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農村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農村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農村調研報告 篇一

一、幾點啓示

1、要建設新農村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帶頭人。華西村經濟的發展,吳仁寶在其中發揮的核心作用,沒有吳仁寶,華西固然也能像其它農村一樣能得到發展,但是要想取得今天的鉅變,恐怕很難。正是由於有吳仁寶這樣的好帶頭人,華西才先後實現了“電話村”、“彩電村”、“空調村”、“汽車村“、“別墅村”。因此,新農村建設必須要有一個無私奉獻、信念堅定、能領着羣衆共同致富的好帶頭人。

2、要建設新農村必須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華西村正是立足本地資源,從發展小五金起步,逐步發展壯大。農村與農村的情況不同,經濟基礎也不一樣,資源優勢也不一樣,我們只有從實際出發,立足本地實際,找準符合本村的發展道路,才能走上富裕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3、要建設新農村必須必須要堅持制度創新。華西村從實際出發,制定了一整套具有華西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分配製度,創造性地提出了提出“一分五統”(即村企分開,經濟統一管理、幹部統一使用、勞動力統一安排、福利統一發放、村建統一規劃)的發展建設大華西的新舉措,建立了“企業合作制、廠長負責制、經理監管制、工代議事制”的管理體制,對員工實行“首位高工資、末位淘汰制、違章辭退制”,在分配機制上,堅持“少分配,多積累;少拿現金,多入股”,這些創新理念和舉措,吸引了大批有識之士,來這裏創業,使華西村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華西經濟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

4、要建設新農村必須首先發展農村經濟。華西村在吳仁寶老書記的帶領下,經過四十多年的艱苦創業,把華西建成了年產值超過400億元,聞名全國的“天下第一村”。華西發展了,華西人富裕了,正是因爲有這樣的經濟實力,華西的村民才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因此,農村要發展,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從發展農村經濟做起。華西的證明,只有走集體經濟道路,發揮集體的力量,才能在農村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實現共同富裕。

二、今後工作的思考

借鑑外地成功經驗,作爲一名組工幹部,我感受最深的是,當前我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建好班子,配強隊伍。華西村之所以能夠永葆先進,取得今天如此輝煌的成績,最關鍵的就是有一個好班子,一個好的領路人。我們要借鑑華西村的經驗,一是要在村級班子建設上,着力打造村級領導核心。二是要在黨員隊伍建設上,注重發揮黨員模範作用。在農村黨員中深化和拓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在武廣客運專線等重點工程項目上發揮把好無職黨員帶頭作用。三是在後備幹部培養上,大力培養村級後備力量,保障班子隊伍持續發展。通過建立健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長效機制,實現“制度管人、有章理事”,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號召力。

2、理順思路,強化管理。要通過強化制度管理,進一步推進基層的民主建設,一方面落實好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的“四民主二公開”制度。另一方面抓好黨內民主,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加強黨員幹部與羣衆的交流,暢通聯繫渠道,讓羣衆監督黨員,評價黨員,要廣泛收集當前羣衆反映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以及對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根據各村的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制定本區的發展目標規劃,力求使發展規劃科學合理、符合實際,達到羣衆滿意。

3、抓住關鍵,促進發展。目前,我區農村位於城郊結合部,正處於農村城市化建設的大好時機,近3-5年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期,要想實現持續發展,必須立足於當前,規劃好長遠。首先,做好羣衆教育培訓工作。通過組織講課、技能培訓、學歷教育等措施,加強對羣衆的教育工作,真正培育一批“懂科技、會管理、善經營”的新型農民,讓羣衆確立新的發展理念和發展規劃,克服“小富即安,小進即滿”思想,形成人人謀發展,人人思發展的良好局面。其次,依託處於城鄉結合部的區位優勢,鼓勵和引導羣衆發展二、三產業,壯大區域經濟。圍繞區委提出的建設中部地區率先發展的現代化經濟強區的戰略思路,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好土地的最大效益。

4、突出重點,統籌兼顧。一是進一步加快村級活動場所建設,進一步豐富羣衆的精神生活。二是要加強依法治村,進一步提高新農村科學管理水平,以明確崗位目標管理責任制爲核心,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完善村務工作流程,努力建立程序規範、便民高效、權責一致的一整套依法行政體制機制。三是深入開展信息化建設,提高村級領導層的運行能力,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提高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創新能力,通過信息系統和信息資源的利用,爲村級經濟發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三、關於新農村建設的思考和建議

在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模式的探索方面,華西的經濟發展帶給我們很多好的經驗和思路,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1、長效機制問題。不可否認,老書記對華西村的巨大貢獻,在老書記的帶領下,華西村逐步發展壯大,規模在日益龐大,華西村合併了周圍的10多個村,村黨委現有31個支部,38名副書記,14個常委,10多名候補委員,村集體下設了50多家企業,人員結構和組織層次也在日益增多。老書記在華西村擔任了48年的書記,個人影響力、控制力應該來說是深入人心、舉足輕重,但是,個人的影響力和威信力在一個地方被過分的強調,當個人的控制力遠大於一個羣體的控制力之後,不知道是否是一件正常或不正常、合理或不合理的事情,一旦老書記的控制力和影響力不存在後,華西村是否仍然能夠平穩、健康的發展,以前所隱藏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個人、集體和私營經濟利益分配問題,華西中心村和大華西村之間的矛盾問題是否會有所爆發,老書記培養起來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是否有能力駕馭這些複雜局面。個人認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應該建立一種更加長效的、科學的、合理的管理體制來保障村級經濟的健康發展,更多的應該體現出制度的、體制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而不是依靠個人的決策能力。

