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雙減”背景下家校有效溝通問題與解決策略

“雙減”背景下家校有效溝通問題與解決策略

“雙減”背景下家校有效溝通問題與解決策略

摘要:教育的問題根本是育人問題,育人是大方向,是主旨。培養造就社會主義又紅又專的四有新人,是國家,是社會對於我們家長和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在培育人的主體方面,學校是主戰場,家庭是主陣地。多點發力,共育齊管,不僅僅是學校老師們的責任,作爲學生的第一責任人的家長更要盡心出力,想方設法,與學校的教育形成互相配合的合力,支持和協助學校教育,才能使“1+1”達到大於二的效果。國家“雙減”措施的推進與落實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減輕學生的過重作業負擔,減輕學生課外培訓負擔,減輕家長在教育上投入的過重經濟負擔,本質上還是利國利民的。因爲之前的教育的內卷現象特別嚴重,而過於偏重孩子各方面能力培養的課外教育培訓,也成爲家庭經濟不太好的家長的沉重負擔。在錄取和擇優方面,那些投入更多資源的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好的學校的青睞,能獲得更廣泛的選擇。其實對於家庭條件一般孩子不是太出色的孩子來說,這是不公平的。減輕學生和家庭的雙重負擔,有些家長可能不是很樂意,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始終在作祟,不能擺正心態。“雙減”的目標指向性其實是使教育迴歸本位,是迴歸素質教育的真正動力。認清形勢,明確目標,真正做好家庭和學校之間有效流暢的溝通,不僅要在方式上有創新,更要在策略上重視起來,有的放矢,講求科學性,方能形成合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關鍵詞:家校溝通 ;問題 ;策略

最好的教育不是學校肚子唱獨角戲,而是有賴於學校、家庭、社會擰成一股繩,其中學校作爲教育的主要場所,無須贅述,家庭作爲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則責無旁貸。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在我國,家校合作共育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之後家校合作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 但總的來說我國家校共育屬於較低層次,尤其是迫切需要具體政策方針的指導。2021年“雙減”政策的推出,家庭教育相關法律的落地,家校合作進入到新的時期。在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同時,學校也要在減量的同時,殫精竭慮地提高教學質量,避免教育質量的滑坡。家長對於減負也有一定的存疑,總是不放心自家孩子,生怕輸在起跑線,輸在後面的一系列的學業競爭中。素質教育的根本在於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養和能力,而不是隻聚焦於分數,斤斤計較於一時的名次等等。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是有差異的,與其與其他孩子競爭各方面的成績,不如靜下心來思考自家孩子興趣是什麼,怎樣激發他們的能力,發覺閃光點,開發他們的潛力,可能他不是學習語數外的料子,可能他在體育、音樂、美術等方面有特長,那就可以從小就專注於發現跟培養他們的專長,而不必對文化課有太多的要求,只要達到期望的基本要求即可。家長過多的焦慮感有時會暴露得很表面化,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要麼是無動於衷,認爲學生的教育問題該一股腦兒全推給學校,自己則聽之任之。要麼是急功近利,孩子一有成績下降或不如別人就怒不可遏,不打則罵。方向感的迷失,責任感的缺失,導致我們的家庭教育出現一些令人揪心的問題。在家庭與學校的溝通上會出現一些障礙,誤解,不支持不配合,影響整體的教育效果。以前所說的“五日在校教育,一日回家歸零”這樣的案例不是沒有,說明的問題主要是家庭教育的失敗,更是家庭和學校的溝通上出現問題的外在表現。下面我們就“雙減”政策落實背景下家校出現的問題一一陳述,思考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

一、定位不清,目標不明。

學校是育人的主要場所,學生在學校受到各項規章制度的約束。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嚴格的各種制度對學生的成長是有好處的,無論是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紀律性,學習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的部分家長對於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沒有明確的目的,百般寵愛,對於孩子身上出現的種種問題聽之任之,或當“甩手掌櫃”,認爲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對孩子的品德、習慣、學習都沒有明確的要求。甚至是家長自身的一些行爲習慣品德本身就有問題,而自己卻沒有重視,一以貫之,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孩子,一棵好苗子長成了歪瓜裂棗,到頭來還怪罪於學校。須知,上樑不正下樑歪,家長是學生的第一啓蒙老師,你的言行不經意間都會造成影響。所以,要求孩子思想、品德等方面必須做到的家長自己首先要做到。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同理,學校的老師更是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對教師自身要求比家長更高。教師在爲學生減負的同時,應該拎清教學的目標,想方設法在學校在課堂提高教學的質量,向四十分鐘要效益。學校不論是制定計劃還是開展活動,都應該充分考慮家庭的因素,對孩子學習還是心理健康教育還是品德教育等方面都要加強與家庭的聯繫,形成合作,思路要清晰,目標要明確,教育的內容要協同。如果不能找準方位,精準定位,那麼家校合作的教育將會是一句空話,無從談起。

