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加快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 爲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

加快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 爲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

加快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 爲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是推動科技事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要發揮好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打造新引擎,必須要加快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加大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力度,給予科技人才足夠的尊重和榮譽,增強科技人才的獲得感、榮譽感、自豪感。

近年來,我市出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政策,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人才強市戰略,多項措施促進人才結構和人才質量的提升,創新“第一動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得到初步顯現。目前具有博士學位或正高級職稱的人才達2726 人。享受國家和省、市級以上榮譽的高精尖人才1.76萬人,其中入選“兩院院士”及中組部“千人計劃”專家等在職的國家級人才39人,獲得省管優秀專家、省“巨人計劃”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的在職省級人才175人。建有省級以上人才平臺載體115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14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家、院士工作站19家,特邀院士工作站10家,科技孵化器5家,衆創空間7家、企業技術中心28家、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7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11個、留學生創業園1個。

雖然我市創新“第一動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得到初步發揮,但在科技活動投入、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與全國、全區仍存在較大差距,科技人才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作用還比較弱。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科技人才總量少、創新能力不強,引進並能留住的高層次人才更少。雖然出臺了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但由於產業發展基金政策沒有跟上、政策力度不夠大等原因,引進的領軍型人才不多、項目效益不明顯。出臺了科技成果轉化、薪酬激勵、人員流動等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措施,但有些政策突破有限,如科研項目績效受到單位年度績效總量的制約而沒有真正發揮作用。由於創業氛圍不濃、科研人員自身創新創業能力不強、單位人才緊缺等原因,我市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相當少,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很多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束之高閣,轉化乏力,沒有轉化成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着眼加大科技人才培養引進力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加大對“兩院”院士、“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在我市高校、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千人計劃”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幫助我市科技企業突破關鍵技術,培育創新團隊,集聚創新資源。加大領軍型人才引進力度,讓有技術有能力的高端人才願意來創新創業。充分發揮北駐秦高校的平臺優勢,加大引進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增強大學科技創新能力,爲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奠定基礎。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大與京津地區的人才交流,引入更多的京津高端優質專家智力來我市從事科研工作。持續推廣“一個產業一個研究院”模式,加大與中科院系統、頂尖大院名校、國家級研發機構的對接力度,引進共建一批產業創新研究院、技術轉移中心,加快新興應用技術成果在秦皇島轉化的步伐。

二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大力實施“千名高級職稱人才工程”,通過開展培訓、提供平臺、外出深造等途徑,不斷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加大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力度,提高孵化企業的能力,引進更多的有創意的大學畢業生、創新團隊入駐。積極謀劃推動“海歸人才”北方基地建設,建立完善“衆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創業孵化全鏈條,推進“雙創”人才的培養。

三是加大人才使用力度。市本級投入更多的財政資金用於科研項目,爲創新人才提供創新科研環境。大力組織科技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謀劃、申報上級科研項目,讓我市更多技術需求列入自治區科研支持計劃。積極推動創新型企業、駐秦高校、科研院所創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農業科技園、成果轉移中等創新平臺,爲科技創新人員提供平臺載體、用武之地。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合作、成果轉化提供便利。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通過培訓學習、外出考察等途徑,提高特派員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指導能力,切實發揮指導農村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指導農民發展特色產業。

四是加大人才激勵力度。繼續完善創新驅動政策,特別是對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成,落實轉化收益中歸屬成果完成人及團隊的比例不低於70%的規定;對於科技成果完成人和爲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人員的獎勵,可以計入當年本單位工資總額,但不受當年本單位工資總額限制,不納入本單位總額基數,切實提高創新人員的積極性。鼓勵申報科學技術獎,凡獲得上級科技獎的, 應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並大力宣傳。給予科技人才足夠的尊重和榮譽,優先安排科技人才參加全市性團拜會等節慶活動,增強科技人才的榮譽感、自豪感。

五是加大人才服務力度。重點關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發展環境,制定出臺專利權質押融資等科技金融相關政策,將科技金融工作業績納入對銀行的考覈內容,着力補強以專利權質押融資爲代表的科技金融短板,營造支持專利權質押融資的良好環境。關注中高端人才子女教育等保障問題,探索建立面向科技型企業中高端人才子女的入學指標分配機制,爲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安心紮根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