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雕塑的文化空間論文新版多篇

雕塑的文化空間論文新版多篇

雕塑的文化空間論文 篇一

摘要:雕塑藝術作爲衆多藝術的集大成者,它的發展轉變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受西方文化藝術的影響,雕塑藝術在當代藝術背景下,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本文主要圍繞我國當代背景下的雕塑藝術的文化價值、發展歷程、進步取向展開探究。

關鍵詞:雕塑藝術;文化價值;風格;取向

隨着時代的發展,雕塑藝術的形態、材質、顏色都在產生着不同的變化。雕塑藝術在美術領域的發展步伐迅猛,使這一藝術文化的價值取向更加多元化。

一、我國當代背景下的雕塑藝術的文化價值

傳統雕塑藝術指的是美術工藝設計師根據獨特的藝術思維,運用雕、刻、塑三種不同的形式,所創造出來的一類藝術作品。雕塑藝術的材質十分豐富,在加工手法上,也包含着圓雕、浮雕、鏤空雕等不同的形式。雕塑在人類智慧的進化和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早在舊石器時代,我國雕塑藝術就已經開始逐步發展,並且呈現出了多種形式的雕塑意象。隨着文明的發展,後期佛教道教文化的影響,伴隨統治階級政治目的的需要誕生出了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秦始皇兵馬俑、霍去病石雕等。這些中國藝術寶庫的誕生都充分體現出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藝術文化價值的取向,有的誕生是由於常年時局紛亂、民衆皆苦的時代背景。而佛教文化來世之學、因果報應之說在此契機得到發芽的土壤,統治階層利用藝術的手段,雕塑的方式,在懸崖中開鑿佛教內容,結合壁畫彩繪的形式,安撫民心教化羣衆穩定自身的統治,而大衆百姓藉此找到精神的寄託,甚而作爲供養人自發開鑿洞窟或祈求福佑或爲親友禱告。有的則來自墓葬文化的興起,《荀子理論》中有述: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有意識的營造象徵死者的墓穴的形式。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築和隨葬生活用品均應仿照世間。先前死者所用過的物品一般作爲陪葬品埋在死者周圍。從陪葬品也可以推測出死者生前的許多信息,這一點在中國古代的帝王墓葬中有十分突出的表現,兵馬俑就是其非常典型的體現。文獻記載,秦漢時代陵區內設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宮人獻食,猶如生時狀況。秦始皇陵陪葬坑氣勢宏偉的兵馬俑完全是人間世界的寫照。兵馬俑的藝術風格上,其陶俑嚴肅緊張的表情身體語言,嚴謹寫實的雕塑手法,也充分體現了秦國作爲法制治國嚴酷吏治的國風民情。秦國兵馬俑既是中國傳統雕塑寫實風格集大成者,也是作爲秦代歷史的重要文化史料,漢霍去病墓位於陝西省興平縣境內,是漢武帝茂陵陪葬墓。霍去病是漢武帝時的名將,自幼能征善戰,率軍抗擊匈奴,排除了匈奴的長期威脅和騷擾,因此威名大振。霍去病去世後,武帝爲他修建大型墓冢,至此雕塑藝術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中體現出爲名臣忠將歌功頌德,標榜事蹟,教化後人的作用。藝術風格上霍去病墓石刻是漢代以後整個中國古代大型紀念碑雕刻的典範作品,它在打破漢代以前舊的雕刻程式,建立更加成熟的中國式的紀念碑雕刻風格方面,具有劃時代意義。它不像秦始皇兵馬俑那樣用龐大的兵馬來顯示其嚴整的軍威,而是採取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藝術手法。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之下,在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騰飛中,藝術有應該何去何從?筆者認爲應該體現出現代中國的時代背景和精神倡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的鋼鐵之夏創作營活動就是現下中國雕塑藝術創作的一大正能量體現:在大批工業時代廢棄的機器和殘件,在來自全世界優秀美術院校雕塑藝術家們的創作下被賦予了第二次生命,工業城市也隨之迎來一次藝術革命。既是對上一輩那個偉大的奮發時代的致敬,也是多元藝術在中國這片開放包容的土地上蓬勃發展的標誌。這些雕塑將功能性和美觀性融合在一起,使中國雕塑藝術獲得了長遠的發展,在世界雕塑歷史場都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伴隨着現代社會科學的發,人們的審美方式、藝術情趣不斷產生變化。

二、我國當代背景下的雕塑藝術的文化發展現狀

在近次對作爲當代雕塑教育以及創作實踐的前鋒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呂品昌教授的專訪中了,呂品昌教授講到他的一些藝術思想和經歷:爲了創作中進一步體現中國文化的博大進深,曾多次到麥積山、龍門、敦煌等地考察學習,很多人熟悉西方雕塑的寫實,而在中國寫意的融入成爲民族審美的體現。作爲西爲中用的創作,更多的是對自身文化精神的挖掘,而非簡單形式的拼湊。除了對傳統文化的探索,還應該綜合性的運用材料創作,展現中國新時代的氣象與風貌。呂教授的“太空計劃”系列作品就是進口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結合了陶瓷、金屬等成型材料的元素進行雕塑作品的再創作,他以雕塑的立體空間佔據體現人類生存空間的思索與討論,以陶瓷材料象徵太空元件的科技感,以極強的現實主義衝擊感,不但引起人直觀的思考,也在雕塑中更大膽的引入強烈的時代感。在實踐創造上,中國雕塑藝術和西方藝術在理論上相互結合,構建突出的藝術特點,具體分析如下:

(一)文化歷史的呈現

在當代雕塑藝術的發展中,雕塑作品往往和城市的文化定位、地理風貌、審美特點相互結合。雕塑作品的呈現也不僅僅突出在宗教場合之上,更多的展示了社會的形象。

(二)創造手法的呈現

從創造手法上看,當代背景下的雕塑藝術形式、題材得到了不斷的創新。不同材質藝術的推進,使現代雕塑藝術中,金屬材質、複合材料的應用疊更加廣泛。雕塑藝術的創造靈感和組織形式,也依附於具體的材質呈現出了多樣的表現特點。圍繞不同的雕塑材質,作者在主題的設定上,更加寬泛,逐漸跨越了“宗教”“種族”等設計形式。

(三)內在含義的呈現

一些象徵着優秀文化思想和文化成果的雕塑作品,開始得到人們的關注,很多包含深意的雕塑作品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在城市發展、社會發展和家庭思想的構建下,凸顯出了不同的藝術深意。

三、當代背景下雕塑藝術的文化發展方向

中國雕塑藝術的發展歷程在不斷的轉變。爲了探尋中國雕塑藝術和傳統雕塑藝術的相關凝結,結合藝術發展規律,實現對雕塑藝術的拓展也就顯得更加深遠。

(一)現代化

我國雕塑藝術伴隨着社會的進步,使中國雕塑藝術逐漸步入現代化的國際藝術格局。雕塑藝術在現代化發展方向之中,嘗試打破傳統雕塑藝術的侷限性,與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和現代藝術產生並軌,這樣才能夠呈現出對藝術的互動與熱情。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使中國雕塑藝術中的超現實主義、後現代主義發揮到極致,確保當代中國雕塑藝術能夠以一種領先的姿態,鍛造出更多的藝術瑰寶。

(二)多元化

雕塑藝術技法的多元化、含義的多元化已經成爲了我國當代雕塑藝術轉型的主要內容。在新技術的影響下,受東西方不同文化額交融,雕塑藝術整體表現上的多元化更加鮮明。工業技術的發展使雕塑藝術中的合成材料應用廣泛,給設計者提供了更多的設計選擇。藝術理念的推進使雕塑藝術發展轉變,從靜態、動態雕塑和軟雕塑的綜合彙集。作者自身觀念的構建,使現代社會文明在現代雕塑作品中,突破了單一的文化限制,共同推動雕塑藝術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三)大衆化

在傳統的雕塑藝術中,以莊嚴和正統爲主要特徵的雕塑藝術具有十足的代表性,而時代的發展則使得中國價值的大衆化理念十分突出。大衆化作爲雕塑藝術中的一大趨勢,促使雕塑造型藝術實現了全面的延伸。中國雕塑藝術的大衆化理念打破了雕塑藝術的單調沉重。

(四)民族化

民族文化作爲雕塑藝術傳承和發展的重要載體,展示出了人們對於未來的追求和信仰。我國作爲一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國家,在不同的歷史形態下,汲取更多的文化精髓,進一步實現雕塑藝術和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促使雕塑藝術的文化資源變的愈加獨特和深厚。

四、結語

在當代背景下,雕塑藝術的文化取向伴隨着時代的發展而演變。這要求工作者在雕塑藝術創作中,融入更多創新意識。結合藝術文化的發展,沿着現代化、多元化、大衆化、民族化的導向拓展,從而創作出更多具有藝術魅力的雕塑作品,讓我國現代雕塑藝術能夠爲未來藝術的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律廣。雕塑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5)。

[2]韓小囡。西洋雕塑的民族化與傳統雕塑的現代化———對中國傳統雕塑研習與創作課教學方向的思考[J]。美術學報,2010,(02):15-19.

[3]於偉,紀芳。基於ZBrush的數字雕塑綜合實驗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05):180-183.

[4]李福全,王曉敏,路照林。談中國當代文化背景下雕塑藝術的開放性[J]。美術大觀,2012,(07):66.

雕塑的文化空間論文 篇二

【摘 要】斯賓格勒曾說過任何一種獨立的文化都有其基本象徵。

如果我們拋開他針對特定文化開列的具體象徵物,例如希臘的立體雕塑,埃及的墓室甬道,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僅僅觀照同一種藝術類型,也可以見其作爲文化象徵的比較價值。

中西方雕塑的差別,受各自的藝術審美習慣形成不同風格特徵,審美習慣不是無源之水,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民族文化心理之中。

【關鍵詞】雕塑;文化空間

“文化作爲時間動態中的空間運動” [1]是雕塑藝術的形態基礎,人會消亡但人創作的文化會被一代代人傳承、擁有,並獲得新的補充,這是人類發展的規律。

換句話說,雕塑凝聚着人類的文化,人類的文化在雕塑表現爲一種活躍的流通的狀態,存在於人腦的意識裏,灌輸在人的行爲中。

雕塑作爲人類的最古老的文化行爲之一,揭示着中西方文化的歷次變革,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文化內涵,同樣中西方文化的歷次變革也豐富着雕塑的形式。