二、家長溺愛過分,教師處事欠靈活。

學生之間多多少少難免會發生磕磕碰碰,有一些小糾紛小矛盾,家長處於護子的心態,對處理事情的教師多有怨言,對涉事的學生多有責難,言行過激甚至失實,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多多取得家長的理解,化解矛盾,避免事情升級。相信經過老師苦口婆心的勸解做工作,一定能精誠所至金石爲開,促使刺兒頭家長的態度轉變的。如果教師不注意靈活處理,偏向一方,可能就會挑起戰火,事與願違。

三、不夠科學化,缺乏專業知識,不懂家教方法。

學校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都經過了專門的教育學、心理學學科的專業培訓,懂理論,會方法,具有特定的優勢。而家長卻缺少這方面的方法和技巧。雖然現在的家長文化水平比以前的家長大大提高,對孩子的重視也是前所未有,希望自己孩子成才的心情非常迫切,由於自家是獨生子女,又缺少教育孩子的經驗,要麼自己對孩子提出的要求過高,孩子根本不可能達到,以至於孩子失去自信心。要麼對待孩子粗暴對待,打罵上前,拳腳相加,使子女家長之間關係劍拔弩張。逆反心理強的孩子越打越不愛讀書,對抗,自卑,走極端,那都是可怕的後果。因此,班務工作時,班主任老師科任老師與家長的聯繫要勤一些,對家長的教育指導要及時跟進。只要家長的教育方法得當,家校協同的教育作用就會最大化,取得較好的效果。

上述陳述的是家校溝通中常見的一些問題,佔很大一部分。其實問題還不止這些,比如老師不瞭解家長導致不能圓滑處理學生的事情;家長對學校的收費等工作有誤解,不能正確對待;教師的告狀式家訪導致學生與家長與老師關係僵硬甚至對立。好的交流與互動,融洽師生、父母與孩子、學校與家長的關係,使教育事半功倍。我們不妨可以採取面對面交流、家訪、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多種方式增進溝通合作,提升溝通交流的水平,架設好交流的平臺。這也是行之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解決策略一:面對找碴家長,巧妙應對。

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理智和真誠地理解並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孩子之間的矛盾,雞毛蒜皮點兒大的小事,有些家長可能吹毛求疵,死抓不放,非要向對方提出不可能的要求,甚至爲難老師。班主任要講事就事,陳述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辨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委婉的提出解決的方案,穩定家長的情緒,冷靜處理。並請家長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可以側面迴應,爭取理解,又要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做到不偏不倚。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班主任可以說明沒有過分,縱容和姑息纔是對學生最大的傷害。

(一)統一目標,齊抓共管。

個別家長會提出不是太合理的要求,源自於對老師的真正想法不瞭解。對此,我們可以搞清楚家長的真正目的,找到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切入點,尋求統一。例如有家長找到班主任,說自家孩子成績不太理想,不同意他參加社團活動,怕影響成績。對此有疑慮。但是別的孩子都參加了,如果不讓他參加,他肯定會很難受。再說,參加社團活動本身就是開發智力鍛鍊能力的。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就報名讓他參加了科技社團,結果參加活動後,他變得活潑了,學習頁認真很多了,作業也有不小的進步了。班主任把情況跟家長一說之後,家長也很高興。通過加不加入社團這件事,班主任經過精心的考慮,彰顯了對學生的關心,與家長的目標一致,比家長想的還周全,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創設情景,實地開導。

