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精選多篇)

第一篇: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

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精選多篇)

文章標題: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

信息化是一種社會發展趨勢,但很多部門、單位在開展信息化建設中往往首先遇到一道繞不過去的難題:投入問題。買電腦和管理軟件,要投入;培訓人員,要投入;日常維護和維修,要投入……。**縣二中的做法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問題的答案,他們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校園信息化發展新路,花錢雖

少,但信息化辦得有聲有色,產生了多方面效益,獲得了較大產出。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以實用促實效。立足實際需要,圍繞軟、硬兩個基礎抓建設。1999年該校進行示範高中評估,按照規定電教必須達標,由於資金十分緊張,該校按照實用、夠用的原則,制訂了按最低標準逐步投入的戰略,建成了一個60座的微機室和一個多媒體投影教室,並立即投入使用,既服務於教學,又應用於全體教職工的培訓,同時,通過積極爭取還承接了人事部門技術職稱培訓和公務員培訓的業務,不僅使設備利用率最大化,也使效益最大化。隨着學校債務的逐步消化,該校先後建成了兩個64座的微機室、一個30座的電子備課室、四個多媒體投影室和一套多媒體便攜教學系統,併爲各辦公室配備了工作電腦,爲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在軟件建設投入上,該校十分慎重,先後經過多次會議研究,形成共識,一致認爲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快,必須超前規劃,但決不超前投資,能省則省,突出利用好網絡免費資源和本校信息技術優勢。如校園網建設,一般學校的校園網建設都在十萬元以上,而該校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自己規劃、自己實施,前後花費不到兩萬元;加之,免費qq羣的使用,學校的網絡辦公系統投入小,見效快,形成了規模,且效能達到最大化。

(二)注重以學習促應用。通過多種途徑,促使教職工自己學、主動學、共同學,形成濃厚氛圍,不斷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一是以考促學。每年舉行一次青年教師大獎賽,考覈中,電腦操作和應用分值佔有很大比例,促使教師主動學。二是經濟“獎”學。對購買電腦的教師,經學校組織專門人員覈實,並經操作考覈合格後,學校補助每人1200元。三是領導“帶”學。領導班子配備電腦時,嚴格程序,凡操作考覈合格者給予配備,考覈不合格的不予配備,促使學校班子成員主動鑽研計算機操作技術,形成了一股領導帶頭學的氛圍,對教職工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四是培訓普及。每學期開學時,集中兩天時間,進行全體教職工電腦操作培訓,使每人都掌握一些實用的電腦操作技術。目前該校所有45週歲以下的教職工都能獨立操作電腦,能獨立製作課件;所有45週歲以上的教職工都能正確進行電腦的基本操作,會使用課件教學。

(三)注重以管理促效能。先後出臺了多項管理制度,積極探索管理出效能的途徑。一是實行網上辦公制度。該校2014年建設校園網,2014年建立了網絡聯繫工作制度。特別是“二中班子”羣和“**二中”羣的建立,形成了信息發佈、政策知曉的快通道,學校的常規工作分類型在兩個羣上發佈,並在羣上進行廣泛的意見徵求和交流探討,教師可以隨時下載學校的有關文件,隨時瞭解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工作效率明顯提升。同時,該校積極自主開發考試管理、成績分析、評價等系統,顛覆了傳統試卷批閱及紙質成績發佈方式,全部在網上進行,從而使教職工從大量的煩瑣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在教學上進行鑽研。二是網上監管制度。校園網及qq羣使用必須置於校領導及網絡管理員的監督下,實行實名上網,開通網絡禁言功能,防止網絡上的隨意和不負責任行爲。同時,出臺相關文件,禁止上班時間玩遊戲等不良行爲,違者給予經濟處罰,屢教不改者,給予通報批評,乃至開除。