原始社會使用石器,到後來的農耕文化使用陶器,這本身就體現了兩種社會文化的原始積澱,中西方雕塑也因此具有了最初的文化淵源共性。

中**系氏族公社中的女性地位高,出土了大量的當時生命崇拜的女體雕塑,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也出土了《威倫道夫的維納斯》,反映出來的也是遠古社會母性崇拜文化在雕塑的體現。

隨着人類主體意識的不斷增強,原始自然的生命崇拜現象被轉化成了宗教神祕的社會功用,宗教神話題材雕塑顯現出來。

雕塑的衍變展示人類文化的衍變,中國雕塑的發展體現着中國文化的發展。

中國文化在歷史的傳承中碰撞、融合,經歷了殷商時期的“巫術”文化、西周時期的“尊天敬德”、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秦漢文化嬗變以後,社會精神面貌表現出剛健有力、自強不息的文化精神,受之影響下的雕塑作品恢弘大氣與民族精神文化氣質的剛武強健交相輝映。

秦陵兵馬俑的磅礴氣勢,體現的是秦統治者執掌泱泱大國的帝王氣派;霍去病墓前石雕粗狂拙重,反映的是中華民族對於後續勃發、積極進取的文化精神象徵。

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雕塑的“秀骨清像”到大唐的“端莊典雅”,體現的是南北的地域文化差異在大唐的融合,佛教雕塑在統治者的支持下於唐朝發展到鼎盛,佛教文化逐步漢化呈現出中國所特有的文化氣質徵,最後形成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文化空間,纔有了後代儒學大發展。

文化激盪中的中國傳統雕塑類型衆多,有陵墓雕塑:墓甬、動物神獸、明器、建築模型;石窟、寺廟宗教雕塑;和其他泥塑玩偶、木雕、漆雕、石雕、玉雕等工藝性雕塑。

但是因爲雕塑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被作爲膜拜信仰的道具,不是依附於喪葬禮儀就是依附於宗教信仰,或者是建築、器皿的裝飾,始終被視作是“雕蟲小技”“匠行之作”而難登大雅之堂,所以中國雕塑理論著作甚少,雕塑家也不能有和書畫藝術家等同的社會地位而被世人瞭解,但是凝結在雕塑中的中國古代文化精神和雕塑家的智慧在今天是絕不能忽略的。

中國雕塑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最直接體現。

中國古代傳統雕塑一個重要的藝術特徵就是重“意象”講“氣韻”。

比如雕塑造像普遍用“將軍無項”來描述將軍氣宇軒昂、威猛不凡的氣勢;用“菩薩低眉”體現佛的慈悲;天王力士“金剛怒目”,腳踩閻羅小鬼表現叱吒降魔的威懾力。

“意象”重視表象以外的精神氣氛,如“莊嚴廣大靜虛空”、“無垢滿月坐墊悠然住”等佛經描述,抑或是“六法”的歸納,都體現了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審美理想。

再說氣韻,“六法”第一就是要求“氣韻生動”,“氣”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韻”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種情態,“氣”、“韻”都和“神”相關,故有“神氣”、“神韻”之說,所以神形兼備體現的是“氣韻”。

中國雕塑文化觀念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法自然”――體現在雕塑與自然空間的關照,比如漢代霍去病墓前雕刻,在天然形象的大石頭上劃出石馬、石獸等動物造型,意趣天然,生命力暗涌。

“法自然”還表現在對環境的整合利用上,古代中國人講究風水,喜歡應地就勢,因材施雕,採天地靈氣和萬物精華,將雕塑和自然巧妙地融爲一體。

西方古希臘的“泛神”文化、“神人同形同性”的審美習慣對西方雕塑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希臘的文化內涵中或藝術形式中始終具有三種理念,它們構成了所有藝術的框架,這就是:人文主義、理想主義和理性主義。

而‘人是萬物的尺度’則形成了古希臘人文主義的本質,神即是盡善盡美的存在物,又是人類觀念的化身。

從而使‘神是理想化了的人類’這一概念成爲希臘雕塑以人爲題材進行創作的根本原因。

在以人體爲基本造型形式中,希臘衆神也成爲了完美的理想化形象。

爲了更好地揭示神祗形象的理想形式,古希臘雕塑在對人的寫實基礎上,還對人進行了理想化的抽象,這既是古希臘古典雕塑爲什麼會借用數學、幾何學去強調雕塑人體的均衡與平靜的原因,也是藝術追求理想主義的必然結果。

但要精確地表現神的形象,就必須藉助於哲學的理性精神,所以說,古典時期的雕塑不僅僅是當時文化的直接體現,也傳達出了神性與人文的統一、理想與世俗的統一、理性與神祕的統一。

正因爲如此,古典雕塑才成爲了西方雕塑藝術無法企及的典範與楷模。”

