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湘陰文化旅遊發展思路

湘陰文化旅遊發展思路

湘陰文化旅遊發展思路

一、湘陰文化旅遊發展的優勢和基本條件

(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湘陰先秦時期爲羅子國境,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羅縣,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設湘陰縣,至今已有1545年曆史。湘陰自古至今文化傳統淵源流長、文化傳承脈絡清晰、文化名人層出不窮,先後涌現出了嶽麓書院首任山長周式,明代歷相五朝的戶部尚書夏元吉,晚清中興名臣左宗棠,中國第一位職業外交家、首任駐英法公使郭嵩燾,民國元年教育部長範源濂,中國近代化學工業之父範旭東,現代著名作家康濯等一大批湖湘文化代表人物。作爲湖湘文化三大發源地之一,湘陰的歷史文化厚重又富有色彩,湘陰的人文故事精彩又不乏教育意義,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值得向全省乃至全國宣揚推廣。

(二)文化遺存衆多

湘陰擁有爲數衆多的歷史文化遺存,有湘陰文廟和左文襄公祠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嶽州窯遺址、百梅窯、青竹寺窯、郭嵩燾故居、文星塔-狀元塔、左太傅祠、中共湖南省委舊址-湘陰“徐正興寶號”、嶽州窯(增補點—於家咀窯址、馬王墈窯址)等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唐朝佛教名剎法華寺、南泉寺2處古寺,還有任弼時紀念碑、陳毅安烈士紀念館、辛亥革命元老鄭照熙故居、陳嘉佑將軍墓、抗日陣亡烈士紀念塔等有紀念意義的近現代建築。

(三)物產豐饒,風景優美

湘陰素有“魚米之鄉”美稱,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商品魚、商品豬基地縣,水稻、茶葉、藠頭和湘蓮等經濟作物具有較大規模,螃蟹、蝦、甲魚、黃鱔等特色水產暢銷長株潭,成爲遠近聞名的“百里湖鮮水產走廊”。全縣旅遊商品豐富,有長康、義豐祥、華康、蘭嶺等中國馳名商標4個、湖南省著名商標20多個,“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達120多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個。湘陰美食文化悠久,是長沙臭豆腐、德園包子的發源地,是全國首個“湖鮮美食之鄉”,特色美食小吃衆多。鶴龍湖螃蟹、三井頭燉腸子、湘陰面、瓦窯灣燉鵝等美食風靡省會周邊,樟樹港辣椒風味獨特。

湘資兩水經湘陰,流入煙波浩淼的洞庭湖,坐擁依江靠湖的自然優勢,湘陰全境山水相映,風景秀麗。東部丘陵區鬱鬱蔥蔥,被譽爲“天然氧吧”;西部水鄉川流不息,被稱爲“負離子倉”。橫嶺湖溼地自然保護區、青山島、鵝形山度假休閒村等風景宜人,是十分理想的旅遊目的地。

(四)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湘陰地處長沙、岳陽、益陽三市五縣中心,緊鄰省會長沙,處於長株潭半小時經濟圈,既是長株潭城市羣沿江北上融入長江經濟帶的“第一站”,也是岳陽和武漢城市圈對接長株潭的“橋頭堡”;因爲臨長靠嶽、濱湖通江、貫通南北、多元交匯的獨特區位優勢,湘陰自古以來就是湘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京廣高鐵複線、長沙城軌等重要交通線路已經規劃經過湘陰,加上G240、長湘公路等已有的交通基礎優勢,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二、湘陰文化旅遊發展的不足

一是環洞庭湖區域旅遊發展具有同質化傾向。環洞庭湖各縣市,因爲地理位置鄰近、文化歷史聯繫緊密、發展背景相同等原因,文化旅遊發展的基礎資源類似,具有較爲明顯的同質化競爭傾向,包括岳陽、華容、益陽在內的縣市和湘陰在地理環境、人文傳統等方面與湘陰可能會形成競爭。湘陰縣除左宗棠系列旅遊產品和洋沙湖水世界具有較爲明顯的獨特性之外,其他旅遊產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同質化現象,濱湖旅遊資源廣泛分佈於洞庭湖沿線,鵝形山作爲山地自然景觀在區域內並無突出優勢,法華寺、文廟、南泉寺等宗教類資源在領域內沒有一定的競爭力。

二是旅遊客源存在一定的虹吸效應。作爲湘陰旅遊發展的主要客源地,長株潭地區一直以來都是湖南省內最發達的經濟中心,而且隨着近年來周邊區域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在其周邊已經形成數量龐大的旅遊項目羣落,這些項目都將對湘陰旅遊形成一定的客源分流和阻隔效應,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有利也有弊,在同樣的距離內,長沙周邊的旅遊資源豐富,而湘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可能與經濟較發達的縣市競爭,甚至可能本縣內的客源也會向更優質、更完善、更有特色的旅遊資源傾斜。

三、湘陰文化旅遊發展的一點思考

個人認爲湘陰縣應利用區位、交通、資源與政策優勢,抓住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良好的旅遊發展外部環境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機遇,整合資源,突出主題,提高品牌知名度,引導產業融合發展,豐富旅遊產品種類,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完善設施建設,差異化發展。

一是要創新管理模式。近些年來,旅遊發展市場化、產業化、規模化越來越明顯。以湘陰目前的旅遊發展規模和旅遊發展前景,單純靠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一個單位是難以支撐起如此大的發展框架的,需要構建基於實際情況的多部門協作聯合的管理機制,以管理體制創新和環境建設提升爲重點,推動旅遊健康發展。要出臺政策、統籌規劃、綜合管理。以政府爲主導,保障人力、智力、財力、用地等方面,爲旅遊發展作支持與引導。

二是要加快產業模式轉型。湘陰的旅遊產業還比較單一。需要大力發揮“旅遊+”的作用,通過文旅融合、農旅融合等工作可以改進民生、美化環境、提升遊客的滿意度與居民的幸福感。通過“旅遊+”美麗鄉村建設,衍生出青山島等湘陰縣旅遊特色小鎮等,發揮旅遊對鄉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引領作用,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通過“旅遊+”物聯網、雲計算、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發展智慧旅遊,便捷旅遊公共服務,加深與遊客的聯繫與互動,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旅遊品牌。

三是要發展富有特色的旅遊產品。湘陰縣可以依託以左宗棠、郭嵩燾爲代表的湖湘名人文化,以嶽州窯爲代表的青瓷文化,以法華寺、南泉寺爲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洞庭湖、鶴龍湖爲代表的湖鮮美食文化等。深入挖掘、重新解讀並豐富文化內涵,重點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改善整體旅遊環境,增加旅遊服務設施,藉助高科技文化體驗設施、文化空間、文化分享平臺、文化創意項目等手段,將旅遊資源與文化體驗相結合,打造文化體驗類的綜合旅遊產品體系。

標籤:湘陰 思路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