二、實現效益

(一)經濟效益十分明顯。一是文印費的節約。無紙化辦公方式的確立,除有些必須要上報的文件外,該校每年可以節約支出4萬多元。二是網絡技術節省了考察費用。很多資料可以通過網絡下載,與外界交流也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每年可節省相應開支4萬餘元。三是節省了通信資費。該校各項通知利用短信平臺來傳送,qq羣更是免費信息,每年可節約費用5000元左右。四是促進了學校的債務消化。該校的債務在2014年曾高達2014多萬元,由於信息化建設的快速實施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債務消化步入良性軌道,到2014年底僅剩不到400萬元。(二)提高了教學質量。一方面,通過網絡,可以充分借鑑發達地區和大城市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極大地豐富了該校的教學內涵,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和教師業務水平的同步提高。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在全校營造了濃厚的教育科研氛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等兩項課題研究榮獲全省科技成果二等獎,《信息技術在高中新課程實驗各環節中的應用》等已通過國家級課題審批。(三)提高了管理水平。網上籤到、交流、開會等廣爲應用,無紙化辦公在全校教職工中達成共識,形成了方便、快捷、高效的現代辦公

模式,提高了管理績效。(四)促進了“和諧校園”建設。該校原是一所“老大難”學校,基礎較弱。信息化的實施,該校迎來了嶄新的變化,短短几年,先後被評爲全省電教一類達標學校、全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實驗學校、全省物理課件製作中心,並順利通過省、市示範高中評估,學校聲譽逐年好轉,學校生源逐年提高,學校發展蒸蒸日上。

三、幾點啓示

**二

中信息化建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他們的經驗和做法,給全縣的信息化工作帶來許多有益的啓示。

一是保持積極的態度。社會發展正步入信息化時代,但信息化建設又具有一定的資金、技術、人才門檻,導致在地區間、城鄉間發展極不平衡。身處國家級貧困縣,**二中經濟條件並不算好。然而,他們在信息化大潮中採取正確態度,不等不靠,積極面對,積極融入,積極學習並掌握了當今社會最優秀的文化成果——網絡和信息化。二是具備務實的作風。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在實際操作中,必須立足當前,着眼長遠,量力而行,盡力而爲,有重點分步驟地推進。他們提出了要超前規劃,但不超前投資,在投入上不貪大求洋,不超前購置,始終貫徹了“實際需要”原則,把寶貴的資金用到刀刃上,併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三是必須探索創新的辦法。在發展中地區開展信息化建設,並沒有一套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供參考。但是,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是相伴生的。縣二中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以創新爲先,靠創新求突破,在投入機制、網絡管理應用、技術保障上,結合實際找到了解決諸多問題的有效辦法,利用信息化推動了學校各方面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

《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來源於本站,歡迎閱讀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

第二篇: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

文章標題: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

信息化是一種社會發展趨勢,但很多部門、單位在開展信息化建設中往往首先遇到一道繞不過去的難題:投入問題。買電腦和管理軟件,要投入;培訓人員,要投入;日常維護和維修,要投入……。**縣二中的做法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問題的答案,他們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校園信息化發展新路,花錢雖少,但信息化辦得有聲有色,產生了多方面效益,獲得了較大產出。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以實用促實效。立足實際需要,圍繞軟、硬兩個基礎抓建設。1999年該校進行示範高中評估,按照規定電教必須達標,由於資金十分緊張,該校按照實用、夠用的原則,制訂了按最低標準逐步投入的戰略,建成了一個60座的微機室和一個多媒體投影教室,並立即投入使用,既服務於教學,又應用於全體教職工的培訓,同時,通過積極爭取還承接了人事部門技術職稱培訓和公務員培訓的業務,不僅使設備利用率最大化,也使效益最大化。隨着學校債務的逐步消化,該校先後建成了兩個64座的微機室、一個30座的電子備課室、四個多媒體投影室和一套多媒體便攜教學系統,併爲各辦公室配備了工作電腦,爲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在軟件建設投入上,該校十分慎重,先後經過多次會議研究,形成共識,一致認爲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快,必須超前規劃,但決不超前投資,能省則省,突出利用好網絡免費資源和本校信息技術優勢。如校園網建設,一般學校的校園網建設都在十萬元以上,而該校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自己規劃、自己實施,前後花費不到兩萬元;加之,免費qq羣的使用,學校的網絡辦公系統投入小,見效快,形成了規模,且效能達到最大化。

