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經濟學專業畢業論文新版多篇

經濟學專業畢業論文新版多篇

經濟學論文:《《國際經濟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 篇一

《國際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國際經濟活動的學科,集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金融理論於一體,是傳統經濟活動在跨國領域的運作和延伸。該課程一般開設於大二學年上學期,是經濟相關專業的學生接觸到的第一門“國際類”課程,在整個教學體系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它的教學方法運用得當,可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國際經濟學》相關教材的選擇

《國際經濟學》作爲經濟專業的一門傳統課程,教材版本衆多,選擇餘地大,但是由於理論發展迅速,內容龐雜,各版本教材的內容差異較大,選擇不同的教材可導致學生學到的理論差異很大。比較經典的國內教材是人大版和高教版的21世紀系列教材,也是國內衆多院校選擇的教材,這類教材中規中矩,儘量選擇的是國際經濟學中的傳統理論,去掉旁枝末節,只對核心部分加以闡述,基本能滿足教學要求。缺陷在於這類教材一般理論性較強,知識更新速度慢,實例和練習題較少,導致教學手段也比較單一,不能很好的舉一反三。國際上關於該課程的經典教材也比較多,像克魯格曼和薩爾瓦多的版本,都是一版再版,受到許多國內985和211院校教師的追捧。這些教材內容全面,知識新穎,一般都配以大量實證分析和習題,並有網絡教學資源加以利用,教學效果更好。但此類教材一般難度較大,計量模型類分析較多,基礎差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容易放棄。對於普通本科院校的學校,我們建議還是以國內學者編撰的教材爲主,以國外經典教材爲參考書或課外閱讀書籍,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淺出,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國際經濟學》教學內容的調整

《國際經濟學》與其它課程由淺入深的內容編排不同,一開篇就是難點,關於西方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難度較大,不好理解,依賴於較好的微觀經濟學基礎,否則部分學生會覺得霧裏看花,對該課程首先留下了晦澀難懂的印象。比如相互需求理論和提供曲線,不結合微觀基礎理論分析會覺得理論突兀,結合基礎理論部分學生又無法理解,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主張是保證課堂教學的緊湊性,只講解核心部分內容,並提供整個理論分析的參考資料供有基礎的學生課外閱讀,並把相關曲線的分析編入習題中,讓學生熟悉它的推導過程。

《國際經濟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國際貿易理論部分,分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觀點,許多派系直到現在仍然在發展充實。教師在進行這幾章內容的備課時,一定要注意分類整理,避免邏輯混亂,並且在同一派系中還有不同分支,觀點不盡相同,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較,讓學生在思考中掌握問題要點。其中有幾個理論,諸如貿易保護理論和生命週期理論等,在現代國家的發展中有很好的運用,所以適合結合實際來分析,避免就事論事。否則,學生也會在其它課程裏面從另外的角度再次學到這些理論,那麼他們就會心存疑慮,認爲這些理論描述不一致,很難對理論信服和認可。我們建議教授《國際經濟學》的教師和教授《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師必須有集中備課的習慣,以便於知識的傳承和銜接。關於國際金融理論部分的知識也在講授中的一個難點,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是需要進行講解的,但是該部分與《金融學》和《國際金融》的理論都有所重疊,許多教師甚至直接把備課的內容在這幾門課上重複運用,沒有做到嚴格區分,容易讓學生覺得這些課程重複太多,學起來沒用的假象。

在講授該部分內容時,應側重金融知識爲貿易知識服務的重要性,國際經濟活動是多重性的活動,實體貿易經濟最終需要貨幣結算和資金流動等一系列的活動來配合完成,這纔是《國際經濟學》中編排金融知識的目的。所以金融理論知識的講解一定要跟前面的貿易理論知識結合起來,主要貿易領域資金結算和投融資活動的分析,這樣才能把《國際經濟學》兩部分的內容更好的融合,保持整體性和連貫性。開放經濟政策下的宏觀經濟政策是該課程的又一個難點,這部分內容是宏觀經濟學的延伸和運用,同時也是近幾十年來經濟學者比較集中研究的內容。要引起學習的積極性,可以佈置一些課堂任務,讓同學們下去查詢相關學者取得的成就和經濟政策在不同國家的運用,讓他們主動發現這部分內容的重要性,有了心態上的主動認識再加上課程的講解,對經濟政策的運用和不同國家的比較就可以學得更加透徹。《國際經濟學》的內容衆多,需要選擇和取捨,分清主次,這就需要任課老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國際經濟學》教學習題和案例分析的甄別

(一)教學習題方面

《國際經濟學》是一門承上啓下的重要課程,必要的練習是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教學內容,掌握解題思路的手段之一,國外衆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較多參考資料,但是難易程度不一,需要選擇。諸如在講解提供曲線時,許多教材都在習題中對這個問題以習題形式來分析,但難度比較大。教師可以把這部分內容編入課堂教學中,以課堂思考題的形式直接提出並進行分析解答,可根據課堂反應來判斷講解的深入程度如何。縱觀國內教材,習題編撰比較單一,一般都以簡答或名詞解釋的形式呈現,沒有任何新意,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習題編寫,融入選擇、判斷以及計算分析等多種題型。比如在講述區域經濟一體化內容時,往年習題集中於問答題型,但講授時可以把中國關於自貿區的政策介紹進去,那麼習題編寫時就可以考慮到時事部分,把關於自貿區的內容變成填空、選擇或判斷題,來考察學生在課後是否認真瞭解了這些經濟時事政策。在講述外匯和匯率時,可從貿易角度講述金融結算方面的知識,那麼習題就可以出一些計算分析題,國際經濟活動中不同情形需要用什麼匯率結算,怎樣計算和分析等,這樣學生就可以對該問題的應用有了更深的瞭解。

