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學會工作介紹彙報

全國大中城市社科聯第二十一次會議交流材料:<?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教育學會工作介紹彙報

堅持科研興教,提升學會核心競爭力

 

——**市**區教育學會工作介紹

**市**區是國務院命名的高科技文化區,位於**市中心城區南面,因諸葛**祠而得名。**區科技文化優勢得天獨厚,區內有**大學、中科院**分院等多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祠、**樓等名勝古蹟聞名省內外。**區教育學會是在這一片社會、科學、教育、文化的沃土中於1996年成立的。15年來,在全國、省、市、區社會科學聯合會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充分發揮羣衆性地方學術團體優勢,深入開展教育科研、學術交流、教改實驗、教師培訓、諮詢服務等學術活動,開創了學會工作新局面,爲推進我區教育改革、教育均衡化、教育現代化做出了突出貢獻。(轉載請註明來自:本站) 

**區教育學會現已建立了涵蓋基礎教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等25個專業委員會,共有學會會員4568人。開展了近1000項課題研究,其中《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校本與大校本培訓實踐研究》榮獲教育部一等獎,《區域性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促進教育均衡、優質、可持續發展研究》、《“長短課時制”條件下的國小課程變革》、《基於緘默知識的核心問題教學實踐研究》3項成果獲**省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另有189項成果獲**省、**市科研課題獎勵。2006—2009年連續4屆被評爲**市“先進教育學會”。現將基本情況彙報如下:

一、學術研究成果促進了政府教育行政行爲的轉變

長期以來,城鄉教育管理體制上的“二元結構”,一直是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最大障礙。我會從2002年開展《區域性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促進教育均衡、優質、可持續發展研究》課題研究,形成了《撤併鄉、鎮多級分散管理,破解二元結構體制難題》的調研報告,此報告迅即被區政府採納。2003年7月,**區在全省率先進行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將原屬鄉(鎮)管理的18所中國小全部劃歸區教育局直管,成爲全省第一個告別農村教育的區(市、縣)。爲了儘快提高原農村學校教育質量,於2003年10月,我會通過認真研究,又形成了《實施“捆綁式”發展戰略》的調研報告。提出了實行“兩個法人單位、一個法定代表人、一套領導班子,獨立覈算、獨立覈編” 的統籌城鄉教育創新模式,經過7年的實踐與探索,**區已成爲全國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特色示範區。中央教科所、中國教育學會、**省委政研室的專家、學者專程到我區調研後一致認爲:**的城鄉教育一體化是一種具有時代特徵、**特點和**特性的“**模式”。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6年1月22日,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在《**市**區實施城鄉“捆綁教育”》一文上批示:“請小婭同志閱研。這種‘一對一’的辦法對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作用顯著。應總結各地經驗,推廣各種‘一對一’的好做法。”

二、學術研究成果促進了區域教育品牌的提升

早在2003年,我會就承擔了全國第一個區域性教育品牌策劃課題《中國小學校品牌策劃研究》的研究,研究成果受到了**省教育學會的高度重視,授權由我會發起成立了全國第一家教育策劃的省級學術組織——**教育學會“教育策劃分會”,並創辦了全國第一本教育策劃學術專業期刊——《教育策劃》,目前該刊已成爲該學科的核心期刊。該項研究成果於2005年被評爲**區政府教育科研成果特等獎。

其他如《通過教育科研促進骨幹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中國小學校文化建設實踐研究》、《科學教育與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研究》等區域性課題,從不同側面爲我區教育教學改革的整體推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區域內學校特色和品牌的建構,發揮了重大作用。

三、學術研究成果提升了學校的教育能力

通過學會組織廣大會員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全區學校特色辦學、個性辦學**然成風,產生了“平民教育”、“愉快教育”、“生活教育”、“陽光教育”、“智慧教育”、“繽紛教育”、“精緻教育”、“思維教育”、“綠色教育”、“快樂教育”等20餘個富有特色的學校素質教育模式。這些模式都已經在各個學校實踐多年,豐富了學校的文化內涵,極大提升了學校的教育能力。例如:**實驗中學長時期踐行的“平民教育”理念,得到了溫總理的親筆批示,溫總理評價說:“富有創意,符合實際,抓住了素質教育的關鍵。”龍江路國小在全國較早提出和實施“愉快教育”,創造性探索實施的“新三好”案例,在中央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創新獎評選中獲一等獎,該項成果已在**的學校中推廣。錦官**國小關於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課題《精緻教育》的研究成果,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批示肯定。

四、通過學術研究提升了教師的教育能力

一是創新了教師的培訓模式。2000年,我會開始進行《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校本與大校本培訓實踐研究》,創造性的提出了教師培訓的新模式——校本與大校本培訓,該模式迅速在全國得到推廣,該課題也榮獲了教育部一等獎。

