園初期,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會出現哭鬧的狀況,有些家長因爲幼兒的哭鬧而經常請假,或因此不信任教師,這更加不利於幼兒適應幼兒園,家長可以在與教師的交流中知道幼兒在幼兒園的一天表現,從而瞭解幼兒在各個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晉穎。 淺談小班幼兒入園焦慮對策 [j]。學前課程,2014,7:46-48.

[2] 史文秀。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視野下的新入園小班幼兒分離焦慮及其緩解 [j]。 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3(12):61-63.

[3] 姜永傑。 心理學視野中的幼兒入園適應探析 [j]。幼兒教育,2014,06,07:22-23.

[4] 張承宇。 異地幼兒入園適應性問題淺析 [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6:36-37.

[5] 徐立平。 幼兒入園適應工作中的誤區 [j]。幼兒教育,2014,7,8:55.

[6] 祈海芹。 兒童入園“分離焦慮”問題矯治 [j]。教育科學,2014,19(6):56-57.

[7] 徐英。從焦慮到安全、信賴——加快幼兒入園適應的實踐 [j]。科技創新導報,2014:223.

學前教育本科論文 篇九

意義:本研究以英語教學的基本理論及國內外成功的英語模式經驗爲理論基礎,以實地調查爲根據深層剖析現階段我國幼兒英語教學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方便教育工作者對症下藥,更好地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爲幼兒園英語教學的順利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目的:全球步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全世界都處在交流合作整合期,在這個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是語言工具。作爲全世界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英語無疑成爲了21世紀人才必須掌握的技能。兒童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所以開展幼兒英語教學成了一種必然。如果英語教學開展方式科學正確將會爲我國培養相當數量的高素質對外人才,但是一旦在摸索期找不到明確的方向,進行盲目的教學實驗,會爲我國帶來無可估量的人才損失。本文旨在找出現在幼兒園英語教學中確實存在的問題,以便教育工作者及時解決問題,提高我國幼兒英語教學的質量,相信能夠對現階段的幼兒園英語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內容:

(1)。研究對象

選擇北京市南京市各級各類幼兒園各四所,分別爲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街道幼兒園,合資幼兒園。調查對象主要爲幼兒園的英語教師和參與英語教育的部分幼兒的家長及幼兒三個羣體。

(2)。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取觀察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方法進行研究。首先將深入到幼兒園教學實踐中,對班級英語教學進行觀察,分析幼兒園英語教學現狀。然後針對一些問題對家長教師進行問卷,從而分析得出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調查過程中,每到一所幼兒園,先向園長講清楚本研究的目的,在取得園長支持的基礎上再和教師聯繫取得她們的同意,以便得到幼兒園積極配合進而收集到真實的信息:在英語活動觀察以及訪談對象的選擇上儘量兼顧各種情況,從而使調查結果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和較高的效度。

1問卷法。本文中所調查的對象包括家長和教師,調查家長的主要目的是瞭解先階段家長對開展幼兒英語教學的認識以及配合程度。調查教師的目的關鍵是瞭解當前幼兒教師對幼兒英語教的認識,教授的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有哪些,自身存在着哪些問題。

2觀察法。觀察教師典型的教學活動設計中幼兒及教師的表現,從中發現問題的根源

3訪談法對幼兒,教師,家長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訪談,以此來深入瞭解現狀

參考文獻綜述:

