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立足校本研修 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做法彙報

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單純的教研模式已不能滿足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必須加強研與修相結合。近年來,學校以校本研修爲主線,以課堂教學研究、集體備課、業務學習爲主陣地,以研討交流活動爲載體,系統思考,統籌設計,引領教師做實踐着的思考者、思考着的實踐者,努力打造一支“博學崇教、厚德育人、素質過硬、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現將我校的一些做法向大家做一彙報,敬請各位斧正。

立足校本研修 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做法彙報

一、強化學習培訓,讓教師在專業學習中成長

1、專業知識學習。“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淵博的知識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前提,也是教師立足教育的重要基礎。而專業培訓和自主學習是教師學識增長的重要途徑,是研究型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爲此,學校採取多種途徑加強教師培訓,加強專業引領和指導,選派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和進修,組織教師外出學習,開拓視野;強化學習自覺,讓繼續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強化專業引領,鼓勵教師參與名師工作室、學科帶頭人工作坊、優秀教學能手工作站研修活動,引領帶動教師成長。通過多種形式的教科研培訓活動,促進廣大教師學習先進的科研理念,掌握和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

2、教育理論儲備。閱讀豐富人生,閱讀改變人生,閱讀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引領教師成爲讀書學習的典範,不斷加強學習,豐厚積澱,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我校以創建學習型校園爲載體,積極倡導老師終身學習,合作學習。如鼓勵教師理論書籍的學習:《名師專業發展的背後》、《教師的思考力》、《用成績說話》、《理性鎖定教師人生大格局》、《名師工作室的春天》等多種理論書籍以豐富教師的知識,開啓教師的思想。一是以集中和資助的理論學習積極引導教師的發展。二是在校內開展了理論學習的交流活動,在交流中得到更多的教育教學新理念新思維。三是組織教師撰寫心得體會或經驗文章,昇華理論學習的內涵。常話說的好,沒有教師的理論學習,就很難有教育的春天。

3、教學技能學習。一是普通話。讓我校教師積極參加縣語言文字工作委員組織的各種培訓和晉級。在校內推動人人說普通話,從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語言是師生之間進行思想與情感交流的媒體,語言表達能力如何,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甚至關係到教育的成敗。二是文字書寫能力。要求我校教師在課堂書寫過程中,既要保證字體規範,詞語通順,又要讓學生明白你所要表達的思想,加強了教師板書規範,加強對粉筆字的訓練。三是提升現代化電教媒體能力的培訓。我校要求人人學會使用現代化的電教媒體,這樣一來能極大提高教學效率,也幫助教師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美感、興趣與創造力。使我們的教學情境得到優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教學的重點也得到實現。利用課件,把電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教與學的雙邊活動,真正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現代教學思想。

二、立足校本研修,讓教師在多種活動中成長

校本研究不僅可以促使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立足於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教學研究成爲教師的職業生活方式、思想行爲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同時,還可以培植一種學校文化,強調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和團隊精神,營造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形成對話機制,爲教師的信息交流、經驗分享、專業會談、展示自我提供平臺。每一所學校的校情不同,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與環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爲本”,開展校本研究是一種有效選擇。  

1、課題研究。我校的課題研究以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爲研究對象,通過“發現問題——查閱資料——編成研究方案——根據方案去行動——反思總結”的基本流程,圍繞同一專題多次多人反覆研究,探尋教學對策,逐步解決,從而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其優勢在於:(1)研究的問題來源於教師、教學之中,以“面對真問題,展開真行動,獲得真發展”爲目標,教師興趣濃厚,參與熱情高,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對教育規律的認識、教育技巧的把握,強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2)克服了以往個人課題盲目性、隨意性。我們以學科組、教研組爲單位開展研究,三人五人自由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組,將零散的研究整合起來,將“單兵作戰”變爲“集體攻關”,把培訓、教研、教改相結合,培養了教師團隊協作的精神,使學校真正成爲一個教科研的實體。(3)課題組老師共同探討,交流與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與困惑,整個過程就是組內成員一個互助互學互進的過程。  

2、案例研究。把先進的理念通過課例爲載體進行研究,強化了教師實踐智慧,發展了教師反思能力。我們以具體的課例爲研究對象,重在對課本身的“改進、優化和提高”,從而給出“問題解決”的示範。研討內容包括:教師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展開方式有:一人同課多輪、多人同課循環、同課異構、互動式觀課、診斷式觀課和反思式觀課等。讓教師始終以研究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改進教學行爲。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教學研究時,同組三名教師都選同一內容上課,第一位教師上完課後集體評議,大家肯定優點,分析問題。第二位上課的教師通過比較及反思,根據新情況對自己原先設計好的教案進行調整,課上完後,再進行評議。第三位教師根據前兩位教師上課的情況,對自己的設計進行重新審視、調整,然後上課、評課。這樣,同一內容三位教師上出了不同風格,其教學結構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進。“一課三人上”是組內所有人員圍繞一個課題發揮各自特長,執教者個體反思,輔以同伴互助來逐漸改變自己的觀念和行爲,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3、教育沙龍。教育沙龍營造出的寬鬆自由的研究氛圍,讓大家在“品一品,嘗一嘗,聊一聊”中探討課改中的“疑點”“難點”“熱點”“焦點”話題。我們每次確定一個課改話題展開討論,不強求統一的結論,旨在開闊思路,引導思考,加深教師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尋求更多的教學策略,探索課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如以“合作學習大家談”爲主題的教學沙龍,教師們圍繞着“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有什麼特點” “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你有什麼金點子?”“目前實施過程中你有哪些困惑?”等問題進行自由發言。通過交流,教師們加深了認識,形成了新的教學策略,收集與交流了許多信息與資料,用於指導教學實踐。

