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理論文章

鄉村悠悠好風光 幸福快樂大產業

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理論文章

——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理論文章

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是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和產業脫貧的重要途徑,是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帶動農民創業創新的重要平臺,是促進城鄉居民消費升級、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必然選擇。今年中央1號文件再次明確指出,要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實施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精品工程,發展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近年來,XX市按照中央和省、州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統籌規劃、強化政策創設、加大公共服務,推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實現多元、多樣、集聚、規範、綠色發展。“十二五”時期,全市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接待人次和收入以年均12%和17%的增速高位增長,成爲全省該項產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2017年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819.62萬人次,同比增長35%;實現旅遊收入54.22億元,同比增長44%。整個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廣、成效越來越明顯。

一、充分發揮“農業+”作用,推進多功能多業態發展

XX市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從拓展功能、滿足需求入手,充分發揮“農業+”作用,傾力打造功能齊全、環境優美、體驗活動豐富、產品綠色安全、文化內涵深厚的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產品。休閒娛樂景區景點多達120餘個,可推薦的精品線路達10餘條。通過美化山水林田湖、建設特色小鎮,鼓勵開辦農家樂、漁家樂、森林康養休閒農莊,舉辦農業節慶活動、開展農業科普、農事體驗等活動,推進全市農業呈多業態複合多功能拓展方向發展,爲城鎮居民旅居鄉村體驗農耕樂趣、品味農業情調、感知民俗風情,看田園風光、賞鄉村之美、享民俗民風、品地道美食氣息提供了更多選擇。

二、注重規劃引導,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XX市堅持點線面結合的思路,積極推進“多規合一”,大力打造“綜合體”、“聚集區”、“金品牌”,打造休閒農業產業帶和產業羣。近年來,共投入2600餘萬元用於規劃編制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總規、控規和專項規劃三個層面的規劃工作,以《XX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爲基礎,先後編制完成《XX城市總體規劃》、《XX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XX市錦屏山風景區概念性總體規劃》、《東風葡萄酒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雲南紅精品酒莊規劃》、《城南甸溪河片區控規》等多個現代都市、田園價值、文化特質既融合又獨立的總規、控劃和10個城中村的規劃編制工作。土地、城市、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實現“四規合一”,爲鄉村旅遊定位與轉型發展拓展了更大空間,形成以“兩帶五聚集”爲主的鄉村旅遊發展空間佈局。“兩帶”:西部連鄉公路沿線民族文化體驗生態觀光休閒帶,湖東公路康體休閒葡萄觀光休閒帶;“五聚集”:以錦屏山爲核心的XX文化聚集區;以湖泉生態園爲核心的溫泉養生聚集區;以雲南紅酒莊爲核心的紅酒休閒聚集區;以菸草製品和種植莊園爲核心的現代工業旅遊聚集區;以高原特色農業爲核心的現代農業觀光旅遊聚集區。點、線、面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成本分攤機制正逐步形成,品牌效應和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正逐步增強。

三、推動多元發展,實現互促共進

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是一個開放的產業,是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重要渠道。XX市堅持鼓勵、扶持經營主體多元化發展,爲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注入“新元素”。一是鼓勵“互助合作”。黑果壩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範園、巡檢司萬畝石榴、江邊萬畝芒果、西二和五山萬畝柑橘、新哨萬畝韭黃、竹朋千畝出口蔬菜等一批規模化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優質果蔬基地建設成效明顯。2017年,全市上規模的休閒農業經營主體達43個,比上年增加了31多個,增長258%以上;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至285個,打造了一批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精品路線,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二是支持“自主創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資源消耗低、投資額度小、就業容量大、市場需求旺、綜合效益高,農民、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均可參與,是創業創新者可以大有作爲的廣闊天地。大量的休閒消費,爲創新創業者提供了無窮市場。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爲創業創新者獲取創意信息、發佈休閒產品、開展衆籌融資提供了便利條件。移動通信、高速鐵路、電子商務、在線支付等基礎條件的改善,爲創業創新者提供了有力保障。一大批投身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的弄潮兒,走“小、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打造了一批“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專”的休閒產品和服務,他們的成功,爲更多的鄉村創業創新人員起到了重要的示範帶動作用。“默默吧”民俗客棧、阿細蜜源鄉村淘寶、法碑溝生態養殖開心農場、龍緣葡萄酒莊、滇南奇花異草園、菊嬸牌地方名特食品等成爲了全市農業“多+”運營模式的典型案例。三是強化“利益共享”。XX市積極探索建立多方參與、互惠共贏的機制,既促進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發展,又讓農民利益最大化。黑果壩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園“園區(基地)+公司”、立達爾公司“公司+農戶”、玫瑰灣“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五山鄉石頭寨村委會“企業+社員+村黨總支(村委會)+合作社”等模式,是XX市總結形成的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