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實現山區貧困羣衆永久脫貧

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實現山區貧困羣衆永久脫貧

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實現山區貧困羣衆永久脫貧

一、南部山區農村貧困成因
  1.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  

地理環境、自然條件是影響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旗南部山區總體爲低山丘陵地貌,地勢起伏多變,坡度大,土層薄,抗蝕能力弱,一遇暴雨沖刷,極易造成水土流失。春旱、強降雨、大風、冰雹、早霜等自然災害頻發,生態系統比較脆弱。

2.農業人口素質偏低,小農意識嚴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人又是生產力發展中最能動、最活躍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尤其是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勞動者素質的高低。而南部山區農村人口的素質普遍偏低,表現在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思想觀念落後。勞動人口的平均文化水平低,勞動者的素質低下。勞動力人口中國小、國中文化程度較高,具有較高文化程度的勞動者所佔的比重低,具有農業生產專業技術的人員比重更低。

由於受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的思想觀念仍然相當落後,他們習慣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老守田園”思想嚴重,缺乏進取精神,傳統農業的耕作種植方式又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陡坡耕種、順坡耕種、亂開荒,土地不是精耕細作,高產高效,而是“以多取勝”,主要依靠土地生產獲取家庭所需的基本生活資料。以前農村貧困戶實行純生活救濟的扶貧方法,使一些人滋長了嚴重的依賴思想,形成“越給志越短,越給人越懶”的現象。
   3. 農業投入嚴重不足,基礎設施落後。

由於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多方面原因,南部山區相比北部平原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歷史欠賬多,農業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弱。山高坡陡,耕地破碎分散,坡耕地多,基本農田少,農業機械作業困難。多數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破損嚴重,服務功能退化,水資源匱乏問題突出,旱地多,水澆地少。農牧業生產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態,生產水平低而不穩。農業生產方式落後,處於以糧食生產爲主的傳統農業階段,以自給性農產品生產爲主,農產品市場化水平和農產品商品率低。

二、南部山區永久脫貧之路

1.大力推廣應用農村實用技術

要徹底擺脫農村的貧困狀況,做到真脫貧、永久性脫貧,除了國家給予政策扶持進行“輸血”外,最主要的是依靠農村貧困羣衆自身的“造血”功能,而“造血”功能的實現,必須要靠農民素質的提高,要靠有文化、懂得農村實用技術的農業人口作支撐。而農民素質的提高,離不開對農民的教育、離不開農村實用技術的培訓、推廣、應用。治貧必先治愚,變“輸血”爲使其“ 造血”。按照“學用結合、按需施教”的原則,把農村的文化教育和科普教育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農牧、水利、林業、國土、發改等部門的作用,深入農村進行科學技術知識的培訓或實用技術的指導,解決農民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讓山區羣衆掌握一些農業生產知識和實用技術,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可以通過聘請農業專家進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講座;也可以組織村組幹部外出參觀學習;還可通過廣播、電視等形式,農牧林水科技知識、實用技術培訓和思想觀念轉變的教育,使山區廣大農民羣衆成爲掌握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經得起市場經濟考驗的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
  2.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強現有水利工程設施的配套建設和節水改造工程,大力發展旱作農業、設施農業和高效節水農業,因地制宜建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推進雨水集蓄利用,積極推廣噴灌、滴管、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強化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增強農業防汛抗旱能力。二是加大南部山丘區坡改梯建設力度,變“三跑田”爲“三保田”,加快改善農業機械作業條件。推廣蓄水保墒技術,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採取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措施,提高耕地質量。

通過加強以水利爲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徹底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加強基本農田建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實施坡改梯綜合治理、中低產田改造、平整土地、建設田間道路、完善田間配套工程等工程措施。推廣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等技術措施,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加快發展保護性耕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質量,切實提高貧困山區糧食及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發展設施農業、高效生態農業、旱作節水農業,有效增強防災抗災能力。

3.堅持走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南部山區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如果人爲地破壞了生態環境,那麼農業發展的後勁將面臨巨大的衝擊。“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因此,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可持續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意義相當重大。首先,鼓勵農民羣衆植樹種草、封山育林、加快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提高防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通過立法禁止毀林、毀草、開荒等掠奪式開發行爲,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防治水土流失,把環境治理同農民利益聯繫起來,鼓勵農民對荒山、荒丘、荒灘的承包和租賃,通過他們的勞動,努力使生態環境向良性方向發展,造福子孫後代。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