2、激勵機制問題。目前,華西村成立的50多家企業中,絕大多數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都是老書記的子女或親屬,我們不過多的評價老書記的這種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是否可行,對我區是否有借鑑意義,但是,如何來保障村支兩委成員的正常、合理的經濟待遇、政治待遇,如何更好的發揮農村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既保障村民集體的利益不被侵犯,也要保障好村支兩委成員正常、合理的經濟待遇是我們新農村建設中應該探索和研究的課題。不至於因爲村級換屆工作讓一些村上幹部的辛苦和努力付之東流,挫傷了基層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3、環境問題。華西村的經濟發展我們有目共睹,華西村環境惡化趨勢,我們也不容忽視,作爲農村,山清水秀的田園景色正在發生變化,華西村正在承受城市化、工業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大型的毛紡廠、鋼板廠等工業企業的相繼建立,企業規劃的不合理,使得當地環境有惡化的趨勢,空氣混濁、水源變差,這對我區正在建設的新農村應該也是一個警示,我們在發展農村經濟應高起點規劃,高起點建設,更多的應注重環境資源的保護,注重人居質量,不能以犧牲環境爲代價來發展農村經濟。

農村情況調研報告 篇二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方針使我國開放城市一片繁榮。據不完全統計,20xx年,我國西部包括四川,雲南,貴州等多省份的進城務工人口達到了農村總人口驚人的百分之四十,而且這一比重還在不斷增加!使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的首要因素就是收入差距,農村與城市的收入差距已經發生了嚴重失衡。對此,我進行了關於農村收入情況的調查,以下是這次調查的具體內容以及我對此情況的分析。

一, 調查目的

“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阻礙我國長期滯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座大山。其中,讓農民實現增收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將通過調查四川農村探討當前農民的收入狀況,收入結構和困難。分析提出解決的建議性方案。

二, 調查時間

20xx年7月25日至20xx年8月15日

三, 調查對象

四川成都金堂縣農民

四, 調查方式

採用抽樣問卷調查和走訪調查的方式,考慮到農民文化程度問題,以口頭問卷,我們填寫調查問卷進行。此次調查問卷有效份數500份。

五, 數據記錄與分析

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統計了農民主要收入金額及來源的項目,調查結果如下。

(1) 收入來源

(2)主要勞動力收入金額

(3)受教育程度

由以上統計數據,從收入結構來看,農民收入結構單一,收入來源項目極少,傳統的務農已經完全慢慢失去了主要來源的地位。農民進城務工慢慢在農村人口獲取收入的比重慢慢加大已經成爲農村的新常態。從收入方面來看,農村和城市的差距過大,農村的傳統務農完全成爲了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農村與城市收入呈現對稱式圖案,低收入人羣佔據了農村人口的大部分。遠遠落後於城市人口,也成爲了拖累我國GDP的主要原因。從學歷來看,文盲佔據了半壁江山,文化素質低下,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極低也是農村的一大特點!

六, 農村收入現狀的緣由

(1) 農產品供求關係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物質的價值量決定價格,供求關係在一定範圍內影響價格波動。農產品是最基本的一種產品,也是一種普遍的產品。生產門坎低,作爲基本戰略儲備物資,供不應求的情況國家絕對不允許發生。所以,即使價格在短期內波動,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漲價。整體上遠遠低於物價水平的漲幅。隨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物支出上人們所需要的支出已經越來越少。而其他方面支出卻越來越多,享受型需求增多必定伴隨服務行業的供求關係的改變,讓其他行業的整體價格漲幅遠遠高於農產品漲幅。所以,農產品在國民經濟的地位慢慢衰退,供求關係的改變讓農民的地位與收入一落千丈,傳統農業在社會發展中慢慢被淘汰似乎已經成爲歷史的必然!

(2) 農民整體素質低下

我國農村受傳統小農經濟的影響,大多數農村勞動力小農經濟意識太強,思想保守,滿足侷限於吃飽穿暖,只看到眼前利益,安於現狀。缺乏理想,對新觀念,新事物,新技術反應冷淡,不願意冒險。缺乏商品意識和經營意識,與如今的市場經濟顯得格格不入。農村一直作爲文化和經濟困難地區,生活水平極爲低下,而教育是一項長久且不能很快實現收益的投資,即使國家在大力扶持農村地區教育。但是任然缺乏受教育的主動性,農村地區孩子高中甚至是國中就輟學已成爲農村的一種平常事。由於農民本身對教育素質不高,對於教育問題的不重視從小影響了孩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一帶又一帶人從事着幾乎一樣的生活-年輕外出打工,孩子留着家裏老人看管,老了回家務農看管孩子的孩子……。惡性循環一直在農村持續着而且沒有任何可觀的改變。

(3) 開擴創新意識不強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民數量遠超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然而,美國作爲一個發達國家,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出產量和出口量卻一直局世界前列。在美國,農場主也意味着是一個家境不錯的有錢人,而中國,說到農民的家境意味似乎所有人都會想到同樣一個詞語“窮”!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們從種植方式的方式的對比可以看出。在美國,一個農場主有着千畝土地,機械化作業,甚至直升機撒農藥,現代化農業程度可見一般。而在中國,完全肩挑背抗,傳統種植方式千年爲變,機械化程度太低,效率極爲差。這大大提高了種植成本,和機械化種植的完全喪失了競爭力。既然有同等低廉成本同樣產品,那麼,農產品的價格與利潤低廉,農民收入極低就是一件顯而易見的事了。所以,農民收入不高,是缺乏創新意識,難以和國際化接軌。不懂得如何減少勞動量,利用規模優勢和勞動力優勢更好的降低成本。始終處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和商品化經濟的步伐越偏越遠,收入和在商品化經濟中行走的人越差越遠。即使進城務工,也只是商品化經濟的勞動力來源,一種幫別人辛苦工作自己得微薄收入的底層人民。沒有創新思維,沒有突破的理想,他們的低收入怪圈,便將永遠持續下去……

