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毛概論文【通用多篇】

毛概論文【通用多篇】

學生毛概論文範文二:大學生在和諧社會構建中的角色與作用 篇一

【摘要】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也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必然選擇。大學生是整個社會最有活力最有生氣的力量,代表着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身上肩負着建設祖國、創建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

【關鍵詞】大學生、和諧社會、角色扮演、作用

引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個重大的戰略任務。所以作爲祖國未來的當代青年人更應當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爲首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偉大旗幟,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青年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奮鬥進取的實際行動,自覺投身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去,把我國建設成爲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爲社會階層中的一個特殊羣體,大學生在這其中顯示出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大學生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角色扮演

任何社會角色都是社會地位的外部表現,社會地位是社會角色的依據。大學生在社會角色扮演過程中,正確定位社會是社會角色成

功扮演的前提,正確定位有利於大學生清楚所處的社會地位、明確社會角色,有利於增強在社會角色扮演過程中行爲的目的性。

作爲大學生應明確其基本角色是“學生”,是國家建設的後備力量,是這種“人才”的主力軍。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是構建和諧校園的主體,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後繼力量。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大學生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

作爲社會知識羣體的大學生,承擔着祖國未來建設與發展的歷史使命。大學生個體,作爲一個特定社會成員的人格,總是受着這個社會的羣體人格的影響。反之,大學生作爲社會羣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個體也會影響着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社會精神風貌的形成。因爲在我國,大學生個體所組成的羣體,每年都以數百萬計而加入到社會羣體之中,這是一支不容忽視的社會力量。 作爲青年中特殊的社會羣體,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中的優秀分子,是國家極爲寶貴的人才智力資源。由於他們的年齡優勢,並且都將掌握着較高的知識和技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處於人生髮展和創造的黃金時期,能爲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財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能夠發揮着突擊隊和主力軍的作用,成爲創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要物質基礎的骨幹力量。

另外,當代大學生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實施者,也是創造者,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較高素質的建設者之一。我們就因該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好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勇氣,在建設中發展自己,在發展中建設社會。

當代大學生應在學習的過程中參與和諧社會建設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培養自己所應有的和諧社會意識。通過一切可進行的途徑,參與和諧社會的建設,促進建設,並在建設中發展自己。在學習中注意各種有益於和諧社會建設的活動,並積極參與其中。爲此,大學生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逐步優化其所扮演的社會角色。

二、大學生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大學生作爲當今社會的一大羣體,對於和諧社會的構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這是一個全國乃至全球性的問題。作爲中國當代大學生,更有義務爲構建和諧社會出一份力。

首先,我們要培養正確的思想意識,用科學的思想理論武裝我們的頭腦,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應以理想信念爲核心,以愛國主義爲重點,增強我們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樹立民族意識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同時,我們大學生要樹立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理念,構築團結互助、平等友好、共同前進的人際關係。

其次,大學生就業問題對構建和諧社會也有很大影響,大學生充分就業有利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大學生自身和諧發展和充分就業,是整個和諧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對高校畢業生而言,在他們畢業之際,能有一份讓他們學有所用的滿意工作,使他們安居樂業,各得其所,消除躁動情緒,就會爲全社會的和諧創造氣氛和條件,也就是說大學生充分就業會有效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另外,大學生青年志願者自願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與勞動保障事業,從一開始就發揮着先進文化的作用。大學生青年志願者行動致力於幫助有困難的社會成員,努力消除貧困和落後,減少社會公害和環境污染,普及科學文化知識,促進社會協調和全面進步,致力於建立互助友愛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社會公德,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爲樂、見義勇爲、無私奉獻的良好風尚,淨化了社會風氣。大學生志願者活動作爲一個載體,把不同的人結合在一起,促進了社會和諧,融洽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同時,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各方面的創新活力,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作爲先進知識的掌握者,民族創新精神的養成有賴於大學生的拉動。從大學生羣體中流溢出的科學文化精神,從大學生羣體中走出的富有創造能力的人羣,其自身所帶有創新的活力,播散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創新能力。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要想成爲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力軍,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學習。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我們才能擁有紮實的基礎、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實用的專業技術,從而完善和發展自我,成爲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結束語】在社會歷史的進程當中,作爲社會的主力軍,我們應當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共同促進祖國發展。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之中,大學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只要我們肯於投入其中,就一定會在社會的發展和建設的偉大事業上起到巨大而關鍵的作用。爲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肩負歷史使命,實現人生價值。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力軍!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響應祖國的號召,自覺投身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工程當中,將自己青春燦爛的年華獻給祖國,投身到爲人民服務中去。

