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從心理角度談制度建設與班級管理

從心理角度談制度建設與班級管理

從心理角度談制度建設與班級管理

剛踏上教師崗位之時,內心對班級管理有一些未經驗證的理想化想法,比如用耐心和愛心去關注每一位學生,或者用“嚴刑峻法”約束學生,再或者兩者結合,寬嚴相濟。

剛開始因爲自身性格原因,再加上所在學校又是職校,所以我傾向於用真心去感化學生,遇到問題時我選擇跟學生苦口婆心講道理,談心,做他們可以信賴的朋友。我整天高度緊繃着神經,一刻不敢鬆懈地陪着他們,甚至每天的晚自習我都會一直在,我把自己搞得像個保姆,累得要死。然而,班級還是不斷出現一些小問題,甚至有個別同學在我的“溺愛”下變得肆無忌憚,對我毫無畏懼之心。而且只要我稍有鬆懈,班級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一個學期結束,我覺得我是在“自作自受”。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得到的多數回答都是一個字:嚴!事半功倍,省時省力省心!我承認我並不完全認同“嚴刑峻法”,但是我已經認識到了制度的重要性,正如我們當年應試製度下讀高中時學校對我們的嚴格管理,又如軍隊嚴明的軍紀,雖缺乏人情味,但確實高效,嚴師出高徒,嚴將嚴兵,並非全無道理。於是,在有限經驗的基礎上,我嘗試新學期在制度上做些改變。

首先,民主決策。在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方法上,完全可以由班主任一人決定,但這樣的制度未必符合學生實際,學生也未必完全信服,執行過程中會遇到阻力,甚至反抗。爲了既保證效率,又保證質量,我決定先由我和全體班幹部根據現有制度和既有經驗來擬定一份初稿,然後在班會上全體討論修改,修改稿打印出來以後,在全班張貼公示兩天,期間任何同學都可以提出異議或者補充建議。制度確定以後,即作爲班級的“憲法”張貼於教室,這樣一來,學生面對由自己制定的制度,再犯錯誤就會有點不好意思,接受批評教育時也會心甘情願。當出現新情況需要對班級制度進行更新和補充時,我同樣會堅持民主原則。

同時,完善制度。每個學校都會有統一的規章制度,我校也有自己的學生手冊,詳細介紹學生在校期間各方面的行爲規範,學生人手一冊。但是,校級制度的更新具有滯後性,而且也很難適應各個專業部和班級的具體情況,在學生處放權給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級後,每位班主任都有權制定自己班的班規。班規相較於校規而言,更加細化和具體,起着積極的補充作用。例如在班級值日方面,學生會只規定了每天中午下午的檢查標準,對值日的具體過程是沒要求的。一開始,我只是籠統放權給每個組長,讓他們來安排具體分工。但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效果很差,主要是因爲小組長的工作方法欠妥,未對組內的職責進行具體分工,導致組內部分同學存在偷懶心理,只是做做樣子甚至根本就不做值日,出現問題時也無法找到責任人。找到原因之後,我讓每個組長重新制定了值日安排表,將所有具體任務落實到人(在具體分工時由組內所有成員協商決定),然後再製定相應的獎懲規定。這樣一來,學生值日時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做不好會有什麼後果,值日效果就好了很多,而且受罰時也不會有什麼怨言。

還有,要適當多鼓勵。很多老師教育學生喜歡批評,但總是批評肯定不好。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研究,他在某中學新生開學的第一天,對其中的一個班宣佈:“你們是經過精選出來的最有發展前途的學生。”在之後十幾年的追蹤研究中,他得出了驚人的結果,這一個班的學生確實如他所說的那樣,個個出類拔萃。這個實驗大家都很熟悉,他讓我覺得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詞,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及時地適度地給予鼓勵和表揚,會幫助學生建立強大的自信心。反之,如果總是批評學生,其自信心總是受到打擊,則無法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自己班上有一個特別內向膽小的學生,從來不敢正視我的目光,我提問問題時,他的聲音低得甚至連他自己都聽不見。所以,我會對他給予“特殊關照”。有時,他犯了錯,我不會公開在班裏批評他,甚至會刻意幫他隱瞞,因爲他內心殘存的自信根本經不起這樣的打擊;相反,我會找機會或者創造機會發現他的優點,比如他的細心,他的勤奮,他的責任感等,然後刻意在班裏“大肆表揚”。慢慢地,我發現他開始改變,犯錯的頻率越來越低,回答問題敢直接舉手了,做事情更加主動了。毫無疑問,他比以前變得自信了,這讓我找到了“因材施教”的成就感。但是這種“因材施教”,卻又是制度之外的。

班級管理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做一項龐大的工程,這項工程需要鋼筋混凝土,這就如班級管理制度,但若都是簡單的鋼筋混凝土,我們教育出的學生便是高度雷同的,缺乏靈氣和個性的。所以,班級管理既在制度之內,又在制度之外,這麼說不知是否恰當,因爲我也還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