(3) 政府及國家引導力度不夠

我國改革開放之初的發展政策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在幫扶帶動其他人,

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沿海開放城市收益於此已經富裕繁榮了起來,也吸引着大量西部貧困地區的農民前去。然而,嚴重的地域歧視和身份歧視讓西部農民工始終是一個弱勢羣體存在在繁榮的城市,他們不能在政壇建言,也不懂什麼權利。不過,他們會憑藉勤勞的雙手吃飽穿暖,卻,也僅此而已…。政府及國家卻更多的顧忌“納稅人”的感受,對外來務工農民重重政策歧視,貧窮的出身讓他們對這種歧視習以爲常。在歲月與社會的雙重摺磨中,他們已經如司空見慣的麻木了。又或許,是爲了更好的生活,他們選擇了默默無聞的忍受。這便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大家都沒多大意見的活着,國家也不願太多的投入精力打亂這種平衡,畢竟,這是一種高投入低回報的買賣…。經管,這幾年來,西部大開發,回鄉創業的號召在西部地區如火如荼的進行着。然而,在四川的一些小農村,可以看到,更多的是標語,更多的只是一個年幾百元的補助,其他任然如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國家給的各種農業補貼確實很費心費力了,卻是吃力不討好的事。農民基數太多,只靠發錢對於解決貧富差距過大隻是杯水車薪,如何引導農民走入創業者的行列,走出一輩子靠苦力取得微薄收入的困局,如何解放和發展農民的思維和方法,更好的融入市場經濟纔是政策解決農民問題的根本。農民的收入低廉歸根來說由於農民工人口數量太大,工作崗位競爭激烈,導致企業主可以肆無忌憚的壓榨農民工的勞動力,保障農民工的人權和利益,解決就業問題,實現機械化,科技化,高效化的農業生產,纔是政策所需要保證,和授予的“漁”!

(4) 農民負擔較重

據統計,農村大部分家庭都有兩個甚至更多孩子,而且早婚早孕現象在農村是普遍現象。甚至,自己得兄妹和自己得孩子一樣大情況也時有發生。孩子的培養是很大的一筆投資,一個孩子上學的基本生活費,學費,各種其他費用就會是一個家庭不小的負擔,何況多個孩子。對於本來收入就微薄的家庭無異於雪上加霜。這也常常導致孩子中途輟學,進而到社會繼續上一代人當農民工。經管國家已經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然而,地域歧視讓農村地區孩子的受教育資源遠遠落後於城市,要想獲得同等教育資源,他們將付出比城市人多幾倍的資金,然而,他們能負擔得起嗎除此之外,隨着物價上漲,各種肥料等農資物品也是水漲船高,然而。農產品價格卻跟不上物價水平,導致了農民負擔越來越大…。.

七, 對改善農村收入現狀的建議

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思想覺悟,引導創業。

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加大技術幫扶。在各個貧困地區設置試點村,使用先進技術進行農業種植,引導創新開闊。以引導爲主,倡導土地承包,採用機械化作業,政府資金和技術扶持,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農業機

械化,規模化,現代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力。積極創辦具有鄉鎮特色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追求現代人的“綠色無污染”時尚,倡導多方面多元化農業種植。扶持農民的果樹,商品蔬菜,糧食等多種作物的種植技術。扶持農民積極開發第二,三產業,實現多元化增收,充分利用好自身優勢,揚長避短,實現農民競爭力!

農村狀況調研報告 篇三

在前段時間對無照經營的調查摸底工作中,筆者對農村工商所轄區無照經營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的瞭解,現對無照經營的現狀,原因及應採取的對策淺議如下:

一、現狀

農村工商所轄區的無照經營戶主要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的街道、集貿市場、居民區。無照經營較集中的行業有:小百貨、小飲食、副食、理髮等,經營範圍多數要求必須經過前置許可審批,呈現出規模小、成本低、營業額少、零星分佈的特點,無照經營的現象十分普遍。無照經營戶佔經營戶總數的比例相當大,有的鄉鎮,無照戶的數量甚至超過了有照戶,而且有擴大蔓延的趨勢,可謂問題嚴重,形勢堪憂。

二、原因

通過對無照經營戶的深入調查瞭解和行業特點、人員結構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從業人員的法制觀念淡薄,自覺申辦營業執照的意識不強。大部分無照經營戶沒有認識到無照經營是一種違法行爲,認爲自己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養家餬口視爲天經地義的事,完全是個人行爲,用不着國家和政府來管,不必辦理營業執照,只要交齊“皇糧國稅”(稅收)就行了,誰也管不着。由於意識上存在偏差,根本就沒有把營業執照當成一回事,更談不上自覺主動地申辦了。

(二)小本買賣,老年人經營戶較多,增加了辦照的難度。在鄉鎮很多無照經營戶營業額少,規模小,而且一般是從事小百貨,小副食經營的老年人,或者是利用自己門面做點小買賣的非正規“生意人”,他們有自己的主業,擺攤設點只是副業,要求他們辦理營業執照,難度相當大。

(三)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干擾行政執法,影響辦照率提高。鄉鎮一級與農村和農民緊密相連,傳統的宗族思想根深蒂固,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工商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面臨着來自農村宗族勢力和守舊勢力的嚴重干擾,阻力重重,查處取締無照經營困難很大。由於違法經營行爲得不到及時查處和打擊,造成羣起而效仿的局面,無照經營現象愈發蔓延。

(四)工商部門力量單薄,人手不夠,加上工作任務繁重,經費沒有保障,致使出現監管不到位的情況。現在農村所人員嚴重不足,一個所管轄幾個鄉鎮,線長面廣,而農村經營戶大多較分散,憑几個人的力量顯然不夠。加之工商部門雖然實行了條管,但經費基本還是自收自支,沒有保障,爲了保證工資發放和正常運轉,必須把收費放在首位,對無照經營的監管只是“兼管”,監管執法出現漏洞在所難免。

(五)有的前置許可部門不按法定時限頒發許可證,有的對鄉鎮一級的經營戶疏於管理,出現監管死角,還有的甚至只收錢不發證,致使工商部門無法辦理頒發營業執照。

三、對策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認爲要使無照經營現象減少甚至基本杜絕應採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廣大經營者的法制觀念。只有增強經營者守法經營的意識,在全社會形成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濃厚氛圍,主動地申辦營業執照才能成爲廣大經營者的自覺行爲,無照經營較普遍的狀況才能根本上改變。

