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精選51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51篇《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相關的範文。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精選51篇)

篇1: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在思想上提高認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數學實踐活動是對這句話測驗證。現在衆多教師都認識到了它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但課本上每學期僅有的兩個實踐活動內容,遠遠滿足不了教學實際的需要。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接觸社會,打開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的信息量,使他們看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所學的知識,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我們設計了兩個主題:1、對各村種植農作物產值情況的調查。2、調查本班學生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學校教育工作支持情況的調查。通過本學期的數學實踐活動,我們認爲:開展好數學實踐活動,教師任重而道遠。我們應不斷學習和思考,不斷探索和嘗試,構建具有個人特色的數學實踐活動教學模式,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再努力!

二、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

1、觀察能力。如學習了“找規律”與“觀察物體”後,學生們經常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探討研究問題,觀察能力也隨之得到提高。

2、動手操作能力。

3、交流表達能力。數學實踐活動課爲學生提供合作與交流的廣闊空間。數學交流主要表現在學會與他人合作,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與結果,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4、質疑思考能力。在開展“找找生活中的角”活動中,學生結合身邊一些物體指出角的存在。可有個別學生觀察得很細緻,他們發現生活中許多“角”的兩條“邊”不夠直,頂點不尖,有點鈍,並提出質疑:生活中的“角”並不像數學課本中描述的那樣規範。經過大家激烈的探討、驗證與交流,總結出生活中物體表面的角與數學課中嚴格意義規定的角存在着一定的聯繫和區別。

5、創造能力。傳統教學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往往是單一與絕對的,這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特點是能從多角度、多層次與多側面地分析問題,從而產生許多聯想。

三、活動中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不再是傳授者,而是促進者,作爲促進者的關鍵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己去感知體驗、實驗觀察、探究研討。教師成爲學生最可信賴的心理支持源。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充滿主動精神的探索的主體,一個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研究者。師生之間是合作的關係,共同投身於問題的研究過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

四、數學實踐活動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緊密聯繫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以及學生知識水平與認知能力的狀況,努力做到目的明確,計劃周密。

2、開展實踐活動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

國中學生,他們的主體意識逐漸增強,又有一定的數學知識基礎與社會生活經驗。因此,一般以開展“具體操作、實地測量、參觀調查、小課題試驗”等活動內容爲主,逐漸培養學生髮現、探究與應用的能力意識。

3、轉變教師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與個性發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

4、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工作

客觀、正確的評價具有一定的導向性與激勵性,因此要積極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評價工作,發揮積極的激勵作用。

篇2: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時值春遊踏青的好時光。爲豐富課餘生活,讓學生走出書本之外,真切地感受自然之美,體驗州溫的人文情懷,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讓身心得到放鬆,促進自我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我校經研究決定,組織八年級學生到江心嶼進行綜合實踐活動。

二、活動主題:

“勵志青春,放飛夢想”

三、組織機構:

成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和實施小組。

(一)領導小組:

組長:z

組員:z

(二)實施小組:

以各班班主任老師爲組長,分配到班的老師爲組員,負責班級帶隊與安全管理工作;段長負責整個級段的學生、教師的點名、協調等工作。

八⑴:z八⑵:z

八⑶:z八⑷:z

八⑸:z八⑹:z

八⑺:z八⑻:z

八⑼:z八⑽:z

四、活動具體安排:

(一)活動地點:z

(二)參加對象:八年級全體師生

(三)活動時間、內容安排:

活動時間活動內容

3月29日(星期三)早上8點操場集合,召開行前會、啓程

9:00-11:00拓展活動、綜合實踐活動

11:00—11:30自帶中餐就餐

11:30——15:00班級自由活動、集中返回

(四)、交通方式:全程旅遊大巴

(五)、組織形式:委託旅行社

(六)、班級準備工作

1、班級要結合“勵志青春,放飛夢想”活動要求,再由學生精心設計實踐活動方案,包括自由活動等。

(1)擬定合理購物方案要求:經費節約,人人能體驗吃苦,但能滿足學生吃飽與解渴。

(2)擬定班級自由活動方案:按小組活動等。

(八)幾項具體工作:

1、學生行前提醒教育:

2、協調工作:

3、集合、整隊工作:

4、途中護衛工作:導遊、帶隊老師

(八)學生行裝及公衆形象要求

1、學生中餐自帶乾糧、礦泉水等物品。

2、可攜帶輕便的記錄用品,如筆記本、小型相機等。

3、佩戴校徽、團徽標誌牌、穿校服、穿運動鞋。

4、注意公共衛生,注重公德意識培養,嚴禁隨意亂扔雜物,保持環境衛生。

5、加強團結互助、嚴守紀律、注意安全,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

(九)注意事項:

1、如遇大雨天則取消活動計劃,照常上課,是否延期舉行另外決定。

2、確有身體原因不便春遊向班主任請假。

(十)應急預案:

1、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

2、處理原則:預防在先,及時彙報,及時聯繫,妥善處理。

【精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範文集合八篇】

篇3: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課題的產生: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全長6300多千米,流經11個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它源遠流長,與黃河一起,成爲中華民族的搖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被譽爲“母親河”。它是永遠值得讚頌的。我們海門地區處於長江中下游,滾滾的長江水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海門人民。讓生於斯長於斯的海門子孫瞭解長江的歷史

和文化,激發學生熱愛長江的感情應該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活動的目標:

1、通過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展他們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潛能。

2、對學生進行觀察、訪問、調查研究、分析評價、綜合運用知識等 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養成主動探索、自主創新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小組團結合作的精神,以及根據主題收集、整理、篩選資料的能力。

4、在關注母親河,接觸長江文化,激發學生愛國情感的同時,樹立憂患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

三、活動的準備:

1、準備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再說長江》、《大江東去》 等節目。

2、進行調查方法、攝影技術、繪畫技巧、文學創作、信息技術等方面指導。

3、學生參與活動時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大膽地與人交流,積極、自信地參與活動。

4、根據研究主題的不同和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把學生分成六個學習小組,利用各種途徑分工協作查找“我所知道的長江”的相關材料。

四、活動的過程:

活動分爲三個階段:

(一)整體感知階段:

參加者:全體學生

20年前,中央電視臺製作的大型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播出,曾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轟動。一曲《長江之歌》至今聽來,仍舊是激情澎湃,氣魄豪邁。電視系列片《再說長江》是曾產生巨大影響的《話說長江》的延續和發展,從人文、社會等角度,從考古新發現、文化新開掘、人物新變化、環境新面貌、江河新景觀等方面,全方位介紹充滿活力的今日長江。帶領全體學生有計劃地觀看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再說長江》、《大江東去》等節目。可每天一集,也可根據學生實際調整。要求學生觀看時注意力集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要及時記錄下來,並鼓勵學生質疑。此舉旨在讓學生對長江的歷史變遷、文化內涵、滄桑變換等有個整體的認識。同時讓學生通過觀看、感悟,被長江那宏偉、壯觀的氣勢所深深震撼。

(二)調查研究階段

1、問卷調查:對六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瞭解他們對長江的瞭解程度。

長江知識測試卷

學校__班級__姓名__

1、長江是世界第( )大河。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2、長江是我國第()大河。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3、長江全長()千米。

a、5300千米b、6300千米c、7300千米

4、長江流經的九省二市中沒有()省

a、甘肅b、青海c、江蘇

5、長江流經的九省二市中沒有()市

a、重慶b、北京c、上海

6、南宋時,政治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寫下詩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間, 中間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水指的是()

a、黃河b、長江c、洞庭湖

7、在九八年的夏天,()水氾濫成災。

a、黃河b、長江c、太湖

8、長江發源於()

a、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b、吉林省長白山c、四川峨嵋山

9、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是()

a、長江之歌b、長江美c、我愛長江

10、長江最終流入()海

a、渤海b、黃海c、東海

根據以上問卷調查情況統計如下表:

六年級學生對長江知識瞭解情況統計表

_年 _月_日

2、各小組根據子課題展開調查研究

(1) 愛好歷史的學生組成歷史小組——“綜觀風雲”組

此小組成員要通過各種途徑去查找有關長江的歷史文化,瞭解長江幾千年來的歷史滄桑,並整理打印,分發給其他各小組成員,爲以後的知識()競賽做好準備。

(2) 愛好攝影的學生組成攝影小組——“一目瞭然”組

1、小組成員要利用雙休日,在老師帶領下去滸浦長江邊用手中的數碼相機、dv機拍攝下長江的風采。

2、選擇質量好的攝影作品存入電腦並沖印出來;剪輯完成dv片,自擬片名。

(3) 愛好繪畫的學生組成繪畫小組——“神筆馬良”組

1、找找畫畫。

讓學生用筆在中國地形圖上描繪長江,從總體上認識長江。

2、看看畫畫。

利用雙休日,在老師帶領下去滸浦長江邊採風,讓滾滾的長江水、美麗的長江景成爲小畫家手下的永恆瞬間。

(4) 愛好文學的學生組成文學小組——“牙牙學語”組

1、此小組成員要在網上查找有關長江的歷史文化等資料。 重點搜尋各種描寫長江的文章(含詩歌),朗讀背誦其中的名篇名詩名句,感悟長江之美,領略古今文人墨客對長江的喜愛。

2、自己嘗試寫介紹長江的解說詞或者讚美長江的文章。

(5) 愛好音樂的學生組成音樂小組——“歌唱長江”組

1、《長江之歌》歌詞豪放,歌聲雄渾,具有震撼人的心靈的力量,聽着此歌唱着此歌直感到祖國的萬里山河和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撞擊着我們的心懷。小組成員先學唱電視專題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長江之歌》,從歌詞、歌聲中去體會長江的.博大、壯觀。

2、嘗試做小老師,教會其他同學齊唱這首經典好歌。

(6) 注重環保的學生組成環保小組——“保護長江”組

1、此小組成員要重點蒐集、閱讀有關長江水受到污染的報道。知道由全國政協相關委員牽頭組織的“保護長江萬里行”活動,在經過12天的沿途考察後得出一個驚人推斷:長江水系已陷入深度危機,若不及時拯救,10年之內,長江水系生態將瀕臨崩潰。

2、考察海門地區長江水的情況。可以和水利局結成對子,邀請水利局同志來校做長江水污染的講座。

(7) 愛好電腦的學生組成電腦小組——“網絡精英”

此小組成員要從網絡上搜集各種關於長江的資料,再綜合各小組同學在調查研究中所得的第一手資料,通過整理、篩選等方法重新構建有關適合學生掌握的有關長江的知識儲備,製作一個小網站。尤其重要的是要能體現學生強烈的個性。

(三)成果彙報階段

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收集到的信息。

1、歷史小組主持一個知識競賽。

讓學生在自主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在感受長江深厚的文化積澱中,進一步認識和理解長江。分爲必答題、搶答題。

2、攝影小組組織一個作品展覽。

用一幅幅精美的圖片打動人們的心靈,用一個個真實的dv鏡頭再現長江的風采。

3、繪畫小組舉辦一個小小畫展。

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心描繪長江美景,分爲手工畫、電腦畫並進行評比。

4、音樂小組組織一個小小音樂會。

用孩子甜美的歌聲訴說對母親河的熱愛。形式有獨唱、齊唱、小組唱、表演唱等並進行評比。

5、文學小組展示自己的文章。

把自己的所見所想串成一篇篇文章,寫出我們眼中的長江母親河。參考題目:《我心中的長江》、《母親河在哭泣》、《愛我長江,愛我中華》、《我家旁邊有條江》……

6、環保小組做迴環保宣傳員。

學生髮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爲保護母親河設計一則廣告用語或作一幅宣傳畫,呼籲人們保護母親河,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爲母親河的壯美添一份力。

(四)延伸活動:

指導學生自主探討合理利用長江以及長江綜合治理問題。

篇4: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動目的:

環保問題,已越來越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重視,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母親河洪災形成的原因,喚起學生的憂患意識,增加環保意識,引導學生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活動準備:

1、各小隊收集長江沿岸美麗的景色及沿岸人民安居樂業的景象。

2、各小隊收集長江洪災氾濫情況的資料。

3、各小隊收集長江中下游植被破環的情況。

4、簡易的長江流域圖。

5、植被衝擊實驗器具。

活動過程:

一、各小隊清點人數,並報告中隊長。

二、中隊長向輔導員報告,請示批准。

三、主持人宣佈:“保護母親河,從我做起”主題隊會開始:

1、出旗、少先隊員敬隊禮。

2、唱隊歌。

3、主題活動。

第一章 青春的風采

主持人:長江是一首詩,是一首詠頌幾千年的文明史詩。長江是一幅面,是一幅長達6300公里的壯麗畫卷。長江是一個搖籃,她哺育了成千上萬的炎黃子孫,滋養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

下面讓我們來親耳聽一聽,親眼看一看她的音容笑貌。

錄相《長江之歌》,觀看長江上、中、下游美麗的風光景點,如巫峽、西陵峽……

主持人:除了以上錄相介紹的長江美麗的景色外,你們各小隊還收集了哪些美麗風景呢?

各小隊補充介紹。

主持人:同學們,當你們看到她所流經的地方,那雄偉壯麗的峽谷,沃野千里的平原,碧波盪漾的湖泊,你們喜歡長江那雄偉、美麗的風光嗎?你們希望長江永遠那麼美嗎?

主持人:各小隊派1—2人談如何愛長江的想法吧!

學生:我們小隊用鏡頭拍下她美麗的風采並永遠珍藏。

學生:我們小隊用畫筆描繪她絢麗多姿的倩影,向世人展示我們的驕傲。

學生:我們用一首詩來表達我們的深情《長江之歌》。

學生:我們用一首歌來表達我們的熱愛《中國心》。

第二章 黑色的悲痛

主持人:同學們,如此美麗,胸懷博大的長江正忍受着生活垃圾,工業廢水和濁濁山洪的肆虐,在痛苦地呻吟着……請看錄像。

(放錄像)長江洪水氾濫,人們生命財產受到可怕的衝擊。

主持人:看到這一幕幕悲劇,不禁要問,美麗的母親河爲什麼會變成災難的景象?清亮的江水爲什麼會變得如此渾濁呢?你們誰知道?

(學生:我們用一個實驗來回答這個問題,當土壤被草坪和樹木覆蓋的時候,雨水衝擊危害少,當植樹被破環,就會使水土流失加劇,水中泥沙含量大,所以水渾濁些,同時河流泥沙淤積,使河牀上升,還容易引發洪水。)

師:可見保護森林,綠化家園,對減輕洪澇災害是多麼重要啊!

除了水土流失外,造成長江悲痛和災難的原因還有哪些?

(生:生活垃圾、工業廢水、城市污水、農藥化肥殘渣……)

同學們說得很好,它們造成的災害究竟有多嚴重呢?我看還是小隊將課前收集的材料展示一下吧!看哪組收集的資料又新又全!

第一小隊(生:我們小隊去詢問了一下拖垃圾車的師傅,我們問他們:你們運了多少年了?我們在這運了五、六年了,每天運十幾車垃圾倒在這兒。那江水上漲,這些垃圾不都流入長江了嗎?每年夏天漲水,漂浮的垃圾都有幾公里長。)

第二小隊:沿江有幾萬個污染源,日夜不停地向它傾瀉着骯髒的物質,每天有5000多萬噸廢水流進長江。

第三小隊:長江現在每年接納的廢水已達700億噸。

第四小隊:攀枝花、重慶、武漢、南京、上海五大沿江城市排放的污水,在長江干流形成的污染帶累計長達500多公里。

第五小隊:長江的水污染還來自農藥、化肥、流域內每年施用農藥70餘萬噸。

第六小隊:沿江大型垃圾堆放場有幾百個。

師:這麼多的髒水、污水、廢水、有毒物質不斷地排放到長江裏,這樣發展下去,長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學生自由發表感想:大的臭水溝……災難之河……

第三章 綠色的呼喚

主持人:如此浩浩的長江,可以說是祖國的命運,是華夏子孫生存的依託,我們不能失去長江,改變長江的現狀是我們每位少先隊員應盡的義務。

師:對,保護母親河,從我做起,老師這裏有一張簡易的長江流域圖,長江受到的危害,圖上有標明,請同學們分小隊討論,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規劃治理長江的藍圖。

(分組討論、設計)

第一小隊以“綠”水爲主,發明能在長江下挖泥的挖土機。

第二小隊以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第三小隊發明了挖沙船。

第四小隊發明的廢品回收站。

…… 自由想象,充分設計。

下面請各位小工程師發表自己的見解。

主持人: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少先隊員又怎產把這些想法變成行動呢?準備好行動計劃,將計劃寫在紙上。

(討論將計劃寫在紙上)

介紹各種提議。

請輔導員講話。

師:熱愛大自然,保護母親河,我們任重而道遠,少先隊員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爲母親河撫平憂傷,讓她重視往日的迷人風采。行動起來吧!

4、呼號

5、退旗

四、宣佈活動結束

篇5: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第一階段

1、確定主題,制定活動方案

2、確定研究專題,自主選擇夥伴

3、制訂活動方案,明確研究方法

具體做法是:

全班48個同學就自覺地分成4大組,並推選出組長。我針對學生的個人興趣特點,於是,分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合併並歸類,提煉出調查研究課題

(活動準備是開展活動成功的前提,它包括籌劃、分組、制定方案等,本環節由學生自主分組,更能激發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探究的熱情。)

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評出說最具合作精神。

第二階段:活動方案實施階段

1、深入社會生活,蒐集相關信息

2、交流調查情況,整理資料

3、確定彙報形式,創作展示作品

(去電腦房查找的同學上網,爲了有效利用起網絡,使之成爲同學們簡便、快捷地資料查詢方式,活動前我們對同學們進行了基本培訓:1.用搜索站點擊出關鍵詞的方法查找相關資料;2.對獲取資料進行復制、整理和打印)

學生通過此階段活動學會利用網絡和圖書館等可利用資源收集查閱資料。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評選誰最能利用有效資源查閱相關資料。

第三階段:資料彙總、整理

“我和蔬菜交朋友”成果彙報展示會

1、分享成果、互動評價

各小組通過各自不同的形式,交流活動體驗,互爲評價

第1小組:蔬菜的種類、習性探祕彙報

第2小組:蔬菜營養價值彙報

第3小組:蔬菜的烹飪搭配方法彙報

第4小組:蔬菜的烹飪技巧彙報

各個小組的調查研究結束後,孩子們精心準備的資料紛紛上報。有打印的文字資料,有手筆和複印的圖畫資料,有工整謄抄的數據資料等等。然而,許多文字資料涉獵過廣,大都沒有經過分類整理,面對一大堆的第一手資料同學們可能會茫然所措了。在老師的點撥下,學生們將照片資料和文字資料按內容的不同進行分類。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評選優勝小組。

第四階段:倡議、體驗、評價

1、整合展示材料,舉辦成果展覽

讓學生對自己的活動成果進行整理,舉辦一個成果展覽,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我實現的愉悅。

2、總結

各小組通過開展研究活動,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他們各自完成彙報作品。爲了分享各小組的活動成果利用活動課,組織他們進行成果交流。

在各小組利用課餘緊張準備彙報的同時,老師給他們出主意、提意見。我想,集體彙報是一個信息交融的良好環境。彙報的同學從精心準備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實踐能力和心理滿足感

(二)成果預設:

這一節實踐課和以往的主題活動一樣,要經歷前期準備、過程指導、彙報評價三個環節的組織和學習。學生在活動中,其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將有了一定的收穫。1、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內容

爲了獲取與蔬菜有關的材料,同學們往返與圖書室,到網上搜尋,到市場蒐集。活動給了孩子們自由吸收養分的廣闊空間,把學生從校內引向了校外,拓寬視野,增長知識。

篇6: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設計意圖:

同學們在生活中,對身邊的一些事物會產生興趣:爲什麼人會得近視?眼鏡有好多種,它們的原理是什麼?互聯網上大量的信息儲存在哪裏?……爲了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學會從觀察身邊的事物開始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科學探究,獲得科學探究的成功體驗,設計安排此活動。

活動設計目標:

1、通過讓學生從身邊感興趣的事物觀察記錄,瞭解所蘊涵的科學道理入手,培養學生的科學觀察興趣,激發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熱情。

2、通過查閱資料、上網蒐集等方法,追尋科學發明的足跡,使學生感到科學發明並不神祕,從而體驗科學家的探究精神。

3、鼓勵學生通過試驗、觀察等方法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4、通過辦手抄報或畫科學幻想畫,促進學生知識更新、思維活躍、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

活動過程:

1、感受身邊的科學,通過學生交流,把感興趣的事物記下來,然後整理好,進行深入的研究。

研究方法:通過上網或者做小實驗進一步解決問題。

2、追尋科學發現的`足跡。

通過上網搜尋古今中外科學家的故事。使學生從小樹立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信念,學習科學家爲科學事業、爲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甘於獻出畢生精力的精神。表格2

3、科技小製作或小實驗。

選擇傳授一些具有一定價值的科技小製作及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4、畫一幅科學幻想畫或者辦一份手抄報。

我們小組的研究彙報

組長: 組員:

生活中的問題

研究解決的方法

所蘊涵的科學道理

追尋科學發明的足跡

組長: 組員:

科學家

受到生活

什麼啓發

探索的過程

發明成果

我的體驗感受

新年作 [劉長卿]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篇7: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讓學生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動物,不干擾他們的自由生活,不傷害動物。

二、活動主題:

動物,我們的朋友

三、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22日

四、活動地點:

上海野生動物園

五、參加對象:

全體三年級學生

六:活動準備:

10月13日~~18日

1、各班完成“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倡議書。

2、宋麗紅負責交文印室印200份“保護動物、愛護動物”倡議書。

3、各班進行小隊分組,每班四個小隊,選好隊長。

4、各班對學生進行文明遊園活動教育。

5、三(1)、(2)、(3)班遊園時負責給遊客發倡議書,並讓遊客簽名;三(4)、(5)、(6)班負責勸阻、抵制園內遊客不文明行爲。

6、張麗華負責對(1)、(2)、(3)班各隊的2名隊長訓練,指導學生如何發倡議書,如何讓遊客簽名。

“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動物,這是我的倡議書,請您在保護動物的承諾書上簽名。謝謝”

10月19日~~21日

1、陸偉紅負責“保護動物、愛護動物”遊客承諾簽名單,印32份。

2、後勤服務部唐愛文負責橫幅,橫幅上貼上大字:保護動物大家行凌橋中心國小環保實踐活動。

3、信息辦李浩負責活動用喇叭兩隻。

六、活動過程:

9:30~~10:15

1、各班在導遊引導下,乘車觀看猛獸區動物。

2、在飼養員指導下,文明餵養野生小動物,和野生小動物親密接觸。

10:30~~11:00

1、唐愛文、張文忠、曹軍委、樑文斌負責拉好橫幅,準備好喇叭。

2、學生代表發言。

3、三(1)、(2)、(3)班以小隊爲單位,向遊客發保護動物倡議書,並請遊客在保護動物的承諾書上簽名,班主任負責自己班級學生活動時的攝影。

4、三(4)、(5)、(6)班以小隊爲單位,勸阻、抵制園內遊客不文明的行爲,班主任負責自己班級學生活動時的攝影。

13:00~~14:30

在導遊以及動物園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在規定的地方,文明觀看動物表演。

七、活動總結階段:

1、各班在遊客承諾簽名書集中交張麗華。

2、各位老師身邊的活動照片集中交張麗華。

篇8: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對象:

四年級學生

背景:

近幾年,機器人競賽非常盛行,許多大學院校,中國小都開始利用機器人競賽活動來促進信息技術教育及培養學生動手製作的能力,比賽使至今許多人認爲可望不可及的機器人世界走向我們的生活,同時對培養信息時代所需要的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隨着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人們已逐步認識到,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滲透機器人學科知識與機器人應用前景方面的教育已勢在必行。 同時,隨着機器人制造技術的發展和教學機器人的大量使用,機器人輔助教學、機器人管理教學、乃至機器人主持教學等,都將成爲現實。機器人學科教育也將給信息技術教育帶來新的活力,機器人也將會成爲青少年能力、素質培養的智能平臺。

活動目的:

(1)、通過學生親手組裝機器人(沿黑線走的小車),把抽象、乏味的機械原理生動、直觀的體現出來,並結合實際幫助學生對結構、運動、速度等理論有一定認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鍛鍊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力。

(2)、通過圖形化的程序設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動手能力,鍛鍊學生的思維。

教學難點:學生自主設計如何讓小車沿黑線走。

活動方法:小組合作式學習。

活動前的準備:

(1)、知識準備:

A、瞭解樂高機器人,知道了高機器人各個組件的作用。

B、會使用ROBOLAB編寫程序。

(2)、硬件準備:

A、樂高機器人,每3——4人一套。

B、微機,每小組一臺計算機,要安裝ROBOLAB軟件。

C、場地,要有專門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提出目標

圖A

(1)、演示:教師將一輛組裝好的小車放到黑線上,小車沿黑線前進。(“圖A”爲場地示意圖,圖B爲組裝好的小車。)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興趣和動手製作的慾望,同時給學生感性認識。

圖B

(2)、激發學生興趣,學生紛紛表示要組裝一輛這樣的小車。

(3)、師:動手之前你有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

教育學生在做任何事情前應該先動腦想一想,不能盲目動手。

學生提出的主要問題有:

A、組裝這樣的小車需要使用那些主要零件?