一問題的提出

八十年代後,隨着我國改革開放,我國與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作爲與世界交流的工具,英語的重要性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掀起了學習英語的熱潮,因此緊密關聯的幼兒英語教育也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教育機構與幼兒家長開始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幼兒英語中,國家教育部於2001年頒佈了《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正式納入國小必修課程,一些發達省份要求有條件的國小從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程,所有這一切都把英語學習推向了高潮,也使英語學習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幼兒園階段作爲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和英語教育的最基礎階段,隨着近年來不斷掀起的英語學習熱潮,在幼兒園開設英語課程,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認同和有識之士的贊同、積極支持。尤其當國家教委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研究中心明確提出,“在幼兒園進行兩種語言教育”以後,幼兒學習英語已成爲大勢所趨。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我國幼兒園英語教學以多種方式在衆多的幼兒園開設,並且在爭論聲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學術界對幼兒園英語教學褒貶不一,衆多學者持有不同意見,但是卻一直受到幼兒園和家長的歡迎,主要是因爲現在社會對於英語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社會對於幼兒園實施英語教學的盲目追捧等。再縱觀實行英語教學的這些年,不難發現耗時耗力卻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許多幼兒園的英語教學,非但沒能給幼兒帶來語言學習上的快樂,反而加重了幼兒的學習負擔。

由此看來,我國的英語教學還處於初始階段,許多方面尚不成熟。在這種尚未成熟的教學語境下,學前兒童的英語教學面臨強大的挑戰。如果不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間題以及由這些問題帶來的不利影響,那麼重視學前兒童英語教學就只能流於空談。正如趙寄石老師(1994)所說對幼兒英語熱“不能簡單地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更不容置身事外不置可否,而應通過認真思考、積極地探索實踐來做出回答”。“目前問題的焦點是:幼兒園要不要組織幼兒學外語,談論幼兒學外語會不會引起錯誤導向’。“我們感到有責任探索一種適合幼兒特點和幼兒園條件的英語教材教法體系,並且把它作爲幼兒園整體課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來研究。一方面,回答學什麼,怎樣學的問題;另一方面,探索英語能力的發展與幼兒其他方面發展的關係。其目的正是想通過共同研究,使已經存在的幼兒英語教育步入正確軌道”。

因此,本人以我國幼兒英語教學爲研究對象。對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加以總結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的調查,對當前我國幼兒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幾種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一個梳理和分析,力圖幫助幼兒英語教育工作者們更好地發現解決存在的問題,掃除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障礙,以期促進我國幼兒園英語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研究的理論基礎

當代兒童發展的理論研究、教育教學理念以及現代學習理論方面的諸多研究成果,爲幼兒園開展英語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理論基礎,同時也爲我們進一步探索進行早期英語教育的合理性及科學性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和依據。本研究根據研究的主要目的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有目的的選擇和總結,主要的理論基礎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皮亞傑兒童發展理論

皮亞傑(J·Piaget)的心理髮展觀是當代兒童心理學中最有影響的理論之一。皮氏的兒童發展理論既強調內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強調發展。他認爲,兒童的智力或思維起源於主體的動作,發展的實質就是個體與環境不斷相互作用的一種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個體內部的心理結構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這種變化不是簡單地在原有信息的基礎上加以新的事實和思想,而是涉及到思維過程的質的變化。

換句話說,兒童的心理髮展就是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日益複雜的環境而達到平衡的過程,個體也正是在平衡與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斷豐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認知結構,形成了一系列的圖式(schemes)。皮亞傑把兒童心理或思維發展大致分成4個基本階段,即:感知運動階段(0一2歲);前運算思維階段(2一7歲);具體運算思維階段(7一n歲);形式運算思維階段(n一15歲)。這4個階段彼此銜接,依次發生,不能超越,也不能逆轉。

皮氏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強調認知發展對於學習的制約作用,強調教學應該適應學習者的認知發展水平。①依據這一思想,學前兒童處於前運算階段,在此階段兒童表象思維日益豐富,其認知活動已經不只侷限於對當前直接感知的環境施以動作,開始能運用語言或較爲抽象的符號來代表他們經歷的事物。但這個階段的兒童還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他們的心理表象是一種直覺狀態下的物的

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論文 篇十

摘要:由於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國策,現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裏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待遇。幼兒在入園前,由於家裏的一些不科學的教育,使其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生活習慣,其中進餐習慣尤爲顯得突出。入園後,一個班集體有很多的小朋友,小朋友不好的進餐習慣,給幼兒園裏的老師帶來了很大的工作壓力。這些不好的習慣的養成,對其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弊端。本文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構建家園合作機制,來糾正幼兒的不良的進餐習慣。