中世紀一千多年時間裏,西方雕塑與建築結合緊密,其原因在於,早期的基督文化中,逐漸拋棄了古希臘羅馬的文化精神,雕塑的主導地位因此動搖,神學思想進一步吞噬着原有的文化思想體系,逐漸形成了一個以忠誠的精神價值爲基礎的文化體系,因此以“神人”爲內容的雕塑作品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具有象徵性的植物、動物圖案。

建築的主導地位凸顯,雕塑的復興也只能在建築外牆上尋求新的突破。

而且雕塑完全爲宗教服務,非寫實的、教條的、充滿宗教色彩的藝術風格主宰了中世紀的美術,而古典的自然主義風格和所有古典文明成爲光輝的陳跡。

例如:法國沙特爾聖母大教堂裏裏外外以《聖經》爲主要內容的1萬多尊以石頭或者玻璃製作的宗教氣息濃厚雕塑作品,教堂南牆的《四聖徒像》雕刻的是聖經裏的四使徒,以圓雕的形式出現,神態、形體、比例與同時代的其他雕塑作品相比顯得頗爲生動,服裝的質感被雕刻家們細膩地表現出來,雕像神態的安靜、平和,是基督教信念中的理想形象,具有很強的宗教感染力。

可見,神學文化思想是當時整個西方社會的文化思想體系的主導。

文藝復興時期以後,科學技術的進步、藝術創造力的迸發褪去了神學宗教文化的束縛。

雕塑集合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在反叛中世紀神學文化後又重新確立了以人爲主體的雕塑地位。

西方傳統文化重新勃發,雕塑藝術亦得到昇華。

總之,無論是西方雕塑還是中國的雕塑,文化對雕塑的發展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同時雕塑作爲中西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始終貫穿了中西文化的發展與變革歷程。

【參考文獻】

[1]胥建國。精神與情感―中西雕塑的文化內涵[M]。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314.

[2]黃宗賢,吳永強。中西雕塑比較[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3:179-180.

[3]樑思成。中國雕塑史[M]。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

[4]胥建國。精神與情感―中西雕塑的文化內涵[M]。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雕塑的文化空間論文 篇三

20世紀 90年代以來,很多從事當代藝術創作的本土藝術家在海外獲得發展機會,併爲當時的世界藝術圈所關注。這些成功藝術家的作品,多帶有東方的文化特質,或乾脆挪用中國本土政治、文化資源進行重新包裝和創作。現在看來,這種“突然”的成功,除了藝術家善於運用自身文化資源外,也不排除西方世界對較長時間相對封閉中國的好奇,以及部分藝術家爲尋求外部世界認同感的急功近利。實際上,在西方現代藝術基礎上繼續發展的當代藝術,更強調藝術家自身的生活狀態及藝術家與社會生活的關係,而那種相對激進的現代藝術思潮,也被當下這種較爲溫和與注重個人藝術體驗的形式所取代。

傳統文化資源,是一個對被歷史所淘瀝下來的物質及精神遺存的概稱。在筆者看來,歷史的面貌是如此具體,有時候又有些虛無,爲我們提供了一種斷斷續續、忽遠忽近的龐雜文化資源。隨着社會進程的不斷髮展,這種文化資源也在不斷髮生着變化,其本質上是一個多元和綜合的大系統,所涵蓋的概念也是在不斷擴展與延伸着的。由此,我們應當關注其中能與當下的生活方式和審美經驗發生某種聯繫的文化因素,傳統的血液也因此得以延續,文化的基因也藉此獲得發展。就藝術創作而言,我們關注的重心在於文化資源能夠作藝術形式的`視覺呈現。也就是說,我們所要轉化的不是簡單視覺意義上的符號轉換或技術傳承,而是要在當代藝術的方法論中重新分析、挖掘傳統文化內涵、精神特質、思想智慧,在多元與開放、宏觀與多維度的基礎上,於中西藝術發展比較過程中,將文化傳統資源創建性地移植轉換於當代藝術語境中,最終達到傳統資源被激活並得到有效轉化和利用的目的。

就當代藝術中的雕塑而言,是能夠承擔將傳統文化資源向當代藝術轉換的有效載體。對當代雕塑藝術體系的探索和文化轉換,以及建立東方文化語言體系的目標應是重道輕技的,還應形成對西方主流藝術有一個創建性迴應,並同時確立我們自身文化立場判斷和價值趨向,在世界一體化和文化多元發展的格局中,建立自覺的本土意識,達到文化身份彰顯之目的。

關於傳統文化資源在雕塑創作轉化過程中的一些認識與感悟,筆者想從“本源”與“物我”兩個方面做一個切入。 所謂本源,實際上是要探討傳統文化資源所生成的文化根性。

既然要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遺產,以補當代雕塑藝術多方面智慧之所需,那麼必將先考察其得以形成的文化基礎及生成平臺,也就是說,要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脈的根本立場,從而明確中、西方文明的本質差異,由此探尋建構中國當代雕塑藝術體系的多種可能。