毛概論文 篇二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概論

結業論文

學院:機械電氣化工程學院

姓名:李建

班級:電氣化14-1 學號:8031210123

淺談民生問題對大學生的影響

自2011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就民生問題做了詳細的解說。說到民生問題,亦即改善人民生活將被始終放在一個極爲顯著的重要地位。《報告》中說,要堅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爲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 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以改革促進和諧穩定,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寧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關於“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的關係有幾個新的提法,一是將“改善人民 生活”作爲三者關係的“結合點”,二是強調三者都要適度而且 要統一起來,三是“改革”是着力點和突破口,要以“改革”來 “促進”和“確保”其他幾個方面。

2011年兩會除了對醫療、教育、就業等老難題保持關注外,今年的物價上漲,工資增長,城市治堵、搬遷補償、社會管理、反腐倡廉等熱點表達更多關切。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我國的民生問題隨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也日益突出。改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發展纔有持久的動力,社會進步纔有牢固的基礎,國家才能長久治安。而近階段,國家對這一問題的解決熱點大致分爲三個方面:

(一)促進教育公平“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強國富民的基礎,要努力提高國民素質,就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教育發展面臨着如同公平與效率難以兼得的衝突狀態的困境。可是,教育與社會、經濟領域不同的是,教育領域的這一矛盾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不同的階段中,教育公平問題的特徵和重心是不同的:在教育發展初期,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在教育初步普及後,要注重對教育品質的追求。

對於教育不公平現象--------從宏觀上看,一是教育投入在城鄉之間,東部、中部和西部之間的差距巨大。二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重點學校之間和普通薄弱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巨大。三是師資隊伍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重點學校之間和普通薄弱學校之間差距巨大。從微觀上看,一是相當一部分學生難以承受高中和大學階段的學費。二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子女上學比較困難。三是重點學校之間和普通薄弱學校教育質量相差懸殊,擇校壓力巨大。四是地區之間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存在明顯差異。所以,國家必須:

(1)推動公共教育的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區域之間的教育發展差距,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堅持農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2)健全教育資助制度和助學體系。(3)規範管理,從嚴治教。(4)建設和諧校園。

促進教育公平,保障社會公平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教育公平是人發展起點的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教育公平,對保障社會公平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二)促進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要解決就業問題,就要實行“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使人人有活幹,有飯吃。(1)大學生就業

近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就業結構不合理;大學生就業市場不完善;用人單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費;高校就業指導滯後。

大學生就業當前存在三種矛盾即:一般性就業矛盾----由於缺乏足夠的工作崗位而引起的就業矛盾;選擇性就業矛盾----擴招前已存在的選擇性就業矛盾,擴招後隨畢業生的數量增加;結構性就業矛盾----經濟結構和人才結構不適應。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原因比較複雜,還隱含着深層次的社會問題。所以在當前形勢下,解決此問題需要政府、學校以及整個社會的努力。政府應不斷深化改革,完善就業市場,採用積極的就業政策,積極疏通就業渠道,不斷完善就業市場;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各高校也要強化內部改革,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與就業層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辦學成功的重要標誌,因此學校要主動適應市場,適時調整專業結構,加強基礎學科、應用學科的建設,更新教學內容,重視教學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根據市場需求開設新專業,靈活的調整專業設置等等;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素質,更新就業觀念。

(三)就業腐敗

近階段在就業問題上經常出現就業腐敗現象。所以要消除所謂的“財政供養人員編制”,增加機會公平;消除“黨組成員一致通過”的舊規,嚴格遵守《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迴避暫行規定》;以立法方式確認“財政供養人員”的編制員額;加強制度建設,細化管理規章;事業單位招聘制度進一步規範和完善。

改善民生刻不容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要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下面就主要談談關於民生問題對大學生的影響。

一、民生問題對大學生的影響

就兩會所關注的民生問題來看,民生問題對大學生所帶來的影響主要就是就業難。2011年大學應屆畢業生約爲750萬人,已經達到近年增長峯值,未來幾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將保持相對穩定,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有些代表認爲,大學生就業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由於近年大學擴招數量超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承載能力;二是部分大學生就業觀念比較陳舊,艱苦崗位、基層崗位不願意去;三是受大學擴招影響,高校在培養社會需要的實踐人才方面仍有很大空間。大學生就業難危害巨大,它既阻礙了大學生通過勞動取得報酬的途徑,造成了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影響了國家核心競爭力,也給社會安定增加了不穩定因素。

