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進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動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八條措施

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動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八條措施》,爲廣大人才提供薪酬補貼、安家補助、創業扶持等方面支持政策。

進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動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八條措施

舉辦重點產業企業人才引進雲聘會、海外歸國青年人才宣城行及系列校園招聘活動,營造真心愛才、傾心引才的良好氛圍。

實施“技能宣城”提升行動,開展做大做強做精職業技能培訓、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實施技能人才強企行動等十大專項計劃,厚植人才引進和培養的沃土。

建設全省首個長三角“一地六縣”人才綜合體暨人力資源產業園,專門支持人才企業專心發展、做大做強。

近年來,全市人社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踐行“一改兩爲”要求,充分發揮“敢拼敢搶敢作爲”精神,着力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爲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傾心引才 構建人才虹吸“強磁場”

政以才治,業以才興。

“人才來了‘有人管’‘有人問’‘有人幫’,各項待遇保障全部落實到位,讓我們能心無旁騖搞項目、做研究、經營企業。”談到落戶宣城,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宣城開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徐曉華認爲,宣城對人才工作高度重視,“頂格”推進人才工作,是他們“帶技術”“帶專利”“帶項目”到此創業的動力源泉。

徐曉華來宣後,帶領團隊打造了宣城開盛光伏產業園,僅用2年多的時間,已初步建成覆蓋裝備、原材料、產品、工藝、應用的全產業鏈光伏產業園,全部投產後年產值可達200億元。目前,已集聚了來自全球行業高層次人才近300人,包括國家863/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特聘外國專家、中科院專家等。

誠如斯言,一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和人才事業發展。

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人才集聚推動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八條措施》(簡稱“宣八條”)、《宣城市政府關於貫徹支持技工大省建設若干政策的實施意見》等系列人才政策。實施“青雲計劃”,升級“宛陵英才”“宛陵工匠”“宛陵棟樑”“宛陵名家”等重點人才計劃,出臺《宣城市博士創新工作站管理暫行辦法》《留學人員宣城創業園管理辦法》,加強博士和博士後青年英才扶持。開展重點產業企業雲聘會、“組織部長高校行”和萬名大學生來宣實踐實習實訓活動。去年,全市共開發大學生見習崗位4280個,安排見習人數1690人,撥付見習補貼2153萬元;兌現“宣八條”補貼資金4800萬元,補貼各類人才16400餘人。累計建成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0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68人、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領軍人才95人、省級技能名師46人、“江淮傑出工匠”2人,獲得安徽省技能大獎7人;累計認定省級名師帶高徒96人,建設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2家。

悉心育才 跑出人才集聚“加速度”

“是定向送培、梯次培養等人才培育模式,讓我一心撲在研發一線,讓我創新創業幹勁十足。”“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省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市“宛陵優才”邱軍強認爲,他敢於勇攀科技高峯,和我市人才培育工作分不開。

原來,邱軍強2014年從市工業學校畢業後,他進入安徽江南泵閥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工作中,他的研發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後在人社部門和企業的幫助下,前往合工大等高校進修培訓。一次次充電學習後,他潛心泵閥專業,先後取得降低化工泵振動烈度的軸承改進工藝、立式懸臂離心液下泵等4項發明專利。其中,他發明的CMB、FMT兩項產品近兩年爲企業新增經濟效益達956萬元。

邱軍強的話,可不假。爲了讓人才各盡其用、才盡其用、用有所成,去年以來,我市加速佈局形成星羅棋佈、衆星拱月的育才用才鏈條,讓人才成就事業的舞臺越來越寬廣。

持續完善職稱評價標準,賦予單位更多自主權。在組織評選表彰、職稱評審等活動中,向艱苦地區、援疆援藏和扶貧抗疫的專業技術人員傾斜,引導各類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

實施精準職業技能培訓行動。根據宣城市企業需求以及地方特色產業,科學合理確定培訓工種。比如,積極開展“新徽菜·名徽廚”暖民心行動,僅2022年,全市就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2萬人次,培訓徽菜師傅達2212人次。

大力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支持建設一批市級以上大師工作室、大師傳習所,大力挖掘培養鄉村手工業者、能工巧匠、傳統藝人。截至目前,技能大師工作室市級59家、省級9家、國家級1家;評選鄉土技能“名人”26名、鄉土技能“能手”59名、鄉土技能“新秀”114名。新增技能人才3萬人。

積極組織開展並組團參加各類技能大賽,我市選手在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全國技工院校學生創業創新大賽、全國鄉村振興技能大賽中多次榮獲獎項。

加強技工學校建設,積極推動建設宣城技師學院、廣德技師學院建設,積極打造“政府、學校、企業”三方聯動培養模式,鼓勵宣城市技工院校開展社會化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着力推動校地校企“雙向賦能”。

用心愛才 蓄能人才“生態圈”

做好人才工作,既要增人數,也要得人心。

去年底,“宣城人才碼”正式上線,只要打開“皖事通”APP,輕鬆一掃,即可實現人才政策、人才認定、就業服務、獎補申報等一站式服務,讓人才在宣城創業有“導航”、辦事有“指南”、服務有“專享”。

以求賢若渴之心,百花齊放抓好人才服務保障工作,打造高品質人才“生態圈”是近年來市人社局引育人才工作的另一重點。

去年以來,我市推動全省首個長三角“一地六縣”(宣城)人才綜合體暨人力資源產業園運營,深入推進“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和智慧人社建設,持續抓好高層次人才“打包一件事”辦理,精準做好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安居保障、人才招聘、創業指導、金融服務等全週期、一條龍服務。做好“宛陵優才卡”發行工作,解決高層次人才子女學前和義務教育,提供投資創業政策諮詢、項目申報、爭取各類政策扶持資金,目前已向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發放“宛陵優才卡”240張。積極深化長三角區域專業技術資格和繼續教育互認,認真落實“南京都市圈內專業技術職稱和繼續教育互認協議”,在協議範圍內無需確認,由用人單位直接予以使用,方便專業技術人才在長三角區域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