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政務服務調研報告多篇

政務服務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市政務服務管理局關於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運行情況的調研報告

市人民政府:

爲全面瞭解掌握各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運行情況,總結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經驗,積極探索公共資源交易運行的模式,創新管理體制,推進我市公共資源交易的規範運作,爭取做出特色和亮點。近期,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組成調研組對全市各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縣(區)、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基本情況

各縣(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和2022年3月5日全市政務服務中心及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推進工作會議精神,圍繞“2022年底縣(區)和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必須全面建成運行”的目標要求,統一部署,統籌協調,整合資源,全力推進,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基本情況。我市10個縣(區)中,已掛牌運行縣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5個(思茅區、寧洱縣、景東縣、江城縣、瀾滄縣),正在籌建中的縣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5個(景谷縣、鎮沅縣、墨江縣、孟連縣、西盟縣)。總體來看,各縣(區)都有了具體的計劃和安排,正按照總體目標要求積極推進。墨江、孟連兩縣通過新建辦公樓解決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辦公用房,思茅區、寧洱縣、景東縣、景谷縣、鎮沅縣、江城縣、瀾滄縣、西盟縣等8個縣(區)採取改建過渡的方式;思茅區、寧洱縣、江城縣、孟連縣、西盟縣等5個縣(區)編辦已制定下發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三定方案;思茅區、寧洱縣、墨江縣、景谷縣、鎮沅縣、孟連縣等6個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領導班子已任命到位;寧洱縣、墨江縣、鎮沅縣等3個縣編辦各下達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編制數9人,思茅區編辦下達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編制數6人,景谷縣、江城縣、瀾滄縣等3個縣編辦各下達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編制數3人,景東縣、孟連縣、西盟縣等3個縣編辦各下達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編制數2人。根據工作進度分析,預計全市各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都能在2022年12月31日前掛牌運行。

(二)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情況。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主要依託鄉鎮爲民服務中心平臺統一建設,由於各鄉(鎮)情況不同,建設的標準和水平差異也較大,但在2022年底前基本可以全部掛牌運行。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全力推進交易中心建設。各縣(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共資源交易工作,根據“政府領導、統一進場、集中交易、行業監管、行政監察”的原則和目標要求,各縣(區)結合自身實際,成立機構,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力度,積極穩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制定了相關交易制度和交易規則,保證本地區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統一、有序、高效運行。其中,景東縣通過購買改建原縣信用社辦公樓解決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及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辦公用房,累計投入1090萬元;孟連縣在財政收入較爲困難的基礎上,投入280餘萬元以新建的方式解決了縣政務服務中心及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辦公用房。

(二)依法依規,積極探索,確保公共資源交易高效運行。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要負責政府採購、國有產權交易、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交易、工程建設招投標、司法機關罰沒物品拍賣等本級公共資源交易的綜合服務工作。爲確保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按期建成運行,各縣(區)都想了很多辦法,充分整合了人員、資金、房屋等資源,努力克服困難,千方百計加快交易中心建設。如思茅、景東、寧洱、江城等縣整合抽調了財政、住建、國土等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到交易中心集中辦公,景谷、墨江、鎮沅等縣採取與其他單位合建的方式解決了交易業務用房,江城、瀾滄、景谷、西盟等縣下步還將新建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大樓。(三)強化監督,嚴格管理,確保公共資源交易陽光運行。各縣(區)結合自身實際,基本構建了“三位一體”的交易監管體系。一是行業監督,嚴格按照監管辦分離原則,主動邀請行業主管部門到場監督;二是紀檢監督,各縣(區)紀委都成立了公共資源交易監察室,並進駐交易中心,加強對資源交易適時監督;三是場內監督,各縣(區)交易中心都建立了完備內部監督制度和電子監察系統,對交易活動進行全程監督。

(四)堅持科技驅動的理念,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效能。目前,思茅區、寧洱縣、景東縣、江城縣、瀾滄縣等5個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掛牌運行。在工作中,一是建立了一整套電子管理和監察系統,凡法律法規明確的程序、標準、要求等,能通過計算機自動設限和監管,均實行機器操作。二是建立視音頻監控系統,對所有開評標、拍賣、談判等交易現場活動進行全過程監控,影音資料永久保存,做到了既實時監控,又可存檔備查。促進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高效、便捷運行,公共資源交易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得到明顯提高。

(五)落實責任,獎懲結合,切實推進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爲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縣(區)都明確責任目標和工作措施全面加快縣(區)、鄉(鎮)兩級交易中心建設。景東縣通過與各鄉鎮簽訂責任書,明確工作責任,同時確定以獎代補的方式,按工作推進情況給予鄉鎮2-6萬元獎勵,有效推進了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鎮沅縣政府統一安排各鄉鎮3萬元工作經費用於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孟連縣統一製作發放了各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匾牌。

