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科研管理部領導班子工作總結

【概述】

大學科研管理部領導班子工作總結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triotrio”爲你整理了這篇大學科研管理部領導班子工作總結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大學科研管理部領導班子工作總結

2020年是落實“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謀劃“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實施校院合署改革的攻堅之年。在校黨委校行政的正確領導、教學科研機構和相關部門及科研人員的密切配合下,科研管理部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體職工,聚焦學校發展目標,聚力優化創新體系,着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把握髮展機遇,奮力擔當作爲,創新管理服務,圓滿完成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推動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重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一)項目策劃與申報方面

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增產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加快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的總體思路,聚焦實施農業“特”“優”戰略和“六新”突破,圍繞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羣、打響“山西藥茶”品牌、推進三大省級戰略、晉中國家農高區建設、“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乾果”佈局和“三農智庫”建設,主動謀劃重點項目,精心組織項目申報。全年組織申報各級各類項目8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8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項、科技部對發展中國家科技援助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項;向科技部提交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建議書3項,參與國家“十四五”農業科技創新專項專題規劃編制2項;向省科技廳提交103項項目建議書,向省農業農村廳提交38項“六新”項目建議書;協助省科技廳編制了《2020年度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農業)項目申報指南》。

(二)科研立項與經費方面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僅啓動2個涉農專項和省科技廳開展重塑性改革、未啓動科技計劃申報等極其不利的情況下,全校新增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94項。新增縱向科研項目34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任務)5項、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課題)1項、科技部對發展中國家科技援助項目1項、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項目3項;新增橫向科研項目248項。新增科研項目合同經費18428.3024萬元;科研經費投入總量26489.0529萬元,其中縱向橫向到賬經費19620.0229萬元,學校投入科研經費6869.03萬元。

(三)科研成果與獎勵方面

新增科研成果832項,其中,國家審(鑑)定品種3個、國家登記品種41個、省審(認)定品種58個;植物新品種權6個、授權專利368件(國際發明專利3件,國家發明專利78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97件;行業標準1個、地方標準86個、團體標準9個;學術著作58部;被各級黨政機關採納或主要領導批示的諮詢報告或政策建議5項。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436篇,其中,SCI源期刊發表369篇(一區TOP48篇、二區TOP32篇;二區82篇、三區104篇、四區103篇)、EI收錄51篇、SSCI收錄1篇、ISTP收錄2篇,CSSCI收錄13篇。雜糧分子育種團隊發表在《自然—植物》的“創制C4禾穀類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成爲2020中國農業科研32個“亮點”之一。獲得各級各類成果獎勵38項,主持完成的“內陸鹽鹼荒地快速改良與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參與申報的“北方旱地農田抗旱適水種植技術及應用”項目被提名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併網評、初評,即將授獎。

(四)科研平臺與基地方面

“黃土高原特色作物優質高效生產協同創新中心”被教育部認定爲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實現了我校教育部研究平臺零的突破;“山西右玉黃土高原草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作爲我校第一個觀測研究站,入選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建設計劃;農業農村部“國家農業環境晉中觀測實驗站”“國家植物保護忻州觀測實驗站”“黃土高原區綜合性農業科學試驗基地”,國家林業與草原局“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站(太谷)”落戶我校;“山西特色小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山西省藜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通過省科技廳認定,“山西省獸藥創新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功能農業工程研究中心”通過省發改委認定;省農業農村廳依託我校建設種質資源保護中心2個、保護單位1個。“有機旱作農業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列入省部會商議定事項,申報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農業農村部功能農業重點實驗室籌建、申報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準備迎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組織的現場考察、評估。利用農業科技創新工程、農谷專項和合署改革財政專項持續支持建設5個雜糧分子育種平臺,新建了作物表型平臺,爲支撐全校相關研究提供了基礎平臺保障。

(五)人才與團隊培育方面

緊抓推進科技評價改革的難得機遇,向省教育廳建議人才計劃增設“重大貢獻”評價指標,並致專函推薦,孟俊龍教授入選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這是自2004年以來我校中青年教師首次入選該計劃。在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調整工作中,全校共有171名專家入選,其中,首席專家9名、副首席專家18名、崗位專家144名。利用“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專項資金,持續支持了10個科研創新團隊的培育工作。

(六)省“1331工程”項目推進方面

入選省“1331工程”的各類項目都在正常進行。省教育廳2020年僅啓動了“1331工程”標誌性成果獎補計劃,我校有4個項目入選獎補計劃,獲得獎補經費310萬元。在省教育廳推進“1331工程”提質增效改革工作中,我校主動作爲、積極參與、建言獻策、貢獻智慧,站在引領有機旱作農業發展和支撐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建設的高度,主動承擔了編制《推進有機旱作農業產業集羣建設情況報告》的任務,相關建議在即將出臺的《關於推動高等教育“1331工程”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中體現。

