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有趣的歷史名人故事【精品多篇】

有趣的歷史名人故事【精品多篇】

歷史經典故事 篇一

沒有伯樂,只能懷才不遇。

北宋嘉祐年間,士人劉幾多次在國子監考試中得第一名。因他文章中詭譎險怪的文句迭出,學子們紛紛仿效,一時形成了怪異浮華的風氣。歐陽修很討厭這種文風,總想整肅一下。

這年,歐陽修主持進士考試,規定凡是寫艱澀險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有個考生在文章中這樣寫:“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意思是:天地初分時,萬物始生長,偉人方問世。歐陽修想:“這個人一定就是劉幾!”於是戲謔地在其後續寫道:“秀才剌,試官刷。”意思是:你秀才的文章違背事理,考官就把你刷掉!還用大紅筆把文章從頭到尾橫塗一道,稱作“紅勒帛”,批上“大紕繆”三個字張榜公佈。後來發現這個人果然就是劉幾。考場文風因此發生了改變,大家都學着寫內容充實、樸素的文章了。

過了幾年,歐陽修擔任廷試考官,發現劉幾又來參加考試。歐陽修說:“清除邪惡一定要徹底,今天一定要狠狠斥責這些個輕浮學子,以便剷除文壇禍患。”他發現一個考生寫的《堯舜性仁賦》,其中一句:“故得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形爲四罪之誅。”意思是:所以能得寧靜就可以養生,可以比五帝還高壽;如果易衝動而莽撞,就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懲罰。歐陽修便將這個考生定爲第一名。等到張榜公佈時,發現考生叫劉輝。有人告訴歐陽修,劉輝就是劉幾,爲了徹底改變文風,他連名字也改了。歐陽修很感動。

歐陽修通過大力改革文風,發現了許多人才,經過他的提拔,一個個都成了名家,其中就有王安石、蘇軾和蘇轍。

歷史經典故事 篇二

楊絳先生百歲誕辰之際,中央電視臺《讀書時間》專門做了一期專題節目。現場嘉賓一共兩位,三聯書店的總編輯李昕是其中一位。節目中,李昕談到了楊絳夫婦的精神境界和高風亮節,他們三十多年不換房,不裝修,不買傢俱,但是他們捐出兩人全部的版稅超過1000萬元,在清華大學設立了一個“好讀書基金會”,扶助貧困學生

節目播出後,幫楊絳先生料理版權的友人吳學昭, ua 特意給李昕打來電話:“你們這期節目做得不錯,楊先生看了很高興。但她發現你有個地方講錯了。”李昕聽了心裏一驚,忙問:“什麼地方?”吳學昭回答說:“楊絳夫婦在清華大學設立的是‘好讀書獎學金’,但是被你說成‘好讀書基金會’了。她說,設立獎學金比較簡單,但建立基金會就不同了。那是得按國家有關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需有規範的章程,有組織機構和開展活動的專職工作人員,還要申報民政部門批准,纔可向公衆募捐。這兩個概念不能混淆。所以楊先生讓我告訴你,今後若是再提到此事,一定要把說法改過來,不要一錯再錯,造成別人以訛傳訛。”李昕聽了,深感慚愧,請吳學昭代自己向楊先生道歉。

雖然只是個小錯誤,但楊絳先生的嚴謹和認真,令人受教。楊絳先生之所以令人敬仰和欽佩,正是得益於她這種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歷史經典故事 篇三

相傳大約在5000年前,我國曾發生過一次特大的洪水災害。當時正值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極端低下,面向茫茫大水,人們束手無策,只得逃到山上躲避。爲解除水患,部落聯盟首領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決定推舉鯀去完成排水任務。由於鯀採取“堙”、“障”等堵截的辦法,治水9年,勞民傷財,不但沒有治好,洪水反而越來越大。堯死後,舜當部落聯盟首領。他巡視治水情況,發現鯀對治水無能爲力,耽誤了大事,就給鯀治罪,處死在羽山。部落聯盟又推選鯀的兒子禹來治水,禹精明能幹,辦事認真。他接受治水任務時,剛和塗山氏的一位姑娘結婚,但他覺得治水大事刻不容緩,便毅然告別了新婚的妻子,來到治水工地。