(經過討論學生提出,必不可少的零件有:大腦RCX、電機2個、光電傳感器)

B、說一說,組裝這樣的機器人有哪些思路?

學生討論情況總結如下:

1、這樣設計轉彎:兩個電機,每個電機分別帶動一個輪子,左邊的輪子轉,右邊的輪子停,車子便向右轉,反過來,車子向左轉;

2、爲第一條補充:爲了轉彎時減小摩擦,小車設計成只有三個輪子,後兩個輪子如第一條所述,前面的一個輪子做成“萬向輪”,可以任意轉向。

3、設計如何沿黑線走:把光電傳感器安裝在車子的前面,將車子放在黑線上,並使光電傳感器對準黑線。某一邊的輪子先轉動,車子轉彎,當光電傳感器移出黑線時,這個輪子停下另一個輪子轉動,使光電傳感器移入黑線,反覆這樣的動作,小車便按“之”字形沿黑線前進了。

C、說一說,爲該機器人編寫程序的思路?

學生討論情況總結如下:

1、可以利用光電傳感器在黑線上方時,光線弱,讀數小,在黑線外時,光線強,讀數大來控制小車沿黑線走。

2、設定好一個值,當光電傳感器讀數大於該值時,左(或右)邊的輪子轉(A馬達轉),右(或左)邊的輪子停(B馬達停)。當光電傳感器讀數小於該值時,右(或左)邊的輪子轉(B馬達轉),左(或右)邊的輪子停(A馬達停)。

3、程序應採用分之結構,使用“光電傳感器分支”。

二、學生動手分小組合作組裝機器人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動手能力,鍛鍊學生的思維,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一)、要求:

1、要有團結、協作、互助的精神。

2、每個小組要分工合理。

3、愛護設備,注意安全。

4、小車安裝要牢固,運轉時不能掉零件。

(二)、教師個別指導。

(三)、每個小組選出代表,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組組裝的機器人。(如:設計思路,遇到的困難,是如何解決的。)

三、競賽、展示

在學生組裝完機器人之後,安排一次競賽,同時也是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設計意圖:]

(1)、讓學生在展示中過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2)、通過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鬥志”,促使學生進一步改進自己的機器人,鍛鍊了思維,培養了創造力。

(3)、在競賽中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成功的自豪。

四、學生談體驗

[設計意圖:使學生養成做總結的習慣。]

鼓勵學生從多方面談一談自己的收穫,例如:

1、計算機在生活中的應用。

2、有關機械原理的知識等方面,如:齒輪比等。

3、小組團結協作的益處。

4、動手、動腦、體驗的過程

篇9: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項目,豐富的活動內容,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使學生接觸自然、社會,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開展以學生爲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爲主要特徵的多種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實施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

3、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學生髮展目標

①、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②、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③、走入社會,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爲規範。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

④、瞭解社會資源,並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⑥、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2、教師發展目標:

①、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

②、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④、培養教師之間的協作精神。

⑤、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

3、學校發展目標:

①、營造“自主、合作、開放”的校園文化。

②、密切與社會、家庭的聯繫。

③、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

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實踐內容:(略)

四、活動方式:

一般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採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特別的興趣,並且對該問題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於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並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後,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也需要與他人交流。在國小階段,特別提倡家長支持和參與孩子的探究活動,但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2.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後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於班級內,爲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並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研究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聘請具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校外人士等)爲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

3.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爲活動單位共同完成一項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體討論,以求對某一主題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多種形式交融使用。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要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範圍、活動情境進行事先考察和推想並作出合理的`規劃,儘可能採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儘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班級集體探究需要全班學生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蒐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交流大家蒐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入探究。此後,可以進入第二輪研討,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組研究、班級研究或其他各種合作研究形式要強調集體中每個人的積極參與,要以個人的獨立思考和認真鑽研爲基礎,避兔出現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閒,少數人做、多數人看的現象。同時,也要防止學生之間的不合作現象。個人研究並不排斥交流與合作,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學會分享資源。

五、工作措施:

(一)課程落實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國小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課時爲3-4年級每週2課時,5-6年級每週3課時。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建立彈性課時制度。

(二)制度制訂

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規範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備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爲“常態課”,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勵機制。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級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管理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制度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等。

(三)師資建設

1.全面參加培訓,促使指導教師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把握課程的特點,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指導教師快速成長。培訓要求:①參加培訓的教師相對固定;②培訓時間要保證有教師系統學習;③培訓的內容系統全面,專題設計合理,有助於骨幹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同時掌握實踐經驗;④培訓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既有理論學習,又有自主實踐,實現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本校實踐探索與經驗交流分享相結合,學校整體現場觀摩與個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結合。

篇10: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從國小到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爲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與各學科課程領域有着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領域,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綜合實踐活動作爲綜合程度最高的課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它與其他課程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綜合實踐活動課並非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也不是隨意性的自由活動。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學習課程改革綱要,不斷摸索新課程實踐經驗,逐步提高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整體實力。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爲核心,全面貫徹教育教學改革的精神,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有關目標,根據學校工作意見,以新課程理念爲指導,以綜合實踐活動爲陣地,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爲宗旨,加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力度,創新學習的形式,集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社團活動、信息技術教育爲一體,加強學科間的整合,積極構建活動的評價體系。以綜合爲特徵,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構建我校具有校本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教程。

二、時間安排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主要採用彈性課時制,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根據需要靈活安排,主要做法有:教師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及時對班級或小組的活動情況加以指導;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社會、與某學科緊密結合、相互交叉。

三、課程內容安排

(一) 課程設置思路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培養學生跨學科學習能力、綜合能力。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當前高中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對一些公衆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爲了讓學生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重陽節開展以敬老愛老爲主題系列活動、中秋節傳統風俗文化研究等。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如結合國旗下講話、赤中精神等開展行爲習慣、文明道德、時事熱點、自主管理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6、綜合利用各種資源、運用多種方式。網絡已經成爲最大的資源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利用網絡上的技術和資源,培養學生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圖書資源。對於山區高中學生來說,上網瀏覽還不會或者不夠熟練,因此,應該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作用,引導、鼓勵學生從圖書館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內容。我們要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挖掘社區中人力資源、地域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等;我們要充分利用教師資源;發揮學校教師的特長,讓教師更好地發揮指導作用。

學生的學習方式各不相同,綜合實踐活動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採用多樣的探究方式和活動手段,刺激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從參與研究的對象來看,可以採用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學校合作的方式。從研究採取的手段來看,可以採用活動設計、網絡技術、調查研究、參觀訪問、實驗演示、表演交流、測量製作、社會宣傳、服務、總結、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

(二)課程內容範圍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的開發與實施以學生爲核心,實現學生與自然、學生與他人和社會、學生與自我三種關係的整體整合,最終指向學生個性健全發展。進一步來說,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內容應根據當地情況、學校的差異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不同,選擇切入點。

1、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要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研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具有時代使命感,不同時代有不同的主題,如環境教育、價值觀教育、生活教育、主體文化與多元文化等內容都可以不斷滲透到研究性學習活動之中,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參加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走出課堂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爲主值得學習領域。通過該學習領域,可以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世界、道德意識和能力,使學生的人格臻於完善,如社會考察、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讓學生開放性的主體體驗實踐,在體驗與探究活動中不斷成長,在參與和融入社會中不斷成熟,在認識自我中不斷完善。

3、進行勞動與技術教育。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爲主的多方面發展爲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爲特徵的學習領域。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學習領域,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以創新教育內容爲載體、以信息技術教育爲手段,培養學生具有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的技術意識和技術實踐能力。

4、加強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不僅是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探究學習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髮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這既包括髮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還包括髮展學生對浩如煙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別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倫理。

在指定領域之外的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還包括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田徑運動會、元旦文娛晚會、校園歌手大賽)、學生間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羣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這些活動在開展過程中與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定領域相結合,共同構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

5、豐富學生文體生活與社團活動。

在綜合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基礎上,繼續大力加強學生文體生活,豐富社團活動,以促進精彩的校園生活。這樣一來,既有助於形成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又可以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鍛鍊,實現個人素質的提高與發展。

總的說來,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科特點,綜合活動課程採用小組活動爲基礎,並與年級活動、班級活動、個人活動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各單元中均採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每一個小組圍繞一個共同的子主題(或次子主題)展開討論,提出小組圍繞主題所要探究的幾個問題,交活動導師挑選,活動導師根據探究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考慮,幫助每一小組確定探究問題,並與小組成員討論實施方案,在實施中做好指導工作。小組成員根據子主題實際可進行調整,組長民主產生,每一個小組成員須承擔一定的工作。小組活動產生結果之後,以彙報材料,調查報告、設計方案、研究報告等形式通過班級或年級交流、展覽體現活動的成果。

(三)課程安排

根據活動的規律和特點,採取動態管理的辦法。爲了便於活動,打破傳統的靜態課時管理,根據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需要,採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I課程總目標:通過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學校與社會的聯繫,幫助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II課程的價值:表現在對學生的發展功能上,作爲國家規定的全體學生的必修課,反映國家的教育意志,有利於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的素質教育。要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載體是: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

Ⅲ課程結構: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核心內容:研究性學習。各項內容有着共同的的教育目標,又有側重,不能互相代替。

四、課程評價 (一) 評價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的評價以及對教師在活動指導中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的評價。

1、學生方面評價的主要內容及要素。

(1)學生的態度。學生參與狀況、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感、服務社會的態度與精神。

(2)學生的體驗、知識的應用和方法。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表現、感悟的情況。

(3)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考察學生在活動過程表現出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和增長情況,在活動中施展個性和才能發揮程度。

2、教師方面評價的主要內容及要素。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和評價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師進行評價:

(1)對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的規劃與設計能力。

(2)組織指導、管理協調與應變能力。

(3)評價導向是否正確。是否重視對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的情感態度、探究創新、合作狀況的過程評價,通過評價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性和人文素質的提升以及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 學生評價的方式

本課程評價主體多元、評價標準多元、評價內容與方式多元,避免教師評價唯一、終極結果唯一的現象。提倡協調研討式評價,即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的方式和標準,並根據協商的結果進行評價。

1、自評和互評相結合。以學生自我評價爲主,重視學生通過反思評價自我調整、自我改進。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對自己和他人的活動經歷做出評價並和其他人討論他們所開展的活動。

2、日常觀察與成果展示相結合。爲每一個學生設置綜合實踐“活動檔案袋”,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整理、存放,以便使學生深入瞭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他人分享探索的成果、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悅。

3、教師評價與家長、社區有關人員的評價相結合。在適當時候以適當方式讓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參與評價,使他們更多更全面地瞭解孩子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既有利於拓展課程資源,也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評價的具體操作方式有:自我闡述、交流討論、觀察記錄、檔案袋、評語、成果展示、調查問卷、實際操作等。

要及時總結經驗,更好地發揮評價的導向性作用,以促進社會綜合實踐課程健康有序地開展,並不斷提高課程的教學水平。

(三) 學分的認定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分認定應該包括學生互評、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考覈、學校教務、政教部門審覈等程序,並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訪驗證制度,防止弄虛作假。

除上述基本認定程序和內容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組成部分還應有自己的認定要求和內容:

Ⅰ研究性學習:

具備下列條件,可得到學分:①有符合要求的課題方案;②研究過程記錄完整;③有課題研究成果報告;④有三級(自評、小組評、師評)合格評估結論;⑤達到規定的課時。對確認結果有異議的,由校課程指導中心複議。

具體見《中學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

Ⅱ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

一是要有參與社會實踐或社區服務的對象方式或組織者的有效證明,如實踐單位或服務接受單位負責人寫明的活動項目、內容、時間、聯繫方式並簽章,無單位的由組織者或帶隊教師簽署證明,學校或班級組織的要有簽到本;二是要有學生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如學生自己參加活動的感想、體會或小結等內容。

學分認定由學校課程指導中心組織評審,每學年一次。評審組負責實施本學科學分認定相關事宜,其成員包括:學校領導、教務主任、科組長、年級長、班主任、指導老師代表、學生代表、社會人員(如學生家長、服務單位負責人)等。

五、綜合實踐課程實施的保障措施

(一)綜合實踐活動科組成員

組長:

成員:政教處人員、教務處人員、各年級長、全體班主任、研究性學習指導教師

科組具體職能:

(1) 制訂全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指導制訂年級和班級課程計劃等;

(2) 組織、指導和協調全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工作;

(3) 規範全校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過程的管理,如活動主題或項目管理、過程檔案管理、活動成果管理、課程資源與教學資料管理等。

(二)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加強校內外活動場所和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包括與龍川縣德育基地、中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等有關單位簽定共建活動協議;加強學校、家庭、社區的聯繫,充分發揮校內外資源在綜合實踐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三)根據學校實際,建立本課程教師承擔指導任務制度、工作量計算制度、培訓進修制度、經費保障制度等,培養建設一支專兼職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隊伍。學校領導、班主任、科任教師以及有關社會力量都可以成爲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要充分發揮車中精神和專長教師的作用,鼓勵他們向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發展。

每位教師都有承擔綜合實踐課程指導和課程資源開發的義務與責任,其工作量列入年度考覈目標。

(四)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發展狀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並納入高中畢業生學業評價的範疇,該工作由學校政教處和教務處負責。

篇11: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

設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旨在使學生保持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的體驗、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分享、尊重與合作、養成服務意識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關注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該課程的設臵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結構的重大改革。爲了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現課程目標,根據《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1、遵循《國中課程方案》的精神及國中綜合實踐課程標準的原則和要求,體現內容上的聯繫性和實施上的獨立性。

2、課程編排應立足於校內外課程資源的充分利用,儘可能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

3、課程編排應有利於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展對自然、社會和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國家和社會的進步,關注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關注學生自身的發展等。

4、採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5、課程編排應堅持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於自己愛好、興趣和需要所選擇的內容和活動方式。

二、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使學生關注自然、體驗生活、走向社會,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學生愛自然、愛生活、愛家鄉,進而愛社會、愛祖國等方面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努力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

(一)學生層面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比較豐富經驗。

2、初步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關愛和責任感。

3、初步形成主動發現問題並積極探究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培養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初步養成合作、民主、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教師層面

1.通過對活動的參與、組織、指導和管理,轉變教學觀、課程觀和教學方式。使教師從傳統學科課堂上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主題活動中的策劃者、合作者和指導者。

2.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得與發展,而且要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態度的養成和價值觀的確立,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世界出發,形成健康的生活態度,使他們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斷提升。

3.改善教師結構,培養一支“一專多能”的新型教師隊伍,促進教師的自身專業化成長,形成與學生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學校層面

探索一條符合本校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綜合實踐活動路子,建立並完善一套較爲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綜合實踐課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進教學觀念,提升學校的辦學理念,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改進我校的課程結構,形成具有我校特點的課程文化和校園文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個組成部分,各部分具體目標: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

1、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發現與探究問題的興趣。

2、學會觀察與發現,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

3、養成與他人合作與分享的意識。

4、養成尊重科學的意識和認真實踐、努力鑽研的態度。

5、初步形成對自然、對社會的責任感。

(二)社區服務:

1、主動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增強融入社會的能力,學會時代社會人際交往的本領,提高溝通能力,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

2、在社區服務過程中,獲得對社會的正確認識,感受到個人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和作用;認識到社會發展對個人的客觀要求,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

3、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意識,並在社區服務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體驗奉獻的愉悅和人間親情,自覺地爲他人服務,培養愛心和同情心。

(三)社會實踐:

1、主動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高社會參與和文化參與能力,增強社會參與意識、社會服務意識和民主意識。

2、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提高社會活動的組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教育能力。在社會活動中學會與他人、與社會機構進行交往的技能,學會社會活動的規則,提高社會活動的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

3、發展社會實踐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解決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具有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獲得問題的直接感受,積累解決問題的直接經驗,樹立勞動觀念,形成相關的勞動技能。

三、課程管理

成立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從整體上布臵、協調、管理、評價綜合實踐活動工作。專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工作小組,具體負責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工作。設立家長委員會,本着家校聯繫的思路,擬聘請學生家長、社區中知名度較高的人爲校外輔導員。圖書室、實驗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師輔助管理人員同時參加。

1.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校 長

成員:教導處正副主任、團支部書記

職責如下:

(1)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2)制定教學計劃,安排課時、師資配備和教學(或活動)場所。

(3)對活動過程進行監控、指導。

(4)建立學生綜合活動實踐課學習檔案袋。

(5)對教師的課程實施進行評價、考覈。

(6)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課題成果進行評價。

2.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工作小組成員:

組長:學年組長

組員:各班班主任、課程教師、課題指導教師

職責如下:

(1)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日常管理,確保每位學生參與課程。

(2)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

(3)協助教導處建立“綜合活動實踐活動檔案管理”。

(4)審定課題或活動計劃。

(5)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

(6)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定。

四、課程實施

(一)研究性學習

1.課程安排

按照學校的要求,三年內學生須完成3個課題的研究,其中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分別完成1個課題。

2.組織形式

(1)以班級爲單位組織課程的實施,在課程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自願結合的基礎上,每組8人組成每班組成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

(2)根據實情小組確定課題,選擇合適的指導老師進行指導。

(3)每位指導老師一般指導1—2個研究性學習小組。

(4)小組推薦小組長一名,組長根據每個人的條件,安排具體分工,明確任務。

3、實施步驟

(1)理論指導

對於國中學生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比較薄弱。所以剛開始我們並不急於讓學生直接研究,而給他們提供一些當前學科知識的背景和教會他們如何進行科研的方法顯得更爲重要。初始階段先上理論課:研究性學習意義和如何選題、研究方案的設計和開題報告、研究過程與方法、研究課題的結題與展示。

(2)發動全校教師爲“研究性學習”出課題,以學科科教師的課堂教學爲主渠道,根據教材的內容,幫助學生選擇研究性學習課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選擇教師提出的課題,也可自己確定研究課題。並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認真進行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3)指導學生制定研究方案。指導教師及時指出研究方案中的問題。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手段(展板,實物投影,多媒體展示軟件,錄像,實物,照片)來闡述自己研究設想和方案。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創造,創新的思維方向引導,鼓勵學生多突破,多創新。

(4)學生實施研究,教師指導研究。對於研究階段,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從事研究,教師角色必須轉變,不再是學生研究的指揮者,而是學生研究的督促者、服務者,指引者。學生實施研究過程中,學生每次活動都必須認真填寫。

《記錄表》,並定期與指導老師見面,指導老師通過學生介紹和小組活動記錄,隨時瞭解他們的研究進展,並相應提出針對性指導。對於學生外出調查,指導教師還要做好道德品質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

(5)成果展示,綜合評價

學生完成研究成果後,教師要及時總結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對過程性的材料要及時存檔,將學生的成果在班內或校內進行展示,以此增強學生的榮譽成就感,也以此鼓勵其他學生研究的積極性。

(二)社區服務

1.課程安排

社區服務學習活動分別安排在七年級、八年級兩個學年進行,每個學年分別完成5個工作日活動時間,社區服務的形式與內容可以靈活多樣,如校內外志願者活動、社區活動、宣傳教育、幫貧助困等。

2.組織形式

(1)採取個人活動與小組活動結合的形式。

(2)由學生個人或小組向班主任提交“社區服務活動設計方案”,經班主任審覈後,上報政教處,批准後,在班主任或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服務活動。

(3)在學生進入社區服務之前,學校政教必須與學生參與服務的社區管理機構,通過不同方式取得聯繫,以便爭取社區的支持。爲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活動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

(4)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社區服務活動進行總結,通過總結,加深體驗與感受。

3.成果評定

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活動,不少於5個工作日,學校根據學生提交的有關參加社區服務的方案、活動記錄、社區管理機構評價、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評價、小組成員或同學評價等材料,進行評定。

(三)社會實踐

1.課程安排

社會實踐的形式可多樣化,學生三年中至少要有兩週時間參加學校統一安排的社會實踐活動,至少要有一週時間參加各種類型的社會實踐活動。

2.組織形式

社會實踐活動課由學校組織,一般以小組爲單位,每個小組不少於4人,同時注意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

(1)活動前的相關培訓與教育。培訓內容主要是社會實踐課程的組織要求、學習要求、活動方案的設計、開展社會調查等活動的一般步驟等。同時根據社會實踐課的開放性特點,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禮儀教育。

(2)選擇活動內容與制定活動計劃。除軍訓活動由學校統一安排外,其他活動都要由各社會實踐小組根據本組共同意願,先選擇活動內容,並根據活動內容制定活動計劃。交班主任或指導教師審查後再進行實施。

(3)活動的實施。各社會實踐小組圍繞選擇的活動內容,按照活動計劃認真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服從實踐單位的管理和領導;二是服從班主任或指導教師的管理和指導;三是小組內搞好協作;四是認真作好活動記錄。

(4)參與交流。當一項活動圓滿結束後,各小組在班主任或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認真撰寫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報告。同時小組內每個成員都要提交一份活動小結或體會文章。小組成果報告在班級或年級交流,個人的活動小結或體會文章在組內交流。

3.成果評定

由班主任或指導教師根據小組成果報告和個人的活動小結,進行評定,然後由學校進行評定,教務處做好登記。

篇12: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吃零食的範圍不斷擴大,種類也越來越多,且花樣不斷翻新,幾乎每個人都喜歡吃。如果兒童養成愛吃零食、不愛吃飯的壞習慣,就不僅會影響對所需營養素的全面攝取,有礙健康,還會加重胃腸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的紊亂。另外許多學生吃零食開銷大,愛攀比,給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零食雖好吃,但也隱藏着諸多隱患,甚至不知不覺中成爲可怕的健康殺手!

