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18年學院對口幫扶某縣工作總結及下一步打算

茂縣是內江師範學院繼內江市資中縣銀山鎮金紫鋪村、涼山州越西縣、瀘州市敘永縣分水鎮分水村和內江市市中區全安鎮洪壩村之後的又一個對口幫扶點。作爲省委省政府新增的茂縣幫扶力量,內江師範學院欣然領命並高度重視。一年來,學校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深度貧困縣脫貧幫扶工作的意見》以及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的有關通知精神要求,在省檔案局的牽頭組織下,認真搞好對接,定點扶貧主線清晰、重點突出,階段性任務明確、指標完善,並有廣泛深入的合作籌劃,實現了定點幫扶茂縣脫貧攻堅的良好開局。現將一年來的幫扶工作全面總結如下:

2018年學院對口幫扶某縣工作總結及下一步打算

一、總體情況

2018年,學校對口幫扶茂縣脫貧攻堅工作組織保障得力,領導示範帶頭,工作思路清晰,形成了心貼心明確幫扶主線、面對面傾聽幫扶需求、點對點落實幫扶抓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學校成立有由黨委書記謝峯,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志遠爲組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史仕新,黨委常委、副校長趙明,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博爲副組長,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爲成員的對口茂縣精準扶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扶貧辦,並抽調具有優秀扶貧幹部擔任辦公室副主任。在深入對接的基礎上,明確了“五個一”定點幫扶工作方案(包括:一套機制、一所學校、一個基地、一份協議、一個目標)、年度幫扶項目清單以及戰略合作的方式內容。圍繞方案、清單及協議,全年,學校緊鑼密鼓地開展幫扶工作,黨委常委4次專題研究對口幫扶工作,學校黨委書記謝峯、校長張志遠、副校長趙明、劉博等校級領導先後6次深入茂縣督導,各職能部門處級領導20餘人、工作人員80餘人奔赴茂縣開展各項幫扶工作,累計投入資金34萬餘元。迄今爲止,年初計劃的8項任務,除1項因暑期茂縣雨季道路塌方延期進行外,其餘各項均推進有序、紮實有效。

二、主要成效

(一)找準貧因,有的放矢,加快茂縣東興鎮嶺崗村脫貧奔康步伐

在茂縣人民政府包村領導的關心下,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支持下和駐村工作隊的積極配合下,一年來,內江師範學院密切聯繫東興鎮黨委政府和嶺崗村兩委,紮實開展村情摸底,深入掌握致貧原因(主要包括因病、勞動力缺乏、技術缺乏、產業規模化程度低、農業傳統化、受教育程度低、觀念滯後等)和幫扶需求,聚集自身優勢力量,以農業產業兜底銷售、基層陣地建設、鄉村文化繁榮、留守兒童關愛爲抓手,把幫扶工作落細落小落實,爲嶺崗村脫貧奔康帶來了新氣象。

1.以購代捐,有效建立農副產品兜底銷售市場

針對嶺崗村農副產品品種分散,農民種植技術及觀念短期內無法徹底革新的情況,內江師範學院依託學校食堂、學校教職工消費羣體,建立了嶺崗村農副產品兜底市場,以土豆月供應20000餘斤、泡辣椒年供應10000餘斤,蓮花白、蒜苗等按季綜合供應的方式,在市場滯銷的情況下確保該村農副產品銷售無憂。今年9月,首批嶺崗貧困戶紅脆李13000餘斤順利進入內江師範學院,合計銷售金額50000餘元。兜底市場的建立,“回頭看、回頭幫”的有效開展,切實保障了村民穩定增收。

2.財智並投,切實加強基層陣地建設

內江師範學院高度重視基層陣地建設,針對嶺崗村委會活動室會議室功能欠缺,桌椅缺乏、陳舊等問題,於今年5月集中採購可拼接式桌椅30套、電腦1臺、打印機1臺,共投入資金29000餘元加強活動室建設。爲進一步夯實嶺崗村脫貧攻堅基礎,助力該村按期退出貧困村序列,順利迎接州檢,今年10月,內江師範學院還投入資金14850元,更新了嶺崗村各類展示櫥窗、上牆制度牌,改造裝修了村委會接待室。經過一系列的升級改造,村委會活動室煥然一新,可有效滿足調解會、圓桌會、教學會等功能需求。

