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旅遊業調研報告多篇

旅遊業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中國旅遊業發展及行政立法情況調研報告

中國旅遊業作爲一個新興產業部門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尤其在法制建設上。如何建立健全與社會整體相適應的法制體系,以法治業,以法興業,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本文擬就這一問題在此作一闡述。

一、旅遊市場現存的問題。

目前旅遊市場尚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因而存在許多問題。從宏觀上講,主要是:

1、旅遊宏觀調控乏力。行政管理部門權威不夠,缺乏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機構。部門所有、各自爲政的傳統習慣難以改變,局部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使市場難以實行統一管理。同時,與管理相應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法律法規、措施未跟上,使形成既無“權力”又無“法力”。

2、現行旅遊體制難以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特別是國營旅遊企業,面臨着與全國國營企業共同的問題,也就是如何轉換經營機制的問題。

3、旅遊業發展到如此規模,但“旅遊法”以及與旅遊相關的法律,如“飯店法”、“旅遊安全法”、“旅遊景區安全管理法”等至今未出臺。與我國市場經濟的法制體系日趨成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旅遊業發展的許多問題無法確定下來,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能法定化,旅遊的範圍、旅遊管理職能的劃分等長期以來有爭議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從微觀上講,由於法律制度不健全,旅遊市場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損害企業利益,推銷假冒僞劣產品,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服務態度惡劣,故意刁難旅遊者,擅自減少服務項目,改變旅遊日程;導遊不導,擅離職守,造成旅遊者人身、財產損失;餐飲質量低劣,不符合衛生標準,甚至出現食物中毒;“黑導”、“黑車”、“黑攝影”擾亂旅遊市場秩序;景區商販尾隨兜售,強買強賣,致使景區秩序混亂等。

旅遊市場出現的這些問題,無論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它們之間有着內在的聯繫,從法律的角度看,這些聯繫都帶有某些法律上的特點,都有可能轉化爲法律問題。這是因爲各個主體都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彼此之間如果侵犯了其合法權益,即會引發出法律問題。如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宏觀調控,實施管理行爲時,侵犯了旅遊企業和旅遊者的合法權益,違法對其造成損害就要承擔賠償責任;旅遊企業未向旅遊者提供約定的服務標準也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因旅遊職工個人原因所造成,企業則要追究個人的法律責任;旅遊者在遊覽過程中進行違法活動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樣旅遊者人身、財產受到損害也會要求直接責任者擔當法律責任等。因此在市場經濟下,在法制的國家裏,一切問題都有可能轉化爲法律問題。

二、政府必須對旅遊市場進行調控。

旅遊業的調控是指政府爲實現旅遊業供需總量的平衡,保持旅遊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而對旅遊市場進行的調節和控制。爲什麼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還要提出旅遊市場調控問題?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旅遊業的特性決定的,旅遊業是一項綜合性、依託性極強的行業,它的涉及面之廣,覆蓋面之大,是其它行業無法比擬的,也正因爲如此,決定着它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只要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市場風吹草動,都會對旅遊業產生一定的影響。旅遊供給是由旅遊需求所決定的,而旅遊需求只能通過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收集各種信息,經過綜合分析才能從宏觀上把握旅遊需求的脈絡,指導旅遊供給的發展。而旅遊業本身是一個綜合性的產業部門,旅遊業內部的吃、住、行、遊、娛、購六大行業存在客觀比例,要求按比例協調發展,而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後調節,有一定的時間差,旅遊企業及個人掌握的信息不靈,微觀決策有一定的被動性和盲目性,一旦決策失誤,就可能出現結構失調,浪費了旅遊供給,損失了效率,所以單靠市場本身調節不能保持旅遊業的良性發展。因此,對旅遊業來說,政府調控尤爲重要。

2 3 4

2、市場功能有缺陷。例如,有些當事人不付代價便可得到來自外部的經濟好處:如興建道路可以帶來附近地價上漲,同時可以使道路附近的旅遊企業的地理區位升值,還有旅遊飯店及旅遊景點建成後,附近的旅遊企業也因此受益,出現所謂“搭車”現象;有些旅遊企業的活動會造成外部主體的經濟及其它方面的損失而得不到補償,如:娛樂場所對附近居民的干擾情況,旅遊景點的開發,可能由於保護措施跟不上,容易造成環境污染,我國接待的旅遊者大多來自發達國家,他們的消費水平高,可能會引起國內一部分居民的模仿和攀比,形成“消費早熟”,最終可能拉動旅遊區的物價上漲。這類外部影響一般不可能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得到補償和糾正。

3、我國雖然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但旅遊資源分佈比較分散,且周圍環境較差,而我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國家財力有限,只有通過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總體考慮,用有限的資金重點地逐步開發,才能形成我國旅遊業的“拳頭產品”,才能在強手如林的世界旅遊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旅遊市場的這些特點闡明瞭調控的至關重要。因此只有發揮政府旅遊機構的調控作用,才能保證旅遊業的良性發展。

三、法制是實行調控的根本手段。

綜上所述,旅遊業實行調控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如何纔能有效地對旅遊業實行調控呢?筆者認爲法制是實行調控的根本手段,這是因爲:

1、調控的模式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其核心是對市場的調控,而法制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一個主要手段(另外兩個分別是:監督體系、同業之間監督和企業自律)。

1 ,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2篇】當前我縣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調研報告

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加快推進我縣旅遊產業化進程,全面加強旅遊的軟、硬件建設[文祕站-您的專屬祕書!],擴大我縣旅遊對外知名度,使三百山成爲“綠色贛州”的重要品牌,把我縣建設成爲珠三角地區重要的旅遊休閒勝地的戰略目標。對照這個目標和要求,深入分析當前我縣旅遊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對促進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有着重要意義。爲此,筆者認爲,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千方百計地破解各種難題,掃清旅遊業發展中的障礙,才能實現旅遊業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一、我縣旅遊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先後被評爲“全國生態旅遊大縣”、“全省旅遊產業發展先進縣”,併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第二屆東江源三百山生態旅遊節,旅遊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明顯得到提升;三百山風景區、東江源溫泉度假區基礎配套設施大爲完善,旅遊接待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旅遊經濟社會效益已端倪初現。據統計,20__年我縣接待遊客12.9萬人次,增長15.4%,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360萬元。可以說,近年來旅遊業的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存在許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問題一:缺乏政策扶持,政府主導力度較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至今沒有正式出臺關於扶持旅遊業發展的具體優惠政策,旅遊業發展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二是對旅遊業發展的引導力度不夠,投入的經費小,設立的旅遊發展專項資金量偏少。三是現行旅遊管理體制尚未理順。目前我縣的旅遊管理體制不很健全,尤其是三百山風景區的管理權限不明確,管理部門多頭等問題比較突出,單靠旅遊局協調和組織面上的發展,很難有明顯成效。

問題二:投融資渠道較窄,市場化運作程度較低。當前,我縣旅遊投融資渠道不暢的情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由於我縣是國家開發扶貧重點縣,經濟基礎薄弱,近年來政府對旅遊產業方面投入資金相對偏少;二是投資開發主體較爲單一,投資開發摸式落後,市場化運作程度低。目前我縣旅遊資金的投入依然主要來自政府及少數幾家公司,而大量的民間資金卻沒有得到有效激活,全民投資辦旅遊的多元投資機制未能建立,投資開發模式落後,市場化動作程度低。

問題三:資金投入較少,開發建設進程慢。由於對旅遊業開發建設投入的資金較少,再加之對旅遊資源缺乏宏觀性、系統化的配置,我縣已開發的景區主要存在四方面的問題與不足。一是旅遊景區開發程度低。目前全縣已完全開發成熟的旅遊景區點沒有,而現已開發的景區也僅開發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且景區內的遊覽線路過長、景點分佈又較爲分散,難於調動遊客的遊覽興致;二是旅遊產品種類少。已開發的產品以觀光類爲主,休閒度假旅遊產品較少,文化旅遊、鄉村旅遊等產品幾乎沒有,難以適應旅遊者多層次的需求;三是旅遊景區容量小。全縣現已開發的景區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景區的容量小,旅遊者進出景區只有一條通道,旺季時過分擁擠,給人的感覺比較差,即使是現在重點開發的三百山風景區也是如此;四是旅遊景區老化進程加快。由於近年來我縣旅遊開發進程較爲緩慢,再加之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缺乏深度挖掘,體驗項目設計少,遊客的參與度低,缺乏新的熱點產品牽引客源市場,對遊客吸引力度呈下降趨勢。

問題四:配套設施建設滯後,旅遊服務功能不完善。從目前來看,我縣旅遊業涉及的行、遊、娛、購、食、宿等多個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以下五個方面:一是交通條件較差。從__縣城到各景區以及各景區之間交通網絡建設不健全,道路指示系統不完善,遠沒有達到旅遊交通的“舒適、快速、順暢”的要求;二是娛樂項目不豐富。現有的娛樂項目內容單調、設施簡陋、場所分散,而且規模檔次都不是很高,缺乏大型娛樂項目,對遊客的逗留吸引力不強;三是旅遊商品開發程度相對較低,沒有成熟成形的旅遊商品,專門進行旅遊商品生產的企業還不具備,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沒有形成,一定規模和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商貿街區也未形成;五是住宿檔次和服務水平不高。目前全縣具有20__多牀牀的接待能力,用於旅遊接待的不足1200張牀,且當前全縣僅有一家旅遊星級飯店,難以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需求。

問題五:對外影響力不強,市場競爭壓力加大。一是缺乏世界級旅遊品牌。我縣雖然擁有4塊國家級旅遊品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生態旅遊大縣),有了一定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但由於缺乏世界級旅遊品牌,致使我縣旅遊的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提升缺乏強有力的後勁支撐;二是旅遊對外形象不夠鮮明,客源市場較窄。由於缺乏經費,在宣傳造勢上形式單一,方法滯後,未能形成強勁的輿論攻勢,致使我縣旅遊業的對外形象至今還不夠鮮明、生動和突出,遊客的主要來源也只僅限於廣東、香港及本縣周邊地區;三是旅遊對外宣傳缺乏新的炒作熱點。由於當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品牌過多,新聞炒作沒有很好的切入點和轟動效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自然和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國家地質公園等品牌我縣又還沒組織創建和申報,旅遊宣傳缺乏新的炒作熱點;四是客源面臨被搶奪的威脅。由於我縣是交通“三無”縣(無鐵路、無國道、無高速公路),省道安定線還在全面拓寬改造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旅遊的可進入性,而鄰近的縣市卻不斷加大旅遊投入與炒做,與我縣爭奪客源市場。

二、對策措施

對策一:政策扶持,加大引導力度。 在旅遊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加強政府主導和扶持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特別是當前我縣把旅遊業作爲縣域經濟的重要的產業來培育,政府在協調管理、扶持政策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必須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一是建立領導機構,組織協調利益關係。建議縣委、縣政府成立縣風景旅遊管理委員會,對一切可以利用的旅遊資源進行統籌管理,統一調配;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的原則,對部門的旅遊管理職能進行科學統籌,對涉及的相關利益進行合理調整;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大政府對旅遊景區配套設施建設特別是旅遊市場營銷的投入,出臺系列扶持政策,吸引社會資金、外來資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民辦旅遊的多元投入機制;三是要進一步確立旅遊業產業地位,將旅遊業作爲第三產業的龍頭和國民經濟的重要接續產業來發展。建議縣委、縣政府把發展旅遊業列入全縣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將旅遊工作納入對縣直各有關單位的目標考覈內容,整合力量共同推動旅遊發展;四是要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舒適的居住氛圍和良好的服務是我縣提升旅遊吸引力和延長遊客停留時間的重要抓手。按照“東江源頭,生態之都”和打造“旅遊名縣”的工作目標,在硬件上通過淨化美化市容市貌,把我縣建設成爲佈局合理、交通便捷、生態環境優異、自然山水優美、文化特色濃郁、休閒度假功能完善、人與自然和諧的綠色棲居之地;在軟件上以提高整體服務水平爲抓手,科學規範旅遊市場經營秩序,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對市民的思想言行進行積極的教育引導,增加居民的好客度,形成濃厚的旅遊氛圍。

對策二:拓寬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加大旅遊資金投入是實現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而目前全縣對旅遊資金方面的投入極爲有限,景區開發建設進程明顯偏慢。因此,必須把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旅遊資金投入作爲當前和今後全縣的一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來抓。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用好縣域外的資金。精心編制好《__縣旅遊招商手冊》,用最好的項目,提供最好的服務,實行最優惠的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投資景區景點開發,興建旅遊賓館飯店、開辦旅行社等旅遊企業;二是要向上級發改委和旅遊部門爭取項目和資金。要根據政策的變化,適時採取相應措施,積極跑“部”進“廳”,申報各類項目,爭取項目配套資金,以支持__縣旅遊業的發展。三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激活民間資本,引導部分資金投資旅遊業賓館建設、旅遊景點景區開發、旅行社經營等,掀起社會投資辦旅遊的高潮;四是積極地爭取利用金融機構的資金。成熟時機可考慮用景區門票收入作抵押的辦法爭取金融信貸,籌集必要急需的資金投資旅遊業,支持旅遊景區做大做強;五是與海軒投資公司協商,在服從規劃和統一管理的前提下,依照“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打破現行的投資開發經營模式,鼓勵更多外資企業投資開發經營三百山旅遊資源,加快開發和利用好三百山這一豐富的旅遊資源。

對策三:整體推進,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完善的配套設施,良好的服務功能,是吸引遊客樹立良好旅遊形象的關鍵所在。我縣對旅遊形象至今不夠鮮明、生動,沒有贏得遊客的良好口碑的根本原因在於旅遊景區特別是三百山風景區的旅遊配套設施不完善,服務不到位。因此,完善旅遊配套建設,強化服務功能,是樹立我縣對外良好旅遊形象的根本所在。對此,要依照旅遊業發展自身的內在要求,着力抓好以下工作:行走方面:一是要依照“舒適、便捷、順暢”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在定南、信豐進入我縣旅遊景區的道路上設立旅遊交通標識標牌的設立,實現無障礙旅遊;二要開通並加密節假日縣城至三百山風景區過橋壟、東風湖的公交車,方便遊客特別是散客能順暢進入旅遊景區;三是要加快縣城到三百山風景區公路建設,重點是要加快縣內省道343路面的拓寬改造工程,提高公路路面等級,確保旅行暢通。遊覽方面:一是要加快三百山東風湖景區的開發,開通東風湖至知音泉的“黃金旅遊線路”,徹底解決當前旅遊景區容量小和走回頭路的問題,豐富“尋宗探源遊”線路的看點;二是突出“東江源溫泉”旅遊品牌建設,加快工程進度,爭取在2年左右的時間把東江源東江源溫泉度假區建設成爲環境優美,設施完善,服務上乘,特色鮮明的溫泉度假休閒的樂園;三是要揚優成勢,利用我縣果業面積廣、景色壯觀的特點,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遊,使之成爲我縣特色旅遊的一部分,從而不斷豐富特色旅遊內容。當前可重點利用距三百山風景區近,又易於線路安排和遊客行走的三百山仙人峯臍橙基地爲平臺,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四是要學習借鑑龍南關西圍屋管理經驗,建立健全客家圍屋東生圍管理體制,完善圍屋利益收入分配機制,大力發展客家風情遊。購娛方面:在縣城和三百山鎮虎崗村分別開闢旅遊商貿特色街區,對街區的裝飾風格、經營內容、經營秩序進行指導和規範,並給以相應的扶持政策,如稅收優惠、降低准入門檻、市場推廣等。進一步可考慮發展美食一條街、娛樂一條街、購物一條街,建立健全旅遊產業鏈條,真正把旅遊業做大做強,充分發揮旅遊的帶動效應。食宿方面:要依照“山上游,山下住”的原則,在三百山風景區附近建設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旅遊星級賓館飯店和特色星級農家飯店。一是重點要加快東江源溫泉度假區餐飲區建設及三百山熱泉河酒店四星級旅遊飯店的申報,以提高賓館飯店接待檔次;二是要在鼓勵民資投資賓招設施建設,利用民資在三百山風景區周邊的虎崗村和符山村興建一批集“吃農家菜,住農家屋,幹農家活,摘農家果,釣農家魚”於一體的特色星級農家旅館,以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需求。