(二)取消個體工商戶管理費的收取,在財政上對工商部門的經費開支提供全額保障。只有真正實現了“吃皇糧”,工商部門才能真正轉變職能,轉移工作重點,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上來,才能對無照經營現象進行有效查處和打擊。

(三)在辦照上實行最低營業額“起辦點”制度,即達到了規定的最低營業額纔要求辦理營業執照,沒有達到最低營業額的可視爲試營業,試營業的期限根據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個體戶的發展情況而定。

(四)全力爭取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有關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五)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堅決按行政許可程序辦事,不能從部門利益出發,爲無照經營亂開口子,提供便利條件,對違反程序亂辦事和不按法律規定時限辦事的單位和個人要追究責任,從管理體制上着手鏟除無照經營滋生的土壤。

農村調研報告 篇四

下到村裏,劉書記的話變立即變得更加立體和鮮活起來。

和大多數中西部農村一樣,曲風村很難見到年輕人,當地流行一句話:;農村有;三多;鼻涕多的孩子,頭髮多的婦女,鬍子多的老頭。

賀大爺和老伴,都已年過80,他50多的兒子都已經當了爺爺。5個兒女除了老二住着離他較近,其他都不在身邊。老兩口有承包地1畝8分,由於年事已高無法自耕,都已租包轉出。轉出每畝年收入650元。2012年國家出臺了新型農村養老制度,要求所有農村老人必須辦理,解決老有所養。當問及賀大爺和老伴是否有領到養老金時,兩位老人都表示否認。一旁陪同鄉鎮幹部解釋到,農村養老金是交的多拿得多,目前交的村民只佔到全村的5%。其中主要原因:一是農民太窮買不起保險,二是農民對養老保險信任感不足,三是絕大部分青年在外務工,較難推廣。於是每年靠1畝8分地租包轉出的所得的1100來塊,就是賀大爺和老伴全部的家庭收入來源。

馮大叔,男,51歲,和妻兒一家3口人住在垣上。居住的窯洞異常簡陋,昏暗,髒亂,並伴有濃烈的異味。馮大叔的妻子有智障,據說是她姐姐在火車站撿回來的操南方口音的媳婦。由於交不起學費,8歲的兒子輟學在家,以至於當我們在早上10點大部分孩子都學校讀書的時候走進窯洞時,發現他坐在炕上,呆呆地望着斑駁不堪的牆壁。由於老馮家情況特殊,縣裏已經準備將其列爲低保戶對象。我們調研組也爲其送去了300元的慰問金。大夥都勸老馮還是想辦法讓孩子上學,老馮盯着裝慰問金的'信封默不作聲。大家心裏都清楚,一點慰問金和幾句勸告,對於讓孩子重新回到課堂來說,太微薄了。我們離開的時候,老馮和他的兒子似乎沒有什麼表情只有他的智障的妻子一直在憨憨地笑。

調研期間,我和搭檔裴凌罡被安排住在曹大哥家。大哥名叫曹文產,43歲,一手好廚藝,村裏紅白喜事都是掌勺人。家中5口人:老父親、妻子、女兒、兒子。大哥的女兒剛剛大學聯考完,成績還沒出來就到縣城去打工了;大哥的兒子讀到高二,不想繼續讀了,大哥將他轉到縣裏的職業高中學廚藝;大嫂有冠心病,醫生說不能生氣、不能勞累。但多少年來,她一直毫無怨言地悉心照顧着由於一次腦出血,變得神志不清,行動不便的公公。

據說曹大哥是還在村裏務農的最年輕的男丁,由於大嫂身體不好,曹大哥一個人擔當了家裏所有的粗活、重活。曹大哥家裏勞動力並不充足,需要花錢的地方也很多,但收入在村裏算的上中上水平,也是村裏人眼中的“致富能手,和村裏很多其他農戶形成反差。爲了一探究竟我們在曹大哥的田間地頭認真地向他討着“致富經。

“現在國家政策好,日子咋能難過哩?關鍵還是自己不能懶,而且會動腦筋。”曹大哥現在打理着7畝水澆地,包括:4畝李子樹和甜瓜,2畝棉花和1畝柏樹苗;垣上還有15畝蘋果樹。這些都是經濟作物,收益都比小麥和玉米高。但是種植的投入成本和種植難度也更高。曹大哥讀過一年農林技校,每年都訂閱《山西果林》雜誌,以此瞭解果林知識和市場信息,來確定要種植的果木以及聯繫購入幼苗。1997年曹大哥開始在靠世界銀行貸款在垣上整理出的坡地上種植蘋果,但是當時村裏多數人嫌垣上交通不便,蘋果樹結果時間太長、前期成本高不願意種。而那一年曹大哥買一臺拖拉機,一口氣承包了15畝地種蘋果。XX年他收穫了第一批蘋果,拖拉機也成爲他農閒時跑跑運輸的工具。

農村調研報告 篇五

爲推進新形勢下的農村社會管理工作,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按照縣委、縣z政府要求,我鄉組織開展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調研活動,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農村社會管理的現狀和成效

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前農村基層社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呈現主體多元化、內容複雜化、形式多樣化的特點。當前農村社會管理狀況和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因發展與羣衆訴求矛盾變化。隨着經濟的發展、改革的推進和法制的完善,人民羣衆的利益訴求在不斷變化。農村新政策的執行中產生的新型社會矛盾逐步表現出來,成爲影響農村基層社會穩定的熱點、難點問題,且呈逐年增長之勢。在試點農村宅基地頒證過程中,各種矛盾表現比較突出。z政府各種惠民政策理應得到羣衆的理解和支持。然而,隨着社會的發展,羣衆對z政府爲民辦實事的要求和期望越來越高,自我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盲目的曲解法律法規,矛盾突出。我鄉移民安臵點,部分移民對土地問題、房屋問題訴求多,鄉黨委、z政府嚴格按照文件精神落實安臵政策,多次做工作,但移民上訪、鬧訪問題仍無法徹底控制。