三、取得的成效

總體來看,各縣(區)建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思想認識均比較統一,都有工作計劃和具體安排部署,並都有了一些成效。思茅區、寧洱縣、景東縣、江城縣、瀾滄縣等5個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運行以來,成效初步顯現,實現了由政事不分向管辦分離,由行業壟斷、分散交易向有序開放、集中交易,由分口管理向綜合監管的三大轉變。一是促進了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其效益最大化,支持了區域經濟發展。二是強化了監督,遏制了腐敗。統一交易平臺的建立,從體制機制上解決了過去招投標活動的各自爲政、監督乏力的弊端,變以往業主單位邀請的被動監督爲監督部門入駐中心進行主動監督、全程監督,使監督工作更直接、更有效、更深入,構建預防腐敗的堅實屏障。三是減少了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日趨規範,各項交易活動的公開、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營造了黨風廉潔、民風和諧的良好環境,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各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進度也不平衡。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目前,部分縣(區)黨委、政府思想認識較高,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工作推進較快,軟硬設施配套到位,運作比較規範。但也有一些縣(區)思想認識不到位,對公共資源中心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觀望心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緩慢,建設標準和水平較低。

二是軟硬件配置不專業,服務不到位。要達到公共資源交易公開、公平、公正,應當具備專業化的開評標場所,技術成熟的電子化招投標系統,保密性良好的電腦自動抽取專家和語音通知系統,高清晰的攝像監控系統。部分縣(區)財政困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資金不足,辦公地點及部分硬件、軟件配置一次性到位存在困難,建設進度緩慢。目前,寧洱縣、瀾滄縣等縣(區)的交易、辦公場所面積較爲狹窄,鎮沅縣的交易、辦公場所仍未落實。此外,部分縣(區)設備簡陋,專家庫的專家面窄人少、工作人員的素質高低不一等問題,難以爲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提供專業服務。三是部分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領導班子和人員未落實到位。景東縣、江城縣、瀾滄縣、西盟縣等4個縣交易中心領導班子尚未落實;思茅區、寧洱縣、墨江縣、景東縣、江城縣、瀾滄縣、西盟縣等7個縣(區)交易中心雖已落實編制,但工作人員均未到位;部分縣(區)編辦下達縣級交易中心編制較少,如景谷縣、江城縣、瀾滄縣等3個縣(區)交易中心編制爲3人,景東縣、孟連縣、西盟縣等3個縣(區)交易中心編制爲2人,根本無法做到全程進場交易,也無法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五、下步工作打算和建議

(一)加大督促力度,積極推進縣(區)、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我們將按照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和今年3月5日全市政務服務中心及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推進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加快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加快縣(區)、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步伐。爲加大督促協調力度,建議由市政府督查室、市監察局、市委編辦、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部門組成督察組,於2022年9月至10月到各縣(區)督導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工作,與縣(區)一起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2022年12月31日前全市10個縣(區)及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面建成投入運行。

(二)協調各方、統一認識。對公共資源進行集中交易集中監管是利用市場機制配置公共資源、加強權力制約、增加財政收入、節約政府資金,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重要舉措。各縣(區)、市級有關職能部門應統一思想,共同建立協調機制,健全市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監督主體密切配合,依靠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推動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工作深入有序地開展。

(三)鑑於景東縣、孟連縣、西盟縣、景谷縣、江城縣、瀾滄縣等6個縣(區)交易中心編制較少,建議市委編辦在商有關縣(區)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以上6個縣(區)交易中心編制數,以滿足工作需要。

(四)對於財政困難的縣(區)及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建議按照先易後難、逐步規範的原則,處理好機構組建和規範運行的關係,先搭架子、再完善職能,先運行、再規範。同時酌情給予西盟、孟連、瀾滄、江城等邊疆貧困縣適當資金補助,以加快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

(五)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人員素質。依託省、市兩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優勢,安排各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人員跟班學習,熟悉業務,提高素質。適時組織市、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幹部職工到省內、省外考察學習外地先進經驗。

【第2篇】政務服務辦事效能調研報告

政務服務辦事效能調研報告

黨的xx屆xx全會明確提出,要“逐步推進黨務公開,增強黨組織工作的透明度,使黨員更好地瞭解和參與黨內事務”,黨的xx大上又把黨務公開作爲推進黨內民主建設的重要內容正式寫入工作報告,可見,黨務公開對進一步發展黨內民主,保障黨員權利,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我鎮黨務公開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推進黨務公開工作,關鍵是提高黨務公開的規範化水平。近年來,我們按照事前公開、徵求意見,決策公開、民主討論,結果公開、接受監督的基本程序,將公開工作貫穿於黨內事務醞釀、決策、實施的全過程,對黨務公開的內容、形式、制度、機制等方面進行規範,在實踐中探索提高,在提高中不斷完善,逐步建立了符合實際的黨務公開工作運行機制和制度保障體系。

1、實行黨委領導,建立黨務公開的組織。黨務公開實行“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紀檢協調監督、羣衆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黨委成立了“宏圖鎮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黨羣辦。各部門、各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承擔本單位黨組織工作相關內容的公開任務,並負責本單位黨務公開工作的組織實施。