當我們翻閱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歷程時,雖浩若煙海且支系龐雜,但卻不難發現, “天地人和” “天人合一”是中國大一統的傳統文化思想的主流脈絡。究其源頭,便是講述天地萬物變換法則的智慧經典《易經》。《易經》實質就是 “易”的哲學。 “易”者,變化也, “易經 ”中所謂三易原則,也就是世界萬物和諧變化的哲學、變化的原理和不變的真理,其表現形式以及解讀路徑,集中體現“理、象、數”三個方面。綜觀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說,無一不淵源於此,並以此爲基礎從各個方面開枝散葉,從而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平臺,並在不斷的民族大融合中和對外來文明的兼容幷蓄中逐漸形成以 “儒、道、佛”三教會流的文化軸心,之後形成了由 “佛”所引發並受 “道”影響的中國“禪宗”思想,還有在二程理論基礎上建立的朱熹“理學”、王陽明 “心學”等衆多哲學理論,由它們建構起中國哲學精神的主體結構。

在這個主體結構中的哲學思想、文藝理論龐大而精深,其中任何的一枝一葉都是鮮活跳動的,都會是我們創作轉化過程中的源動力。我們需要浸潤在中國傳統文化基因中,不斷獲取其蘊藏的精神能量和通達的世界觀,進而確立我們藝術創作實踐中的線索脈絡與理論依據。

關於物我,探討的則是作爲存在於天地中的物,與作爲本體的我是一種內在的關聯。 中國人似乎從來就不認爲有造物主的存在,物與我一開始就是彼此共存和相諧相通的,這就是所謂“天命”的源由吧。自然的秩序以及社會的結構一直是渾然一體的,於是無論上古“三易 ”及周代的學說,還是先秦的“五行”“陰陽”之道,無一不是將天地萬物搓揉成系、疏理成章、演數成象,遂成相生相剋互爲因果的“物”“我”邏輯。《尚書 ·洪範》篇所列“九疇”中說:“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澗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稼牆。 ”讚歎古人所建立的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是何等智慧奇妙,其相生相剋一概萬物。

我們應該可以清晰看到一個線索,即作爲當代雕塑創作客體的“物”,和作爲創作主體的“我”,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觀中是一種互動的關係,具體說來是共存相依,並不斷轉換角色的動態關係。所謂“物”,從來就不曾孤立存在於“我”之外,而是和“我”的心性乃至本體緊密相聯的一個整體,此所謂陰陽相濟、物我相存的材料觀。對材料的把握和語言拿捏,也是需要思想性的境界層面,王國維《人間詞話》“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佳句”說的就是此意。藝術創作主、客體即“物”與“我”之間相應關係也就有了更具性靈的表達,並充滿了活潑的終極關懷,以及物、我交融的開放性。也就有了“物我兩忘”“行雲流水”精神境界。儒家有“格物致知”,佛學有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的說法,禪宗還有 “心物一如、渾然全體、本無內外之分”的理論,這些充滿智慧的東方話語,實爲一種精闢的解說,似乎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清思路,建立起感知世界萬物、生命連通的具體方法,方法的有效建立自然也會成爲當代雕塑創作的基點之一。當代創作中,更多對“物”的認知與利用是需要智慧的變通與轉換的,傳統資源中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選擇餘地與機會,是可以幫助我們從西方主流話語中脫穎而出的。

當代藝術語境中的雕塑創作,包含有較此前的藝術形式更寬泛的各種可能,但在內在的文化屬性上,卻並沒有形成彼此間的割裂,而是相反,當代藝術的文化屬性,要求其與傳統之間發生更本質的內在聯繫。從表面上看,當下中國雕塑呈現出了跨界融合與多元交叉的大趨勢,這與當前的大藝術視野的發展是一致的,但需要警惕的是,不作思考的跟風和無自主性的文化立場,必將使自己陷入一種盲目的尷尬語境中。當前,中國當代藝術迎來了相對穩定和良性運作的歷史時期,這與衆多有識之士也愈來愈重視自身文化血脈的傳承,以及有意在混雜的藝術圈中不斷明晰自身的東方身份有關。顯然,這 種屬於東方語言體系的雕塑形式,必理將會開啓一個更新和更寬廣的藝術世界。

雕塑的文化空間論文 篇四

〔摘要〕城市文化的發展無疑需要吐故納新,因此對城市雕塑而言更換消退是正常之舉,不過對雕塑而言,應該有一個部門貫徹雕塑的每一個環節的管理,對雕塑的過去和現狀在城市文化中應該有詳細的、權威、廣泛的調查和評估,對相關事宜進行調查和研究,完善城市文化的自我發展。

〔關鍵詞〕城市雕塑;退出機制;拆除

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間中出現始於自古希臘城邦,但在現代工業化城市空間中大規模的出現,與在世界廣泛流行的“城市美化運動”理念及其後發源於美國的“百分比藝術”政策有很大的關聯。城市文化的發展無疑需要吐故納新,因此對城市雕塑而言更換消退是正常之舉,不過這些雕塑的過去、現在、今天或明天,事實上是城市文化記憶中的一部分,在清退拆除時常讓人非議,爲此對這個環節相關事宜進行調查和研究,期待探究有相關的途徑改變這種現狀,完善城市文化的自我發展。

