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總結——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總結——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

——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總結

教育科研是學校上臺階、上水平的重要條件,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是教師提高素質的必然選擇,因此,我校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以科研爲先導,以活動爲抓手,堅持“向科研要質量,以科研促發展”的理念。將教研、科研、校本培訓融爲一體,提升學校的教育科研水平。現將一學年來,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做以總結。

一、基本工作達成

(一)領導重視,強化校本教研管理

領導非常重視校本教研工作,成立了校長任組長的校本教研領導小組,加強對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導,把校本教研作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校本教研,大力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學校加強了對校本教研過程的管理,做到了教研時間、內容、人員、考評“四落實”,每週各學科開展教研活動均在學校工作羣中進行圖文並茂的總結和彙報。做到了教師上課有講稿,聽課教師有筆記,學校有記錄和信息反饋記載。

(二)建立激勵機制,推動校本教研進程

爲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促進校本教研深入持久地開展,學校添購了教育專業書籍,以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開拓教師視野,提高教學水平。此外,繼續推行《教研積分制管理辦法》,把考覈結果與獎懲、教師評優等掛鉤,促進教師不斷進取,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爲,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從而推動以校爲本教研活動。

(三)採取多種教研模式,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1、拜師結對模式。創新“青年教師成長俱樂部”主題活動的開展,對新老教師的培養採取拜師結對的形式,擴展師徒帶教的內容,每月開展師徒課堂,互學互評,要求開展閱讀,撰寫反思、教育敘事、論文等,賦予這傳統的形式以新的校本教研內容,拜師以自願爲前提,能者爲師。

2、案例教研模式。借力“校級名師工作室”,打造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精品示範課、展示課以及研討課等,組織組內教師進行深入討論。活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效果較好。通過教師參與式的研討,引導教師運用課改的理念,對課例進行分析、模仿、借鑑,從中領悟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啓迪自己的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課題研究模式。以我校正在開展的省級科學、英語課題、校級學科專題爲抓手,開展系列式主題教研活動。學校充分利用“名師工作室”中的骨幹教師資源,以“學科主題式系列教研活動爲抓手,以日常課堂教學研究”爲載體,組建了各學科的聯動小組,由各學科組長具體引領承擔本學科的日常研究,將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機的整合,開展真正有實效的“組內教研”。

各學科組根據本學科的特點確立研究主題,確立的研究主題基於這樣幾個思考:一、問題直接來自於教師的課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決的;二、圍繞課題研究目標能提升教師教育改革適應能力的;三、在前期實踐中骨幹教師已對這方面有一定實踐研究的基礎與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與做法的主題,因爲引領的力量與能力直接影響課題研究的質量。

(四)校本教研內容豐富多彩

1、加強師德建設,夯實立教之基

本學年學校貫徹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精神,以《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規章爲依據,以師德建設活動爲契機,把師德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加強教師思想道德建設,強化教育引導,注重內化,紮實有效的開展師德建設活動,促進學校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大力學習和宣傳師德教育理論,宣傳師德典型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師對新時期師德建設的認識,並不斷賦予新的內涵,拓展新的載體。不斷完善師德建設的相關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使每位教師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爲人師表,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於創新,成爲教書育人的楷模,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2、紮實開展集體備課。教研組定期活動與分散活動相結合,以分組教研的內容爲主,鼓勵教研創新。教研組每兩週組織一次主題教研活動,以課例爲載體進行教學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課前反思新舊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課改的理念如何滲透、三維目標如何落實、運用怎樣的教學策略等等;課中根據教學實際,反思如何調整教學策略;課後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麼目標,用了什麼教學策略,有哪些成功之處等,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爲背後的教育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切入口。使教學反思過程成爲教學研究過程。案例分析有助於教師瞭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鍊,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備課組每週一次集體備課,圍繞課標、教材,通過個人研讀、集體研討、撰寫教案並製作課件、二次備課、執教與反思等系列活動,讓集體備課精準高效。