2、抓住熱點難點,細化黨務公開的內容。公開內容是黨務公開的核心,一定要體現全面、真實、具體、合法的原則。在黨務公開中,我們科學確定公開內容,做到既涵蓋黨組織工作全局,又突出重點。凡屬《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其它黨內法規要求公開的內容,凡是黨組織的重大決策、黨內主要事務和組織活動中應當讓黨員羣衆知曉的事項,羣衆關心的、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和熱點、難點問題,以及容易滋生以權謀私、濫用權力等消極腐敗問題的事項,只要不涉及黨和國家機密,都做到限度地進行公開,保證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全面性和實效性,實現黨員羣衆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同時,重點突出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即:黨組織的主要職責;黨組織的重大決策、工作部署和重要的黨內法規制度;黨組織的工作會議、文件、決定、決議;幹部提拔任用情況;入黨積極分子培養、發展新黨員、預備黨員轉正情況;評選表彰先進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情況;民主評議黨員情況;黨組織和黨員扶貧濟困、救災捐助、爲基層、爲羣衆辦好事、辦實事情況;黨費收繳情況等等。

3、堅持實事求是,豐富黨務公開的形式。我們堅持按照“規範、實用、簡明、靈活”的原則,針對不同內容採取不同的公開形式,做到因地制宜,靈活多樣。一是隻適宜在黨內公開的事項,主要通過黨內有關會議、下發文件、定期通報、黨員活動日等形式進行公開。二是適宜對一定範圍內的黨員公開的事項,主要通過會議、文件、定期通報等多種形式,逐級和及時地向黨員通報。三是適宜對全社會公開的事項,主要通過在羣衆集中、便於觀看的醒目位置長期設立黨務公開欄的形式進行公開。四是建立情況通報制度,及時將黨內重大事項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離退休人員、黨外人士、非公企業的代表通報並徵求意見。同時,根據階段性工作的重點,及時更新,定期維護,限度地方便黨員羣衆查詢。在公開的時限上,做到及時到位。公開的時間與公開的內容相適應,常規性工作定期公開,階段性工作逐段公開,臨時性工作隨時公開,保證公開的實效性。此外,推進黨務公開工作,堅持與政務公開工作相結合,以黨務公開促進政務公開,以政務公開夯實和豐富黨務公開的內容,達到黨務公開和政務公開的統一,達到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4、結合工作特點,規範黨務公開的程序。公開的項目、範圍、形式由各部門和各單位提出,鎮黨務公開領導小組批准;公開的內容由職能部門或所涉及個人提供,鎮黨務公開辦公室審覈。對於黨內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和涉及黨員、羣衆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等黨內事務,採取僅限於黨內公開或先黨內、後黨外的順序進行公開。

5、促進規範實施,探索黨務公開的機制。建立了聘請監督員制度,由監督員負責及時收集、反饋黨員、羣衆的建議和意見,廣泛接受人民羣衆和社會各界的監督,並對黨務公開的內容、形式、時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議,向黨員、羣衆宣傳黨務公開的內容,促進黨員、羣衆知情權和監督權的落實,同時注意發揮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監督作用。建立了意見收集處理反饋制度,對黨員、羣衆圍繞黨務公開內容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派專人蒐集整理,認真研究處理,特別是對署真實姓名舉報的,視情況將處理結果告知舉報人,聽取其意見。建立了黨務公開責任制,明確黨務公開各個環節的責任,鎮黨務公開領導小組負責全鎮的黨務公開工作,各單位主要領導對黨務公開工作負總責,對黨務公開的形式、內容以及實施進行部署檢查,由鎮紀委對不按規定實施黨務公開的黨組織和有關人員,按有關規定實施責任追究。

二、黨務公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通過調研我們感到,黨務公開工作近年來雖然有了很大進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思想認識不夠到位。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對加強和改進黨務公開工作不夠重視,有的認爲黨務公開涉及黨內機密,不便公開,也沒有必要公開;有的認爲有政務公開就行了,黨務工作主要是黨內事情,公開不公開“無所謂”;有的認爲是公開就“限制自由”,在思想上有顧慮,不願、不敢公開;有的認爲黨務公開只是“走形式”,不必太認真,甚至還有的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黨員意識淡薄,黨員權利意識弱化,對黨務工作漠不關心。

2、公開內容不夠規範。從調研情況看,我鎮雖然出臺了黨務公開的相關文件,對公開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做了比較明確的規定,但具體工作中還存在着公開事項不統一、內容單一、黨員羣衆真正關心的事項公開不夠,甚至不公開等問題,與廣大黨員羣衆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一些單位黨務公開的內容僅僅是一些上級黨組織頒佈的文件、法規制度和宣傳材料,或者是本級的工作計劃、安排,公開的都是一些表面的東西,而對羣衆關注的重大事項和熱點問題,特別是在人權、事權、物權和財權等方面運作過程和結果公開不夠,透明性和開放度還有待提高。一些單位黨組織對有些敏感的內容,雖然也公開了,但比較籠統原則,沒有進行必要的細化,公開的情況還不能使廣大黨員幹部滿意。