(二)案例分析方面

《國際經濟學》的案例衆多,選擇性大,所以要選擇合適的案例,要分析得當,講解有深度,而且要爲理論知識服務。比如在講解國際直接投資和跨國公司的相關內容時,關於跨國公司的案例很多,但我們可以選取世界500強公司的前三十名進行比較分析,近三年來該榜單有什麼變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經濟形勢對跨國公司的經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通過該案例的分析再來講解跨國公司的相關理論,課堂的教學效果就非常好,學生理解起來也非常直觀。在講解國際收支相關內容時,除了羅列國際收支平衡表讓學生理解分析外,還可把這幾年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變化列出來給學生看,讓其分析原因,再結合中國的“走出去”戰略,讓學生在學習國際收支平衡表內容的同時也知道了當前國際經濟新形勢下新的戰略和選擇。案例分析也要與時俱進,也要注重實例分析爲理論服務的特點,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總之,爲了把《國際經濟學》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更透徹,任課老師應該充分作好各種準備工作,多閱讀參考教材,將各類素材整理歸納到課堂上來講解,多準備案例教學,讓案例導入理論,從理論歸納到做法,從做法再總結出案例,循序漸進。每一章都要編寫配套習題,習題內容要與課堂教學內容配套,做到相輔相成,相互融合,才能起到習題的訓練效果。另外,國際經濟的活動日新月異,跨境電商貿易和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給該門課程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我們在講授時也要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做到知識更新,才能取到更好的效果。

經濟學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

經過3年的改革發展,我國經濟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無論是體制的轉軌還是經濟的發展都取得了重大成功。但同時也面臨着經濟大多依靠粗放型增長、貧富差距加大等諸多問題。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更好地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是今後發展的重點。

“政治經濟學”一詞出現於17世紀的西方,作爲一門學科則形成於18世紀七十年代,其標誌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問世。“政治經濟學”一詞從其起源就一直含有管理、控制甚至自然規則的涵義。後來,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在他寫作的主旨爲研究生產和分配規律的《經濟學原理》中認爲,政治經濟學是一門探尋社會現象規律的科學。而後,馬克思在批判地吸取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第一次明確的爲這門學科打上了階級的烙印;爲世界無產階級的戰鬥指明瞭方向,併爲社會主義最終取代資本主義提供了理論依據。但因爲馬克思所處時代的侷限性,以至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某些原理在當前情況下無法運用,這就需要我們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實事求是,開拓創新,不斷探索適合中國的道路,適合中國的政治經濟學。

一、當前中國經濟宏觀局勢

從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至今,中國人民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不動搖,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無論在經濟體制還是經濟發展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功。就體制轉軌而言,在資源配置方式上,無論是商品市場化,還是要素市場化,都取得了制度性的進展,市場機制已經替代計劃機制成爲我國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力量;在宏觀調控方式上,無論是財政體制和財政政策的作用機制,還是金融體制和貨幣政策的作用機制,都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併發生着深刻的變化,貨幣政策的相對獨立性以及財政政策的公共選擇性都在逐漸提高。就經濟發展而言,在體現經濟規模的數量指標上,1978年以來,以GDP反映的。年均經濟增長率高達9.62%,27年我國真實GDP總量已達249,529.9億元,比22年增長65.5%,年均增長1.6%,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國財政收入達到5.13萬億元,增長1.71倍;外匯儲備超過1.52萬億美元。

可以說,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同時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特別是由於從改革初期以來一直採用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先污染後治理的思想,改革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國際環境的動盪和不安所導致的一系列隱患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被暴露,宏觀經濟經過九十年代的通貨膨脹,經濟“軟着陸”後再次面臨調控,當前宏觀經濟失衡有着如下特點:

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但同時消費需求增長乏力。

2、物價總水平低,但人們對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值高。

3、經濟增長勢頭強勁,但同時面臨嚴重的“通縮”威脅。

4、經濟增長速度顯著加快,但失業率繼續攀升。

5、人均收入不斷增加,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加大。如何實現宏觀上的經濟調控,保證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如何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分配問題就變得十分重要。因爲只有提高處於中下收入水平的那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才能增加整體的消費邊際傾向,增加消費需求,從而帶動經濟發展,調節通貨預期,維持社會的穩定安寧。

二、政治經濟學的新解釋

筆者認爲,政治經濟學可以分別進行解釋,可以就“政治”和“經濟”進行具體分析。“政治”是指一個社會運用國家權力做出“誰得到什麼”、“何時得到”和“如何得到”的決策,該過程是一個集體選擇的過程。簡而言之,可以用兩個字概括那就是“制衡”。如何就各個利益團體之間進行協調,作出使所有成員(至少是大部分成員)滿意的利益分配,在各個團體之間尋找制衡點,是政治的主要目標和努力方向,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平”。

“經濟”則是研究稀缺資源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中進行配置,收入或社會產品如何通過分散化的過程在社會成員中進行分配,也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最優”。如何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尋求最優方案,實現最優的產出是經濟的主要目標。也可以概括爲“效率”。“公平”和“效率”兩者之間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繫,具有矛盾統一性。而政治經濟學則可以認爲是在保證“政治制衡點”的前提下尋求經濟增長的最優解。

因此,運用政治經濟學原理研究在當前宏觀條件下如何處理分配問題,無論是對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結合還是爲宏觀政策提供理論上的指導和依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三、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在改革開放初,鄧小平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社會主義的目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指的是效率方面,而實現共同富裕則代表了公平的想法。而關於在收入分配過程中效率和公平的關係,理論界向來有不同的表述,也是一個不斷改進、不斷深化的過程。

改革以來,關於社會主義效率和公平問題的模糊觀念有:

(1)把公平錯誤的解釋爲收入平等。這在傳統的社會主義觀中十分常見,主要表現是平均主義和“大鍋飯”。

(2)公平的“物質決定論”。這種觀點認爲公平的實現程度是同經濟的增長、財富的增加成正比。以此觀點爲前提,纔有了先效率後公平的主張。

(3)把公平和效率看成一組無法協調的矛盾,追求公平必然要犧牲效率,追求效率必然要犧牲公平。

該觀點認爲“只能有一方爲主,另一方爲從”,時下向效率過分傾斜的主張就是以此爲前提的。這些模糊的觀點代表了一部分人對公平和效率的看法,而作爲國家,對這個問題也是在不斷的探討和深化中。此前,我國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則是: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四大報告提出“兼顧效率公平”;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十五大報告、十六大報告、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都堅持了這個說法;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同時,注重社會公平”;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更加註重社會公平”;報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機會公平,整頓分配秩序,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