關鍵詞:家園合作、幼兒、進餐習慣

1、前言

人們每天都要面對來自社會上的各種挑戰和競爭,現在的幼兒要想在以後的發展中處於金字塔的頂層,就需要從小養成優良的作風。幼兒的獨立性在一個人的未來生活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幼兒的獨立性首先表現在生活自理方面,生活自理首先表現在可以獨立的進餐,並在進餐後可以獨立收拾自己的餐具。

當前家庭裏的小朋友大多是獨生子女,家裏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幼兒溺愛現象十分嚴重,如今的小朋友在家裏,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待遇。正是這種入園前的溺愛,使很多小朋友養成了挑食、厭食,吃飯時邊吃邊玩等很多不良的進餐習慣。很多的小朋友在入園前,一直都由家長餵食,使其到了幼兒園之後,不能獨立的自己進餐。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 而家長就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爲直接影響到了幼兒,實施家園合作機制迫在眉睫。

2、幼兒的不良的進餐習慣的養成因素及解決方法

2.1 幼兒不良的進餐習慣形成的主要因素

幼兒在入園之前養成不良的進餐習慣,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家長在進餐時不僅沒有給幼兒起到榜樣作用,家長認爲進餐不是很大的問題,幼兒園也沒有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1)家長沒有起到榜樣、模範作用

模範對於兒童來說是先天的能力,家長的某些行爲,幼兒通過模仿可以很快“學會”。很多家長在家裏進餐時,有很多不良的習慣,比如,進餐時與人聊天,邊玩手機邊進餐,也會有挑食、厭食的不好行爲。幼兒總認爲,家長做的都是對的,無形中就把這些行爲作爲自己的標準。家長的言行不一的教育方式,也會對幼兒造成認識上的混亂,會誤導幼兒養成不好的行爲習慣。比如,家長在進餐時一直說話,還不斷地對幼兒說,進餐的時候不要說話。家長只注意了一般的說教,而忽略了更重要的言傳身教。

(2)家庭的不科學的教育方式

家庭對於幼兒來說,是最初的社會性發展的地方。幼兒都是從家長那裏學習到基本的生活技能。所以,不科學的教育方式會給幼兒以後的發展帶來不好的影響。家長溺愛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大多數幼兒在入園前,在家裏進餐都是通過家長餵食的方式。使幼兒不能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對於幼兒的挑食、厭食,家長都是默認的態度,長而久之,幼兒的挑食、厭食變的更爲嚴重。

(3)幼兒園教育的現狀及分析

幼兒在入園之後,教師對這些剛入園的小班幼兒的執行能力的培養不夠。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幼兒教師對其自然知識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對幼兒執行能力的培養。雖然近幾年這種觀念有了轉變,但是仍舊沒有深刻意識到幼兒社會性的培養,沒有深刻認識到幼兒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幼兒的執行能力的培養對其以後一生受用無窮。幼兒教師不注重和家長的配合,不能和家長一起統一目標的基礎上,一起對幼兒進行教育。