活動理念

1、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收集,自己去展現,自己去發現。由於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喜好不同,所以在這個主題活動中,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點,去探究在、展示自己。

2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圍繞“吃零食的學問”這個課題開展一些小課題研究性學習,在研究過程中,學生通過查閱收集資料,製作圖片、調查採訪等,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多對合作精神,還體現了多啊了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深入生活調查國小生都愛吃哪些零食。讓學生了解吃零食的利弊,知道如何科學、合理地吃零食。

(2)從多個角度去分析這些零食爲什麼如此受國小生的歡迎。

(3)通過與社會接觸,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活動交流中互相學習,發現,反思,改進,促進實踐能力的不斷髮展。

2、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圍繞問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生疑、質疑、探疑、解疑,從而再生疑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手段去收集、查找、選擇、組合信息,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網絡探究的快樂。使學生在自主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過程中體現自我效能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辨證地思考,養成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的意識,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對吃零食問題的獨特的看法。

活動過程:

活動形式

組織形式 ①個人、小組、班級活動相結合 ②邀請家長

實踐形式 ①調查訪問 ②研究、設計和勞動 ③小組合作交流 ④規劃、表達、反思

活動安排

本次活動計劃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定課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

第二階段:深入實際調查、訪問,總結交流。

第三階段:宣傳 寫倡議書。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研究課題

1、師:民以食爲天,“吃”是人生中永恆的話題。每日除了必備的三餐,有些人還會吃些零食,面對花樣繁多的零食,你都喜歡吃什麼樣的食品呢?爲什麼喜歡?

2、老師今天也帶來了許多好吃的,大家想不想看一看?(課件演示:出示商場、超市、小商店和各類小商小販攤的食品)

3、看了這些美味食品,你們有何感想?

老師聽同學們說:這麼多好吃的,又看到這麼多誘人的美食圖片,都快要流口水了。不過零食雖好吃,但也隱藏着諸多隱患,甚至不知不覺中成爲可怕的健康殺手!你們知道爲什麼嗎?

4.小資料:

近些年,不合格零食危害兒童健康的例子屢屢見諸報端:

20__年,雲南昭通市樂紅村國小的4名國小生,因食用油炸幹吃方便麪中毒身亡;

20__年3月,安徽巢湖市無爲縣希望國小一名六年級學生,因食用零食“大刀肉”中毒身亡;

20__年9月,哈爾濱市雙城市第七國小的三名學生因食用零食“蘭州小辣卷”,出現嘔吐、抽搐症狀。

上海媒體也報道,當地有孩子因爲食用添加劑過量的零食,從而導致腎衰竭。

5、師:多數零食確實誘人,但有許多零食對人的身體健康成長是不利的,也就是我們說的“垃圾食品”,而且吃什麼零食好,該怎樣吃零食都不是那麼簡單的,所以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吃零食,它裏面也有不少的學問呢!

師: 大家想不想對吃零食進行一下深入的研究呢?這節課開始我們就走進零食的世界共同研究吃零食的學問吧。板書課題:吃零食的學問

二、提出問題,確定研究內容

1、那麼關於“吃零食”你最感興趣的問題是什麼?願意說給老師聽聽嗎?隨着學生的回答,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歸類並板書:

(1)零食的種類

(2)愛吃零食的原因

(3)吃零食的好處與壞處

(4)垃圾食品的研究

(5)健康食品的研究

(6)怎樣改變吃零食的習慣

(7)怎樣科學、合理地吃零食

……

2、同學們有這麼多的問題想知道啊,老師真替你們高興,老師幫你們整理出了幾個大方面的內容,下面就請各小組討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容吧

3、小組彙報所選研究問題 。

三、確定主題,制定活動計劃。

1、下面就請同學們在以下的時間裏共同研究制訂活動計劃,活動時間由今天起三週時間,在這裏老師要提醒大家(出示課件): (1)、所制訂的計劃,時間、內容的安排一定要合理,切實可行;(2)、小組分工的時候要注意根據你們每個人的特長來分配任務,各盡其能,這樣才能達到分工合作的目的;(3)、小組的計劃在確定前,應該多徵求別人的建議,不斷的去修改,讓這個計劃盡善盡美切實可行。

大家聽清楚了嗎?那好,就請同學們開始吧!

2、學生開始制訂活動計劃。

3、各小組彙報活動計劃(師生共同點評)

4、通過我們剛纔的交流,我想現在你們每個小組每個人對你們的活動計劃都會有更好更有創意的想法,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一些時間來完善你們的活動計劃,現在開始。

5、學生修改制訂計劃

四、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本節課同學們選出了自己研究的小課題,並大體上制定好了活動計劃,課下請同學們繼續完善計劃並按照計劃開展活動,在調查活動中同學們要注意以下問題,(看大屏幕)

• 採訪:採訪的問題要設計好,有針對性,採訪時要有禮貌,儘量說普通話,並做好記錄(錄音機、紙筆等)

• 上網:學會分析、歸納、整理、提煉,從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

• 到書店:先和家長打好招呼,別忘了帶上紙和筆,跟圖書管理員要事先溝通好,取得別人的同意再去查找資料。

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活動得很順利很愉快,三個周後請在你們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成果彙報交流。

篇13:綜合實踐活動方案通用

一、課題的提出

背景:當今動畫片製作飛速發展,製作精美、情節精彩、語言有魅力、音樂有感召力、動感效果強的動畫片特別吸引國小生,國小生都很喜歡看動畫片,很多學生對很多動畫片耳熟能詳,對很多動畫角色崇拜至極,爲什麼國小生特別喜歡看動畫片?因爲這是一個接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也正是一個很好的綜合實踐課題。

我們準備這樣來引導學生開展這個課題的研究,在綜合實踐課上,我們先播放很多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片段給學生看,然後問學生你們喜歡嗎?你們還喜歡那些動畫片?爲什麼?激發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討論、思考。然後建議:我們以《國小生與動畫片?》爲題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好嗎?探究動畫片爲什麼這樣吸引我們,它對我們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二、設計理念:

1.體現學生個性化的特點。這次主題的選擇,完全是學生喜歡的,在活動中,讓學生們自己去收集,自己去表演,自己去展現。由於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喜好不同,性別不同,在這個主題活動中,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點,多方位的展現自己的風采。

2.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本着以學生爲研究主體的原則展開,如一開始我們和學生一起制定活動目標和討論確定探究的方向和方法等,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拉進了學生與探究主題的距離。

3.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辨別是非的能力,合作進取的能力,社會交際和言語表達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力等等;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還體驗了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三、活動的目標

活動始終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指導,我們和學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動的目標: 情感目標

1.通過合作課題小組的集體探究,培養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2.體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悅, 增強自信心,

提高學習興趣。

能力目標

1.通過上網、去圖書館蒐集信息,培養查找、蒐集並簡單處理資料的能力。

2.通過與社會接觸、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在活動交流中互相學習、發現、反思、改進,促進實踐能力的不斷髮展。

知識目標

1.知道國小生喜歡什麼樣的動畫片

2.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爲什麼動畫片吸引國小生

3.從客觀的角度認識動畫片對國小生的影響

三、活動的對象及課時

活動對象:國小五年級學生

課時:15課時左右

課時採取彈性課時制,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每週2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根據實際需要還可以與其他學科打通使用。

四.注意事項

1.開展考察或其他活動時,要引導學生事先寫好行動計劃書,設計好調查問卷,準備收集資料的相應工具,如筆記本、照相機等。

2.教師事先要了解學生外出活動的時間、地點、活動內容,並爭取家長的支持。

3。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蒐集、處理信息,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4.在活動進行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髮揮創造性,不要過多地干涉學生的活動,更不能用自己的觀點去影響學生。教師應將自己定位於學生的合作伙伴。

5.在進行總結評價時,不要過分關注結果,而應注重學生的體驗與感受。

五、活動形式: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調查研究活動。

六、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主題生成 制定計劃 (2課時)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分組活動 看動畫片對學生成長的影響調查 (4課時)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小組彙報 分享成果 (4課時)

第四階段:彙報展示階段 (1課時)

第五階段:評價階段 (1課時)

八、活動實施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自由組合 制定計劃

具體目標:確定子課題,建立研究小組;撰寫研究方案,準備實施。

活動時間:課內2課時

1、討論定探究方向和方法

組織學生討論爲什麼喜歡看動畫片?喜歡看動畫片好不好?看動畫片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影響?讓學生在討論中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 在這裏要引導學生思考在遇到問題時除了問老師、家長外怎樣自己找答案,用什麼方法(讓學生說),然後老師總結學生說的方法。

2、圍繞主題,展開討論,生成子課題研究內容,歸納如下:

1)國小生喜歡看什麼樣的動畫片

2)看動畫片對我們好的方面

3)看動畫片對我們不好的方面

4)爲什麼國小生喜歡動畫片

3、建立子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1)、在老師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根據途徑的不同,分成三大組:採訪組、考察組、網絡組。)

(2)、以小組爲單位,討論設計子課題研究方案。(教師參與其中進行指導,但以學生意願爲主,不必過細,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掌握。)

4、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

各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師生共同評議,完善方案。

注意事項:

一般收集資料的方法有上網、圖書館或書店看書、採訪(同學、家長、路人、專家等)可能學生還會想到其它的方法,這時老師要對這些方法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老師預期審視學生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給學生提出來,讓學生在活動中注意。學生在收集資料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上網搜索的技巧問題、採訪時有要注意的事項(如採訪前準備好本次採訪的問題,衣着整潔,有禮貌)、採訪專家要在老師的帶領下等。

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研究探究方法和具體措施。這裏由學生自己活動,老師已經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前給學生提出。但是在學生活動過程中老師還是要審視學生的方法是否可行。

1)通過上網、去圖書館蒐集信息等方式收集信息

2)採訪同學、家長、行人(老師)、專家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分組活動 看動畫片對學生成長的影響調查

一.具體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看動畫片對他們成長的影響,培養學生採集信息、數據並分析的能力。

2、通過活動,提高學生團隊合作、人際交往、語言表達、綜合運用等能力,引導學生作好記錄等工作。

二.研究形式1、調查、訪談2、統計、資料彙編

活動時間:課外1——2周

三.活動過程:

1、分組蒐集,確定蒐集的內容。各“研究小組”分頭行動,通過上網、查閱書籍、調查、訪問他人、明白看動畫片對他們成長的影響,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家長、老師一起探討、研究。

採訪組:國小生喜歡看什麼樣的動畫片

考察組:看動畫片對我們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

網絡組:爲什麼國小生喜歡動畫片

2、作好活動記錄和研究工作。設計表格如下,發給小組長,負責記錄填寫。

整理。各“研究小組”對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及過程進行整理,並填寫“走訪記錄”、各小組分工協作在收集信息之後各組將收集到的信息彙總,整理。

四、活動指導:

(1)、開展考察或其他活動時,要事先寫好行動計劃書,設計好調查問卷,準備收集資料的相應工具,如筆記本、照相機等。

(2)、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資料,鼓勵學生在活動中要運用上網、訪問、調查、觀察等多種方法蒐集、處理信息,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指導學生調查研究要客觀真實,不能弄虛作假,提高研究的真實性。

(4)、指導學生注意活動安全問題。課外外出活動,必須先徵得教師和家長的同意,告知具體的活動地點。

(5)、引導學生克服實踐活動中的心理和技能障礙,提高學生交際、口語等能力。

(6)、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過程的碰到的困難,鼓勵學生開動腦筋靈活應對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小組彙報 分享成果

具體目標:(1)、整理資料,提煉認識,撰寫結題報告。

(2)、交流活動,反思汲取經驗,體驗成功。

活動時間:課內1課時,課外一週

活動過程:

(1)、各小組對研究資料進行統計、歸類、彙總、篩選、整理、分析研究,形成結論。教師作相關指導(如資料有效性分析,剔除無關材料,表述語言的斟酌,還需要補充調查的材料收集等)。

(2)、指導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進行交流、反思。

(3)、撰寫結題報告和體會文章,教師重點指導課題報告的撰寫,主要內容框架:

《動畫片對學生成長的影響》活動結題報告

(4)討論課題展示內容、形式。

以一起討論各種表現的手段和形式,如展示小報、表演小品、朗誦、圖片課件展示等,鼓勵創新展示。

①、預期成果形式:研究報告、體會文章、成果課件等。

②、展示交流:

(5)、學生自行設計《動畫對學生成長的影響》辯論會方案。各研究小組分工準備主題會展示節目。

第四階段:展示階段:1、全班交流

各小組將自己收集整理好的信息,在全班展示,交流。

全班交流後可能有個生成性問題,有的學生聽到、看到別人收集的資料之後可能會改變自己觀點、立場、感興趣的問題,這時讓學生再次分組有利於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在自己最感興趣的組裏活動,是活動能夠繼續開展的前提。

2、分組

學生展示了自己收集的信息,看了別人的展示之後,對看動畫片這個可能會有新的認識,學生按自願的原則分成

正方:動畫片對我們有好處,可以看多看動畫片

反方:我們應該少看動畫片

3、準備辯論會

學生按照自己的觀念,組成新的小組,各組選出組長,組織組員,制定本組任務,準備辯論會。

學生準備文字資料、圖片、影視資料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根據學生的情況,如果學生沒有搞過辯論,可以給學生看其他學生的辯論錄象,給學生提出辯論注意的地方,以便學生下一步活動順利開展

4.脣槍舌戰辯論會

佈置會場,讓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開展辯論會,辯論會又是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的展示會。

請家長和領導參加,提出寶貴意見。動畫片對孩子不利的影響。(1)動畫片的情節、動作和現實生活差距太大。有些是人不可能達到的境界,比如在天上飛等。孩子看多了去模仿,造成嚴重的後果。(2) 很多動畫片裏面都充斥着暴力行爲,孩子看完了,光記住打打殺殺,老是模仿動根據辯論話題(動畫片對我們的影響),分成正方、反方兩組,自行準備。要求從言行、思想、心理等多方面進行考慮。

1.小小辯論臺:

1)辯論話題:動畫片對我們的影響 正方:看電視有好處 反方:看電視有壞

2)辯論規則:A理由要充分B要認真傾聽對方的發言,反駁對方時要注意文明,要有禮貌。

3)學生準備一分鐘後展開辯論。

2.採訪成人眼中的動畫片:(分組進行採訪,父母組、老師組、專家組)

1)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從中受到不良影響,不同意孩子總看動畫片,應好好讀書,節假日休息是再看。

2)老師:建議孩子看看新聞、時事,平時多多看課外書,適時看動畫片。

3)專家:看動畫片是孩子們一個業餘的途徑,也是一個成長的途徑,更是一個收藏快樂的途徑。動畫片與孩子天生就沒有距離,也可以說動畫片在某種程度上伴隨着孩子的成長。一、孩子在看動畫片有利的方面:(1)有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2)動畫片能擴展孩子的知識面。動畫片所涉及的內容也是十分豐富,就如《藍貓》這個節目涉及到宇宙、地球、土地、河流到科技、軍事,再到人倫、藝術,無不干涉,各領域的一些基本知識、都以一種生動活潑的形式走入幼兒的心裏。 (3)動畫片能擴展孩子的思維。在孩子觀看動畫片時可以孩子的發揮想象,孩子看完動畫片之後,可以讓孩子對故事情節的改編畫片中的打鬥動作,經常會與同學發生衝突。如:《奧特曼》,多數孩子看了這部動畫片都學會了打人,男男女女都在學奧特曼打怪獸,孩子在與同伴玩耍時都會把同伴當作怪獸。(3)孩子很喜歡看動畫片,經常會一動不動地坐在電視機前看一兩個小時,作業、預習等等全部拋在腦後。(4)對孩子來說,比看電視更重要的是培養他的閱讀習慣,孩子如果習慣於看輕鬆愉快的動畫畫面,就可能對需要費點力氣的閱讀不感興趣。

(5)除了經常提到的兇殺暴力的渲染,另外一個因素也不能忽視,那就是沉溺於動畫片的世界。即使再優秀的動畫片,青少年一旦成癮,就會在其成長過程中留下傷害,比如產生孤僻症,出現人際障礙。三、父母要篩選動畫片,給孩子提供健康、積極的動畫片,勿讓孩子停留於消極被動的欣賞瀏覽者的角色,應隨機引導孩子談論、比較、評價動畫片中的人物、情節,讓孩子講述其中優美的文學語言,真正體驗其精神實質。

5.小結

老師對本次辯論會進行小結,辯論不要求有結果,只要讓學生認識到看待任何事要全面,不能片面的認爲它好或是不好。

第五階段: 評價階段

具體目標:對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態度、情感體驗及獲得的知識、技能等進行評價,以正面激勵爲主,培養學生進一步進行小課題研究的興趣。

活動時間:1課時

1.說我的心裏話

學生通過填寫“說說我的心裏話”一表,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一次自我反思,並在交流中相互促進,在反思中不斷改進。

“說說我的心裏話”評價表

2.心得體會

學生對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寫寫心得體會,分析自己的得與失,有什麼收穫,有什麼體會,你對看動畫片有什麼新的看法。

3.評價、表彰各先進

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評價是過程性評價,根據學生在本次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對學生進行評價,表彰在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學生,評出最佳小組、最佳表演獎、最佳辯論手獎等,獎項涉及面廣一些,關注全體學生,激發學生興趣。

篇14: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設計理念

(1) 主題的價值與意義

客家傳統節日文化是客家習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悠久民族歷史的跟,同時還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客家民族節日文化有着鮮明的特點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養我們中國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學期“客家節日文化”主題研究活動開展之後,我們教師和學生都越發感到家鄉傳統節日所承載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學生對客家傳統節日由“沒意思,沒什麼認識,不如洋節日”到從心底裏流露出對客家傳統節日文化的喜愛和爲自己的家鄉擁有燦爛的文明而自豪。基於以上認識和了解,我們老師和校領導決定本學期六年級的綜合實踐課題仍然走探究傳統、感受歷史的路子-----《走進客家傳統節日》由此產生。我們的目的旨在讓學生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能產生髮自內心的對客家傳統節日文化和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熱愛,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正確認識和了解客家的傳統節日,增長知識和才幹,完善自身,立足社會。

(2)活動對象:六年級全體學生

(3)活動時間:4周

二、主題活動目標(具體目標)

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了解客家特色的節日文化,重點是陰曆節日;學會將課外採訪與豐富的課內活動相結合;學會必要的科學研究方法,會收集與整理資料,會在研究中與他人合作與交流。

過程與方法

由指導老師確定主題,設計制定出具體的活動方案;

組織學生做好活動前的宣傳發動工作,指導學生制定活動計劃;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組,讓學生選出組長,負責領導組織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及時根據學生研究情況調整教學,負責組織活動,保證活動安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客家節日文化的基本瞭解,讓學生感受客家

特色節日的魅力,培養他們關心社會,關心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歷史悠久,燦爛文明的節日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感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活動實施準備、開端

(1) 收集客家傳統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風俗習慣,可

以通過查閱書籍、雜誌,詢問父母、長輩和民俗機構等方式;

(2) 與少先隊輔導員聯繫開展主題活動,“客家節日文化”

主題教育是最現實的愛家鄉主義教育。與計算機、語文、美術等學科教師聯繫,取得支持,多學科教師參與組織的形式,組織學生開展對客家傳統節日的全面考察的綜合實踐活動。

(3)活動涉及的學科領域

四、主體設計(活動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確定主題、發現問題、制定活動計劃

組織學生學習課題,撰寫出活動計劃,計劃力求涵蓋主題、小組分工、研究階段、探究方式等各項內容,主題確定後,活動就全面鋪開。師生共同確定實施本課題的調查點:

1. 瞭解客家有哪些傳統節日,以及這些傳統節日的各種風俗習慣。

2. 向家長詢問傳統節日的由來及典故。

3. 去圖書館或網上查閱有關資料,瞭解古往今來的客家傳統節日,以及它們的文化。

4. 向家長詢問古今客家傳統節日文化的差異性,瞭解客家歷史背景。

篇15: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

課外社會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學生特點,利用當地資源,開展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它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其求知興趣,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爲學生髮展自己的愛好和特長提供機會;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二、開展野外植物綜合實踐活動的作用

1、走進活動基地,瞭解家鄉的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以及發展經濟的資源優勢,增進熱愛家鄉的情感。

2、深化素質教育,實施以觀察和實驗爲主的生物學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3、讓學生從身邊的環境中瞭解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樹立關心生態環境的思想,培養可持續性發展的觀點。

三、開展野外植物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計劃和組織方式

1、課時安排以兩週宜。

2、把全班分成八個小組。

3、學生帶好採擷工具,帶上一到兩隻照相機,拍些植物標本的照片。

四、開展野外植物綜合實踐活動的地點選擇

觀察地點選在校園、校園附近,有選擇地採摘植物的器官,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和認識植物。

五、開展野外植物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

1、採摘較爲典型的花,觀察花的組成、花瓣的顏色、雄蕊和雌蕊。教師簡單介紹花的果實和種子的情況。

2、採摘較爲典型的枝條,觀察枝條的組成,介紹枝條的芽和枝條的關係。

3、採摘直根系,觀察根的組成,指導學生觀察根系在土壤中的分佈特點。

4、採取果實,指導學生觀察果實和種子的關係。

5、總結植物營養與植物生長的關係,讓學生體會六大器官的相互作用,加深對植物體的整體認識和理解。

6、解答學生提出的有關問題,以提高學生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的積極性。

篇16: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爲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瞭解校園周邊環境,同時在大自然中感受經典古詩文的魅力,我校將組織全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爲確保這次活動能平安、順利、有效地開展,現將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活動組織:

1、總負責:

【(一、二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

2、各班負責老師安排:

班級 班主任 語文老師 帶隊老師 拍攝

二、活動地點:人家小區外圍

備註:如活動當天下雨,活動地點則改爲各班教室,上午第四節照常上課,活動提前至1:00起,請負責老師及時到位。

三、活動時間(已修改):

1、12月17日(週五)提前至第四節課用餐(11:00起:一至三年級用餐;11:10起:四至六年級用餐)

2、11:50學校天井集中。

3、12:00按班級秩序出發,徒步至活動地點。

注:一至三年級出校門後統一向西(校門往右)走;四至六年級出校門後統一向東(校門往左)走。

4、13:40開始返校,到校後告知門衛返校情況,之後各班集中教育,14:00左右放學。

四、活動要求及準備事項:

1、注意學生形象,佩戴好紅領巾、校徽、穿好校服。

2、所帶食品及茶水不宜太多,並自備垃圾袋、餐巾紙和桌布。

3、各班由班主任、帶隊老師全面負責管理學生以及安全、禮儀、衛生等方面的教育。

4、各班自主選擇合適的場地。(場地要求: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能容納本班學生開展活動即可,可由家住小區的學生介紹、推薦。)

5、確定場地後,各班開展主題班隊活動:一年級自定主題,二至六年級以“經典誦讀”爲主題,結束後將班隊活動方案整理成文,並於活動後上交至德育處,參與評選。

注:不允許帶剪刀、小刀等危險用品,不帶MP3、MP4、手機等貴重娛樂用品。

五、活動注意事項:

1、過路口時井然有序,不在路邊打鬧,不做危險動作,不允許私自登高、下水等。

2、注意飲水和飲食衛生。

3、文明有禮,不大聲喧譁,不觸碰小區居民的物品:如晾曬的衣物等。

4、愛護公物,保持活動場地整潔。

5、每位老師的手機都要求保持暢通,以防出現緊急情況可及時聯繫。

注:其他未盡事宜另外通知。

區調東中心國小

20xx年11月5日

篇17: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區初級中學“親近自然 走進農家”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爲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加強對學生熱愛家鄉的教育。我校定於12月20開展“親近自然 走進農家”綜合實踐活動。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12月20日下午

二、活動路線:

XX中學—冬瓜坪—雙王廟—黃金橋—XX中學

三、參加人員:全校師生

四、活動內容:

野外拉練+環保行動+社會調查+影視教育+徵文比賽

(一)野外拉練:以班爲單位,每班分4—5個小組,每組由指定教師擔任隊長,負責組織和安全工作。

(二)環保行動項目:

每組準備小鋤頭、塑料袋等清污工具,清除公路及兩側垃圾。

(三)社會調查

每組分發若干份調查表,調查瞭解XX果農的生產、生活、經濟等情況。

(四)影視教育

週四晚上組織全校學生觀看勵志影片。

(五)徵文比賽

以此次活動爲載體,舉行一次徵文比賽,分年級評出一、二、三等獎。

五、活動要求:

1、請各班於 12月18日 將分組名單上交團委。(注:每組學生人數控制在10人左右。)

2、全校師生活動期間注意安全、環保,不允許擅自外出活動。

3、學生在公路上行進要靠邊,不得追逐打鬧,橫穿公路。

4、戶外競走是項團隊合作的活動,各小組組長負責照顧好本組組員,在活動中負責管理好組員行爲。

5、請穿適合季節的運動類服裝、運動鞋;女士請勿穿高跟鞋。不需帶太多現金,請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

附:《野外拉練日程安排》

野外拉練日程安排

13:30 全校師生操場集合,強調戶外活動紀律和安全事項。

14:00 準時出發。

14:00—17:00 野外拉練+環保行動+社會調查

17:00—17:30 返回學校,各小組清點人數,上報團委。

18:20—20:10 影視教育

教師活動安排表

七年級一班:z

七年級二班:z

八年級一班:z

八年級二班:z

九年級一班:z

九年級二班:z

篇18: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背景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中國人民的美德。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然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浪費的現象也就日益突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曾經是常被用於兒童啓蒙的詩句,可現在,很多富裕起來的人已經忘卻了這首從小背熟的詩的精髓,節儉也是一種美德,是對勞動的尊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很多的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節儉同樣是一種能力,建設節約型社會,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教育學生節約糧食,是我們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爭做節儉小公民》就是讓學生走出課本、走進網絡、走向社會,瞭解糧食的重要性,並懂得糧食來之不易,從而養成節約每一粒糧食的習慣,也讓更多的人懂得節約糧食。由此,我校組織學生進行《勤儉節約是美德》綜合實踐活動。

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勤儉節約是美德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勤儉節約是我國人民的美德,應加以繼承和發揚;

2、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意義,知道從平時的點滴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三)活動人員:

一至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時間:

20xx年3月10日

篇19: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課題確立的動機

1.廚房用具是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好助手”。但是,許多學生對廚房用具一無所知,甚至連燃氣竈的開關都不會使用,更不必說用電飯鍋做飯了。

2.讓學生們走近這些廚房用具,也就是走近現代科技。學生通過調查瞭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科技意識,增進對科技情感,發展自身的科學素養。

3.廚房用具比較常見又貼近學生生活,學生也願意動手使用它們、改進它們,因此對這一課題很感興趣。

二、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的一些廚房用具的利與弊,並對部分廚房用具進行改進。

2.通過對廚房用具提出問題,進行改進的過程,提升問題意識,激發創新思維,提高動手能力。

三、活動時間

一學期

四、活動年級

5、6年級

五、活動計劃

本課題的研究,本着“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全程指導”的原則,以重過程,求實效爲宗旨,以“學校—家庭—社會”爲活動主線,開展四個階段性主題活動:確定主題、設計方案、實踐操作、成果展示。

六、活動實施

第一個階段確定主題

目標:學會設計調查表,整理調查結果,總結調查情況。

①查閱資料,瞭解常用廚房用具種類及使用情況,感受科技進步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②交流《廚房用具知多少》的調查問卷。

在調查訪問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對廚房用具做更進一步的探究,對廚房用具在使用中存在的不便之處進行資料整理,確定需要改進的廚房用具。

(一)瞭解廚房用具的發展狀況,體會科技的進步。

1.通過圖書館查閱有關資料,瞭解廚房用具的種類及使用。

2.網上搜索高科技的廚房用具,爲第二階段繪製設計稿做鋪墊。

(二)學生討論交流課前準備的《廚房用具知多少》的問卷調查。

1.問卷調查內容:

廚房用具知多少?

篇20: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選題背景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更容易在淡化的過程的喪失,現在人們之所以覺得過節越來越沒意思。隨着經濟發展,精神文化的缺失越來越令人感觸頗深,傳統的內容越來越少,而承載着傳統的文化載體也漸漸在人們眼前消失,沒有了歷史,失去了鑑別。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端午並不是非常瞭解,對端午習俗中的文化現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問題提了一大堆,所以適時組織這次“傳承文化,走進端午”爲主題的綜合實踐課程活動。另外,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二、設計思路

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爲核心,以學科組研究爲基本形式,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過合作調查、採訪、參與實踐、信息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展示與評價等探索活動,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安排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4月11日 端午節日課程動員會

4月17日 各學科、各年級填寫上交端午綜合課程設計方案

4月17日至5月8日老師帶領學生查閱端午相關資料,積累靜態和動態作品素材

5月9日至10日 學校調度各學科動、靜態作品成果

5月11日至19日 學生修改、完善作品

5月22日至23日 各班佈置靜態作品(照片牆、文件袋、板報)

5月24日 端午綜合實踐課程結題彙報

四、各學科內容推薦(微課、活動)

端午由來大探祕

語文:低年級段學生蒐集有關端午的傳說、詩歌,開展詩詞朗誦比賽、資料交流會,擴寬學生認知範圍;中高年級段創作和端午有關的作文、詩歌,製作端午精美小報。

數學:微課1、根據龍舟思考行程問題在生活中的應用。

2、巧求糉子的體積。

英語:向同學對端午做簡單英文介紹,創作端午情景劇。

端午才藝大比拼

音樂:學唱和端午有關的歌曲,學跳與端午有關的舞蹈。

美術:製作端午節有關的繪畫、貼畫、立體畫。手工做糉子。

端午活動大搜索

體育:根據龍舟,開展齊心協力走比賽。

五、活動相關學生評價

各學科各班級評選“端午”綜合實踐課程優秀學生,頒發獎狀和獎品。

六、展示內容。

10名學生博客小導遊,看展板解說。二維碼掃描。進入二樓報告廳

1、端午傳統文化微課。

2、端午民俗展示。PPT展示虎符、龍舟、齊心協力、兒童額頭點雄黃酒等,展示內容均是我校師生活動視頻或照片。

3、師生互動,即興詩詞背誦,獎勵糉子。

4、有關端午歌舞展示。

5、端午情景劇(語文或英語)

6、學生自創詩歌展示。

7、包糉子比賽。

8、品嚐糉子美食。

篇21: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分析:

這是一次整合了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等多項語言實踐方式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目的在於進一步圍繞第五單元學習內容的重點,拓展瞭解對中華歷史有重大影響的人物,通過蒐集、整理、展示名人資料等活動形式,提高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以及動腦、動手、動筆、動口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課標對五年級學生提出的要求是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學習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所以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會大量收集但不會合理選用資料的情況,此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學會整理、彙總資料,並啓發學生根據本組收集的名人資料,靈活選用獨特的方式展示活動成果。

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圖書館、書店或互聯網等途徑蒐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2、以本次活動展示爲契機,提高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的能力。

3、圍繞第五單元學習內容的主題,引導學生表達對名人的崇敬、讚頌之情,增強學生對名人的瞭解,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

活動準備:

學生準備:以小組爲單位彙總、整理所收集到的名人圖片、音像等資料,以獨特的呈現方式編排活動。

教師準備:製作課件、編寫教案、指導學生整理資料。

活動流程:

一、揭示活動主題

師:開學初,老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收集名人的資料,並進行分類彙總、整理,相信你們每一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名人集,這節課,就讓我們以“尋找名人的足跡”爲主題進行活動展示,現在老師想了解一下在開展這項活動的過程中,你們是通過哪些途徑去了解名人的?(學生各抒已見)

生:我是通過視頻觀看和上網查找了解了文學家的相關資料。

……

二、明確活動要求

1、出示活動展示的具體要求。

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瞭解到的名人的情況,並展示蒐集到的照片、音像等方面的資料,說一說你搜集這些資料的途徑和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彙報。

2、學生自讀,明確活動展示要求。

三、展示活動成果(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活動成果展示)

1、中華偉人

(1)中心發言人整體彙報所蒐集到的中華偉人的資料及蒐集資料的途徑和本小組的展示方式。

(2)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彙報展示本組的活動成果。

(3)教師小結:針對學生的展示方式、彙報內容或偉人身上所具備的崇高精神品質等進行鍼對性地小結。

2、文學家

(1)中心發言人簡介本小組開學以來收集了哪些文學家的相關資料及收集資料的途徑和展示活動成果的方式。

(2)小組成員以獨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也可以帶動全班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

(3)教師有針對性地小結。

3、家鄉名人

(1)中心發言人將開學以來蒐集到的家鄉名人的資料及收集途徑向全班學生進行解說。

(2)小組成員全員參與活動成果的展示。

(3)教師有針對性地小結。

〔設計意圖〕學生的活動成果非常豐富,展示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可以是文字資料介紹,可以是書法展示,可以是知識問答,也可以是朗誦等等,活動成果展示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參與者、引領者。當然,一定要引得及時,領得到位。注意評價、小結多元而具體。以本組獨特的方式向大家介紹收集到的家鄉名人的資料和蒐集這些資料的主要途徑及展示方式等。

四、暢談活動收穫

瞭解了這麼多名人之後,能說說你的收穫嗎?(自由暢談,教師對學生的收穫給予肯定、激勵與指導。)

五、總結活動實效

教師針對本次展示活動的方式、學生的表現及本次活動的實效性進行總結。

師:本次活動,各小組以不同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中華名人的風采,身爲中國人的我們感到驕傲。

六、延伸活動足跡

1、製作一張名人書籤卡,送給老師,同學或家長。

2、選讀一本名人傳記。

七、評選活動獎項

學生進行民主評議,推選出本次語文實踐活動中涌現出的最佳創意獎、最佳合作獎、最佳表演獎的小組。

篇22: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背景】

從這幾年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四年級的學生對設計與製作的活動主題尤爲喜歡。結合近年來手工diy漸成時尚,我們以“紙漿貼畫”爲主題開展系列活動。紙漿畫的製作花費少,只需在家利用簡單的材料和工具,加點創意,就可以作出一幅獨具風味的作品了,既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又可以讓學生心靈手巧。因此我們圍繞“紙漿貼畫”,以研究性學習爲主線,有機整合其他三個領域,通過活動使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比較、設計、操作、交流、實驗、表達等能力得到提高,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活動總目標】

1、通過調製合適的紙漿這一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能力。

2、通過收集資料活動,增強上網查閱、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

3、通過親自設計方案、製作紙漿畫、成果展示等活動,掌握製作紙漿畫的技巧和方法,學會較嚴密、全面地思考問題;提高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及動手動腦等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4、通過紙漿貼畫的製作,激發學生全員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活動中增強學生審美、創新意識,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對象】四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預計19課時

【活動主要內容】

本活動主題共分爲兩個活動專題:

活動專題一:調製合適的紙漿

活動專題二:製作紙漿貼畫

【活動準備】

學生方面:紙、漿糊等

教師方面:油畫、剪貼畫、紙漿畫等作品、製作紙漿畫的材料

【活動過程】

活動專題一:調製合適的紙漿

一、主題生成階段(1課時)

(本次研討活動內容,詳案請見P10-1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紙漿畫作品,學會觀察的技巧。

2、通過自主調製紙漿,培養觀察、比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展示紙漿,反思自己在調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自身的不足之處,積極與老師、同學探討問題解決的或改進自身不足之處的辦法。

4、清晰、簡潔地表達個人觀點,能認真傾聽他人的觀點。

學生主要活動

1、通過觀察紙漿畫作品,激發探究興趣,確定活動主題。

2、根據活動主題,生成探究的問題。

3、學生合作探究,嘗試解決問題,。

4、佈置作業:學生繼續尋求最合適的紙漿,對實驗過程和結果進行觀察記錄,寫一篇觀察日記。

教師指導要點

1、激發活動興趣,指導確定活動主題

2、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的技巧

3、指導學生用觀察、猜測、驗證等方法進行探究,解決問題

4、指導學生對調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反思,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二、展示、反思、小結階段(2課時+課外)

學生主要活動

1、學生把觀察的結果在班上進行交流。

2、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反思在調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自身的不足之處。

3、幫助學生形成調製合適紙漿的最佳方法 ,繼續實驗。

4、學生對自己的階段活動進行小結,寫一篇活動感言並交流。

教師指導要點

1、指導學生對觀察過程進行記錄。

2、指導學生對活動階段進行小結,如活動感言具體要從“自己的收穫”、“自己的不足”以及“以後努力的方向”等方面來敘述。

活動專題二:製作紙漿貼畫

活動專題二目標:

1、通過交流收集的信息,培養收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2、能初步制定合理的設計方案,增強規劃的意識。

3、通過交流、評議方案,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能根據他人建議修改設計方案,完善方案,培養善於吸納他人的優點和建議的良好品質。

5、通過動手製作紙漿貼畫,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和創新意識。

6、通過成果展示與交流,培養評價能力。

7、通過暢談活動收穫及反思,促進語言表達、反思、總結能力的提高。

一、設計紙漿畫方案階段

設計方案階段1 (1課時)

——活動方案中製作紙漿畫的步驟與方法

活動目標

1、通過師生交流的過程,學會整理、歸納、利用信息並進行發佈。

2、學生在探究設計方案基本要素的過程中,感悟活動前進行合理規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在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過程中,形成尊重他人的觀點、欣賞他人成果,勇於接受他人批評建議,客觀檢討自己的不足,不斷追求進步的良好品質。

學生主要活動:

1、引導學生初步感知紙漿畫製作的步驟,形成活動前必須先有規劃的意識。

2、小組合作製作紙漿畫 ,自主探究合理的製作方法。

3、各小組展示本組的作品,並說明本組設計製作活動的步驟與方法。

4、師生共同梳理,歸納出紙漿貼畫製作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5、佈置課後任務。

教師指導要點:

1、指導學生了解制作紙漿畫的步驟與方法是設計方案中最重要的要素。

2、指導學生對製作紙漿畫的`過程與方法是否合理進行反思。

3、指導學生通過交流和評價,發現和反思各自在製作紙漿貼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尋找對策。設計方案階段2(2課時)

活動目標

1、明白一份完整的設計方案中的各項目內容和要求

2、能初步獨立制定一份屬於自己的合理的設計方案,增強規劃的意識

學生主要活動

1、全班交流,明白一份完整的設計方案應具有哪些具體項目,各項目具體填寫的內容和要求

2、學生初步制定設計方案

3、佈置課後任務

教師指導要點

1、指導學生制定製作方案從以下的幾個要素來考慮:製作項目、目標、材料、步驟與方法、預期結果、草圖。

2、指導學生明確各項目填寫的具體要求:如步驟與方法填寫要具體合理等。

彙報交流、改進方案階段(2課時)

活動目標:

1、通過交流、評議製作方案,培養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根據他人建議修改設計方案,完善方案,培養善於吸納他人的優點和建議的良好品質。

學生主要活動:

1、全班一起交流方案,互相質疑、提出修改意見。

2、學生進一步完善修改自己的製作方案。

3、佈置下階段任務。

教師指導要點

1、指導學生考慮構圖的整體結構、考慮設計的圖案是否適合製作紙漿貼畫。

2、指導學生考慮顏色的合理搭配,是否突出圖面的視覺效果:色彩鮮豔、明快。

3、指導學生圖案設計要有創意。

二、按照方案、自主製作貼畫階段(6課時+課外)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製作紙漿貼畫,培養動手動腦能力和創新意識。

2、對製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能採用實驗、質疑等方法進行探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探究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學生主要活動

1、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製作。

2、製作過程中,針對出現的問題,採用實驗等方法進行探究。

3、通過對比實驗、觀察現象等方法,尋找最適合製作紙漿畫的顏料、黏合劑、底版。

4、根據多次實驗得出的經驗,再一次創作一幅紙漿畫。

教師指導要點

1、指導學生按設計方案進行製作,遇到困難積極想辦法解決

2、指導學生採用對比實驗、觀察等方法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得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3、指導學生在製作過程中掌握技巧,形成經驗。如(1)、注意色彩的搭配,冷暖色和明暗色的處理。(2)用鑷子夾的紙漿不要過多,粘時不要過厚。(3)紙漿要覆蓋整個畫面。

三、交流評價 梳理總結階段(3課時)

活動目標

1、通過成果展示與交流,培養反思、評價能力。

2、通過暢談活動收穫及反思,促進語言表達、反思、總結能力的提高。

學生主要活動

1、全班交流,制定評價方案。

2、分組評選,選出各小組裏面做的最好的作品。

3、各組派代表展示選出的作品。

4、小組各派出一名小評委,上臺評選全班的兩個最佳(最佳手工獎和最佳創意獎)。

5、獲獎同學介紹經驗。

6、全班學生一起回顧製作紙漿畫的過程,交流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寫一份活動感言。

教師指導要點

1、指導學生制定評價方案,如從最佳手工獎要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

2、指導學生從“我的不足”、“自我滿意的地方” 、“我的收穫”、“以後需努力的方向”等方面進行進行反思和總結。

四、舉辦作品展覽會階段(2課時+課外)

活動目標

1、通過舉辦作品展覽,培養策劃活動的能力。

2、通過作品展覽,增加家長對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情況的瞭解,爭取更多的支持。

學生主要活動

1、佈置展覽會場。

2、邀請家長參與活動。

教師指導要點

1、指導學生商討有關作品展覽會的事宜。

2、指導學生布置會場:如作品放置在什麼地方比較合適,是掛在牆壁上還是平放在桌上。

3、指導學生邀請家長參與活動。

篇23: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由來:

在我們周圍浪費的現象是很多的:水龍頭人走水空流;晚上空教室裏燈火徹夜通明,食堂裏吃了一口的飯就倒掉了......嚴重的浪費讓人觸目驚心。很多人把節約掛在嘴邊,但內心深處的節約意識卻非常單薄。於是明明可以避免的浪費現象就產生了。其實減少浪費並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隨手關燈、節約用紙等等,都是關鍵在於:

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

二、活動目的:

(1)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知道浪費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增強節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瞭解浪費現象對生活的影響和危害,培養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3)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獲得探究的體驗。

三、準備活動:

1.提出主題、確定對象:

無論是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學校生活或社會生活中,我們都會看到很多浪費現象,造成浪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解決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今天讓我們走進生活,走進社會,看看生活中的浪費現象。那麼,你準備選擇哪個方面來開展自己的活動呢?讓我們來開展一下討論:提出自己想研究、調查的問題,與老師、同學協調好,組成自己的研究、調查活動小組。

2.制定活動方案:

開展活動可要有明確的活動計劃、方案,與小組同學一起圍繞感興趣的主題,制定活動方案吧。

表1:“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調查、研究活動計劃

尋找

本子只用一面,水龍頭空流幾小時,沒人的房間裏檯燈開一宿......

活動地點

飯堂(飯館)、自己家、洗手間、學校......

活動方式

發現浪費現象及時制止,並將它們整理好......

時間安排

課餘時間。

小組人員與分工

第一組的同學:制止對食物的浪費。第二組的同學:制止對水的浪費。第三組的同學:制止對電的浪費。第四組的同學:制止對用品的浪費。

活動準備

多收集一些關於節約的資料,並多做一些告訴大家節約對自己的好處的宣傳,以減少浪費現象。

備註

自己先做好節約工作,纔有資格管別人。

表2:“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調查、研究活動紀錄

我們收集了許多節約的資料,將一些只畫了兩筆就不要的紙張回收了起來,送到造紙廠,經過那的職員加工後,又可以重新使用。

3.活動經歷:

(1)收集文字資料:

根據自己尋找的內容,在網絡上、圖書館裏尋找有關浪費對人類社會帶來嚴重影響的資料。

(2)收集圖片資料:

在學校和家庭拍攝一些同學家長浪費的照片,如中午吃完飯後的餐盆,教室裏的廢紙簍等。

(3)統計與調查:

知道自己家、學校等的用水情況、用電情況;瞭解班級同學使用文具的情況......

