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聚焦貧困人口收入,如何實現穩定增收

聚焦貧困人口收入,如何實現穩定增收

聚焦貧困人口收入,如何實現穩定增收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堅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聚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我們也要清楚的看到,一些貧困人口脫貧後,仍有返貧的可能,比如一些貧困戶“造血”功能不強,在“輸血”政策紅利下,雖然達到了脫貧標準,但“基礎不牢”:一些貧困戶遭遇重大疾病或突發事故時,家庭無法應對,生活水平也會返回到貧困線標準以下。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實現脫貧羣衆穩定增收,意義重大。當前,我們要把防止貧困戶返貧,鞏固脫貧成果作爲實現精準脫貧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此次調研主要圍繞我鄉貧困人羣收入偏低的原因,就如何實現穩定增收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途徑。

一、皮拉勒鄉脫貧工作基本情況介紹

皮拉勒鄉位於阿克陶縣西北部,距離縣城11公里,總面積167平方公里,全鄉下轄20個村,其中貧困村18個,全鄉總人口11605戶49805人,農業戶籍10678戶46615人。共有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5721戶25808人,截至目前,已脫貧4342戶19628人,未脫貧1379戶6180人,貧困發生率13.25%,屬於深度貧困鄉。近年來,皮拉勒鄉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爲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開展了安居工程、產業發展工程、交通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扶貧搬遷等項目並集中力量大力推進教育、衛生、住房保障、村改等工作,農村飲用水安全、道路、公共設施建設等安全工程。通過一系列脫貧攻堅措施的落地,皮拉勒鄉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極大改善,貧困戶脫貧增收渠道進一步增多,脫貧攻堅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二、制約皮拉勒鄉貧困人員收入低下主要原因

(一)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自然環境較差,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後,村民對教育重視程度不高,致使目前多數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創新發展理念不足,加之互聯網建設發展運用較晚,阻礙了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的進度,成爲當地人均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部分貧困戶缺乏脫貧動力,脫貧態度不積極部分貧困戶小農意識強,習慣安於現狀,脫貧態度不積極,吃苦意識不強,缺乏改變自身的動力,存在嚴重的“等、靠、要”的依賴思想。

(三)貧困人口脫貧沒有實現可持續性,有返貧現象。皮拉勒鄉農村貧困人口大部分位於偏遠山區,資源稟賦不同,產業佈局不合理,產業扶貧發展不平衡,部分貧困村沒有形成有效的產業扶貧模式。龍頭企業和市場帶動能力弱,潛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在精準扶貧過程中,一些貧困地區的幫扶過於簡單,從指標上達到了脫貧的要求,但是貧困人口脫貧能力不足,仍然存在語言溝通交流障礙、教育水平較低、勞動技能缺乏等問題,使得脫貧缺乏持久力,極易返貧。

(四)農民技能培訓效果不明顯,勞動力轉移速度慢。雖然我鄉積極協調縣人社局、縣職業高中,爲培養農村勞動力出了很大的力,但是社會參與度不足,培訓學校課程單一,培訓涉及到的知識和技能較少,培訓方法單一,獲得務工信息渠道有限,在培訓過程中很容易脫離務工的實際現實需求,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各村農民夜校作用發揮不明顯,宣傳培訓浮於表面,只是一味完成工作任務,許多農民缺乏專業技能,即使外出工作,他們大多從事基礎要求較低,報酬較少的高強度體力勞動。此外,外出務工以後,村民們也會發現就業面狹窄,“跳槽”幾乎不可能,這也使得外出務工勞動力數量受限。

三、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的幾點意見

(一)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提高有利於農民將現有的自然資源轉化爲經濟資源,並將經濟資源資本化,不再受限於自身所擁有的資產,促進經濟資源的流動,激發農村市場的活躍性。政府應當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建設好對外交流的渠道,將更加開闊的環境展示給村民,鼓勵和引導他們改變自身現狀,轉變貧困戶的思想,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

(二)制定合理的獎懲機制

針對自身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的貧困戶,根據其自身狀況,深入研究其致貧原因,找到致貧“痛點”,精準制定目標,採取制度帶動其積極性的方法。當達到這個生產實踐目標時,政府對其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或者給予其更進一步的知識技能培訓,幫助其實現造血式扶貧;當沒有達到目標時,適當減少一些補貼,激勵其自力更生,從事生產勞動。