四、當今宏觀條件下效率與公平的處理

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依靠產業結構變化帶動要素投入擴大,進而拉動總量的擴張。同時,由於市場體制改革導致要素效率特別是資本效率顯著上升,一方面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長久增長,另一方面也帶來一個突出的問題,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所有制變化勢必影響要素的效率,但對勞動和資本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對資本效率的提升是對勞動效率提升的9多倍。這樣,必然會導致貧富差距的加大。中下收入人羣相對收入減少,高收入人羣更傾向於投資,從而導致國內消費需求不足,固定投資過熱。過熱的投資導致房地產市場和證券市場的過快、過猛發展,從而拉動日常消費品物價水平的上揚,人們則將更多的錢用於防止通貨膨脹,減少了其他物品的消費,從而導致高的通貨預期。

(一)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實現分配的公平。針對勞動者因客觀條件不同而出現的收入分配中的事實上不公平,政府可以通過完善經濟調節、縮小按勞分配實施對象客觀條件的差異,弱化由此而導致的收入分配中事實上的不公平。

一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維持自由競爭的市場秩序是縮小收入差距、形成公平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條件;促進包括勞動力在內的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促進完全競爭的市場格局的形成。

二是打破不合理的壟斷。深化電信、電力、石油、民航、金融、鐵路等行業改革,進一步引進競爭機制,防止其憑藉壟斷地位爲其從業人員謀取高工資、高福利,爲企業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三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應進一步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建立農民增收減負的長效機制,健全最低工資制度、完善普通勞動者工資增長機制,努力提高低收入羣體的收入水平。

(二)通過完善整個社會制度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改革至今,雖然在社會制度上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但仍然存在着阻礙經濟增長和分配公平的地方。一方面要繼續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社會制度,特別是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在分配途徑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隨經濟發展能夠切實得到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積極發揮市場經濟的主導作用,政府則更多地注重社會體系和自身體系的完善,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一是加強政府反腐力度和制度建設,制止權錢交易。保證政府作爲一個規則制定者的角色,防止政府人員運用職權參與分配,從而損害勞動和資本要素的效率。

二是加強法制建設。要保護勞動者應有的經濟地位、精神尊嚴和合法權益,將勞動者權益納入法制軌道,放到重要的分配平臺。

三是加強社會道德建設。強調“信用”準則的弘揚,加大誠信經商的宣傳力度。政府機關規範執法行爲,提倡“爲民服務”的工作理念;承認按貢獻、按市場效率大小實現經濟收入是道德的,而通過欺詐、貪佔等手段獲得收入是不道德的。

無論是何種經濟情況都是諸多因素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現象的背面往往擁有着極其複雜的成因,只有將經濟理論的原理與客觀實際相結合,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才能找出經濟現象的真正成因,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政策,維持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經濟學論文:《農業信息化建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篇三

一、引言

如今我國各地區的貧富差距仍然較大,一些農村可能還在溫飽階段,而我們的社會已經不滿足於小康社會,已經逐步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轉型,這樣發展的嚴重不均衡,使得農村經濟發展更加落後。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就在於農村。隨着社會的發展,農村人民對於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農村實施農業信息化建設不僅可以縮小貧富差距,而且對於農村的經濟發展是一個重大的推動力。中國農業要發展,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農業信息化的道路。

二、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農業信息化是指在農業領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過程。我國作爲一個發展中國家,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發展直接制約着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所以爲了加速發展農村經濟,農業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它不僅僅可以促進農業增效,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還可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一)有利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農業信息化建設可以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農民享受現代社會的文明成果,推進農村科技、文化、教育、醫療等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二)有利於改變農民的消費觀念

農業信息化可以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促使農民的消費觀念和方式的改變。通過農業信息化的建設,農民可以利用網絡瞭解關於農業生產的各種信息與技術。農業信息擴大了農民的視野,豐富了農民的文化娛樂生活,使他們不再封閉在自己的世界中,抵制消費,而是由注重物質文化生活的消費,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費的轉移。

(三)有利於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

通過農業信息化的建設,可以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在現代信息化的時代,捕捉信息的渠道很多,信息化的建設就是信息來源的渠道之一,沒有信息化的建設,到達農村的信息就是遲緩的、過時的,農民就無法得到有價值的信息,就無法掌握經濟市場,和生產經營的主動權。如此農民就會喪失機遇,陷於被動,從而遭受經濟損失。如果農民的整體素質提高了,就能快速抓住有價值的信息,爲自己的農業生產創造條件。農業信息化提高了農民的整體素質,爲他們的學習提供了更多的資源,以及爲他們的經營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四)有助於促進農民走進社會市場

以前農村的生產基本上是自產自銷,沒有與社會市場連接,缺乏市場信息觀念。對於社會市場信息不靈通,導致價格制定不合理,造成農副產品的生產大起大落。但是隨着農業信息化建設,農民不再盲目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促進了管理科學化、合理化和規範化,加快了農業的全面發展。

(五)有利於推動農村農業的進步,實現農業現代化

現在農業技術在不斷地發展,農業信息化也被普遍運用於農業生產。農業信息技術的出現,帶給了農民一種新的體驗,這種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使農民能夠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技術培訓和教育,彌補了原先農民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的缺乏。它促進了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科技意識的增強,從而加快了農業現代化的步伐,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之路。

三、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阻礙

(一)基礎設施落後

基礎設施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物質保證,完善的基本設施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前提。我國一些農村經濟發展之所以緩慢,就是因爲基本物質條件太差,比如道路交通不完善,交通網絡結構單一,水、電、通訊不健全等,這些都是導致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低下,嚴重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農業生產方式落後