對策四:強化旅遊營銷,拓寬客源市場。旅遊營銷是開拓市場、挖掘客源最直接有效的途徑。近年來,我縣遊客接待人數來徘徊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旅遊的對外營銷工作力度不深,面度不廣。因此,強化營銷是我縣實現旅遊資源優勢向市場優勢、經濟優勢轉變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繼續加大旅遊品牌創建力度。通過創建江西旅遊強縣、中國旅遊強縣、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不斷擴大__旅遊品牌的影響力;二是組建專職旅遊網站。建立專門的東江源三百山旅遊網站,爲大衆提供詳實的__旅遊情況介紹,爲潛在的遊客提供便捷的旅遊資訊服務,挖掘潛在的客源市場;三是要利用三百山與粵、港地區源頭源尾的特殊聯繫,切實加強與東江源流域特別是粵港地區旅遊界知名人士、新聞媒體的聯繫溝通,適時邀請粵港地區旅遊界知名人士、新聞媒體前來我縣進行旅遊採風,報道__的景

點景區、旅遊企業、旅遊活動和旅遊人物,進一步提升我縣在粵港地區知名度;四是要積極組織各大旅行社到我縣考察、踩線、洽談業務,並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鼓勵第三者銷售行爲,努力提高__旅遊的知曉度;五是要依託東江源頭的品牌優勢,加大與粵港等地旅遊企業特別是旅行社合作力度,大力推介“東江尋宗探源”、“溫泉度假休閒”、“生態農業觀光”等精品旅遊線路,不斷提高這三條旅遊線路在粵港甚至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第3篇】2022江門旅遊業調研報告(最新)

江門是廣東省最適合居住的十大城市之一,江門的旅遊景點也相當多,小鳥天堂、新會陳皮屋、陳白沙祠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門旅遊業的調研報告,敬請查看。

早在2022年,中國旅遊開始進入了大衆化、產業化的發展階段,旅遊走入尋常百姓家。正因如此,國務院批准將每年5月19日定爲中國旅遊日,而今天便是第四個中國旅遊日。

今年年初,市長龐國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進一步把旅遊業作爲支柱產業來打造。政府對旅遊業的定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何謂支柱產業?這是一個經濟學的表述,這一產業要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間佔有相當的比重,產生相當的影響力和推動力。國際上一般認爲一個產業的增加值佔到gdp的5%以上,就是支柱產業,佔到8%以上就是戰略性支柱產業。

很明顯,江門旅遊業現在還沒達到這一地位,支柱產業只是一個目標。在所有的服務業裏面,能作爲支柱產業來培育的少之又少。這個目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不容易,要實現它更不容易,這就要求相關職能部門認真探索和實踐。

在過去的5個多月,筆者欣喜地看到江門旅遊業的一些變化,比如聯合企業舉辦中國國際象棋甲級聯賽,以跨界作爲旅遊業發展的破題之術又如結盟同程旅遊,簽訂億元訂單和戰略合作協議,通過與大型電商合作打開旅遊業發展新視野。與此同時,江門旅遊業在城市形象營銷和旅遊產品營銷方面也逐步打開了局面,比如近期與《美食導報》合作,推出品味僑鄉暢遊五邑江門美食之旅;與南方衛視合作,推出《暢遊江門》系列專題節目等。據悉,未來在營銷方面,江門旅遊業還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動作,比如策劃大型音樂節及小鳥天堂杯全國散文大賽等。

看到近期江門旅遊業的新聞頻現於各大搜索網站的新聞頁面,筆者在欣喜的同時,也感到一些擔憂:旅遊營銷搞起來了,那真正決定旅遊業發展的體制呢?

伴隨休閒度假旅遊的興起,旅遊方式發生了轉變;散客旅遊時代的來臨,讓停留在一地做深度遊的方式更加普遍。這些變化都考驗着旅遊目的地的管理水平,考驗着有關體制機制是否靈活,是否能以遊客爲本。以小鳥天堂爲例,其門票問題一度爲人所詬病,但即使門票再高也難以支撐景區長期以來的維護和運營費用。爲此,相關部門正考慮引入新的創新經營模式,解決這一問題,甚至不排除與大型的ota合作包銷。一旦體制創新能取得成效,那它將帶來一系列良性的連鎖反應,其效應將大於營銷效應。

要實現支柱產業的目標,還要提升旅遊業的容量,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項目投資。如果說營銷是標,體制是本,那麼大項目就是旅遊業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的最大推動力。要成爲全國性旅遊目的地,僅靠自身旅遊收入的疊加,沒有一場質變顯然是難以實現的。江門旅遊資源在廣東省位居前列,這是一座寶貴的礦,比如上川島保護完好的處女地全長5.2公里的金沙灘,還有整個廣東省乃至全國都僅存甚少的民國風情古鎮赤坎古鎮。對於江門旅遊業來說,握在手中的王牌不少,這是我們打造支柱產業的底氣!

江門旅遊業正經歷一場鉅變。從旅遊產業到支柱產業,甚至發展成戰略性支柱產業,江門旅遊業重任在肩。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4篇】赴內地旅遊業考察團調研報告

赴內地旅遊業考察團調研報告

按照縣委、政府安排,富蘊縣旅遊業發展考察團於20xx年1月7日至18日赴內地有關省市(縣),圍繞旅遊產業培育、景區建設管理、旅遊管理體制、旅遊行業體系建設、營銷宣傳等課題,先後對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旅遊業發達地區進行了考察學習和調查研究。一路下來,考察團成員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感觸很深、獲益匪淺。並結合富蘊縣旅遊業發展現狀,梳理出了幾點內地省市在發展旅遊產業方面值得我們借鑑參考的做法。

一、決策層的重視程度決定發展速度

_____景區隸屬_____省焦作市,該市歷史上以“煤城”著稱,經濟以能源重化工爲主。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受體制機制不活、國家產業政策調整、資源枯竭、開採成本提高等不利因素影響,焦作發展逐漸進入低谷,gdp增長率一度呈下滑趨勢,成爲全國90多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但近年來旅遊業發展卻異軍突起,發展迅猛。1999年焦作市接待遊客51萬人次、旅遊收入1.48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不足1%;到20xx年,全年接待遊客已近700萬人次,是5年前的14倍,旅遊綜合收入已達41億元,佔全市gdp的9%。其中,_____景區20xx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門票收入331萬元,到20xx年該景區遊客人數達到253萬人次、門票收入2.02億元,分別是7年前的12.65倍和61倍,旅遊產業增加值佔修武縣gdp的12%,旅遊從業人員佔全縣就業人口的40%以上。據全國假日辦的統計,20xx年“五一”黃金週,在全國99個重點監測的景區中,焦作的_____在景區門票收入和接待人數兩方面分列全國第五和第八,門票收入超過北京故宮。

在短短6年左右的時間內,焦作市旅遊業的超常規、井噴式發展和_____景區建設的飛速進步引起了旅遊界的廣泛關注,成爲國內旅遊界著名的“焦作現象”和“_____模式”,被衆多專家學者深入研究,被廣泛認同的首要一條就是決策層高度重視,確定爲“一把手工程”。提起焦作旅遊,當地幹部羣衆就會提到上世紀末的市委書記秦玉海(現任_____省副省長),在全市經濟步入低谷的時期,他帶領市委、政府及時調整發展思路,把發展旅遊業做爲發展的頭等大事,列爲“一號工程”,成立了由市長任主任的旅遊產業發展委員會,形成全市上下、歷屆班子抓旅遊的合力。1999年焦作市開始把旅遊業投資納入了財政預算,佔到全市同期地方財政收入的20%左右,自20xx年開始該市設立了500萬元的宣傳促銷財政專項經費,經費數額相當於該市當年地方財政收入的0.5%。人們常說:思路決定出路,焦作市的煤業化工經濟與我縣的礦業支柱經濟有相似之處,_____的自然資源與我縣的額河大峽谷景區有許多共同點,不同的是焦作市是在煤礦資源開始枯竭萎縮的階段才下決心狠抓旅遊發展,而我縣是在礦業經濟開始步入高速發展的階段已強力啓動旅遊開發,應該說我縣目前推動旅遊業發展的條件要好於當時的焦作市,因爲礦業屬於投資回報快但可持續發展能力弱的短線產業、旅遊業屬於投資見效慢但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長線產業,只要我縣統一思想認識,理清思路重點,統籌當前和長遠利益,走礦業反哺旅遊、長短線產業協調發展的路子,富蘊旅遊業一定會取得長足發展。

二、高水平規劃、高起點建設、精心包裝是前提

旅遊規劃是區域旅遊和景區建設的綱領,綱舉才能目張,歷來被旅遊發達地區高度重視。_____景區從1988年開始編制總規,到20xx年該景區先後邀請國內著名設計單位進行數次大的修編完善,以適應景區發展需要,_____景區規劃也前後經歷了多次重大修編,都說明了旅遊規劃對一個地區和景區發展建設的重要性。在景區建設過程中,一次性高起點建設投入所產生的綜合長遠效益,要遠遠大於低水平重複投入產生的收效。_____景區提出的目標是創精品工程,堅持大投入、高起點,近幾年的累計投入達到了6億多元,他們介紹,_____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立什麼牌、建什麼店都嚴格按照規劃、結合實際科學建設,從而使景區達到了處處是精品、點點有特色的視覺效果。以景區廁所爲例,他們按照設計標準化、設施賓館化、品位高雅化、管理長效化、造型美觀化的要求,全部建成與周圍景觀完美協調的三星級以上旅遊廁所,每年爲遊客免費提供手紙就達100萬元以上。在景點打造上,他們注重精心包裝,重點包裝了十個景點,在峽、瀑、寺、湖、峯、洞、古蹟、隱土文化等方面做足了文章,十大景點獨具特色、豐富而細膩。其它景點也都經過認真推敲,精心包裝,讓遊客來了有看頭,有玩頭。不僅形成了春觀花、夏避署、秋賞紅葉、冬看冰淋的四季美景,還注重自然、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極具內涵的旅遊產品。

結合我縣實際,建議應當注重以下幾點:一是全縣總規和景區單體規劃應堅持高質量原則。對規劃編制單位應當高標準、嚴要求,要求規劃人員必須長時間深入實地踏勘,充分挖掘編制單位的智力資源,組織不同層次的專家評審會,不斷完善規劃內 容,其中景區開發商組織編制的祥規必須通過政府組織的專家評審。如果因爲項目申報和工程建設需要,可以先通過初定稿滿足程序要求,在規劃編制單位沒有完全達到要求之前,我方暫不履行全部合同,實現規劃編制速度和質量的統一。二是廣泛引智借腦,不斷幫助我們準確定位資源、科學規劃產品、逐步理清思路。可藉助我們已經取得的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等稱號,廣泛與疆內外、國內外的高校、科研機構締結協議,建立產學研基地、博士工作站、青少年科普基地等形式,同時邀請國內外知名旅遊業專家學者來我縣調研考察,做專題演講報告。三是景區景點建設要在嚴格遵循規劃的基礎上,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寧可緩建甚至不建,避免低水平建設造成的資源破壞。

三、理順體制機制是基礎

目前國內旅遊管理體制和景區運營機制不盡相同,行政管理體制大致有三類,一是旅遊行政部門負責制,多見於旅遊業發展初期;二是建立旅遊業部門協調機制,常見的爲旅遊領導小組模式;三是旅遊產業發展委員會,多見於旅遊發達地區,例如廣西桂林、_____焦作。景區運行機制大致也有三種模式,一是國有國營、景政合一模式,屬於事業制模式,經濟靠財政撥款,人員上靠政府覈編,目前的_____*屬於此模式;二是國有民營、兩權分離模式,實行景區經營權和景區所有權相對分離,屬於政企分開的管理模式,目前的_____景區基本是這種模式;三是多種所有制模式,是包括一個跨行業跨所有制、跨管理模式的新型的旅遊企業集團管理模式,兼兩種管理 (事業、企業) 性質。相對應的景區管理機構也有4種形式:一是政府組成景區管理局,承擔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景區所在的地方政府和景區管理局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三是地方政府授予旅遊職能部門一定的行政權力,全面管理景區各項工作;四是以景區爲轄區成立地方政府,管理日常工作。

上述各種模式各有利弊,在全國各地都同時存在,目的都是爲了有效協調政府、企業、當地居民和遊客之間的不同利益需求。目前我縣實行的國資旅遊公司與開發商合資合作模式,比較適應當前的旅遊業發展需要,具備一定的先進性和生命力。總之建立健全旅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手段,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深入研究,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更好地實現旅遊業產業又好又快發展這一最終目的。

四、有效的營銷宣傳是旅遊騰飛的雙翅

強有力的營銷,是_____迅速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焦作從旅遊開發之初,就對客源市場進行了超常規的全面宣傳,集中轟炸式的營銷,成功策劃了一系列聲勢浩大的宣傳促銷活動,其中_____每年的宣傳促銷經費佔到總支出的15%,達到了2800多萬元。以下幾點值得借鑑:一是獎勵旅行社。焦作旅遊業發展之初,採用的營銷手段就是獎勵旅行社,他們認識到“旅遊業是船,旅行社是帆”。爲此政府專門制定了獎勵政策,對組織、招徠客源的組團社給予科學打折優惠和現金補貼獎勵,如焦作市政府對首次組織專列到_____的旅行社給予10萬元獎勵,大大調動了旅行社組團的積極性;每年召開兩次旅行社老總聯誼會,與全國830多家旅行社簽訂了合作協議,對激活焦作旅遊市場起了積極作用。二是藉助強勢媒體強勢宣傳。堅持選擇影響大、效果好的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強勢媒體作爲主陣地,進行交叉互動、持續疊加的宣傳。《人民日報》、《中國旅遊報》、《文匯報》、《_____日報》等,千餘篇圖文並茂的報道使“焦作山水”家喻戶曉;央視一套、二套、四套、旅遊衛視、香港鳳凰衛視等,百餘部生動直觀的電視風光片使“焦作山水”享譽海內外;《華夏風情》、《旅遊中國》、《旅遊資訊》等,上百份專業性雜誌的引導使“焦作山水”成爲遊客出行的首選目標。三是辦好旅遊節會活動。20xx年以來,焦作先後成功舉辦了_____觀瀑暨三日遊線路推介活動、國際太極拳年會、焦作山水國際旅遊節、焦作山水國際攝影節、“走進焦作山水”電視友好採訪等大型節會活動。焦作每年舉辦的旅遊節會活動,位列_____省第一。四是開着“大篷車”周遊各地促銷。利用旅遊“大篷車”叫賣是一種形式活、成本低、影響大、效果佳的宣傳方式。20xx年亮相的焦作旅遊“大篷車”作爲焦作山水的移動廣告,常年在全國各地巡迴促銷,已先後奔赴國內100多個城市,累計發放宣傳資料500餘萬份。“大篷車”還開到了上海、廣東、香港、澳門等城市。五是積極參加各種旅遊交易會、推介會。書記、市長親自帶隊,先後奔赴北京、上海、天津、山西、河北、香港、澳門及省內周邊地市開展大規模的旅遊促銷活動,邀請北京等地的旅行商和新聞媒體到_____考察,擴大了焦作山水的影響力。六是藉助“頭銜名片”宣傳。目前_____同時擁有一個世界級地質公園和國家風景名勝區、5a級景區、森林公園、自然遺產等7個國家級稱號,對支撐景區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旅遊經濟是知名度經濟,是注意力經濟,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知名度營銷。景區建設上的大量資金投入結束後,剩下的就是市場開拓了。我縣旅遊業尚處於基礎建設階段,但也要及早開始着手製定近中期旅遊宣傳營銷規劃,結合政府財力,聯合景區投資商,走多種形式捆綁、硬軟廣告結合、長槍短炮一起上的整合式營銷模式,立足獨特資源,突出文化特色,在主要客源市場上迅速打響富蘊旅遊。