二是農村綜治維穩、治安管控、特殊人羣管理。農村社會安全形勢相對穩定。鄉、村兩級定期開展各種不穩定因素大排查,將排查結果及時上報、落實措施解決。特殊人羣的管理控制工作日益完善,對社區矯正人員一人一檔管理;對服刑人員、刑釋解教人員建檔管理;對重點上戶等重點人員定期上門溝通疏導、掌握動態;對流動人口管理仍未規範,由於流動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收入不穩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管理困難;對精神病人高度關注的特殊人羣,農村精神病人由於家庭困難絕大多數得不到治療,流散在社會給社會,給社會治安帶來隱患。

三是農村文、教、衛、公益性事業的發展。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近年來,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羣衆反映很好。農村垃圾池、農家書屋、村健身場所等各項基礎設施的完善,羣衆積極性高。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的落實完善。農村網絡信息管理問題日益突出,羣衆對農村網絡信息的要求較高,有待進一步普及落實。

二、農村社會管理中存在問題與困難

一是基層組織者法律知識欠缺、工作方法簡單。村、社基層工作者自身法律知識欠缺,對於一些政策規定自身未吃透,解釋工作開展困難,容易造成新的矛盾。一些基層組織工作浮於表面,對可預見的矛盾沒有做過深、過細、過實的工作,不能與羣衆進行心貼心的交流與溝通,容易導致矛盾激化。

二是羣衆基礎比較薄弱。在當前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利益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羣衆訴求日益多元化、複雜化和利益化的形勢下,農村基層組織忽視社會管理,缺少與羣衆的溝通交流,對羣衆關心不夠,發現矛盾、化解矛盾的行動遲緩、水平不高,組織力和號召力不強,羣衆有了矛盾直接找鄉、縣解決,甚至採取上訪、鬧訪等方式,從而影響社會治安。

三是基層綜治工作有待加強。對特殊重點人羣的管控工作有待進一步落實、完善,其中流動人口管理、重點人口管控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環節。農村基層力量薄弱,對重點人羣的管控仍存在空檔問題,鄉鎮基層力量嚴重不足,有待加強完善。

三、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對策

要減少影響農村安全穩定的因素,提高農村基層社會管理水平,要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

一要加強農村組織建設。基層各級黨委、z政府要進一步提高依法辦事,依法管理,依法處理各種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提升基層組織做羣衆工作的水平,提高基層組織的號召力和控制力。

二要完善矛盾化解機制。針對影響農村基層社會穩定的主要是面廣量大的各類矛盾這一特點,要建強基層調解組織。完善人民調解隊伍結構,吸收具有一定學識、一定基層工作經驗、熟悉法律知識、會做羣衆工作的人員擔任調解員,加強調解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調解隊伍的素質。

三要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廣大羣衆、村社幹部缺乏法律知識是影響農村基層社會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因,爲此要廣泛開展法律進農村、法律進社區活動,加大法制宣傳力度,教育羣衆要誠信守約,尊老愛幼,鄰里和睦,正確處理婚姻家庭和鄰里糾紛;加大對羣衆的心理疏導,引導羣衆通過協商、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解決矛盾糾紛,避免非理性的衝動。

四要加強綜合治理工作。基層綜合治理工作關係到農村基層社會穩定,要進一步加強基層綜合治理工作,要健全黨委z政府統一領導、政法綜治部門牽頭協調、司法行政部門爲主、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廣大人民羣衆自覺參與的齊抓共管機制,順利開展農村基層綜治工作。

農村調研報告 篇六

根據省、市組織部門的統一部署和安排,我被選派到我們單位的雙聯行動聯繫村——鎮原縣新集鄉xx村擔任村支部“第一書記”,7月15日到村報到後,爲了儘早掌握全村基本情況、農民生活狀況、主導產業培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我迅速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入戶開展調研,實地考察,較爲全面地掌握了xx村的有關情況。

一、村情現狀

xx村位於新集鄉西南部,距鄉政府14公里,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山川塬兼有,共轄6個村民小組,共387戶1687人,其中貧困戶285戶1176人,貧困面高達72.2%。全村有黨員27名,其中女黨員4名,村幹部3人,平均年齡40歲,均爲黨員,年齡結構較爲年輕,全爲國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總土地面積14.5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爲6547畝,人均僅9.8畝,且多數爲山地,全村共有砂石路28.5公里,羣衆出行、耕作較爲不便。全村產業以種植業爲主,規模小,羣衆收入來源主要以種植經濟作物、外出務工爲主,XX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爲3268元。

二、致貧原因

xx村與其他村相比,貧困表現和貧困原因具有特殊性,貧困程度更深,脫貧難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一是地理位置偏僻。xx村地處山區,距縣城、鄉鎮較遠,交通條件差,農戶居住分散。總體來看,各方面的發展欠賬較大。二是貧困程度深。xx村貧困面高達72。2%,近年來,因學、因病、因婚、各種突發事故等原因致貧、返貧率較高,在全縣89個貧困村倒排序中處於22位,脫貧任務十分艱鉅。三是基礎設施薄弱。長期以來,由於扶持力度有限,xx村基礎建設十分滯後,目前有80戶羣衆沒有接通自來水,全村沒有1條建成的水泥路,村組道路以砂石路和土路爲主,將近60%的耕地爲山地,土地質量差。全村只有2個自然村進行了農電網改造,4個村民小組羣衆農電線路老化,供電可靠性低,經常發生用電故障。村部年久失修,已屬危房,影響了基層組織功能的正常發揮。四是羣衆增收難度大。xx村經濟結構單一,增收渠道狹窄,XX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全市低2231元。一半以上的村民以傳統種植爲主,農業生產自給自足,缺乏像樣的主導產業,產業化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農民收入主要依靠種植經濟作物和外出務工。五是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xx村多數青壯年勞力常年在外打工,留守人員年邁體弱,受教育程度偏低,普遍缺乏種植、養殖技能,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嚴重地制約了全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六是村民思想觀念保守。該村文化設施缺乏,全村沒有公共活動場所。村裏無法組織各種文體活動,缺乏先進文化傳播的氛圍,羣衆普遍存在求穩怕亂的守舊觀念、狹隘封閉的小農意識、“小富即安”的守攤理念,“等、靠、要”思想嚴重,各種消極思想相互交織,導致村裏缺乏發展活力。綜合分析,路、電、水、田、房、業、智是制約xx村脫貧的七大瓶頸,也應是幫扶工作的重點。