對大多數家長而言,當着老師的面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可能難於啓齒。可能背後會跟老師私下裏提出。比如,調整座位,正常我們班主任的做法是一週或固定的時間調換一次,避免某部分同學長期固定在那兒影響視力或引來家長的廢話。一般都是統籌考慮和平等調劑的。一家長找到班主任,說孩子位置不好,視力差,影響學習要求老師幫調一下位置。老師首先對坐在前排位置的學生作了說明,並對其中個子稍微高點的一個女生做了解釋,告訴家長一般是以個子高矮和視力爲準來安排座位的。而該家長孩子個子高,視力也正常,坐在前排的位置會影響別人,自己也會很彆扭。這些話說的在情在理,家長面對衆多學生,無話可說。之所以說服會取得成功,在於現場的情景和事實呈現,讓家長不再執着。

(三)設身處地,搭建臺階。

有時,家長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出自於一時衝動,要他們立刻收回,回心轉意,可能不太能做到。這個時候,我們老師就要設身處地,搭建一個臺階,給他們留有面子,是他們脫身。

有個家長對學校的代辦費不明白,找到班主任,說學校亂收費。班主任老師沒有正面和他硬鋼,而是把學校各項費用的明細列出一個清單,一一給他說明,並把上級行政部門下發的收費公示文件及訂單拿給他看。家長見了也不再說什麼了。老師此時就趁熱打鐵說:“今年收費較以往確實有點多,再加上社會上有亂收費現象,你感到懷疑確實是情有可原,不過我們學校都是按照規定來的合理的,如果你手頭緊,我可以幫你先墊上。家長此時生氣的表情已經沒有了,反而感動地說:“怎麼好意思叫老師交呢,明天我就讓孩子把費用帶給你。”

解決策略二:開好家長會,密切家校聯繫。

家長會的初衷是彙報學生的一段時間內的表現成績,點出孩子的進步及閃光點,指導孩子下階段努力目標,希望家長做好的配合工作。但家長會要避免進入誤區盲區,了無新意,家長一聽就夠一聽就膩一聽就煩一聽就怕。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內容不要太盲目,語數英老師各自爲戰。語文老師要家長督促每天讀書背書半小時,數學老師要每天做二十分鐘口算計算題,英語老師要關注英語習作,小練筆達二百多字,最後班主任插上一嘴談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問題,眉毛鬍子一把抓,沒有重點,面面俱到,又不夠深入,措施不具體,無從下手令家長厭煩。

(二)目標太單一,導致沒說幾句,家長就知道說什麼。校長是第一把手,貫徹宣傳學校的政策方針,班主任第二家長,事無鉅細談學生各方面,科任老師彙報成績排名次。家長純粹來接受聆聽受訓導的。

(三)內容老調,一聽就膩。次次家長會都是報分數報成績,而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總是墊底的學生的家長更是沒面子。總是大談希望家長配合抓好子女成績,盡力提升。更何況在雙減政策落實下,還死抓住分數不放,挫傷學生情感,讓他們失去信心,家長每次來開會都是一種煎熬。

(四)開會氣氛太嚴肅,令人生懼。校領導蒞臨會場,高高在上,班科任老師大談排名名次,平均分,仍以應試教育的一套對家長髮號施令,彷彿學生學的不好就是家長的責任。考試不好的學生的家長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壓力極大。

好的家長會不會是這樣僵化不近人情,不受家長待見的“公堂”。我們不妨從家長的角度思考一下,開會不是來聽訓斥也不是來聽長篇大論的,來的目的一是來了解,二是來學習,三是來交流。要達到受歡迎的程度,大可在家長會的形式、內容等入手,讓家長會妙趣橫生,關係融洽。

1.設置話題,輕鬆入會。

預設一些輕鬆的話題,比如孩子在哪種情況下感到幸福?曾經遇到過哪些挫折失敗?你們在孩子失敗時怎麼鼓勵他的?……家長們會放開來談,暢所欲言,沒有拘謹感。

2.領“獎”式家長會,家長倍感驕傲。

對一段時間內孩子們各方面的成長進步給予獎勵,比如“美德少年,勞動能手,衛生之星,學科學好少年,學習標兵”這些可以大肆表彰,既激勵了孩子,又使家長覺得自己家孩子棒棒噠,臉上有光。與之前開到會就批評大相徑庭,會議效果自然也大不一樣。

3.親情式家長會,倍感真誠。

孩子與家長共同參加,陪坐,營造氛圍,提供茶水水果瓜子等,讓孩子爲家長倒茶請坐,老師入場個別交流,多說孩子的優點,比如比以前寫字好看,作業及時交了,搶幫忙打掃衛生。缺點方面可以委婉地旁敲側擊,提出一些希望,做的不錯了要是能怎麼怎麼樣就更好了。讓孩子和家長易於接受。