五、苦練“內功”,強化行業建設是根本

_____做的統計調查顯示,景區遊客中46%是依靠親朋介紹、30%是靠旅行社組團、10%是通過看媒體廣告前來,充分說明了口碑廣告的強大威力。規範化、人性化、個性化的接待服務,樹立良好的外部口碑,是_____旅遊蓬勃發展的一個祕密武器。他們提出“不讓一位遊客在_____受委屈”,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一是加強規範化服務。彙編制定了各項國家、行業標準和地方法規,工作人員人手一冊,在主幹道和通往各景區的交通要道上,設置了數量充足的景區指示牌,在景區、賓館飯店、車站等公共場所增設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及旅遊信息觸摸屏,在市縣電視臺增加了景區天氣預報欄目,在黃金週期間發佈出行參考和信息預報,在各星級賓館飯店懸掛旅遊交通圖和山水宣傳畫。二是突出人性化服務。通過在各星級賓館飯店發放遊客意見表,在焦作旅遊網站建立遊客留言版等形式,廣泛收集不同層次、不同地域遊客對焦作旅遊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注重從細節上不斷完善景區服務。一流的旅遊目的地,必須有一流的員工。在焦作流傳着一個故事:爲使員工克服不注意形象的陋習,一位縣委副書記口袋裏隨時裝着一把梳子,見哪一位員工的頭髮有點亂,就拿出梳子替他們梳理一下,從此再也見不到亂頭髮的員工。三是追求個性化服務。針對不同國籍、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信仰、不同身體條件的遊客,設計了數十條旅遊線路,使每一位遊客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和線路。旅遊餐飲單位推出了適合南方人、北方人、中國人、外國人、老人、孩子等不同地域、不同羣體遊客口味的個性化食譜,使遊客在焦作不僅能吃到當地特色菜餚,還能嚐到可口的“家鄉菜”。四是高度重視數字化管理。20xx年五一黃金週期間,_____景區接待遊客5萬多人,由於管理不到位,造成遊客擁堵、停車場爆滿等不良情況。06年景區開始上馬總投資1.5億元的數字化景區建設工程,到07年完成了一期工程投資6200萬元,並在當年的五一黃金週大顯神威,在電子門禁、視頻監控、多媒體顯示、gps車輛調度等先進設備幫助下,有條不紊地接待了7.5萬名遊客,並對各方面服務十分滿意。

加強富蘊旅遊行業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旅遊接待服務水平,是實現我縣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因爲如果遊客來了不能享受到滿意的服務,所有的宣傳甚至都會成爲一種負面的宣傳。旅遊行業建設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涉及吃、住、行、遊、購、娛乃至城市建設、精神文明等方方面面,需要廣泛動員參與,同時也能迅速整體推進旅遊行業建設。布爾津縣通過開展創建自治區和全國“旅遊強縣”,並順利通過達標驗收,從而整體提升了全縣旅遊行業建設水平,大大增強了縣域旅遊的美譽度,爲旅遊發展提供了持續驅動力,目前哈巴河縣也開始啓動了此項工程,值得我縣旅遊行業借鑑參考。

【第5篇】內蒙古旅遊業對草原牧民影響調研報告

目前旅遊業已成爲第三產業的支柱,也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有濃厚的蒙古族傳統文化,以成吉思汗陵爲首的蒙古族文化資源成爲該鎮開發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業的核心區,是獨特的旅遊資源。要擴建神聖的成吉思汗陵,發展旅遊業必然需要牧民草場的支撐,牧民得到合理補償後退出多年苦心經營的草場,支持了當地政府的規劃。從此,成吉思汗陵周邊的多數牧民放棄傳統的生產方式,成爲個體商戶,即牧民在成吉思汗陵周圍建設蒙古包經營旅遊業或出租蒙古包收租金成爲新型牧民。牧民經營旅遊業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也逐漸變化着,但仍然保留着蒙古族傳統文化。正因爲這樣,在激烈的旅遊業市場競爭中,蒙古族傳統文化成爲成吉思汗陵周邊地區牧民生存發展的主要依靠、精神支柱。爲此,旅遊業對成吉思汗陵周邊地區牧民的影響較大。爲了真實反映旅遊業對牧民的影響,筆者發放38份問卷調查,有效回收34份,回收率89.5%,能說明旅遊業對當地牧民生產、生活、思想觀念的影響。

一、旅遊區概況和旅遊資源

(一)旅遊區概況

伊金霍洛鎮位於伊金霍洛旗中部,海拔高度在1316米至1414米之間。全鎮總面積717平方公里,總人口爲14424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904人,佔總人口數的13.2%。全鎮耕地面積爲5.7萬畝,有林面積達到34萬畝,草場面積66.8萬畝,森林覆蓋率在30%以上,植被覆蓋率在85%以上,是典型的半農半牧區。境內交通四通八達,有黑色路面4條共122公里,砂石路14條共148.2公里,210高速、210輔線、包茂高速縱穿境內,東烏鐵路橫穿東西。

(二)旅遊資源

伊金霍洛鎮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自古人傑地靈、文物古蹟薈萃,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陵園坐落於此,是全國重點旅遊景區(4a級),已被命名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區,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已經被國務院評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陵旅遊區被文化部命名爲“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現已初步形成以成吉思汗陵園獨有的人文地域優勢爲龍頭,環成陵──吉祥福慧寺──紅鹼淖──神東煤海工業旅遊──轉龍灣旅遊──郡王府──柒蓋淖──阿拉善灣遺鷗自然保護的旅遊開發帶。爲此,具有融草原之爽、帝陵之奇、高原風貌之神,集民族風情於一體的顯著特點,其特殊的地理區位優勢和人文優勢,有力地促進着地方經濟的健康快速和諧發展。

二、牧民生活的影響

目前,旅遊業是成陵地區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牧民經營旅遊業的經濟效益直接影響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關係到開發擴建成陵地區的政績。筆者在成陵地區進行實地調研時發現,很多牧民的收入比經營旅遊業之前有所提高,牧民們逐漸適應着旅遊業,旅遊業已成爲牧民生活的支柱產業。

(一)旅遊業以當地牧民自主經營爲主

回收的問卷調查顯示,旅遊點屬於自主開發經營的牧戶有32戶、屬於出租他人經營的牧戶有2戶,分別佔回收問卷調查34份的94.12%、5.88%。可見,牧民爲了節省成本和提高收入自己經營旅遊業,同時說明牧民在實踐中探索着經營旅遊業的途徑,對新產業(旅遊業)的適應能力不斷提高。

(二)牧民經營的旅遊點規模不同而納稅金額也不同

1.營業稅,交250-1000元之間的牧戶有11戶、交1000-3500元之間的牧戶有14戶、交3500-10000元之間的牧戶有9戶,分別佔回收問卷調查34份的32.35%、41.18%、26.47%。2.交土地使用稅的牧戶有10戶、交教育附加費的牧戶有8戶、交企業所得稅的牧戶有5戶,分別佔回收問卷調查34份的29.41%、23.53%、14.71%。3.工商管理費,交200-1000元之間的牧戶有14戶、交1000-元之間的牧戶有12戶、交-3000元之間的牧戶有8戶,分別佔回收問卷調查34份的41.18%、35.29%、23.53%。4.衛生費,交衛生費的牧戶有21戶、不交費的牧戶有13戶,分別佔回收問卷調查34份的61.76%、38.24%,平均交200-300元。5.健康證費用,交100元以下的牧戶有10戶、交100-200元的之間的牧戶有19戶、交200-300元之間的牧戶有5戶,分別佔回收問卷調查34份的29.41%、55.88%、14.71%。6.食品檢驗費用,交100元以下的牧戶有24戶、交100-200元之間的牧戶有2戶、交200-300元之間的牧戶有8戶,分別佔回收問卷調查34份的70.59%、5.88%、23.53%。

(三)農牧民旅遊業收入以外的收入也較快增長

根據伊金霍洛鎮政府工作報告,在伊金霍洛鎮區從事第三產業的有186家,成陵周圍從事餐飲業的有78家,從業人員500多人,每戶年純收入3萬元以上。從事三產的農牧民是開發建設前的10倍,他們向旅遊區提供的農畜產品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農牧民收入顯著提高。,伊金霍洛鎮農牧民人均收入爲2500元,而開發建設後伊金霍洛鎮的農牧民人均收入就達到7000元,並呈現出持續快速增長的勢頭。

(四)成陵地區達爾扈特牧民生活水平整體上改善

成陵的開發建設,也有效緩解了當地達爾扈特牧民的就業問題。開發建設前,在成陵工作的人員最多隻能達到150多名,通過開發建設,成陵管委會安排農牧民100多人,職工人數比過去增加了一倍。此外,成陵旅遊區員工達到570名,其中當地農牧民佔了很大比例。成陵周圍布拉格四、五社牧民共有100多匹馬爲遊客提供服務,每匹馬年收入5000元以上。,成陵周圍農牧民的人均收入已突破8000元以上,使產業升級富民工作取得新成就。同時,成陵管委會每年拿出100多萬元,對成陵周圍牧民的耕地草牧場進行補償,對原伊金霍洛鎮65歲以上蒙古族達爾扈特老人每年每人發放生活補貼500-800元。爲提高牧民收入,維護地區安定團結,起到積極作用。

(五)家庭經濟條件有所變化

牧民家庭經濟條件同經營旅遊業前相比,認爲明顯改善的牧戶有17戶、認爲略有改善的牧戶有14戶、認爲基本未變的牧戶有2戶、認爲略有下降的牧戶有1戶,分別佔回收問卷調查34份(34戶)的50%、41.18%、5.88%、2.94%。可見,被調查的34戶的91.18%牧戶肯定經營旅遊業後改善了家庭經濟條件。這是當地政府開發旅遊業的主要成就。

(六)牧民經營旅遊業規模不同而受益也不同

牧民從旅遊業中獲得的年均收入有差別,家庭年均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牧戶有2戶、7-10萬元之間收入的牧戶有3戶、5-7萬元之間收入的牧戶有2戶、3-5萬元之間收入的牧戶有13戶、1-3萬元之間收入的牧戶有14戶,分別佔34戶的5.88%、8.82%、5.88%、38.24%、41.17%。可見,牧民開發旅遊業受益匪淺,從事畜牧業的牧民逐步減少是必然的。由於旅遊業的收入比畜牧業相對穩定、有保障。在調查問卷中顯示,牧民認爲旅遊業收入很穩定的牧戶有27戶、覺得不穩定的牧戶才7戶,分別佔被調查34戶的79.41%、20.59%。

(七)牧民經營旅遊業的目的不同

爲增加經濟收入的人數31人、爲提高文化和科技素質的6人、爲提高就業的13人、考慮民族文化保護和發展的10人,分別佔被調查34人的91.18%、17.65%、38.24%、29.41%。可見,牧民選擇旅遊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條件,而對提高文化科技方面的追求意識還是不足。

(八)牧民的消費水平明顯提高

從事旅遊業後消費明顯提高的牧戶有19戶、認爲略提高的牧戶有16戶、認爲基本未變的牧戶有2戶、認爲其它的牧戶有1戶,分別佔被調查34戶的55.88%、47.06%、5.88%、2.94%。爲此,旅遊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很明顯,不可忽視的力量。

三、牧民思想觀念的影響

(一)牧民的思想觀念變化較大

回收的問卷調查顯示,接受新的思想觀念和新的生活方式的牧戶有23戶、接受新的信息和新的思維的牧戶有17戶、選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提高的牧戶有18戶、激發自覺學習文化知識和提高文化素質的牧戶有15戶、選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的牧戶有27戶,分別佔被調查34戶的67.65%、50.0%、52.9%、44.12%、79.41%。打算只從事旅遊服務行業的17戶、打算基本上不再以農牧業生產爲經濟來源的牧戶有8戶、打算旅遊服務與農牧業生產兼顧的牧戶有12戶、有其它打算的牧戶有5戶,分別佔被調查34戶的50%、23.53%、35.29%、14.71%。可見,隨着成陵地區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牧民的思想觀念變化較大,同時服務意識增強,接受着新的經營理念。

(二)牧民擔憂開發旅遊業對環境的污染較大

“發展旅遊業是否污染環境?”對此問題牧民的回答不同。認爲污染生態環境的牧戶有17戶、認爲自然草木被破壞的牧戶有10戶、認爲地表水體被污染的牧戶有7戶、認爲無污染的牧戶有10戶、認爲有其它方面的牧戶有1戶,分別佔被調查34戶的50%、29.41%、20.59%、29.41%、2.94%。爲此,多數牧民認爲開發旅遊業對生態環境污染存在,這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三)牧民擔憂傳統文化流失

“旅遊業的發展對草原文化有負效應嗎?”對此問題牧民的回答也不同。認爲城市化、現代化改變了傳統民風和傳統的倫理觀、道德觀的牧戶有9戶,認爲城市化破壞了傳統民族文化的牧戶有6戶,認爲城市建築與草原環境不協調的牧戶有3戶,認爲無負面影響的牧戶有17戶,認爲有其它方面的牧戶有2戶,分別佔被調查34戶的26.47%、17.65%、8.82%、50.0%。可見,被調查的一半的牧戶認爲城市化和現代化的發展對傳統文化的負面效應較大,還有一半的牧戶認爲旅遊業對傳統文化不會有負面影響。

四、小結

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充分發揮獨特的蒙古族文化資源優勢,開發擴建成吉思汗陵地區發展旅遊業後,當地牧民的生產、生活、思想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有的牧民經營旅遊業成爲個體經營者、有的牧民在允許的條件下持續養畜的同時兼顧經營旅遊業、有的牧民出租旅遊點爲謀生,多數牧民的生活水平高於發展旅遊業之前的水準,牧民也認識到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爲此,當地政府開發擴建成吉思汗陵地區的決策是科學的、正確的。不可忽視的問題是,發展旅遊業、擴大城鎮化的同時怎樣保護和發揚蒙古族傳統文化,這也是當地牧民所擔憂的事情,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課題。

【第6篇】關於如何促進旅遊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爲策應××中心城“三大戰役”的推進,市委黨校20xx年第一期市直科幹班在赴××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異地培訓、考察的具體情況,對打好××旅遊升溫作了一些探討和思考,現將有關情況綜述如下。

一、××旅遊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旅遊業作爲一項產業逐步由粗放開發期走向發展期,由事業接待型走向經濟產業型,以建立重點旅遊區域,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系統配套的綜合產業體系爲目標的各項建設得到了穩步推進,旅遊客源市場不斷拓展,旅遊發展體制和運行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旅遊產業規模逐步擴大。

1、旅遊產業的支柱作用初步確立。20xx年,全市接待海外旅遊者首次突破百萬人大關,接待國內遊客383.8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達到22.65億元,佔全市gdp的5.33%。旅遊業在增加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其他相關部門的共同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在全市國民經濟衆多產業中,旅遊業的產業形象鮮明確立。用支柱產業的一般標準衡量,旅遊業已經成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爲我市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