3、工作機制不夠健全。從調研情況看,雖然大多數單位都制定了黨務公開、意見收集處理和反饋等制度,但從總體上看,大多數單位制定的這些制度系統性、針對性、可操作性還不夠強,要將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進行歸納和提煉,上升爲規範化的長效機制,仍然需要一個過程。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黨務公開的過程和結果還沒有有機結合,反饋機制還不健全,黨務公開工作的宣傳力度還不夠,有的只公開過程,不公開結果;有的不公開過程,只公開結果;有些基層黨組織重公開、輕反饋,或者例行公事,不能認真聽取羣衆的意見和建議,缺乏整改、跟進、督促和落實。黨務工作中存在內部監督軟、外部監督遠、羣衆監督難的問題,對黨務公開工作還缺乏有效的監督。

4、評估體系不夠完善。黨務公開工作開展的如何,要看黨員、羣衆、社會滿意不滿意,要看黨組織的決策是否實現科學化、民主化,要看領導幹部的廉潔自律意識是否得到增強,要看與羣衆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要看廣大黨員羣衆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調動。要將這些要求標準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對黨務公開工作開展情況做出科學的判斷。從當前情況看,還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夠從內容、程序、辦法和效果等方面對黨務公開工作進行科學評估的體系,難以充分調動和激發各級黨組織搞好黨務公開的主動性、創造性。

三、進一步推進黨務公開工作的思路和建議

黨務公開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隨着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推進,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地發展完善的過程。要切實增強公開的經常性、規範性和實效性,必須積極探索和建立黨務公開工作長效運行的保障機制。

1、要注重黨務公開載體的創新。黨務公開的內容,最終都要通過一定的載體來反映,因而要特別重視載體建設,努力搭建平臺,豐富黨務公開的內容,不斷深化黨務公開,以公開促發展,以發展促公開。當前,黨務公開工作主要可以通過公開欄、會議、文件、報刊等載體來實現。要進一步利用好這些載體,堅持高標準、高質量,使公開載體真正發揮作用。一是專欄公開。要按照“科學、靈活、實用”的要求,借鑑建立政務公開欄的成功經驗,設立專門的公開黨務公開欄,保證公開的經常性。二是視屏公開。要創新載體,通過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形式,全方位公開黨務,切實傾聽民聲,瞭解民意,暢通渠道。三是會議公開。對適宜在黨內公開的有關事項、黨內常規性工作情況、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全局性工作、幹部任免等重要事項進行全面公開,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五是文件公開。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以下發文件、公示、公告、通報、編髮簡報等形式進行公開,以此推動各項決策的貫徹落實。六是報刊公開。要充分發揮報刊時效性強和內容廣泛的特點,加深廣大黨員、幹部、羣衆對黨組織工作的認識與理解,增強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2、要注重黨務公開制度的完善。推進黨務公開工作,必須要有一套規範、實用的制度做保證。要把黨務公開與貫徹落實黨內監督條例規定的黨內情況通報、情況反饋、重大決策徵求意見、黨員意見建議處理回覆等制度結合起來,健全和完善以規範黨務公開內容、形式、程序、反饋意見落實及工作責任追究爲主體的具體制度,如各種評議制度、質詢制度、聽證制度、聘請監督員制度、預公開制度、意見收集處理反饋制度、實行黨務公開責任制度等等,使黨務公開工作進一步在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上運行。

3、要注重黨務公開機制的探索。要保證和推進黨務公開,使之在內容、形式和方法上更貼近實際,使之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必須積極探索建立長效運行的保障機制。一是要建立切實有效的宣傳機制。要積極制定宣傳方案,並通過廣播和會議、簡報、宣傳標語等形式,向廣大羣衆特別是黨務工作者宣傳推行黨務公開工作的重大意義,及時報道黨務公開工作動態,反映羣衆呼聲,解決羣衆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推動工作。二是要建立嚴格細緻的考覈機制。爲確保黨務公開工作高質量、高標準、規範化運行,要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考覈辦法,將黨務公開工作納入各級黨組織及其負責人的工作目標考覈之中,納入幹部選拔任用制度中,並按照考覈辦法對各單位、各部門的黨務公開工作分階段進行考覈,保證黨務公開的全面、均衡推進。三是要建立廣泛有效的監督機制。在認真組織開展黨務公開的同時,要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紀檢幹部、組工幹部、宣傳幹部和其他社會各界人士中聘請黨務公開工作監督員,監督評議黨務公開工作。

