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校本課程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校本課程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校本課程《熱愛祖國》教學設計 篇一

校本課程《熱愛祖國》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認識個人年前途與祖國命運的關係,懂得報效祖國是大志。

能力目標:分析個人前途與祖國命運的關係,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設計活動,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關心祖國命運的情感;自覺把個人前途與祖國命運聯繫起來,立報效祖國之大志。

二、教學重點:個人前途和祖國命運息息相關;立報效祖國之志。

三、教學難點:個人前途與祖國命運息息相關。

四、教學準備:學生收集熱愛祖國的故事。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觀看建國六十年慶典錄像

師:觀看完錄像你有怎樣的感受?

祖國在發展,祖國在騰飛。作爲炎黃子孫,我們爲祖國而驕傲,爲祖國而自豪,我們要爲祖國而歌唱!我們國小生從小就要熱愛祖國,立志報效祖國。板書課題。

(二)讀課文李四光幾改志願,獻身祖國的故事,並思考、探究、交流,回答問題:(1)試分析上述材料,探究李四光幾改志願的原因。(2)李四光的理論,對我國的採礦業有哪些了不起的貢獻?(3)李四光的愛國行爲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4)李四光的故事對你有什麼啓迪?

(5)你還能列舉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並說說他們的事蹟嗎?

(學生思考和回答上述問題,老師導入課題,並完成以下學習內容)

指名回答第(1)問:

師總結:李四光幾改志願是因爲他滿懷一種憂國憂民之情,深懷一顆報國救民之心。

指名回答第(2)問,重點讓學生明白李四光對祖國的貢獻,初步樹立熱愛祖國的情感,明白好好學習的重要性。

指名回答第(3)問。具體感知李四光的愛國行爲。學生小組討論回答第(4)問:

李四光幾改志願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進行未來道路選擇時,應把個人前途和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繫起來,像李四光那樣,按祖國的需要來選擇自己的志向。這說明一個道理:個人前途和祖國命運息息相關。

(1)祖國命運影響個人前途。

通過新中國成立前後中國人的命運比較來例證,事例可要求學生收集,也可老師舉證。讓學生具體感知祖國命運對個人前途的影響。如九一八事變後,東三省淪陷,東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熱的悲痛之中,沒有強盛的祖國,哪有幸福的家。又如改革開放後,隨着國力的逐步增強,人民安居樂業,海外華人的權益也得到保障,近幾年中國政府的幾次撤僑行動,就凸顯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血肉相連。

(2)國家的富強要靠全體人民的團結奮鬥、艱苦創業和無私奉獻。

(3)感知個人與祖國關係就會時刻關心國家的發展和安危。學生彙報第(5)問:

學生講述收集到的一些國內外熱愛祖國的故事或者名言。要求學生向李四光及其他先進人物學習

(三)出謀劃策——如何報效祖國,熱愛祖國?

出示材料:小芳的表哥要去參軍,放棄一家大型外企的邀請,他的父母不同意他去參軍,假如你是小芳,你會如何去說服表哥的父母?

學生小組討論,然後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四)總結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篇二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導讀: 國小2017校本課程教學計劃(一)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爲基礎開發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學校特色的有效途徑,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爲落實素質教育精神,順應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展趨勢,根據我市課程改革會議精神,提出我班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同志的“三個面向”爲指導,體現時代的要求,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爲前提,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爲我班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方向。

二、總體目標

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爲核心,以學生髮展爲本,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促使每一個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的人才。

三、具體措施

(一)切實做好培訓工作

爲了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我班將以講座、自學、交流等多種形式組織教師學習,爲課本課程的實施創造有利條件。

(二)切實抓好實驗進程

我校校本課程以《塞外明珠---官廳湖》爲教材,學生的參與面廣、可開發空間大,課程研發組地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實驗的管理與督導,不斷推進此項工作的深入實施。

(三)切實組織好學生展示

依據不同年級所學校本課程內容的不同,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展示評比活動,檢測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效果,激勵學生學習興趣,使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校本課程的使用和管理,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以此促進我班新課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質教育再邁上一個新臺階。