大禹請來長者和同他父親鯀一同治水的人,商量治水辦法。他們總結了鯀治水的經驗教訓,認爲採取堵截的辦法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根據地勢高低,順着水流方向,開挖河道,把水引出去,纔是最好的辦法。大禹根據大家的意見,經過實地考察,制定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一方面繼續加固和修築堤壩,另一方面改過去“堵塞”爲“疏導”的辦法來根治水患。爲便於治水,大禹把整個地域劃分爲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9個大州。大禹親自帶領27萬治水羣衆,全面展開了疏導洪水的勞動。他不僅指揮整個治水工程,而且身先士卒,同羣衆一起勞動,爲羣衆做出了榜樣。

由於長期的辛勤勞動,他手上長滿了老繭,小腿上的汗毛也全磨光了。長年泡在水裏的腳指甲也脫落了,更可貴的是在治水過程中,大禹曾三次路過家門都顧不上進去看一看。在大禹領導下,經過13年的艱苦勞動,終於疏通了9條大河,使洪水順着新開的河道,服服貼貼地流入大海。主體河流疏通後,又疏通各地的支流,讓水流入主河道,從而制服了洪水災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事業。在治水的同時,大禹還帶領治水大軍幫助羣衆重建家園,恢復生產,使大家安居樂業。

歷史經典故事6

商朝到商紂王時已把自己的國家搞得很糟。他特別講究闊氣,尤其喜歡吃喝。他在王宮裏設了酒池肉林。酒池就是鑿一個大得可以行船的池子,裏面灌滿了酒。肉林就是在酒池邊上豎立許多木樁,上面掛着烤得香噴噴的肉。紂王和貴族在酒池邊上盡清地酗酒,到肉林一伸脖子就能吃到肉。

紂王特別寵愛一個叫妲己的女人。妲己儘想出一些壞主意,叫紂王幹一些傷天害理的事。例如,她叫商紂王用一種炮烙的殘酷刑罰來懲治那些反對他的人。炮烙就是用炭火把銅柱燒熱後,強迫人在銅柱上爬,掉下來被熊熊燃燒的炭火活活燒死。

紂王這樣荒淫殘暴,經常有人勸阻他,但他總是不聽。他的異母哥哥微子啓對他說:“我們這樣拼命喝酒,敗壞了先祖留下來的美德。喝酒使我們的百姓、大臣們都做出偷竊奸邪的壞事來,眼看我們殷朝就要滅亡了。”紂王不聽微子啓的勸告,微子啓只得偷偷離開他。紂王的堂兄弟箕子也勸紂王,紂王不但不聽,反而把他囚禁起來。紂王的叔叔比干好言規勸他懸崖勒馬,他居然命人殺死比干,剖開肚子,取出心來觀賞。紂王這樣殘暴,嚇得誰也不敢再規勸他了。大臣們有的裝病不出,有的雖上朝但一言不發。一些大官甚至偷偷地拿起商朝太廟裏的祭器、樂器,投奔了周武王。

紂王對大臣們尚且這樣殘暴,對待老百姓就更加肆無忌憚了。他要造鹿臺,就強迫老百姓去服勞役;他要喝酒,就隨意把老百姓的口糧奪去釀酒;他要吃肉,就迫使老百姓沒日沒夜地到深山密林去獵取野獸;他的愛姬妲己喜歡看殺人,他就隨便地把老百姓拉去砍頭、剁足、剖肚子。老百姓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只好扶老攜幼,哀號哭泣着四處逃亡。

紂王的暴政,使得商朝的統治再也維持不下去了。這時周武王在姜尚和他叔父周公旦的協助下決定進攻商朝。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領兵車300輛,虎賁(近衛軍武士)3000人,士卒45000人,會合各小國部隊,從孟津出發,向商朝都城朝歌進軍。周武王在牧野,豎起伐紂大旗,在誓師大會上,歷數紂王腐敗荒淫、兇惡殘暴的種種罪惡,然後指揮大軍向商軍進攻。此時紂王正帶着他心愛的妲己和寵臣在鹿臺欣賞歌舞,飲酒作樂。當下屬把周軍進攻的消息告訴他時,他才慌忙召集大臣商量對策。因商軍主力當時正在東南地區對付東夷,一時調不回來,紂王只好臨時把大批奴隸武裝起來,共70萬人,開赴前線,抵抗周軍進攻。

當週殷兩軍擺開陣勢,準備廝殺時,殷軍在陣前紛紛起義,掉轉戈矛和周軍一起殺向商紂王。紂王大敗,帶着少數衛士逃回朝歌。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就把玉石和其他寶貝圍在腰上,在鹿臺大吃一頓,然後放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商朝就這樣滅亡了。

歷史經典故事 篇四

周恩來是我國在新中國成立擔任政府總理達26年爲世界上在這樣的崗位上連續任職最久的領導人。

周恩來小時侯,鳴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裏傳出了陣陣琅琅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着。讀着,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的時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飯迫不及待地問道:“蔣媽媽,這大米是怎麼來的呢?”