4、要注重黨務公開成效的評估。要建立黨務公開評估體系,主要從內容是否真實全面、形式是否靈活多樣、程序是否嚴謹規範、範圍是否準確恰當、時限是否符合要求、責任是否具體到位、效果是否實在明顯等方面評估黨務公開工作,並將黨務公開成效評估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評價體系中。將內容真實全面、形式靈活多樣、程序嚴謹規範、範圍準確恰當、時限符合要求、責任具體到位、制度完整配套、公開延伸到底八個要素細化爲評價工作成效的具體指標,通過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自評、黨員羣衆民主測評和黨委統一考評的方式進行綜合評估。同時,將黨務公開的檢查評估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檢查評估同步進行,有機結合,並注重黨務公開工作效果評估的成果轉化。將是否有利於發展黨內民主,是否有利於強化黨內監督,是否有利於規範黨務工作,是否有利於保持黨員幹部廉潔,是否有利於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是否有利於促進經濟和諧、社會發展,作爲檢驗黨務公開工作成效的標準,切實增強黨組織工作的透明度,擴大黨員的參與度,提高人民羣衆的滿意度。

5、要注重黨務公開結果的使用。推行黨務公開工作,並不是公開內容通過不同形式公開後就完成了。就某項內容實施某次公開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環節,那就是要做好對公開結果的利用,也就是要做好黨務公開的信息收集、處理和反饋工作。一是要廣泛收集公開後羣衆的看法、意見和建議等信息,做到信息廣泛而全面。二是應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對一些不切合實際或具有明顯個人偏見或趁機發泄情緒言論和無根據的事情應在反饋前進行加工處理。對確實有益於黨的事業發展、黨務工作水平的提高和黨務公開進一步推進等的有效信息要認真分類整理歸類。三是公開信息反饋。也就是要對一些有益的公開信息經過處理,向有關黨組織或個人進行反饋。信息反饋的形式和途徑,應根據信息內容的質量和價值以及單位的實際而定。通過對黨務公開結果的使用,切實推進黨務公開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6、要注重黨務公開責任的追究。要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紀委協調監督、黨員羣衆廣泛參與”的黨務公開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明確黨務公開工作的責任單位、各個環節的責任人及其崗位職責。對黨務公開工作中工作開展不力、搞形式主義、走過場的單位,要進行嚴肅的批評,並限期改正;對工作開展不力、羣衆反映不好的領導幹部及相關責任人,要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或調整工作崗位;對拒不推行黨務公開或在黨務公開中違背公開原則、弄虛作假、搞虛假公開、欺上瞞下、打擊報復、侵犯黨員和羣衆民主權利、損害黨員和羣衆合法利益,並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黨紀政紀責任,切實維護黨的形象,取信於民。

【第3篇】政務服務工作調研報告

政務服務工作調研報告

爲全面瞭解全市政務服務工作,深入分析政務服務工作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績、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研判下步工作的主要方向,資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安排專人,集中精力,對全市政務服務工作基本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下步工作方向做了深入調研和全面分析,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基本現狀

(一)體系建設方面

1. 四級便民服務聯動體系基本形成。近幾年來,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全市各級各部門圍繞優化政務服務、創優發展環境的目標,立足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基層,高度重視便民服務的建設工作,積極構建和完善便民服務體系,切實提高了政務服務水平,助推了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截至20xx年12月底,全市4個縣(市、區)均建立了政務服務中心,175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已全部建成,2952個村(社區)已建成便民服務代辦點2811個(建成率95.22%),基本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全市”的市、縣、鄉、村四級便民服務聯動體系。全市95%以上的地方能夠實現“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鄉(鎮)”,基本實現了“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讓方便留給羣衆,把麻煩留給自己”的服務。

2.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體系趨於完善。四川省從2022年10月開始實施“兩集中、兩到位”相對集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目前,市、縣(市、區)兩級行政審批部門基本完成該項工作。20xx年政府機構改革後,市本級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38個部門中有26個部門單獨設立了行政審批科,其中12個行政審批事項較多的部門的行政審批科整體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由之前的不到100人增加到120餘人,均比“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前顯著增加。市本級設行政審批窗口28個(含綜合窗口和並聯審批窗口各1個),醫保、社保、機保、公積金中心等公共服務窗口4個,天然氣、自來水、銀行、商務中心等便民服務窗口4個,會計師事務所、印章中心等中介服務窗口2個。縣(市、區)設行政審批窗口27個(含綜合窗口暨並聯審批窗口1個),醫保、社保、機保、公積金中心、公證處、郵政局等公共服務窗口6個,中介服務窗口暫無。

3. 服務方式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全市政務服務中心始終緊緊圍繞“創新服務方式、延伸服務觸角、拓展服務領域”的原則,以“政策更優、門檻更低、審批更少、服務更好”爲目標,創新開展上門服務、預約服務、延時服務、志願服務隊進園區服務等。此外,市農業局窗口創新服務機制,先後發出萬餘份信函,告知辦理年檢手續,極大地方便了資陽籍異地拖拉機車主及時辦理年檢手續;市國稅局窗口創新推出“免填單”服務,程度的簡化了審批流程;市質監局窗口建成了全省第二個規模性“便民服務標準免費查詢平臺”,得到辦事羣衆充分肯定。