近幾年的公務員報考率和大學生的就業嚴峻形勢相當嚴峻,去年是 30:1,今年大約是 50:1,其中一部分還是給在職的,到大學生這裏怕是 60:

1、70:1;收入分配問題,是我國貧富差距問題 中最突出的問題,基尼係數是 0.4%,但現在已經突破這個警戒線了; 醫療費用高、藥價居高不下;農村醫療保障問題、農民徵收問題,“三 農”問題仍然是一個民生焦點問題;安全生產問題,安全生產一直是近幾年來屢禁不止的事情;建設和諧社會問題。其中我們最爲關注的是就業問題,即農村剩餘勞動力、新增勞動力、復轉軍人及大學生等的就業問題。就業直接關係着收入問題,是解決其它大部分問題的最重要一環,就業問題不解決,收入沒有來源,其他問題也就無從談起,和諧社會的建設更是不可能。因此,就業問題無疑是所有問題當中的焦點問題。

二、大學生就業在民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當前國家大力推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財政也大量的往這一方向傾斜,但畢業後未能及時就業的大學生並不在其保障的範圍之內,從而更是增添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2、杜絕提前退休現象,鼓勵延長退休年齡,這一政策對於大學生就業是不利的,儘管延長退休年齡有利於人力資源的充分運用,但對於求職的大學畢業生而言,這一政策規定就減少了工作的崗位。

3、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及退休制度的不斷完善,使得更多的大學畢業生趕着往事業單位擠,嚴重影響大學畢業生正確就業觀的樹立。

4、當前國家把大量的資金往民生建設中傾斜,但其中對大學畢業生的關注尚少,如大學畢業生創業貸款難。

三、在整個的社會體系中,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1、大學生自身問題

首先,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與其自身的問題是不可分割的,其次又有社會的衆多因素造成了“大學生就業難、生活難所存在的問題”這樣一個局面。一方面許多的大學生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不高,缺乏實際經驗,動手能力極差。在具體的工作中勝任不了領導交給的任務,且怨天尤;其次大學生存在錯誤的就業觀念 許多大學生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他們始終以“天之驕子”身份自居,姿態過高,對自身和現實缺乏準確的評估,缺乏正確的就業心態。

這些都要求加強大學生自身素質修煉與轉變就業觀念,調整就業心態,樹立“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職業發展理念,要認清自身的現狀,不能太急功近利,合理地降低就業期望值,要注重自身經驗的積累和技能的培養;要加強社會實踐鍛鍊;樹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主動尋找就業之路;要有勇於創新、勇於嘗試的精神,挖掘、開拓創業市場,轉變“靠父母”、“靠國家”、“走公務員之路”的傳統就業思想;要積極的打破思想束縛,給自己一腔激情。

2、崗位緊缺,競爭壓力大

數據統計僅八年來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就在3500萬以上,而統計就業率在35%左右,加之以往未就業大學生、高校上報的虛假就業數據,可見就業率是何等的低下。要解決好這些畢業生,促進社會的團結穩定是一個相當大的難題。這就要求無論是那個行業、那個部門都要形成一定的就業比例。政府應一方面規範、提高企業(國有、私有)各項勞動保障制度,吸取一部分人羣;另一方面政府諸多職能部門也要有計劃、有需要地解決一部分學生的就業。加強優化人事結構、年齡、文化、綜合等問題,多給年輕人提供機會,留餘足夠的空間。

3、學歷繼續教育問題

在與全日制大學教育的同時,學歷繼續教育應得到承認,以便形成良好的互補。現在在國家、地方招考中有很大一部分職位限制學歷,學歷繼續教育所頒發的畢業證不予於承認,但在進入工作單後卻可以憑着學歷繼續教育的畢業證加工資、晉升。這樣的矛盾無疑是對應考者的不公平、增加就業難度、提高就業門檻。國家、政府應建立完善的、一致的政策法規。要麼統一不認可,要麼統一認可。

此次的《報告》已明確指出,要在工作中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首位。我想,除了政府在其中的政策引導外,更主要的是從我們大學生自身着手。對我們大學生來講,我們應始終踐行“三個代表”,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和業務能力,並同時爲周邊的羣衆提供必要的幫助。在實際應聘中,應符合自身實際,不怕苦,不嫌棄基層工作機會。譬如我們車輛工程專業,雖然近幾年就業形勢還可以,但我們不能因此放鬆平時技能的儲備,同時,不能輕視基層工作崗位的鍛鍊機會,這樣,我們才能從容應對就業。

