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多篇)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多篇)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範文 篇一

1.1教學內容的梳理與整改

按照11版教學培養方案的修訂,有機化學由原來的126學時減少到108學時,上下半學期各54學時。同時,有機化學實驗也做了相應的修改,由原來的90學時減少到70學時,上下半學期各35學時。在此次教學方案修改的同時,有機教研室依據教育部規劃教材特點,結合我校化學專業長遠發展需求,立足於學生可操作性,本着“微型化、節約化”原則,進一步梳理與完善了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在堅持熟練基本操作的基礎上,將教師科研方向中的一些原料合成作爲教學內容引入到了有機化學實驗操作中,例如,將降冰片烯二酸酐的製備引入教學環節,讓學生在鞏固雙烯合成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熟練如何利用已知原料合成目標產物的方法。再如,在重結晶實驗操作中,由於原料的恆定性,學生實驗往往很容易形成機械操作、簡單重複和照方抓藥等特點。爲了打破重結晶原有實驗原料的單一性,我們藉助重點實驗室這一平臺,跟有科研項目的老師一起交流並達成共識,他們合成的粗產物直接應用到有機化學教學實驗中,形成了原料種類多樣性。變換原料,學生就得通過重結晶的步驟,合理選擇理想溶劑,提高了學生參與實驗的主動性,同時也爲老師科研提供了保障,避免了實驗產品的浪費。另外,對先前的常量化實驗也進行了改進,引入了微量實驗儀器,樹立學生節約意識,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實驗技能。

1.2教學模式的轉換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只注重學生實驗結果,往往忽視了實驗過程。有機化學實驗教改過程,首先,注重實驗前的準備。讓學生通過相關文獻檢索,吃透實驗操作中的一些問題,熟悉物料性質,確保實驗順利進行(見圖1)。其次,全面干預學生實驗操作過程。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既要強化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對於違規操作行爲,要及時糾正,必要時要作爲典型案例,引導全體學生注意,同時還要全面跟蹤學生實驗過程,設立專門教師實驗臺,實現學生和教師共同實驗,在實驗操作中及時將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反饋給學生,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一些反常現象的理解和認識,鍛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見圖2)。第三,做好實驗結果總結與實驗報告信息反饋。對於實驗結果來說,由於個人的操作或多或少存在差異,尤其在現象描述、收率計算和物理參數測定等方面都多少存在分歧,採取集中討論與分散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干預學生實驗結果討論,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做出正確的判斷,爲後續實驗報告的書寫奠定基礎;對於實驗報告信息反饋,一要堅持原有認真批改實驗報告的做法,二要在新的實驗開始時做好實驗報告的點評工作,既要突出表揚優秀的實驗報告,也要指出不合格的實驗報告,通過以“優幫差”,切實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逐步完善學生對實驗報告的書寫。三是對學生在實驗創新中提到的一些改進措施要給予合理的解釋,激發學生積極嘗試實驗的熱情,增進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

1.3教學評價體系

老師通過實驗教學中的“預習、操作、衛生和實驗報告”可以直觀地給學生在某個實驗中給予合理的分數。反過來,學生也要發揮監督老師的作用,通過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反映出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投入。學校雖然每年都通過教學評價系統,讓學生對老師教學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進一步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但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我們在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環節中引入了“一個實驗一評價體系”,採取無記名信息反饋,梳理後將意見轉達給任課教師,通過教研室活動討論,確定整改措施,並及時地應用到下一個實驗中,並將有用信息擴大到了整個教研室活動中,使得教師在教學中豐富閱歷,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長了見識。這種做法在學生與教師中已經形成了良性互動,並得到了很好的評價效果。

1.4科研協助教學改革

有機化學實驗是在大學二年級開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實驗技能操作,在有機化學實驗實驗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科研活動,增強學生對學科前沿知識的瞭解,提升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具體可通過內蒙古每年舉辦的“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和畢業生畢業論文的設計兩個途徑進行嘗試,讓學生以興趣小組形式參與到教師科研項目中,讓學生從教師科研活動中吸取寶貴的信息資料,獲得長足的進步。例如,β-氨基酮類化合物的合成(Mannich鹼)是有機化學理論知識中的內容,基本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並沒有此類化合物的實驗操作內容,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實驗操作,學生要從多組分溶劑的選取、TCL(薄板層析)、重結晶、熔點測定等一系列實驗技能入手,擴展了學生的思路,增強了有機實驗手段的連續性和銜接性。截至目前爲止,已有兩屆學生10多人次,藉助教師科研平臺,參與內蒙古自治區“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並獲獎;有三屆學生15人次,通過參與教師科研活動,發表了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當然,這些成績的取得反過來又促進了實驗教學的運行,在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了學生在實驗中“敢想、敢問、敢做”的理念,從某種意義上也完善了新版教學培養方案。

2結語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 篇二

論文摘要:本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醫用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的思考,就提高學生實驗興趣、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完善實驗考覈制度等方面進行了理論探討及實踐總結。

目前,國內大學已經提出“基礎厚、知識寬、能力強、素質高”的培養目標,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個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進行教學改革。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在化學教學中實驗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它在訓練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學生對化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認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科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理性的創新精神。然而,由於學生對實驗教學的認識不夠,以及舊的教學體系等因素的影響,醫用化學實驗教學並沒有達到真正的目的。因此,從化學角度上講,我們也應該改革目前的實驗教學體系,讓學生重新認識實驗教學的地位和作用,這不僅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措施。