(二)注重以學習促應用。通過多種途徑,促使教職工自己學、主動學、共同學,形成濃厚氛圍,不斷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一是以考促學。每年舉行一次青年教師大獎賽,考覈中,電腦操作和應用分值佔有很大比例,促使教師主動學。二是經濟“獎”學。對購買電腦的教師,經學校組織專門人員覈實,並經操作考覈合格後,學校補助每人1200元。三是領導“帶”學。領導班子配備電腦時,嚴格程序,凡操作考覈合格者給予配備,考覈不合格的不予配備,促使學校班子成員主動鑽研計算機操作技術,形成了一股領導帶頭學的氛圍,對教職工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四是培訓普及。每學期開學時,集中兩天時間,進行全體教職工電腦操作培訓,使每人都掌握一些實用的電腦操作技術。目前該校所有45週歲以下的教職工都能獨立操作電腦,能獨立製作課件;所有45週歲以上的教職工都能正確進行電腦的基本操作,會使用課件教學。

(三)注重以管理促效能。先後出臺了多項管理制度,積極探索管理出效能的途徑。一是實行網上辦公制度。該校2014年建設校園網,2014年建立了網絡聯繫工作制度。特別是“二中班子”羣和“**二中”羣的建立,形成了信息發佈、政策知曉的快通道,學校的常規工作分類型在兩個羣上發佈,並在羣上進行廣泛的意見徵求和交流探討,教師可以隨時下載學校的有關文件,隨時瞭解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工作效率明顯提升。同時,該校積極自主開發考試管理、成績分析、評價等系統,顛覆了傳統試卷批閱及紙質成績發佈方式,全部在網上進行,從而使教職工從大量的煩瑣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在教學上進行鑽研。二是網上監管制度。校園網及qq羣使用必須置於校領導及網絡管理員的監督下,實行實名上網,開通網絡禁言功能,防止網絡上的隨意和不負責任行爲。同時,出臺相關文件,禁止上班時間玩遊戲等不良行爲,違者給予經濟處罰,屢教不改者,給予通報批評,乃至開除。

二、實現效益

(一)經濟效益十分明顯。一是文印費的節約。無紙化辦公方式的確立,除有些必須要上報的文件外,該校每年可以節約支出4萬多元。二是網絡技術節省了考察費用。很多資料可以通過網絡下載,與外界交流也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每年可節省(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相應開支4萬餘元。三是節省了通信資費。該校各項通知利用短信平臺來傳送,qq羣更是免費信息,每年可節約費用5000元左右。四是促進了學校的債務消化。該校的債務在2014年曾高達2014多萬元,由於信息化建設的快速實施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債務消化步入良性軌道,到2014年底僅剩不到400萬元。(二)提高了教學質量。一方面,通過網絡,可以充分借鑑發達地區和大城市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極大地豐富了該校的教學內涵,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和教師業務水平的同步提高。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在全校營造了濃厚的教育科研氛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等兩項課題研究榮獲全省科技成果二等獎,《信息技術在高中新課程實驗各環節中的應用》等已通過國家級課題審批。(三)提高了管理水平。網上籤到、交流、開會等廣爲應用,無紙化辦公在全校教職工中達成共識,形成了方便、快捷、高效的現代辦

