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互聯網金融調研報告多篇

互聯網金融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新希望調研報告2022:互聯網金融提供彈性,主業景氣向上

事件:3月11日,我們同公司農村互聯網金融公司領導陳興垚、首席科學家曹宏交流了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開展情況和福達計劃的拓展狀況。

拓展農業互聯網金融,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六和集團曾依靠“擔保雞”模式取得了銷量與利潤的爆發性增長。但是,由於擔保模式資金僅來源於銀行,大多數客戶在風險與銀行的預期風險、收益不匹配的狀況下不能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公司擔保公司爲100多萬噸飼料對應的流動資金提供40億的擔保,月擔保費用率爲千分之三。

由於銀行僅對風險較低的客戶提供融資服務,對於絕大數養殖戶,其融資成本較高的問題並未得以解決。公司依靠產業鏈的數據優勢與線上融合,並以此發展p2p業務等,將不同渠道、不同風險偏好的資金與不同風險的養殖戶對接,降低養殖戶的整體融資成本。假設公司新增1000萬噸飼料的融資中介服務,則融資餘額約爲300億元;如果中介費用率爲2.5%-3%,則公司產業鏈內部互聯網金融服務將增厚利潤7.5億-9億。

福達計劃打造智能服務體系。公司福達一期通過營銷人員錄入、技術人員確認的方式,目前已經覆蓋3.9萬客戶,110萬頭母豬與900多萬頭肥豬。

掌握了相關養殖場位置、欄舍狀況、養殖狀況、成本、營銷服務情況等基礎數據,爲公司提供針對性的營銷服務打下了基礎。

公司即將開展福達二期,將一期中符合條件的養殖戶錄入福達二期數據庫。並根據養殖戶的數據結果進行分析,爲養殖戶提供針對性的技術服務,提升養殖戶的養殖效率,打造智能化營銷服務體系。同時,挑選優質客戶進入福達雲養殖體系,代表國內養殖業發展方向。

通過福達計劃,首先能夠推動公司傳統的飼料銷售;其次,福達計劃針對養殖戶的數據提供針對性的專業化服務,可以向非飼料客戶收取服務費;第三,福達計劃龐大的數據體系,可以爲公司互聯網金融業務提供數據支撐;第四,福達計劃也可打造可追溯的食品體系,推動新希望公司由養殖、飼料向食品公司轉型。

週期景氣向上,傳統主營反轉。公司的傳統主營包括飼料、養殖和屠宰加工三個大的業務板塊。三個業務板塊中,飼料和屠宰加工的成本轉嫁能力較強,盈利能力相對穩定,行業雖然具有的一定的週期性,但更多的體現爲增速的波動,業務的波動性相對較小。而養殖板塊,尤其是公司主要參與雞、鴨苗業務,波動性較大。

由於國內肉雞養殖行業最xx年以來經歷了引種過量、“速生雞”、禽流感等事件的衝擊;肉雞養殖行業損失慘重,雞苗價格長期居於盈虧平衡點之下。公司雞苗業務的毛利額由xx年的6億元減少到xx年的虧損1億元;是公司農業業務由xx年的淨利潤16億元減少到xx年4億元的主要波動來源;也使得公司的業績表現爲較強的週期性。

但在養殖反轉的大背景下,公司5億隻禽苗將爲公司利潤提供向上的彈性。

從公司xx年前三季度來看,公司農業單季度利潤呈不斷攀升的趨勢,2、3季度農業單季度利潤已超過2億元。而在xx年養殖景氣週期整體繼續向上的背景下,公司利潤將進一步提升,到xx年週期景氣高點,預計公司農業業務利潤將從低點增長10個億以上。

盈利預測與估值。在整個養殖大週期反轉背景下,公司盈利不斷改善。在暫時不考慮互聯網金融業務對公司業績的貢獻上,我們預計公司xx-xx年淨利潤爲22.03億,31.69億和36.39億;扣除民生銀行投資後農牧業務的淨利潤爲4.89億,12.50億和14.23億,農牧業務eps分別爲0.23元,0.60元與0.68元,農牧業務對應pe爲64倍,25倍與22倍,而公司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業務爲公司提供業績與估值彈性,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重大疫情風險。