三、調研啓示

一是基礎建設是利民之“策”。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做好貧困村水、電、路、氣、田等基礎工作,不斷加快環境綜合整治,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對於解決羣衆生產生活難題、加快農村社會快速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二是產業培育是增收之“要”。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尋找一項適合xx村的產業發展思路進行廣泛推廣,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農業、土地、水利、交通等部門的支持,以項目帶動產業發展。同時,有序引導羣衆進行土地流轉,鼓勵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種養大戶發展規模種植和養殖,才能不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三是基層建設是治本之“源”。積極引導黨支部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全體黨員會議,重點學習黨的方針政策、農村政策等內容,組織好黨員的管理和科技培訓,幫助羣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爲全村發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提供思想源泉。

四是農民培訓是授漁之“法”。在開展雙聯“六送”及進村入戶培訓活動中,採取理論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由大戶現身說法,深入農戶進場指導等方法進行深入細緻培訓,使農民能夠學得進,用得上,真正掌握脫貧致富的上乘之法。

五是村級民主是和諧之“本”。對村裏的重大事項加強指導,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要求和程序操作,制定完善村黨支部工作制度和村委會工作制度,把村黨支部工作和村務工作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廣泛接受羣衆監督,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不斷創造家庭和睦、鄉村和諧、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六是文化建設是動力之“基”。經常組織開展村民集體活動、精神文明評選、文化下鄉和文藝晚會等活動,協調幫助聯繫村健全文化活動場所、農家書屋、便民服務中心等公共設施,對於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促進思想文化教育教育,營造農村文明新風,激發羣衆內生動力都有着極爲長遠的意義。

四、幾點建議

一是把富民產業培育作爲羣衆增收致富的重點。充分利用xx村地理位置特點,大力發展蘋果、核桃、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加強對村上興盛園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指導,有序引導羣衆入股參與,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邀請畜牧專家定期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組織村幹部、養殖大戶外出參觀學習先進養殖技術,不斷擴大羣衆種養規模,引導羣衆增收致富。

二是把土地流轉作爲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手段。xx村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即使耕種也管理不到位,造成資源浪費,將閒散土地集中起來,組織開展土地流轉,每年定期將流轉租金及時撥付羣衆,從而能使土地最大限能地發揮助農增收的效益。

三是把農村黨員技術培訓作爲更新觀念的引擎。充分利用農村黨員遠程教育設備,集中開展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幫助羣衆掌握先進種植、養殖技術,瞭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方法,切實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四是把基層組織建設作爲脫貧致富的根本。積極協助鄉村兩級加強基層黨建,做好發展黨員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後備幹部等工作,選出能幫農民脫貧致富的村委會班子,幫助羣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爲全村的發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

農村調研報告 篇七

XX年9月我榮幸的成爲了一名大學生村官,作爲村官入職已經三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裏,我通過實地考察,與村民面對面的交談,對於我們棗園村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現我就棗園村在統籌城鄉發展,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存在的基本情況,具體問題及今後的發展思路和規劃做簡單分析:

一、棗園村基本概況:

栆園村位於北趙川鄉政府所在地,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289戶,1069人,勞力413人,其中黨員23人。全村耕地面積1811畝,其中主導產業核桃427畝,板栗410畝,糧食生產以玉米、小麥爲主,其中玉米種植面積450畝,小麥種植面積500畝,其他產業種植面積861畝。畜牧業方面,全村牛存欄52頭,豬存欄615頭,XX年人均純收入3700元,是我縣比較貧困的一個行政村。全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爲主,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爲主。由於工作紮實到位,加之得益於國家的惠農政策,棗園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產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但從全縣新農村的整體發展現狀來看,我們的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由於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棗園村的發展很難跟上全縣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二、產業發展現狀

棗園村在產業發展上有自己獨特的地理優勢,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條件積極發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蔘等特色產業。但從近幾年發展的總體效果來看,不是很好,產品質量不過關,經濟增長不明顯,羣衆積極性不高,導致這一後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業結構單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經濟鏈。從1998年到xx年,核桃產業連年受災,大多數羣衆無補充效益,生產生活資金嚴重缺乏,導致核桃管理投入減少,效益下滑,最終走入不投資,無效益的惡性循環。核桃園經過幾年的發展多是病園、老園、殘園,果樹多爲老式核桃樹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種,矮化等經濟效益高的優質核桃樹苗比較缺乏,果園管理水平低下,廣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蟲現象,從而導致產量低,病蟲害現象嚴重。

(二)、主要糧食產業經濟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麥的銷售價格低下,羣衆一年辛苦勞動獲得的經濟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經濟效益甚微,極大的打擊了羣衆的種糧積極性,大多數人選擇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棄了糧食生產。