一、更新實驗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1)圍繞培養目標更新實驗內容。醫用化學既有本學科知識體系的獨立性及完整性,又有爲醫學教學打好基礎的雙重教學任務。以往的教學過於強調學科的相對獨立性,受其影響,在實驗教學內容上多爲驗證性實驗,忽略了醫用化學與醫學的緊密聯繫。爲此我們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調整實驗內容。在保證學科知識體系與實驗教學基本內容相一致的前提下,選擇靠近專業特點的實驗,注重獨立設計內容及操作途徑的實驗,將一些驗證性實驗放到演示實驗教學中。開設的實驗要保證實驗教學的系統、完整、精練與科學,使在有限時間內達到最大效果。實驗教學計劃應本着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增強學生實驗技術能力的同時鞏固理論知識。實驗和教學緊密結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佳途徑。

(2)跟蹤學科發展,更新實驗內容。實驗內容要緊跟學科發展,對於醫用化學學科來說,這一點比較困難。可取材於研究熱點的技術操作,也可取材於刊載在國外文獻上的實驗操作,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習興趣。如我們一些教師多年來做提取中藥有效成份的研究,搞“SOD”測定的研究。學生也很想了解他們的老師所從事的研究工作。如能在這些方向安排一些實驗操作,不但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爲他們將來步入科研領域打下了基礎。

二、突出知識骨架,體現學生主體作用

心理學認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個新的信息或經驗,不是被現有的認知結構所同化,就是改進現有的認知結構。所謂認知結構就是個人在感性知識及理解客觀現實的基礎上,在頭腦裏形成的一種心理結構。這種認知結構在學生的頭腦裏是客觀存在的。傳統的“驗證式”化學實驗操作方式,總是按照“某實驗—用儀器—取藥品—條件”這樣一個“照方抓藥”的固定模式進行,若再做下一個實驗,學生很快就會被這種原有的認知結構方式所同化。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改進這種刻板僵化的認知結構,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積極推出探索性實驗操作安排,通過用“理論依據是什麼,儀器藥品選擇哪些,步驟設想如何”等創設問題的情境方式提出,供學生討論,以學習者個人爲思維中心開展實驗教學與學習。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不論我們選教什麼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所謂基本結構,就是指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其規律性知識體系。因此,教師所授予的知識結構就是要求交給學生的知識有骨(骨架)有髓,骨髓一致。當學生把握了合理的認知結構以後,就可抓住其結構精要,並將理論與實踐融於一體,充分體現學習的主體作用,從機械的“背實驗”、“背公式”、“抓藥方”的模式中解放出來。

三、加強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

實驗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醫學院校的學生也必須大力加強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和科學素質的培養。通過對實驗基本技能與基本方法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驗開始之前,要求學生做好實驗前的預習工作,瞭解實驗目的、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驟,領會實驗設計原理,結合實驗內容複習醫用化學及有關基礎學科的理論知識。教師在實驗開始前抽出5~10分鐘時間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要求學生在實驗時認真觀察實驗中的現象,客觀記錄實驗現象和結果。實驗教師要簡要介紹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背景,明確提出培養訓練要求。對基本性實驗,要突出“四個一”:圍繞一個基本原理、掌握一組實驗儀器、學會一種研究方法、解決一類實際問題。

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實驗教師要具體而精要地向學生講解實驗的基本思路及技術要點。教師不必完成全部實驗,只需演示關鍵步驟、環節和注意事項,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實驗,並將原始數據記錄在實驗報告上,若結果錯誤或不明,應要求學生重做,並自己找出失敗原因和解決方法。在實驗教學全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接近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引向深入。針對不同的學生,結合在實驗中的提問和暴露出的具體問題,給予必要的提示,既是對學生因材施教,同時也以點帶面,給同樣問題的學生以提示。這樣不僅使學生動手參加了整個實驗過程,而且能自覺的帶着問題去做實驗,認真分析解釋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和結果,從而培養了他們獨立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把基本技能訓練安排成綜合型實驗,既能培養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醫用化學理論知識的綜合性,也有條件開展綜合型實驗,從而使實驗內容緊湊、豐富、知識點連續性強,併爲開展更多的實驗內容提供時間基礎。例如,分析天平的使用、標準溶液的配製和標定、測未知液的濃度、測其電離平衡常數,教給學生一套完整的分析測定方 法。

四、建立完善的考覈制度

實驗課的考覈,是強化實驗教學的重要手段,既要客觀評定學生的實驗成績,又要促使學生重視實驗教學,總結和深化所學知識。現行的實驗成績多爲幾次實驗報告的平均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實際操作能力及綜合能力的考覈。爲此我們在實驗考覈上嘗試了一些新方法:在理論考卷試題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實驗內容;將預習報告、清潔整齊的作風和安全意識列入實驗態度作爲一項考覈內容;除了體現在實驗報告上,還要將規範和正確的操作、觀察記錄和數據的準確及處理列爲實驗技能考覈之中;在批改實驗報告中注意對實驗現象、過程、結論的文字表達能力的考覈。以上考覈方案新學期公佈執行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實驗效果不理想的,學生主動要求重作。實驗報告也寫出了開拓思維、認真操作的特點。糾正了某些學生的依賴思想,變被動爲主動,爲實驗教學的成功開闢了途徑。

化學實驗具有證明物質的真實性、教學的直觀性和啓發性、培養學生嚴謹的學風和良好的技能等功能。通過上述實驗教學改革,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醫用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增強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作者單位:重慶市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程敏熙,趙芝孟,顏巧瑩。簡論高等學校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的關係[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1,18(2):186.