蔣媽媽很喜歡周恩來好問的精神,就笑着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大吃一驚地說。“是呀,這十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灌出耒的。”蔣媽媽深感觸地說。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有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威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年幼的周恩來已經精疲力盡,但他仍要堅持練字。

周恩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讓我的到了啓示: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要請教別人。而且要堅持每天的精神。

歷史經典故事 篇五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國之一,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但是,你知道嗎,我們祖先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要追溯到5000年以前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爭——涿鹿之戰,即黃帝對蚩尤的戰爭。

據史書記載,黃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君主,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他從小就很聰明、能幹,被推舉爲部落首領。

黃帝所處的時代,大約是我國原始社會逐步解體的時期,私有制、階級有了初步發展。氏族公社不斷擴大或合併,逐漸形成部落。黃帝最早居住在陝西北部,後成爲黃河流域一個有名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一帶定居下來。當時在黃河流域西北部有一個首領叫炎帝的部落,同一個首領叫蚩尤的九黎族部落發生了衝突,鬥爭結果是炎帝被打敗了。於是炎帝帶領他的部落成員逃到了涿鹿,與黃帝部落合併,結成部落聯盟,黃帝、炎帝擔任正副首領,這就是炎黃部落,是中華民族的雛形。

炎黃部落合併後,九黎族部落自恃強悍,經常前來騷擾。爲了解除九黎族部落的威脅,一場新的大戰開始了。

傳說中的蚩尤是一個人頭、獸身、長着四眼六臂的怪物。他有81個弟兄,個個是人頭獸身,銅頭鐵額,兇猛異常。黃帝更是異常,他一個頭顱上長着四張臉,分別對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他住在天廷中央,總管春夏秋冬。他擁有以虎豹熊羆命名的幾支精銳部隊,還有用玉石磨製的,在當時是很厲害的石刀石斧作武器。

大戰開始,蚩尤和他的81位弟兄主動出擊,黃帝則調動虎豹熊羆,獅貔貅各路軍隊,還請來四方天兵神將助戰,殺向蚩尤。雙方廝殺成一團,難分難解。黃帝命大將應龍攔截江河,以大水衝淹蚩尤,蚩尤則請來能呼風喚雨的風伯、雨師對付。黃帝又命隨軍出征的女兒、名叫魃的旱神收雲息雨,使狂風暴雨無影無蹤。剎時烈日當空,把蚩尤的軍隊曬得焦灼不安,四散逃命。蚩尤眼看就要戰敗,便使了一個絕招:他和他的弟兄張開大口吐霧,使大地白茫茫、迷濛濛一片,擡頭不辨東西南北,使黃帝的軍隊迷失方向而蚩尤的軍隊卻能時隱時現,運動自如。黃帝命人制作一輛指南車,用以辨別方向,並集中力量向蚩尤軍隊發動強大攻勢,最後打敗蚩尤軍僅並活捉了蚩尤,將他殺死,帶到涿鹿埋葬。

黃帝還領導他的部族改善了生活條件,有許多發明創造。他推算天文,制定了我國最早的歷法。他製造車船,方便了交通。他領導族人修房屋,馴家畜,種五穀,改變遊獵生活方式。他和神醫歧伯研究出一套治病方法,被後人編成醫書《黃帝內經》沿傳至今。他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繅絲,用來做衣服,改變了過去冬披獸皮、夏圍樹葉的原始矇昧的生活,被後人尊稱爲“先蠶姑娘”。黃帝還命倉頜創造了象形文字;命伶倫用竹子做成十二音符的樂器,配成樂曲;命隸首制定了度、量、衡。

此後,黃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等部落,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以炎黃族爲主體的部落羣體,成爲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我國各族人民都認爲自已是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