(三)加強農民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農民就業能力

改善農民就業狀態,關鍵是農民的就業能力和素質。而農民就業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在於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要分類進行。除了少數專業農戶和自主創業農民外,農村勞動力大致可分爲四大類:一類是已轉移出去的農民工,已成爲產業工人,這類農民工雖然素質較高,但是隨着產業結構升級和優化,他們具有不適應的地方,如不能繼續提高素質,可能面臨失業的危險;第二類是目前進入城鎮務工、已經“離土”的農民,他們雖然找到一定的工作,但不固定,節假日和農忙季節仍回家,這些人通常仍被稱爲“民工”,目前存在找工作難的問題,這部分素質次之;第三類即在農村務工,在農村之間流動的農民工,這部分人素質又稍偏低一些;第四類,就是留在農村種地的那部分人,素質更低,很大程度影響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目前我們政府和有關部門,注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只是比較注重急需轉移的勞動力這部分,而大大忽略了第四類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問題。對於第一類和第三類勞動力仍然有繼續教育和提高的問題。所以農村勞動力的培訓和教育要突破原來的視野,要從全新角度全面進行思考。同時,農村勞動力資源的開發要確定近期、中期、遠期的目標,突破原來只注重眼前,而忽視長遠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四)調整和優化農民就業結構,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隨着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有更多的農民轉移到非農產業,因而需要發展具有巨大吸納就業能力的產業,優化農民就業結構:(1)勞動密集型產業。按照比較優勢原則,繼續發展如建築、服裝、鞋業、食品、玩具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區域產業集羣,提高產業的競爭力,依靠低成本的價格競爭優勢和集羣優勢嵌入全國價值鏈中的分工體系並努力實現價值鏈的攀升。(2)傳統第三產業。城市地區人口密集,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餐飲、服裝、商貿等服務,第三產業就業彈性大、吸引勞動力就業成本低,每萬元投入,飲食業可容納10人,零售業可爲3人,運輸、郵電業爲0.6人,遠比其它產業投資成本小,從而爲農民非農就業提供了廣闊空間,而傳統服務業需要的勞動力素質要求較低,農民經過簡單的培訓,就可以適應。(3)農民進城自主創業。應在工商註冊登記、稅費徵收上進一步給予優惠和減免,鼓勵進城農民從兼業向專業轉變、從就業向創業轉變,從單純的生產者向既是生產者又是投資者轉變。

(五)努力改善農民就業環境

(1)加強農村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發揮財政投入的主導和引導作用,提高財政資金的投資效率,通過適當安排補助資金,採取“以獎代補、項目補助、以物抵資”等方式,引導農民積極投工投勞參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積極引入股份制、合作制、招投標制等市場運作辦法,採取稅收優惠、貼息等措施,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農民爲主,社會參與”的新型建設模式,改善農業經營的外部條件 。(2)完善農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包括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等,解決個體農民與國內外大市場的矛盾;在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上完善土地流轉機制,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完善農業技術的推廣體系和金融服務體系,降低市場農業經營風險,提高農業經營效益等。

(四)建立和完善農民就業保障制度,實現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建立和完善農民就業保障體系需要依靠農民自籌、集體積累和政府補助等多渠道籌集資金。

(1)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影響着農民增收和福利待遇水平,影響着農村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2)完善農村基本醫療、社會保險制度。加快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公共衛生服務和救助體系,推廣大病統籌爲主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試點工作的經驗做法;積極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結合計劃生育政策,從獨生子女養老補貼開始,逐步建立和完善適合我國特點的農民退休制度;進一步完善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做到應保盡保,解決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3)建立惠及農民工的城市社會保障體系。建立農民工就業保障機制,需要各級政府進一步把握髮展規律,更新觀念,不僅要肯定農民進城就業,而且要把進城農民工與戶籍人口都作爲城鎮居民來公平對待,按照機會均等、權利平等、身份統一的方向推進相關的就業、教育、住房、社會保障、選舉、遷移等制度和社會管理體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