4、大學生最低生活得不到保障,政府機制不夠完善

現在無論是對農民還是到國家幹部、公務員等不同羣體都制定落實了相關保障措施:像公務員他們擁有相對較高的待遇、完善的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農民也逐步推行養老保險,實施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並給生活困難戶發有低保補貼。而未就業大學生那?什麼都沒有,成爲一個被忽視的弱勢羣體、邊緣人羣。對此國家在以人爲本的情況下也應當制定未就業大學生相關保障體系,以促進社會均衡、和諧發展、推進社會注意建設。

四、大學生應該如何應對民生問題帶來的影響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的解決深受民生問題的影響,要真正解決好大學生就業問題,必須將其置於民生建設中進行考慮,並根據國家民生政策,採取正確的應對方案,從而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中成功就業。

大學生應正確應對當前民生建設中遇到的機遇和問題首先,面對機遇,我們大學生要努力把握。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1、職業定位(1)依據客觀現實,考慮個人與社會、單位的關係,從當前國家的實際情況出發;(2)比較鑑別,比較職業的條件、要求、性質與自身條件的匹 配情況,最重要的還是考慮國家政策及社會實際的需要,如敢於到條件相對較差的地方就業;(3)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擇業目標;(4)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要把握好職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係,改變自己的就業心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衆化”,大學生擇業時,不能將自己定位過高,只選擇大城市,選 擇高薪職業,而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基層、西部去,這 樣既可以鍛鍊自己,又拓寬自己的就業渠道,同時也給自己一個更加寬廣的發揮才能的舞臺。踐行先就業,再擇業 的理念。

2、自身素質的提升(1)大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職業技能;(2)充分利用校園環境及條件優勢,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培養學習、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個人綜合素質;(3)要富於創業精神,不僅要做就業準備,更要做創業準備,從而在國家政策創造的良好條件下發揮才幹。其次,應對我們面臨的問題,我們也要採取積極地態度。當前由於我國社會實際情況較爲特殊,國家政策多是往社會保障方面傾斜,力求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是大時代背景下不可逃避的現實,我們大學生那個唯有從自身做出改變,纔不至於處於被動 的狀態。第一,大學生要樹立良好的心態,順應國家發展的趨勢,跟着國家政策走;第二,要高瞻遠矚,隨時關注國家的政策變動和走向,關注時事;第三,不斷加強自身素質和增長自身本領,提高自身競爭力;第四,把握好自身的就業觀念,不能一味的認準機關事業單位,要把眼界放寬。總之,大學生就業這一難點問題的解決是不可能拋開當前的社會實際而單獨解決的,它們之間有着密切相關的聯繫性,大學生就業問題是民生建設當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只有把大學生就業這一問題放到民生建設當中去考慮,並結合民生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採取相應的方案方法,才能最終很好的解決。

作爲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時刻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堅持以人爲本,統籌協調的方針政策,關注民生問題,關注社會時事政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擇業觀,認真學好專業知識,培養學習、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我們應始終踐行“三個代表”,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和業務能力,並同時爲周邊的羣衆提供必要的幫助。真正的做到一個名副其實的對國家社會及其個人有用的大學生。

毛概論文 篇三

吳妍青 2010101624 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開創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把握和運用了這個精髓,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新境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新世紀新階段,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我們當代中國繼續把握和運用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路線具有重要意義。

實事求是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和承認客觀事實,努力排除個人的主觀隨意性;就要全面地勘問題,決不能靜止地僵化地看問題;就要把現象當作入門的嚮導,通過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科學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質。一切從實際出發,就要在任何時間、地點和條件下都要反對本本主義,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實現實事求是的前提條件。解放思想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而不是背離馬克思主義的胡思亂想;同時必須敢於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把實踐當做最高權威,不做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奴隸。

與時俱進精神要求堅持正確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發展的要求。準確把握時代特徵,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在大膽探索中繼承和發展。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一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是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永葆指導思想的生機活力、永葆自身的先進性和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只要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就一定會越走越寬廣。因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對於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個人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義。