3.以畫爲媒,紮實推進鄉村文化繁榮

致力於鄉村文化繁榮,今年4月,內江師範學院美術專業師生先後兩次進駐嶺崗村。通過實地考察和與鎮村主要負責人交換意見,師生們發揮專長,緊緊圍繞孝、善、禮、和、耕、讀、“四好”新村、民主、文明、和諧、法治等主題,經過一週的艱苦努力,順利完成了對該村文化院壩的牆體彩繪。彩繪技法精湛、直觀生動,爲嶺崗村脫貧攻堅營造了良好文化氛圍。

4.以書爲介,深入開展留守兒童關愛行動

扶貧扶智從留守兒童抓起。爲幫助鎮村留守兒童養成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習慣,內江師範學院投入資金10000餘元,捐贈書架4個、書籍500餘冊,設立嶺崗村留守兒童關愛流動書屋。5月25日,首個校外流動書屋在東興鎮國小校正式授牌成立。據統計,書屋運行至今,學生自發借書達500餘人次。

5.結對認親,加強貧困戶感恩奮進教育

實施內江師範學院主要領導和責任處室與貧困戶幫扶全覆蓋,全年共慰問貧困戶24戶95人,發放慰問品及慰問金總計6000餘元,通過入戶走訪,座談等方式,積極開展貧困戶感恩奮進勵志教育,鼓勵貧困戶主動發力,積極致富,樹立“致富不能等靠要,主動發力是王道”的思想,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惠及下,脫貧奔康。

6.支部連心,共同提升支部堡壘戰鬥力

實施內江師範學院招就繼教黨支部和嶺崗村黨支部連心共建,全年有序開展支部結對共建活動1次,指導村支部“三會一課”開展1次,同黨員發展對象談話交心1次,積極在種養大戶和幹部隊伍中發展培養致富帶頭人,切實通過支部結對共建,提升支部堡壘戰鬥力。

(二)精心謀劃,有序實施,紮實推進七一民族中學知名學校建設

圍繞幫助茂縣七一民族中學不斷提升辦學質量水平,在三年內擦亮一個民族教育品牌,共建“州內一流、省內知名”中學的目標,通過校級領導多次牽頭召開校內相關職能部門、二級學院會議,反覆論證七一民族中學需求,並率隊深入該校調研,學校明確了師資提升培訓、校本課程開發、硬件改善升級、留守兒童關愛、科研提升幫扶等抓手,多措並舉,項項落實。

1.科學定製,分段實施,全力做好師資提升培訓

一年來,內江師範學院教務處師資培訓中心專家爲茂縣七一民族中學定製“教學診斷、示範教學、影子跟崗、通識培訓”四模塊的教育幫扶方案,組建了一支由語文、數學、英語、化學、物理學科教學資深專家和地方一線中學教學名師組成的專家團隊,採取“送出去+迎進來”的培訓模式,相繼在茂縣和內江爲七一民族中學開展教學診斷工作和教學示範等提升培訓活動。全年共派出專家教授50餘人次,師資涉及成都、內江等地區7所學校,送教5個學科,累計受提升培訓教師170餘人次。師資提升培訓從“輸血”向“造血”轉變,成功實現從“魚”到“漁”的提升。

2.創建特色,樹立品牌,積極推進校本課程開發

爲開發和建立符合學校民族特色的校本課程,內江師範學院先後召開教務處、張大千美術學院、音樂學院、體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等部門會議,專題研究茂縣七一民族中學校本課程開發事宜。4月中旬,張大千美術學院專業師生赴民族中學針對博雅藝術社進行專題設計並進行牆體彩繪;8月20日,教務處選派聲樂、器樂、足球專項實習支教學生4名赴民族中學進行爲期3個月的頂崗教學;11月22日,音樂學院聲樂、器樂、舞蹈等教研室專家赴茂縣七一民族專題調研校本課程開發思路。通過深入調研,初步形成了羌笛、版畫、吉他、足球、攝影等系列民族特色校本課程創建思路。

3.搭建平臺,激發動力,逐年進行硬件改善升級

爲解決茂縣七一民族中學教師集體備課室信息化程度低,備課電腦陳舊,教學資源來源渠道單一的問題,按照幫扶清單,5月,內江師範學院投資10餘萬元捐建該校首個教師集體備課室並投入使用。據統計,備課室建成至今,有效使用達到60餘次,平臺的搭建,有效的激發了教師集體備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規範性,爲教師集體備課、教學教研活動開展及校本課程開發等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

4.形式多樣,多措並舉,切實做好留守兒童關愛

據瞭解,茂縣七一民族中學共有留守兒童100餘名,普遍存在“生活缺幫助、學習缺輔導、心理缺疏導、親情缺撫慰、安全缺保護”等“五缺”問題。爲促進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由內江師範學院學工部牽頭,學校文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及團委學生會等認真籌劃了“感恩奮進”勵志教育專題講座、暑期“三下鄉”課程輔導及夏令營等系列專題活動,後因暑期茂縣雨季道路塌方暫時擱淺,延至來年進行。