國小2017校本課程教學計劃(二)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着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共同開發、實施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教學。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意義:

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根據學校地處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社會事業、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優勢,結合我校的傳統和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開發的適合我校的課程。學校課程的開發要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實效性,適應學生髮展的興趣和需要,適應學校、社區發展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爲教師提供了專業發展的機會和條件,也爲學校培植辦學特色創造條件,有利於完善國家課程、地方

課程,彌補其侷限性。

二、提高認識,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校本課程是相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而言的一種課程,是指以某所學校爲基地,在理解國家課程設置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組織並開發實施的課程。學校將開辦講座,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使教師領會校本課程實施的要領,掌握校本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

校本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使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課程實施中來。我校科技製作、歷史教育、手工製作、編織等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廣,內容豐富多彩,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師都要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三、校本課程教學的基本原則:

學校課程是由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學校自行決定、自主開發的課程,開發主體是學校教師。因此,我校校本課程教學堅持遵循以下原則:

1、合作性:校本課程開發、教學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區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羣體智慧。

2、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爲學校課程教學的主體。學生需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裏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廣泛聽取他

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3、選擇性:校本課程教學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因此,教學時儘量爲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內容,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4、開放性:校本課程教學時,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在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參與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5、靈活性:校本課程教學時,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法

校本課程的實施通過三個角度來進行:

分層: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個人意願,組建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

分組:按課程類型、學習內容、學習程度、教學目標等採取多種教學形式以實施課程計劃。研究性課程以實驗班進行爲主,班內分組進行。

分塊:校本課程安排在每雙週校本課進行。學校所有教學和活動場所根據課程安排劃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塊。

2、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務負責,主要負則排課。教師的教案檢查、教師上課情況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擇,監督學生上課的情況由馮校長負責。

對學生上課的管理,由班主任負責,由教務處負責檢查學生的上課情況。要求教務處的常規管理方法講究科學,工作要細緻入微,確保校本課的正常運作。

校本課程在講授的內容上執行校本教材,在講授方法上不同於國家課程,要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啓,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輕鬆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國小2017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1.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2017 2.英語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3.校本課程教學計劃2020 4.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精選 5.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6.校本課程女紅組教學計劃 7.國畫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8.校本課程生活教學計劃

上文是關於國小校本課程教學計劃,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對您有幫

助,謝謝

國小校本課程教案範文 篇三

一、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培養管理會計應用型人才

二、梳理會計學專業能力點,構建能力導向型課程開發體系

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最終要落實到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上。爲了實現應用型本科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重點培養學生適應地方中小企業的基於業務流程的會計覈算和會計管理能力,對原有的課程設置方式和已有的課程板塊做出改革。突破培養方案中固有的程式化課程,重新梳理會計學專業能力點,以能力爲導向,按照“能力點理論課程實訓課程”的開發路徑設置課程(見表1)。應用型會計學專業學生可以細分四大板塊一級能力點,包括專業基本能力、專業核心能力、研究創新能力、創業和社會適應能力。在四大一級能力點基礎上再細化二級能力點。明確該能力板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設置相對應的專業理論教學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從表1的理論教學課程來看,基本涵蓋了會計專業職業能力所需要的專業知識結構的內容,這些理論課程設置無法看出各學校的辦學特點,與科研型大學沒有太多的區別。而真正能體現應用型高校特色的是實踐教學課程。表1中將實踐教學課程分爲課程及模塊周實踐、綜合實踐兩類。課程及模塊周實踐包含三個層次的課程:第一類爲模塊周實訓課程。如基礎會計學模塊周實訓、會計綜合模塊周實訓、財務管理模塊周實訓、納稅申報模塊周實訓、會計信息化模塊周實訓、審計模塊周實訓等。這通常就是指一般學校的模擬實訓,採用國小期制的方式,安排專門的實訓周進行模擬的模塊實訓。第二類爲校本案例討論訓練課程。旨在提高成本覈算能力、管理控制能力、財務報表分析能力、稅收籌劃能力、涉外業務能力、不同業務流程覈算和管理能力等。樣本案例課程可在對應理論課程開設學期的後半學期開課,或者直接在理論課程中設置半數以上課時作爲案例討論課時,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和參與式學習的能力。第三類爲專項訓練課程。如提高專業知識更新能力和信息蒐集能力的專項理論討論和專業小論文訓練、提高新設企業會計政策設計能力的會計政策及內部控制設計報告訓練、各種專業證書考試訓練等。這些訓練可採用講座、課後小論文及短期培訓的方式實現。