2、旅遊產業加速升溫。作爲打響旅遊升溫戰的今年第一個“五一”黃金週,全市共接待遊客38.55萬人次,同比增長75.5%,其中接待一日遊客人和過夜旅遊者分別爲24.73萬人次和13.82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80.5%和67.3%,人均花費分別爲333.82元/人和414.33元/人;全市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4億元,同比增長132.1%。××溫泉風景名勝區接待遊客7.91萬人次,門票收入分別達到208萬元。

3、××旅遊核心地位凸顯。在“十一五”規劃中,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將××定位爲“江南生態休閒城市”,實施××旅遊升溫戰,是把××建成“贛西區域經濟中心城市”的戰略之措。××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規劃面積136平方公里,景區核心面積80平方公里,屬武功山東北端的山麓部分,是以“奇峯險壑、溫泉飛瀑、珍稀動植物和禪宗文化”爲主要特色,集“生態遊覽、休閒度假、科普教育和宗教旅遊”爲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去年,我市成功舉辦了’20xx中國光彩事業××行暨××森林溫泉旅遊節,溫泉搭臺、光彩聯姻、經貿唱戲,簽約項目28個,合同資金25.8億元。今年2月,我市響亮地提出:以××爲龍頭的旅遊升溫戰的發展戰略,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溫泉風景名勝區發展的決定》,明確了××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工作舉措和組織領導,逐步理順管理體制,全面實施“13566”計劃,××旅遊發展步入快車道。今年“五一”黃金週,××溫泉風景名勝區接待遊客7.91萬人次,門票收入分別達到208萬元。

二、促進旅遊升溫的幾點思考

今年,我市對××旅遊提出了五年的明確目標,實現這些目標,我們認爲,要重點圍繞旅遊的“三大特性”解決好“三看問題”,即圍繞旅遊景區的可進入性、可觀賞性和可留住性,解決好能看、好看和耐看的問題。可進入、可觀賞和可留住是好的景區(點)應該具備的三大特徵,也是遊客到景區實現旅遊行爲的基本前提。我們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合理規劃和精心打造,提高××旅遊景區點的可進入性、可看性和可留性,提高景區的吸引力和接待力。

首先要把握旅遊的可進入性,實現配套設施建設的飛躍,解決“能看”的問題。交通是發展旅遊的重要問題,一個地方再好,如果交通不便、遊客進不去就不行。近年來,隨着滬瑞高速的通車,浙贛鐵路電氣化改造的完成,××的交通狀況有了很大改觀,尤其是武吉高速、宜安公路的動工,××機場的籌建,都將有力地促進景區點開發。但還遠遠本站範文網不能滿足旅遊經濟發展的需要,一些好的景區點仍存在中路途遠、路況差等情況。遊客趕路的時間比觀景的時間長得多。這些道路崎嶇,讓遊客無法完全舒適地享受旅途的快樂。旅遊景區的公路建設,也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道路改造,目前,進入××潭下景區的溫潭公路拓寬改造雖已完成,並已開通××—溫湯—××公交線路,但沿途個別非風景區管轄鄉鎮的公路兩旁的村鎮規劃和建設相對滯後,這一視覺反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景區的整體印象。因此,把握旅遊的可進入性,解決“能看”問題,一定要有針對性,要根據旅遊產業發展的需要,針對性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結合骨幹路網、鄉村公路建設、交通發展規劃,重點解決景區公路建設,增加公路通達深度,提高公路等級;結合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村旅遊區和特色旅遊小城鎮的電水氣配套,加強與旅遊相關的生態環保工程建設。

其次要把握旅遊的可觀賞性,實現景區(點)打造的飛躍,解決“好看”的問題。這是初始階段發展旅遊的根本。××旅遊資源豐富,歷史文化遺址有486處、名山名勝有54處,但這些景區點還處於簡單、粗糙開發狀態,景區點“散、小、弱、差、淺”,無法形成全市旅遊的核 心競爭力。必須進一步創新思維,深化改革,切實完善經營管理機制和體制,提升景區市場化經營水平,不斷更新發展思路,強化景區的融資能力。目前,××境內的旅遊線路的策劃安排還是個薄弱環節,必須集中全社會智力、財力打造旅遊精品系列,旅遊線路的策劃,無論是在我市的旅遊發展規劃,還是在各級政府的旅遊發展工作中都曾提及,譬如:以××、三爪侖、天柱峯爲主的生態遊,以銅鼓、萬載爲主的紅本站範文網色遊,以樟樹、豐城爲主的古文化遊,以寶峯寺、百丈寺爲主的宗教文化遊,以奉新、宜豐、高安爲主的名人文化遊,以及××中心城的體育文化遊等等,但這些線路的安排至今還停留在設想層面,××各大旅行社此類線路的安排甚至還是個空白。因此,如何精心選擇、擇優開發、不斷拓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風景區作爲旅遊升溫戰的主戰場,一方面,要“核心輻射”,以其爲核心拓展市內線路,另一方面,要“遠拓近聯”,在積極對接市外周邊市場的同時,與××中心城有效對接,這對於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至關重要,不久前,“××城區文化名勝一日遊”線路的出爐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其三是把握旅遊的可留住性,實現內涵發掘利用的飛躍,解決“耐看”問題。這是旅遊發展到一定時期,實現旅遊經濟高位越升的唯一出路。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要想把“過路遊”變成“目的遊”,提高旅遊核心競爭力和旅遊產出,不僅需要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美山美水美景形成“亮度”,還要發掘美景的文化內涵,增加“厚度”,讓遊客可以去玩味、去探究,提高旅遊單位績效。旅遊業發展初始階段,旅遊經濟靠拼景區點的多少和遊客的數量,但發展到一定時期,旅遊經濟就靠拼景區的品質和文化內涵,拼旅遊單位績效,發掘景區點文化內涵成了旅遊經濟實現高位越升的唯一出路。如何在發掘歷史、豐富內涵等方面找準切入點?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山東蓬萊以海洋文化和神仙文化爲核心,把兩大特色文化滲透進景區,其旅遊業近年來得到了迅猛發展。溫泉文體、禪宗文化、農耕文化作爲××特有的、人無我有的資源,要全力包裝,提高旅遊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大膽創新,打造月亮文化作爲創造性的舉措,既富開拓性,更具挑戰性,項目設計、景點設置都必須細緻、精巧,否則,無中生有便可能適得其反。

【第7篇】市旅遊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會展業與旅遊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會展通常都會選擇旅遊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礎設施的地方舉辦,而知名的成功會展又會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更加重視發展會展旅遊業。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會同市旅遊局、市會展辦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會展旅遊業發展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會展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會展旅遊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展經濟蓬勃發展,產業特色初步形成。從全國範圍來看,合肥會展起步偏晚,但發展較快。自以來,展會數量年均增速達40%。全市舉辦各類展覽40餘場次(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18場次);達69場次,較上年增長70%,參展人數增長141%,當年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大型會展25個;舉辦各類較大的展覽66場次,尤其是第xx屆國際美術大會的舉辦,標誌國際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當年參展人數總計達28萬人次。,全市舉辦各類展覽突破70場次(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32場次),營業收入、展覽面積、參展人次都再創歷史之最。,全市共舉辦各類展覽102場,展種涉及科技、工業裝備、文化藝術、農業、服裝服飾、人才、糧油機械等領域,其中全國性展覽有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合肥展暨合肥文化產業博覽會、中國國際徽商大會等8場。我市舉辦各類展覽122場,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各類展覽45場,同比增長10%,總展覽面積達63.9萬平方米;安徽省紅三環體育館舉辦展會25場,總展覽面積16萬平方米,參展人次達60萬。

會展企業快速增加,辦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覽業務的企業已達60多家,其中專業展覽公司30多家,直接從事與展覽相關的廣告、裝璜、物流等關聯業務企業近200多家。以安徽國際會展中心爲龍頭,形成了體育館、科技館及商務中心、公園、廣場等室內外大小適宜、分工自然的展場體系。會展企業呈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適時進位、選項定位的發展趨勢。專業展覽公司的發展壯大,加速了合肥會展經濟的崛起。幾年來,我市成功舉辦了“第xx屆國際美術大會”、“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連續四年)、“中國畜牧業交易會”、“第38屆全國新特藥品交易會”、“第57屆全國汽車零配件交易會”、“第48屆中國教學儀器設備展覽會”、“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動漫交易會”、連續兩屆“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等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40多個場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國性大型展會,即使是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輕易能夠申辦到的,比如“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在我市連續舉辦四屆的基礎上,和xx已經確定繼續在合肥舉行,特別是“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合肥的成功舉辦,標誌着合肥已經成爲中部區域性會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區域性或地方培育起來的會展旅遊方面,成功舉辦了(或連續舉辦)“安徽國際工業裝備展覽會”、“安徽國際汽車博覽會”、“中國(合肥)徽菜美食旅遊節”、“中國合肥高新技術項目資本對接會”和“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等。

2、旅遊業整體實力不斷提升。近年來,入境遊客、國內遊客和旅遊總收入三項主要指標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分別突破10萬人次、1000萬人次和100億元。更是逆勢飛揚,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1340.8萬人次,同比增長29.3%;入境旅遊人數14.8萬人次,同比增長31.8%;旅遊外匯收入8229.2萬美元,同比增長30.7%;旅遊總收入132.5億元,同比增長32.1%。旅遊總收入相當於全市gdp的7.96%,邁入了厚積薄發、加速崛起的新階段。我市編制完成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召開旅遊發展大會,確立建設“安徽旅遊中心城市”、“長三角地區觀光休閒度假基地”的目標,並把旅遊產業納入“1346”行動計劃加以推進。

旅遊標準化建設不斷加強,積極推廣a級景區、星級酒店、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等旅遊標準,推動旅遊產品和服務升級,在國家旅遊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綠色飯店和鄉村旅遊等級評定標準。目前全市已經掛牌的星級飯店和具備星級接待標準的賓館飯店104家,五星級標準10家,掛牌3家,古井酒店集團進入中國旅遊飯店民族品牌20強行列;旅行社145家,安徽海外旅遊總公司、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年營業收入過億元,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安徽順達旅行社躋身全國百強社。

3、旅遊業與會展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伴隨着會展經濟發展,合肥旅遊業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合肥共舉辦會展122餘場(次),參會客商達360萬人,佔來肥遊客總數的37%多,也就是說每3個來肥遊客中就有1個是會展客商。特別是我市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博會,大大提升了合肥旅遊會展新形象,展示了合肥城市新面貌。而旅遊業的發展壯大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外地客商產生較大吸引力。此外,旅遊主體規模的擴大也使得會展接待能力不斷提升。

經濟拉動效益明顯,城市品牌穩步提升。合肥會展業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提升了合肥城市知名度。從直接經濟效益看,,會展拉動第三產業收入增長約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26%。從間接效益看,會展旅遊業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合肥的住宿、餐飲等行業發展,更爲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了合肥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從對城市品牌提升等無形效益上看,會展旅遊業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在推動現代化大城市建設中起着促進作用。

二、我市會展旅遊業發展優劣勢分析

旅遊產品的硬件方面,合肥市缺乏高質量的旅遊資源。我市雖然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擁有李鴻章、劉銘傳等歷史文化名人,但在自然旅遊資源方面卻缺少自然景觀,發展傳統的觀光旅遊和休閒旅遊的條件都不充足。合肥要想提升在全國旅遊城市中的地位,還必須發展商務旅遊、會展旅遊等新型旅遊產品。會展旅遊是國民經濟的“助推器”。據專家估計,展覽業的產業帶動係數爲1:9,即展覽場館收入1元,相關收入爲9元,爲其服務配套的服務業、通訊業等行業因此受益。因此,做大做強會展旅遊業對我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1、我市發展會展旅遊業優勢分析。

城市綜合實力日益增強。近年來,合肥在過去良好的基礎上,建設與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664.84億元,財政收入301.21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在極其複雜的宏觀環境下,全市經濟社會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合肥市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吸引力越來越強,爲我市大力發展會展旅遊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市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目前,合肥到南京、上海、武漢的高速鐵路均已開通,京福等高速鐵路也將從合肥通過,大大拉近了彼此之間的時空距離。再加上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項目建設,合肥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臻完善。通過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大建設”,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明顯增強,爲各類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更好的機遇。

同時,合肥市擁有較爲雄厚的科技教育實力。省會合肥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擁有全國聞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每千名職工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二位,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爲合肥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以合肥這座科技名城作爲依託,合肥可以承辦各種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對於加強合肥市與國內外的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個安徽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旅遊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遊景點30家,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7處(包公園、徽園、野生動物園、三河古鎮、安徽省博物館、豐樂生態園、元一雙鳳湖國際旅遊度假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肥東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羣暨渡江戰役紀念園、肥西縣劉銘傳故居劉老圩),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3處(包河區大圩鄉、長豐縣豐樂生態園、肥西縣中國中部花木城),全省優秀旅遊鄉鎮4處(上派鎮、撮鎮鎮、三河鎮、雙墩鎮)。近年來,我市堅持宣傳部門、旅遊部門和旅遊企業密切配合、聯合促銷,積極開展“聚焦包公故里”媒體採訪推介,組織旅遊大篷車促銷,舉辦中國(合肥)中東部旅遊交易會、中國徽菜美食節、合肥市鄉村旅遊節和紫蓬山國際山地自行車賽等系列節慶會展,塑造“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旅遊市場拓展成效明顯,泰國、韓國等旅遊包機,上海、太原等地旅遊專列源源不斷涌入合肥。同時,旅遊合作與開放步伐明顯加大。合、巢、六三市無縫對接,打造泛巢湖國家旅遊區;與黃山、池州、銅陵、安慶、巢湖五市共築合銅黃沿線大旅遊;推進合淮旅遊一體化,簽署了《合淮旅遊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與國內30多個城市簽署旅遊合作協議。整合資源,聯合周邊打造了“兩山一湖、合肥綠色之旅”、“科教之城魚米之鄉—合巢蕪之旅”,成爲安徽省十佳旅遊線路。

會展旅遊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從政策層面積極扶持會展旅遊業發展。爲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發展,去年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合肥旅遊業發展的意見》,市政府出臺了《合肥市加快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近幾年,我市會展管理的相關政策措施逐步推出並進一步完善。成立了“合肥市會展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爲合肥會展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5月出臺了《關於加快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成爲合肥會展管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市會展辦、商務局和財政局共同出臺了《合肥市鼓勵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市政府扶持會展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市政府又出臺了《合肥市大型會展工作保障預案》,進一步加強對會展的服務保障工作。,市政府調整了合肥市會展領導小組成員,由常務副市長張曉麟擔任會展領導小組組長,並加強和充實了會展辦的領導,完善並健全了會展辦工作職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爲加強會展工作,促進會展發展,我市修訂了《合肥市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根據《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出臺了《合肥市促進和鼓勵會展業發展政策的實施細則》。

會展旅遊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由於絕大多數展會都是按市場化運作模式進行的,以往展會“撞車”、同一檔期多次重複辦展現象時有發生。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會展辦逐步加大了協調、引導力度,並通過會展行業協會來促進行業加強自律。現在,各專業會展企業及會展中心、體育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場地單位,依託各自特點分工協作、密切配合,辦會辦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會展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2、我市發展會展旅遊業劣勢分析。

旅遊資源相對貧乏。合肥地處內陸,與旅遊先進城市和旅遊資源豐富地區相比,不靠邊、不靠海,既無名川大山,也缺少像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等著名的旅遊景點,知名度不高,加之旅遊業起步較晚,旅遊產業規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旅遊業發展受到一定製約。歷史文化遺址雖多但可供參觀的成熟景點較少。目前我市旅遊資源普遍體量偏小,多爲歷史遺產類,其中包公墓系遷葬類,李府屬重建類,其它類型數量相對較少,在全國並不佔有很大優勢。

