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從管理的角度看人性

車站、候車室,客船、地鐵裏的廣播時常響起,嚴禁攜帶煙花、爆竹,天那水,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品,嚴禁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刀具等,違者公安機關將處以行政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列車裏“列車全列禁菸,如有違反者,將依據 XX條例依法進行處罰。

從管理的角度看人性

一、客觀看現象

各車站,客船,地鐵的管理人員,基層幹部對正常運行的職責,他們有保障正常運行的責任,特別是安檢人員,萬一沒查出來就是失職,爲了保證自已的崗位和履職,他們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當然還有另一面,他們也許想着爲大多數人好,爲公衆安全負責;如果深入分析是不是還有一些我盡職了,可以免責的味道?我不敢斷言。對廣大人民羣衆而言,一方面是被告知,被普法教育;另一方面,會不會也是噪音?如再深入思考,是否有吧普通人民羣衆當壞人、當法盲、當不懂規矩?是不是有人性本惡的味道?我不敢斷言;如果從正面宣傳和負面清單看,是不是也在某些時候建立了不好的榜樣?對少數人而言(攜帶危險品,不遵守規則的人,是少數,是不是偏見呢?)這種普法是否有效?是否對他們具有威懾力或者因此而減少了攜帶的危險品的問題呢?可能您比我更清楚。

二、關於人性本惡、人性本善的討論

國外有代表性的是佛洛依德的人性本惡論,從人的性心理髮展論述了各種慾望。國內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的人性本善論,王陽明的“此心具足,不假外求”論。 諸位大神都不是一般人,都有一套完整的體系和論述,都有一定的道理。道理歸道理,如果說誰的正確,誰的不正確,未免過於武斷,也爭議不休。那麼,先不說道理是否正確,把這些理論安裝在你、我身上,您感受如何?還有更好的辦法嗎?我天生就是壞人?我天生就是好人?如果看了《哪吒》,就有魔丸靈珠的區別,人的偏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搬動它,人對魔和對仙截然不同的態度,認爲魔就是邪惡,應該被剷除的,認爲神仙是救人濟世的菩薩。人的命運從出生就被人決定了,成長的過程也只不過在一步步走入他們精心設計好的棋盤中,按照被安排的人生長大,活着像個傀儡。所以需要釐清觀點和行動,來思考活着的意義。

三、觀點和行動的區別

如果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當然好了,問題的理解深度不同,自然有各種聲音帶來各種行動,不再是過去的二元論,不是男的就是女的。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如果您認爲人性本惡,應該如何做?如果您認爲人性本善應該如何做?如果您認爲“此心具足,不假外區”應該怎麼做?現實中,我們需要拿一面鏡子對照自已的觀點和行動,這不是吹毛求疵,而是獨立思考和避免羊羣效應,人云亦云的基本做法,如果我們的觀點和行動不一致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該問問爲什麼?有人可能會提出觀點和行動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錯,具體問題分析之後仍然有導向性的問題,如履職和效果之間的優先性問題。

四,要效果還是要履職?

估計很多有識之士都會說效果和履職都要,那如果要拿出具體問題的具體比例呢?恐怕就千差萬別了。要效果不計較履職,可能是效果很好,履職有欠缺;要履職,可能採取的不是最佳效果的方式方法,投入的精力比例自然不同。

比如在安全生產上,衆所周知的,各種法律條文,各種規章制度,各種層層壓實責任,然後您回頭看看效果?本質有多少改變?假如要效果的呢?是不是應該尋找目前安全生產的根本問題,本質問題,並就該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哪怕是愚公移山,總有完成的時候,但從未開始,註定不會結束。也許您有千萬個理由,本質上是農民工安全意識問題,可有一堆的理由,流動性,不可控,力量懸殊等理由,所以從未開始。

一個企業,要效果還是要履職?也許跟企業性質有區別,如民營企業明顯要效果,市場經濟要效果,也不排除存在傾斜履職的地方。而本質上看,企業只有生存纔是硬道理,當不影響生存的時候,似乎要效果還是要履職有時候變得模糊起來。足球隊11個隊伍是全部當前鋒還是全部去守門,相信每個人都有清晰的判斷,但排兵佈陣之後的打法很模糊,所以大部分的觀衆只能喊“加油”“XX下課”,似乎還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五,履職和效果不一致時候你會如何選擇?

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閱歷,可能影響後面的選擇。可能有人不信《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有例外的情況沒錯,上輩子缺錢,導致很多貪官藏錢也是事實,買彩票總希望自已中大獎,過馬路都不希望被車撞到,事實上買彩票中大獎跟買彩票過馬路被車撞到的比例關係,調研過的人是知道的。

履職是爲什麼履職?考覈的要求,上級的要求,工資的要求?獎金的要求?效果是爲什麼重視效果?下級的要求?良心的要求?道德的要求?進步的要求?多少比重是合適的呢?誰都想知道。

回到安全管理的敏感話題:安全生產上,是上級的要求還是工人的要求?還是共同的要求?如果是上級的要求按照上級落實了,如果是工人的要求,按照工人的要求落實,如果是共同的要求,按照共同的要求去落實。看到這裏忽然心裏涼涼的,其實現實中很多哪個要求都沒落實。也許有人說沒有明顯的要求,難道要示威遊行還是明文指令?那麼如何纔是落實?法律法規?改善作業條件?培訓作業工人?落實本質安全?也許有人可以說我不懂、不專業,但有一種做法您肯定懂,就是用戶體驗:把自已套進去,我是工人,我如何想?我是領導,我該怎麼做?

我是誰?我在哪裏? 履職和效果不一致的時候,用戶體驗告訴您,把自已裝進去,您就知道該如何做。

六,管理中是否存在類似的問題,您做如何選擇?

爲了實現有效管理菸頭的目的和解決帶來的風險,召集了菸民一起想辦法,問他們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好,他們會說,哪裏佈置菸灰缸。管理層馬上落實,按照他們的要求落實,他們在感受到被尊重的同時也提升了認識,哪怕再發現有菸頭都有人主動撿起來。

爲了實現工人宿舍的整潔環境,可以問他們,誰願意住在髒亂差的環境?可以在垃圾堆邊給他一個單間,沒人願意。所有人都表示要愛護公共環境,公共衛生,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大家都願意做的事,還有做不好的嗎?

爲了實現設備的一塵不染,可以召集操作手想辦法,提建設性建議,抱怨的說法全部刪除,只要有建設性的建議都採納,嘗試,總有實現的一天。

事情當然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除了導向的正確,還要正向的激勵和反向的壓力,這都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可能更接近客觀。

管理更多的是一種前瞻性利弊分析之後自已做出選擇,而且是最佳的選擇,因此要有多個比選的方案,模擬,推演,客觀分析得出最佳的選擇,以此讓自已無憾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