[2]陸泉芳,高錦章。化學實驗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J].實驗與創新思維,2002,(5):5-8.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 篇三

安全知識的講解是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一方面安全教育所涉獵的領域大而廣,沒有專業的基礎知識和長期的工作積累,難以把相關知識組合成一門系統的課程。另一方面考慮到授課對象的學習能力,講解內容還要使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我們在課程中講授的安全知識包括通識類、危險化學品、基本實驗操作規範、消防知識等。通識類安全知識主要介紹實驗室日常使用的水、電、煤氣等的使用要求與注意事項,化學廢棄物的種類和相關的處理規定,以及養成良好實驗習慣的重要性。講課中會援引一些案例,如我校某實驗室冬季沒有關閉窗戶,致使暖氣水管被凍壞,一些較貴重的設備被供暖水浸泡,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某課題組人員在進行有機合成實驗時,未對冷凝水管加固處理,中午外出吃飯時未留人照看實驗室,從而導致水壓升高,水管連接處鬆動,冷凝水流入電氣設備中,造成較大損失;還有如果煤氣燈關閉不嚴,一旦發生煤氣泄漏,後果會更加嚴重。這些看似細小的問題,都會帶來很大的危險性,學生在進入實驗室之前必須引起注意。實驗操作規範是一門學問,不僅體現了實驗者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是實驗室安全的重要保證。大學實驗室中使用的儀器和藥品較多,操作步驟也比較複雜,而實驗指導教師常常會忽略對基本實驗操作規範的要求。例如高中化學實驗中會強調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不能用溫度計攪拌溶液,溫度計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溫度計使用完畢後應該立即放回溫度計套筒中;然而到了大學階段,有的學生使用溫度計時卻很不熟練,水銀溫度計經常會被打碎,實驗室的水槽底部因此經常有水銀沉積。再如在玻璃管加工實驗中,經常發生學生被割傷或燙傷的意外事故。這些事故歸根結底就是由於實驗人員操作不規範、儀器整理不及時導致的。介紹一些基礎化學實驗操作規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使用實驗儀器的基本原理與操作方法,並將學到的相關安全防護知識應用於其他複雜儀器的使用之中。危險化學品部分是我們講解的重點,這方面的知識很系統也容易理解。學生應該知曉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和標誌符號,並讀懂試劑瓶上的標籤來判斷試劑的性質,或者使用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查詢材料的危險性。高校中使用的化學藥品種類多、性質各異,部分試劑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性強等特點。隨着高校科研項目的增加,有些課題組購買大量的有機溶劑,並貯存在實驗室中,這就存在着較大的安全隱患。危險化學品的購買、存放、使用都有專門的規定,師生都必須嚴格遵守。學生還應該知道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徵,懂得安全事故的預防方法,並採取正確的防範措施。消防知識包括“四懂”和“四會”。“四懂”即懂得火災的危險性,懂得火災的預防措施,懂得火災的撲救方法,懂得火災的逃生方法;“四會”分別是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滅初級火,會逃生。這其中側重於滅火器的使用。火災是極端的危險情況。儘管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可一旦發生了就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實驗室人員應當學習相應的防護知識,遇到火災時保持鎮定,根據火災的性質,採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滅火。這樣不僅會減少火災發生時的財產損失,也會降低實驗室人員所受到的人身傷害。如實驗儀器局部着火,應該用溼布、滅火毯等材料將其蓋滅,如果直接使用乾粉滅火器,雖然可以迅速滅火,但也有可能使得儀器報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當火勢較大無法自行撲救時,師生應當及時關閉電源,迅速離開並報警求助。

二、實驗室安全教育的實施效果

開設化學實驗安全課程增強了本科生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學生對安全事故的防範能力。以往本科生們進入科研實驗室前,所受到的安全教育僅僅是師兄師姐的口傳心授,沒有系統性和規範性。許多本科生來到實驗室的第一項工作常常是清理玻璃儀器,這樣就會接觸到一些有毒的化學試劑。以前,學生對這項工作的安全性普遍不太重視,而現在則會主動地採取防護措施,戴上橡膠手套再進行相應的操作。經過安全課程的學習,本科生對實驗室安全有了正確的認識,能自覺遵守實驗室的安全規範,並常常指出所在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提出改進方法,推動所在實驗室的安全化進程,從而也提升了學院整體的安全水平。目前,我國實驗室的安全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理論課的學習只是安全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並不能解決實驗室裏所有的安全問題。實驗室的安全教育應該是一項常態化的工作,需要學校全程化、全方位、多層次來進行,時時刻刻提醒學生注意人身安全。所以,我們還通過開設安全教育宣傳欄、建立安全教育網頁、聘請專家舉辦安全教育講座等形式,使學生不斷地學習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