三、加強校企合作,共同開發校本課程和校本教材

表1中的校本案例課程討論訓練,最大特點是需要任課老師自行設計校本案例庫,且必須由學校老師到所在區域不同類型的典型企業進行調研,蒐集包括不同業務流程的成本管理、預算管理、內部控制、資金集中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運用等成功案例,根據調研結果編寫出適合教學的案例庫校本教材並採用案例教學法。在案例開發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要加強校企合作。目前很多民營企業出於成本和商業祕密的考慮,不願意接納學生和老師來企業進行實習,如果沒有有效地校企合作機制,老師很難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所以,要從學校層面主動聯繫目標企業,建立校企合作機制,簽訂相對穩定的合作協議。在校企合作中不能只要求企業付出,學校要提供給企業一定的經費支持,學校的老師也要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在企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或爲企業培訓員工。二是要制定專門的案例課程開發規劃,結合會計專業教師的科研和專業技能專長,按計劃安排老師到相關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學習所在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和管理流程,總結所在企業在管理控制、成本覈算等方面的成功經驗,與所在調研企業的財務總監一起研究課程內容,獲取所在企業的一些基本信息,以案例形式編寫專項管理控制訓練教材和不同行業類型的成本控制訓練教材,構建具有真實應用背景和最新應用成果的校本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同時,還需要注意不斷進行校本課程的後期維護,老師要定期回訪合作企業,獲取他們在實踐中的改進經驗,不斷修訂校本教材。三是要改革教師的考覈方式。由於應用型本科會計學專業老師承受着較重的科研和教學雙重壓力,在校本課程和校本教材的開發上沒有太大的積極性。爲了能夠鼓勵老師主動地深入企業參與案例教學的改革,就必須改革教師的考覈方式,將在企業中的工作經歷作爲職稱考覈的必要條件,教學改革研究類論文作爲必須完成的科研任務。

四、改革教學方法,以導學結合的科研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第一,理論教學課程要突破講授爲主的教學方法。在一些應用型高校,中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稅法的課時不斷增加,但教學任務還是不能完成,學生也不能做到融會貫通。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是導致該弊端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理論課程的教學中要減少一些難度較大、中小企業基本不會出現的內容的教學課時,如複雜的金融工具問題、資產減值問題、所得稅的納稅影響會計法等。適當引入一些案例和討論式教學,將難度較大的內容作爲課後選擇性學習內容,由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在約定的時間在線輔導。

第二,在提高學生投資決策、籌資決策、財務報表分析、專業知識更新、信息蒐集、新設企業會計政策設計等方面能力時,更多采用專業小論文和專項報告的形式進行訓練,促使學生主動利用網絡資源,更多關注最新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更多利用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

第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機,在校本課程和校本教材建設過程中,有目的性地選拔優秀且創新能力強的學生參與到課程和教材建設中來,以學生申報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爲抓手,建立學生與項目指導老師共建課程機制,以學生的科研活動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對已經建成的課程可以讓學生參與後期的課程維護工作,尋找新的企業進行調研,形成更新的案例教材。

第四,獨立開設校本案例課程,一方面由案例編寫老師擔任該案例教學任務,由老師在課堂中設定案例中的工作情景,提出問題,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討論,並給出解決方案。另一方面聘請共建單位的財務總監走進課堂,以講座的形式介紹所在單位的管理經驗和實施經驗,並就工作中產生的困惑與師生一起研討對策。