缺乏旅遊特大項目支撐。一直以來,我市缺乏旅遊特大項目支撐,存在着品牌效應較低,品牌支撐力不足的問題,缺少有震撼力的旅遊產品,現有產品規模較小,競爭力不強,不足以吸引遊客專門到合肥來旅遊。由於前期未能抓住機遇,加之投入不足,我市曾經失去了建設像蕪湖方特那樣具有震撼力的現代化主題公園的機會,這是合肥旅遊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缺憾。

會展業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國際性、全國性會展數量不足,具有特色的品牌展會不多,尚未形成象廣州廣交會、杭州西博會、廈門投洽會、深圳高交會那樣在全國有影響的品牌展會。與國內會展經濟發達城市相比,國際性會展太少,圍繞合肥及安徽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策劃舉辦的區域性會展也較少。會展業市場主體培育滯後。我市目前從事會展的企業只有60多家,而會展經濟發達的城市會展企業都在數百家,甚至上千家。會展企業不僅數量少,實力也比較弱,普遍存在規模小、資金少、觀念落後,經驗不足等問題,具有運作全國性、專業性展會能力的公司不多。與國內外著名的會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結構、技術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隨着我市會展經濟的迅速發展,會展人才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精通展覽設計、會展組織策劃,瞭解國際慣例,富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員十分缺乏。會展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格局尚未形成,會展保障服務的社會化與市場化程度低,綜合服務水平不高。

會展業發展體制不順。1、會展辦在協調工作方面:大型會展尤其是全國性展會涉及政府提供具體服務的部門多、時間緊、任務重,安全責任大,客觀上需要會展辦有很強的協調力度。2、會展辦公室只是臨時性協調機構,但日常協助企業申辦展會、組織協調各類大型會展活動的事務越來越多,現有會展辦設置狀況極不適應合肥會展經濟工作的發展要求。

城市承載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會展旅遊業是一個與城市承載能力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對展館、交通、賓館、通信及配套設施等方面要求較高,我市在展館、配套設施、保障能力等軟硬件條件上與發達城市相比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難以滿足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的需要。一是展館面積不足。除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展覽面積爲3.7萬平方米外,其餘3個展館室內展覽面積均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設施不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星級酒店、大型購物商場、高檔次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仍顯不夠,爲參會客商提供高標準的綜合配套服務仍難保證,展館仍處於單體經營狀態。三是國際航班明顯不足。由於自身條件等客觀原因的侷限,目前我市駱崗機場僅開通了合肥—首爾、合肥—香港兩個國際航班。稀少的國際航班,是我市海外客源市場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會展期間,道路通行不暢、公交運力不足、車輛停放難等矛盾也比較突出。

三、關於進一步促進合肥市會展旅遊業發展的建議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會展旅遊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但是,合肥會展旅遊總體看好,未來更好,機遇大於挑戰。只要我們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抓住難得的機遇,就會化被動爲主動,化挑戰爲機遇。爲此,建議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充實市會展辦的工作力量

針對會展業和旅遊業,合肥市會展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和旅遊局分別承擔了管理責任,但均各司其職,未能充分結合。特別是會展業,我市還缺乏一定主導推動力量,尚未完善相應的立法、監督機構。若要將會展旅遊作爲一產業發展,我市還缺乏一個管理部門。據瞭解,目前全國有十幾個省會城市設有獨立的會展機構(有編制)。我市組織開展過一次“會展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提出“完善領導工作機制,調整充實市會展辦公室力量,將市會展辦公室列爲市政府直屬單位,由相關部門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建立一站式服務機制,提升宏觀指導和協調服務能力。”從我市會展旅遊經濟發展的實際來看,充實政府會展辦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如有編制問題限制,可採取從相關部門抽調工作人員,添人不增編的方式解決,建議市委、市政府認真研究。

2、加快會展場館建設,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建設和改造會展場館,以濱湖新區大型會展中心的建設爲契機,切實解決制約我市會展經濟發展的“瓶頸”,爲打造“中國會展名城“奠定場館基礎。進一步完善交通、通訊、餐飲、娛樂、商場等配套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高我市會展的綜合承載力。

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各項措施,強化激勵機制,優化會展秩序,認真研究並解決會展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及時協調處理好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全國大型會展的資源很多掌握在北京一些部委和行業協會手裏,在鼓勵會展公司主動對上爭取的基礎上,政府有關部門要主動參與幫助協調聯繫,以取得上級有關方面的支持,同時對一些影響大、吸引力強的展會,政府要在人力和財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工作網絡和聯動機制,特別是加強政府各部門、各縣區的聯動機制,形成有序、規範、快捷的籌辦和保障機制。

3、結合合肥市產業優勢和科教優勢,打造我市的會展品牌

在努力提升現有展覽規模檔次的同時,還要注意引進國際性、全國性會議及論壇的力度,在此基礎上,對照展會項目目錄,結合我省我市的產業優勢,力爭展覽門類更多,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外許多著名的會展旅遊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兩個占主導地位的會展品牌,把有限的資金集中使用到幾個影響大、效益高的重點市場上,如漢諾威的信息展和機牀展,義烏的小商品博覽會。建議根據目標市場需求分級定位,結合我市在產業、科教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重點打造幾個會展旅遊品牌,以此增強我市會展旅遊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我市分別評出了諸如“家電博覽會”、“苗木花卉交易會”、“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等一批品牌展會,下一步應有重點地支持和提升這批品牌展會上規模、上檔次,爭取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主導品牌。

4、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集聚會展經濟人才

會展專業企業和人才的匱乏問題,已經成爲限制會展旅遊業務發展的重要瓶頸。比如上海就已遇到了“軟件跛足”的尷尬,但其迅速反應,將“10100工程”(三年內培養10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會展公司,培養100名會展專業人才)提上議事日程,目的都是爲了建起一個會展專業人才的“儲備庫”。在會展企業方面,合肥多數從業者都是半路出家的,雖然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專業底子薄,對國際展會運作模式瞭解不夠。要着力引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有實力的會展公司,培育一批在我市有基礎的會展龍頭企業,通過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和推動作用,鼓勵會展龍頭企業多辦展、辦大展,多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協會參與會展的組織和策劃,使我市的會展業能夠健康快速地發展。進一步完善會展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機制,造就高素質的會展人才隊伍。建議向全國公開招聘一批具有專業辦展經驗、有較強組織策劃能力的經理人才,鼓勵會展企事業單位引進和培養人才。

5、以打造旅遊目的地城市爲目標,修編旅遊總體規劃

圍繞“141”發展戰略,適應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形勢,重新編制《合肥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合肥市旅遊項目建設規劃》,構建面向2022年的合肥旅遊高標準、高水平發展藍圖。建議市政府面向全國旅遊規劃編制單位公開招標,組織入圍單位進行旅遊資源調查,編制旅遊概念性規劃,評選產生中標單位,整合方案,形成比較科學、完善的旅遊總體規劃。通過規劃編制,準確判斷旅遊發展大趨勢,擺脫面臨的產品老化、市場固化、周邊競爭白熱化“三化”困境,努力解決產品更新升級、創新市場營銷手段、實現市場的突破問題。

6、建議組建合肥市旅遊集團,提升我市旅遊景區和旅遊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建議由市旅遊局牽頭,聯合合肥的4a景區、部分賓館、旅遊車隊,幾家較大的旅行社和涉旅企業,組建合肥市旅遊集團,對合肥的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做強做大合肥旅遊業。旅遊集團成立後,市旅遊局代表市政府從宏觀上進行管理,市旅遊集團則按現代企業制度進行經營。同時,深化國有旅遊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1-2個年收入超10億元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旅遊集團。拓寬旅遊融資渠道,深化旅遊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民營資本、社會資本進入旅遊行業,開辦旅遊項目,建立以政府投資爲引導、社會資本爲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形成穩定、持續的投入支撐體系。

7、加快旅遊大項目的建設,抓好旅遊產品的開發

實施“太陽工程”,以引進特大旅遊項目爲突破口,提升合肥的旅遊形象。圍繞濱湖新區、經開區等重點區域,圍繞國家鼓勵的和我們需要的,策劃一至二個超20億元的休閒娛樂或主題公園項目,專人負責,對外招商,力爭年內有實質進展。推進《合肥市加快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28個重大項目的建設,繼續加快現有景區景點建設,重點推動紫蓬山森林公園、大圩都市農業公園和岱山湖創建國家4a旅遊景區;四頂山風景區項目要加快工作力度;瑤崗渡江戰役紀念館要精心策劃好運作方式,更多體現旅遊內涵;推動豐樂生態園、肥西老母雞生態園二期工程建設,打造一批高星級農家樂。建議在中博會晚會“江淮和暢”的基礎上,打造一臺具有“徽風皖韻”特色的大型舞臺演出,定期上演類似於“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一類的大型實景演出節目,以宣傳合肥,量身打造合肥的旅遊品牌。

8、順應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趨勢,推動區域旅遊合作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推動區域旅遊合作。一是加強融入長三角。抓住《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通過國家評審的機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與長三角城市的無縫對接;加快推動合肥旅遊集散中心與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互聯互通,爭取納入新華東旅遊線,加快建設長三角地區的觀光休閒度假基地。二是推動與中部、南部城市協作。抓住合武高鐵營運的機遇,推動與武漢等中部城市的深度合作。積極主辦“中國南方旅遊城市協作體第十一屆年會”,推動與南方10多個城市旅遊一體化建設。三是立足省會經濟圈,加強全省旅遊合作。緊緊圍繞省會經濟圈建設,充分發揮合肥“依山傍水”,周邊溫泉、湖泊、森林、山崗等度假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建設全省旅遊中心城市。開展環巢湖區域旅遊合作,加強與合巢六旅遊合作;貫徹合淮同城化戰略,推動合淮旅遊一體化。建議市政府協調合六巢淮四市電話區號統一工作,推動戰略合作。

【第8篇】旅遊業市場狀況調研報告

旅遊業市場狀況調研報告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的旅遊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實現了由旅遊資源大國面向亞洲旅遊大國的歷史性跨越。從國內旅遊業的收入看,從1985年到1998年的14年數據表明,除1989年外,13年都保持了兩面三刀位數的增長速度。1999年入境過夜者2700萬人次,外國旅遊者人數可達840萬人次,比1998年增長18%,比歷史上最高年份1997年還增長13%,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可突破140億美元,比1998年增長12%左右,提前一個實現“xx”計劃指標,國內旅遊蓬勃發展,勢頭良好,全年國內旅遊人次預計達7.1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超過2800億元人民幣,發揮了刺激內需,活躍市場,拉動經濟的作用,全國國際國內旅遊可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比1998年增長17%左右。

世界旅遊組織預計國際旅遊業前景繼續看好,21世紀旅遊業將成爲世界頭號產業,到xx年全球遊客人數將達15億,總收入將達2萬億美元。據世界旅遊組織的調研報告認爲,無論是工業化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旅遊業作爲經濟支柱的地位不會改變。就拿今年來說,旅遊業在假日旅遊等一系列旅遊新產品的帶動下,繼續保持了去年以來的快速增長態勢,據統計到xx年一季度爲止,入境旅遊收入增幅已連續五個季度保持在14%以上,旅遊創匯比上年同期增長17%,增幅提高近9個百分點,國內旅遊方面,由於旅遊企業積極努力和節假日的延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張,來自旅遊部門的初步預測,今年全國“五一”出遊人數在4600萬左右,出國遊的爲10萬人,都大超過了今年春節和去年國慶的數量,其中北京市“五一”期間外出旅遊人數達178萬,外地進京的遊客近300萬。全國各條旅遊熱線、主要景區全部爆滿,遊人如織,就連以往相對清淡的寧夏沙坡頭等西部地區景點也異常火爆。

雖然市場前景十分誘人,但是,我國的旅遊業存在很嚴重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首先,旅遊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其次,全國共有6000多家旅行社,但企業規模實力小,經營管理分散,體制不活,營銷手段滯後,技術依託和網絡化水平低,市場尚不規範,絕大部分的旅行社爲“小作坊”經營方式,只有幾個員工,服務質量低下,這些旅行社從表面上看隸屬於不同的行業和部門,關係錯綜複雜,國旅、青旅和中旅三家骨幹旅行社也僅僅佔30%的市場份額;再次,產品創新不足,小的旅行社沒有能力開發新產品,大旅行社又沒有動力創新,最後,在缺乏產品創新的情況下,當前的旅遊業市場競爭是單一的價格競爭,這是一種低層次的惡性無序競爭,惡性價格競爭最終導致行業利益的損失和消費者所應享受的服務質量下降。

改變這種市場狀況的唯一出路是產品創新,爲未來投資。對於公司來說,就需要考慮改變產品創新週期。在傳統的業務模式下,產品的提供基於物理網點,以點對點(人對人)的形式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需求分散,難以產生規模效應,制約了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銷售,也就延長了產品創新週期和推廣銷售週期。我認爲互聯網提供了改變產品創新週期的可能,主要原因是通過互聯網可以集中需求並迅速對需求進行分析並作出反應。集中需求能夠產生規模效應,使需求在一個層面上表現出來,同時促使企業產生新的營銷方式,實現了新產品的開發和迅速推廣銷售。

待加入wto後,旅遊業對外放,大量的外國公司必將踊入中國旅遊市場,中國的旅行社將要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首先,進一步加劇客源市場處於買方市場狀況下的旅行社企業之間的競爭,使已微利經營的旅行社企業“雪上加霜”。

其次,外商投資旅行社具有多方面的利益優勢,將吸引現有旅行社的人才,旅行社行業將出現“兩極分化”,部分旅行社可能被擠出市場。其三,國外旅遊企業無淪在經濟實力、運作機制、人員素質的經營方式上,均遠遠強於國內公司,國內一些實力偏弱,機制落後、經營分散、沒有特色的旅行社將面臨淘汰。

其四,外資旅行社對海外客源可以實施一條龍服務,以圖獨佔全部利潤,國內旅行社在海外組團的難度則會加大。

最後,國外旅遊電子商務的高度發展遠非國內旅遊業電子商務發展所能比的。所以,僅僅依靠現在旅行社傳統的產品和營銷、經營方式,將無法應對國外企業的競爭,必須儘快發展電子商務,改變原有的經營方式,開發新的產品,提高人員素質.