5.立足教學,傳承文化,積極開展科研提升幫扶

學校扶貧幹部積極發揮科研帶頭作用,帶領七一民族中學、茂縣中學、八一中學部分教師申報高級別課題,成功獲批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課題(廳級)項目1項(《羌族民間文學“木姐珠與鬥安珠”非遺口述資料的整理與研究》,項目主持人:李其林,項目組成員:劉繼虎、趙洪燕、鄧蓉、劉曉彬,課題編號:MJ18—B67,項目進度:在研)。學校爲茂縣七一民族中學教師發表論文提供平臺,先後2篇教師論文成功被《內江師範學院學報》收錄(孫國富論文《淺談校園綠化對學校教育教學的促進作用》、胡秀英論文《認識地區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保護意識》)。

(三)按部就班,逐步落實,有序推進茂縣“五個一”建設落地生效

1.落實實習基地建設

8月20日,內江師範學院首批赴茂縣實習生正式上崗,本批共計10個學科32名學生,分赴茂縣七一中學、八一中學、鳳儀國小、鳳儀鎮學校、南新國小開展教學實習工作。經協商,此後學校每年根據茂縣教育需求,定期選送優秀實習生到茂縣參加教學實習,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選派優秀支教學生常年支教。

2.加快推進藝術採風基地建設

6月上旬,內江師範學院黨委宣傳部一行14人赴茂縣中國古羌城、九鼎山、坪頭羌寨開展藝術採風,並於8月在內江師範學院舉行“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 走進美麗茂縣”專題採風攝影展,讓更多師生認識茂縣風情,領略茂縣風采,願意赴茂縣貢獻智慧。11月22日,音樂學院一行10人赴茂縣與茂縣文體廣新局開展采風基地建設調研會,並與部分聲樂、器樂、舞蹈非遺傳承人座談,積極開展茂縣非遺系列藝術作詞、作曲及舞蹈創作,促進採風基地建設向縱深發展。

3.加快推進人才選用合作基地建設

積極探索實施“實習+就業”一體化模式,讓學生通過實習認識茂縣、愛上茂縣,再通過就業考覈赴茂縣就業,切實穩定人才,經與茂縣教育局協調,明確通過雙選會、定向公招等方式,積極吸納內江師範學院畢業生赴茂縣就業,內江師範學院出臺鼓勵政策,對赴茂縣成功就業的畢業生給予10000元獎勵。11月25日,首次內江師範學院赴茂縣就業專題宣講會在內江師範學院進行,共計10個學科40餘名學生踊躍報名面試,達成赴茂縣就業初步意向。

4.加快推進“三下鄉”社會實踐基地建設

學校將茂縣作爲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重要基地,於暑期成功組建義務支教、社會調查、禁毒防艾、紅色文化考察、優秀校友回訪等赴茂縣重點團隊,積極籌劃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並推動形成常態。

5.加快推進留守兒童關愛基地建設

爲促成茂縣留守兒童“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成長”,8月4日至5日,副校長趙明一行4人奔赴茂縣開展“情繫茂縣 關愛新生”活動,先後在茂縣坪頭村、窪底鄉沙胡寨村將“熱乎乎”的通知書和“愛心禮包”送到了山區考生施芝鄭、陳永輝的手裏,並開展感恩勵志教育,力助山區考生實現人生理想。

三、下一步打算

一年來,內江師範學院堅持以茂縣“一村一校”和“五個一”基地建設需求爲導向、以茂縣的短板爲重點,力求實現校縣優勢互補、工學結合,讓幫扶真正幫到點子上,幫出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回顧一年來的幫扶工作,“一校”幫扶緊鑼密鼓、紮實深入;“五個一”基地建設幫扶除因天氣原因暫時擱淺的項目外,均落到了實處;“一村”幫扶着力在基礎設施建設、硬件設施提升和產業扶貧、智力扶貧上狠下功夫,也投入了“真金白銀”,提供了“後盾”。下一步,學校將繼續以需求爲導向,深化對口幫扶脫貧攻堅工作,切實爲茂縣老百姓辦實事,增強老百姓的獲得感,讓老百姓真正體驗到以人民爲中心的地位。其中,圍繞“一村”的產業扶貧,內江師範學院將進一步貼村情、選產業,明思路、找政策,強組織、闖市場,沉下身,優服務,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精準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將嶺崗產業扶貧抓牢抓實、抓出成效,助力脫貧攻堅取得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