(4)採訪:

向父母瞭解家庭的開銷狀況,知道哪些開銷是可以節約的。向同學瞭解平常的學習開銷狀況等。

四、活動總結、彙報展示:

1交流、彙報社會上,學校裏,家庭裏的浪費現象帶來的嚴重後果費。

(教師補充相關圖文資料,擴展學生的視野。)

2交流、彙報人們在衣、食、住、行、玩各方面的浪費現象。

教師補充相關情況,便於學生對比了解。

3交流、彙報調查浪費現象後自己的感受,談談自己的節約感受。

教師補充學生認識的不足之處。

4展示學校“手拉手地球村”活動的過程及活動成果,讓學生知道節約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5節約技能大擂臺:節約技能比賽、節約“金點子”設計、節約口號宣傳。

教師出示一些節約“金點子”、節約口號,拓寬學生的思路

6收穫體會:

談談自己的親身體驗、收穫與體會。

7教師補充、小結:

教師肯定學生的調查研究中的表現,指出學生進一步行動的方向。

篇24: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時值春遊踏青的好時光。爲豐富課餘生活,讓學生走出書本之外,真切地感受自然之美,體驗州溫的人文情懷,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讓身心得到放鬆,促進自我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我校經研究決定,組織八年級學生到江心嶼進行綜合實踐活動。

二、活動主題:

“勵志青春,放飛夢想”

三、組織機構:

成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和實施小組。

(一)領導小組:

組長:z

組員:z

(二)實施小組:

以各班班主任老師爲組長,分配到班的老師爲組員,負責班級帶隊與安全管理工作;段長負責整個級段的學生、教師的點名、協調等工作。

八⑴:z八⑵:z

八⑶:z八⑷:z

八⑸:z八⑹:z

八⑺:z八⑻:z

八⑼:z八⑽:z

四、活動具體安排:

(一)活動地點:z

(二)參加對象:八年級全體師生

(三)活動時間、內容安排:

活動時間活動內容

3月29日(星期三)早上8點操場集合,召開行前會、啓程

9:00-11:00拓展活動、綜合實踐活動

11:00—11:30自帶中餐就餐

11:30——15:00班級自由活動、集中返回

(四)、交通方式:全程旅遊大巴

(五)、組織形式:委託旅行社

(六)、班級準備工作

1、班級要結合“勵志青春,放飛夢想”活動要求,再由學生精心設計實踐活動方案,包括自由活動等。

(1)擬定合理購物方案要求:經費節約,人人能體驗吃苦,但能滿足學生吃飽與解渴。

(2)擬定班級自由活動方案:按小組活動等。

(八)幾項具體工作:

1、學生行前提醒教育:

2、協調工作:

3、集合、整隊工作:

4、途中護衛工作:導遊、帶隊老師

(八)學生行裝及公衆形象要求

1、學生中餐自帶乾糧、礦泉水等物品。

2、可攜帶輕便的記錄用品,如筆記本、小型相機等。

3、佩戴校徽、團徽標誌牌、穿校服、穿運動鞋。

4、注意公共衛生,注重公德意識培養,嚴禁隨意亂扔雜物,保持環境衛生。

5、加強團結互助、嚴守紀律、注意安全,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

(九)注意事項:

1、如遇大雨天則取消活動計劃,照常上課,是否延期舉行另外決定。

2、確有身體原因不便春遊向班主任請假。

(十)應急預案:

1、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

2、處理原則:預防在先,及時彙報,及時聯繫,妥善處理。

篇25: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T形臺上模特展示的精美服裝總是很吸引我們的眼球。當臺上的光影在熱烈的掌聲與嬌豔的鮮花中漸漸隱去時,服裝設計師們無疑又會成爲焦點。服裝設計對於我們每個人當然也包括孩子們來說,都充滿了吸引力。

兒童服裝和青少年服裝在服裝設計的舞臺上越來越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孩子們對服裝的設計很感興趣,他們的想法也很有創意。那我們爲什麼不讓他們也嘗試着做一次服裝設計師,爲自己設計獨具魅力的服裝呢?答案是肯定的.。作爲老師的我們,當然願意帶領孩子們去嘗試參與他們感興趣的而且又充滿創意的活動。

但是服裝設計的範圍很廣。就少年兒童的服裝種類也很多,和孩子們討論以後我們決定選擇汗衫作爲我們的設計主題。因爲汗衫是人們夏季普遍穿着的服裝,最爲孩子們所熟悉,而且男女老少都適宜。所以我們選擇從汗衫入手,拋磚引玉,敲開服裝設計的大門。

二、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汗衫在國內外的歷史、文化等相關知識。瞭解汗衫的幾種基本造型(“A“型、“X”型、T型、H型、O型等),認識學會汗衫設計的基本方法,讓學生了解汗衫的設計過程,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通過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汗衫設計的研究興趣,並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 “汗衫創意設計”活動中來。通過社會採訪,走入生活,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增長知識,增強社會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動手美化生活的能力及環保意識。獨創性和想象力是服裝設計師的翅膀,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懂得尊重、欣賞他人的勞動成果,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讓學生了解款式、色彩、面料和裝飾是汗衫設計的幾大基本要素。瞭解汗衫的基本設計過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設計製作出有創意的汗衫作品。

難點:設計製作出有創意、實用、美觀的汗衫作品。

四、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

1、若干汗衫的精美圖片;各種廢舊材料;剪刀、白膠等相關工具。

2、帶領部分學生採訪服裝設計師關於汗衫設計的知識,並製成錄像。

3、相關課件。

學生準備:

1、查閱關於汗衫歷史等相關資料。

2、課前查閱汗衫設計的知識,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嘗試設計製作一件紙模汗衫作品。

3、準備各種廢舊材料、裝飾材料。剪刀、雙面膠等相關工具。

五、活動過程:

本活動分活動準備、活動實施、活動交流、深入探究並改進作品、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拓展六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自主選擇夥伴,合理分組

2、發揮自身特長,合理分工

具體實施方法:

1、分組:根據服裝設計的構思需要充分考慮到設計對象的性別這一要求,將學生按不同性別分組。將班級學生分爲4—5組,每組8—10人並推選出組長,進行自主探究、資料蒐集、資源共享、小組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每組分別設計一個與服裝設計相關的個性化名字(如小裁縫組、七彩霓裳組等等)。

2、分工:引導學生學會合理分工。頭腦靈活、有創意的學生可以多提供設計構思;擅長繪畫的同學可以將設計構思畫成草圖;手巧的同學在製作過程中可以多動手……根據學生的特長進行合理分工,合作時才能更高效、省時。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

1、蒐集整理汗衫歷史的相關資料;

2、自主探究服裝設計的基本知識;

3、小組合作嘗試設計製作一件紙模汗衫作品。

具體實施方法:

活動過程中,小組成員各有獨立的任務,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長,協作互補。實踐活動採用個人探究與小組集體討論相結合的“開放式作業”形式,小組成員需要各自蒐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也需要充分合作。活動過程中教師及時檢查學生的進程並給予適當的指導。

第三階段:活動交流

總結第二階段活動,交流蒐集的有關圖片、文字資料等。各小組通過各自不同的形式,交流活動體驗,互爲評價。

交流蒐集的有關汗衫的歷史等圖片、文字資料。交流蒐集的有關汗衫設計的知識。展示嘗試設計製作的汗衫作品,互相評價。

第四階段:深入探究、改進作品

1、看專業服裝設計師講解設計知識。

A、生觀看視屏。

B、師引導學生總結方法步驟:

看了設計師的介紹誰來說說看設計汗衫時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C、課件出示:總結設計要點

我們可以從款式、色彩、裝飾等方面進行創新設計。

2、啓發構思

A、師:聽了專業的講解,同學們是否又有了新的想法呢? 你們準備怎樣改進自己的作品。

B、生自由發言,交流新的創作靈感和改進方案。(引導學生改變領口袖口的形狀、添加花邊、鏤空等。)

3、學生對原作品進行修改

在學生對小組設計的作品進行修改之前,提醒學生注意:

A、選擇你需要的材料,讓你的作品更有個性。

B、注意小組成員的合理分工。

C、製作過程中注意桌面的整潔和使用工具的安全。

在學生製作過程中,老師應巡迴,給予適當的輔導。

第五階段:活動成果展示、評價

A、汗衫展示(展示作品,介紹設計構想、製作方法和風格特點。)

每組選一名同學作爲模特,將本組設計的作品穿在身上,隨着走秀音樂進行展示。另外,每組選一名同學作解說員,在本組模特展示的同時爲大家簡要介紹自己小組的作品。

B、評價:

在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以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1、我能很好地和其他同學合作,並順利完成作品。

2、在製作過程中,我很認真。

3、在製作過程中,我非常注意安全。

4、我很滿意我們小組的作品。

以上四項,各得一顆星,看看總共得了幾顆星,讓學生從能力、態度、情感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自評。

在學生恰當的開展自我評價以後,以服裝表演的形式展示小組合作作品。再請同學們評選出最佳作品。這樣,把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結合起來,給每一位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樹立起對自我的信心。老師表揚並獎勵優秀的作品,對其他組的作品進行適當的點評。

第六階段:活動拓展

利用課件展示兩幅圖片。一幅是古代常見的麻質服裝,色彩單一,款式簡單。另一幅是現代的服裝,色彩絢麗,款式很多而且極具個性。通過觀察,學生們得知:經過幾千年的演變,服裝面料越來越精細,也越來越趨向綠色環保,所以現在的服裝款式與裁剪更加精緻多樣。使學生們對服裝的演變產生濃厚興趣,及時鼓勵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研究相關的內容。

六、活動反思

1、設想:如果人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美化生活、熱愛生活,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益處。如果我們的課題可以多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特長,一定會給課程的實施帶來更多的益處。

2、在教學中,應始終以發展和創新爲指導思想,學生不僅僅是在製作,更重要的是要他們享受設計與製作的樂趣,讓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成爲學生享受制作的過程。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篇26: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春節是最具文化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也是最有凝聚力和最隆重的一個節日,對於每個孩子來說,春節都是值得期待的。20xx的新年,梅嶺國小將開展“1+N”寒假綜合實踐活動。希望每個孩子能通過親身實踐,把假期中的經歷記錄下來,因爲生活纔是成長本身,寒假是一種美妙的無可替代的生活。

二、活動口號

我的寒假我做主

三、活動安排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參與到“我的寒假我做主”活動中來吧!本次活動採用“1+N”的方式,這裏的“1”是一種推薦,學校每位學科的老師都不爲同學們準備了一個假期推薦,你可以選一個(或多個)自己感興趣的去嘗試;“N”是一種自主選擇,可以用各種方式呈現自己的假期小研究、假期小發明、假期旅行、假期聚會或者假期自己最得意的事,等下學期開學的時候和小夥伴們分享。同學們,假期就要開始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一種推薦”

●語文老師的推薦:一種閱讀(各年級推薦書目見附錄1)

讀一本好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

(呈現方式:可以是閱讀筆記、閱讀卡都可以哦!)

● 數學老師的推薦:一份清單

完成一份家庭年貨大清單的製作。製作完之後,可以在下學期第一次班隊會

上展開一次討論,討論如何讓清單“瘦身”。

(呈現方式:一份清單表)

● 英語老師的推薦:一場英文電影

看一場純英文的電影,讓你的英語口語快速提高,看過的也可以多看幾遍哦。

推薦影片:

《獅子王》、《小王子》(低年級)

《花木蘭》、《里約大冒險》(中年級)

《星球大戰》、《夏洛特的網》(高年級)

●美術老師的推薦:一張賀卡

1.創編一份春節或元宵節的“節日小報”。通過收集節日資料,學習節日文化、參加民俗活動,通過自編的“節日小報”,展示節日收穫和感悟。

------推薦五、六年級參加(五年級爲春節,六年級爲元宵節)

2.製作一張“新春賀卡”。動手製作一張新春賀卡,可參照市面流通的賀卡,添加自己喜歡的元素,反映對新春的一種期盼,一種祝福。

------推薦三、四年級參加

3.拍一張“新春圖片”。利用手機、照相機,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動時拍攝一張飽含團圓、喜慶氣氛的新春圖片,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推薦一、二年級參加

● 音樂老師的推薦:一首歌曲

學唱一首新年歌曲,在開學的班隊課上展示給小夥伴聽。

● 體育老師的推薦:一種運動

堅持每天半小時鍛鍊身體。

附錄——推薦書目

一年級:

《君偉上國小——一年級鮮事多》

《小熊溫尼菩》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二年級

《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特務足球賽》

《豆蔻鎮的居民和強盜》

《綠野仙蹤》

三年級

《時代廣場的蟋蟀》

《魔法師的帽子》

《神筆馬良》

四年級

《孩子們和野鴨子》

《媽媽走了》

《青鳥》

五年級

《彼得潘》

《我要做孩子》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六年級:

《草房子》

《城南舊事》

《魯濱遜漂流記》

《希利爾講世界史》

篇27: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知識與能力:瞭解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每一個華夏兒女最期盼的日子,綜合實踐課活動方案。讓學生較全面地瞭解與新年有關的知識,從形式上的過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認識春節的由來、禮節及相關習俗。

過程與方法:通過參觀、調查、訪問等方式蒐集材料,還可以上網查詢有關資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過年的熱鬧與快樂。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繼承與發揚意識。

三、重點難點

本主題活動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年文化,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難點是進行調查訪問,瞭解過年習俗。

四、活動準備

1.蒐集有關“年”來歷,風俗習慣等的資料。

2.蒐集對聯,窗花等素材,並分類加以整理。

五、活動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3課時)

(一)瞭解具體目標,確定自己要研究的課題,規劃方案《綜合實踐課活動方案》。

1.出示一些過年的場面,激發學生了解與新年有關的知識,研究新年,認識春節的由來、禮節及相關習俗的意願。

2.課件展示象徵着新年的一些物品,促使學生有進一步去了解他們的想法,並從中培養學生書寫對聯、製作燈籠、剪窗花等實踐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彼此間的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參與意識。

4.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以及繼承與發揚意識。

(二)學生經過交流討論後,自由結組,並確定活動內容。

(三)制定計劃,完成計劃表。

小組名稱 指導教師 組長 小組成員 活動內容 活動時間等

第二階段 實施階段(3課時)

(一)各小組按計劃展開調查

小組分工後,在組長的帶領下,結合自己的特長,展開調查。

1.春節由來與傳說組。

春節由來與傳說組的同學根據自己的計劃開展活動,有的上網查閱資料,瞭解春節的由來與傳說;有的通過調查蒐集關於春節的資料,最後進行加工整理。

2.春節習俗組。

該組成員通過調查、採訪,瞭解春節前後最受人們歡迎的春節飾品,如中國結、紅燈籠、對聯、窗花、大紅“福”字、鞭炮,在調查中,同學們還學會了剪窗花、製作燈籠,培養了動手能力。

3.民族習俗組。

通過上網查閱資料瞭解春節期間其他民族的風俗

4.大拜年組。

同學們進入社會,調查人們拜年的習俗,蒐集拜年的吉祥用語,給大家展示送上全組同學對大家新年誠摯的祝福。

(二)交流調查信息

填寫表格。

小組長將組員蒐集到的資料彙總,填寫表格。

綜合實踐活動小組活動記載表

( )組調查資料統計表

小組任務:

具體任務調查所得資料 資料來源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人等。

第三階段 彙報交流(2課時)

一、小組彙報交流,鼓勵學生採用多種形式進行彙報,大膽創新,內容力求新穎別緻。

1.春節由來與傳說組。

形式如編寫小報,講述傳說,曲藝形式等。

2.春節習俗組。

交流資料,製作中國結、對聯、窗花等。

3.民族習俗組。

介紹春節期間其他民族的風俗

4大拜年組。

拜年的吉祥用語。給大家展示精彩的對聯。送上全組同學對大家新年誠摯的祝福。

二、全班交流感受。

第四階段:活動評價(1課時)

1、學生是否通過活動更多地瞭解了有關過年的知識。

2、是否形成了一定的訪問、查找、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是否能將自己的活動成果以新穎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

4、社交能力及綜合實踐活動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5、通過活動,是否對所獲得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別人協作的樂趣、團結合作意識是否得到了增強。

六、拓展與延伸

指導學生討論過年給人們帶來了什麼。

篇28: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課程方案中的一門必修課程。它與其它課程一樣,具有獨立的課程地位。作爲注重整合,強調實踐的一種課程,無論是從課程的管理還是課程實施的具體過程來說,都是我們需要把握的基本問題。爲使其真正落在實處。特制定了這門學科的整體規劃,具體內容如下:

1、指導思想: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是有一種把自己當做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國小生精神世界中尤爲重要。”因此,在國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就顯得極爲重要。綜合實踐活動課能讓學生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動手動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意識。

2、總體目標

把培養學生的願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作爲一個根本的課程價值來追求。

1、能運用學科知識因綜合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積極探究,解決生活中新問題,逐步形成認識事物、辨別事物的能力。

2、能根據已有的知識或經驗積累,積極主動地實踐、探究,形成綜合運用知識和創新的能力。

3、能運用現代信息,豐富知識,關注社會,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

3、課程目標

(1)總目標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

3.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2)分段目標

1.國小低年級目標(1~2年級)

①培養兒童愉快、美好的生活體驗和積極的生活、學習態度。②培養兒童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和初步能力。③初步的責任感和行爲規範。④獨立、安全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2.國小中高年級目標(3~6年級)

①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②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③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④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

4、活動內容

(1)指定領域

所謂指定領域是指《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明確規定的四大領域,即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

1.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要因地制宜,要注意把文獻資料和現實生活中“活”的資料結合起來,要注意從當代社會熱點、焦點以及學生生活、未來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中選擇設計。最主要的是把學生身邊的事做爲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引導學生充分關注五蓮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現實的生產、生活,關注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鄉土和生活環境,從中發現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爲主旨的學習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對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實踐能力具有較大的幫助。

3.勞動技術教育 勞動技術教育是以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爲主的、以多方面發展爲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爲特徵的學習領域。主要內容有:

①自我服務勞動

低年級:學會洗手、洗臉、刷牙、洗腳、剪指甲;會穿脫衣服、繫鞋帶;會洗手帕、紅領巾等小件物品;會削鉛筆、訂本子、包書皮,能整理自己的書包,在教師指導下做好值日生等。

中高年級:能自己洗頭、梳頭、洗澡;學會洗襯衣、褲子等小件衣服;會使用針線釘鈕釦,縫小手帕、沙袋等簡單的布製品;能有條理地擺放課桌、凳,自覺打掃教室、學校衛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辦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欄等。

②家務勞動

低年級: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鋪牀、疊被、刷洗碗筷、掃地、倒垃圾等。

中高年級:能主動地掃地、拖地、抹傢俱;能有條理地放置、擺設室內小件物品,會整理自己的房間;會曬被褥和疊放衣服;能幫助家長摘菜、洗菜、淘米,在家長指導下,會做簡單的飯菜;初步瞭解安全用電常識,瞭解收音機、電視機和電風扇等家用電器的使用方法,能自己開、關這些電器。

③簡單生產勞動

低年級:學會拉花、剪貼小動物、手提袋等簡易作品的製作;指導學生認識花生、玉米、小麥、蘋果、板栗等主要的農林作物和家兔、雞、羊、牛等畜禽。 中高年級:會使用刀、剪、尺等工具製作樹葉貼畫、紙風車、五角星,會用橡皮泥或泥巴捏製泥鴨、小狗等作品;能利用易拉罐等廢舊材料製作簡單的工藝品;能在教師或家長的帶領下采摘松果、桔子、樹種等採集活動;能對損壞的課桌登進行簡單的維修。

4.信息技術教育

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爲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爲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2) 非指定領域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十分寬泛。兒童的生活範圍有多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範圍就有多大。因此,除了《指導綱要》上的指定領域外,其餘的生活領域都可以作爲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1.班隊活動 班團隊活動是傳統的活動內容,利用班隊日、升旗儀式、參觀、重大節日、法制報告會等方面的活動,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2.文學藝術活動 通過閱讀、寫作、聲樂、器樂、舞蹈、繪畫、書法、雕刻、戲劇等方面的藝術活動,培養學生具有參加文學藝術活動的興趣,發展其藝術方面的愛好和特長,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和培養學生體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體育衛生活動 通過廣播操、保健操、田徑、武術、球類、棋類、參觀、及衛生保健知識教育等活動,使學生掌握簡單的體育技能技巧和衛生保健常識,培養學生自覺鍛鍊身體的好習慣,促進身心正常發育,增強體質,逐步養成團結協作精神和克服困難、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思想品格。

五、組織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不論採取哪種組織形式,都要服從於和服務於活動內容和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發展,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安全、有效地開展。一般可採取三種組織形式:

1.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後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於班級內,爲使實 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並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

2.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特別的興趣,並且對該問題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於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並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後,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

4.全班或全年級活動

全班或全年級活動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一般來說,一些跨領域、週期長的項目或課題,也需要採取班級活動這種組織形式。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多種形式交融使用,但必須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安全有效地開展。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要協助學生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範圍、活動情境進行合理的規劃,儘可能採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儘可能的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5、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法多種多樣,有彙報、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報告答辯、演示、表演、競賽、評比等。“檔案袋評定”與“協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評價方法。

篇29: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主題的產生

春天時,嫩綠的樹葉開始冒出來了;夏天時,嫩綠的樹葉越發茂密,變得鬱鬱蔥蔥;到了金黃的秋天,絕大部分的樹葉開始變黃,從樹上翩翩地落下來,靜靜等候着冬的來臨。生活中,葉——無處不在。 “爲什麼每片葉子的形狀都不一樣呢?”“爲什麼有的樹葉到了秋天就會變黃了呢?”“爲什麼有的樹葉一年四季都是翠綠的?”握着手中墨綠的葉片,望着飄零的枯葉,孩子們常會好奇地問。被成人忽略的樹葉,在孩子們的世界中卻映出了情趣,也映出了一些困惑。以“樹葉探祕”爲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孩子有充分的機會親近自然,觸摸自然,享受快樂,獲得知識。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樹葉,認識日常生活中樹葉的形狀,瞭解樹葉的作用,能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不同點。

2、學習製作樹葉貼畫的基本方法。

3、培養學生收集、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動組織、語言表達、交往溝通等能力。

4、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不同的形式展出出來,具有創新能力。

5、培養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的發展。

6、通過學生對這次活動的合作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到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

7、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髮現美,創造美,感受美,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動重點:

通過收集樹葉,認識日常生活中樹葉的形狀,瞭解樹葉的作用,能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不同點

活動難點:培養學生收集、處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動組織、語言表達、交往溝通等能力。

四、活動計劃和時間安排

活動時間從9月至11月,具體按以下四個階段進行。

(一)確定主題,設計方案(2周)

(二)採集樹葉,學會保存(3周)

(三)發揮想象,設計作品(4周)

(四)成果展示,體驗快樂(1周)

五、具體實施過程:

(一)確定主題、設計方案

1、討論確定活動主題。

我們學校地處農村,學校周圍是一片小樹林,活動課上,我帶領孩子們來到樹林,面對着形形色色的落葉,他們顯得有些興奮,自行開始活動了,多數女孩子小心翼翼地撿起落葉,湊到一起談論着,有部分男孩子用樹枝在大樹下挖坑,把落葉埋在地下,我引導孩子交流:喜歡樹葉嗎?爲什麼?孩子們們各抒己見,有的說:“樹葉可以做書籤。”有的說:“樹葉形狀多,顏色多,很美。”有的說:“我可以將這美麗的樹葉畫下來,做成美麗的手抄報。”還有的說:“樹葉可以製作出各種漂亮的貼畫。”等等。接下來,我讓大家圍繞落葉給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確定一個課題。集思廣益,最後確定課題爲《樹葉探祕》。當堂指導學生完成主題申報表。

2、設計活動方案。

這一環節,我重點指導學生根據活動內容預設活動時間,用到的學習方式,以及成果的展示方式。接下來在班級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或建議。“採集樹葉”這一環節,開始學生預設一個星期,在交流時,李乙賢同學提出:樹葉在初秋是綠色的,到了深秋有的變成黃色的,有的變成紅色的,這些顏色我們都需要,一個星期時間不夠。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經過再次討論,把活動時間改爲三個周(分散)。可見,同學們在活動的過程中十分投入,經過大家的努力,一份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制定出來了。

【設計意圖:五年級的學生雖然不是第一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但作爲農村孩子還是接觸不多,所以教師要對各種表格的填寫做具體的指導,讓學生學會方法,而不是單純完成表格。爲今後的活動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蒐集樹葉、學會保存

1、查找樹葉的保存方法。採用的活動方式主要是上網查找,查閱圖書,訪問法。記錄下保存樹葉的方法。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同時準備好保存樹葉用到的材料,如:吸水紙、厚玻璃片,較厚的圖書等。

2、採集樹葉課前動員。這一環節,我打亂了活動小組,以家住在一起或靠近的同學爲一個小組。因爲我校是一個村小,學生人數較少,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學生找家長幫忙,讓家長帶着學生採集落葉,這樣就確保了孩子的安全。

在此,我要求學生採集的樹葉做到三多:顏色多、數量多、形狀多。同時保證要保障葉子的完整性。

【設計意圖:由於村莊較大,自然隊較多,各地的資源不同,這一環節,提醒學生遇到罕見的樹葉可適當的多采摘一些,回到課堂上大家互相交換,做到資源共享。】

3、給樹葉分類。指導學生對採集到的落葉進行觀察,根據形狀、顏色、大小來分類。受當地資源的限制,有些種類的樹葉在我們這裏是找不到的,此時的我鼓勵學生上網和圖書室查找。由於處在農村,家裏有條件上網的學生較少,我只好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在校上網,上學校圖書室查找,以便於學生了解更多種類的樹葉。可以把獲得的資料以圖片、繪畫等形式保存起來。

【設計意圖:對活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無論是否有研究的價值,首先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沒有研究價值的,教師委婉的處理,有研究價值的,作爲子課題深入探究。】

(三) 發揮想象,設計作品

材料準備:卡紙、膠棒、剪刀、樹葉

1、設計作品。這一環節,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做樹葉貼畫,首先要確定主題。可以根據主題選擇樹葉的形狀,也可以根據樹葉的形狀確定主題。例舉一些有典型性的樹葉,如楓樹的葉子可以做小雞的爪子,可以做金魚的尾巴;銀杏樹葉適合做駝峯,柳樹的葉子適合做長頸鹿的脖子,摺疊一下可以做大象的鼻子等等。

取一張大小適中的卡紙,把構思好的畫面用鉛筆勾畫出來,注意畫面的比例,佈局。

【設計意圖:學生的創造能力沒在一個起點上,教師要把小組成員做宏觀調控,用互幫互學的方法,讓創造能力、觀察能力稍微欠缺的學生在合作中鍛鍊自己。真正提高他們的能力。】

2、拼湊。這一環節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樹葉與勾畫出來的畫面有一定的差別,在拼湊時可以根據需要做適當地調節,比如葉子太大,可以用剪刀進行加工,缺少這種類型的樹葉,可以與小組成員資料共享,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可以找小組成員幫助修改,力求作品的美觀性。

3、粘貼、壓平。這一環節相對比較容易,需要學生注意的是膠水不要塗得太多,畫面有遠近順序的,要從畫面遠處粘起,先後面後前面,做好的樹葉貼畫要力求平整。然後在上面用重物壓10--15分鐘。滿意的作品可以壓膜收藏。

(四)、成果展示,體驗快樂

在成果展示課上,每個小組都以各種形式來回報自己的成果,如:第一小組同學播放了視頻故事《秋天的樹葉》,舉行了詩歌朗誦會,會上同學們那聲情並茂的語言獲得了陣陣掌聲,同時第一小組的同學們還展示了蒐集的有關樹葉的古詩及格言諺語。第二小組同學將本次活動以習作的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秋天的樹葉》雖然題目不是很好聽,但文中那優美的的文字還是打動了其他幾個小組的同學。同時第二小組的同學同時將本次活動的感受及收穫以日記的形式展示出來。第三小組同學的手抄報作品同樣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喝彩聲,他們還蒐集了有關樹葉的詩歌,同時爲班級的文化設計了一塊牆面,令本班科任老師都刮目相看。第四小組的同學講他們的樹葉貼畫作品展示在我們面前,那想象、那製作,使各個小組成員眼睛都看傻了,那哪是樹葉貼畫,簡直就是大師級的優美風景畫。接下來我們評選了“創意小明星”五名,併爲他們頒獎,孩子們爲自己的各種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了提高而高興,老師爲活動見實效而欣慰。

篇30: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引導本年段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深切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感情,激發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學的慾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人際交往的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教學重難點:

1、注重實踐的過程,實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會,開展活動的方式方法

3、組織有關的活動素材。

四、具體工作:

1、設情境 列課題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將根據《綜合實踐活動》中所提供的內容,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創設問題的情景,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產生研究的慾望。激發學生去觀察生活,並對生活進行思考,制定好活動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從而解決問題。

2、重感受 促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無疑是學校課程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則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這些評價與我們平時的評價有很多不同,他的評價側重於活動的過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參與者之間的平等交流,郵資我評價,小組評價,導師評價,家長評價等,爲師生提供一種反思的參照,從而獲取新的動力。我們將加強小組間的評價交流,將不同的活動方案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使活動更好地發展。

3、學理論 明目標

我們將繼續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理論叢書,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尋找有關理論,聯繫實際情況解決問題,使綜合實踐活動更能達到預想目標,而趨於完善。

五、全冊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1、有趣的紙世界(2課時)

2、錢幣、歷史、生活 (3課時)

3、校園裏的浪費現象(3課時)

4、生活中的藝術(3課時)

5、我是社區小主人 (3課時)

6、我爲交通繪藍圖(2課時)

7、小導遊(3課時)

六、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主研究和主動探究、動手操作、團結合作的能力,讓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

篇31: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宗旨:

爲了使學校德育課程內容更廣泛,促進完善學生各方面發展,有效地整合德育資源,歸納德育要素,使之規範化、集約化、精細化。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學校本着豐富德育活動課程的宗旨,爲學生提供展示生活技能的舞臺,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經學校研究決定,舉行“舌尖上的蒲小”——迎六一“校園美食節”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活、享受生活,在和諧的氛圍中收穫快樂,促進學生生活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次六一實踐活動要求人人蔘與,佔本學年德育活動課程的五個課時。

二、活動口號:“舌尖上的蒲小,童年裏的味道!”

三、活動地點:學校操場(每班都有指定展區)

四、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日

活動開始:上午9:00

活動結束:中午11:00

五、活動要求:

1、統一時間、統一主題。分校區舉行,班班有美食。

2、活動組織:以班級爲單位,以操場爲活動場所,舉行以展示學生廚藝爲目的,以校園美食節爲載體的六一慶祝活動。

3、各班以班級爲單位,在學校操場設置各類美食攤位,自備帳篷,向全校師生出售餛飩、茶葉蛋、菜粥、水餃、春捲、壽司、沙拉、爆米花、水果拼盤、飲料、湯圓、各種茶水、點心等小吃。

4、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各班家委會認真討論協商,分工明確,儘量做到品種多樣,食品豐富。

5、各班根據自己班級設定的內容,準備好餐具、餐桌凳、飲料杯、抹布、垃圾桶等必要的廚房用品,做到保潔、有序、安全。

6、班班有通訊,要求圖文並茂。

六、注意事項

1、整個活動的策劃、佈置、準備等環節需要各班家長委員會的配合,但是美食製作環節儘量讓學生自己完成或者參與完成,老師和家長可以提意見,但實際操作要放手。

2、活動期間,高度重視可能出現的各類安全隱患。特別注意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用電安全、刀具餐具等用具安全。不得使用明火。

3、活動結束後,各班應清理好本班活動場地,做好校園保潔工作。

4、活動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篇32: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超市的特點、價目表的顏色標誌

2、培養幼兒能學會自主購物,按要求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物品。

3、引導幼兒爲父母購買小禮物,以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

二、活動準備:

1、確定購物的路線。

2、向家長說明活動意圖,告知本次活動的目的以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如:給幼兒穿戴舒適、準備好10元錢及購物袋等等。

3、讓幼兒知道購物的要求,想好自己要購買的物品。

4、照相機一臺。

5、對幼兒進行分類、確定負責人。

三、活動過程:

1、教師交代活動目的與要求。

2、教師帶領小朋友徙步到達目的地,注意路上安全。

3、活動現場:

(1)在老師的帶領下,瞭解超市的特點,以及超市的價目表的區別。

(2)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拿着爸爸媽媽給準備好的10元錢陸續進入超市的二樓,分組進行購物。

(3)教師關注幼兒的行動,及時給與指導。引導幼兒爲自己的父母購買一份小禮物,並提醒所購買物品價格不超過10元。

(4)在二樓集中幼兒,清點人數。

(5)排隊結賬。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購物袋,放好自己的食品、收銀小票和找的零錢。

4、結完帳的幼兒按要求排好隊,教師再次清點幼兒人數。

5、教師帶領幼兒按原路返回幼兒園。

6、集體交流。

(1)說一說。請幼兒用語言大膽介紹自己所選購的食品。

7、活動延伸:

請家長與幼兒針對本次活動製作以“我的超市行”爲主題的繪本。

篇33: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至此十一國慶節來臨之際,我們西川國小全體師生都在爲歡度這個盛大的節日作準備。我們在歡度國慶的籌備過程中,師生萌動了要搞一次與十月時間相吻合綜合實踐活動的想法。因此,再進學校教研員正確指導下,在小嶺中心校張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們西川國小校的高度重視下,又高麗娟校長親自參與,帶領3名熱衷於教育事業,熱衷於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探索的一線教師,組成了綜合實踐活動四位一體團隊,並和五年級一起研究活動主題。在全體學生的共同討論、分析、專題演講,確定了“走進十月”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再次投入到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實踐中來,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見聞,瞭解更多的十月相關知識,掌握多種渠道蒐集信息、運用信息的方法。

2.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運用圖書、網絡等方法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與教師密切合作的能力。

通過本次活動陶冶學生的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操,感受到飽經滄桑的祖國日益強大起來,使學生追求嚮往美好未來的理想。

三、活動重點

1.培養學生調查,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有意識地豐富學生見聞,瞭解十月相關事宜。

2.四位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並用恰當的形式呈現出來。

3.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四、活動要求

1.團隊成員應對四位一體活動的意義有高度認識,要熱情,發揮團隊精神,博採衆長,發揮個性特長。

2.讓學生了解什麼是四位一體團隊活動,開展四位一體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以積極的態度與老師合作,共同達成目標。

3.重視活動過程,向學生開放圖書室,多媒體電教室,爲學生提供收集信息的方便條件。

五、活動實施

活動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題生成

第一步,四位教師與學生一起和着十月的節拍,探討活動的主題。先分組討論,拿出小組意見。對小組生成的主題,再全班討論,分析、演講,確定出活動主題和小主題。

第二步,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組建綜合實踐活動小組。

第三步,各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指導老師。

第四步,各組明確分工。

第二階段:實踐活動

1.各組在老師的指導下,以組長爲核心,開展調查,收集信息的活動。

2.對收集到的信息資料,小組定期交流,處理,完善文本材料及活動感言。

3.小組討論研究展示成果方式,教師必須指導,幫助完善。

4.熟練彙報內容,做好彙報準備。

第三階段:成果展示

1.分組彙報活動成果,彙報時組組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學生談收穫,談困惑,談感受。

3.教師總結本次活動情況

篇34: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1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也是學生踏青春遊的最好時光,通過踏青春遊活動,讓學生親密接觸大自然,走進羣島新區,欣賞島城春之美,同時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鍛鍊他們的自理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

2、以“春天,我和羣島新區有約”爲主題,融理財、採集、繪畫攝影、娛樂、探索、低碳等一體,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和創新精神。

3、瞭解了傳統文化,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的熱情,激發他們熱愛舟山羣島新區,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的魅力。

二、活動組織機構

總負責人:

分管領導:

協助人員:

段 醫:

三、活動地點、時間

週五學校9:00集中出發,車往展茅幹施嶴農莊,12:15返校。12:40到校,12:45放學。

四、活動內容

1. 製陶、學瓦匠、做箍桶、捏泥人

2. 打陀螺、穿農衣照相、鐵環障礙賽、推獨輪車

3. 打銅板、搓草繩、打彈子、打高爾夫.

4、進行撰寫生態農莊探究的小論文

五、隨班教師

六.具體要求:

1.堅持全程管理、全員管理的原則,各年級總負責人負責本年級的活動安排。

2.年級組長、班主任需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確保安全第一,教育重點:

(一)安全教育:

1.交通行走安全:一切行動聽從老師指揮,緊跟隊伍,不掉隊,在隊伍中行走不喧譁,不擁擠,不吃東西。

2.遊玩安全:

(1)不玩水,不去小溪邊玩耍,不攀爬石頭,樹木;

(2)不鑽草叢、樹叢,不做危險遊戲;

(3)不觸摸電線。

(4)在老師視線範圍內活動,不得隨意離開,有事離隊要向老師請假並結伴而行。

(5)各車輛負責人每次出發前務必清點人數。

(6)要求年級段組統一行動,到達目的地集中地方管理活動。

(7)建議學生講究節約,帶適量的物品,不宜多。動員不帶相機等貴重物品。如果帶了,教育好注意保管。用餐:學生自帶乾糧(要求適量)收費標準40元/人

(二)文明教育:

1.在來回路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亂穿馬路,要走人行道和斑馬線。

2.在遊玩過程中要注意衛生文明:不亂丟廢棄物,扔在自己帶的塑料袋裏,離開休息地,要搞好衛生。

3.在遊玩過程中要注意語言文明:不講髒話,不大聲喧譁;如有遊客詢問要熱情地回答。

4.在遊玩過程中要注意行爲文明:不追跑打鬧、不損壞公共財物,在遊玩過程中做到文明、安全。

(三)活動注意事項:

1.爲保證早上出發前的安全與紀律,班主任做好出發前的組織工作。

2.以班級爲單位聚餐,不獨自行動不玩危險遊戲,一切活動聽帶隊老師的指揮。

3.穿輕便的服裝、佩戴紅領巾,建議同學穿運動鞋。

4.不參加的學生一定要家長寫好請假條,同時班主任電話聯繫確定。

5.活動結束集合後,返程時,各班必須清點人數,不許有遺漏的現象出現。

6.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東西不要亂放,特別是活動後,參觀後,就餐後,離開活動地點後,要反覆檢查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

7.每個班主任可自帶相機,結束後分享活動精彩瞬間,也可開展班內評比。

班任課教師

主要職責:

⑴盡力做好醫療救治等工作的後勤支援工作;

⑵必要時配合醫療、防疫等機構進行現場消毒、取樣分析等工作。

篇35: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研究成員:

四年級學生

二、研究時間:

XX年3————7月

三、指導教師:

孫曉麗

四、課題的提出:

同學們對蜜蜂能自己從很遠的地方找回家的特點感到好奇,許多同學講述了蜜蜂蟄人後會死的特點,引起了大家探究的慾望,同學們一致決定要對蜜蜂的活動展開調查。

五、研究目的:

通過開展一系列調查活動,瞭解蜜蜂的生活習性,瞭解蜜蜂對人類的貢獻。

六、研究組織形式:

1、制定計劃

課題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研究計劃,確定要研究的項目,如蜜蜂的身體,蜜蜂的習性,蜜蜂的產品等。

2、蒐集資料

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或去圖書館查閱,到社會上搞調查,收集有關蜜蜂的資料。

3、整理資料

小組同學將各自收集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粘貼,一起探討報告蒐集資料的過程及自己的體會。

4、學生創造

根據調查和研究,我們對蜜蜂有了更多的認識,結合自己的體悟,寫關於蜜蜂的文章。

5、成果展示

將小組研究成果展示,讓全班同學參觀,評價,達到關愛蜜蜂的認識,激發起學生學習蜜蜂精神,勇攀科技高峯的慾望。

七、活動設計:

活動一:認識蜜蜂

活動目的:通過查閱資料,採集蜂標本,瞭解蜜蜂的身體結構及種類,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活動過程:

1、查閱資料,對蜜蜂的身體結構形成正確的認識。

2、採集蜂標本,觀察蜂的身體結構。

3、調查瞭解蜜蜂的分類,拓寬視野。

4、以小組爲單位整理材料,裝訂成冊。

活動二:拜訪蜜蜂的家園

活動目的:通過走訪養蜂人,或上網查詢,瞭解蜂的養殖、蜂的分工。

活動過程:

1、走訪養蜂人,瞭解蜂的分工,蜂的養殖中的有關知識。

2、上網查閱或去圖書館查閱。

3、交流、總結。

4、裝訂材料成冊。

活動三:參觀蜜蜂的餐桌

活動目的:通過了解蜜蜂食性的好惡,激發學生愛蜜蜂→愛花源→愛環保的情感。

活動過程:

1、查閱資料,瞭解蜜蜂常採其花粉的植物種類。

2、各小組利用圖片或文字介紹蜜源植物。

3、交流收集的材料。

4、小組總結,查閱收穫及心得。

活動四:欣賞蜜蜂的成果

活動目的:通過調查,瞭解蜜蜂的勞動成果,體會“有付出就會有收穫”的道理。

活動過程:

1、去商場、藥店,走訪,瞭解蜂產品的種類及對人類的作用。

2、收集蜂產品的說明書,標識貼。

3、整理收集的材料,粘貼,裝訂。

4、小組交流、總結

活動五:蜜蜂的好朋友

活動目的:通過總結回顧自己的調查經歷,欣賞研究成果,認識到蜜蜂爲人類做出的貢獻,懂得我們應該保護蜜蜂。保護環境的道理。

活動過程:

1、各小組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欣賞探究成果。

2、總結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穫及感想、體會。

3、評選優秀活動小組。

4、研究分工:

①一班學生負責調查蜜蜂食性的好惡。

②二班學生負責瞭解蜜蜂活動的規律。

③科技課代表負責制定計劃。

④科技課負責階段性總結。

⑤微機課代表負責利用網絡查詢無法解答的問題。

⑥三班學生負責瞭解蜜蜂釀蜜的過程。

八、研究內容:

1、蜜蜂喜歡採集什麼樣的花粉,不喜歡採集什麼花粉?

2、蜜蜂爲什麼會蟄人?蟄人後爲什麼會死去?

3、蜜蜂的活動有什麼規律?

4、蜜蜂是怎樣釀蜜的?

5、蜂蜜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九、採取措施:

1、學生深入生活實際採訪、調查。

2、教師精心指導,幫助學生做出階段性總結。

3、充分發揮網絡作用。

篇36: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的由來

在學習完《海洋——21世紀的希望》這篇課文後,同學們不禁爲海洋對人類做出的卓越貢獻而感到驚訝,同時也被海洋的無限魅力所吸引。對於海洋,我們遠離海洋的孩子們只能在書裏、電影電視裏見到它的蹤影。海洋到底什麼樣?它是如何起源的?海洋裏有些什麼?海洋裏在發生着什麼?人類該如何去保護海洋?……這都引起了我們的好奇。所以,我和學生一起組織了《海洋——人類的朋友》爲主題的實踐活動,探尋神祕的海洋世界。

二、活動方案

1、活動主題:海洋——人類的朋友

2、活動目標:

(1)通過深入閱讀,使學生初步瞭解有關海洋的知識。

(2)通過各種交流活動,提高語言文字的組織與表達能力。

(3)通過查閱資料,提高收集與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4)通過小組合作形成人與人交往、相互合作的社會活動能力。

(5)通過多種活動,培養環境保護意識,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的習慣。

3、活動內容:

(1)閱讀:認真閱讀有關海洋的書籍。

(2)交流:交流閱讀感受。

(3)展示:組織“海洋---人類的朋友”中隊活動。

4、課題組人員分工:六年級(4)班學生。

5、課時安排:8課時左右。

三、活動實施

活動一:

(一)活動內容:推薦閱讀一本與海洋有關的書籍。

(二)活動方式:討論,談話。

(三)活動步驟:

1、分小組交流討論有關書籍、作品。

2、班內交流彙報:推薦一本描寫海洋的作品。

3、設計讀書表格。

4、明確下節課的活動內容及方式。

附:

讀書記載表

書名

3、班級交流海洋各方面的資料信息。

活動三:(成果展示)

(一)活動內容:“珍惜海洋,愛護海洋”主題班隊會。

(二)活動方式:中隊活動。

(三)活動過程:

1、主持人宣佈活動開始。

主持人: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棲息地。海洋是資源的寶庫,給人類帶來了豐富的各種資源。然而,由於人類捕撈過度等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正慢慢走向枯竭。請同學們看一段海洋污染的視頻。

學生觀看視頻

主持人:同學們,看了這段介紹,此時,你最想說什麼?