第三篇: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

文章標題: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

信息化是一種社會發展趨勢,但很多部門、單位在開展信息化建設中往往首先遇到一道繞不過去的難題:投入問題。買電腦和管理軟件,要投入;培訓人員,要投入;日常維護和維修,要投入……。**縣二中的做法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問題的答案,他們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校園信息化發展新路,花錢雖少,但信息化辦得有聲有色,產生了多方面效益,獲得了較大產出。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以實用促實效。立足實際需要,圍繞軟、硬兩個基礎抓建設。1999年該校進行示範高中評估,按照規定電教必須達標,由於資金十分緊張,該校按照實用、夠用的原則,制訂了按最低標準逐步投入的戰略,建成了一個60座的微機室和一個多媒體投影教室,並立即投入使用,既服務於教學,又應用於全體教職工的培訓,同時,通過積極爭取還承接了人事部門技術職稱培訓和公務員培訓的業務,不僅使設備利用率最大化,也使效益最大化。隨着學校債務的逐步消化,該校先後建成了兩個64座的微機室、一個30座的電子備課室、四個多媒體投影室和一套多媒體便攜教學系統,併爲各辦公室配備了電腦,爲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在軟件建設投入上,該校十分慎重,先後經過多次會議研究,形成共識,一致認爲信息技術更新換代快,必須超前規劃,但決不超前投資,能省則省,突出利用好網絡免費資源和本校信息技術優勢。如校園網建設,一般學校的校園網建設都在十萬元以上,而該校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自己規劃、自己實施,前後花費不到兩萬元;加之,免費qq羣的使用,學校的網絡辦公系統投入小,見效快,形成了規模,且效能達到最大化。

(二)注重以學習促應用。通過多種途徑,促使教職工自己學、主動學、共同學,形成濃厚氛圍,不斷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一是以考促學。每年舉行一次青年教師大獎賽,考覈中,電腦操作和應用分值佔有很大比例,促使教師主動學。二是經濟“獎”學。對購買電腦的教師,經學校組織專門人員覈實,並經操作考覈合格後,學校補助每人1200元。三是領導“帶”學。領導班子配備電腦時,嚴格程序,凡操作考覈合格者給予配備,考覈不合格的不予配備,促使學校班子成員主動鑽研計算機操作技術,形成了一股領導帶頭學的氛圍,對教職工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四是培訓普及。每學期開學時,集中兩天時間,進行全體教職工電腦操作培訓,使每人都掌握一些實用的電腦操作技術。目前該校所有45週歲以下的教職工都能獨立操作電腦,能獨立製作課件;所有45週歲以上的教職工都能正確進行電腦的基本操作,會使用課件教學。

(三)注重以管理促效能。先後出臺了多項管理制度,積極探索管理出效能的途徑。一是實行網上辦公制度。該校2014年建設校園網,2014年建立了網絡聯繫制度。特別是“二中班子”羣和“**二中”羣的建立,形成了信息發佈、政策知曉的快通道,學校的常規分類型在兩個羣上發佈,並在羣上進行廣泛的意見徵求和交流探討,教師可以隨時下載學校的有關文件,隨時瞭解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效率明顯提升。同時,該校積極自主開發考試管理、成績分析、評價等系統,顛覆了傳統試卷批閱及紙質成績發佈方式,全部在網上進行,從而使教職工從大量的煩瑣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在教學上進行鑽研。二是網上監管制度。校園網及qq羣使用必須置於校領導及網絡管理員的監督下,實行實名上網,開通網絡禁言功能,防止網絡上的隨意和不負責任行爲。同時,出臺相關文件,禁止上班時間玩遊戲等不良行爲,違者給予經濟處罰,屢教不改者,給予通報批評,乃至開除。

二、實現效益

(一)經濟效益十分明顯。一是文印費的節約。無紙化辦公方式的確立,除有些必須要上報的文件外,該校每年可以節約支出4萬多元。二是網絡技術節省了考察費用。很多資料可以通過網絡下載,與外界交流也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每年可節省相應開支4萬餘元。三是節省了通信資費。該校各項通知利用短信平臺來傳送,qq羣更是免費信息,每年可節約費用5000元左右。四是促進了學校的債務消化。該校的債務在2014年曾高達2014多萬元,由於信息化建設的快速實施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債務消化步入良性軌道,到2014年底僅剩不到400萬元。(二)提高了教學質量。一方面,通過網絡,可以充分借鑑發達地區和大城市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極大地豐富了該校的教學內涵,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和教師業務水平的同步提高。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在全校營造了濃厚的教育科研氛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等兩項課題研究榮獲全省科技成果二等獎,《信息技術在高中新課程實驗各環節中的應用》等已通過國家級課題審批。(三)提高了管理水平。網上籤到、交流、開會等廣爲應用,無紙化辦公在全校教職工中達成共識,形成了方便、快捷、高效的現代辦