三、聚焦課堂教學,讓教師在課程改革中成長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也是磨練教師、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主陣地,課例研究是中國小最重要、最易行、最有效的校本研修,是教師最關注、最感興趣,最真切的行動研究。因此,我校校本研修圍繞課堂教學這一新課程改革核心,抓住研修的主陣地,引領教師圍繞課堂教學問題開展研究。

1、抓備課。①實行集體備課,共享備課資源,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和教師合作平臺,實現備課互助、資源共享。②通過集體備課,舉全校之力建立教學資源庫,積極倡導教師建立並豐富自己的個人教學資源庫。

2、磨上課:①落實“四個凡是”原則,即凡是學生自己能說出的,教師不引;凡是學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師不啓;凡是學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師不導;凡是學生自己能學習的,教師不教。以求每位教師都能立足課堂教學,運用新的標準、新的要求改革課堂教學。②建立學科指導小組,開展常態課指導反饋活動,挖掘放大教師教學個性和特色。③開展課例研究。通過一人同課多輪、多人同課循環、同課異構、互動式觀課、診斷式觀課和反思式觀課等多形式課例的研究,切實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更新教師教學理念,促進教學技能的提高。

3、促交流。①建立新的聽課制度。校級領導進行“指導性聽課”,主要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作具體的指導;教導處、學科組長進行“研究性聽課”,主要是對教學中的共性問題、熱點問題、困惑問題進行研討;教師間進行“互助性聽課”主要是教師間通過聽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②立足“聽-說-評”活動,開展聽課評課交流反饋制度。這些活動立足學校資源,直面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較真實和直觀地反映教師的專業狀態,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很有針對性、診斷性、啓發性。③召開專題研討會、座談會、民主生活會;開展教育思想、方法和校本教研大討論,通過相互交流、激烈的辯論,使教師在寬鬆自由民主的氛圍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專業道德和專業精神。

4、倡反思。①以學科組爲單位,建立起經常化、系統化的教學反思制度。教師要以檢查、總結自己教學實踐爲手段,監控、診斷自己的教學行爲,優化和完善教學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的行爲習慣,理性地審視自己的整個教學過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觀教學。②寫課後反思,倡導反思性教學。通過反思使老師認識到自己日常教學的成功之處,增強自信;也讓教師能及時總結髮現教學的錯誤和敗筆,通過這種循環往復的“實踐+反思”,教師不斷積累經驗、汲取教訓、減少失誤、專業不斷成長。③撰寫教學案例、教學隨筆、教學論文,開展評比,彙編交流。

四、堅持教科研一體,讓教師在教學改進中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管外界的環境影響如何,教師自己纔是成長主體,應該有一種強烈的成長意識,這種意志和決心是教師實現人生跨越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師自覺提升的內在動力。

1、貫徹理念,形成自我成長的意識。一是學校提出“一年適應,三年合格,五年骨幹”的教師專業成長要求,讓每一位教師特別是新教師明確目標,自發形成成長動力。二是建立教師業務成長檔案,將教師的課例、反思、教學設計、聽課報告以及參加培訓情況等能夠記錄自己專業成長的資料,全部歸案。以此來促進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成長曆程,便於以後更好的發展。三是制定三年自我發展規劃和學期發展規劃,作爲教師專業成長的遠期目標與近期目標,要求教師就自身專業不足,提出建設性的發展方向,並制定具可操作性的措施,以此提升教學業務水平。每學年教學處就教師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與評價。

2、名師引領,助推教師專業成長。以“三名工程”爲橋樑,藉助片區名師工作室及兄弟學校的平臺,讓我校教師積極參於片區的各種教研活動,讓他們從中學習更多的教學方法,運用於本校的教學。通過與多個學校教研活動,促進教師教學的進步和成長。通過片區名師室和校級名師來帶動培養出更多的名師,爲我校培養儲備優秀人才,充分發揮身邊榜樣的示範作用和帶頭作用,以此來提升我校教師的的整體素質。

3、同伴合作,助推教師專業成長。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通過校本教研活動交流互動,通過同伴互助、專家引領、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同創共享、互學互助,提升我校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把骨幹教師培養、區名師工作室、校名師培養有機結合起來,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把有經驗的中老年教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對子,指導、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才。以教研組爲單位通過案例教學分析,“合作教研”、“自主教研”、“開放教研”,教師之間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教育教學經驗,共同分享教育教學資源,互相學習,彼此支持,使教師在互補共生中成長,彼此在互動和合作中成長。

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學校立足校本研修,促進着教師專業成長,鼓勵教師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目標前進,努力打造學者型、科研型、智慧型、專家型的教師團隊。實施課程改革,強化校本研修,打造專業隊伍,提升教育質量,我們一直在前進,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