三、結束語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 篇四

衛校化學實驗教學的理性思考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獲得化學知識、培養綜合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化學實驗離不開觀察、分析、歸納問題的方法,對於化學的認識有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過程。由於衛生學校的生源是國中畢業生,學生年齡偏小,理解能力差,基礎薄弱,知識結構不全等,使學生感到化學難學,認爲學化學沒用,對化學失去興趣而不願學化學。本文對化學實驗教學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設性意見。

1.深化、拓展實驗教學內容

實驗教學內容重視學科效應,存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實際生活與社會的需要,造成學生對化學既無興趣又不重視。爲適應學生可能遇到的各種實際生活及專業需要,解決社會實際問題,應以化學實驗爲起點,深化、拓展實驗教學內容,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和醫學知識,讓學生用化學的視角去觀察生活、生產和社會中各類化學問題,使學生進入一個嶄新的知識層面。

2.強調實驗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綜合性

實驗內容的安排顧及不到實驗技能的系統性,實驗順序常有難易顛倒的現象。實驗教學進度機械與理論課相對應,偏重於化學課自身的系統和完整性,忽視了實驗課自身的獨立性、系統性和整體性,結果造成了各個實驗彼此孤立,缺乏內在聯繫。

3.強化基本操作訓練,重視實驗能力的培養

現有教學在編排上總是把基本操作安排在實驗部分的開始,以爲這樣就可以訓練好學生的基本操作。實際上技能的形成是以練習爲基本途徑,通過多次訓練才能被掌握。而且大多數實驗都是在試管中進行,造成了學生簡單動作的重複。從實驗的綜合狀況看,演示的實驗多,但效果差;學生實驗少,動手能力差;驗證性實驗偏多,設計性和其他類型實驗偏少;化學實驗側重於操作訓練,在實驗中,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個薄弱環節,對化學實驗能力的培養稍顯不足。

4.改革實驗教學模式

實驗教學主要採用的是驗證式教學,這使學生不用思考、簡單模仿重複就可完成實驗,實驗結束時甚至連起碼的實驗原理都不知道。傳統教學養成學生只會通過書本學習知識,使他們不懂得何謂觀察,何謂思考;而且導致學生厭惡對事實觀察,寧肯相信書本上看到的東西,也不相信自己親眼目睹的事實,忽視對化學實驗經驗的積累。這種傳統的實驗教學使得學生缺乏對實驗的理性思考和創新,缺乏對實驗能力、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培養。

5.重視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學好功課、發展才智的重要條件。目前教學中缺乏學習方法的教育普遍存在,對學生是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學生本身年齡小、學習方法不當,近年來又由於擴招使得生源質量下降,造成教學效果停滯不前,學生學到的東西不能靈活地應用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只會生搬硬套,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低下。由課本學習走向社會學習,創新教育成爲紙上談兵。

6.重視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

化學實驗不僅要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科學態度,更重要的是它在培養思維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實驗教學中,對於物質的結構、化學反應過程和現象,學生總是用感性認識替代辯證思維。如稀H2SO4與Cu的反應時加熱與不加熱的問題,化學平衡時反應仍然在“動”的問題、酸鹼中和反應生成的鹽類水解爲何不呈中性的問題……教師應該用辯證的思維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得到應有的培養和發展。

7.健全實驗考覈制度

實驗教學評價在教學中起了反饋作用。一方面,決定教師採用何種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它還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目前的實驗評價就是看學生實驗做沒做,實驗報告寫沒寫,實驗結果對不對,然後把它作爲平時成績的一部分。不健全的實驗考覈制度造成學生做實驗流於形式,做不做實驗無所謂,以至於學校、教師、學生都不願投入時間、精力、資源進行化學實驗的教與學,而寧願畫實驗、講實驗,化學實驗教學幾乎喪失了它的教學價值。

教學改革實施

1.加強教法和學法的有機結合

教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培養人的藝術活動,是“教”和“學”的有機統一體。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教”,更應重視“學”。以往的化學教學,師生雙方都出了偏差。比如,學法上學生更多地注重機械記憶而非理解知識的意義和內在聯繫;教法上,教師更多強調的是具體知識點的學習和應用,缺少對知識的系統整理。重教師輕學生、重知識輕能力、重教法輕學法的教學,使得知識的學習效率很低。隨着時展,知識不斷更新,讓學生裝滿知識走出校門,遠不如培養他們掌握如何尋找知識和運用知識更重要。古人云,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授以漁,終生受用。重視教法改進的同時也要加強學法的指導,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改革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速教材改革建設

沒有好的教材不會有好的教學。教材是教師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的重要媒體和理論依據,是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有力保障。化學實驗作爲重要的化學教學內容,應根據學科的特點、醫學職業教育的專業(藥劑、護理)特色、學生的認知水平(國中)、學生的實驗技能水平與發展要求,來精心編排和組織化學實驗,優化實驗內容和結構,使化學實驗能夠體現專業特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相聯繫,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或師生協作實驗、驗證性與探究性或綜合性實驗有機結合,同時也增加實驗的趣味性,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與發展需求,成爲融化學知識、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實踐技能、創新能力等綜合培養與訓練爲一體的新型課程體系。化學實驗教學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掌握化學知識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爲學習後續課程掌握必要的知識及能力。因此,要加速實驗教材的改革建設,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豐富實驗內容與類型,以醫學問題和實際生活問題的發現爲線索,適當增加與醫學和生活聯繫緊密的實驗內容,拉近醫學與化學、生活與化學的距離,讓學生真正感覺到學化學有用,因而化學有用要學。