(三)、香菇、木耳等經濟產業的發展由於受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也出現了下滑的趨勢。由於近幾年林業部門加大了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發家致富的羣衆失去了最基本的生產支撐點,限額砍伐直接限制了羣衆生產的規模,以前的香菇產業大戶現在也處於不死不活的尷尬境地。由於衆多方面的影響,這些農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離鄉,端着金碗要飯吃,把經濟的增長建立在妻離子散、骨肉分離的痛苦之上。這一問題的出現直接給新農村建設帶來了衆多不便之處,最直接的困難就是農村勞動力的嚴重缺乏,新農村建設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資源支持。另外,由於外出打工的這部分人大都是年輕有爲,有能力、有才華、有技術的農村“能人”,長期的城市生活讓他們失去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積極性,由於他們見多識廣,大多數人都做了遠離故土的打算,因爲他們的心已經被城市化了,過不慣以前的窮日子,所以他們寧願呆在城市要飯,也不願留在農村種糧。

(四)、肉豬養殖技術落後,規模較小。棗園村的養豬產業歷史悠久,但由於受主客觀方面的影響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大多是散養戶,基本上處於自給自足、傳統養殖的狀態,對經濟增長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由於生產時間長、投入多、效益低、見效慢,加之近兩年以來玉米、飼料價格的飆升直接打擊了剛剛調動起來的羣衆積極性。

農村狀況調研報告 篇八

近年來,弱勢兒童問題得到廣泛關注,在農村,他們大部分人生活都比較貧困,根據實際調查摸底,我鄉弱勢兒童形成及生活貧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我鄉屬於農業鄉鎮,大部分家庭以種地爲生,沒有其他輔助性收入,所以收入很低,家庭生活困難。

二、隨着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農民家庭,醫療費用太多是負擔不起的,比如家中任意成員患大病的治療費用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沉重的,這樣勢必造成更困難的局面。這也是患病兒童還有殘疾兒童不能及時治療的主要原因。

三、受傳統思想影響,教育觀念薄弱,形成幾代人都是農民的現象,走不出致富之路。另外,教育費用不斷增長也是導致生活困難的原因之一。

以一家三口爲例:人均收入每年4000元,家庭總收入爲1元,其中家庭日常生活開支爲6000元(包括吃、穿、行及其他);另外醫療費用也佔很大一部分,一年的開支爲1000元;在教育方面,雖然九年義務教育學雜費和書本費全部免費,但由於中國小校合併,需要住校,每年的住校開支爲1000元;這樣總支出爲8000元,結餘4000元。這4000元對於現在社會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今年9月份開始施行3500元爲個人所得稅起徵點,與這個數字相比,一個家庭一年的結餘剛比一個人一個月的收入多一點,實在是少得可憐。

四、政府對兒童福利的重視不足,也是弱勢兒童貧困的原因之一。

五、收入低下,讓很多家庭面臨在外打工的生活狀態,使很多小孩無法正常的童年生活。這是造成留守兒童存在並且不斷擴大的原因。

對“弱勢兒童”的關注,其實首要的還應該是教育的問題,畢竟教育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有效途徑。如果教育做好了,我們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這些“弱勢兒童”的處境會有所改善的!

農村情況調研報告 篇九

本次查詢採取隨機投放問卷和攀談走訪相結合的方法,旨在調查鄉村司法普及近況,把握一手材料,爲今後普法活動供應必然數據支撐。

一、鄉村近況

1、人口構造大齡化、文明水平偏低

被查詢人員中60%爲男性,40%爲女人,計算標明:被查詢者中56歲以上的有31人,而41歲以上的共有57人;還國中以下學歷的有77人,首要集中在41歲以上階段。走訪中調查到,因爲良多司法宣傳過於深邃和單調,羣衆瞭解比擬堅苦,固然有不少從普法活動中拿的材料,但很少細讀。

2、司法需求大

71%的查詢查詢人員努力測驗運用所調查的司法維護本身權益,雖結果懸殊,但均透露表現把握司法是有效處的。假如有司法培訓的話,98%的男性表達出本人想參與的願望。

二、鄉村司法存在的窘境

1、普法宣傳與羣衆需求脫節

查詢標明:男性最想調查的司法律例前三位爲:促農富農(37人,佔男性61.7%);人身損傷(20人,佔男性33.3%);農民工根本權益(20人,佔男性33.3%)。

女人最想調查的司法律例前三位:新型鄉村協作醫療(14人,佔女人23.3%);促農富農(14人,佔女人23.3%);婚姻家庭(12人,佔女人20%)。

還不難看出,經濟的欠興旺並沒有障礙,鄉村中男女對司法的需求的差別性,男性更多的是基於事業發展而去調查司法,更多的是關注對財產發展政策,以及工作平安保證類。女人更多的是關懷家庭不變敦睦,然後關注家庭健康保證,經濟收入,以及家庭不變類的司法。

但不無遺憾的說,過去我們普法因爲經費、人員等緣由,往往疏忽了這一差別,大而統的宣傳形式曾經不克不及知足農民對司法盼望多樣化的需求。但願今後我們執行的時分應儘量增強針對性,保證我們的普法活動能爲民所用,保證我們的辛勞並不是羣衆眼中的流於方式。

2、媒體宣傳與羣衆實踐有很大收支

查詢顯示:93%的被查詢羣衆(男55人、女38人)調查司法的首要路子是經過電視、播送或收集。可見媒體對法制普及的宏大效果。

在與他們交流中,我們發現,不少羣衆對刑法尤其是對擄掠、殺人等惡性犯罪的懲戒有深入看法,並能精確說出不少相關法條。這首要歸功於《拍案說法》之類的法制節目。但讓我們爲難的是:當問及民事糾紛相關問題時,絕大局部羣衆並不克不及答上幾句。只能讓我們感慨:司法離鄉村很近,但離生活很遠。

3、處理路子存在隱患

當正當權益遭到損害的。時分,30%的男性和25%的女人選擇私了。而男性有40人、女人有28人選擇向村幹部或縣政府乞助,以期糾紛獲得處理,佔到查詢人數的68%。

但是這兩種羣衆常選擇的處理辦法都存在不小的隱患:

(1)私了因爲其往往是變亂兩邊在變亂髮作後自行磋商處理,而大大都人對變亂自身沒有明確的看法,致使私了卻果具有不確定性、隨意性,還其不具有司法約束性,不少事主在私了之後,又持續糾纏,甚至發作暴力事情。例如,走訪中調查到:我鎮大塘村有一人被狗咬傷,私了決定600元包乾,但醫治中傷者因病毒傳染致使發生數千元醫療費,再次協商時,犬主堅持以最初談妥600元包乾爲由,回絕村鎮兩級調停,然後讓處置人員非常扎手。

(2)村鎮兩級調停本是一種有用處理民事糾紛的選擇,且具有必然的司法約束性。但實踐中,固然村鎮兩級都堅持了糾紛調停室,但村鎮幹部大局部未學習過相關司法,還也沒有經由專門的營業培訓,如雙桂鎮,共建村級糾紛調停室12個,鎮級糾紛調停室1個,在村鎮兩級調停幹部中僅有鎮調停室2名工作人員承受過司法培訓並專職調停,村級調停室多爲村支兩委幹部兼任並且僅村支書承受過幾天相關調停培訓,他們在調停中往往憑仗的是幾十年的工作經歷。固然,不少同志的工作經歷在不少調停中起到了關鍵效果,但還良多經歷跟司法、律例有收支,甚至相悖。

4、對司法順序不清晰

在針對女人的查詢標明:在40名女人中,大都不走司法順序的首要緣由是不曉得詳細該找那些部分,走過不少彎路(19人,佔女人47.5%);感覺訴訟工夫過長,費用太高,因小失大的人數亦不少(18人,佔女人45%)。

走訪中亦調查到羣衆對司法的訴求首要集中在一些民事糾紛,但苦於找不到偏向或感覺訴訟工夫太長,而拋棄對本身權益的追求。

三、處理方案

1、圖文並茂,將司法材料淺顯化。

走訪中我們發現,羣衆對平安防火常識把握比擬足夠,訊問中得知,本來他們手頭的平安防火材料是用漫畫和粗淺的言語展示出來的。這有用的處理了局部羣衆因爲文明和了解力等緣由而使宣傳乏力的疑心,值得在鄉村普法宣傳中廣爲採用。

2、多種方法相結合,向民事等方面傾斜

(1)電視傳媒對目前生活的印象是無須置疑的,因爲其法制節目爲了收視率等多關注嚴重的、驚動的案件,而這種案件多爲惡性刑事,固然教育了羣衆,但卻並不具有太大的教育意義。因而,恰當的向民事、勞資、致富等司法律例傾斜,讓廣闊羣衆取得真正有操作性的司法。

(2)查詢中,有30%的羣衆也經過報刊、雜誌學習司法常識。走訪中調查,這些喜好唸書看報的人多爲鄰近村民的主心骨,不少羣衆經常向他們調查一些司法律例。只需我們在平面媒體上運用案例和法條相結合的方法,詮釋司法,就能經過他們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3)充分運用長途教育平臺資本,開展教育學習。長途教育系統內的資本涵蓋了鄉村生活的多方面,箇中也有很多貼合鄉村實踐的司法律例,其採用專家解說的方法,直觀的將司法律例展現出來。目前長途教育點曾經根本掩蓋各個行政村,只需我們合理應用,也能爲司法普及做出主要奉獻。

3、增強底層調停人員培訓,提拔營業程度。村鎮兩級調停能獲得68%被查詢人數的喜愛,這既是羣衆對我們村鎮兩級幹部的信任,也是宏大的危機。廣闊村級調停員的本質,決定了這一平臺的效果的鉅細。而隨着經濟的發展,各類糾紛層出不窮,因而對鄉村調停員的培訓到了刻不容緩的境地。培訓需求常態化、生活化,將鄉村經常見案例和新興案件作爲教材,讓優異調停員言傳身教,保證經歷與司法的雙重偏重。

4、結合羣衆需求,制訂普法方案

(1)依據羣衆需求,組織專項司法下鄉。不要貪大求全,不求一了百了,一次只針對單一羣體的單一需求,開展相關活動。如針對男性對勞保方面的司法需求,舉辦勞動律例下鄉,切實知足羣衆訴求。

(2)針對鄉村私了行爲,制訂相關指導。私了作爲羣衆本人處理矛盾的方法,可以持續存在,但爲了保證兩邊正當權益,防止後續糾紛,可以測驗將已有矛盾糾紛歸結出來,如損掉細微,可以明確斷定的歸入私了;不克不及確定損掉的建議遞交上級。然後進步糾紛處理效率,削減不用要的糾紛。

5、組織活動法庭,遊走鄉下。羣衆司法訴求多是簡略的,可執行簡略審訊的案件,因而可以測驗堅持活動法庭,巡迴於鄉下,走進院壩,在羣衆中審訊,既能解民之所需,又能將司法更活潑直觀的傳達到羣衆中去。

四、本次查詢的反思

本次查詢,在外調人員的辛勤努力下,完成得比擬圓滿,但因爲本身緣由仍存在不少問題:

1、查詢表設計仍有欠缺。固然再三對換查表進行批改,但因爲團隊人員均不足足夠查詢經歷,查詢計算中發現不少設計問題,如未能設計出被查詢人的首要收入起原,使在剖析中短少了職業對司法需求的剖析、沒能爲走過司法順序的人員獨自設相關問題,致使我們少了深化調查相關狀況的時機等不克不及不說是本次查詢的遺憾。

2、問題表述不明確,未能讓羣衆理睬查詢者本意。如第8問,不少羣衆誤以爲只要司法順序纔算運用所調查的常識維護本身正當權益,招致有29名羣衆未能按設計者志願填寫,使該問剖析並不非常有代表性。

3、寫作團隊離鄉村實踐仍有段間隔。如未依據鄉村文明水平低、大齡化嚴厲的根本狀況設計問題,招致不少剖析基本不克不及從查詢表得出。幸虧,我們的外調人員極端負責,在調查到相關狀況之後,採取了發問方法調查了局部問題,使得剖析獲得有用的一手材料支撐。在此筆者向外調人員透露表現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