第五,鼓勵學生以畢業設計的形式完成畢業論文。學生結合所在實習企業的真實情況,就會計政策選擇、成本控制、內部控制、資金集中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稅務應對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發生的背景及原因,設計問題解決的方式,在問題闡述中要強調可行性及與相關部門及人員的溝通途徑。也可以是實習企業在某方面的成功經驗介紹,詳細闡述其原有的問題,新的核算和管理策略,對企業價值產生的影響等。在畢業考覈環節,要對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方面嚴格要求,畢業論文須經答辯委員會的答辯。

第六,改變鬆散的畢業實習方法,選擇一些表現較好、專業能力較強的學生進入規模較大、業務類型相對齊全、管理規範的企業進行專項指導,由校內和實習單位的資深老師共同組成指導小組,制訂模塊實習計劃,按模塊進行輪換實習。學生實習過程中要有周記錄、月報告,校企雙方指導老師都要在實習日記及報告上籤署意見,評價進程效果。指導教師必須全程關注學生的實習進程和效果,特別是校內指導老師要與校外指導老師保持溝通,對問題學生進行教育,對學生工作中遇到的職業難題一起研究解決方案。學生實習結束後必須撰寫實習報告並進行答辯,由答辯委員會全體成員給予評分並評選出優秀實習生。

[本文系江蘇省高教教改研究一般項目(編號:2013JSJG263)、鹽城師範學院教改研究重點項目(編號:13YCTCJY016)階段性研究成果]

國小校本課程教學總結 篇四

校本課程教學總結

爲了順應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爲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了滿足全體國小生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承擔着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爲自己工作的座右銘。爲了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推進下步工作,現將本學期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編制教材內容,提高教學水平。

爲了書包範文有效促進校本課程有序運行,健康發展,在學期初依據新課改有關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了校本課程實驗教材的內容。

二、在教育教學上,探究方法,嚴謹執教

(一)注重課堂教學研究,探究校本課程教學方法。

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願、最高的榮譽。作爲一名校本課程教師,最緊迫的問題是具有新的教學理念,立足課堂,加強校本課程教法研究。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更快地掌握禮儀的基本內容,就不能使用單一的說教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還要注重方法的總結和積累。在備課中,力圖體現校本課程的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體驗性,把語文、數學、科學、美術課、音樂等整合進校本課程,圍繞“影視文化、禮儀文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教學目標,有的課堂讓學生觀察寫話,品析優美的文章,有的課堂讓學生想象繪畫,有的課堂讓學生歌唱,欣賞名曲。在二年級嘗試讓學生通過觀察、調查等開展探究性學習。

(二)注重學習,嚴謹執教

對於課程改革環境下的教師,光有一桶水是不夠的,應該不斷補充,成爲擁有“自來水”的新型教師。在工作中,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機會認真學習,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校內,虛心、主動地學習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抓住學校安排外出聽課的機會,虛心學習,不恥下問,及時消化,吸取別人的精華,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平時向書本學習、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總之,在這一學年中,我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總之,在這個學期的工作當中,有收穫也有不足。影視和禮儀作爲一個新開發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我會不斷探索、研究,並大膽創新,使這一課程更加完善,在下學期再上一個新臺階。

大長田中心校

2013.7 地方課程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年,我校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各項要求,認真開展地方課程的教學和管理,爲了更好的開展工作,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變了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認真落實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學質量,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地方特色,推動課程研究、管理和開發隊伍的建設,提高地方管理與開發課程的能力。

二、地方課程體現了地域性特徵、針對性特徵、現時代性和現實性特徵和體現探究性和實踐性特徵。

地方課程是不同地方根據特定地域或社區社會發展及其對學生髮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課程資源設計的課程,因而,在適用範圍上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或區域性。地方課程設計要充分研究地方社會的歷史和現狀,挖掘地方資源,體現地域特色。從課程目標上看,地方課程是針對實際設計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滿足地方或社區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強學生與社會現實和社區發展的聯繫,使學生了解社區,接觸社會,關注社會,學會對社會負責,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地方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於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社會發展的現實和要求。從課程內容上看,地方課程不同於國家課程中的學科課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和深刻性及其對學生智力發展的認知功能,但特別強調內容的時代性和現實性。地方課程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適應地方或社區發展需要的基本素質。因而,在地方課程實施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不應是接受式,而應是探究式、實踐式的。