一、城市雕塑拆除的原因探究

首先是原有的城市雕塑不能滿足當下我國城市文化發展的需求。城市美化運動中,社會精英強制性的把蘊含審美規律的藝術設計作爲提高社會秩序及道德水平的途徑,強調城市文化建設中的規則、幾何、唯美等因素對市民道德文化的影響,而“百分比藝術”政策則偏向於城市建設藝術品和民衆精神文化發展的需要,兩種理念都促進了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間中的發展,但更多是作品成爲城市空間中靜態的審美對象,或具有紀念或教育功能而存在的“藝術品”。特別是城市雕塑作品的意志往往是城市規劃者、管理者或雕塑建設者等社會精英或者專業人士決定,較少顧慮市民的接受。我國城市擴建後,城市規劃建設受到相同理念的影響和促進,作爲城市文化載體的雕塑具有相同的“國際性”,時至今日部分雕塑在環境中已經明顯不符合時代的精神氣質的存在,常常面臨清退拆除。還有就是部分民間雕塑。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現在的衡陽城市空間環境中雕塑種類齊全,數量衆多,在公共廣場、公園、各種紀念園、紀念館及住宅區的雕塑加上城市中原有的傳統石獅雕和民間木刻等,這個城市空間中現有民間石雕和木雕的地方估計超過一百處。特別不合時宜的就是在政府機構或辦公大樓前的傳統門前石獅,給人極差的空間體驗感,在必須拆除意願中排名榜首。其次是城市雕塑作品質量不過關。在衡陽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帶來的“文化裝飾”“文化快餐”需求和城市美化思想的促進,使得城市雕塑等作品大量產生,但從業水準、規劃者、審批者和監管者的審美素養參差不齊影響了城市雕塑,故作品材質、造型語言、題材內容、傳遞的精神氣質等各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問題,尤其是九十年代的幾何形不鏽鋼雕塑作品折射出特別難看的鮮明時代烙印,常常造成視覺污染而影響人的精神和心態。另外,空間重新規劃是造成城市雕塑被拆除的最爲重要的原因。城市文化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而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最鮮明的載體,我國經歷多年的城市建設後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城市建設將從城市規模向城市質量轉型,也就是說城市文化建設將超過城市工業建設成爲城市發展的新取向,對原有城市雕塑的發展來講這是挑戰大於機遇。相對應的是城市空間開始調整,像上海藉助世界博會,北京就藉助2008年的奧運會對城市空間進行優化調整和轉型就是此例。在此背景中的原有城市雕塑要不是在改變的環境中涅槃新生,要不就是被拆除處理。衡陽老城市空間還沒有大規模的重新規劃設計,曾經的“城市藝術品”並沒有大規模的拆除,但城市規模擴張建設轉向追求質量的人性宜居城市環境建設對公共空間的要求提高,拆除只是時間的問題。

二、城市雕塑拆除現狀

在衡陽城市空間中雕塑所屬的時間分類,有明清時期的民間石雕和木雕;有建國以後的偉人雕塑;有八十年代的象徵性廣場雕塑和紀念性作品;九十年代的幾何形不鏽鋼雕塑作品和民俗雕塑等,以他們爲載體反映了衡陽不同歷史時期中的城市表情。由於我國傳統的觀念裏缺乏城市雕塑審美習慣或雕塑質量太差之類的原因,有些城市雕塑無影無蹤,在一種沒有人關注的漠然中消失不見。像原來衡陽火車站對面的商貿城廣場的人物雕塑就是此例。還有很多的民間雕塑也在不知不覺中淡出我們的視眼。我們曾經在衡陽分別做過兩次關於城市雕塑的小範圍調查,其中一處是社區公共空間的太平小區的雕塑,作品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伴隨小區建設的幾何抽象作品,和那時全國的很多城市雕塑一樣,材料是不鏽鋼,高度大概有2。5米。其雕塑現在成爲張貼着各種各樣的小廣告的場所。二零一四年對雕塑的藝術性、審美、象徵性、好差四項調查時,五十份調查卷中有人回答時沒有藝術性、無美感,搞不懂作品的,雕塑太差佔據絕大部分。這樣的作品無疑不是成功的城市雕塑,它的產生同時也許就註定是一個悲劇,即無法象徵社區的精神,也沒辦法裝飾美化社區環境,但卻在社區的公共空間,以一種強勢的姿態佔據空間的節點。在城市經濟發展快,空間使用重新調整的城市,拆除是最爲直接的方法。其實這種倍受非議的方法在城市文化中早已經大顯身手,建國後赫赫有名的就是拆除過北京的老四合院、衚衕、各地的城牆等等,曾經的歷史就是這樣消失。可在一片狂熱中無人引以爲戒,大多數的,曾經連接城市的歷史和未來的雕塑帶着遺憾也已經消失於我們的視眼,無跡可尋。當然,也有例外。擇地另行安放,是原有城市雕塑最好的待遇,也是我們對待城市歷史少有的溫情。在發展較快的城市中,經常報道有關雕塑被拆除的事件,但在資料查找確認時發現作品的拆除多沒有明確的標準,對被拆除的作品擇地另行安置還是回收處理安排基本沒有章程。在衡陽城市空間中的重新建設所拆除的雕塑作品不多,因爲沒有多少公共空間節點位置或公園重建,空間重新規劃設計大多是原來的工廠或新區,自然損害雕塑的雕塑不多。令人欣喜的是在調查中,原衡陽鎖廠的雕塑因爲是住宅空間的開發而得以在原地保留,以一種文脈的形式得以重新煥發生機。但不管在衡陽還是別的城市這僅僅是個案和特例,