同學們暢談自己的感受。

2、各小隊以不同方式交流展示活動成果。

主持人:大家說得真好。的確,作爲未來接班人的我們,更應具備保護海洋的意識,積極爭當海洋小衛士。自從班級開展了“海洋—人類的朋友”的主題活動以來,我們對於海洋的瞭解深刻了。下面就請各小隊交流展示你們的研究活動成果吧。

小報小隊、詩歌小隊、繪畫小隊、故事小隊依次交流展示收集到的海洋方面的資料及作品。

3、形成倡議,落實行動。

主持人:剛纔的交流展示,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保護海洋的重要性、緊迫性。只有合理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纔會讓這藍色星球永放燦爛光芒。作爲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向大家發出倡議,共守承諾。

班級討論形成倡議內容:

1、隨手關閉水龍頭;

2、多用肥皂,少用洗衣粉,不用含磷的洗滌劑;

3、節約紙張,不亂扔廢電池;

4、不向江河湖泊傾倒垃圾,避免旅遊污染;

5、認真學習,將來研究環保科技,爲環保作出貢獻。

四、活動評價與反思。

活動結束後,我班同學通過校櫥窗、板報、廣播展示了本次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在校園中廣泛宣傳與海洋有關的知識。同時還陸續開展了“家鄉環境調查”、“我爲校園環境獻計策”等活動,讓環境保護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並落實到行動中去。

歷時一個半月的《海洋—人類的朋友》主題系列活動已經圓滿結束。同學們通過“推薦閱讀一本與海洋有關的書籍”、“交流讀書感受”、“‘珍惜海洋,愛護海洋’主題班隊會”等一系列活動,加深了對海洋的認識和理解,整個活動環相口環。教師在整個活動中始終是引領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中去。通過活動,學生提高語言文字的組織與表達能力;培養環境保護意識,養成環境保護的習慣;形成人與人交往、相互合作的社會活動能力;提高收集與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學習的主動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篇37: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爲進一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提高教師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能力,提升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水平,豐富學生暑期生活,經研究決定今年暑假期間在全校開展暑期綜合實踐活動。

一、參加範圍

七年級、八年級年級

二、活動主題與內容

活動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與教育教學的整合。

綜合實踐活動與其他學科課程的整合:綜合運用各學科學習內容,通過研究性學習小課題研究的方式拓展延伸學習內容,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重點做好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問題小課題研究、引導學生走進自然做好觀察與試驗研究、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文獻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與教育活動的整合:創新傳統的德育活動,把社區服務、社會實踐、自然考察等活動賦予課程內涵,明確活動主題、活動目標、豐富活動內容、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辦法,避免走過場,確保活動效果。

三、活動要求

1、學校成立以業務校長任組長、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年級主任和學科備課組長爲成員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研究制定學校《暑期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將暑期綜合實踐活動納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整體要求,修訂完善學校相關評價制度,將教師指導綜合實踐活動小組活動情況納入業務考覈,記入教師個人業務檔案。

2、本次活動重點從以下兩個方面設計主題:

(1)研究性學習主題。主題設計可以重點從學科拓展、社會熱點、社區資源、學生關心的話題、學期教育活動的延伸等幾個方面產生。

(2)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項目。重點從勞動教育、環境淨化、公益活動、愛校護校、傳統教育等方面產生。

3、班主任幫助學生確立活動主題,成立活動小組,安排指導教師。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爲單位圍繞活動主題選擇活動內容開展活動。學校將教師指導綜合實踐活動小組活動情況納入量化考覈,作爲業務考覈的重要內容之一計入教師個人業務檔案。

四、方法步驟

第一階段:(6月15日—6月21日)制定活動計劃階段。各年級制定《暑期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指導學生制定學生活動計劃,《暑期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後附各小組主題活動名稱統計表(表格內容包括年級、班級、小組成員、活動內容、指導教師等)。

第二階段:(7月7日—8月20日)活動實施階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活動,學校做好督促、指導和檢查工作。活動期間學生返校1—2次進行階段性彙報、交流、展示,教師跟進指導,同時教師之間研討交流指導的心得體會。各年級師生返校時間在活動方案中標明。學校抽查各班活動情況。

第三階段:(8月21日—8月30日)活動總結提高階段。在教師的指導下,各活動小組總結整理活動資料、完善活動成果;學校總結暑期綜合實踐活動情況,寫出總結報告。

第四階段:(9月份)活動評價階段。開學第一週,各班總結暑期綜合實踐活動的經驗、收穫,開展專題總結交流展示活動,推選優秀作品,參加全校評比。

五、評比交流

1、獎項設置。評比共設兩類獎項:

優秀研究性學習小課題研究獎:研究報告主要包括活動主題背景、活動準備、實施過程、研究成果、收穫體會等內容。主要呈現活動過程,避免知識的堆砌。

優秀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獎、自然考察獎:通過查看學生參與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過程資料和總結材料,表彰優秀的項目。

兩項獎項均設立學生獎和指導教師獎。

2、推選要求。以學校爲單位組織暑期綜合實踐活動展示評比。各班推薦1件作品參加評比活動。各類推選材料(紙質文本、電子稿、作品統計表等)於9月7日前交到教科室孫霞老師處。上報材料能夠體現活動的完整過程,每件作品限報學生3人,指導教師2人。

3、開學初,學校將組織有關人員每年級評選出4名一等獎、3名二等獎進行表彰獎勵。並分別按5分、3分記入班級量化。(優秀作品將報送縣級以上單位評選)對於敷衍和不參與活動的班級酌情減1—2分。

各年級要加強領導,廣泛宣傳和發動,提高廣大師生的認識,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參與暑期綜合實踐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學習,紮實工作,確保暑期綜合實踐活動工作開展的深入有效。通過暑期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推動我縣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促進教育教學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附:

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陰平四中教科室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三日

篇38: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綜合國力競爭實質就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而國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勞動者真正素質和能力的重要表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制明顯存在部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脫離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脫離了社會實際。這樣的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爲中心,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校要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實踐的意識和善於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實施的主要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探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1、實施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以往幾種課程的隨意疊加,它的內容和形式和其他課程有交叉,但價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對獨立的。我們在實施中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關注興趣。基於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有別於學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誌。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爲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創新課程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迴歸生活。學校課程建設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當今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中和有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卻聯繫時,纔是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實踐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3)立足實踐。不在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根本特點。需要指出的是,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爲學生營造實踐情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4)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着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於,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際的過程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將來成爲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2、實施途徑    (1)信息技術教育    幫助學生髮展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即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質。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組織引導學生接觸大自然,參加實際,使書本知識在運用的'過程中成爲活知識,使實踐能力和創造性得到培養。    (3)勞動與技術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發明創造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給學生讓出創造的空間。將發明創造賦予動手實踐的過程,使勞動技術變得富有生命力。    3、實施步驟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成敗的關鍵。這不是幾個擔任該課程教師的事,而是全體教師的事。通過學習和研究,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學習觀,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    (2)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立是一種新生事物,必須動員全員參與,全社會參與和支持。以協調和組織順利開展各項活動,必須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學校設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與協作小組,制定具體工作計劃,落實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名單:    組長:徐耀良    副組長:陳黎明    成員:吳根元(小)、葉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  剛、    許曉紅、吳文喜、及各涉及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協作小組名單:    二年級組負責人:金美媛    成員:程大妹、賈靜燕、王  怡、姚金妹、顧菊芳、龔杏芬    三年級負責人:陳燕紅    成員:魏  萍、嚴  鳳、蔡秋蘭、胡靜芬、陶妹金、陶  亮    四年級組負責人:周秋英    成員:徐  豔、毛進興、唐鐵君、徐洪、吳根元(大)、孫文霞    五年級組負責人:吳根元(小)    成員:許曉紅、鄒雪英、胡建剛、張紅豔、孫麗娟、龔  燕    六年級組負責人:夏雪明    成員:馬蕙珍、朱  葉、鄒國芬、鄔旭霞、吳  茜、平建國    (3)選好主題,落實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合作開發和實施的,

方案

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選題既要體現學校特色(文學)和社區實際情況(城鄉結合部),又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    (4)加強聯繫,取得支持    綜合實踐活動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區、家長有多效參與實踐活動的新機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課程實施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爲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進步情況進行多樣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鑑賞。以形成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手段多樣,評價方式靈活,注重學習過程,注重情感表現,注重實際環節的開放性評價體系。    2005――2006學年度第二學期學生處工作計劃(討論稿)・・・・・・・・・・・・・・・・・・・・・     在學校宣佈的《學期工作要點》的統籌之下,制定本學期學生處的工作計劃。如下:一、指導思想:緊緊圍繞我校的精神文化內容,力爭使學生處工作成爲弘揚我校精神文化的重要陣地。二、重點工作:1. 安全教育。  2. 養成教育。3. 綜合實踐活動和“家――校――社區”教育模式的探究和建立。4. 加強對六、七年級學生的引導和管理。5. 校園文化的顯性化――物質文化的建設與發展。三、具體說明:1、安全工作。以此作爲學生工作的首要工作,通過如下措施把安全工作落在實處: 行政幹部、大隊部加強督導和引導。 教師值周實行分樓層負責制,安排三位值周教師。 學年組針對此項工作做出切實的校園安全計劃和實施方案。安全工作要落實到學年組。 班級必須成立“安全檢查小組”,以學生管理學生,主要側重課間以及戶外活動的管理和彙報。 充分發揮大隊部的學生幹部作用,加強課間和活動時間的巡視和管理。 重視主題班會:利用主題班隊會時間,進行常規的安全教育。除了加強督導和管理外,重要的是把安全行爲內化到學生身上,使學生懂得自己保護自己。本學期要堅決杜絕安全責任事故,力爭使安全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最好沒有。2、養成教育。針對此項工作,學生處提出如下建議: 養成教育,結合我校的精神文化,本學期側重培養學生高雅言行,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誠信教育;健康教育以及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教育等。 繼續完成上學期科研課題――養成教育的操作化研究。確定不同學年段究竟具有什麼樣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進行分析提煉。 養成教育要落實到學年組,使我們不同學段的學生養成教育呈現不同特點。3、繼續完善“家――校――社區”教育模式,並和綜合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建立學生校外社區組織網絡,開展有益的社區自組織活動。(按學生家庭居住社區爲單位,成立學生組織,開展社區活動): 各學年組制定出家長會計劃,確定主題。進一步開發家長教育資源。本學期擬定分不同時間高、  中、低學年組分別組織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堅決把這一項工作做到實處。年級組長爲負責人。 集中居住的小區學生,週末社區組織活動進行實驗試點,大隊部負責。 積極支持鼓勵以班級爲單位開展這項工作,對於有具體行動的班級,要給予班主任一定的獎勵。 積極聯繫周邊教育資源,開發利用。4、加強對六、七年級學生的引導和管理。 六七年級學生以倡導、引導、教育爲主,懲戒爲輔。 依然強化“嚴格管理,愛浸其中,倡導慎堵,狠抓習慣”的管理策略,加強行爲習慣的養成。全體任課教師要形成統一管理策略。 尤其加強課間、晚自習、生活區的秩序管理。 以年級組爲單位,要形成責任制。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要隨堂解決,追蹤到底,抓住不同事件中的教育契機。 懲戒學生要適度公開。5、校園文化的顯性化――物質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結合我校精神文化,設立科藝長廊,加強學校空白空間的佈置。 爭取在文化藝術節前佈置完畢。 集思廣益,設立主題。在學生和老師中間積極展開,使這一項活動成爲我們全校的建設活動。四、其他工作:1、加強班級建設。 強化班級環境衛生以及班級文化建設。 重視環境衛生。 個人衛生以及儀表。 班級物品的擺放。 板報、牆壁的佈置。 班級特色建設。 確定每週五下午爲大掃除時間。本學期行政值周人員,學生處、大隊部將每週抽查一次班級環境。2、組織好每次規範的升旗活動和各級主題隊會,積極開展各類少先隊活動。 每一次升旗活動由大隊部負責,事先要做好細緻的準備工作,多次進行演練。 班會要有教案,有主題,學生處每一次都要例行檢查,檢查結果存檔。 指導、協助大隊部開展各項活動。 5月初成立團支部。3、啓用學校校園電視臺。4、特別學生跟蹤檔案。5、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及高年級青春期教育。爭取把心理輔導形式多樣化。6、加強品德社會課、品德生活課,綜合實踐課的研討、突出德育功能。7、加強生活組的組織與管理。8、配合學校信息化建設,積極上傳學生處相關工作內容。9、規範學生處工作各項流程。10、制定班主任工作考覈條例。五、每月教育主題和活動安排:1. 2月21日――3月份。新學期理順工作,第一週爲安全教育周。3月爲養成教育月。2. 4月份倡導高雅言行,文明禮貌月活動。各班開展學習各項禮儀的活動。3. 5月份“家――校――社區教育模式”和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彙報展示(班會形式),文化藝術節。4. 6月繼續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彙報展示,服務學校各部門,做好收尾工作。5. 7月9日學生放暑假。・・・・・・・・・・・    學生處  2006-2-20

篇39: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內容

調查改革開放20多年來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進行專項調查,分析調查結果。

查報告。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瞭解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發生的具體變化,瞭解人們對這些變化的看法。

2.在社會調查的基礎上,分析研究產生變化的歷史原因、條件,進一步認識改革開放決策的正確性,進一步體會改革開放對於中國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

3.學會展開社會調查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夠根據自己的調查統計,嘗試寫出社會調查的分析報告。

三、活動步驟

1.調查準備

①組織準備:可自由結合3-5人的調查小組,進行社會調查。

②制定調查計劃:

第一、確定調查主題:以家鄉的某一方面的具體變化爲選題,如:房屋、建築、交通、旅遊、教育、街巷、廣播電視、衣食穿着、經濟發展、精神面貌、風俗禮儀等方面的變化,選擇其中部分內容展開調查。

第二、調查內容設計:調查應包括改革開放前後兩個部分,還可以瞭解未來發展規劃等。編制調查問卷、訪談提綱,列出具體內容和資料採集等。

第三、確定調查形式:包括人物訪談、查閱資料、問卷調查,實地考察、蒐集文字、圖片等。

第四、確定調查對象:包括家中長輩、鄰居、老師、遊客、顧客、職能部門、居委會、派出所、學校、商業文化部門{檔案館、文化館}

1.調查實施:

第一、調查訪談中要尊重受訪者,舉止大方、有禮貌。

第二、要提前將調查提綱交給調查對象,使受訪者有所準備。小組成員可分工提問,避免跑題。

第三、調查中要認真記錄,蒐集圖片、文字、數字等資料。要事先徵得受訪者同意。

2.撰寫調查報告:

對調查資料進行分析歸類,展示家鄉的變化,分析變化的原因,展望家鄉的美好未來。最好製作成圖文並茂的演示文稿。

篇40: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清明節,知道它的由來、傳說故事、習俗等。

2、通過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的研究,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讓學生宏揚民族精神。

3、通過對清明詩詞的活動,激發學生對古代詩詞的興趣,提高學生文學素養。

4、學生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祖國文化的熱愛、獲得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民族文化、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從而形成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變革所要求的基本品質。

5、通過本次活動,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師可指導學生從網上或書上查找有關清明節的背景資料。

2、聯繫好熟悉當地節日掌故的有關機構和個人,以便引導學生進行調查採訪。

3、準備好學生外出活動所需的一些設備,如數碼相機、攝像機等。

【活動過程】:

(一)準備階段活動內容:

1、通過開題課,學生討論得出研究的總課題《走近清明節》以及研究的4個主題:“清明節的淵源”、“清明節的紀念方式”、“清明節的詩歌”、“清明掃墓活動”。

2、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主題自由組合,分配好人員,選好各個小組長。然後由組長帶領,明確活動目標、任務和要求,指制定活動計劃。

(二)活動實施階段

1、按小組開展調查、訪問、圖片收集、查找資料;實地考察;分析調查結果並對活動所獲得的資料認真做好記錄。由各組組長負責分工完成。(訪問方式有:實地訪問、電話訪問等形式,組員根據訪問的情況做好記錄)

2、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組討論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和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等。根據活動的體驗和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吸取教訓,調整方法。

3、整理信息,形成觀點,併合作設計清明節精美小報。

(三)總結階段

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組織評價。在老師指導下,各個小組的成員根據活動中獲得的信息作進一步的篩選和整理,形成共識,以書面形式上交調查報告,並總結自己在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各個小組成員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學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後老師和同學共同評價這次的活動。

篇41: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怎樣過好生日

二、活動主題分析:

在當今國小生中間,有一種亂花錢,消費攀比的現象,歸根到底是他們對物質消費的錯誤認識,形成消費觀念上的偏差,影響他們正確的價值觀的形成,從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心理的健康發展,這次活動以國小生中最常見的過生日現象爲例,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生活中的消費問題,幫助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三、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國小生樹立正確的生日觀念,培養國小生勤儉節約的良好消費習慣、

2、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知道作爲一名國小生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來慶祝自己的生日、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珍惜父母勞動成果、

4、從能力上培養學生制定計劃搜索整理資料的能力,學會分析和鍛鍊實踐的能力、

四、活動準備:

1、瞭解國小生生日消費的一些情況、

2、收集生日的來歷,爲什麼過生日、

3、調查大人們怎樣慶祝

五、活動時間:

1個月

六、活動內容與時間安排:

第一週:導人新課,瞭解過生日意義,確定研究課題,分組分工,安全教育。

第二週:調查有關人過生日費用,以及名人怎樣過生日。

第三週:討論研究,怎樣過一個文明生日

第四周:彙報結論

七、活動過程:

第一次活動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在過生日的時候,大家總會說:“生日快樂”。那麼怎樣過生日才快樂呢?

2、課堂討論:怎樣過生日才快樂呢?

3、學生自由發言:

二、講故事:

老師給同學講“明明過生日”,這天是明明的生日正巧又是“五一”節,明明的爸爸、媽媽、爺爺和奶奶都在家,忙着爲明明準備了豐富的生日菜餚,大人們忙的不亦樂乎。可明明只顧看電視,過了一會兒明明的朋友小泉和婷婷來了,他們給明明帶來了貴重的生日禮物,以祝賀明明的生日。

三、討論交流

1、你認爲明明的生日過得快樂嗎?

2、是不是花很多錢過生日,纔算是快樂的生日?

3、快樂的生日標準是什麼?

4、你以前的生日過的怎樣?哪一次生日最有意義最快樂?

四、教師小結:

明明的生日確實過的很熱鬧,有長輩的厚禮,但是長輩爲了明明的生日花去了很多的錢和精力。同學們也爲明明的生日花了一大筆錢,增加了家長的負擔,其實過生日最重要的給生活增添意義,而不在與生日的形式。

五、提出問題

1、過生日有什麼意義和來歷?

2、你怎樣去過生日?

3、爸爸媽媽怎樣過生日的?

4、偉人們怎樣過生日?

5、你認爲明明怎樣過好生日?

六、確定課題、分組分工、落實任務。

要求學生從中選課題,課題相同的人爲一組,各組確定組長,組長明確組員任務。

七、教師對全體學生進行安全,文明禮貌教育。

篇42: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說明:

花:理想、希望、幸福、友誼的象徵,可比擬爲真、善、美的化身。

草:具有頑強不屈、堅韌不拔的精神。

樹:參天大樹,成材的標誌,建設的材料。

花草樹木,是春的象徵,春的使者。隨着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周圍的環境,對花草樹木的知識研究也越來越普遍,越來越有興趣。爲培養學生興趣,豐富學生知識面,陶冶學生情趣,搞此活動。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花草樹木名稱。培養學生對花草樹木的興趣。

2、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過程,植物的分類科、屬、種……豐富學生知識。

3、通過活動讓學生參與種植、管理。培養學生愛勞動、動手實踐能力。

4、通過活動,對學生進行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美化校園的思想教育。

三、活動人員:五年級全體學生

四、活動時間:本學期

五、活動準備:

1、請有關人員介紹花草樹木名稱,並做好筆記。

2、訂閱有關雜誌,蒐集有關花草樹木材料。附上說明。

3、取得家長支持,買一些有關書籍閱讀。

4、實地參觀學校,聯繫花木園地,請園藝老師介紹。認識各種花草、樹木,收集各種花草樹木盆景資料剪貼。

六、活動方法及過程:

(一)請學校園藝師介紹校園花草樹木名稱

1、認識校園內的花草樹木。

2、做好標籤。掛籤熟記。

3、選一種植物觀察。

(二)蒐集有關雜誌,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植物,瞭解它的屬性及生長過程。(附上圖、文說明)

1、收集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圖片。

2、瞭解這種植物屬性及一年四季的生長過程。

3、收集花卉盆景資料圖文結合進行展示活動。

(三)分小組在家裏選一種植物種植管理,或去花鳥市場買一植物種植、管理

1、選好植物種植(盆栽),定期澆水、施肥。

2、掌握花草樹木的管理方法。

3、把植物集中放置到校園內。評選最佳種植員。

七、總結活動。

1、回顧自己種植的植物名稱特點。

2、結合自己種植過程談感受。

3、收集自己喜愛的花卉盆景圖片剪貼、展示,感受藝術美。

4、想象設計未來校園新貌。繪畫評比。

篇43: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長期以來被人們作爲衡量爲人處世的道德標準之一,也是體現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然而當今一種現象卻令人擔憂:中國小生文明禮儀缺失嚴重。一些青少年在學校裏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禮讓,不講禮貌;在社會上不知道怎樣稱呼他人,甚至隨心所欲;在家裏不懂得孝敬長輩……,所有這些都在傳達着這樣一個信息:身處具有禮儀之邦美稱的我們的學生還沒有真正進入文明禮儀的世界中,他們還不知道文明禮儀的行爲界定。我們班的學生也同樣存在對文明禮儀認識模糊的問題,認識上的模糊直接導致了他們行爲上的不文明。國小階段是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最關鍵的時期,爲切實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進而通過每個學生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去帶動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也關注文明禮儀,我們準備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二、設計理念

1、要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社會,走進生活。

2、注重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使學生能通過收集信息、觀察、調查、整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探究與學習,擁有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真正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找到學習的樂趣。

3、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對社會的責任感,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查找資料、小組合作進行攝影、表演示範等多種方式學習15種文明禮儀基本規範,讓文明禮儀深入學生的內心。

2、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3、通過每個學生良好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去帶動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也關注文明禮儀,爲構建文明校園和文明家庭作出貢獻。

四、活動內容

1、學習禮儀:通過一些圖片和兒歌、故事、禮儀教育短片等形式,讓學生學習一些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15種禮儀文化。

2、實踐禮儀: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成爲禮儀活動的主體。確定兩週爲文明禮儀自我考察期,學生在這期間必須每天記錄自己在各種場合的文明禮儀行爲情況,並與自己所學到的文明禮儀知識進行對比,找出差距,進行自我總結,然後交組長彙總,再進行小組內部交流討論,制定應對方案。最後進行全班交流。

3、展示禮儀:通過開展一些禮儀風采展示,兒歌、故事、繪畫比賽,文明禮儀之星的評比等來展現班裏文明禮儀活動開展的效果。

4、宣傳禮儀:每位學生向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宣傳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禮儀知識,並爭取讓對方能將文明禮儀落實到生活實際中。

五、時間安排

9月――11月(大約20課時)

六、實施過程

(一)看奧運廣告宣傳片,引發思考,確立主題。

1、師生共看與奧運有關的文明禮儀廣告宣傳片,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在我們身邊出現這樣的情況,事情的發展情況會與廣告裏一樣嗎?