首先,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提升一個更高更廣更遠的高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回顧我們的發展史,在大躍進,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我們國家領導人就是背離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纔會在歷史上遭受慘痛的教訓。爲了吸取教訓,獲得改進,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堅持與時俱進這一馬克思主義路線被重點提出來。在這一正確的思想路線的指引下,我們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經濟都獲得重大突破,重大進步。在重大理論的指導下,我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城鄉社會發展,擴大就業和促進再就業,以及在國際上參與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都獲得了最廣闊的發展,這對於經濟和生產力都有強大的推動力。另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這一思想路線,對於黨的政治建設也具有重大意義,是團結全黨、領導人民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前提條件。我們乾的是全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只是爲我們提供了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則,沒有提供現成的答案;對於別國的經驗,我們又不能照搬照抄。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才能在實踐中開拓前進,才能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勝利。此外,它對於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也具有不可知否的意義。我們的社會主義文化必須

在正確的思想路線的指引下,才能走向更高的繁榮。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社會主義文化着眼於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都積極創新,以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其次,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對於我們社會進步的全面推進也具備重大意義。實現社會和諧,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建設美好型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但是,要實現這一共同目標,必須堅定不移的堅持這一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路線。只有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才能更好的避免誇大、虛報社會主義建設成果;只有堅持解放思想,才能更廣闊的開拓人民的思想,培養人民跟緊時代潮流的意念;只有堅持與時俱進,才能在社會要求創新的腳步下,不斷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新力量。另外,正確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意識反作用於物質。掌握了這一正確思想,人民的認識就會跟上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進而站在社會發展與進步潮流的前列。在分析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時,人們也會謹記此思想,努力促成社會決策的科學性和預見性。我們在這以正確的思想路線指導下,會更有效果的進行卓有成效的社會實踐,進而有利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和諧社會,不斷開創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促進社會的重大進步。

再次,堅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不僅對國家,對社會有重大意義,它對於個人特別是我們大學生的發展也佔據着重要意義。我們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正站在校園與社會的邊緣,在我們的肩上,擔負着重任。因爲我們將是先進知識的載體,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因此,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這一馬克思主義路線對大學生成長的意義,與大學生的成長密切相關。就我個人看來,當代的大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中,免不了有迷茫,有困惑。倘若我們沒有掌握正確的思想,我們很有可能在大學生活中頹廢了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我們在選擇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兩方面的影響:一是每個人的想法和價值觀不同,二是在大學校園中也充滿着各種各樣的誘惑。因此,具備實事求是的思想顯得尤其重要。所以,在大學校園中,開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大討論和學習,是大學生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用創新精神解決當前大學生活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而且,我們還能通過這一思想,在行動中找出自己的不足與差距,提高自身的素質,更好的規劃好我們的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在這一過程中,培養自己實事求是的思維方式。而這一思維方式,有利於我們將來畢業後在工作領域上獲得突破,有利於更好的關注我們的工作環境,注重我們的社會實踐。還有,現在在當代的畢業生中,有很多人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心態,他們缺乏經驗,又不肯從底層做起,導致就業比例的嚴重不協調。這種現象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我認爲成才之路要依靠這一馬克思想路線來給以正確的引導。每個人的請款都各有所不同,找出適合自己的纔會是最好的。要不出差錯的做到這一點,學習和運用這一馬克思思想路線是我們大學生的必然選擇。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一切的實踐證明,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對於國家、社會、個人有着不可或缺的意義。在國家建設,社會進步,小到個人的事業,這一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是我們臾不可少的法寶。只要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包括我們個人,都一定會越走越寬廣,越走越輝煌。

毛概論文 篇四

夢,承載着生命之樹的熱情和奔放,而大學就是放飛夢想與熱情的地方。兒時只是想考大學,如今在大學,有了更長遠的夢想。我夢想着有一天,我能成爲一個大學教授,一邊從事着自己喜愛的科研,一邊教育着可愛的學生。在實現夢想的路上,我知道大學的生活經歷十分重要。它能完善一個人的性格,塑造一個人的靈魂,提升一個人的素質,撥轉一個人的生命航向。我踏上了大學這塊粗獷的土地,這塊寄託着夢的靈魂和心願的土地……我不知道這裏是否能讓夢想騰飛,是否能讓我邁向成功?但我清楚,只要努力,便可無怨無悔。人生路漫漫,沿途風景最美。沿途都有花,欣賞;山就在那裏,前進!