三、解決方法探討

1、建立對包括雕塑藝術作品在內的專門管理機構。對雕塑而言,應該有一個部門貫徹雕塑的每一個環節的管理,對雕塑的過去和現狀在城市文化中應該有詳細的、權威、廣泛的調查和評估,對具有潛力的作品還有必要加以宣傳,對有爭議的作品能主導它在城市空間的發展和存在,對不受歡迎特別是由於質量不行而被拒絕的作品安排清退拆除的時間,對空間被重新規劃不得不拆除的作品保證在新的環境中延續文脈的發展。正確的管理機構可以更好地促進雕塑的將來和發展。

2、設立專業管理人員和監督法規。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完成實際調查,並加以整理,以城市文化發展爲背景完善相關制度,特別是關於城市雕塑的退出機制,這不符合城市文化的正常發展規律。積累中總有機會選擇優秀作品,但如果沒有相關的法規保證作品的存在權利,什麼樣的作品都可以拆除時,想來我們將沒有多少作品可供選擇。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由誰拆除,拆除由誰管理,還有就是誰應該淘汰?要確立法規,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積累,才能構成城市的文化底蘊,使城市在發展中和別的城市區別開來,漸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城市肌理和城市精神面貌,而積累的前提是有序的吐故納新。

3、重視公共藝術建設,尊重社區居民或相關市民的意見。在傳統文化中,大型的雕塑特別是人物雕塑存在的地方多是寺廟,對作品即使有心欣賞也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些許敬畏。裝飾雕塑在建築上並不陌生,但作品的存在或者是因爲故事或教育意義而存在,作品的功能大於純粹審美性。同時西方的雕塑審美習慣傳入我國,因爲對專業審美能力的要求不習慣,在很長的時間段中關於雕塑相關的形式審美規律難以普及到大衆,所以常常出現叫好不叫座的現象。這樣的情況下在城市文化建設中也缺乏相關的對策。當下在城市文化領域及公共藝術語境中,藝術作品的存在是一種社會服務,是公衆的社會福利,作品除了專業性和審美意義還可以有地域文化和象徵的可能。在衡陽某高校的大門上,有四副歷史名人雕塑就一直飽受無法看懂的難堪,一直沒有拆除,但對離開學校的學生而言,肯定是學校印象最爲深刻的景觀,對此類作品面臨拆除時應該有合適的處理制度。我們知道,無論是城市空間的管理者或城市雕塑的設計者,對城市雕塑相關理念必須有新的突破。衡陽雕塑現狀可見,要有立體的、多元的、文化的、藝術的認識理念和好的包括城市雕塑在內的公共藝術管理,城市文化才能良性發展,才能進一步拓展城市雕塑的影響力;才能全面的、豐富多樣的豐富城市文化和豐富市民的精神生活;才能成爲一種具有生長性的廣泛介入市民生活方式的藝術媒介,彰顯城市文化中的魅力;才能讓包括城市雕塑在內的公共藝術和他們所承載的精神和思想與時俱進的和城市文化中一起生長,呈現不一樣的城市表情。而這一切首先要有專門的結構協調管理,在雕塑所有環節中同時有法可依,才能保證它在城市文化中的發展,特別在雕塑的拆除環節中。

雕塑的文化空間論文 篇五

摘要:雕塑藝術是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結合,雕塑藝術的起源已久,最早的雕塑藝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七世紀和公元前7世紀。大自然中的原材料自身就具有不可言語的自然美,而雕塑藝術是針對不同的原材料採用不同的雕塑手法,將原材料雕塑成具有不同象徵意義、不同社會文化的物品,這種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有機結合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雕塑藝術在社會文化中的地位,然後分別介紹了雕塑藝術在社會文化中的兩種象徵意義,最後分析了雕塑藝術在社會文化中的價值作用。

關鍵詞:雕塑藝術;社會文化;特徵;價值作用

引言

雕塑藝術的歷史源遠流長,而且不同國家,甚至是在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其雕塑藝術的風格都大不相同,每一種風格的雕塑藝術都受該地區的人文環境、風俗習慣和歷史因素的影響。同樣,在每一個地區雕塑藝術作品身上我們也可以發現該地區有特色的一些影子。例如,我國唐朝時期,經濟發達,國土面積大,而且唐朝的女子都以胖爲美,因此唐朝時期的雕塑的體積比較大,而且雕塑風格也是一些奢靡、豪華、繁榮的風格,唐朝之後的明清時代,經濟發展相對於唐朝弱,因此明清時代的雕塑大多沒有唐朝雕塑的那種繁榮、奢靡之風。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我國的雕塑藝術已經與世界接軌,但是這些燦爛的歷史雕塑藝術會一直是我們國家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2]