在農業信息化建設進入農村之前,不少地方的農民都是依靠傳統的耕耘方式進行農業生產,使用的農業生產工具也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傳統工具,農村的農業生產方式落後,阻礙了農村的經濟發展。

(三)農村資源開發利用率低

作爲我國資源的寶庫,農村具有較強的潛在資源優勢。但是目前我國廣大農村資源的開發力度低,資源開發利用率低,因此造成了大量資源閒置、浪費,無法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從而無法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四)農村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程度低

我國農村普遍現象是農村較爲封閉,導致外部資金無法進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才也難以引入,農村市場無法與外部市場接觸,農村產生的經濟難以推動整個農村的經濟發展。

這些問題使得農村的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而農業信息化的到來,解決了這些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問題,從而加快了農村的經濟發展。

四、農業信息化建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農業信息化可以實現建設農村小康社會

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深入,在基本實現小康社會的情況下,我國正在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如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該重點關注農村經濟發展,所以農業信息化在農村的實施不可避免。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後,農業生產各方面的條件和機制都不夠完善,而通過農業信息化建設,能夠逐漸縮小貧富差距,讓農村的經濟發展一步步走上正軌,改善農民生活,從而逐漸實現建設農村小康社會。

(二)農業信息化可以提高農民收入

我國的傳統農業模式正在慢慢轉向信息化農業模式。以往農村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落後,使得自然災害容易對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損失,而農業信息化的引入,改善了農業就業結構。對於農村居民來說,農業信息化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有效的避免了自然災害等因素所帶來的影響,也就是在農業信息化的帶動下,農村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從整個社會來說,農業信息化提高了農業資源的利用率,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水平和生產效率,效率提高了,所得到的回報也就更多。 農民收入的提高也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農業信息化減少了市場交易的風險。農業信息化結合了生產、分配、消費等各個方面,它連接了買賣市場,減少了流通環節,節約了交易費用,也避免了消費過程中的各種糾紛,從而提高了農民收入。二是促進了農業經營模式的改善。以前農民都是通過自身的經驗來生產產品,經營管理也沒有系統的方式。然而通過農業信息化的建設,可以向農民傳輸科學知識以及農業生產的相關信息,使他們的經營管理規範化,從而使他們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三是加快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農業信息化可以有效的解決農村信息落後的問題,信息通過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把農業生產技術傳遞給農民,使農業生產科技得到發展和推廣。

(三)農業信息化可以發展農村的市場經濟

衆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長期以來,農業成本高,投入大,效率低,科技含量低,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消費觀念低下,相對落後的生產和銷售方式制約着農村市場的經濟發展。農村生產的產品量大時,即使低於城市多倍的價格銷售,仍然解決不了大量積壓產品,農村市場經濟的不完善,使得產品沒有銷路是農村市場經濟難以發展的原因之一。我國在幾十年的農村改革中,農村市場經濟通過農業信息化的建設,讓農民進一步瞭解了社會的需求,供求走勢,價格行情等,有效促進了農村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農村經濟發展又向前邁出了一步。

(四)農業信息化可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農業信息化有助於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可以促進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農業信息化的建設,讓農村居民在教育、醫療、科技等方面逐漸拉近與城市居民之間的差距,以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五、進一步加強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途徑

(一)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農業信息化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許多困難和矛盾,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資金支持,農民對農業信息化難以信服,特別是一些思想封閉,技術落後的農村。沒有政府扶持的農業信息化建設就會像一盤散沙,沒有企業化經營的管理人員,以農業信息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規劃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那麼農業信息化要真正地走進農村並被作用於農業生產等方面是很難的。

(二)需要培養農村信息人才,以此來推廣農業信息化的應用

原本農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們因爲農村的落後、種種因素和不利條件而無法接收良好的教育,這些原因使得農村人才匱乏,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農業信息化對農民生活有諸多的好處,農民無法把它運用到生產農業事業中,那麼農業信息化只是一場空談。所以培養農村信息人才極其重要,有了這些專業的信息人才,農業信息化才能發揮它最大作用,農民也纔會因此而受益。培養農村信息人才不僅是爲了傳播農業信息化的功能,也是爲了激勵農民工提高信息意識,自覺的關注信息和利用信息,培養他們使用信息的習慣和調動他們依靠信息的積極性。

六、結語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實行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困難,但是隻有堅定不移的走農業信息化的道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纔會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相信在農業信息化的建設下一定會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增加農民收入,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經濟學論文:《“經濟學基礎”教學環境的革新》 篇四

經濟學基礎在當前經濟管理類型專業中屬於非常核心的課程,在其相關專業中佔據重要的位置,發揮關鍵重要作用,尤其現在國家市場經濟體制處在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對於經管類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們必須加大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提高經濟學基礎的教學水平。[1]同時經濟基礎課程教學目的重在實踐,但是其內容體系過於龐雜、知識偏重理論,但是日常的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然而當前教學環境發展較爲滯後難以滿足新時代對經濟學基礎教學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型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實施,阻礙了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不利於實用性經管人才的培養。

1“經濟學基礎”教學環境發展現狀

1.1“經濟學基礎”教學課程的安排偏重理論

現階段,多數學校的“經濟學基礎”的課程安排偏重理論性知識,而經濟學基礎的課程本身內容體系龐雜,相關觀念和理論抽象複雜、晦澀難懂,純理論性講解無法使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清晰的理解,甚至適得其反,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這也極大地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2]長久以來,院校使用的考評系統更多關注的是教師的理論水準,沒有重視對教師實踐能力的考查評估。這些年,各院校致力於知識理論的研究,院校教師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論研究以及論文的發表方面,忽略了對經濟學基礎中應用性教學的研究,而此類學科對實踐性和理論性都具有較高的要求,這使得教學效果並不明顯,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同時,現在大多數教學只是單純掌握了理論性知識,基本沒有從事任何經濟學實踐活動,也沒有開展過任何經濟業務。如此一來,教師在課堂上只能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無法給學生提供有效的經濟學案例,課程內容空洞無趣、枯燥無味,不僅不能使學生很好地瞭解課程的內容知識,甚至極大消磨了學生的耐心,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之實踐性教學,教學效果不理想。