3.搞好實驗考覈

以能力爲本位的中職教育改革方向,要求教學應該更關注如何利用學科優勢,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發展能力的形成。實驗評價也必須遵循現代教育理念,以全方面最大可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力求幫助發現選擇和形成一切有可能的、適合學生的有效教育方式爲目的,建立新型的實驗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做出有效的評價。

實驗作爲化學課的一部分,不單獨考試。實驗成績以學生實驗報告爲基礎,記入平時成績中。所佔比例較低。因此學生上實驗課但不動手,做實驗但不思考,只看不做、只做不思、實驗報告抄襲現象嚴重。爲了推動實驗教學的改革和實驗能力的全面培養,需要改進和加強實驗考覈工作。實驗考覈不應只侷限於操作技能或實驗結果,要擴大考覈範圍,改進考覈方法及標準,在此基礎上全面地做出教學評價。

4.加強化學實驗教學與醫學專業課程教學的相互聯繫

化學教學要爲醫學類學生學習醫學專業課程服務,但化學教師缺乏對醫學臨牀知識的瞭解,應加強與醫學專業課程任課教師交流反饋相關信息,瞭解今後學生在學習醫學專業課程中會遇到哪些與化學相關的內容,學生學習化學後能否適應醫學專業課程教學的要求,以進一步對化學實驗教學進行指導,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5.重視對教師的繼續教育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 篇五

(一)因教學方法過於單一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傳統的化學教材老化、實驗內容陳舊,且主要爲驗證、操作類的實驗,較爲呆板,欠缺創新意識,有些內容幾乎不涉及當今化學學科的最新領域,導致學生對化學實驗不感興趣,在實驗中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更有學生認爲“化學實驗室氣味難聞、危險”。即使是願意操作的學生,也是機械地搬照教材內容,缺乏創新性、主動性。化學實驗在教學中往往以單純的講解和練習爲主,旨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技能,經常是教師按照教材逐步講解實驗原理、操作、預期結果等,之後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及教材的步驟來做,不會主動思考問題,更不用說自己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提升。

(二)因儀器設備陳舊造成師生比不達標

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制定的“化學專業實驗教學基本內容”提出:爲保證教學質量,基礎化學實驗中每個教師指導的學生不超過18人,儀器實驗中每位教師指導的學生不能超過12人,每位教師原則上不能同時指導2個以上的不同項目的實驗。現實是化學專業的專兼職教師少,學生人數卻較多,實驗課師生比無法達到教育部的要求。

(三)化學課程體系和實驗內容設置的不合理

同類型實驗內容出現重複現象是由於課程體系的分割。實驗內容也是屬驗證性實驗,較多低水平的重複出現,造成各實驗課之間相互割裂,使實驗教學體系的系統性及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化學實驗在教學的幾種解決方法

(一)改進實驗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實踐實驗能力

伴隨着各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交叉的增加,各種新興領域的相繼出現,綜合素質新型人才的需要,均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體現出來。除強化基本操作、技能訓練,還須引入綜合性、探究性、設計性的實驗,及化學實驗中的實驗項目,同時選擇一些與學生心理特點相符合,並與社會相適應的實驗內容,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提高學生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二)改革實驗課教學方法即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在實驗課教學中,教師對基本操作需嚴格要求,並督促學生做到規範、冷靜、沉着且精益求精。在實驗方法上,教師要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轉爲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探索,鼓勵學生在實驗中與教師、同學一起進行探討。

(三)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提高化學實驗水平

計算機能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化學實驗中,有些實驗反應速度過快,學生很難看清現象;而有的實驗則反映過慢,對教學進度有影響;甚至有的實驗產生毒氣,或有危險,嚴重影響學生的實驗積極性。計算機卻能克服這些不足,能模擬真實的實驗,讓學生擺脫恐懼掌握知識。

(四)開放實驗室,引進先進儀器設備

創新能力是需要培養、鍛鍊的,也是建立在熟練基本操作技能之上的,而這些離不開實驗室,應當想方設法安排專項資金購置化學實驗室先進的儀器,讓化學實驗教學在硬件上能得到改善,而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只在集中上實驗課時才被利用。因此,我們應開放化學實驗室,創造學習環境和氛圍,吸引學生,鼓勵學生獨立實驗,激發學生產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並能培養學生獨立實驗的能力。

(五)改進實驗成績考覈評定

學生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取得的合理實驗成績,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以往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實驗課成績並不佔學分,也不獨立考覈,特提出實驗教學也應設立相應的學分制,並以此提高該項在學生總成績中的權重,且應占總學分的一定比例,對化學實驗進行單獨考覈,同時以技能訓練、方法訓練與科學思維研究爲主要考覈項目,其中以能力培養爲核心,課內、課外實踐相結合,多項環節互相補充的體系,使學生對實驗課產生重視。實驗的總成績分爲:平時成績(佔40%)、綜合實驗和設計實驗成績(包括實驗預習、操作、實驗報告等方面的內容佔60%)。通過這幾個方面的考覈,能反映出學生實驗當中的真實水平,並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

