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語文學科整合”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語文學科整合”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語文學科整合”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旨在讓學生聯繫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聯繫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

綜合實踐課程在我校基本做到了常態化,部分教師基本掌握了四個課型的教學流程,在主題內容選擇上嘗試過與語文學科整合,與德育活動整合,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根據《寧城縣“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相整合”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和《寧城縣“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相整合”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爲指導,以研究性學習爲統領,以與語文學科相整合爲先導,將“中國八大傳統節日”設置爲課程主題,通過美文、古詩詞等國學文化表達出來。以點帶面,拓展到各個學科,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構建具有開放、實踐、綜合、自主和研究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發展個性諸方面得到提高。培養面向未來、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標

1、激發學生研究興趣,積累實踐經驗,培養綜合能力。

2、引導教師理解課程理念,掌握教學流程,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任教學科整合的方法。

3、促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形成模式和策略,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三、年級能力目標

三年級

1、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的意識,並能提出2---3個感興趣的問題。

2、培養學生能從問題中篩選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3、培養學生能把問題歸納成主題的能力。

4、學會填寫活動計劃表。

5、學會小組合作的方法。

6、知道蒐集信息的途徑:訪問、上網、查找書籍等。

7、能明確被採訪對象,掌握訪問的技能,會制定訪問提綱。

8、初步學會整理信息的方法,針對信息能簡單地進行篩選。

9、培養學生掌握上網獲取信息的技能。

10、學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11、能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彙報成果。

12、培養學生傾聽、質疑能力。

13、能總結活動過程中的得與失。

四年級

1、知道活動方案的基本要素。

2、學會從時間序列上安排研究活動的基本階段內容。

3、能夠蒐集一定的文獻資料,從中得出自己的基本結論。

4、初步掌握保存資料的方法。

5、學會信息發佈的手段和方法:編制簡報、手抄報等。

6、能用恰當的方式,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7、能對整個活動過程中的某一環節進行反思。

8、加強學生彙報交流能力的培養。

9、在完成主題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完善三年級能力目標。

五年級目標

1、理解問題解決對生產、生活的意義。

2、在教師指導下,初步學會自己制定活動方案。

3、根據自身優勢,學習組建團隊參加活動。

4、能合理地確定調查對象,瞭解調查問卷的基本要素。

5、對調查所獲取的信息能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整理、統計。

6、培養學生用DV片、幻燈片等發佈信息。

7、會撰寫倡議書、社會宣傳提綱。

8、對整個活動過程能進行全面的總結與思考。

9、在完成主題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完善四年級能力目標。

六年級目標

1、能夠從時間、地點、人員分工、具體活動任務等方面設計研究活動程序。

2、利用各種途徑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綜合利用各種方式方法發佈信息。

3、基本能用調查報告、觀察報告、小實驗報告進行交流。

4、在總結與交流時,會引用資料區分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

5、具備總結交流的藝術技巧。

6、在完成主題活動中進一步鞏固完善3—5年級能力目標。

四、主題目

1、基本瞭解通用主題“傳統節日”的由來、傳說故事、民間習俗、文學記述(詩詞作品不少於5首)、傳承發展。

2、蒐集、整理、理解、熟記、默寫課外古詩每個主題不少於10首,並能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來。

3、能對中國漢字演變、成語故事產生興趣,並愛上中國的國學文化。

4、初步瞭解信息技術對現實生活的影響,清醒的認識給人類帶來的方便和危害,並能在今後的學習中趨利避害。

五、課程內容

年級

上學期

下學期

通用主題

個性主題

通用主題

個性主題

三年級

走進教師節

走進李白的(山水)詩

走進元宵節

走進王昌齡的(邊塞)詩

四年級

走進重陽節

走進杜甫的(抒情)詩

走進清明節

走進劉禹錫的(勵志)詩

五年級

走進中秋節

走進王維的(田園)詩

走進端午節

走進賀知章的(詠物)詩

六年級

走進春節

走進孟浩然的(山水)詩

走進兒童節

走進白居易的(邊塞詩)詩

六、課堂教學基本流程

1、課前準備

教師根據學校設置的主題,結合自己和學生的實際,縮小主題範圍,確定與語文學科關聯、有研究價值的主題,並進行教學設計,特別是引課時的情境設計,能引發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2、課程實施

第一步:主題生成與活動策劃

(1)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情境,提出問題,根據問題生成子主題,由子主題生成活動主題。

(2)指導學生填寫(制定)活動計劃(方案),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方法蒐集有關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等。

第二步: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落實活動計劃或活動方案。

3、總結展示

第一步:材料整理,策劃展示,形成報告。

(1)對調查結果或蒐集的內容進行整理、統計;

(2)策劃、準備展示的內容和形式。

(3)撰寫活動體會(逐漸上升爲報告);

第二步:交流展示,活動評價。

七、課程評價

1、評價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監督管理落實情況。

2、評價教師主題活動案例、論文等。

3、評價學生小組研究計劃、報告等。

八、保障措施

(一)成立組織

1、領導小組

組長:照日格圖

副組長:方國梅

成員:張秀珍於素豔溫福德

2、指導小組

組長:方國梅

副組長:張秀珍

成員:全體綜合實踐課教師

3、指導顧問:於 萍

(二)5月12日前確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三至六年級上下學期各兩個,學校會同年級組共同確立,將“中國八大傳統節日”確定爲通用主題,根據學校實際再確定8個個性主題,主題與語文學科相結合,與國學文化相結合。

(三)5月12日前根據指導中心實施方案,制定蘇木皋國小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語文學科整合”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四)5月下旬召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整合”教學改革啓動會議,領導小組、指導小組、實施教師參加,學習兩級方案,培訓教學流程,並啓動第一個主題“走進端午節”活動開展。

(五)本學期內研究制定蘇木皋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整合”課堂教學管理與評價辦法,教師、學生進行量化評價,以評促研,以評促改。

(六)以語文學科爲先導,促使“實施教師”快速成長起來,並在本校發揮引領作用。逐漸由語文學科擴展到其它學科,由實施教師普及到所有學科教師。力爭用一年(現在至2018年5月)的時間出典型教師,形成具備全縣推廣的經驗。

(七)圍繞主題,每學期開展1—2次教學研究、成果展示和經驗交流活動,互通有無、共同促進。

(八)以“科研課題”研究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申請立項“赤峯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實驗研究課題”的子課題《關於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語文學科整合課堂教學流程的實驗研究》,課題研究、教研活動、課堂教學改革同步進行,確保出成果、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