一、我的大學我的夢:學習

在我看來,大學最重要的事情是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學會自學。人們要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就必須把學習從單純的求知變爲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江澤民說過:“當今時代,是要求人們必須終身學習的時代。學習一切反映當代世界發展的新知識,學習做好工作所必須的一切知識,知識挑戰的嚴峻程度有目共睹,每門學科都是學無止境。專業知識更新週期越來越短,舊知識淘汰很快,我們隨時面臨知識危機。活到老,學到老”。學生提高自學能力是增長知識的重要方法,是終身學習的客觀需要。當今社會是一個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社會。只有具

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才能在激烈變化的社會中獲得較好的發展。埃德加 福爾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將自學和終身學習結合,一個人能夠很好的跟上社會的潮流。

爲了快樂的學習,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良好的心態,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快樂的學習。其中比較重要的心態有,保持平靜,適當愉悅,不卑不亢。

我的夢,要求我有較高的學歷,考研時必經之路。同時,要考得一個優秀的成績,這是對大學成績的要求。考個好成績,首先,樹立學習第一的思想,必須認真而努力的學習,尤其是認真學好專業課,學習專業課最重要的是夯實基礎,基礎打好了,選擇的空間就會更大。進入大三後,就要將盡可能多的時間花在準備考研上。在認真學習的同時,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包括預習、聽課複習以及做題等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戒掉壞的學習習慣,這樣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對人的一生也是受益匪淺,陶行知說過:“播種行爲,就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穫命運。”避免高投入而收穫卻很少,在付出努力學習的同時,能夠有很好的回報,可以讓人感覺到良好的成就感,並鼓勵着一個人努力的向前邁進。提高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分配好學習、工作、愛好等各種事情的時間,同時能夠節約時間。確保較多的時間花在學習上。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時間管理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就可以減少學習專業課的時間,可以有更多時間花在工作及愛好上,以此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

二、我的大學我的夢:工作

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僅僅學習是不夠的。學習之餘,可以參加各種活動,同時在社團裏任職,在班級競選班幹,以及找兼職。大

二快要結束了,在社團的工作,有了自己的收穫及見解,併爲自己的工作感到滿足。當初加入社團,爲了發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擴大交際面。如今,即將退出社團了,暮然回首,才發現最大的收穫不是我的技能得到發展,不是熟人變多了,而是自己在社團單純的對待自己的部員,並多方面爲他們想,由此帶來的一份單純而又恬淡的情感,一份值得珍惜的情感。在社團的活動,最重要的是參加自己認爲有意義的活動,尤其是助人爲樂的活動,這樣可以在心靈上得到滿足,並非以發展技能提高能力爲主,更不是爲了所謂的學分參加一些形式活動。作爲一個師範生,兼職主要就是家教了,在大學能夠做以此家教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夢想吧,雖然目前一直沒有帶,如今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很想帶一次家教,大二暑假是很好的機會。我將盡可能的去找份家教。

三、我的大學我的夢:生活

很高興,自己的寢室很和諧。每個人各有自己的特點,也有自己的缺點,但大家在一起相處得很好。對自己的寢室及室友很滿意。課餘愛好很多,也沒有特別喜歡的。有幾個小小的夢想,在大學期間騎自行車把蕪湖市逛遍。大學畢業後,要騎車到上海,去看看大海,觸摸海水。學會吹簫,不一定吹得那麼好,但要一直學下去,培養一種寧靜的心靈。在平時,與同學一起打打球,跑跑步,讓自己的身體更強壯,培養與同學的情感。從小就體重偏輕,確實很期待體重達到標準。家住蕪湖,有空經常回家看看,與父母聊聊天。喜歡看課外書籍,夢想着大學能夠看一定數量的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展自己的思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夢想很多,最重要的一個,成爲一個大學教授。大學想做的事情很多,姑且認爲是小小夢想吧,最重要的是考研有個好的成績。我相信,雖然夢想常常背叛努力,但努力的人總是有較大的概率獲得幸福,獲得成功,而本質上的成功是即

使失敗,也能坦然面對的心境。我將努力向這個方向努力,竭盡全力。在大學,堅定的走在實現理想的路上。

毛概論文範文字 篇五

試論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特點

摘要:毛澤東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爲了實現現代化的崇高目標,毛澤東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相結合,爲探索一條中國現代化的道路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毛澤東的中國現代化思想。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研究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特點對於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毛澤東 現代化思想 特點

毛澤東的中國現代化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探索有中國特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次積極的嘗試。毛澤東作爲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奠定了工農業發展的基礎,並注重了政治民主化、文化現代化和人的全面發展等內容,勾畫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獨有特色的現代化思想。我通過分析,認爲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特點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整體性