公模式,提高了管理績效。(四)促進了“和諧校園”建設。該校原是一所“老大難”學校,基礎較弱。信息化的實施,該校迎來了嶄新的變化,短短几年,先後被評爲全省電教一類達標學校、全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實驗學校、全省物理課件製作中心,並順利通過省、市示範高中評估,學校聲譽逐年好轉,學校生源逐年提高,學校發展蒸蒸日上。

三、幾點啓示

**二中信息化建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他們的經驗和做法,給全縣的信息化帶來許多有益的啓示。

一是保持積極的態度。社會發展正步入信息化時代,但信息化建設又具有一定的資金、技術、人才門檻,導致在地區間、城鄉間發展極不平衡。身處國家級貧困縣,**二中經濟條件並不算好。然而,他們在信息化大潮中採取正確態度,不等不靠,積極面對,積極融入,積極學習並掌握了當今社會最優秀的文化成果——網絡和信息化。二是具備務實的作風。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在實際操作中,必須立足當前,着眼長遠,量力而行,盡力而爲,有重點分步驟地推進。他們提出了要超前規劃,但不超前投資,在投入上不貪大求洋,不超前購置,始終貫徹了“實際需要”原則,把寶貴的資金用到刀刃上,併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三是必須探索創新的辦法。在發展中地區開展信息化建設,並沒有一套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供參考。但是,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是相伴生的。縣二中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以創新爲先,靠創新求突破,在投入機制、網絡管理應用、技術保障上,結合實際找到了解決諸多問題的有效辦法,利用信息化推動了學校各方面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

《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來源於網,歡迎閱讀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kck

公模式,提高了管理績效。(四)促進了“和諧校園”建設。該校原是一所“老大難”學校,基礎較弱。信息化的實施,該校迎來了嶄新的變化,短短几年,先後被評爲全省電教一類達標學校、全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實驗學校、全省物理課件製作中心,並順利通過省、市示範高中評估,學校聲譽逐年好轉,學校生源逐年提高,學校發展蒸蒸日上。

三、幾點啓示

**二中信息化建設從無到有、由小變大,他們的經驗和做法,給全縣的信息化帶來許多有益的啓示。

一是保持積極的態度。社會發展正步入信息化時代,但信息化建設又具有一定的資金、技術、人才門檻,導致在地區間、城鄉間發展極不平衡。身處國家級貧困縣,**二中經濟條件並不算好。然而,他們在信息化大潮中採取正確態度,不等不靠,積極面對,積極融入,積極學習並掌握了當今社會最優秀的文化成果——網絡和信息化。二是具備務實的作風。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在實際操作中,必須立足當前,着眼長遠,量力而行,盡力而爲,有重點分步驟地推進。他們提出了要超前規劃,但不超前投資,在投入上不貪大求洋,不超前購置,始終貫徹了“實際需要”原則,把寶貴的資金用到刀刃上,併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三是必須探索創新的辦法。在發展中地區開展信息化建設,並沒有一套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供參考。但是,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是相伴生的。縣二中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以創新爲先,靠創新求突破,在投入機制、網絡管理應用、技術保障上,結合實際找到了解決諸多問題的有效辦法,利用信息化推動了學校各方面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

《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來源於網,歡迎閱讀我中學開展信息化建設的情況調研。kck