【第2篇】帝友主辦互聯網金融峯會:聯盟首發調研報告成預熱福利

隨着央行的連番降息,p2p網貸憑藉着高收益、低門檻的特點一躍成爲了最熱門的理財投資方式。但在行業井噴現象的背後,行業風險也隨之而來。走進新的一年,在市場的系列管制政策出臺後,互聯網金融未上“3.15”晚會,卻上了新聞聯播,這着實讓從業人員興奮了一把。不過,面對互聯網金融市場中偌大的商機,平臺運營商要做怎麼樣的準備,才能在市場發展中把握商機,繼續推動市場走向另一個高峯?

3月底,帝友將在北京主辦一場關於互聯網金融的盛會——。峯會報名活動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以“中國互聯網金融開放與創新服務聯盟”名義發起的“p2p行業深度調研”也有條不紊地一同開展。本次調研深度剖析了行業問題和用戶心聲,爲即將到來的先行探路,助力網絡金融生態體系的健康發展。報告中披露了怎麼樣的數據信息?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p2p行業配套服務的關注焦點:一條龍的安全服務

由“中國互聯網金融開放與創新服務聯盟”發起的行業調查中,官方隨機抽取了49份問答爲樣本進行分析。根據這份p2p調研報告顯示,超過七成的p2p調查者均表示,在選擇平臺系統開發及運維商時,關注焦點都在於是否能提供平臺搭建、支付、安全管理等一條龍的服務。同時,受訪者還認爲,服務的專業性也非常重要,專業團隊將更有利於平臺運營的長期發展。緊接其後的則是擁有互聯網基因的系統開發商,他們將更受青睞,也爲投資者的參與投資加大了信息,更有利於平臺招攬交易客戶。

由此可見,與傳統機構不同,在互聯網金融中,平臺運營商在選擇系統開發運維商時,價格已經不再是關心的第一因素,平臺運營商正向着更高的服務素質和專業操作方向發展。

從業人員經驗和平臺規模決定風控水平

風控問題一直是用戶選擇平臺的首要考慮因素,但將判斷一個平臺是否安全的側重點放在平臺的規模上,卻是不可取的。因爲規模大小反應出來的,只是平臺的背景與資金實力,平臺的安全與否關鍵在於對風控的把控力。

在這次調研中,p2p平臺規模在1個億一下的佔據了67.3%,也就是說,大部分p2p平臺都是中小企業在運營,僅有6.1%的p2p平臺在50億以上。理論上,更大的平臺會孕育出更多更專業的服務能力。但實際上,快速擴張往往會導致平臺服務能力滯後。

根據採訪瞭解,一位靠近監管層的人士透露,在對p2p監管門檻上,如今有相關條文規定,p2p網貸平臺的註冊資本爲3000萬元。而在平臺高管的任職上,都要求任職人員擁有銀行或者相關金融從業經驗。所以投資者在選擇平臺的時候不能只看單一指標,要從多種數據入手進行分析。

在此次的調研報告中,還有針對本次參與調研的消費者在職業以及地區上的統計。可以看出,在國家系列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及鼓勵措施出臺後,在新型經濟的運營人羣中,民營/私營人員佔了大比例,而經濟的發展的區域則愈發減弱,p2p平臺運營者最多的背景地區,佔比也只到總和的19%。

投資平臺的品牌規模儘管重要,但已不是投資者們的首要考慮條件,在經濟多元化的今天,提供安全專業的服務,纔是制勝的關鍵。

在這份p2p平臺運營者佔據了大部分的調查報告中,多項數據都爲平臺運營者在新一年中定下了明確的發展基調。種種跡象顯示,p2p行業在經過xx年的瘋狂生長後,在xx年將進入規範、穩健的發展時期。行業的發展還需要更多業內人士共同深入探討,羣英匯聚的,無疑是廣大平臺運營商獲取福利或展示經驗實力的一大舞臺。這場關於互聯網金融的盛會將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利好消息,敬請留意後續新聞消息。