毛澤東認爲現代化不是“單打一”的現代化,應同時包含物質技術層次現代化、社會制度層次現代化和意識觀念層次現代化,這三個層次的現代化是由淺至深、互相制約、互相聯繫的,必須同時關注三個層次的現代化,才能實現中國的現代化。中國現代化的實質就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其基礎和核心是工業化。工業化能夠順利進行,還必須有一整套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中國建立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1]同時,毛澤東強調文化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步的靈魂,對經濟現代化和政治現代化具有重要影響,是實現經濟現代化和政治現代化的重要條件,並提出了文化現代-本站§ 化建設的目標和方針。國防現代化則是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安全保障。同時,毛澤東強調現代化進程是一個徹底的全面的社會變遷過程,是人與社會交互作用、共同變遷的過程。所以他認爲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主體是人,人的素質對於現代化的發展起着重要作用,爲此提出了進行現代化建設還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發揚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和集體主義、艱苦奮鬥的精神。

總的來說,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是一個宏大的體系,它包含了建立在現代大工業基礎上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昌盛,也包含了人與社會的全面變革與發展等諸多內容。從論述中可以發現,毛澤東的現代化思想內容涵蓋豐富,體現了整體性的特點。

2、趕超性

鴉片戰爭以後,趕超發達國家,實現現代化成爲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的歷史夙願。新中國成立後,人們實現現代化的熱情被空前激發,廣大人民羣衆希望通過加快大規模的經濟建設,趕超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此同時,廣大人民羣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使國民經濟迅速得到恢復,“一五”計劃超額完成。這兩大成就的取得使毛澤東進一步增強了趕超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信心。他於1953年提出要在大約幾十年內追上或趕過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956年8月黨的“八大”預備會議上,提出要用五六十年的時間,在鋼產量上趕超美國,並指出了實現現代化趕超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1958年向全國人民發出了“超英趕美”的號召。毛澤東的趕超戰略逐步形成:我國是一個後髮型現代化國家,與英美等早髮型現代化國家不同,要在短期內走完早發現代化國家在二三百年間走過的路,就需要採取一種超常規的發展方式。從這裏可以看出,這一戰略的制定,適應了世界現代化發展的趨勢。毛澤東針對這一發展方式提出了一些正確的理論和見解。比如強調現代化的長期性和緊迫性、實行“兩步走”的戰略步驟等。毛澤東的趕超戰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但在實踐中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趕超過程中出現了失誤。趕超內容片面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忽視了政治、文化和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趕超步驟急於求成、急於過渡;趕超方式上,把羣衆運動和階級鬥爭作爲實現趕超的基本手段。這些都給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3、自力性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但是我們不能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而是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它的基本原理解決實際中的各種問題。這就是說各社會主義國家的現代化建設雖然存在相當多的共性,但各國的建設道路絕不是千篇一律的。每個國家都要根據本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國際環境、國際地位的具體情況決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具體道路和做法。由單一的指揮中心用統一的發展模式來規範不同國家社會主義的發展,必然形成脫離實際的瞎指揮,從而損害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必要前提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毛澤東一貫強調,我們的方針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自己找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前進道路。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尤其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然,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不是也不可能孤立於世界之外,我們在任何時候都需要爭取外援,特別需要學習外國一切對我們有益的先進事物。毛澤東強調必須正確對待外國的經驗,向一切國家和民族學習科學的和先進的經驗。但是這種學習不是盲目地不加批判地照搬,他提出:“照抄是很危險的,成功的經驗,在這個國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個國家如果不同本國的情況相結合而一模一樣地照搬就會導向失敗。照抄別國的經驗是要吃虧的,照抄是一定會上當的。這是一條重要的國際經驗。”[2]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是具有自力性的,他找到了一條適合我國特點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毛澤東不愧爲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與理論的開創者。他的探索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鑑和直接的思想理論準備。

參考文獻:

[1]王效伯,景鵬飛。中共三代領導集體對中國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J]。黨史縱橫,2004,(11)。

[2]尹正萍。對毛澤東思想研究的幾點思考[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5,(11)。

毛概論文範文字 篇六

《試論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建設和諧校園的關係》

論文摘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建設和諧校園的關係之間具有共同的一致性,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校園的現實需要,建設和諧校園是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體現,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建設和諧校園中發揮引領和推動作用。

論文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諧校園;關係

黨的十七大 政治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 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和諧校園是指校園內部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發展狀態。和諧校園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這就要求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和諧校園建設的全過程,二者的建設之間具有共同的一致性。