1.2教學案例的使用水平偏低

衆所周知,經濟學基礎知識理論性太強,單純照本宣科學生難以理解知識內涵,加之該學科對實踐性還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課程中增加教學案例分量既是學科本身的要求,也是衆多經濟學專業的學生的學習需求。[3]但是,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教學案例分析課程安排較少,案例內容質量不高,脫離實際生活,案例分析不到位、不合理,使得最終案例教學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出現以上情況的原因是涉及方方面面。其一,一般情況下,案例教學具有一定的人數限制,理想的授課人數大約爲30人,但是各大院校實行擴招,學生規模持續壯大,然而與學生對應的教學資源並沒有都得到很好的滿足,班級人數不斷增加,加大了授課壓力,普通教學班人數擴大到60人左右,甚至部分學校由於人數過多組織合班授課,班級人數超過百人,這直接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案例教學效果。其二,教師普遍缺乏較強的案例教學能力。較之傳統的教學,案例教學在教學能力等方面對授課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學校沒有開展案例教學的相關培訓,教師也普遍缺乏案例教學的學習,在開展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授課老師往往不得要領,使得案例法的教學成效大打折扣,沒有很好地發揮該教學方法的積極作用。其三,學校經濟學授課教師大都沒有參與過專業相關的工作實踐,經濟學管理真實的工作情況根本不瞭解,在案例討論環節無法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指導,使得教學最終流於形式,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4]

1.3缺乏完善的教學實踐基地

當前階段,多數院校的經濟學專業基本不存在實踐課程,多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門課程在經濟管理專業中非常重要,而且這類專業對實踐具有很高的要求,在課堂上開展簡單的實踐活動還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衆所周知,市場經濟不斷髮展,現代企業制度已經廣泛實行,經濟現代化趨勢明顯,具有現代經濟意識和經管能力的人才極度匱乏。[5]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也要求各個院校建立經濟教學實踐基地,實踐基地必須對經濟管理環境進行儘可能的模擬,以提高學生對經濟學相關問題的體驗和學習。

2“經濟學基礎”教學環境的革新措施

2.1增強教學的實踐性

現階段,國內大多數院校的經濟學專業的授課教師都具有相對高的學歷,其專業的理論知識儲備比較豐富,然而受制於種種條件,授課老師的專業實踐能力極爲匱乏,甚至完全不了實際的企業經濟運行狀況以及管理工作的實施程序。這也是長時間以來造成經濟學課程枯燥、空洞非常關鍵因素。[5]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必須制定相關措施,有效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僅需要關注教學質量的提升,更要加強教師實踐水平的提升。對於該專業的教師增強工作審覈,要求授課老師適當壓縮課程教學時間。首先,要求教師從事專業對應的實務工作,增強對相應職業具體工作的瞭解,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到銀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諮詢公司和企業等單位,參與其經濟管理工作,掌握經濟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的資料,根據自身實踐,對教學案例資源進行完善、充實,使之更加貼合生活,更便於學生理解。其次,激勵授課老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參加銀行從業資格證、證券從業資格證等經濟學專業資格考試,充實教師各層次的知識,有助於教師水準的提升。最後,從校外邀請經驗豐富的經濟學基礎教學經濟學專家或者企業經濟管理者組織專題講座,不僅可以對課堂教學進行很好的補充,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和眼界。 2.2提高案例教學水準

經濟學基礎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高效的案例教學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專業知識,還可以實現教和學兩方面互相影響和促進,共同都得到提高。同時,在案例教學涉及的相關考試可以鼓勵學生儘可能表達自己的見解,無須顧及試卷的限制。授課老師可以學生實際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對案例教學進展進行合理的控制,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注意學生對案例的反映及其觀點,站在客觀的角度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同時還可以把該項評估情況加入學生的最終的成績中,作爲學生成績評價的一個有效參考。

2.3經濟學基礎實踐基地建設

現階段,多數企業並不樂於接收實習學生,然而學生可以進入的銀行、事務所、諮詢公司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進入之後也只能從事一些基礎性工作,甚至是勞力工作,無法真正涉及非常專業經濟管理工作。因此,學校建立經濟學專業實驗室更加科學,效果更加顯著。在實踐基地,可以對企業的經濟管理進行模擬,利用模擬情境,學生進行相關操作,處理相關的經濟問題,進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改善教學狀況,實現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的工作環境進行高效模擬,儘可能再現企業發展情況,綜合各類專業知識,一方面,有效幫助學生系統鞏固教材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鍛鍊學生的適應能力,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符合當前複合型人才的發展要求。

3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的經濟學基礎教學存在較多問題,教學模式刻板,教學環境封閉,無法滿足實踐性經管人才的需求,同時也無法很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現狀。文中筆者從增強教學的實踐性、改善案例教學質量、建立實踐基地三個方面革新“經濟學基礎”的教學環境,提升專業教學水平,滿足現代企業經濟人才需求。

經濟學畢業論文 篇五

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數學對於經濟學的發展越來越重要,在許多問題的解決的過程中需要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由此可見數學在現代經濟學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想運用好經濟學,就要對數學知識進行認真地研究。

關鍵詞

數學;經濟學;融合;作用

數學是研究許多專業學科的一門基礎學科,它擁有自己的符號和語言,用其特有的抽象的方式來思考問題。對很多學科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經濟學也在其中。數學對經濟學的思維產生過深刻的影響。前些年的經濟理論公理化趨勢,這種理論明顯就是受到數學的公理化的影響。由此可見,如果沒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想在經濟學中取得不錯的成績非常困難。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看待數學在現代經濟學中的作用呢?