4. 政務服務公開體系基本構建。便民和爲民,是政務服務中心的兩大核心職能,也是政務服務工作的價值取向和工作取向,作爲政務公開的主要載體,切實履行了“陽光政府”的職責。促進政務服務的集成化、規範化、高效化,方便基層羣衆辦事,提供讓羣衆滿意的高質量政務服務,是政務服務中心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政務服務中心將行政審批(許可)的依據、內容、過程和結果全面向社會公開,使社會及公衆一目瞭然。政務服務公開體系的構建,增加了公衆對政府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同時也把涉及羣衆的事項全部放在羣衆眼皮底下辦理,使政府工作真正做到了公開透明,在陽光下運行,保證了羣衆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二)機制建立方面

1. 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聯席機制逐步規範。近年來,全市政務服務中心始終按照“環境是生產力,環境是安全閥,環境是戰略資源”的原則,主動作爲,切實提高政務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按照“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關鍵抓項目”的總體要求,以服務重大項目建設爲抓手,依託政務服務中心平臺,充分發揮重點項目綠色通道辦公室的作用,切實踐行“只要企業定了幹,一切手續我們辦”的。全面梳理重大項目推進過程中涉及的行政審批問題,主動針對問題提供個性服務,堅持“六個一、三個量化、三個倒排”原則,實行定期集體會商、會審、會籤和進展情況彙總、通報,落實專人跟蹤、全程代辦和並聯審批,有力地推動了百威啤酒、浙粵工業園、三岔湖長島國際旅遊度假區等30多個重點項目快速落地、加快開工建設,創造了百威啤酒項目75天實現從簽約到啓動主體工程建設,浙粵投資有限公司0.5天辦完所有證照的“新速度”。組建了天府新區資陽片區投資項目審批服務領導小組,在市本級及簡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專門設立了天府新區資陽片區投資項目受理綜合窗口,集中協調解決涉及兩級行政審批的有關申報工作,建立健全了項目審批聯動機制、聯席會議機制、會商會審機制、跟蹤服務機制等,切實做到“流程更優、時間更短、服務更好”。

2. 並聯審批提速機制已趨完善。2022年,資陽市及4個縣(市、區)作爲全省並聯審批工作的試點市,成立了由發改、政務服務中心會同經委、國土、建設等相關部門組成的並聯審批領導小組,納入並聯審批的範圍包括實行備案和核準管理的全部企業投資項目,主要有項目備案、選址審批等14項。全市政務服務中心遵循“創新思路,依法實施,重點突破,有序推進”的原則,優化審批流程,突出可操作性,達到了審批時限大幅縮短、行政成本降低、監督約束強化、審批效率提高的目的。

3. 政務服務監督機制基本完善。根據《四川省政務服務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全市政務服務中心根據工作需要,聘任了具有一定政治素質、法律素質的人員作爲政務服務行風監督員,對政務服務工作進行行風監督,反映政務服務中的問題,並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市本級和4個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全部實現視頻圖像適時監控。各縣(市、區)已試點向鄉鎮延伸,開通視頻監控監察,實現了政務服務工作延伸和監督制約延伸同步進行,無縫對接,完善了縣鄉政務服務工作體系建設。

4. 政務服務績效考覈機制基本建立。市政務服務中心作爲市政府13個目標績效考覈部門之一,對市本級43個部門及各縣(市、區)政府在服務質量方面進行目標績效考覈。出臺了《資陽市政務服務系統窗口工作人員行爲規範》,進一步完善了績效考覈辦法,將窗口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能等納入績效考覈範疇,按績效考覈結果綜合評定服務窗口和服務人員,並按相應的標準給予獎勵。各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結合本地實際,出臺了相應的績效考覈管理辦法。市政府決定從20xx年開始,對基礎設施好、羣衆反映好、運行效果好的優秀便民服務中心和先進便民服務中心連續實施3年的“以獎代補”,予以激勵。

5. 基層便民服務中心運行機制基本規範。在建成的175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中,雁江區4個街道辦事處、簡陽市清風鄉整體新建,雁江區臨江鎮、安嶽縣清流鄉等23個便民服務中心爲整合鄉鎮文化站、計生指導站等項目新建,雁江區小院鎮、安嶽縣嶽源鄉等85個便民服務中心爲盤活閒置資源或租賃門面等形式改建,簡陽市董家埂鄉、樂至縣通旅鎮等62個便民服務中心爲掛牌,總體合格率爲77.52%。全市175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均設立了主任和執行副主任,已建成便民服務代辦點的2811個村(社區)均設立了代辦員。市政府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和政務服務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代辦點規範運行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爲基層便民服務中心運行機制的規範指明瞭工作方向。