二是首創了“微型科研”課題研究。2003年我會倡導學會會員開始進行微型科研課題研究,使教育科研“走進教師,走進學科,走進課堂”,極大地解放了教育科研的生產力。全區60多所學校在研的、成型的微型課題多達860多個。以此爲基礎,我區長期堅持每學期舉辦一至二次“微型科研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現場會”,並堅持兩年一次全區性“微型科研成果獎”評比。我區微型課題凸顯出“小切口,深研究,短週期,有實效”等特點。《中國教育報》、《**日報》、《教育導報》等媒體都進行了長篇專題報道。

五、通過學術研究,加強了學會的自身建設

一是通過承辦學術會議提升學會的影響力。學會成立至今,先後承辦了 “全國首屆教育策劃學術研討會”、 “國小快樂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會”等9次國家級大型學術會議。通過這些會議培養鍛鍊了學會會員的能力,提升了學會的學術水平和社會影響力。

二是通過 “學區論壇”擴大了學會會員的參與度。全國性大型學術會議只有少數骨幹會員能夠參與,爲了提高我會會員參加學術研討的機會,提高辦會的能力,促進專業發展,我們將全區學校劃分爲9個學區,各學區根據自身的社區環境和教育現狀,採取“輪流坐莊”的方式,自定主題,自主開展“學區論壇”交流活動。5年多來,全區已舉辦近200次學區論壇,共有約18000人次參加。在此基礎上區內較多學校組織了“校際聯盟”,成爲學校和教師的新型專業學習型組織。極大提高了我區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師專業水平。

三是通過網絡研修,提高會員專業素質。我區是西部首批“信息教育實驗區”,在區域內建成了**教育城域網,全區校園網普及率達100%,教育城域網及互聯網接通率達100%,2007年,我區成爲西部唯一的“教育部遠程網絡研修學習基地”。利用信息技術的有利條件,我會創建了網上教師“讀書沙龍”、“教學論壇”、“問題-設計-行動-反思”校本教研,開展網絡研修等特色研修方式。

四是通過上掛下聯,拓寬學員的培訓途徑。我們以區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爲軸心,在**師範大學創辦了“國小教師本科職前培養基地”;在**市教科所和基層學校建立了“培訓者培訓基地”;在**教育網上開通了“在線教師網絡培訓基地”;在特色學校建立了“心理學培訓基地”、“外語教育培訓基地”、“科技與環保教育培訓基地”、“校本培訓示範基地”、“城**學校教師繼續教育示範基地”等等。建構了上掛下聯的培訓聯合體,爲會員培訓開闢了無限延伸的途徑與空間。

五是利用教育學會上下通暢的聯繫和廣泛的學術資源優勢,聘請國內知名教育專家到我區講學。近年來,我們先後聘請了顧明遠、陶**、盧元楷、**書生、錢夢龍、張華等著名教育專家到我區舉辦各類教育專題講座,現場指導我區教師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學工作。

六是建立激勵措施,提高會員研究的積極性。我會先後制定和完善了《**市**區教育學會管理章程》、《**市**區教育學會教育科研管理辦法》、《**市**區教育科研成果獎勵辦法》、《**市**區教育學會優秀論文評獎辦法》等制度和章程,每年投入150萬用於教育科研立項、研究、成果的獎勵,極大的調動了會員進行研究的熱情。自成立以來,一項課題成果獲教育部一等獎,三項成果獲**省政府教育成果一等獎,25項成果獲**省政府二、三等獎,160項成果獲市區獎勵,900多人次受到省、市、區政府獎勵,8000多篇論文先後在中國教育學會、**省教育學會、**市教育學會獲一、二、三等獎。

六、通過海外交流,促進了學會的國際化發展

教育學會發展至今,我們認爲融入國際社會、適應國際發展是當務之急,我會充分利用國家、省、市教育學會及社科聯對外聯繫廣泛的學術資源優勢,一是建立了“中英校際連線項目”,**區教育局與英國維克菲爾德教育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區域內有11所學校與11所英國中國小結爲友好夥伴學校。二是我們先後與美國、澳大利亞合作開展了IBM項目,與意大利開展了AFS項目,互派教師120人次和學生2300人次,加強國際化交流。三是以我區棕北中學“漢語國際推廣基地學校”爲平臺,依託區域內**大學等高校平臺積極參與 “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向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德國派遣漢語教師,積極在境外籌辦 “孔子學校”和 “**孔子教學班”。

回顧既往,成績令人欣慰。當今中國,教育發展日新月異,教育學會工作處於重大轉型期,任重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市**區教育學會

                                     2010-07-28

標籤:彙報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