一、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校園的現實需要

我國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能否實現這一根本任務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成敗,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與命運,關係到國家和社會的長治久安。隨着政治 經濟領域的快速發展,思想文化領域正處在多元思想的交融碰撞中,人們的觀念不斷更新,思想不斷解放,導致傳統道德體系逐漸瓦解,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判別上模糊不清,馬克思主義的主流價值和意識形態的影響力趨於弱化,甚至對共產主義的信念發生動搖。高校的這種狀況表明,要建立和諧校園,必須在價值觀上構建一個健康向上的核心價值體系,以這一體系爲核心,引導廣大師生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找到正確的方向。在建設和諧校園的過程中,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也就把握住了和諧校園建設的正確方向。必須充分明確“建設什麼樣的和諧校園”,“怎樣建設和諧校園”等和諧校園建設的重點問題,要求高校必須深入研究和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和諧校園建設,使其爲每一名大學生所接受和掌握,並自覺遵守和奉行,通過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社會實踐,對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產生廣泛的示範作用和輻射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校園帶來了強大的動力,同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指導來建設和諧校園從而也成爲建設和諧校園的現實需要。

二、建設和諧校園是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體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和諧校園建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和諧校園的建設過程中也要求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指導思想,如果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和主導,和諧校園的建設就會迷失方向、失去根本。要在和諧校園建設中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終要體現在實踐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師生員工的思想道德建設。高等學校以培養人才爲己任,“育人爲本、德育爲先”要求高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要求必須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轉化爲大學生的自覺追求,牢固樹立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時,要求高校必須加強師德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遠大理想,具備世界眼光和時代精神,從而言傳身教影響和帶動學生成長,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應該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性,不斷豐富工作手段,創新工作載體,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改進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方法和機制。

(二)優化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既是學校師生員工在從事 教育活動過程中的一切物質的和精神的活動方式和活動結果的總和,又對高校廣大師生員工從事教育和教學等活動發揮着引領和導向的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核心價值觀念的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實際上也就對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爲什麼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人”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指導思想和建設原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爲構建高校和諧校園文化的思想基礎和基本的價值理念,努力營造高校青年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建構高校青年學生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爲創建高校和諧的校園文化奠定堅實而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和文化價值基礎。

(三)促進和諧校園制度創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既要加強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方向;又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高效有力的運行機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和諧校園制度的創新,建立高效有力的運行機制。一是要建立“抓好基層、落實責任、凝聚人心、合力推進、共促和諧”和履責究責機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和諧校園建設中的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勵機制,獎優罰劣,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三是把政策導向和價值導向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創建公平有序、協調 發展的制度平臺。

三、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和推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引領和諧校園的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學校思想教育的主基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引領人們思想觀念,要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和諧校園建設全過程,明確“建設什麼(上接第28頁)樣的和諧校園”、“怎樣建設和諧校園”的宗旨,要求將辦人民羣衆滿意的教育宗旨,轉化爲高校建設目標的價值判斷標準上來,用以規範、指導人們建設和諧校園的行爲,併爲和諧校園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首先在和諧校園的建設中,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的指導思想,整合和引領多樣的思想文化,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我們的思想和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自覺走馬克思主義 中國化之路,爲大學生全面發展和安定型校園建設指明方向,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其次,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將促使大學生自覺地把個人的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統一起來,要求加強培育大學生的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鼓勵他們特別在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上能夠積極鑽研創新。最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榮辱觀思想的教育使大學生全面確立榮辱觀的道德思想,能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道德行爲規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了和諧校園建設,並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指明瞭社會主義方向,凝聚了社會主義力量,發展了社會主義文化,構築了社會主義道德。

(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在和諧校園建設中,應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體系,認真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的“三進”工作,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教師、學生頭腦,全面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觀念,不光要從思想道德觀念上來貫徹,更要從實踐行爲規範上來貫徹。作爲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應該在課程的設置上和教材的編寫上,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來佈局,並結合多種形式的 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教育貼近實際,貼近學生,從而達到入耳、人腦、入心的目標,同時還應加強開展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的教育,開展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教育,從多角度多途徑來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確立體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時代精神的價值標準和行爲規範。同時,建設和諧校園關鍵在高校各級黨組織。高校各級黨組織是和諧校園建設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踐者,成爲推動和諧校園建設的主導力量。黨員應成爲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範,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踐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以黨內和諧促進校園和諧,不斷推動和諧校園建設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