【第3篇】互聯網金融調研報告怎麼寫 及當前格局

導語: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itfin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爲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興領域。

互聯網金融調研報告怎麼寫

互聯網金融概念自2003年以來一直被熱炒,它以其一貫生猛的營銷方式強勢介入人們的日常金融活動之中,讓人耳目一新,它不僅是改革開放後的一大創新,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中國的傳統金融,迫使傳統模式的創新,帶動經濟向前發展。爲深入瞭解互聯網金融,明確互聯網金融的地位,瞭解和分析廣大人民羣衆對互聯網金融的看法和態度,掌握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空間以及面臨的障礙,我們特在紀念鄧小平逝世100週年之際開展互聯網金融的調查。

互聯網金融,彷彿在一夜春風之後,成爲大家討論的焦點,但到底什麼是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爲何會產生,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帶着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開展了調查,有了一些收穫。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業與現代信息科技相結合的,以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爲代表精神的,以傳統金融業的在線化、互聯網企業的滲透化和金融生態圈新型化爲主要業態表現的,以支付方式、信息處理和資源配置爲核心模式的新興領域。就其內涵而言,涉及貨幣信用化與虛擬性流通,就其外延而言,拓展到互聯網的各種運用。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在本質上並未改變金融的屬性,只是對金融的構成要素進行了重構,是對傳統金融業的一次革新。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業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產物,這種嶄新的金融模式有着深刻的產生背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既出於金融個體(主要是指金融機構的服務對象)對於降低成本的強烈渴求,也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提供的有力支撐。

中國金融業的改革是全球矚目的大事,尤其是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和金融管制的放鬆。而全球主要經濟體每一次重要的體制 變革,往往伴隨着重大的金融創新。中國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聯網金融潮流興起,在傳統金融部門和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中國的金融效率、交易結構,甚至整體金融架構都將發生深刻變革。