三、結語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 篇六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化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化學實驗在教學中地位很重要,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化學實驗。實驗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學生自己摸索所學的知識和樂趣是任何外來的獎勵所無法比擬的。化學實驗是創新的基礎。教師要向實驗教學微型化、點滴化、無污染化的方向發展,將實驗更加科學地融入教學當中。在降低藥品成本,減少環境污染、節約實驗經費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自主性,使學生獲得正確、系統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技能。

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設計要具有探究性和深刻性。具有探究性才能挖掘學生的潛力和興趣,具有深刻性才能擴充和拓展自己知識結構的能力。

化學教學要改進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1.轉變教育思想,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教育功能

站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高度看,教師的職責不應只是傳授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化學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的訓練和培養,要強調化學實驗教學在訓練學生觀察和動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

化學實驗教學的模式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改演示實驗爲協同實驗,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實踐能力。改驗證實驗爲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開展課外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合作共同完成,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參與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實驗能力。實驗教學同時也注重學生的團結合作的能力,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大膽的猜想和假設,進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探究未知、用於超越的創傷精神得到發揚。

參考文獻:

[1]孟廣娟。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初探。中國論文下載中心:學科教育。

[2]談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三個動向。:教學論文,2009.

[3]新課標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研究。巨人網:教學論文,2011.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 篇七

充分利用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奇心是每個學生身上都具有的一筆財富,有了好奇心,學生就會產生探索的動力,就會產生學習的慾望。因此,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要懂得如何利用學生身上的這筆財富。與理論教學相比,實驗教學具有形象、生動、直觀等優點,化學實驗所產生的各種現象會給學生的各個感官都帶來強烈的刺激,因此,相較於理論知識的學習,化學實驗往往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既然化學實驗具有這個優勢,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利用有趣的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給學生上第一節化學課的時候,爲了激發學生對這門新學科的興趣,就利用化學實驗給學生變了幾個“小魔術”,像“白紙顯字”、“點銅成銀”、“清水變牛奶”等。當我變完這些“小魔術”以後,我發現所有的學生都瞪着好奇的眼睛看着我,想要從中尋找到答案,這時候我知道利用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就爲以後有效地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利用科學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科學實驗具有驗證舊知識、探索新知識的作用,在化學科學的發展史中,很多偉大的化學家正是利用科學的實驗來不斷推進化學科學的進步。在以往,我們在開展實驗教學的時候更多地是強調化學實驗的驗證功能,而忽略了它的探究功能,因此,我們所開展的化學實驗更多地是一些模仿性的實驗。在模仿性實驗中,一般先由教師進行演示實驗,然後再由學生按照剛纔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操作。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不需要動腦筋思考,只要記住教師之前的步驟,然後機械的重複實驗步驟就可以了。這樣的化學實驗充其量只是讓學生熟悉一下實驗步驟,讓學生變成了實驗的操作工,而沒有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如今新課改思想的指導之下,我們要加大探究式實驗教學的比例,讓學生多進行一些探究式的實驗,這樣才能夠發揮實驗教學真正的作用。例如,我在開展如何鑑別氧氣的實驗教學時,並沒有事先教給學生如何鑑別氧氣的方法,而是用了一個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插入兩個集氣瓶中,然後讓學生自己觀察不同的瓶子裏有什麼不一樣的現象,最後由學生自己總結得出如何鑑別氧氣的方法,並按照自己的思路設計實驗的方案,進行實驗。當然,在這種具有探究性的實驗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做觀衆,而是要注意從旁指導,以保證實驗能夠順利的進行。

重視實驗後的反思活動,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實驗態度

當化學實驗結束以後並不代表實驗教學就結束了,而是要認真做好實驗教學的善後工作。在每次實驗結束以後,都要讓學生認真撰寫實驗報告,然後由教師進行批改。當然,在開展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並不是每次的實驗都能夠取得成功或者完美無缺,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對實驗教學進行科學的反思,這種反思活動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實驗綜合能力,而且更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嚴謹的實驗態度。例如,在開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對於空氣的氣密性和溫度往往要求較高,一旦其中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實驗結果的不準確,甚至是失敗。因此,當學生在做類似這樣的實驗時,一旦出現了問題,作爲教師一定不能夠聽之任之,而是要指導學生分析實驗出現問題的原因,並爭取在以後的實驗中避免同樣的問題出現。

重視課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驗室是開展實驗教學的重要場所,但絕不是唯一的場所,教師要具有開放的教學理念,大膽引進課外實驗教學,鼓勵學生多進行一些課外的小實驗,這樣不但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把眼光放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利用生活中的事物來開展一些小實驗,像利用廢電池的鋅皮製取硫酸鋅、利用西瓜皮製作果凍等;或者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參加一些小發明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等。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 篇八

一、化學實驗的作用

1.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最好載體,在化學實驗課上,做“演示實驗或分組實驗”,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循循善誘,適時點撥,逐步培養具體、全面、深入地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和內在的規律,使學生的思維從表面到本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以趣味實驗開頭,是動機產生的重要主觀原因,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慾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化學是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實驗在探究性學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增強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催化劑。實驗現象是千變萬化的,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國中學生剛剛接觸化學,可以用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來激發學生。