【第9篇】旅遊業發展調研報告範文

旅遊業是關聯帶動能力強,市場需求潛力大,投資回報穩定的新興產業,在推動縣域經濟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xxxx市作爲中國朝鮮族文化的發源地和吉林省重要的邊境城市,承載着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具備發展成爲旅遊城市的條件。面對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深入實施的重大歷史機遇,如何進一步挖掘旅遊資源,培育塑造旅遊品牌,做大做強旅遊產業,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我們需要研究和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全市旅遊業發展現狀

(一)領導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不斷研究旅遊發展思路,將發展旅遊業作爲xxxx未來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來抓。xxxx4年,爲進一步整合全市旅遊資源,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升級發展,xxxx市成立了xxxx民俗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爲下一步實現旅遊強市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擴展旅遊線路。爲進一步提升旅遊產品競爭力,xxxx市研究設計了一日遊線路方案,並邀請中國旅遊研究院專家組對全市旅遊資源進行了普查,目前正在編制《xxxx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實施方案》。邊境旅遊方面,通過外事途徑與朝方積極溝通,開通了會寧1日遊、清津2日遊、七寶山4日遊等線路。其中,會寧1日遊線路的交通方式採取中方旅遊客車直接運行至會寧市,從而成爲吉林省轄區內除琿春-羅先以外第一個開通國際旅遊客運班線的邊境縣市。

(三)加強景區建設。近年來,xxxx市緊緊抓住地域、民俗、文化、歷史等優勢,不斷加大景區建設投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提升接待能力。尹東柱故居、三合望江閣擴建完工,東盛涌鎮仁化村海蘭江民俗園正式對外開放,旅遊服務中心項目編制完成可研報告。同時,xxxx市不斷加快旅遊景區建設的規範化、標準化步伐,xxxx年以來,大成中學展覽館、琵巖山一鬆亭景區、xxxx地名起源之井泉評定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馬蹄山旅遊度假區、尹東柱故居評定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使旅遊景區的建設和發展更加規範和標準化。

(四)強化宣傳推介。近年來,xxxx市通過成功舉辦5屆蘋果梨花節,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各界朋友來xxxx市旅遊觀光,投資洽談,欣賞蘋果梨花特色景觀,領略中國朝鮮族民俗文化,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對外開放水平。同時,還積極組織參加各類旅遊交易會,充分利用主流媒體、網站等多種形式,加大旅遊產品宣傳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營銷效果。xxxx年至xxxx年,全市共接待遊客259.0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45億元。

(五)加強行業管理。xxxx以來,爲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等旅遊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旅遊市場執法檢查工作力度,規範和整頓旅遊市場秩序,xxxx市組建了旅遊大隊,通過提高標準化服務質量、開展專項檢查、建立旅遊安全長效機制等有力措施,切實保障了全市文化旅遊市場秩序和環境的不斷改善。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xxxx市旅遊業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軟環境、硬環境建設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總體來看,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

(一)旅遊體制機制不健全。旅遊產業的發展需要健全的體制機制作爲保障。xxxx市的旅遊業發展剛剛起步,相比旅遊業發達城市,相關政策還不完善,特別是扶持政策缺乏力度。投融資平臺尚未搭建,旅遊業發展受到資金瓶頸的制約。另外,xxxx市旅遊資源雖然擁有區位、歷史、文化優勢,但招商引資力度還不夠,旅遊項目數量不多。

(二)旅遊基礎設施薄弱。xxxx市雖有不少旅遊景點,但星級景點少,缺乏真正留得住人、留得下消費的,旅遊收入缺乏支撐點。同時,現有住宿設施規模有限、缺乏特色,接待環境與服務質量一般;餐飲行業開發不足,缺乏高檔次的就餐環境和設施;旅遊購物設施數量少、檔次低,品牌開發宣傳的力度也較小。

(三)旅遊服務和推介水平不高。目前,xxxx市缺乏外聯能力強的旅行社,旅遊線路開發層次低,旅遊活動不豐富。近年來舉辦的梨花節、松茸節、啤酒節等旅遊文化活動缺乏國內外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專業化、市場化程度。另外,全市大多數旅遊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服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有待於進一步提高,行業培訓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旅遊業的軟環境建設、企業的誠信建設等方面的管理還存在着一些薄弱環節,旅遊市場秩序還需進一步治理和規範。

三、相關建議

旅遊業是低碳產業、無煙工業,是傳統服務業中的主打產業。它是資源消耗低,帶動係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綜合性的支柱產業。我們要緊緊抓住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深入實施的有利機遇,因勢利導,採取強有力的對策措施,努力實現xxxx市旅遊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深對發展旅遊業的認識。旅遊業以其遊客的廣泛性,消費的多層次性逐漸成爲縣域經濟中具有相當活力和生機的產業。加快發展旅遊業,有利於城市軟實力建設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旅遊業是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綜合性產業,不僅體現在直接爲交通運輸、賓館餐飲、商品貿易、景區景點帶來資源和市場,而且間接帶動和影響農業、工業、城建、文化等行業發展,還能刺激金融、保險、信息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更爲重要的是,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城市居民素質和文化修養普遍提高,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城市人文氣息、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城市軟實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我們要樹立大旅遊大發展理念,真正認識到旅遊業是縣域經濟的一個支柱,第三產業的龍頭,抓旅遊業也是抓經濟發展,抓旅遊業也是抓城市軟實力建設。

(二)加快旅遊規劃設計步伐。規劃作爲開發建設的基礎和前提,直接決定旅遊業佈局、發展速度和效益。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產業,要把其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進行統籌規劃,在進行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規劃、村鎮規劃時都要充分考慮旅遊業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們要加快推進《xxxx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實施方案》編制步伐,重點打造和推介以xxxx地名起源之井泉、三合百年故居、龍山朝鮮族民俗文化村、朝鮮族民俗博物館、朝鮮族民俗文化廣場爲重點的民俗風情遊,以尹東柱故居、大成中學舊址、琵巖山一鬆亭、間島日本總領事館遺址、瑞甸書塾舊址、明東學校、三一三反日義士陵、十五萬日元奪取事件舊址、朱德海故居址、韓樂然展館、百年滄桑爲重點的紅色文化遊,以赴朝旅遊、三合望江閣、汗王山城遺址、清水山城遺址、船口山城遺址、養參峯山城遺址爲重點的邊境休閒遊,以馬蹄山旅遊度假區、萬畝果園、東方熊樂園、東盛涌鎮海蘭江民俗園、天佛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爲重點的生態鄉村遊等多條旅遊線路,逐步形成以總體規劃爲統領,分區和專項規劃爲支撐,項目規劃爲着力點,各級規劃相互銜接、統籌協調完善的旅遊規劃體系。

(三)加強對旅遊業發展的扶持。當前xxxx市旅遊業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內外部環境和條件都有利於旅遊產業加快發展。我們要把旅遊業作爲新興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扶持。要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把旅遊業發展作爲全局性、戰略性的工作來對待和扶持。要充分發揮市委、市政府在旅遊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切實加強政策扶持、財政支持、金融支持、旅遊從業人員培訓以及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方面的扶持,進一步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旅遊業由部門單一管理向社會綜合管理的方向轉變,各級各部門要樹立全市一盤棋的思想,形成通力合作、整體聯動的格局,共同推動全市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四)加大旅遊業對外開放的力度。旅遊業是一個跨國家、跨地區、跨行業綜合性極強的經濟產業。要堅持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旅遊投入路子,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促進大招商,爭取大支持,帶來大投入,換來大發展,努力提升我市旅遊開發的檔次和品位。我們要充分利用梨花節、松茸節等現有節慶活動平臺,持續開展宣傳推介活動,提升旅遊品牌效應。按照爭取上級支持、吸引外來投資、激活民間投資的思路,放寬市場準入,積極鼓勵社會各類資本、企業依法投資xxxx市的旅遊產業。要不斷推動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努力探索跨地區、跨行業之間的聯合,培育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旅遊企業集團,帶動全市整個旅遊業的發展。

(五)加緊旅遊景區升級步伐。要不斷完善現有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景區星級創建工作,具體要做到景區道路基本暢通、旅遊交通指示牌和旅遊標識基本完善、景區衛生間基本達標、景區停車場滿足遊客需要、旅遊安全和資源保護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旅遊商品方面,要充分利用松茸、蘋果梨等地方特色產品,培育和塑造具有民俗、文化創意的品牌。同時,要加快發展有特色、高檔次的旅遊賓館酒店、餐飲等配套設施,不斷提高整體旅遊服務水平,展示xxxx市的良好形象,使遊客在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都有收穫。

【第10篇】旅遊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從今年4月下旬開始,我們抽調部分政協委員組成調研組,採取內外結合的辦法,對內聽取彙報、座談走訪、實地察看,對外赴仙居、縉雲、文成、武義、天台、安徽xx縣等景區參觀學習,用比較分析的方法對楠溪江旅遊業進行剖析。現將有關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現狀與問題

楠溪江風景區總面積670.76 km2(原面積625 km2),8大景區,475個景點,已開發並對外開放景區5個、景點200餘個;村鎮居民點307個,人口約30萬餘人(2022年統計數據)。1988年國務院批准楠溪江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22年楠溪江風景名勝區被批准爲國家4a級旅遊區,2022年楠溪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楠溪江園區。2022年全縣接待遊客75.8萬人次,門票收入719.5萬元(其中楠溪江風景旅遊管理局的門票收入爲350多萬元)。

楠溪江風景名勝區經過20年的發展,生態旅遊、假日旅遊發展較快,自我比較取得長足進展。

(一)發展旅遊業已形成共識。歷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把旅遊業作爲第三產業的龍頭和山區經濟的增長點。先後提出了“沿溪綠色旅遊風光帶”,“文化楠溪江”,“實施旅遊精品工程,打造旅遊名縣”等戰略舉措,保護楠溪江、開發楠溪江、利用楠溪江,變資源優勢爲經濟優勢,真正使楠溪江惠及永嘉90萬人民,造福子孫後代,已經成爲全縣人民迫切的願望。

(二)楠溪江的知名度逐步提高。多年來,我縣通過舉辦楠溪江旅遊節,組織旅遊產品推介會,發行楠溪江郵票,製作楠溪江風光專輯,邀請文學作家進行採風,舉辦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楠溪江園區揭碑儀式等多種形式的宣傳。目前,楠溪江在省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影響逐年擴大。

(三)風景資源得以較好保護。永嘉歷屆縣委、縣府堅持保護與開發並舉,既要金山銀山,更要青山綠水,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楠溪江的政策措施,開展了“藍天、碧水、綠地”、“保護楠溪江母親河”、建設生態縣等活動,有效地保護了風景旅遊資源,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旅遊產品漸趨多樣化。楠溪江的旅遊產品從傳統的觀光旅遊向假日旅遊、生態旅遊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石桅巖和龍灣潭爲中心的生態山水遊、以巖頭爲中心的古村文化民俗漂流遊、以大若巖爲中心的宗教遊、以黃南林坑爲中心的山地民居遊、以五尺爲中心的紅色文化遊等特色旅遊,以農家樂爲主的餐飲業、賓館服務業也有所發展,旅遊產品呈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綜觀楠溪江風景名勝區20年的發展歷程,雖有進展,但很緩慢,特別是開發水平、遊客流量、經濟收入與同類景區相比差距較大,旅遊產業發展與國家級景區地位不很相稱。

(一)旅遊經濟收入增長緩慢。楠溪江2022年客流量爲75.8萬人次,門票收入僅爲719.5萬元,而同於1988年晉升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天台山2022年客流量爲368萬人次,門票收入2818萬元;神仙居景區於2022年晉升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22年客流量爲215萬人次,門票收入達2160萬元。

關於旅遊業發展的調研報告關於旅遊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以2022年的統計數據作比較,已開發的每平方公里,楠溪江門票收入爲5.07萬元,而神仙居門票收入爲36萬元,天台山爲56.36萬元,可見,楠溪江仍養在深閨,其國色天姿完全沒有顯露,沒有發揮應有的效益。

(二)景區投入嚴重不足。楠溪江景區670.76平方公里,其中已開發141.8平方公里,1998年―2022年縣財政累計投入3700多萬元,且點多面廣,景區分散,景區設施簡陋、陳舊,絕大多數景區的“山仍是那座山、水仍是那樣的水”,依然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人工改造潤色的幾乎沒有。加上旅遊軟環境等因素,對遊客吸引力不強,來了一次,就不想再來,看了蒼坡,就不想觀芙蓉。而天台山、神仙居、百丈t等景區,集中財力,大投入、大開發,年年有個樣,三五年就大變樣,景區配套設施完善,服務優良,遊客進得來、玩得好、留得住。

(三)景區開發步履維艱。楠溪江戴了國家風景名勝區的“皇冠”,開發建設本應蓬勃發展、日新月異、蒸蒸日上,但事與願違,由於國家級景區,項目立項審批、投融資等處處受限制。政府是吃飯財政,無力投資;民間資金又受政策限制,堅冰難破;民營企業主望塵卻步,高牆無法逾越。800裏悠悠楠溪江,500來個景點,20年彈指揮去,仍然是三巖(石桅巖、獅子巖、大若巖)、二村(芙蓉、蒼坡)、二洞(陶公洞、龍瀑仙洞)、二園(龍灣潭、四海山森林公園)、一街(巖頭麗水街),年年老模樣。而同爲國家級的神仙居景區,xx縣採取“只幹不說、先幹後說”的辦法,巧妙地規避政策法規風險,突破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高壓線”限制,動員全社會力量打造旅遊精品,7個景區,已成功開發6個。xx縣政府注資1000多萬元,成立仙都開發有限公司,實行滾動良性循環發展,同時爲支持和鼓勵各種主體參與旅遊項目開發,縣政府每年安排80萬元作爲貼息獎金。文成、武義等縣把景點周邊經營性旅遊服務設施,進行包裝推向市場,引進民營資本和外資參與開發建設。安徽xx縣十大景區(2個世保,2個國保)中有九個是引進民營企業開發,2022年,xx縣旅遊門票收入達4850萬元。其中xx縣世界文化遺產一宏村,由中坤集團買斷30年經營權,門票從1997年承包時的17萬元躍升到2022年的2000多萬元。

(四)旅遊設施不配套。旅遊的基本要素是“吃、住、行、遊、購、娛”。“吃”―農家樂雖然快速發展,但規模小,檔次低,菜餚特色不明顯,場所周邊環境衛生差,停車擁擠。“住”―芙蓉山莊、麒麟山莊、桅峯山莊新龍門客棧等容量不大、設施陳舊、接待能力差,節假日容納不了客人,送上門的錢無法賺,平時沒有客人,“等米下鍋”賺不了錢。“行”―景區交通道路等級低,通行能力差,每適節假日,隨處堵車,許多遊客高興而來,掃興而歸。“遊”―楠溪江屬山水田園風光,民俗古村,景色差異不大,旅遊產品同質相似,且景點分散,相距較遠,沒有串點成線,留不住遊客。“購”―景區至今沒有特色產品購物店,許多旅客想購買永嘉特色農產品,但不知到哪裏買。“娛”―楠溪江白天遊山玩水,夜間一片黑燈瞎火,沒有一處文化娛樂場所。而xx縣擁有星級賓館16家,客棧180多家,5000多張牀鋪,購物場所在200平方米以上10多家。安徽xx縣有12家三星級以上的賓館(其中在建7家),其地價均按工業標準出讓,每個古村落景點都是融觀光購物於一體。總之,楠溪江的旅遊配套設施與同類景區相比,差距甚遠。

(五)宣傳促銷不到位。楠溪江已開發的景區大部分是官辦的,市場主體缺失,幹好幹壞一個樣,只會等待“天上掉餡餅”,沒有內在動力。旅遊促銷政府搭臺,沒有企業唱戲,宣傳效果不佳,沒有發揮旅行社主力軍的作用。楠溪江客源地長三角――上海、杭州、江蘇等地的飛機場、火車站、高速公路醒目處宣傳楠溪江的巨幅廣告牌幾乎是空白。楠溪江雖然是國家級景區,但國內外真正瞭解的人不多,知名度不高。而xx縣爲宣傳神仙居景區,縣機關副局以上幹部名片由旅遊局統一印製,背面是神仙居導遊圖,並在全國各地媒體做宣傳廣告,舉辦旅遊產品推介會;xx縣在主要客源地設立辦事處,工作人員由當地旅行社兼任,報酬根據組織遊客多少提成,這樣既加大了對客源地的宣傳力度,又調動旅行社的積極性。安徽xx縣利用引資建賓館促銷,一個賓館就是一個旅遊產品促銷團隊。相比而言,楠溪江景區與周邊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景區比較,其市場認知度相對較低。

二、原因與癥結

楠溪江景區景點開發緩慢、設施不完善、經濟綜合效益不佳,固然與景區範圍大、景點分散,居民村落多、建設項目審批難、資金共享率低等客觀原因有關,但深層次的根源還是墨守成規、思想不解放、開發建設思路問題。究其癥結:

(一)景區規劃修編貪大。楠溪江景區1988年國務院批准面積625平方公里,2022年進行規劃修編,增加楠溪江源頭景區,總面積擴大到670.76平方公里。相反,xx縣7大景區,僅申報一個158平方公里的神仙居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對外宣傳仍打“國家級”的牌子;xx縣百丈t從原來的600多平方公里,通過規劃修編縮小到 137.16平方公里,且邀請江西旅遊設計院修編,規劃切合實際,較好地處理保護、開發和利用的關係,從國家級景區政策縫隙中獨闢蹊徑,成功探索出一條發展旅遊經濟的路子。而楠溪江景區一味追求範圍大、等級高,結果是皇冠靚麗不管用,孫悟空要了頂“金箍咒”,處處受限制。檢驗和判別的唯一標準,就是看能否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那麼,判別一個規劃是否合理科學,就是看能否有利於生產力發展,能否惠及永嘉90萬人民羣衆,能否給老百姓帶來福祉。

【第11篇】旅遊業市場調研報告

旅遊已逐漸成爲人們娛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除了能享受到旅遊過程中的愜意與放鬆,其實更多的是對生活的體味。但隨着旅遊逐步深入生活,關於旅遊的投訴也常見於報端。據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受訪者對隨團旅遊表示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主要來自導遊和旅行社方面。對於沒有隨團出遊的受訪者,旅遊費用以及旅行社的信譽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該項調查於2022年2月底在---(地點)實施,調查採用電話訪問的方法,共完成有效問卷20份,調查對象爲年齡在18-60歲之間,家中有電話的居民。調查結果可以推論隨團旅遊:不滿意

旅遊服務一直以紛爭不斷而出名,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人們對隨團旅遊的評價的確不高。在有隨團旅遊經驗的受訪者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對其最近一次隨團旅遊表示不滿意,而表示滿意的只有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服務一般。

導致受訪者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導遊未盡職責和旅行社降低等級標準。這兩項的比例分別達到30.8%。其次是擅自變更行程安排佔23.1%,和配套設施不完善佔15.4%。在整個旅遊過程中,遊客與旅行社的接觸更多的在出遊前期的報名環節。而在旅行途中,導遊則很大成分上充當了旅行社的代表。遊客對旅行社服務的不滿意在得不到導遊的妥善處理後,則很容易轉化成對導遊的不滿。

還有費用和信譽:參團出遊的主要障礙

也有很多人沒有隨團出遊過。其中,有些人是由於沒有時間,而有些人是因爲費用較高。還有一小部分的受訪者表示不隨團旅遊是因爲對旅行社不信任。從這一結果看,費用和旅行社的信譽問題是阻礙人們參團旅遊的重要因素。

從分析看,家庭收入越高,有隨團旅遊經歷的人所佔比例越大。在家庭月收入低於2000元時,90%左右的人沒有隨團旅遊的經歷,而在家庭月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時,則超過一半的人有隨團出遊的經歷。看來,儘管對旅行社而言,價格的可調節餘地不太大,但普通工薪階層對旅遊費用的可支持能力依然有限。

或許在達到效益情況下,價格還可以適當調整,畢竟目前,降價仍是看家法寶。但對於信譽問題,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扭轉人們心中已形成的觀念則非短時間內即可達到的,因爲人們更願意接受與自己觀念相近的意見。

【第12篇】關於會展旅遊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重所周知,會展業與旅遊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會展通常都會選擇旅遊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礎設施的地方舉辦,而知名的成功會展又會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更加重視發展會展旅遊業。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會同市旅遊局、市會展辦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會展旅遊業發展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會展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會展旅遊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展經濟蓬勃發展,產業特色初步形成。從全國範圍來看,合肥會展起步偏晚,但發展較快。自xx年以來,展會數量年均增速達40%。xx年全市舉辦各類展覽40餘場次(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18場次);xx年達69場次,較上年增長70%,參展人數增長141%,當年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大型會展25個;xx年舉辦各類較大的展覽66場次,尤其是第xx屆國際美術大會的舉辦,標誌國際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當年參展人數總計達28萬人次。xx年,全市舉辦各類展覽突破70場次(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32場次),營業收入、展覽面積、參展人次都再創歷史之最。xx年,全市共舉辦各類展覽102場,展種涉及科技、工業裝備、文化藝術、農業、服裝服飾、人才、糧油機械等領域,其中全國性展覽有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合肥展暨xx合肥文化產業博覽會、xx中國國際徽商大會等8場。xx年我市舉辦各類展覽122場,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各類展覽45場,同比增長10%,總展覽面積達63.9萬平方米;安徽省紅三環體育館舉辦展會25場,總展覽面積16萬平方米,參展人次達60萬。

會展企業快速增加,辦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xx年底,全市有展覽業務的企業已達60多家,其中專業展覽公司30多家,直接從事與展覽相關的廣告、裝璜、物流等關聯業務企業近200多家。以安徽國際會展中心爲龍頭,形成了體育館、科技館及商務中心、公園、廣場等室內外大小適宜、分工自然的展場體系。會展企業呈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適時進位、選項定位的發展趨勢。專業展覽公司的發展壯大,加速了合肥會展經濟的崛起。幾年來,我市成功舉辦了“第xx屆國際美術大會”、“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連續四年)、“xx中國畜牧業交易會”、“第38屆全國新特藥品交易會”、“第57屆全國汽車零配件交易會”、“第48屆中國教學儀器設備展覽會”、“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動漫交易會”、連續兩屆“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等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40多個場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國性大型展會,即使是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輕易能夠申辦到的,比如“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在我市連續舉辦四屆的基礎上,xx年和xx已經確定繼續在合肥舉行,特別是“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合肥的成功舉辦,標誌着合肥已經成爲中部區域性會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區域性或地方培育起來的會展旅遊方面,成功舉辦了(或連續舉辦)“安徽國際工業裝備展覽會”、“安徽國際汽車博覽會”、“中國(合肥)徽菜美食旅遊節”、“中國合肥高新技術項目資本對接會”和“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等。

2、旅遊業整體實力不斷提升。近年來,入境遊客、國內遊客和旅遊總收入三項主要指標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xx年分別突破10萬人次、1000萬人次和100億元。xx年更是逆勢飛揚,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1340.8萬人次,同比增長29.3%;入境旅遊人數14.8萬人次,同比增長31.8%;旅遊外匯收入8229.2萬美元,同比增長30.7%;旅遊總收入132.5億元,同比增長32.1%。旅遊總收入相當於全市gdp的7.96%,邁入了厚積薄發、加速崛起的新階段。我市編制完成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召開旅遊發展大會,確立建設“安徽旅遊中心城市”、“長三角地區觀光休閒度假基地”的目標,並把旅遊產業納入“1346”行動計劃加以推進。

旅遊標準化建設不斷加強,積極推廣a級景區、星級酒店、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等旅遊標準,推動旅遊產品和服務升級,在國家旅遊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綠色飯店和鄉村旅遊等級評定標準。目前全市已經掛牌的星級飯店和具備星級接待標準的賓館飯店104家,五星級標準10家,掛牌3家,古井酒店集團進入中國旅遊飯店民族品牌20強行列;旅行社145家,安徽海外旅遊總公司、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年營業收入過億元,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安徽順達旅行社躋身全國百強社。

3、旅遊業與會展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伴隨着會展經濟發展,合肥旅遊業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xx年合肥共舉辦會展122餘場(次),參會客商達360萬人,佔來肥遊客總數的37%多,也就是說每3個來肥遊客中就有1個是會展客商。特別是我市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博會,大大提升了合肥旅遊會展新形象,展示了合肥城市新面貌。而旅遊業的發展壯大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外地客商產生較大吸引力。此外,旅遊主體規模的擴大也使得會展接待能力不斷提升。

經濟拉動效益明顯,城市品牌穩步提升。合肥會展業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提升了合肥城市知名度。從直接經濟效益看,xx年,會展拉動第三產業收入增長約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26%。從間接效益看,會展旅遊業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合肥的住宿、餐飲等行業發展,更爲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了合肥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從對城市品牌提升等無形效益上看,會展旅遊業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在推動現代化大城市建設中起着促進作用。

二、我市會展旅遊業發展優劣勢分析

旅遊產品的硬件方面,合肥市缺乏高質量的旅遊資源。我市雖然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擁有李鴻章、劉銘傳等歷史文化名人,但在自然旅遊資源方面卻缺少自然景觀,發展傳統的觀光旅遊和休閒旅遊的條件都不充足。合肥要想提升在全國旅遊城市中的地位,還必須發展商務旅遊、會展旅遊等新型旅遊產品。會展旅遊是國民經濟的“助推器”。據專家估計,展覽業的產業帶動係數爲1:9,即展覽場館收入1元,相關收入爲9元,爲其服務配套的服務業、通訊業等行業因此受益。因此,做大做強會展旅遊業對我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1、我市發展會展旅遊業優勢分析。

城市綜合實力日益增強。近年來,合肥在過去良好的基礎上,建設與發展步伐明顯加快。xx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664.84億元,財政收入301.21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在極其複雜的宏觀環境下,全市經濟社會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合肥市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吸引力越來越強,爲我市大力發展會展旅遊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市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目前,合肥到南京、上海、武漢的高速鐵路均已開通,京福等高速鐵路也將從合肥通過,大大拉近了彼此之間的時空距離。再加上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項目建設,合肥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臻完善。通過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大建設”,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明顯增強,爲各類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更好的機遇。

同時,合肥市擁有較爲雄厚的科技教育實力。省會合肥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擁有全國聞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每千名職工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二位,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爲合肥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以合肥這座科技名城作爲依託,合肥可以承辦各種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對於加強合肥市與國內外的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個安徽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旅遊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遊景點30家,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7處(包公園、徽園、野生動物園、三河古鎮、安徽省博物館、豐樂生態園、元一雙鳳湖國際旅遊度假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肥東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羣暨渡江戰役紀念園、肥西縣劉銘傳故居劉老圩),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3處(包河區大圩鄉、長豐縣豐樂生態園、肥西縣中國中部花木城),全省優秀旅遊鄉鎮4處(上派鎮、撮鎮鎮、三河鎮、雙墩鎮)。近年來,我市堅持宣傳部門、旅遊部門和旅遊企業密切配合、聯合促銷,積極開展“聚焦包公故里”媒體採訪推介,組織旅遊大篷車促銷,舉辦中國(合肥)中東部旅遊交易會、中國徽菜美食節、合肥市鄉村旅遊節和紫蓬山國際山地自行車賽等系列節慶會展,塑造“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旅遊市場拓展成效明顯,泰國、韓國等旅遊包機,上海、太原等地旅遊專列源源不斷涌入合肥。同時,旅遊合作與開放步伐明顯加大。合、巢、六三市無縫對接,打造泛巢湖國家旅遊區;與黃山、池州、銅陵、安慶、巢湖五市共築合銅黃沿線大旅遊;推進合淮旅遊一體化,簽署了《合淮旅遊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與國內30多個城市簽署旅遊合作協議。整合資源,聯合周邊打造了“兩山一湖、合肥綠色之旅”、“科教之城魚米之鄉—合巢蕪之旅”,成爲安徽省十佳旅遊線路。

會展旅遊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從政策層面積極扶持會展旅遊業發展。爲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發展,去年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合肥旅遊業發展的意見》,市政府出臺了《合肥市加快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近幾年,我市會展管理的相關政策措施逐步推出並進一步完善。xx年成立了“合肥市會展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爲合肥會展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xx年5月出臺了《關於加快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成爲合肥會展管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xx年,市會展辦、商務局和財政局共同出臺了《合肥市鼓勵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市政府扶持會展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xx年,市政府又出臺了《合肥市大型會展工作保障預案》,進一步加強對會展的服務保障工作。xx年,市政府調整了合肥市會展領導小組成員,由常務副市長張曉麟擔任會展領導小組組長,並加強和充實了會展辦的領導,完善並健全了會展辦工作職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xx年,爲加強會展工作,促進會展發展,我市修訂了《合肥市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根據《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出臺了《合肥市促進和鼓勵會展業發展政策的實施細則》。

會展旅遊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由於絕大多數展會都是按市場化運作模式進行的,以往展會“撞車”、同一檔期多次重複辦展現象時有發生。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會展辦逐步加大了協調、引導力度,並通過會展行業協會來促進行業加強自律。現在,各專業會展企業及會展中心、體育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場地單位,依託各自特點分工協作、密切配合,辦會辦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會展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2、我市發展會展旅遊業劣勢分析。

旅遊資源相對貧乏。合肥地處內陸,與旅遊先進城市和旅遊資源豐富地區相比,不靠邊、不靠海,既無名川大山,也缺少像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等著名的旅遊景點,知名度不高,加之旅遊業起步較晚,旅遊產業規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旅遊業發展受到一定製約。歷史文化遺址雖多但可供參觀的成熟景點較少。目前我市旅遊資源普遍體量偏小,多爲歷史遺產類,其中包公墓系遷葬類,李府屬重建類,其它類型數量相對較少,在全國並不佔有很大優勢。

缺乏旅遊特大項目支撐。一直以來,我市缺乏旅遊特大項目支撐,存在着品牌效應較低,品牌支撐力不足的問題,缺少有震撼力的旅遊產品,現有產品規模較小,競爭力不強,不足以吸引遊客專門到合肥來旅遊。由於前期未能抓住機遇,加之投入不足,我市曾經失去了建設像蕪湖方特那樣具有震撼力的現代化主題公園的機會,這是合肥旅遊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缺憾。

會展業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國際性、全國性會展數量不足,具有特色的品牌展會不多,尚未形成象廣州廣交會、杭州西博會、廈門投洽會、深圳高交會那樣在全國有影響的品牌展會。與國內會展經濟發達城市相比,國際性會展太少,圍繞合肥及安徽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策劃舉辦的區域性會展也較少。會展業市場主體培育滯後。我市目前從事會展的企業只有60多家,而會展經濟發達的城市會展企業都在數百家,甚至上千家。會展企業不僅數量少,實力也比較弱,普遍存在規模小、資金少、觀念落後,經驗不足等問題,具有運作全國性、專業性展會能力的公司不多。與國內外著名的會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結構、技術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隨着我市會展經濟的迅速發展,會展人才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精通展覽設計、會展組織策劃,瞭解國際慣例,富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員十分缺乏。會展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格局尚未形成,會展保障服務的社會化與市場化程度低,綜合服務水平不高。

會展業發展體制不順。1、會展辦在協調工作方面:大型會展尤其是全國性展會涉及政府提供具體服務的部門多、時間緊、任務重,安全責任大,客觀上需要會展辦有很強的協調力度。2、會展辦公室只是臨時性協調機構,但日常協助企業申辦展會、組織協調各類大型會展活動的事務越來越多,現有會展辦設置狀況極不適應合肥會展經濟工作的發展要求。

城市承載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會展旅遊業是一個與城市承載能力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對展館、交通、賓館、通信及配套設施等方面要求較高,我市在展館、配套設施、保障能力等軟硬件條件上與發達城市相比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難以滿足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的需要。一是展館面積不足。除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展覽面積爲3.7萬平方米外,其餘3個展館室內展覽面積均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設施不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星級酒店、大型購物商場、高檔次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仍顯不夠,爲參會客商提供高標準的綜合配套服務仍難保證,展館仍處於單體經營狀態。三是國際航班明顯不足。由於自身條件等客觀原因的侷限,目前我市駱崗機場僅開通了合肥—首爾、合肥—香港兩個國際航班。稀少的國際航班,是我市海外客源市場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會展期間,道路通行不暢、公交運力不足、車輛停放難等矛盾也比較突出。