2、學生列舉出生活中一系列不文明的現象。

3、師生共同確立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文明禮儀伴我行。

(二)成立小組,討論各小組活動方案。

1、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小組,成立了“文明禮儀知識庫”(負責蒐集文明禮儀的故事、名言警句、歌曲和各種場合文明禮儀規範等資料)、“文明禮儀圖片庫”(拍攝各種與文明禮儀有關的照片)、“文明禮儀小老師”(學習併爲同學們示範各種文明禮儀)、“文明禮儀小畫家”(畫與主題有關的漫畫等)“文明禮儀小作家”(寫與主題有關的兒歌、倡議書等)這五個小組。

2、各組討論制訂活動方案,教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禮儀:通過一些圖片和兒歌、故事、禮儀教育短片等形式,讓學生學習一些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15種文明禮儀。

1、“文明禮儀知識庫” 和“文明禮儀圖片庫”展示工作成果。

2、師生共同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文明禮儀。

(四)實踐禮儀: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成爲禮儀活動的主體。確定兩週爲文明禮儀自我考察期,學生在這期間必須每天記錄自己在各種場合的文明禮儀行爲情況,並與自己所學到的文明禮儀知識進行對比,找出差距,進行自我總結,然後交組長彙總,再進行小組內部交流討論,制定應對方案。最後進行全班交流。

1、以小組爲單位,學生記錄每天各自的文明禮儀規範執行情況,組員之間互相監督記錄情況。採用以下表格形式記錄:

文明禮儀執行情況

不好

學校

家裏

其他場所

(詳細的時間、地點和所做的事情要記錄清楚。)

2、兩週後進行自我書面總結,做的好與不好的各有哪些方面並找出原因。

3、上交兩週記錄及總結,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制定改進方案。

4、班級內進行交流總結,針對典型情況師生共同制定改進方案。

(五)展示禮儀:通過開展一些禮儀風采展示,兒歌、故事、繪畫比賽,文明禮儀之星的評比等來展現班裏文明禮儀活動開展的效果。

1、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

(1)開設文明禮儀圖畫展。(展出與主題有關的圖畫和照片)

(2)“文明禮儀小老師”組爲同學們示範各種文明禮儀或者表演相關小品等。

(3)“文明禮儀小作家”組唱與主題有關的兒歌並宣讀倡議書。

2、評比班級文明禮儀之星。

3、以小組爲單位舉行唱文明禮儀行爲歌比賽。

(六)宣傳禮儀:每位學生向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宣傳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禮儀知識,並爭取讓對方能將文明禮儀落實到生活實際中。

1、至少向一位親人或朋友宣傳文明禮儀規範常識。

2、記錄宣傳成果和心得體會。

(七)整理活動材料,交流活動收穫

1、把積累的材料整理好。

2、展開評價工作:自評、互評、老師評、家長評相結合。

附活動評價表

自我評價

同學對我的評價

爸爸、媽媽對我的評價

老師對我的評價

篇44: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爲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壽光是著名的蔬菜之鄉,相關的產業――蔬菜包裝也遍地都是,因此爲培養學生的觀察、調查、生產實踐能力,特確定這一活動課題。

二、活動目標

(1) 在活動中讓學生們瞭解、接觸有關組織活動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

(2) 讓學生感受勞動的艱辛,並讓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3)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學生敢於表現自己的意識。

三、教育目標

(1)懂得與同學溝通,形成良好的交往態度,瞭解同學們的興趣特長。

(2)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同學們一起設計、排演節目,培養團隊精神。

(3)讓學生大膽把自己的問題表達出來,在活動中得到解決。

四、活動時間

xx年10月14日

五,活動基地

大成紙箱廠

六、活動過程

1、活動前談話。

2、每位同學自主開展調查,並寫調查表。

3、以小組爲單位總結調查結果。

4、彙報調查結果,交流方法,交流紙箱生產和應用的知識,老師小結。

5、討論思想交流。

6、活動總結。

活動反思:

綜合實踐課程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以學生自主選擇的、直接體驗的、研究探索的學習爲課程基本方式,以貼近學生現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的主題爲課程基本內容,以學生個性養成爲課程基本任務的非學科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的綜合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着眼於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發展性課程。

篇45: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國中物理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的素質,包括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實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表達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養成“探索�D�D發現”品質,熱衷發現、嚮往發明,勇於創新、敢於嘗試,以及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精神。

二、參評對象

全市國中二、三年級學生,分八年級、九年級兩個組別分別進行評選。

三、參評選題

參賽選手從“自然現象的探究、生活中物理問題的解決、物理知識的應用”三個方面考慮自主擬定活動主題(可以是教材上的綜合實踐活動選題,也可以是其它選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每組3至5人。

四、評選內容

依據“科學性、實踐性、創新性、過程性、綜合性”的原則對參賽選手提交的以下三個方面的材料進行綜合評審:

(一)活動方案

1.選題的提出:選題要有創新性,要有對物理學科,物理與自然、物理與生活的獨到思考。

2.活動計劃:設計合理、詳細、操作性強,針對科學探究中的各個環節合理運用實驗方法。計劃中應包含指導老師、小組人員分工、合理的日程安排以及相應的任務分配。

3.實施方案:要有實驗的物理原理以及實驗設計的思路,物理原理或物理定律運用正確,實驗設計的思路要新穎、巧妙,實驗器材不限。

(二)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以過程性資料形式呈現,包含過程活動記錄,主要實驗過程的照片、視頻、實驗數據及現象記錄,活動過程或某環節的反思評價,活動方案調整資料等。要求資料詳實、數據完整、現象明顯。

(三)活動成果

活動成果以“綜合實踐活動報告”的形式呈現,參加蘇州市級評選的選題要報送不超過10分鐘的校內彙報展評和答辯錄像。

五、評分標準

(一)創新性

活動選題新穎;在技術思路、物理原理、方法運用上有獨到的理解;提交的成果與以前已有的成果相比,有創新見解或有特點的實物製作。

(二)科學性

活動涉及的物理原理或物理定律運用正確,符合學生思維特點;選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實際;研究有一定的深度;研究過程方法科學;問題分析透徹,所得結論經得起推敲和驗證。

(三)實踐性

課題的整個研究過程,必須由參賽學生親自完成;學生表現出積極地參與熱情;團隊成員有明確的分工與協作;“知與行”、“動腦與動手”的結合與統一;活動中學生認知和體驗不斷加深,具有生成性;活動結束時“知、能”均得到發展。

(四)過程性

在網上活動專區按照要求及時上傳:選題思考、活動計劃、實驗方案及修訂方案、實施過程資料(包括文檔、圖片、影像等)、活動成果呈現。上傳資料應反映活動的主要過程,具有真實性。

(五)綜合性

活動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技術、藝術、道德的統一。

成果不得抄襲。如有抄襲現象,取消參賽資格。

六、評選方式

評選活動採用書面與錄像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一)參評選手登錄z實驗教學研究網(z)國中物理優秀綜合實踐活動專區上註冊報名,上傳活動有關資料,每組限報一個課題,每小組限一名指導教師。

(二)評選分八年級與九年級兩個組別分別進行評選,每組分初

評和複評兩輪進行。

1.初評

各市、區教育裝備管理部門負責對所轄地區所上傳的作品進行初評,按比例推薦參加全市評選選題。

2.複評

蘇州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管理辦公室負責組織複評,複評根據活動網上上傳資料和成果展示錄像綜合評分。

七、獎項設立

本次評選每個組別分別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並給參加活動的學生和指導老師頒發證書。根據省文件精神推薦優秀作品參加省級比賽。

八、時間安排

(一)九年級組

1.20xx年11月1日-20xx年2月15日爲註冊報名和資料上傳時間,20xx年2月15日18:00停止資料上傳。

2.20xx年3月10日各市、區完成初評工作,20xx年3月30前底完成全市複評。

(二)八年級組

1.20xx年3月1日-20xx年5月30日爲註冊報名和資料上傳時間,20xx年5月30日18:00停止資料上傳。

2.20xx年6月20日各市、區完成初評工作,20xx年7月15日前完成全市複評。

篇46: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綜合實踐小組的組長郭子英,今天由我代表全體組員向大家彙報我們小組本次活動方案做得好的地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

根據組長和組員的活動方案,我整理出了較好的幾點:1.我們小組的成員不光把陳老師上次課上講的幾點(活動目的、活動方式、活動時間)較好地完成外,還另外加寫了幾條。比如說我們小組的周舒逸同學,就添加了活動提出、活動準備、調查結果的統計與整理等多方面地介紹,較好地完成了本次的活動方案。

2.在活動分工那一欄,我們的組員大部分都完成得較細緻,都充分地發揮了自己的領導才能,根據自己的意見,來分配各個組員所能勝任的任務。

3.據個人瞭解,在本組的活動方案上“活動準備”一欄是完成得很好的!大部分組員把團隊需要的準備都寫在了活動方案上,最少的也寫足了三個以上;還有些非常認真的組員,他們把活動準備分爲了兩部分――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比如像這裏寫的:①知識準備:通過上網、閱讀事先了解中藥預防流感的作用。②物質準備:認識可預防流感的中藥。

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組員的活動方案還是存在着某些缺點:1.大部分組員的篇幅量較少。最少的只寫完了一版,但也有很認真的同學寫到了兩版至三版,比如像周舒逸、李宇捷和郭子英。李宇捷同學寫到了一版半,周舒逸同學寫到了兩版,郭子英同學寫到了三版,但可惜具有這種認真態度的同學並不多,有些組員草草了事,沒有認真編寫,在此不點名,但希望下一次可以努力一些。

2.活動過程普遍偏少。除了剛纔點名的幾位組員外,其他的組員大部分是一兩句話就敷衍過去,有的組員甚至不寫,直接交來,對這種沒有責任心的組員我們組是採取直接退稿的方式,但交來得依然不多。

3.排版並沒有按要求。有些組員可能聽到我說要篇幅長,就故意空很多行出來,一兩句話就空行,這樣,即使寫到了兩版或三版,也是沒有用的。在此,也不點名批評,但希望下一次能排版工整。

在此,我想拿出一份活動方案向大家彙報。

這是我們組裏完成得較好的一份活動方案,還請大家多多指點,提出寶貴意見,我的彙報完畢,謝謝大家!

篇47: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是課程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發揮評價導向功能和進行質量監控的有效手段與方法。

一、關於學生課程學習的評價

(一)評價原則

1、過程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學生親歷體驗的課程。因此,要重視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的評價。只要學生經歷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就應該肯定其活動價值,給予積極的評價。

2、多元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強調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多元化。因此要鼓勵並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自我表現方式,如演講、表演、寫作、繪畫、製作等,評價不應只由教師來決定,要通過討論、協商、交流等多種形式,將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互評與指導教師或社會、家庭有關人士評價結合起來。

3、反思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改善、促進的功能,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實踐活動。要培養學生對活動過程(特別是細節)的記錄習慣,要通過活動過程、交流和活動成果彙報,讓學生學生學會對問題的討論、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與思考,達到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目的。

4、激勵性原則。堅持正面評價,運用表揚、鼓勵、表彰等方法激勵學生,並貫穿於整個課程實施過程。無論是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遭受失敗的時候,無論是定性還是量化評價的時候,都應該激勵學生,使激勵評價成爲學生獲取成功的動力。

(二) 評價內容

通過建立學生學習過程檔案和收集學生學習成果的方法,以定性爲主量化爲輔、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多維評價方式,對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與學習能力、收穫與反思進行評價。

1、參與態度。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次數、認真程度,以及是否認真思考問題、積極動手動腦、主動提出活動設想或建議、認真查找資料、準時完成計劃和學習任務作爲評價的依據。

2、合作精神。包括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主動幫助別人和尋求別人幫助,認真傾聽同學的意見,樂於與別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學習能力。通過對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過程中顯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及其對探究結果的表達進行評價。

4、收穫與反思。通過學生的自我陳述、小組活動記錄來反映,也可以通過學生的日記、活動徵文、主題班會等形式來反映,還可以通過學生的行爲表現和活動成果來評價。

(三) 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體現多樣化,要將以下幾個方面的評價方式結合起來。

1、“檔案袋評價”。要求活動小組建立活動檔案袋,裏面包括活動計劃、活動記錄、調查表、出勤登記表、實驗記錄表或調查記錄表、原始數據、學習體會、日記等與活動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做爲小組成績評價的主要依據。

2、日常觀察即時評價。日常觀察即時評價要貫穿於活動的整個過程。一方面可以隨時隨地激勵學生,調節課程的實施;另一方面日常觀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準確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論文、調查報告、研究筆記、表演、模型、設計方案等學校每學期舉辦一屆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每學年舉辦一屆手工製作、模型設計作品展示評比活動。

4、項目評價與階段綜合評價。在每個活動項目結束後,組織學生進行評價,促使學生在活動之後能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指導後繼的活動,併爲每學期的階段性綜合評價提供依據。階段評價做爲學生每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績的主要依據。

二、關於指導教師的評價

(一) 評價內容

1、參與態度。是否主動熱情做好活動前準備工作,認真備課,民主、平等對待學生,經常爲學生作具體指導,與其他教師協作。

2、指導能力。是否善於發現學生的問題和困難,爲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幫助學生調整活動方式或研究角度,能提供相應的知識背景材料,瞭解校內外教育資源,能指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小論文。

3、繼續學習。是否主動學習課程的前沿知識,能根據學生探究的內容鑽研有關知識,掌握有關科研方法,提升指導水平。

4、指導效果。是否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指導的小組有相當的成果展示。

(二) 評價方式

教師評價採用“協商研討評定”方式,以自評爲主,結合學生評價、教研組評價與學校評價多種方式進行綜合評價,提高評價的可信度和客觀度。

1、問卷調查:①教師自我評價;②學生小組評價。

2、察看案頭工作:是否認真備課,撰寫教案,做好指導工作記錄。

3、成果展示:每學期組織一屆學生學習成果展示評比,對指導教師給予適當評價,並從中評選優秀指導教師。

篇48: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爲豐富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我校本學期在七年級、八年級學生中開展此項活動。

活動要求學生自主,人人蔘與。在各班成立多個課題活動小組,每組成員一般不超過8人,確立組長1人。

活動內容:學生自主選題,以結合學生學習和生活爲主。

活動方法:按研究性學習課程中介紹的各種方法自主開展活動,並自己尋找一位與課題結合度較高的教師作指導。

活動時間:以課外活動時間及雙休日爲主,參與課題的同學要組長召集下認真完成各項活動。

請各課題組組長按要求填寫好課題中報表(可裁下),並於下週交勞技老師備案(七年級交給錢老師,八年級交顧老師)。在期末時將活動材料如活動過程記錄結題報告或研究成果上交教務處。

本學期末,我校將活動進行評比和展示,對優秀的研究性學習成果給予表彰及獎勵,並編入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冊。

以往我校的優秀實踐活動開展情況掛在學校主頁上,供大家參考。

篇49: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在實際測量過程中正確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認識質量單位千克與噸的進率關係。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瞭解用列表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同時體驗和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樂趣,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二、活動安排

1.活動地點:教室、操場

2.活動對象:三年級師生

3.活動用具:尺子、盒尺

三、活動過程

1.毫米的測量

通過對數學課本長、寬、厚進行估計的活動,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通過判斷學生們估計的是否準確,引起同學們進行精確測量的慾望。是同學們在測量中發現,課本的厚度不到1釐米,即課本的厚度不能用整釐米數表示。從而引出毫米,體會毫米產生的意義。使學生明確,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是毫米。

注:爲了使同學們加深對毫米的認識與理解,我們可以讓同學們測量1毫米的厚度是幾張紙。

2.分米的測量

利用同學們手中的尺子,告訴同學們1分米=10釐米,之後組織藉助直尺同學們用手勢來展示1分米的長度。由於同學們手比較小,一般拇指和食指貼在一起,然後向相反的方向分開,分開的距離大概就是1分米。所以兩指一分就是

一分米。同學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去進行估計。估計一下測量課桌的長度、寬、高,再精確測量。

注:爲了使同學們加深對分米的認識可以讓同學們測量多少本作業本摞在一起是1分米。測量課桌的長度、寬、高。

3.米的測量

在以前的學習生活中中同學們接觸過米這一長度單位,組織學生合作用米尺量出1米的步子。之後大家分組測量前後黑板還有門窗的高度。鞏固加深對米的認識。

4.千米的測量

爲了使同學們對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需要組織同學們去熟悉的操場感受1千米有多長,安排實際走100米。推測1千米有多長,再實際走一走等活動,體驗1千米的實際長度。

5.千克與噸的認識

兩人一組背對背相互背一背,體會一下對方的重量。一般同學們的平均重量應該是25千克。同學們通過背同學所體會到的重量大概就是25千克。那麼 40個人合在一起的重量大概就是1噸。

篇50: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一、比賽項目:製作半成品風箏,放飛自制風箏。

二、比賽時間:20xx年.4月30日

三、比賽場地閣公園

四、參賽人員:五年級每班3男3女參加比賽。

五、比賽規則:

1.製作半成品風箏部分。

學校提供5套男子組沙燕半成品風箏,5套女子組板子類半成品風箏,學生在班主任老師指導下完成風箏的繪畫,在校風箏組老師指導下完成風箏的粘制,並進行風箏放飛與比賽的相關指導。班級在此基礎下推選3男3女參加風箏繪畫與粘制的藝術類評分(分值40分),從畫面,色彩,蒙面,粘糊等幾方面進行評定。

2.放飛自制風箏部分。

放飛分60分,放飛時需助手一名。

1.起飛分10分。風箏全部離開助手的手和地面,完成起飛,得10分。風箏飛起後掉落地面一次扣5分,二次扣10分,三次則判放飛失敗,比賽結束。

2.留空分30分。

留空時間10分鐘。風箏放飛後停留空中10分鐘得30分,每少一分鐘扣3分。

3.角度分10分。

根據風箏線與地平線的夾角大小得分。70°爲10分,每少5°扣一分。

4.空中效果與放飛技巧10分。

根據風箏在空中的姿態與運動員的放飛技巧給分。

篇51: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初步瞭解什麼是綜合實踐課程,明白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2、進行採訪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學會合作學習基本方法,通過小課題活動的實踐感受綜合實踐活動,喜愛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流程預設:

一、導入

以談話激起學生對綜合實踐這門課的探究慾望。(旨在讓學生初步感受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將接觸的有趣的新課程)

二、提出活動主題

1、對於綜合實踐活動,你們想了解些什麼?想研究性什麼呢?

學生交流探究,並借鑑參考主題。

2、討論準備工作,集體討論後填寫。

三、開展活動

1、組織採訪

(1) 明確採訪對象

(2) 討論採訪主題

(3) 進行採訪記錄

(4) 撰寫採訪收穫

2、歡樂網上行駛

請電腦老師李老師指導相關網站搜索辦法。

3、實話實說

(1) 明確主題

(2) 開展討論

(3) 教師進行彙總

(4) 教師指導學生作好記錄

四、活動總結

1、展示彙報

(1) 我眼中的綜合實踐活動

採訪情況彙總;相關圖文彙總

(2) 我喜歡的一次綜合實踐活動

(3) 我希望參加的一次綜合實踐活動

(4) 我的金點子

(5) 我的建議

2、學生撰寫收穫

教學小記:

9月5日

第一次上綜合實踐課,學生對這門課充滿了陌生感,當然也有好奇心。課堂上我們確立的主題是:1、什麼是綜合實踐課程,爲什麼要開設綜合實踐課程:2、進行“實話實說”活動,討論以往班中開展過哪些有趣的活動;3、寫出一個你感興趣的主題。

通過集體探討,我們一致認爲應該作以下準備:爲完成第一主題,要聯繫計算機老師在網上搜集綜合實踐資料瞭解綜合實踐課程,還要開展采訪活動,進一步瞭解綜合實踐活動;爲完成第二主題,我們要開展一次探討活動;爲完成第三主題,我們要進行個人思考及情況彙總。

一節課很快上完了,可學生對綜合實踐是什麼仍然是懵懵懂懂的,我期待着通過下一課的教學讓他們有所瞭解,有所探究慾望。

9月9日

今天的課上我解決了採訪指導及材料蒐集指導。

首先,我讓學生討論準備採訪誰(即確定採訪對象)大家說要採訪老師,我建議他們除了採訪老師以外再採訪校長和家長。大家同意了。

第二步,我讓學生討論準備在採訪時問些什麼,學生(顧文安)一下說出了兩個問題,分別是“綜合實踐活動有什麼作用?”“學校爲什麼要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我認爲這兩個問題很有意義,於是就讓大家記錄下這兩個主題。並討論這兩個主題分別準備問誰,學生認爲第一個可以問老師,第二個可以問校長。我決定就讓學生採訪我,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都感受一下采訪的方法、步驟、注意點等。

第三步,課堂模擬採訪,顧文安作採訪者,我作被採訪者,我指導他儀態及語言(老師,您好,耽誤您一點時間想問您一個問題),我作了簡要回答,並讓學生判斷該記錄些什麼(讓學生學會挑重要內容記錄,記錄要簡要。)

第四步,全班推選三名代表採訪校長,結果同學們推薦瞭解顧文安、劉佳蕾、陳夢秋三人。

當然其他人也不能讓他們無事可做,所以我安排他們去採訪家人,問問他們瞭解綜合實踐活動嗎。

9月13日

今天進行採訪彙總,三位孩子完成情況不太令人滿意,因爲中間隔着幾天,而這幾天中李校長有幾天不在學校,結果兩個女孩子沒完成任務,而顧文安採訪成功了,但卻因爲沒有記錄,結果採訪到了什麼說不太清,這對全班同學來說是一次數教訓,凡事都應有備而戰。但許多同學情況良好,因爲採訪家人完成的尚可,很多家長都說不了解,只有個別家長如龐至文媽媽說綜合實踐課是一門主課,和語文數學同樣重要。很多學生在收穫中寫要學好這門課。我希望自己能讓他們的美好願意更好地實現。

“實話實說”這一討論會中大家對以往哪些活動屬於綜合實踐活動不是很明確,有的人說美術課、音樂課,其實細想想很多事都是相通,比如讀書交流會,就可以作爲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對以往開展的讀書交流會覺得很喜歡,說希望以後再舉行。

9月16日

又是週末了,明後兩天我讓大家學着進行小主題活動研究,結果在參考活動主題中,同學們選擇的大部分是“學做小當家”,僅有個別同學:顧文安、顧宏傑等選擇了“神奇的`海底世界”,我只是與大家探討了地點和方式,(地點選在了家裏,方式選擇了跟父母學做會一件家務並實際操作),不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樣。

9月19日

還好,星期一就收到了幾個小朋友的勞動小日記。讀上去還不錯,挺像一回事兒的。看來還挺有效的。

9月20日

今天是總結匯報階段,上得不是很滿意,雖然也有蒐集到的資料,但那只是文字的泛泛而談,瞭解多少呢?沒有實踐的活動永遠不能算綜合實踐活動課。但也有收穫,比如知道了學生喜歡什麼活動,知道了學生希望參加的活動,也在學生的當家小日記中有點成就感。學生“我的收穫”也寫了些,雖然也許很淺顯,但有收穫就是一種成長,是吧!

標籤:精選 實踐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