2.2 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的養成

幼兒進餐習慣的養成是一項長期、持續而且複雜的工作,這不僅需要幼兒園與家長方面的耐心教育,更需要兩者合作、溝通和交流,形成責任明確,執行性強的教育方式。

(1) 少盛多添,逐漸加量的方法

剛入園的幼兒在進餐時,總是有吃不下的心理。幼兒在看見滿滿的一碗飯時,會產生一種恐懼的心理。面對太多的飯菜會加重幼兒的心理負擔,同時產生畏難情緒,使得幼兒對吃飯失去興趣。所以幼兒園的老師在給幼兒盛飯時,有意的不要盛滿。幼兒在吃完一次後,再次盛飯,會增加幼兒的自信心。這樣既不浪費糧食,又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很多幼兒不喜歡吃綠色的蔬菜,這些習慣是長期形成的結果,所以也不要奢求馬上就改好。針對這些幼兒的這些習慣,採取逐漸加量的方法。開始的時候,少給幼兒盛一點綠色蔬菜,吃完之後,教師和家長要及時鼓勵,然後逐漸增加綠色蔬菜的量。比如,說“你太棒了,吃了這麼多蘿蔔”。家長與教師的鼓勵,會增加幼兒對於以前不喜歡吃的蔬菜的食慾,同時還可以逐漸改變幼兒的這些挑食的壞毛病。

(2)言傳身教法

由於幼兒都處於一個年齡層次比較低的一個羣體,他們對於一般的說教,沒有很好的接受能力。但是他們對於身邊的成年人的行爲卻有着極強的模仿能力,所以,身邊的家長與教師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此在家園合作過程中,雙方都要注意自身言行舉止,尤其是在進餐吃飯的時候,一定要以身作則。此外,還可以講述爺爺奶奶年代的時候的那些吃不飽飯的經歷,使他們增加對糧食的愛惜之情,懂得節約糧食。

(3)“大拇指”教育法

平常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時候,應該與表揚爲主。每個幼兒都希望得到家長以及老師的表揚,表揚對於幼兒來說是一種極大肯定。當幼兒在進餐過程中比上次有了進步時,我們應該及時表揚和鼓勵。及時的肯定與鼓勵可以有效的激發幼兒內心深處的積極情緒,還能夠把這些好的習慣進一步的加強。表揚方法可以爲一個溫暖的擁抱,也可以爲一朵小紅花。教師在幼兒園中,還可以開展小朋友吃飯比賽,吃飯期間不可以講話,不可以把飯菜掉到地上。針對優勝者,老師要把他在全班面前表揚。另外,在遇到幼兒不好好吃飯的時候也要適當的批評教育,然後加以糾正,但必須掌握批評的方法與藝術,不可簡單粗暴地處理。

3、建立家園溝通互動機制 ,分享科學育兒理念和策略

幼兒健康的進餐習慣不僅需要依靠幼兒園的教育,還需要家庭中家長的配合。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的養成必須依賴家園長期的溝通、合作才能夠完成。家園合作,主要是通過協調兩方的教育力量,形成對幼兒進餐行爲教育的合力,教師及時把幼兒在幼兒在園的表現反饋給家長,請家長也將幼兒在家情況如實轉告老師,對幼兒進行連續不斷的教育影響。只有雙方對幼兒的進餐情況進行教育,纔會收到預期的效果。

比如,教師可以通過短信和電話的形式把幼兒在園中的飲食情況彙報給家長,家長再把幼兒在家中的飲食情況報告給老師。對幼兒在園中或家中的挑食厭食等問題,引起老師和家長雙方的重視。並及時溝通,找出原因並取得共識,一起尋找解決方法。還要求家長在家的時候要以身作則,積極主動幫助幼兒改善不好的進餐習慣。家長和老師還應該不斷調整和更新原有的教育方式,使之可以適應幼兒的不斷轉變的過程。

經過一段時間幼兒園生活的適應,小班幼兒的進餐習慣就會有明顯的好轉。絕大部分的幼兒可以獨立的進餐,大部分幼兒在吃飯的過程中可以做到桌子以及地面保持乾淨整潔,而且以前挑食厭食的幼兒,現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通過長時間文化知識的教育,幼兒也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大家應該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絕不浪費一顆糧食,其它的一些不良習慣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總結

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家園合作對促進幼兒形成較強的執行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外,家園合作還需要堅持,只有通過堅持才能夠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爲意識。家長和幼兒園的教師還要根據幼兒的自身條件“因地制宜”,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對其進行培養。幼兒的早期的行爲習慣的教育,對其以後進入社會,更好的融入社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