第四篇:消防部隊信息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信息技術革命席捲全球,迅速而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方式。這種改變不僅體現在個人生活中,而且也不斷的影響着社會各行各業。就我們消防工作來說,消防信息化對實現消防業務辦公自動化和消防業務信息共享及其綜合利用、建立消防部隊快速反應機制、提高消防部隊預防和撲救火災以及處置其他災害事故的實戰能力、優化消防業務工作流程、實現消防業務管理科學化規範化、提高工作質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消防的信息化建設是利用先進可靠、實用有效的現代計算機、網絡及通信技術對消防信息進行採集、儲存、處理、分析和挖掘,以實現消防信息資源和基礎設施高程度、高效率、高效益的共享與共用的過程。它的範疇涵蓋了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運行管理體系建設和標準規範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而計算機網絡的建設又是我們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頭。計算機網絡是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人類上個世紀最重偉大發明成就之一,也是21世紀產業的“領頭羊”之一。當今,隨着計算機的普及和發展,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的,具有強大通信與信息交換功能的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爲世界計算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標誌。而且,計算機網絡也正在改變着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方式,如網上購物,網上就醫,網上教學,網上辦公,網上開會,網上聊天,網上……這些已成爲現代社會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方式。同樣地,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使用對消防工作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它改變了傳統的辦公(監督管理)方式和信息資源管理方式;改變了傳統的火災報警方式和接警處理方式。

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建立計算機網絡報警系統,擴大消防設施的社會覆蓋率,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建立計算機網絡消防宣傳站點,促進消防宣傳的社會化;還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建立計算機網絡消防教育站,促進消防教育的社會化。

在古代社會,火災被稱爲“走水”,由於當時的通訊手段極爲落後,所以報警主要都是採用人工簡單傳遞的方式。當發生火災時,擔任夜間巡邏的官兵或吏夫一般都用敲梆子、大聲呼喊、敲鑼、搖鈴等方式向人們報警。當人類進入現代社會後,通訊工具的發展和進步,使火災報警有了便捷的工具。特別是隨着電話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火災報警電話也從人工轉接發展到自動撥號報警。然而到了電子技術高度發展、“因特網”的普及,衡量一個城市消防工作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標誌已發生了轉變,由過去落後的人工火災報警程度轉變成爲火災報警的自動化程度。目前我國大多城市採用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主要是:在建築物內按探測器探測的面積進行設置並安裝光電感煙探測器和感溫探測器。當被保護的區域內產生一定量的煙霧或火焰溫度達到或超過探測器的報警範圍,探測器便能向控制器發出電子信號。而當控制中心接到信號後即通知離火場最近的消防保安人員去確認火災後再實施報警,以避免自動探測器可能的誤報所造成的後果。在經值班人員確認後,除打“1l9”電話向公安消防隊報警外,還應及時啓動相關消防設施投入自救。顯然這一火災報警方式已經開始無法滿足社會生產發展的需要。而運用計算機網絡報火警,也就是“火警上網”,即每一個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建築單元內火災發生的信息,通過以計算機網絡爲載體,將火災報警信息傳輸至城市“1l9消防指揮中心”及相關的機構與部門,由此組成一個城市火災報警網絡,有效提高火災報警的反應能力。由此可見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火災報警,具有速度快,可靠性強,節約投資等的優勢。它可以實現全社會、全方位火災報警信息的自動化覆蓋,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火災報警自動化。同時,火災報警一旦上網,通過信息共享與聯動機制,相關的水、電、煤氣、通信、醫療救護、人防化救、交通運輸等部門也將很容易地聯爲一體,以便配合滅火救援。

現如今,“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這句口號的提出,又爲我們的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僅要做好各類險情的搶險救援工作,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應該做好的是消防的宣傳以及教育工作。那就必須將我們的消防宣傳工作與教育工作做的與社會更爲貼近。也就是說,我們得將消防宣傳教育工作社會化。

