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歷史故事的作文(精品多篇)

歷史故事的作文(精品多篇)

歷史故事的作文 篇一

我在幾天前讀完了《中國歷史故事》這本書。這本書分五個時期分別爲:春秋時期,戰國時期、西漢時期、東漢時期、三國時期。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煮豆燃豆萁”。講的是曹操兒子的故事,他有四個兒子名叫: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可是曹熊早早就去世了。三個兒子中曹植最有才華曹操自己是詩人所以很看好有才華的人。所以很看好曹植。幾次想立他爲王太子,可有些大臣不贊成說:“自古以來都是長子爲先,要是破了這個例肯定會出亂子。”所以曹操把這事擱到了一邊。

可偏偏曹植自己不爭氣做事總是隨隨便便不遵守制度。他愛喝酒每一次非弄個大醉不可。可有一次曹操讓人去叫曹植支援曹仁人們剛進去就看見他像泥一樣無法帶兵,因爲這件事曹操就不喜歡他了曹操覺曹丕老老實實的比他的兄弟強多了曹操過世的時候把自己的地位傳給那曹丕,因此曹丕當了魏王。因爲曹植個性傲慢屢次衝撞曹丕,被曹丕以國法論處可他們畢竟還是兄弟所以曹丕讓曹植在七步之內做一首詩。做出來就罷做不出來絕不寬容,沒想到曹植剛走了兩三步就隨口說了一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後曹植活了下來,應此是這首詩也流傳了下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我們只要好好觀察就可以發現別人的長處。不能因爲自己才華出衆就變得傲慢不遵守規定到頭來還是自己吃虧。

歷史故事的作文 篇二

朋友,你知道王羲之嗎?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他寫過很多作品,最有名的是《蘭亭集序》,他的兒子王獻之也是書法家,世人把他們合稱“二王”。但是你知道王羲之還吃過墨嗎?下面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一天中午,王羲之在練書法,書童端來了午飯,並催促王羲之趁熱快點吃。

但是王羲之因爲在練字,像是沒聽見似的,繼續練字。書童沒辦法,只好請王羲之的媽媽過來喊他吃飯。

當王羲之的媽媽過來,看到滿嘴黑漆漆的王羲之,很奇怪。又看他仍然手拿饅頭,往墨水裏沾了沾,看都不看直接送到嘴裏,這時媽媽才知道王羲之吃墨了,頓時忍不住大笑起來,而王羲之看到媽媽哈哈大笑的樣子,卻不以爲然的對媽媽說:“媽媽,今天的午飯真好吃呀!弄得媽媽哭笑不得。

王羲之看着哈哈大笑的媽媽,又看看自己手上剩下的饅頭,也跟着笑了起來。

我平時總是大大咧咧,做事三心二意,寫字時要不就給一個筆畫來個隱身術,要不就是把字寫成“甲骨文”。

當我看完王羲之的故事,我覺得我應該學習王羲之專心致志的精神。以後我可千萬不能這樣,必須認認真真的做每一件事。

歷史故事的作文 篇三

我們在課文中接觸過許多不同的英雄人物,他們中有機智勇敢的小英雄於連,有捨生取義的黃繼光、有寧死不屈的抗日英雄楊靖宇。

但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他,是一個具有指揮才能同時又是一個令人欽佩的英雄好漢。他,是一個爲革命事業的。前途着想的人,而不是爲了講所謂“同生共死”的“江湖義氣”而意氣用事,拿抗日的力量去做無謂犧牲的人。他,就是寧死不屈的抗日英雄——楊靖宇。楊靖宇的英雄事蹟有很多,其中一個故事已經深深地刻在我的腦子裏了。那是1939年的一個冬天,楊靖宇率領抗聯第一路軍活動在臨江一帶。他們先後殲滅了數千日僞軍,年底就退向了東部山區。

此時,日本帝國主義調動了數十萬兵力“討伐”抗日聯軍。楊靖宇把部隊劃分成一支支小分隊零散潛伏在各山林地帶。日軍圍剿了兩個多月,也沒找到楊靖宇的隊伍。1940年2月的一天,楊靖宇帶着十幾個人來到濛江以東的山林。他們砍了一些樹枝鋪在地上就睡着了。第二天醒來,大家發現機槍排長帶着錢和槍投降了敵人。幾天以後,傳令兵出去打聽情況,花錢買了一件舊皮襖給司令員穿。司令員馬上嚴肅的問:“哪裏弄來的,是不是違反了紀律?”傳令兵說明以後,司令員的態度才緩和下來,把舊皮襖給一個傷員披上了。

中午時分,敵人從四面八方包圍上來,他們採取“拉網戰術”,一棵一顆樹往前搜,情況十分危急,楊靖宇要大家分散突圍。大家聽說要分開了,有的哭了,有的堅決地說:“要死也要死在一塊兒,我們要和司令員在一起!”“同志們,這樣說是不對的,我們多活一個人就多一份革命力量!”楊靖宇堅定地說。大家都服從了,楊靖宇又叮囑一句:“大家要記住,寧死不能投降敵人,不能泄露黨的祕密!”他們約定好了聯絡地點就走了。2月18日,兩個警衛員英勇犧牲了。敵人在他們身上搜出了楊靖宇的圖章,判定他就在附近。現在只剩楊靖宇一個人了,他雙手握着兩隻短槍,英勇地抗擊敵人。最後,楊靖宇因寡不敵衆,壯烈殉國。

後來日寇把楊靖宇的腹部剖開,他的腸胃裏只有草根、樹皮和棉花,沒有一粒糧食。日軍指揮官說:“算他是中國的一條好漢!”一位能令日本鬼子都豎起大拇指的錚錚鐵漢,怎能不讓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無比崇敬呢?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感慨萬千,楊靖宇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展示的卻是中國無數先烈英勇頑強的一面;這個普普通通的名字將永遠保存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記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