1、用數學方法解答經濟現象

解決經濟問題是數學方法應用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中最爲常見的有:經濟計量學方法、線性規劃方法和投入產出法等。

1.1經濟計量學

這種方法是以定性分析爲基礎,探討如何使用數學模型方法,計算具有隨機性特徵的經濟活動規律與經濟變量關係的經濟學科。它產生於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由於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所以當時主要用於應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的創始人是丁伯根曾。之後由於克萊茵等許多經濟學家的努力,經濟計量學迅速發展起來。經濟計量學所研究的是:

(1)在確定任務的情況下,怎樣統籌安排,使人力與物力消耗最小化,從而降低成本。

(2)在人力與物力確定的條件下,怎樣發揮經濟計量學的最大功效,從而獲得更大的收益。

總的來說,就是怎樣以更小的消耗取得更大的回報。這種方法被廣泛地應用在商業貿易、交通運輸、管理會計、計劃統籌與工農業生產等方面。

1.2線性規劃方法

在經濟活動中,經常會遇到財力或人力等方面的制約,怎樣利用現有條件,更理想地達成目標是線性規劃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如果單單從數學角度上看,就是在一組等式和不等式的約束之下求使目標函數最大或最小值的自變量取值問題。線性規劃不單單應用於經濟領域,還適用於很多領域比如:下料、運輸、消費的合理性等,甚至應用於軍事、科研等領域。如今人們仍正在研究怎樣將其應用於更多領域。

1.3投入產出法

它是一門集和統計學、經濟學與管理科學於一體的系統科學。其主要研究各部門生產關係。如今社會生產中,各部門首先考慮怎樣使用其它部門的產品從而滿足生產消費的需求,其次則是將自己的產品供給其它部門去消耗。各種生產活動之間存在着直接或間接地相互依存的關係,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分析就是需要於這種生產的依存性,研究在生存技術與可用資源的情況下,怎樣更好的滿足最終需求與生產數量等問題。可以通過投入產出模型,對社會需求與供給、產業結構、和消費等經濟的重要比例關係進行分析,從而做出抉擇,且能夠模擬各種政策運行。投入產出法已經得到發達國家的認可,且研究的範圍也在逐漸擴大,比如用投入產出方法研究降低關稅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問題和貨幣兌換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問題等。怎樣將這兩種生產要素組織得更好,是我們當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2、數學方法對經濟理論的證明起到很大幫助

數學方法能對經濟學所提出理論給予理性的證明,採用數學邏輯所得出的結論用文字語言很難徵明。經濟學家布留明曾經指出;“數學方法是在經濟學家心中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唯一能夠給予經濟學理論充分的科學性的方法。經濟理論需要數學方法來判定,只有數學才能對經濟學定理進行完備的證明。”在歷史中運用數學方法來證明經濟學定理的事是不乏其例的。

3、數學語言與經濟學語言的融合

數學是科學的語言,是一種自然語言。它可以將微妙的事物敘述得十分詳細,是人類文明的基礎。但是自然語言卻有着語詞的多義性的缺點,所以數學語言從開始就是由數學家嚴格做出定義。並確定了它的功能與涵義。可以完美彌補自然語言詞語多義性的缺陷。只要正確使用,它的結論總是可以信賴的。可以說數學的誕生就是爲科學服務的,同時它也是科學理論的載體。數學語言的概括性非常高。某些看似不同,表現形式更是上千差萬別的經濟問題,有時可以用一個簡練的數學語言式表達出來。同樣經濟學也有自身的語言。但是每一個經濟結論的產生都是通過提出問題——建立模型——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注意到,在這個過程中數學與經濟兩種語言相互交融。首先提出問題,是理論技術創新的發源地。其次,建立模型是用數學語言來表達的。將數學語言和論斷用通俗的語言來敘述出來,使普通人也能夠理解。這是經濟學中必須需要解決的一項任務。

4、結語

現代經濟學與數學的關係是分不開的,雖然每一個數學家未必是經濟學家。但是經濟學家在數學上一定應具有相當的造詣。數學具有文字性表述所無法比擬的精確性與邏輯性。運用數學模型結合經濟模型來研究經濟問題,是現代經濟學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經濟學畢業論文 篇六

我國經濟復甦始於金融危機之後,2012年我國經濟開始了逐漸上升的發展趨勢,進而我國進入了經濟新常態的發展現狀,在此形勢影響下,我國經濟結構得到了優化、經濟活力得到了增強。

因此,要想實現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就要適當的進行政策調整。

由此可見,本文針對中國經濟新常態與宏觀調控政策取向展開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經濟新常態中存在的問題

(一)後髮型優勢得不到發揮

由於我國經濟發展受傳統經濟理念和模式影響較大,進而在新型經濟視角中,後髮型優勢未能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和發展環境,進而導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較慢,經濟上升空間較小。

如果在此期間我國不能及時開發新的經濟熱點,那麼經濟就會陷入一蹶不振的惡性循環中來。

(二)財政風險隱患較大

在經濟新常態尚未到來之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與社會需要間呈正比例的發展關係,此時矛盾與風險未能被及時揭露。

現如今,在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背景中,雖然階段性經濟呈增長態勢,但是整體經濟的增長速度較緩慢,經濟發展進入了優化協調階段,然而此階段的經濟矛盾以及風險正逐漸顯現,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和升級。

(三)宏觀經濟運行失衡

新型經濟視角中,宏觀經濟發展狀態與以往相比發生了較大變化,其宏觀調控的難度係數也明顯提高。

首先,物價壓力過大,平衡作用較小。

其次,經濟收入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之間的平衡難度較大。

新視角下經濟收入的增長幅度較小,一定程度上會間接影響經濟的整體增長速度。

最後,就業問題與社會生產間的矛盾較顯著。

網絡信息化時代中,高科技設備的投入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但是失業人員數量逐漸增多;我國創新型人才和創造性人才與發達國家相比數量較少,進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國的市場競爭實力。

二、宏觀調控政策的取向分析

(一)優化經濟增長質量

在傳統經濟發展觀念和形式的影響下,經濟增長數量是當時市場關注的焦點,單方面追求經濟增長數量能夠更好的迎合市場發展需要,但是,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之後,經濟增長方向發生了明顯變化,