一是互聯網化。隨着wifi, 3g等技術發展,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絡的融合趨勢非常明顯,有線電話網絡和廣播電視網絡也融合進來。移動支付將與銀行卡、網上銀行等電子支付方式進一步整合,真正做到隨時、隨地和以任何方式進行支付。二是行業融和。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近年來互聯網業、金融業和電子商務業之間的界線日漸模糊,行業融合日漸深入,已經形成新的“互聯網金融”藍海,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以阿里金融爲代表的新興互聯網,在支付、結算和融資領域內的種種“舉措”,給銀行的傳統經營管理帶來巨大挑戰。 三是技術爲依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成爲依託,尤其是數據產生、數據挖掘、數據安全和搜索引擎技術,是互聯網金融的有力支撐。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了龐大的數據量。雲計算和行爲分析理論使大數據挖掘成爲可能。數據安全技術使隱私保護和交易支付順利進行。四是網絡交易。自從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進入我們的生活,通過互聯網做交易開始變得更加普及。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被大多數的人所熟知,近一半以上的人都參與到互聯網金融交易,目前大多數的人對互聯網金融的一些營銷方式還是比較滿意的,互聯網金融的支付快捷便利,帶來的收益較儲蓄高,企業融資成本大大降低,融資速度快,這些讓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看起來一片大好,但是由於它目前正處於幼稚期,也暴露了很多缺點,一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互聯網金融依託互聯網進行數據的傳遞、存儲、處理和使用,有可能面臨因設備問題和人爲問題帶來的信息泄露、網絡詐騙等問題。近期出現大批互聯網貸款公司出現擠兌、騙貸、跑路等現象,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二是虛擬金融服務引起的洗錢、非法集資等業務風險。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在電子信息構成的虛擬世界中進行,由於交易對手身份確認、信息不對稱等,增加了業務的風險判斷和管理風險;互聯網金融高效便捷的金融產品虛擬交易方式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濫用,爲洗錢、非法集資等不法活動提供便利。三是監管法律法規滯後缺位引起的法律問題。當前互聯網金融行業方面的監管和適用的法律存在空白和灰色地帶,互聯網金融監管制度建設相對滯後於市場發展。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業務呈現多元化,涵蓋全部金融子領域,對我國“分業經營、分業監管”是一個挑戰;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無時空限制、客戶範圍廣泛,一旦發生金融風險則會造成大面積的負面影響甚至出現系統性風險。我們調查的人羣中就有人被欺詐過,一半的人認爲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欠缺,所以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是要加強互聯網法制建設,制定互聯網管理的基本法,明確互聯網管理的基本原則,明確網絡運營商、網絡用戶、信息服務企業和信息發佈者等主體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建議金融機構和從事網絡支付服務的非金融機構加強技術防範、人才培養、內部控制和風險預警,建設數據備份中心,建立網絡金融風險預警機制,確保網絡金融安全。 二是要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首先是要明確牽頭監管的部門,避免一些不法個人或機構利用網絡銷售金融產品的欺詐行爲;其次是對當前存在的各類互聯網金融產品進行分類,對高風險互聯網金融產品銷售實現登記備案制度。三是儘快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平臺體系。正如馬雲所言“金融的本質是做信用,互聯網金融本身是建一個有信用的體系”。四是積極探討互聯網金融的對外開放,接納部分有成功經驗的國外互聯網金融機構來華開展業務,形成國有資本、民間資本和外資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和諧格局。五是加大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研究,鼓勵互聯網金融產品創新。對互聯網企業而言,發展互聯網金融,首先需要的是擴大金融市場影響力,不斷擴大和維護客戶羣,充分利用互聯網開放式平臺優勢,強化互聯網金融產品開發,滿足客戶一站式和多樣性需求服務;其次加大技術研發,改進互聯網金融的運行環境,實現互聯網金融交易平臺安全暢通和信息安全傳輸。對金融機構而言,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的開放優勢,加強對其他金融機構、互聯網平臺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互聯互通,開發更多適合網上營銷滿足客戶需求的金融產品,鼓勵推進金融產品創新。

當前格局:

整體格局

當前互聯網+金融格局,由傳統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組成。傳統金融機構主要爲傳統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創新以及電商化創新、app軟件等;非金融機構則主要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運作的電商企業、(p2p)模式的網絡借貸平臺,衆籌模式的網絡投資平臺,挖財類(模式)的手機理財app(理財寶類),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等。[6]

互聯網金融中國現狀

中國金融業的改革是全球矚目的大事,尤其是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

互聯網金融不會對銀行造成顛覆 化和金融管制的放鬆。而全球主要經濟體每一次重要的體制變革,往往伴隨着重大的金融創新。中國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聯網金融潮流興起,在傳統金融部門和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中國的金融效率、交易結構,甚至整體金融架構都將發生深刻變革。據《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分析,在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主要是監管套利造成的。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公司沒有資本的要求,也不需要接受央行的監管,這是本質原因;從技術角度來說,互聯網金融雖然具有自身優勢,但是要考慮合規和風險管理(風控)的問題。

從政府不斷出臺的金融、財稅改革政策中不難看出,惠及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已然成爲主旋律,佔中國企業總數98%以上的中小微企業之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從互聯網金融這種輕應用、碎片化、及時性理財的屬性來看,相比傳統金融機構和渠道而言,則更易受到中小微企業的青睞,也更符合其發展模式和剛性需求。

當前,在pos創富理財領域,以往不被重視的大量中小微企業的需求,正被擁有大量數據信息和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深度聚焦着。隨着移動支付產品推出,這種更便攜、更智慧、更具針對性的支付體驗必將廣泛惠及中小微商戶。業內專家認爲,支付創新企業將金融支付徹底帶入“基層”,也預示着中小微企業將成爲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最大的贏家,這對於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也將有着重要且深遠的意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