三、關於進一步促進合肥市會展旅遊業發展的建議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會展旅遊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但是,合肥會展旅遊總體看好,未來更好,機遇大於挑戰。只要我們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抓住難得的機遇,就會化被動爲主動,化挑戰爲機遇。爲此,建議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充實市會展辦的工作力量

針對會展業和旅遊業,合肥市會展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和旅遊局分別承擔了管理責任,但均各司其職,未能充分結合。特別是會展業,我市還缺乏一定主導推動力量,尚未完善相應的立法、監督機構。若要將會展旅遊作爲一產業發展,我市還缺乏一個管理部門。據瞭解,目前全國有十幾個省會城市設有獨立的會展機構(有編制)。xx年我市組織開展過一次“會展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提出“完善領導工作機制,調整充實市會展辦公室力量,將市會展辦公室列爲市政府直屬單位,由相關部門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建立一站式服務機制,提升宏觀指導和協調服務能力。”從我市會展旅遊經濟發展的實際來看,充實政府會展辦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如有編制問題限制,可採取從相關部門抽調工作人員,添人不增編的方式解決,建議市委、市政府認真研究。

2、加快會展場館建設,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建設和改造會展場館,以濱湖新區大型會展中心的建設爲契機,切實解決制約我市會展經濟發展的“瓶頸”,爲打造“中國會展名城“奠定場館基礎。進一步完善交通、通訊、餐飲、娛樂、商場等配套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高我市會展的綜合承載力。

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各項措施,強化激勵機制,優化會展秩序,認真研究並解決會展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及時協調處理好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全國大型會展的資源很多掌握在北京一些部委和行業協會手裏,在鼓勵會展公司主動對上爭取的基礎上,政府有關部門要主動參與幫助協調聯繫,以取得上級有關方面的支持,同時對一些影響大、吸引力強的展會,政府要在人力和財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工作網絡和聯動機制,特別是加強政府各部門、各縣區的聯動機制,形成有序、規範、快捷的籌辦和保障機制。

3、結合合肥市產業優勢和科教優勢,打造我市的會展品牌

在努力提升現有展覽規模檔次的同時,還要注意引進國際性、全國性會議及論壇的力度,在此基礎上,對照展會項目目錄,結合我省我市的產業優勢,力爭展覽門類更多,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外許多著名的會展旅遊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兩個占主導地位的會展品牌,把有限的資金集中使用到幾個影響大、效益高的重點市場上,如漢諾威的信息展和機牀展,義烏的小商品博覽會。建議根據目標市場需求分級定位,結合我市在產業、科教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重點打造幾個會展旅遊品牌,以此增強我市會展旅遊業的市場競爭力。xx年和xx年我市分別評出了諸如“家電博覽會”、“苗木花卉交易會”、“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等一批品牌展會,下一步應有重點地支持和提升這批品牌展會上規模、上檔次,爭取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主導品牌。

4、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集聚會展經濟人才

會展專業企業和人才的匱乏問題,已經成爲限制會展旅遊業務發展的重要瓶頸。比如上海就已遇到了“軟件跛足”的尷尬,但其迅速反應,將“10100工程”(三年內培養10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會展公司,培養100名會展專業人才)提上議事日程,目的都是爲了建起一個會展專業人才的“儲備庫”。在會展企業方面,合肥多數從業者都是半路出家的,雖然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專業底子薄,對國際展會運作模式瞭解不夠。要着力引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有實力的會展公司,培育一批在我市有基礎的會展龍頭企業,通過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和推動作用,鼓勵會展龍頭企業多辦展、辦大展,多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協會參與會展的組織和策劃,使我市的會展業能夠健康快速地發展。進一步完善會展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機制,造就高素質的會展人才隊伍。建議向全國公開招聘一批具有專業辦展經驗、有較強組織策劃能力的經理人才,鼓勵會展企事業單位引進和培養人才。

5、以打造旅遊目的地城市爲目標,修編旅遊總體規劃

圍繞“141”發展戰略,適應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形勢,重新編制《合肥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合肥市旅遊項目建設規劃》,構建面向2022年的合肥旅遊高標準、高水平發展藍圖。建議市政府面向全國旅遊規劃編制單位公開招標,組織入圍單位進行旅遊資源調查,編制旅遊概念性規劃,評選產生中標單位,整合方案,形成比較科學、完善的旅遊總體規劃。通過規劃編制,準確判斷旅遊發展大趨勢,擺脫面臨的產品老化、市場固化、周邊競爭白熱化“三化”困境,努力解決產品更新升級、創新市場營銷手段、實現市場的突破問題。

6、建議組建合肥市旅遊集團,提升我市旅遊景區和旅遊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建議由市旅遊局牽頭,聯合合肥的4a景區、部分賓館、旅遊車隊,幾家較大的旅行社和涉旅企業,組建合肥市旅遊集團,對合肥的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做強做大合肥旅遊業。旅遊集團成立後,市旅遊局代表市政府從宏觀上進行管理,市旅遊集團則按現代企業制度進行經營。同時,深化國有旅遊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1-2個年收入超10億元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旅遊集團。拓寬旅遊融資渠道,深化旅遊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民營資本、社會資本進入旅遊行業,開辦旅遊項目,建立以政府投資爲引導、社會資本爲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形成穩定、持續的投入支撐體系。

7、加快旅遊大項目的建設,抓好旅遊產品的開發

實施“太陽工程”,以引進特大旅遊項目爲突破口,提升合肥的旅遊形象。圍繞濱湖新區、經開區等重點區域,圍繞國家鼓勵的和我們需要的,策劃一至二個超20億元的休閒娛樂或主題公園項目,專人負責,對外招商,力爭年內有實質進展。推進《合肥市加快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28個重大項目的建設,繼續加快現有景區景點建設,重點推動紫蓬山森林公園、大圩都市農業公園和岱山湖創建國家4a旅遊景區;四頂山風景區項目要加快工作力度;瑤崗渡江戰役紀念館要精心策劃好運作方式,更多體現旅遊內涵;推動豐樂生態園、肥西老母雞生態園二期工程建設,打造一批高星級農家樂。建議在中博會晚會“江淮和暢”的基礎上,打造一臺具有“徽風皖韻”特色的大型舞臺演出,定期上演類似於“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一類的大型實景演出節目,以宣傳合肥,量身打造合肥的旅遊品牌。

8、順應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趨勢,推動區域旅遊合作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推動區域旅遊合作。一是加強融入長三角。抓住《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通過國家評審的機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與長三角城市的無縫對接;加快推動合肥旅遊集散中心與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互聯互通,爭取納入新華東旅遊線,加快建設長三角地區的觀光休閒度假基地。二是推動與中部、南部城市協作。抓住合武高鐵營運的機遇,推動與武漢等中部城市的深度合作。積極主辦“中國南方旅遊城市協作體第十一屆年會”,推動與南方10多個城市旅遊一體化建設。三是立足省會經濟圈,加強全省旅遊合作。緊緊圍繞省會經濟圈建設,充分發揮合肥“依山傍水”,周邊溫泉、湖泊、森林、山崗等度假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建設全省旅遊中心城市。開展環巢湖區域旅遊合作,加強與合巢六旅遊合作;貫徹合淮同城化戰略,推動合淮旅遊一體化。建議市政府協調合六巢淮四市電話區號統一工作,推動戰略合作。

9、關於幾個具體問題的建議

1、作爲合肥新十景之一的墨荷園即將對外開放,目前該景點還存在用電難問題,建議儘快協調解決;

2、建議對外地旅遊車進入合肥市區的通行證辦理手續進行優化;

3、李鴻章故居停車難問題建議抓緊解決;

4、建議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協調和推動我市部分高校向社會與遊人開放工作。

【第13篇】旅遊業發展調研報告

一、全市旅遊業發展現狀

(一)領導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旅遊業的發展,不斷研究旅遊發展思路,將發展旅遊業作爲xxxx未來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來抓。xxxx4年,爲進一步整合全市旅遊資源,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升級發展,xxxx市成立了xxxx民俗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爲下一步實現旅遊強市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擴展旅遊線路。爲進一步提升旅遊產品競爭力,xxxx市研究設計了一日遊線路方案,並邀請中國旅遊研究院專家組對全市旅遊資源進行了普查,目前正在編制《xxxx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實施方案》。邊境旅遊方面,通過外事途徑與朝方積極溝通,開通了會寧1日遊、清津2日遊、七寶山4日遊等線路。其中,會寧1日遊線路的交通方式採取中方旅遊客車直接運行至會寧市,從而成爲吉林省轄區內除琿春-羅先以外第一個開通國際旅遊客運班線的邊境縣市。

(三)加強景區建設。近年來,xxxx市緊緊抓住地域、民俗、文化、歷史等優勢,不斷加大景區建設投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提升接待能力。尹東柱故居、三合望江閣擴建完工,東盛涌鎮仁化村海蘭江民俗園正式對外開放,旅遊服務中心項目編制完成可研報告。同時,xxxx市不斷加快旅遊景區建設的規範化、標準化步伐,xxxx年以來,大成中學展覽館、琵巖山一鬆亭景區、xxxx地名起源之井泉評定爲國家aa級旅遊景區,馬蹄山旅遊度假區、尹東柱故居評定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使旅遊景區的建設和發展更加規範和標準化。

(四)強化宣傳推介。近年來,xxxx市通過成功舉辦5屆蘋果梨花節,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各界朋友來xxxx市旅遊觀光,投資洽談,欣賞蘋果梨花特色景觀,領略中國朝鮮族民俗文化,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對外開放水平。同時,還積極組織參加各類旅遊交易會,充分利用主流媒體、網站等多種形式,加大旅遊產品宣傳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營銷效果。xxxx年至xxxx年,全市共接待遊客259.0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45億元。

(五)加強行業管理。xxxx以來,爲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等旅遊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旅遊市場執法檢查工作力度,規範和整頓旅遊市場秩序,xxxx市組建了旅遊監察大隊,通過提高標準化服務質量、開展專項檢查、建立旅遊安全長效機制等有力措施,切實保障了全市文化旅遊市場秩序和環境的不斷改善。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xxxx市旅遊業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軟環境、硬環境建設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總體來看,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

(一)旅遊體制機制不健全。旅遊產業的發展需要健全的體制機制作爲保障。xxxx市的旅遊業發展剛剛起步,相比旅遊業發達城市,相關政策還不完善,特別是扶持政策缺乏力度。投融資平臺尚未搭建,旅遊業發展受到資金瓶頸的制約。另外,xxxx市旅遊資源雖然擁有區位、歷史、文化優勢,但招商引資力度還不夠,旅遊項目數量不多。

(二)旅遊基礎設施薄弱。xxxx市雖有不少旅遊景點,但景點少,缺乏真正留得住人、留得下消費的,旅遊收入缺乏支撐點。同時,現有住宿設施規模有限、缺乏特色,接待環境與服務質量一般;餐飲行業開發不足,缺乏高檔次的就餐環境和設施;旅遊購物設施數量少、檔次低,品牌開發宣傳的力度也較小。

(三)旅遊服務和推介水平不高。目前,xxxx市缺乏外聯能力強的旅行社,旅遊線路開發層次低,旅遊活動不豐富。近年來舉辦的梨花節、松茸節、啤酒節等旅遊文化活動缺乏國內外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專業化、市場化程度。另外,全市大多數旅遊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服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有待於進一步提高,行業培訓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旅遊業的軟環境建設、企業的誠信建設等方面的管理還存在着一些薄弱環節,旅遊市場秩序還需進一步治理和規範。

三、相關建議

旅遊業是低碳產業、無煙工業,是傳統服務業中的主打產業。它是資源消耗低,帶動係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綜合性的支柱產業。我們要緊緊抓住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深入實施的有利機遇,因勢利導,採取強有力的對策措施,努力實現xxxx市旅遊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深對發展旅遊業的認識。旅遊業以其遊客的廣泛性,消費的多層次性逐漸成爲縣域經濟中具有相當活力和生機的產業。加快發展旅遊業,有利於城市軟實力建設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旅遊業是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綜合性產業,不僅體現在直接爲交通運輸、賓館餐飲、商品貿易、景區景點帶來資源和市場,而且間接帶動和影響農業、工業、城建、文化等行業發展,還能刺激金融、保險、信息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更爲重要的是,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城市居民素質和文化修養普遍提高,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城市人文氣息、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城市軟實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我們要樹立大旅遊大發展理念,真正認識到旅遊業是縣域經濟的一個支柱,第三產業的龍頭,抓旅遊業也是抓經濟發展,抓旅遊業也是抓城市軟實力建設。

(二)加快旅遊規劃設計步伐。規劃作爲開發建設的基礎和前提,直接決定旅遊業佈局、發展速度和效益。旅遊業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產業,要把其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進行統籌規劃,在進行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規劃、村鎮規劃時都要充分考慮旅遊業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們要加快推進《xxxx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實施方案》編制步伐,重點打造和推介以xxxx地名起源之井泉、三合百年故居、龍山朝鮮族民俗文化村、朝鮮族民俗博物館、朝鮮族民俗文化廣場爲重點的民俗風情遊,以尹東柱故居、大成中學舊址、琵巖山一鬆亭、間島日本總領事館遺址、瑞甸書塾舊址、明東學校、三一三反日義士陵、十五萬日元奪取事件舊址、朱德海故居址、韓樂然展館、百年滄桑爲重點的紅色文化遊,以赴朝旅遊、三合望江閣、汗王山城遺址、清水山城遺址、船口山城遺址、養參峯山城遺址爲重點的邊境休閒遊,以馬蹄山旅遊度假區、萬畝果園、東方熊樂園、東盛涌鎮海蘭江民俗園、天佛指山自然保護區爲重點的生態鄉村遊等多條旅遊線路,逐步形成以總體規劃爲統領,分區和專項規劃爲支撐,項目規劃爲着力點,各級規劃相互銜接、統籌協調完善的旅遊規劃體系。

(三)加強對旅遊業發展的扶持。當前xxxx市旅遊業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內外部環境和條件都有利於旅遊產業加快發展。我們要把旅遊業作爲新興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扶持。要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把旅遊業發展作爲全局性、戰略性的工作來對待和扶持。要充分發揮市委、市政府在旅遊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切實加強政策扶持、財政支持、金融支持、旅遊從業人員培訓以及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方面的扶持,進一步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旅遊業由部門單一管理向社會綜合管理的方向轉變,各級各部門要樹立全市一盤棋的思想,形成通力合作、整體聯動的格局,共同推動全市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四)加大旅遊業對外開放的力度。旅遊業是一個跨國家、跨地區、跨行業綜合性極強的經濟產業。要堅持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旅遊投入路子,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促進大招商,爭取大支持,帶來大投入,換來大發展,努力提升我市旅遊開發的檔次和品位。我們要充分利用梨花節、松茸節等現有節慶活動平臺,持續開展宣傳推介活動,提升旅遊品牌效應。按照爭取上級支持、吸引外來投資、激活民間投資的思路,放寬市場準入,積極鼓勵社會各類資本、企業依法投資xxxx市的旅遊產業。要不斷推動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努力探索跨地區、跨行業之間的聯合,培育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旅遊企業集團,帶動全市整個旅遊業的發展。

(五)加緊旅遊景區升級步伐。要不斷完善現有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景區創建工作,具體要做到景區道路基本暢通、旅遊交通指示牌和旅遊標識基本完善、景區衛生間基本達標、景區停車場滿足遊客需要、旅遊安全和資源保護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旅遊商品方面,要充分利用松茸、蘋果梨等地方特色產品,培育和塑造具有民俗、文化創意的品牌。同時,要加快發展有特色、高檔次的旅遊賓館酒店、餐飲等配套設施,不斷提高整體旅遊服務水平,展示xxxx市的良好形象,使遊客在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都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