3、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培訓。我校校本培訓積極推進以教育信息化技術培訓,借力荷塘區希沃“種子教師”對全體教職工開展希沃觸控一體機操作、班級管理、微課製作、課件製作等系列主題培訓,指導教師充分利用優質硬件及海量網絡資源爲教育教學服務,使教師逐步適應這一形勢,並向高素質,高水平發展。

二、特色與成效

1、強化教研組的建設和管理,特別強調要發揮團隊精神,羣策羣力,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打破了以往教師備課各自爲戰的局面,每一堂展示課都是教研組集體的結晶,教師在互動、互補、合作中不斷提高了自己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觀念順利地轉化了能動的教育教學行爲,使教師不斷走向成熟。

2、推行主題式教研,提高教研實效。各教研組推行主題式教研,以提高教研質量。如語文教研組以課例爲載體,開展了以“快樂讀書吧”爲主題的閱讀教學研討活動;數學組開展了以“計算教學”爲專題的研討活動;英語組開展了“在語言學習中培育學生思維品質”的課例研討、讀書交流、問卷調研、主題研討等系列教研活動。這些專題性的主題研討真正提高了校本教研的實效性。

3、實行多元聯動式教研,實施對教師隊伍的分層培養。利用“青年教師成長俱樂部”及“校名師工作室”平臺,開展老、中、青不同層次教師的精準培養。實行“結對制”培養方式,樹立各學科教學“標杆”,充分發揮各學科團隊中領軍人物、骨幹教師在同伴互助中的積極作用,幫助和指導中青年教師,實現專業成長。在第三屆網絡賽課活動中,我校被評爲“優秀承辦單位”。

4、以課堂觀察爲載體,紮實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日常管理,積極開展各種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競賽活動。爲促進教師積極向40分鐘課堂要效益,以行政班子牽頭,教研骨幹參與的形式,開展新教師見面課、駐組督導推門課、主題競賽課等多元化方式推進教育教學的日常管理,規範教案、聽評課的撰寫,作業批改,組本教研的開展等。

由於我校校本教研機制的完善落實,校本教研活動的紮實開展,校本教研形式的豐富靈活,使我校逐步形成人人愛教研、大家共教研的學習局面,教師綜合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同時帶動了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大大促進了學校各方面的工作,學校整體工作也提高了一個新的水平,得到了社會和廣大家長的認可,讓我們再次理解了“教育質量就是教師質量,選擇學校就是選擇教師,素質教育的成敗取決於教師素質”。

三、問題與思考

在教師教研過程中,只靠重複強化和外在的誘惑或強迫來維持“填鴨式”的教研活動,不僅使教研質量和效益降低,更嚴重的是壓抑教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的發展;在教研過程中,我們有時採取的“教研者主講,被教研者聽”的單一的“灌輸式”的教研方式,必然導致交流的封閉性,也必然使被教研者失去學習的興趣;我們在日常的教研活動中常常忽略教師已有的經驗,認爲只要將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傳授給教師,教師就會認同,就會接受,就會付諸實踐。其實教師作爲一名學習者,他需要一個體驗、接受的過程,才能將正確的觀念內化,然後才能帶來教育行爲的變化。如何使校本教研逐步走上系統化、規範化、制度化、現代化,以什麼樣的形式展開,還需要探索。

爲了使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能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必須繼續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爲核心,着眼於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開發校本教研內容、創建校本教研的新形式,把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實處,促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對以後的校本教研,我們將提出如下理念:教研規格上追求“教師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師現有經驗,改進而不是改造教師及其教學行爲。我們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動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實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教研方式上走“校本化專業發展”之路。學校應該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最佳場所和舞臺,是一個開放的學習化社會的窗口;教研策略上採用“科研先導、課題帶動”;教研內容上偏重於實施新課程的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對校本教研我們還要確定如下原則:持續性,即終身教育;針對性,即按需施訓;主體性,即主動參與;合作性,即校內外的合作與交流;一致性,即教師個體發展與學校發展的統一。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努力致力於教科研事業的探索與耕耘,在收穫喜悅的同時,我們更清醒的認識到,今後的教科研之路會更加漫長,需要全體教師共同努力,讓教科研成爲我們廣大教師的自覺行爲,爲學校的整體飛躍插上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