(三)便民服務事項設置方面

1. 依法清理,實現“五統一”。近年來,全市政務服務中心會同法制部門對行政審批項目先後進行了5次清理,並對行政審批事項實行動態管理,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該增加的及時增加,無法律法規依據的堅決取消。要求需要政務服務中心進行行政審批的項目,除須現場踏勘和調查以外的各環節必須全部在政務服務中心完成。對項目名稱、項目數量等實行“五統一”進行規範,並統一製作了《辦事指南》,讓辦事人員一目瞭然,清晰的知道各行政審批事項的辦理流程、辦結時限及是否需要前置審批等相關事項。

2. 科學設置,切實方便羣衆辦事。在規範清理的基礎上,經市政府審定,決定保留縣(市、區)級17個部門的行政審批項目86項,保留縣(市、區)級8個垂直管理部門的行政審批項目26項,調整爲公共服務的行政審批項目88項,調整爲擱置的行政審批項目69項,進入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服務事項28項。根據服務民生、服務基層的要求,社區便民服務代辦點進駐項目14項,村便民服務代辦點進駐項目12項。從運行情況看,基本上實現了“涉羣必進”,將所有涉及羣衆利益、關乎百姓民生並能方便羣衆辦理的事項全部納入了基層便民服務中心或便民服務代辦點。

(四)電子政務大廳運行方面

1. 積極主動試點,實現智能辦事。市政務服務中心主動開展全省電子政務大廳建設試點工作,20xx年10月,市本級和樂至縣電子政務大廳正式開通運行,參加全國第六屆省際政務服務工作交流會議的近30個省、市參會代表觀看演示了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電子政務大廳的三級聯網,突出了上下互動和高效便捷,展示了政務服務中心這一政府平臺的對外形象。20xx年10月底,雁江區、簡陽市、安嶽縣電子政務大廳全部開通運行,提前完成了省政務服務中心下達的目標任務,一個覆蓋更加廣泛的電子政務平臺已建設成形。目前,全市電子政務大廳實現了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的文本下載、流程查詢、網上預審等功能,較好地方便了羣衆辦事,節約了辦事成本,實現了實體政務服務大廳的有益補充。

2. 推廣網絡申報,提升審批效能。全市政務服務中心先後對中介機構、考試機構、從業資格證經辦人員和其他代辦人員等辦件頻率較高的羣衆進行了多次培訓,鼓勵他們通過電子政務大廳完成申報,節約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辦事效率。

3. 開通政務服務熱線,搭建諮詢平臺。2022年3月,全市政務服務中心統一開通了96196政務服務熱線,鼓勵投資企業和辦事羣衆撥打96196政務服務熱線,享受足不出戶的政務服務,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提高辦事效率,降低辦事成本。依託電子政務平臺和門戶網站,及時更新應向社會公開的政務信息。落實專人對門戶網站進行維護,確保各窗口單位的工作動態、外地先進經驗、政務要聞等第一時間更新到相應欄目,方便公衆瀏覽。

(五)場地建設方面

1. 縣(市、區)級政務服務大樓逐步達標。按照《政務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規範》要求,市轄縣(市、區)政務服務中心一級標準應爲6000m2以上,二級標準應爲3000m2以上,三級標準應爲1000m2以上。樂至縣和簡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基本符合《政務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規範》的二級標準。雁江區、安嶽縣新建政務服務中心辦公面積均在6000m2以上,符合《政務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規範》的一級標準,預計20xx年正式投入使用。

2. 市本級政務服務大樓不達標。按照《政務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規範》要求,市政務服務中心一級標準應爲15000m2以上,二級標準應爲10000m2以上,三級標準應爲5000m2以上。從全省21個市(州)政務服務中心現有辦公場地看,已有14個市(州)達二級以上標準,4個市達三級標準。目前,市本級政務服務中心服務大廳面積僅有2174m2,與省上要求和實際工作需要差距較大,不能滿足羣衆的辦事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標準化建設滯後

因多方面原因,目前,市本級政務服務綜合大樓建設沒有實質性進展。

(二)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硬件設施滯後

近幾年來,各縣(市、區)政府向部分便民服務中心購置並配送了電腦、辦公桌、羣衆休息椅等設施設備,各鄉鎮自籌資金配齊了文件櫃、電風扇、飲水機、電話等設施設備,基本能滿足日常辦公需要。但與服務型政府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辦公設施還不能滿足工作需要,變向延長了辦理時間、降低了辦事效率。

(三)“兩集中、兩到位”工作還有差距

按照省政府要求,市級部門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工作由於場地受限,部分事項、環節應進未進,住建、公安、公共服務等部門進駐不徹底,一定程度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政務服務中心窗口人員結構不合理