由原來的數量型經濟增長轉向質量型經濟增長,宏觀調控政策進而要相應的進行目標轉化,即以市場需要爲發展導向。

(二)推動市場改革

一方面,通過市場改革強化內需。

現階段,由於我國民間資金儲備力量龐大、人才資源豐富,要想將民間資本的發展優勢巧妙轉化爲經濟發展動力,就要積極推動市場改革,通過市場改革創造新型的發展契機,此外,這能夠爲企業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

另一方面,加大創新力度。

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是國家生命力延續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要爲創新型項目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並給予創新型人才應有的鼓勵和尊重,同時,營造良好的創新型環境,彰顯後髮型經濟特點和優勢。

(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對於社會上存在的下崗再就業問題,我國政府要格外重視,在提高重視程度的基礎上,採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進而對失業人員妥善安排,同時,政府要爲下崗失業人員組織系統性的培訓,

促使失業人員通過培訓豐富知識儲備、提高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這有利於優化人們的生活質量,有利於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除此之外,我國還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由於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能夠明顯增強市場競爭實力,能夠實現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不僅能夠科學、合理的規劃崗位佈局,而且能夠將就職人員有效調整,進而充分發揮人員的勞動價值,激發勞動人員的工作熱情。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在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背景中,要想實現社會經濟持續、穩健運行,就要在明確宏觀調控政策取向的基礎上抓住發展機遇,通過優化經濟增長質量、推動市場改革以及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方式提高我國市場競爭力,增強我國綜合國力,進而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經濟學畢業論文 篇七

[摘要]

行爲經濟學由於對傳統經濟學的基礎提出了挑戰,在興起之後就一直受到關注,頻頻被用於解釋相關的現實問題。有鑑於此,本文就從介紹行爲經濟學的發展歷程及主要觀點出發,進而論述行爲經濟學的相關延伸理論,並展示了行爲經濟學被借鑑來解釋現實中一些傳統經濟無法合理解釋的問題。

[關鍵詞]

行爲經濟學理論延伸行爲金融

一、行爲經濟學發展歷程的回顧及其主要觀點綜述

行爲經濟學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它對傳統經濟學的基礎,即假設人的行爲準則是理性的,不動感情的自我利益,提出了挑戰。在這種思維方式下,人類對外在事物的認識是清澈了,但是把人、人的行爲、人的精神等非理性方面則捨棄了,並把其簡化爲一個個的點或一條條的線。人也成爲了“扁平的人”。但是,不少經濟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以完全理性人假定搭起的優美的理論大廈無法通過檢驗科學的方法來檢驗與研究人的內在本性,也無法觀察到現實中人的經濟行爲,因此更無法來解釋許多人的經濟行爲之謎。這種局面到20世紀90年代才得以轉變。萊布森等美國經濟學家提出了一種名爲“行爲經濟學”的經濟理論新流派思想,向主流經濟學提出了質疑和挑戰。

行爲經濟學是一門試圖將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融入標準經濟學理論的科學。行爲經濟學嘗試對非理性行爲進行研究,打破了主流經濟學的界限及視域,在現實人的基礎上發展了主流學派的經濟人概念。行爲論者並沒有拋棄主流理論,而是贊同其注重理性的,維護自身利益的行爲。但是,他們堅持對這一理論加以修正。他們認爲,經濟人也對具有偏見的推理,自我沉溺、自我毀滅的行爲和種種其它人類缺陷和長處做出反應。行爲經濟學理論還關注公平、互惠和社會地位等許多其他方面,因此,行爲經濟學試圖對傳統假定進行修正。丹尼爾卡尼曼、理查德塞勒、馬修拉賓及已故著名行爲經濟學家阿莫斯特維爾斯基是行爲經濟學研究領域中富有創見,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家。概括來講,行爲經濟學主要就是:預期效用理論;偏好的一些典型特徵;偏離理性的特徵分析這三類代表性觀點。

二、行爲經濟學的理論延伸範圍及領域

行爲經濟學之所以盛行,不是因爲其敢於對傳統經濟學提出挑戰,更因爲是行爲經濟學能夠自圓其說,其一些假設和理論觀點能夠更好地解釋現實,能讓大多數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行爲經濟學在現實中的理論主要延伸到以下領域:

1、當今市場競爭行爲的心理特徵

標準經濟理論描繪的市場供求關係和價格需求規律的適應條件非常有限和嚴格。而向當今全球市場新格局和競爭合作新特點,許多高新技術產品、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產品、符合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產品,以及電信市場、網絡產品市場、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和文化產業等,引起了消費選擇行爲新的變化,頻頻表現出明顯的偏離價格需求規律的現象:降低價格未必能保住市場佔有率,屢屢奏效的一些非價格競爭策略和手段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在中國市場供應和秩序、收入和社會則富分佈、消費觀念和習性、生產力和科技創新水平處於相對落後和低下的情況下,消費選擇行爲與標準的理論描述相距就史遠。無論是消費行爲、企業經營行爲和投資行爲等,市場競爭行爲選擇中心理因素的影響特徵非常明顯。

2、勞動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非自願失業——爲什麼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不包括自然失業率和工作變動時的摩擦失業)?原有理論對此給出了一個“公認”的理由,假定工資是在市場出清水平上預先給定的,以此爲標準若勞動力過量供應,就會造成失業。但工資爲什麼要定那麼高,而且還是剛性的呢?爲什麼有人頻頻跳槽,而另一些人則願意終生廝守一個單位?這些不是能用勞動力市場供求規律簡單解釋的。“有效工資理論”、阿克洛夫(2001)的“交換禮物”等都試圖給出合理的解釋。理論和實踐似乎證明了在工資和努力水平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性,並且在長期內是很穩定的。行爲經濟學的研究表明,現實中勞動力市場並不是簡單地遵從工資水平提高、勞動力供應增加這一規律。如出租汽車司機並不只是由每人收入的高低來決定工作時間的長短;老師讓一些學生參與科研課題,學生們不會僅根據報酬或津貼的高低做決定;幼兒園制定罰款制度是爲了讓父母親及時地接孩子,但結果是適得其反。這些是因爲當工資與價格變化的行爲中包含道德和情感成分時,標準經濟理論中的價格交換效應就應予以修正。因爲勞動者對勞動與休閒的價值判斷是因人、因行業、因時點不同而異的。另外,行爲經濟學還研究指出,承擔風險、經營管理等活動也是一種類型的付出和勞動。