二、如何優化國中化學實驗

實踐證明,增加實驗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要通過實驗現象把學生帶入全新的科學世界,就要精心設計實驗,做好課前準備。增加演示實驗設計時要遵循以下原則。其一要對學生有啓發作用,對突破重難點有幫助;其二是不要離學生的認知太遠;其三要最大程度地讓學生感受化學的奧妙。例如,演示“瓶吞雞蛋”的實驗時,在集滿CO2的集氣瓶中,注入NaOH溶液,迅速將一個煮熟去殼的雞蛋放在瓶口,可看到雞蛋會被逐漸“吞”進瓶內。演示“魔棒點燈”的實驗時,在蒸發器中倒入少量的KMnO4,再滴幾滴濃H2SO4,用玻璃棒攪拌後蘸取少量接觸酒精燈的燈芯,酒精燈立刻被點着。這樣既增添了課堂效果,又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慾以及對化學學習的興趣。1.調整教學結構。通常情況下,化學教學在上課第一週就開始一些實驗基本操作,而此刻學生只停留在對儀器的認識階段,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現階段特點,調整教學結構,而不急於轉入理論知識的學習。如在教學中,可將下冊教材中鹼式碳酸銅的加熱實驗進行演示。先提示學生複習解答一組問題:怎樣取用固態粉末?怎樣固定試管?爲什麼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怎樣使用酒精燈?再出示事先準備好的裝置圖,觀察後解決第二組問題:整個裝置有何特點?如何將它們組裝起來?第三步:提出具體要求,記錄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果,並指導學生做實驗結束工作。2.轉變學習方式。新課程理念要求各學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化學學科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氫氣的燃燒實驗,常把氫氣通過玻璃管然後點燃,燃燒時只觀察到淡淡的黃色火焰而看不到淡藍色,因爲玻璃中含鈉元素所影響的,可向學生如實相告。爲了觀察氫氣燃燒的真實現象,可以設計出不用玻璃管,改用注射用的大號針頭代替玻璃管,這樣就可以觀察的燃燒的真實現象,實驗更直觀、更富有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又如,氫氣的燃燒爆炸創新演示實驗:利用廢棄的飲料塑料袋,把塑料袋的一角撕開裝滿水,用排水法收集約三分之二體積的氫氣,然後把剩下的水倒出,用長的導線插入塑料袋內,導線的另一端與打火機相連。老師按動打火機,塑料袋內的氫氣被點燃而發生爆炸,聲音響亮又沒有危險,現象非常明顯。3.走教學結合之路。根據學校實驗室條件可以把實驗所用儀器分類陳列好。在儀器陳列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驗的重要程度和有利於學生實驗兩方面提出主導性意見,幫助儀器管理員把儀器陳列得合理和科學。利用課餘時間定期開放實驗室,開放時要在教師的組織下,以班級爲單位,每人帶足學習用具集體到實驗室,然後根據各人的複習計劃,選好複習內容對照實驗儀器,複習實驗原理、方法步驟,有必要時可以自己動手做實驗。4.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國中化學實驗內容比較多,爲了實現全面複習,可以採用現代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喚起學生對具體實驗的回憶和再認識。爲此,可採取兩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一是從網上搜集一些國中化學實驗實況,根據複習需要進行剪輯、組合,用一定時間組織學生集中觀看;另一方面,集中平時教學中的實驗內容的幻燈片,針對複習內容適時集中播放。在播放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某些畫面定格講解或組織學生討論。這樣就防止了“看熱鬧“”走過場”等消極被動複習的局面,加深了全體學生對化學實驗知識的認識和理解。5.指導學生實踐。興趣的激發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指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以上優化實驗教學的幾點策略只是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總結的經驗,有不足之處還需要我們教師進行探索。作爲化學工作者,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驗活動,使化學實驗在實施素質教育和創新教學過程中展示其應有的魅力。

本文作者:易亮宏工作單位:江西省尋烏縣第三中學

化學實驗教學論文範文 篇九

實驗是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在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學實驗是學習、理解和掌握重要的化學概念和理論的必要途徑,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思維、分析、解決各種化學問題的能力的最佳手段。化學實驗改革是化學課程與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原則

(一)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要有利於學生知識的貫通

化學實驗課教學內容是相互聯繫的,許多同學不能把各科的知識聯繫成爲一個整體,各科的任課教師由於學時的限制,也沒有機會去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貫通。那麼,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首先要有利於學生知識的貫通,要打破原來按照學科安排實驗內容的方法,將實驗內容按照教學培養階段分爲基礎訓練型、提高型和綜合設計型三個層次,使學生有機會在所學的學科知識基礎上進行綜合與貫通。

(二)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要有利於學生實驗技能的提高

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技術是化學實驗課的重要目的之一。由於教學資源和學時的限制,不可能拿出很多的學時去做化學實驗。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也是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要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一要優化實驗內容;二要劃分實驗操作水平層次,使學生在實驗技能訓練方面更加系統化、科學化。

(三)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要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

在以前的實驗課教學中,我們大多是要求學生按照實驗講義事先預習、實驗課上老師對實驗要點進行簡要講解、學生按照實驗要求的步驟操作,然後撰寫實驗報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基本上是處於被動的地位。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安全保障下,允許學生超出講義的內容和步驟去設計和實現較新的實驗。通過動手、觀察、思考、討論,實現對實驗現象和理論知識的深化和拓展,從而激發他們創新動機,培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基本做法