由於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工作涉及面廣,標準要求較高,部分單位認識還不到位,思想觀念尚未完全轉變。有的單位把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當作一種形式,進駐政務服務中心的人員變動頻繁,有的部門在選派人員時,未按照要求選派業務骨幹到政務服務中心,而是抱着“應差”的想法,把中心的窗口工作當成“守攤子”,派一些業務不熟、不會計算機操作、年齡偏大的工作人員入駐大廳,甚至選派工勤人員、臨聘人員、退休返聘人員頂崗,致使服務質量受到影響。同時,由於各單位派駐人員由政務服務中心代管,其人事關係、工資關係及選拔任用均在派員單位,政務服務中心只負責日常管理、辦件情況監管等,部分人員派駐政務服務中心後,與原單位聯繫較少,擔心受影響,加之各方面管理嚴格,不願意到中心工作,工作熱情不夠。

三、下步工作方向

(一)逐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

嚴格按照中辦發〔20xx〕22號和川委辦〔20xx〕26號文件精神,認真落實“一級地方政府一個窗口對外”的工作要求,將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範疇,政務服務中心場地等硬件建設納入基本建設項目投資立項解決,搭建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資源交易爲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努力把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成爲爲企業、社會和基層羣衆提供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的綜合平臺。按照“政務服務中心應選址於本城區位置適中、交通便利、方便服務對象辦事的地方”的要求,爭取儘快啓動市本級政務服務綜合大樓建設,實現“整體工作逐步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目標。督促部分縣(市、區)加快縣級政務服務中心新場地建設,實現功能配套,加大投入,逐步改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辦公場地。

(二)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1. 繼續全面清理行政審批項目。嚴格按照《國務院關於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發〔20xx〕52號)文件要求,會同相關部門對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再次全面清理。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行業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事項,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採用事後監管和間接管理方式的事項,一律不設前置審批。以部門規章、文件等形式違反行政許可法規定設定的行政許可,要限期改正。新設審批項目必須於法有據,並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審查論證。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任何地方和部門不得以規章、文件等形式設定或變相設定行政審批項目。

2. 進一步健全行政審批服務體系。繼續推進政務中心建設,健全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政務服務體系。加強行政審批績效管理,推行網上審批、並聯審批和服務質量公開等做法,不斷提高行政審批服務水平。

3. 深入推進“兩集中、兩到位”。要求各級各部門對行政審批和行政許可事項進行全面清理,簡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在法律法規許可的範圍內,對下充分授權,基層站所也應將相關審覈、審批權授予窗口工作人員,實現“一站式服務”。

(三)進一步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

1. 認真執行“三項制度”。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同步運行並聯審批、綠色通道等制度規定,強化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方案,搞好協調溝通,按照“特事特辦、急事快辦”的原則,保障各類辦理事項在政務服務大廳規範、高效辦結。

2. 提升綜合服務水平。按照“拓展內涵、完善功能、優化服務”的要求,強化政務服務中心的服務功能,努力提高綜合服務水平。強化爲企業、羣衆辦理審批的服務功能,開展配套服務、提供便民服務。對重大建設項目實行“一站式”服務和全程跟蹤服務。加強審批部門與項目單位之間的溝通聯繫,建立健全重點企業聯繫制度,積極推行全程代辦、網上預審、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措施,程度的方便項目單位辦事。重點加強與天府新區資陽片區投資項目的完善對接,積極實施項目綠色通道。加強與招商、開發區、督查室(目標辦)等部門的協調配合,適時開展督促檢查,幫助企業及時解決行政審批辦理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四)加大便民服務中心硬件設施投入

1. 爭取建立專項工作經費。各縣(市、區)政府在對鄉鎮(街道)的年初預算中單獨設立便民服務工作專項經費,經費按一類鄉鎮5萬元、二類鄉鎮3萬元、三類鄉鎮2萬元的標準足額保障。市政府繼續對那些基礎設施好、羣衆反映好、運行效果好的優秀便民服務中心和先進便民服務中心實施“以獎代補”,予以激勵。

2.爭取增加便民服務中心行政編制2-3個,增配一個副科級便民服務中心主任。

3. 完善辦公必需的設施設備。各縣(市、區)政府逐步爲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統一配備傳真機、打印機、複印機、掃描儀等辦公必需設施設備。鼓勵有條件的鄉鎮開通並使用電子政務大廳、行政審批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

(五)加強政務服務中心自身建設

1. 出臺剛性管理文件。積極學習借鑑優秀地區的做法,由組織部門、人社部門和政務服務中心聯合制發《關於加強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的管理辦法》,明確政務服務中心作爲培養鍛鍊幹部的實踐基地,窗口工作人員在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視爲下基層鍛鍊,窗口工作時間計算爲下基層鍛鍊時間。選派人員必須是本部門的行政編制工作人員,業務熟悉,有羣衆工作基礎和一定政策水平,提高工作人員整體素質。

2. 加大激勵考覈力度。繼續對市級行政審批部門及縣(市、區)進行績效目標考覈,市政府每兩年表彰一次政務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市政務服務中心不斷完善績效考覈辦法,充分調動窗口人員工作積極性。

3. 建立健全學習交流機制。建立健全政務服務中心學習交流機制,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經驗,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主動作爲,建設一支“留得住、幹得好、上得去”的政務服務隊伍,奮力促進資陽市政務服務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