三、實施內容及要求:

1、課時安排:根據上級課時計劃安排,地方課程每週1課時,學校在進行教學時,地方課程課時不得隨意挪用或擠佔。

2、教學內容設置:

(1)1-2年級《傳統文化》。

(2)3-6年級《傳統文化》、《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具體作法

1、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設節,不佔用及挪用地方課程的時間,保證開足課時。

2、地方課程科任教師應加強學習、刻苦鑽研、勇於探索,盡心盡力搞好地方課程的教育工作。地方課程教研 組及時對科任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進行檢查督促,保證地方課程教學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地方課程教研組按時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探索開發地方課程規律,努力提高地方課程科任教師的理論與 教學水平,在搞好教研活動的同時,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培訓學習、外出參觀考察等活動,下大力氣創建一支素 質高、信心足、熱心參與地方課程的教師隊伍。

4、搞好地方課程的評估工作,地方課程的教學應講求實效,不流於形式,搞好評估工作是地方課程的重要 一環。爲此,擬在本學期內完善好評估細則,每學期末認真進行評估、獎優罰劣,並將評估結果進入教師年終目標 管理評估中。

5、在實施地方課程活動中,及時進行總結,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在總結中不斷開拓、提高、更新。一是地方課 程教研組每期進行一次全面的總結,總結前段取得的成績,改進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今後的工作任務;二是科任教師進行總結、反思,改進教學中的失誤,充實地方課程內容。每學期末,無論是教研組,還是教 師個人,都要認真收集好有關資料,進行整理歸檔。

6、遵循地方課程適應學生興趣、愛好和社會需求的原則,在地方課程活動中,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社會 調查,廣泛徵求學生、家長及社區團體的意見,結合學地方身的實際,充分利用本地資源,不斷改進充實與完 善地方課程內容,使我校地方課程內容真正成爲培養學生個性特長髮展,適應社會發展的特色課程。

四、取得的成績:

1、本學期通過開展安全教育,家校聯繫,配合教育,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注意挖掘其他學科教材的安全內容,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將安全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2、達到了如期目標: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安全責任感,使學生逐步形成了安全意識,掌握了必要的安全行爲的知識和技能,瞭解到相關的法律法規常識,養成了在日常生活和突發安全事件中正確應對的習慣,保障了學生安全健康的成長。

3、提高了有效預防自身安全事故的發生,具備應對安全事故的自救、自護能力。

4、讓學生能夠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正確的辨別和判斷,學會恰當避險。初步認識社會生活的複雜性,能夠做出有利於個人安全和社會安全的行爲選擇。

5.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創新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不足之處:

(1)地方課程資源體系不夠充足。應根據課程的不同類別,建立以書籍、實物、影像、軟件、網絡等爲載體的地方課程資源體系。(2)在地方課程的實施中,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較少。應處理好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學校課程的關係、課程內容與地方資源的關係、課程學習活動方式中接受與探究的關係以及學生與社會生活的關係等,優化課程結構,切實發揮地方課程的育人功能。

(3)教學措施有待進一步改善。地方課程是課改以來開設的一門新學科,它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是基於學生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踐,體現對知識程。在校本課程的實施中,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的情況,點撥與督促;要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探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指導的內容不是將學生的研究引向一個已有的結髮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指導得多了,成了包辦代替;和探討又不到位。可見學生的自主性在課題的研究中尤其重要。

六、今後努力方向

今後我們將採用年級打亂混合形式開展活動,這樣動;一方面,以教師學習型小組爲單位給予學生作指導。從而使學展地方課程,得到更加豐富的智慧資源。由於課堂上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由“傳授者變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變爲平等的合作型”。教師的切入及時、準確,啓發得力,確實調動己見,興趣一旦被激發,思維就更加活躍。如果教師只是按圖索驥,思維就要被限制,就不能充分體現雙方面的互動性。

今後在地方課程中還要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大長田中心校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