4.網絡家長會,家長感到自由。

釘釘、騰訊會議視頻等網絡平臺搭建了好的開會方式。沒有了對面的那種緊張,在平臺上就某些話題敞開心扉談,不受約束。學校情況班級情況老師的情況自己孩子學習及其他情況,教師都可以製作成網頁掛在網站上,家長只要輕點屏幕就可瀏覽。個別情況還可和老師私下通過交流軟件進行交流。家長可自行到網上看別的孩子的成績及表現,與自家孩子進行比較。家長之間也可以互相間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體會

解決策略三:堅持好的家訪方式,多找孩子閃光點。

家訪是班主任還有科任老師一項常規的重要工作。家訪不僅僅是向家長彙報學生各方面情況,而且是瞭解學生家庭情況,瞭解家長文化素質和家庭教育情況,對學生展開全面分析,全方位認知,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育,使教育有的放矢,不放空炮。

因爲在學校裏有時我們教師只能看到冰山一角,不會全面瞭解孩子身上的一些問題存在的原因。只有親自家訪,才能瞭解到最真實的情況,把握第一手資料。要避免把家訪變成告狀,變成上奏奏摺。而忘了家訪是爲了解決問題,幫助孩子的初衷。自尊心強逆反心理強的孩子往往很牴觸家訪。而一些所謂問題學生其實他的問題根源還是出自於他的家庭,不是出於孩子自身。

一個貧困戶的孩子可能因爲你的幫助和慷慨而改掉自己懶惰的習慣;一個單親缺少了母愛的家庭的孩子可能因爲你的臨時媽媽的角色而心靈得到撫慰;一個充滿了暴力陰霾的家庭的孩子可能因爲你的及時介入而脫離陰影,得到安全感。

總之,家訪要心平氣和,要及時普降甘霖,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替孩子想,替家人想。爭取理解,爭取支持,堅持原則,又要圓滑靈活處理。

解決策略四:建好家長學校,親自參與學校事務,傳授好的教育方法。

家長學校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我們海安地區零幾年就創建了家長學校的網絡平臺,這個平臺的出現既有學校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實時介紹,有活動,有政策指南,有招生,有教育指南,更是學校與家長之間互相瞭解和熟悉的渠道。從這個平臺上,家長學到更多教育常識,家庭教育的策略和解疑釋惑,家長通過它提升了教育子女的水平,學會了與子女溝通的技巧。而線下的家長委員會,也是與家長學校對應的一個常設機構。學校、老師、校長、主任等共同參與,特別是讓家長親自參與,更是讓他們瞭解學校的方方面面,學生的在校情況,自主管理情況,伙食營養膳食搭配,服裝校服添置,各項活動參與,親身體驗孩子在學校裏在老師的引導下茁壯成長的每一點每一滴。

學校不定期還有各方面專家或聘請的社會人士來校開展的講座,有教育的,有法制的,有安全的,有心理輔導的,有寫作指導的……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接受到一定的教育,從而在迴歸家庭之後對孩子的教育更上層樓,效果增倍。

家長與老師之間私下裏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及時瞭解學生在校狀況,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與糾正,確保學生在正確而健康的路上快樂成長。對學生,老師和家長都要做到嚴慈相濟,不可偏頗。該嚴格的就嚴格,不打馬虎眼;該誇獎的誇獎,多贊進步之處和閃光點。老師在家長學校教給家長的那些教育方法策略等家長可及時拿來用,活學活用的教育手段比談空話要有用的多。

當然,我們的家校交流溝通本着爲孩子的一生奠基爲發展目標,看成長看進步是我們一以貫之的追求所在,學習很重要,成績不是唯一。多元評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才是真教育。激發興趣,開發潛力,培養能力,立德樹人。減負背景下,家校共努力,當好引路人,當好平等中的首席,做好學生的後勤隊長,我們的學生就一定會不負衆望,成爲國之良才,家之重任。家校交流溝通只要靈活多樣,只有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才能共同托起孩子們璀璨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家校合作:理論、經驗與行動》,吳重涵、王梅霧、張俊,江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版;

【2】《班主任有效溝通藝術與技巧》,李進成,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20年11月版;

【3】《家校之間有個娃》,藍玫,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