3、行爲金融學

行爲經濟學在金融投資領域的應用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在金融學中,有效市場假設的作用是奠基性和舉足輕重的。資產定價的標準均衡模型假定投資者僅僅關心資產風險,並利用公共信息儘可能準確地預測股票收益。這些假設在某些時候確實能做出確切的預測,但當價格變化的自相關性近似爲0時,證券市場上卻出現大量異常現象。這些不規則現象促使研究具有有限理性假設的資產投資者的“行爲金融”(behavioral finance)論應運而生。金融學中一個重要的異常現象是“股票收益之謎”:股票的平均回報要比債券收益高得多,爲什麼高收益對應高風險,並沒有令人信服的實證研究支持這一理論。爲了說明其中的緣由,行爲經濟學假定投資者具有損失規避的行爲偏好,這能更合理解釋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對應關係。行爲經濟學的研究還發現經驗不足的經紀人的反應如何遲滯,而長期操盤手的反應爲何又過於敏感。行爲經濟學還通過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的年成交率的實例來研究資本市場規模問題,關於個體股票交易行爲的數據表明,部分投資者的盲目自信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股票市場規模的極度膨脹,股票市場上的許多現象都與投資者的心理活動和行爲有直接的聯繫。

行爲金融學的迅速發展,是由於金融理論把“寶”都壓在“有效市場假設”上了:投資者有充足的理性以至能夠觀察和利用歷史資料。有人曾將有效市場假設美譽爲:社會科學中認識最完善的一種規律性,然而,股票價格波動太捉摸不定了,以至不能反映內在的真實情況。行爲經濟學發現了一種基於代理人心理活動的過度反應效應,客觀、深入地研究一系列異常現象,有助於用事實更精確地檢驗市場有效性假設。當然,從發展的眼光來看,行爲經濟學也迫切希望儘可能地減少心理學的內容,正在努力探討用一種統一的方式來解釋金融市場上的異常現象。

三、行爲經濟學在實際中的應用

民工短缺的行爲經濟學分析

沿海地區的“民工荒”打破了我國勞動力無限供給的神話,引起了企業界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理論界紛紛對此問題發表看法,並對民工短缺的成因進行了分析綜觀這些分析,人多是運用市場、結構、信息、制度等分析力一法,基本沒有涉及民工的心理與理性,民工是該勞動力市場的主體,在分析民工短缺的成因時,不能完全不考慮主體對勞動力市場的相關要素以及勞動環境的認知而採取的相應的經濟行爲。

經濟學畢業論文 篇八

“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實施,需要一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作爲支撐。

這對於高職院校來說,不僅是極好的發展機遇,更是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

但目前,我國的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還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重專業/職業技能的訓練、輕素質的培養的現象十分普遍。

在德國,高職教育不僅有專科、本科和碩士層面,甚至聯合培養博士;也不單單培養操作技能型人才,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科研和技術開發能力,能夠進行新工藝、新技術的引進、研發、優化等。

發達的高職教育成就了德國的製造強國,一點也不誇張!因此,高職院校在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上,既要抓專業技能的培養,又要抓專業理論教育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既要滿足當前就業需要,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持續提升和全面發展。

顯而易見,較爲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全面素養是不可或缺的。

西方經濟學是財經類專業的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專業基礎課,對於學生專業理論基礎的構建,以及專業思維能力、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專業素質的培養,在專業基礎理論的支持下不斷更新專業知識和技能,促使學生在專業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在一些高職院校,由於教學定位模糊、課程地位和作用不被重視,西方經濟學在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上的作用也顯得無足輕重。

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從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視角,探討高職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方法,以求教於同行。

一、高職西方經濟學教學定位不準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對高職人才培養特色的準確理解,致使高職西方經濟學課程定位偏低,其地位和作用被弱化

高職西方經濟學教學基本沿用理論和推理的一套做法,授課方式以講授和練習爲主。

而高職課程設置標準是根據技術領域與職業崗位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來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和內容的。

顯然,目前的高職西方經濟學課程目標和所培養的能力,在職業崗位上難以體現,其地位和作用很容易被忽視。

與其同時,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上非常重視基本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盡力把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職業崗位標準匹配起來,主動滿足行業和職業崗位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但是,作爲專業基礎課,西方經濟學很難簡單地與職業崗位的技能相匹配,因此,在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上,經常遭遇“課程可有可無,課時可多可少”的尷尬。

此外,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採用模塊化教學,更加註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和技能訓練,但高職西方經濟學很難進入模塊化教學的設計之中,課時被壓縮很難避免,這必然影響到高職西方經濟學教學的質量,進而不同程度地影響財經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二)缺乏對高職學生基本情況的準確把握,因材施教沒有落到實處,致使高職西方經濟學教學效果欠佳

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向是稀缺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理論性強,加之有大量的數學推導、計算以及配合模型的解釋和應用,課程內容較難理解。

而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目前我國的高職學生屬於專科層次,數理基礎較弱,邏輯推理和分析思考能力遠不及本科學生。

儘管他們對於該課程的重要性深信不疑,但面對數理分析和模型,常有畏難情緒,得過且過,不求甚解。

此外,西方經濟學知識點多、涉及面廣,需要高職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但據筆者的抽樣調查,清楚表明,高職學生習慣選擇記筆記並課後整理、認真觀察和思考記憶、認真做作業等學習方法。

而課前預習、使用工具書、自學、尋求新舊知識的聯繫、關注專業諮詢等,很少被採用,而這些方法恰恰有利於自主學習和研究的。

可見,高職學生仍以被動型學習爲主。

西方經濟學課程對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學習悟性、舉一反三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而被動型學習方式致使他們不善於總結,缺乏獨立思考以及學習的系統性和邏輯性,更談不上觸類旁通,因此,在理解經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