消防宣傳社會化主要就體現在從個體消防宣傳意識到羣體意識的轉化過程上。早在建國初期,消防宣傳只是以簡單的宣傳口號、標語等爲形式,宣傳的內容和方法也比較單一,宣傳的目的就是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側重在“防”上做文章。到了六七十年代,逐漸出現了電視媒體消防宣傳。今天,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建設的發展,科學技術和先進設備廣泛運用,消防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乃至全社會的廣泛重視。消防宣傳作爲消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容、方法及形式上亦不斷豐富,依靠的主要宣傳媒體是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等。羣衆性消防宣傳活動不斷增多,宣傳內容趨向多樣化,既有“防”又有“消”,既貼近客觀實際又貼近百姓生活。故消防宣傳社會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然而在我們開展消防宣傳工作的同時,也面臨了一些問題。如,一些商人借消防宣傳進行投機從而出現了消防宣傳商業化的不良傾向,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再如,社會上仍有一部分人缺乏消防宣傳意識,認爲其可有可無,即使是宣傳也只要做些表面文章,要個場地,發發宣傳單,放放廣播,宣傳車繞城轉轉就足夠了。所以社會上也流傳這樣一句話:“消防年年搞宣傳,總是老調又重彈。”此外,我們由於消防部門本身的特點所限,我們的消防人員較少,消防宣傳資金不足,使得消防宣傳缺乏了足夠的物質基礎。於是在實際宣傳工作中出現了形式單調陳舊、僅侷限於幾個老樣式,缺乏創新精神,羣衆對此不感興趣等現象。甚至有些宣傳活動目的性不強,一羣人圍着看,卻不知何爲;有的只注重正面典型的宣傳報道,忽略暴露和解剖反面典型,弘揚成績的多,暴露問題的少,消防宣傳缺乏力度。

但是,在計算機技術逐漸普及並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網絡也走進了各個家庭,計算機網絡的建立與發展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時空觀念,同時也縮小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更極大地促進了信息資源的交流共享。藉助“因特網”的便利優勢,我們不僅可以建立起消防宣傳站,把消防宣傳活動以電子工藝廣告的形式送進各家。這樣,既可發動廣大公民共同參與,增強羣衆的積極性,又可通過互動等方式實現宣傳的科學化、立體化,即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大衆心理,採取多種形式相融合的手段,使消防宣傳昇華到一種高級的綜合形式。

而消防教育與消防宣傳有所不同。消防是一門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多元綜合性邊緣學科。我國的消防教育體系主要採用的是軍人和準軍人培訓教育模式。這是針對消防部門的專業人員而言。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需要不斷改善自身生活的環境,提高生命的價值,社會經濟不斷髮展,與此同時,火災因素相對增多,現代火災對人身安全和經濟建設的危害越來越大。又由於火的偶發性,社會每個層面都有發生火災的可能。像一些酒店、飯店、歌舞廳、商場普遍存在着消防道路不暢通、使用可燃材料裝飾裝修、無安全疏散標誌等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單靠公安消防部門自身有限的警力來解決日常生活的火災等消防問題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全體公民都具備了消防知識,掌握了消防技能那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注重消防,從源頭抓起,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將會降低,即使發生火災,也能及時地進行自救,互救,那麼財產乃至生命等的損失也將會大大的減少。而要使全體公民在火災面前懂得滅火常識和逃生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防火知識,消防教育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起消防教育網,把防火、滅火、逃生的知識與技能傳播到羣衆中去。藉助網絡,各企業單位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員工進行消防教育,而不再像過去需委託消防部門派出專門人員以講座或表演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使消防教育更便利也更有效。此外還可與幼兒園、學校教育相結合做到從娃娃抓起,強化他們的消防安全教育。這樣不僅可以縮短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同時也取得了更爲顯著的教育效果。如,在網上模擬火場逃生自救和家庭廚房火災撲救等活動,那麼大多數人都可共同參與到活動中去,而不像傳統的必須由專門人員在特定的場地組織少數幾個人參加。由此可見,教育的效果的到了提高,參與的人數得到了增加,整個消防教育也向社會化更邁進了一步。

總而言之,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穩步推進,消防工作所面對的新形勢、新情況和新任務越來越複雜,消防部隊信息化建設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所以,我們要更好的掌握好計算機網絡技術,藉助計算機網絡這一科學、有效、便捷的途徑,來加強消防工作,更好更快的推進消防工作向社會化進程,實現消防部隊建設跨越式發展。

第五篇:農村信息化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信息化不僅是能打電話、能上網,更應該滿足農民獲得、交換信息的需求。除了農村通信實現基本的‘村通’工程以外,信息化建設也必須得到重視”。“村通”的目的是要促進農業發展,而農業發展的出路是在於幫助農民找到致富的方法,而農村信息化恰恰可以實現這一目的。我們針對富拉爾基區所轄農村進行了實地的調研,並根據調研結果,提出此項報告。