1雕塑藝術在社會文化中的地位

1.1反映每個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

雕塑藝術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爲雕塑品,以不同的形象作爲雕塑原型,其原型可以來源於古老的傳說,也可以來源於口口相傳的奇聞異事。雕塑家通過雕塑品將這些原型雕塑出來,既是一種美的享受,也是一種社會文化的傳承。同時,這些雕塑品也可以爲後人研究這個時代的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提供依據。從上文中,我們可以得知唐朝的經濟十分發達,從一些出土的唐朝雕塑品中我們更加可以肯定這一點,唐朝最出名的皇帝唐太宗的墓前有一座舉世聞名的浮雕石刻—昭陵六駿,浮雕中的六匹駿馬每一個都栩栩如生,而且形態姿勢各有不同。如此精美的浮雕藝術品和雕刻手法也從側面印證了唐朝經濟的發達。

1.2作爲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國許多雕塑藝術品的雕塑來源於中華文化。例如,孔子是我國著名的儒學家,也是儒學的創始人之一。因此,在許多孔子講學的地方都有孔子的雕塑品,或是諄諄教導中的孔子,抑或是獨自思考的孔子。這些保存下來的雕塑品無一不是在向世人展示中華文化的代表之一——儒學文化。雕塑藝術,作爲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代表,不但在表達一種我們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紀念,更應該是一種鼓舞的力量,鼓舞着我們帶着我們中華文化走向全世界,讓我們中華文化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雕塑藝術在社會文化中的特徵

雕塑藝術在社會文化中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具有社會象徵意義,即象徵着某個時期全體社會人民最真切的期盼。例如,古時候的人民最害怕的就是天災和戰亂。尤其是戰亂,兩國交戰,不但要犧牲很多士兵,而且交戰兩國的人民也會久久處於水深火熱的生活中。西漢時期的邊疆人民飽受匈奴的騷擾,於是西漢派出了霍去病去平定匈奴之亂,歷經數年之後,霍去病不負衆望,平定了匈奴之亂,但是霍去病卻在二十四歲時因病去世。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英雄,在西漢邊界修建了很多霍去病的雕像,這些雕像寄託了人們對這位英雄的敬佩與哀思,同時也寄託了人們對於和平生活的嚮往,希望這位大英雄可以繼續保佑他們的和平生活。[3]在每個不同的社會時期,生活在每個不同社會時期的人民生活願望不同,有的時候希望國富民強,有的時候希望風調雨順,有的時候希望平安健康,智慧而淳樸的中國人民用藝術將這些美好的嚮往都表現在雕塑品中,形成每個時期特有的雕塑特色。

3雕塑藝術在社會文化中的價值作用

3.1雕塑藝術是城市環境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着經濟的不斷進步和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居住地逐漸從農村遷移到了城市。近些年來,城市人口的增長數量一直高於農村人口的增長數量。隨着在某一個城市居住的城市居民越來越多,城市建設也會隨之越來越完善。日益完善的城市建設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適感和滿意度,也可以推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在城市環境建設中首先考慮到的就是綠化,這是與人民健康相關的問題。在綠化工作完成之後,爲了進一步推動城市化建設,越來越多的城市建造了許多雕塑品,繼而滿足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3.2放鬆人們生活的緊張感,陶冶人們的情操

隨着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如住房、工作、家庭和孩子等。這些壓力在無形中增加了人們生活的緊張感,在這種高度緊張感的生活狀態下,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幅度降低。久而久之,人們的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在城市建設中增加一些雕塑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放鬆人們生活緊張感的作用。例如,一些造型可愛憨厚的小動物雕塑品可以使人們會然一笑,使人們暫時逃離出巨大的緊張感中。除此之外,一些具有鼓舞意義的雕塑可以鼓勵生活或者工作失意的人們繼續努力,各式各樣的雕塑品可以表達各式各樣的含義。

3.3延續與傳承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歷史發展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人文精神,也有屬於自己的歷史發展過程。這些人文精神和歷史發展過程如果沒有被很好地保留下來,對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子孫後代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損失。雕塑可以很好地把這些人文精神和歷史發展進程保留下來。若干年之後,繼續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可以通過這些雕塑感受整個城市一路傳承下來的人文精神,也可以在這些雕塑中仔細體會這座城市的歷史發展過程,並將這些人文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4結語

一個小小的雕塑品,一門看似不起眼的雕塑藝術,其背後都蘊藏着這麼豐富的社會意義,雕塑藝術在社會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小視,其在社會的進展過程中所起的價值作用也十分巨大,我們應該用心去感受每一份雕塑品帶給我們的文化意義,用自己的力量去更好地繼承和發揚我們的雕塑文化和雕塑藝術。以上是筆者個人的粗淺之見,文中如有不到之處,還望相關的工作人員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張迪。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美學價值與理念[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2014(03)。

[2]趙彤,孔超。影響雕塑和壁畫藝術與公共空間關係的要素[J]。現代裝飾(理論),2014(01)。

[3]樑傑亮。建築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技術與市場,2013(09)。

[4]黃光武。雕塑藝術與博物館陳列設計創新的思考[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03)。

[5]李新華。嶺南傳統建築裝飾雕塑藝術的美學特徵[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2)。

[6]吳小剛。論現代園林景觀與雕塑藝術的融合[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7]張晟源。試述雕塑藝術在社會文化中的地位、特徵和價值作用[J]。神州,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