(七)服務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方面

堅持“科技成果‘成’在農大,‘熟’在企業,首先‘用’在山西”的理念,大力推進協同創新和產學研深度融合,鼓勵教師、科研人員“走出去”“沉下去”,面向省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技術需求,承擔企業委託任務,研究解決企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組織開展了第五批校級協同創新基地認定工作,認定長期保持產學研深度合作關係的33個省內農業企業爲學校協同創新基地。目前,已有138個校級協同創新基地,爲科研成果就地及時轉移轉化、示範推廣奠定了合作基礎。全校全年向企業轉讓(許可實施)科技成果57項,到賬轉讓收入948.5萬元。

(八)提高學術期刊質量方面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入選全國農林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3等級和CAB文摘。《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山西農業科學》《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入選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九)學術交流與科普方面

全年組織(承辦)學術會議24場,邀請校外專家舉辦學術講座147場(院士、國家傑青和長江學者等知名專家52人次)。教師和科研人員外出參加學術會議390人次。我校被中國科協評爲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組織的兩項活動入選2020年度“山西省十項公衆科學素質特色活動”並獲得獎補,是山西高校唯一獲得上述獎勵的單位。

(十)科技評價和管理改革方面

印發了學校《關於做好科研領域重大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學術恢復科研專項實施辦法》,起草了學校《科研誠信管理辦法》《科研失信行爲調查處理辦法》(待學校審定印發)。基於科技評價改革的重要性、合署改革的艱鉅性,新的部領導班子站在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的高度,半年多來系統學習並向二級單位轉發了教育部、科技部關於科技評價改革的有關文件和政策解讀,及時修訂了13類科研計劃項目的校內評審推薦指標體系,組織開展了校院科研摸底調查,初步形成了“聚焦產業和領域,匯聚校院創新資源,構建‘項目組—科研團隊—產業技術體系(協會、研究會)’梯次推進、全產業創新鏈佈局、基礎和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有效銜接的協同創新體系,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爲導向的多元科技評價體系”的改革思路;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目前正在全力推進科技評價和科技管理改革相關制度的系統制(修)訂工作,待省科技廳重塑性改革完成、相關文件印發後,再結合上級文件精神出臺學校相關制度。

二、領導班子建設運行情況

(一)加強政治建設,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堅持學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常態化,第一時間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等最新講話指示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以及省委相關會議精神,全年組織集體學習23次,堅持學以致用、學用結合,努力將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重要決策部署與做好我校科研工作結合起來,轉化爲落實合署改革科研管理的具體舉措。

(二)加強班子建設,凝聚提升整體合力。科研管理部領導班子現有正職1名、副職5名,班子成員圍繞中心工作,緊密配合,勤勉盡責,務實進取,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校黨委校行政有關決策部署,努力把相關決策理解到點、貫徹到底、執行到位。聚焦實施農業“特”“優”戰略、“六新”突破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三農智庫”建設,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和“科技成果‘成’在農大,‘熟’在企業,首先‘用’在山西”的思路,主動策劃培育重大重點項目,大力推進協同創新和產學研深度融合,堅持“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理念,加強與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全面從嚴治黨,嚴格落實“一崗雙責”。班子成員牢固樹立“抓黨風廉政建設是本職、不抓黨風廉政建設是失職、抓不好黨風廉政建設是瀆職”的觀念,堅持做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者、執行者、推動者,在講政治、守紀律、揚正氣上帶好頭、做榜樣,全年組織8次黨風廉建設集體學習,及時傳達學習中央紀委十九屆四次全會、省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和校紀委編印的《警鐘長鳴》;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反對“四風”,依靠學術委員會進行學術評審,不利用職務和工作之便干涉學術評審;堅持“三重一大”制度,全年召開34次部(處)務會議,集體研究重大事項。

三、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

圓滿收官“十三五”,感悟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奮鬥拼搏“十四五”,更需咬定目標不放鬆、狠抓落實不懈怠。與高水平農業高校相比,我們的差距仍然較大,高水平創新團隊少、高端科研平臺少、重大重點項目少、標誌性成果少等制約科研工作提質進位的根本問題依然存在。2021年計劃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是聚焦學校發展目標,聚合校院創新資源,圍繞主導、特色產業和領域,紮實做好科研團隊培育、建設工作。

二是緊抓國家“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建設晉中國家農高區、太谷國家現代農業科創中心等戰略機遇,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和高水平創新平臺策劃申報工作。

三是緊抓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山西)的難得機遇,紮實抓好申報組織工作,推動申請數量和質量提升。

四是持續抓好標誌性成果策劃與培育,孵化“國家獎”苗子項目,紮實做好202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申報組織工作。

五是緊抓省政府推動“1331工程”提質增效改革、面向14+N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重點佈局的機遇,紮實抓好我校“1331工程”重點項目策劃申報工作。

六是落實省科技廳科技重塑性改革精神和合署改革方案,紮實推進科技評價改革和科技管理改革,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爲導向的多元科技評價體系。

以上是科研管理部領導班子2020年的工作彙報,歡迎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