一、農村網絡現狀

富拉爾基區下設兩鄉,共有行政村10個,總人口3.39萬人。根據實地調研,目前移動通信和固定電話業務已經全部覆蓋;寬帶互聯網業務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個村實現了光纖到村、寬帶到戶;無線數字電視實現村村通。另外,富拉爾基區的十個村屯現已經具備了基於固定電話業務開通的平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實現了村民危難時能夠自救,而且還實現了村民之間的互助功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二、農村信息化應用狀況

(一)在七個農村中國小中,除了海格村外,均開通了寬帶互聯網業務,實現了農村學生的互聯網內容教學,但在教育資源遠程共享方面,由於資金問題,均沒有實現。

(二)農村部分農民家庭購買了電腦,使用了寬帶互聯網業務,達到了在網絡上索取農業信息、與外界溝通的作用。截止到目前爲止,全區共有517戶農民家庭使用了寬帶互聯網業務,佔農民家庭總戶數的4.26%。農民目前對電視、互聯網的應用還基本停留在娛樂休閒上,還沒有真正把信息與生產有機結合起來,缺乏正確引導。

(三)所有的村均沒有建立信息服務站,沒有一個公共的、可供全村農民共享的信息服務系統,沒有專職人員負責農村信息服務的推廣和應用上的引導。致使絕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襲傳統的耕作意識,從衆意識強,思想落後,距離建設新農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農村信息化建設面臨的難題

近年來,我區農業信息化工作有了較大進展,但農民對農業信息資源的利用狀況並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是農業信息網絡推進鄉村後,入戶遇到了障礙,農業信息得不到廣大農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農民的信息意識淡薄。農民的信息意識呈現出一定封閉性,主要表現爲對信息情報反應遲鈍、缺乏應用信息的積極性、敏感性。因而對信息技術需求慾望低。這種現狀,使農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暢,生產、銷售和需求相脫節,一些農產品被壓等壓價,甚至出現滯銷等問題。如何解決(來源:好範文 )這些問題,信息化建設是當務之急,這一點必須形成共識。

(二)農村信息服務水平較低。農民自身滿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農村專業信息技術人才匱乏。實現信息化,人才是關鍵。由於農業發展相對落後,信息技術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質信息技術人才更少。同時受經濟能力制約,很難吸引外地人才。

(三)農村信息服務推廣力度有待加強。農村信息服務推廣離不開政府統籌協調,才能使各個領域協調一致地將涉農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過信息服務實現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銷售渠道、提高農戶收入的目標。這不僅需要對此項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務推廣工作中,增大財政投入。由於財政困難,信息化建設缺乏專項資金扶持,加之村集體經濟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影響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務推廣工作。

四、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一)轉變農民觀念,提升農民素質,改變農村的風貌。農民可以通過上網查價格、上網查政策、上網選擇良種、上網銷售和採購,在網上聽課學習農業科技知識,網絡信息在農民心中會成爲一種依賴,成爲學習實踐、與外界溝通的橋樑。信息化不但能增長農民的見識,還會增強公民意識,漸漸學會運用知情權、管理權、監督權,村民民主自治的水平也將會明顯提高。

(二)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使傳統的生產方式發生變革。如今電話、電視、電腦多源的信息渠道使農產品價格公開透明,銷路增多,農產品坐地增值。市場化的農產品價格直接影響了再生產取向,也將自發地引起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譬如山西省應縣龍泉村以產胡蘿蔔爲主,過去沒有網絡,胡蘿蔔找不到銷路,只好喂牛。自從有了網絡後,從未滯銷,而且價格高。通過網絡還從日本引進了新的優良品種。如今按訂單生產,遠銷東南亞。胡蘿蔔種植面積達到了6000畝,佔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戶均收入兩萬元,人均6000元。胡蘿蔔的大量生產,又帶動村裏發展起了胡蘿蔔科研、加工、冷庫儲藏等產業鏈。龍泉村先後上馬5座冷庫、4個儲藏庫、1個高產試驗中心。村支書劉建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