隨着素質教育的整體推進,以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科層面的有效實施和落實,有關化學實驗及其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有了較大的發展。下面只是筆者從事多年化學實驗教學的一點體會。

(一)實驗設計要富有啓發性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基礎自然科學,大部分化學知識來自於實驗,而實驗現象又是學生認識化學真知的嚮導。因此,實驗的設計與安排要富有一定的啓發性,才能強烈地刺激學生的大腦神經,引起思維的積極活動和注意的迅速遷移,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具體地說,實驗中每一步驟、每一現象都要能使學生聚精會神地去觀察、思考,同時多問幾個爲什麼。如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現象?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各現象之間存在什麼內在聯繫?該實驗成敗的關鍵在哪裏?我們可否採用不同裝置或試劑進行這一實驗……。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和變革物質,進而探索各種化學規律,使他們在實驗時,始終處於向未來探究的狀態之中。如製取氯化氫的實驗中,實驗時用固體NaCl與濃硫酸反應,反應過程中需要加熱。老師可合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該實驗可能會出現什麼現象?爲什麼不用食鹽水與稀硫酸反應?應該採用何種方式收集HCl氣體?該實驗的尾氣應如何處理?在除尾氣的裝置末端接一倒置漏斗的作用?仔細觀察漏斗口出現的現象(煙還是霧)……,使學生掌握了整個教學內容,加深了對固態物質與液態物質加熱實驗的規範理解,弄清了煙和霧的區別,對氯化氫的特性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大大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當然,我們並非否定教材中的驗證性實驗,而是提倡改變過去那種傳統的習慣做法,使之更具有啓發性,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推斷力,使他們不至於把思維僅僅侷限於教材所固定的圈子裏面。教材中的大部分演示實驗也是有較大啓發性的。例如講鎂和鋁的性質時老師先要求學生回顧金屬鈉的重要性質,然後去推測“鎂和鋁可能具有哪些性質?”再按學生的推測進行演示。在講乙炔的製取和性質時,要求學生先由乙烯的性質去猜測乙炔可能的性質,並將演示實驗改爲學生當堂實驗,立即加以證實。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加強了學生的記憶能力,更主要的是豐富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和推理判斷能力。

(二)實驗設計要有趣味性

化學實驗具有動機功能,可以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這是人們的共識。但是很多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正在明顯降低,甚至一些學生放棄了化學學習。如何增加化學實驗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成爲人們開始關注和研究的一個問題。其實化學實驗的具有趣味性的例子很多,像根據二氧化碳實驗室製法,利用蛋殼和漏試管等器材設計實驗,製取二氧化碳;一隻充滿二氧化碳氣體的試管倒插入到盛有石灰水的燒杯中,分析靜置一段時間後的實驗現象;又如在鐵盤上塗上少量蠟油,中間插上一隻浸滿油綿線,將裝置平穩浮在水面上,並點燃棉線,過一會兒,向水裏放入少量的硝酸銨,水溫急劇下降,將蠟油的溫度降到着火點以下導致火焰熄滅,來證明燃燒需要的條件。只要仔細琢磨研究,就會發現趣味化學存在我們的身邊。

(三)實驗設計要體現自主性

“發現法”運用於實驗教學中,其根本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教師要以基本教材爲內容,緊扣教學大綱,設置發現過程。教師引導,宜啓發而不能包辦代替。教師不是向學生奉送真理,將知識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去獨立自主地尋找、獲得真理,甚至發現和發展真理。對於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演示實驗,應當逐漸地放手讓學生到講臺上去演示操作,改變過去那種一味由老師做,學生看,從觀察中“悟真知”的習慣。要讓學生“動起來”,動手能力是搞好科學實驗的基礎。例如,在講解“鹽類水解”時,設計一組實驗,用pH試紙分別測定氯化鈉、氯化銨、醋酸銨、醋酸鈉溶液的pH值,並由學生到講臺上演示操作,要求他們邊演示,邊板書出各種鹽溶液的酸鹼性(如果條件許可,還可以在實驗室中分組進行,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老師只提出“既然是鹽,爲什麼溶液的酸鹼性卻大不一樣呢?”讓學生從物質結構、組成上去認識其中的奧祕——水解理論。

圍繞教學重點和關鍵,着眼於能力,精心安排和設計演示實驗,多讓學生親手操作演示,使學生由實驗的旁觀者變成實踐者,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消極做法,同時,也從實驗中培養他們的獨立操作能力。在學生實驗過程中,老師大體介紹實驗內容和要求,對學生的實驗設計方案的可行性作出結論,肯定成功所在,指出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對於某些驗證性很強、規律性很明顯的實驗內容,應大膽改爲學生實驗來進行。中和滴定、水解、電解和電鍍及甲烷、乙烯、乙炔等典型有機物的製取及性質等內容,可創設條件,設計出一系列實驗,由學生獨立完成或結合理論邊做邊講解。[通過學生自主性實驗,不僅可把所學的知識信息進行整理、綜合,實現了各部分知識間的有機聯繫,而且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綜合歸納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及實驗的設計能力。

(四)實驗設計要體現生活化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科學,化學知識廣泛深刻地滲透進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化學物質、化學現象、化學變化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通過設計“生活化學實驗”、“家庭小實驗”等,使化學實驗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社會,提高學生認識和理解化學科學對個人和社會的貢獻和價值,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