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論文研究方法包括哪些【精品多篇】

論文研究方法包括哪些【精品多篇】

論文研究方法 篇一

一、研究方法

遵循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論原則,採用文獻調查法(又稱文獻計量法)、比較研究法和理論分析法,對調查情況進行描述和統計,對問題及建議部分進行解釋。研究設計如下:

1.資料來源和樣本

筆者於12月8日和10日利用互聯網文獻檢索工具,分兩次進行了調查資料的收集工作。第一次是通過《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社科類)》,使用高級檢索方式,在“關鍵詞”中查詢“高等教育”或“大學”或“學院”,均爲模糊匹配,獲得1259條;然後選擇其中2000~的博士學位論文,瀏覽並下載其包含有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的章節,主要是“前言”或“引言”或“序”,得到45篇。第二次是通過《萬方數據庫:全國學位論文數據庫》,選擇檢索範圍爲“全部”,年限爲2000~,在“關鍵詞”選項中查詢“高等教育”或“大學”或“學院”,均爲模糊匹配,獲得1582條;然後進行二次檢索,在“授予學位”選項中查詢“博士”,得到119條,逐條瀏覽並下載其包含有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的章節,主要是“前言”或“引言”或“序”。前後兩次調查共計得到164篇,扣除其中重複的26篇,實際得到138篇。在此基礎上,筆者對凡未明確註明“研究方法”或“研究設計”等的論文予以剔除,最終得到調查樣本100篇。

2.資料整理的方法

首先要解決的是整理資料的框架問題,也即對研究方法的認識問題。筆者在此採用了袁方[7]和陳嚮明等學者對研究方法的界定,把研究方法看作是由方法論、研究方式、具體方法與技術三個層面有機聯繫的整體。陳嚮明認爲,“‘研究方法’是從事研究的計劃、策略、手段、工具、步驟以及過程的總和,是研究的思維方式、行爲方式以及程序和準則的集合。對‘研究方法’進行探討可以包括方法的特點、理論基礎、操作程序、具體手段、作用範圍等方面。一般說來,‘研究方法’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探討:①方法論,即指導研究的思想體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論假定、原則、研究邏輯和思路等;②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貫穿於研究全過程的程序與操作方式;③具體的技術和技巧,即在研究的某一階段使用的具體工具、手段和技巧等。”[8]同時,陳嚮明明確指出,自己對質的研究方法進行討論時,對這三個方面均有涉及。在這三個層面中,方法論同一定的哲學觀點和學科理論相連,也可進一步分爲哲學方法論、學科方法論等層次。研究方式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與步驟,它包括研究設計和研究法;研究設計是對研究類型、研究程序和具體方法加以選擇並制定詳細的研究方案,不同的研究類型和設計方案決定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各門學科常用的研究法可能有所不同,社會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法有統計調查研究、實地研究、實驗研究和間接研究;在教育研究中,主要指經驗總結法、

2.從研究法層面看,常規研究法魅力猶存,新的研究方法急劇增加。 在調查中,有94篇論文說明了各自的研究法。其結果分爲如下兩類:  (1)85篇論文中的研究法(見表2)。  (2)9篇論文中的研究法。對於9篇不宜分類的論文的研究法摘錄如下:①比較法、多學科研究的角度、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②以系統論爲指導,運用比較研究、協同學役使原理、非線性系統理論研究方法對我國高等教育轉型發展中的內、外部系統協調發展的機理、模型、評價開展相關研究;③採取了實證研究與規範研究、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④堅持理論與實際相合,理論思考與案例分析、定性與定量、國際比較與國內歷史分析相結合,多視角、多層次的研究方法;⑤在研究方式上,以參與實踐和較長時間的觀察爲主,輔以深度訪談、實地考察和文獻研究等,在方法上,採取定性與定量、一般統計與典型個案分析、現象比較與理論分析等相結合的方法;⑥主要採取座談會和個別訪問方式,本研究更多采用方差分析和邏輯迴歸模型的方法,調查主要採用網絡問卷形式;⑦將現代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應用於高等教育服務領域;⑧定性與定量、質量與數量相結合的系統分析方法,並結合文獻調查法、案例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專家諮詢法等進行研究;⑨通過文獻調研以及問卷、訪談等,收集數據和調查案例,並對數據進行質的研究和量的分析。  通過以上資料,可以歸納出兩點結論:  第一,常規研究法魅力不減,仍占主導地位。在表2統計的85篇論文中,居於前4位的研究法依次是比較法、文獻法、歷史法、調查法,分別約佔到總頻次的18.2%、16.5%、15.1%、10.5%,四項合計約佔到使用總頻次的60.3%。這還不包括9篇單列研究方式中包含的常規研究法。 第二,新的研究法種類急劇增加,研究法出現多樣化。在表2統計的85篇論文中,涉及的研究法種類多達46種。除了一些較爲常見的研究法之外,出現了許多新的研究方法,例如文化分析的方法、組織分析法、層次分析法、敘事研究、生態學方法等。

法學論文研究方法 篇二

法學畢業論文格式和規範要求

(一)法學畢業論文格式

打印使用B5紙,便於存檔,裝訂線在左面。

法學畢業論文打印一般用宋體。

文章題目用3號黑體,題名應簡明、具體、恰當,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

正文內標題末不用標點符號。

一級題序及標題用“一、二、三……”序號和小3黑體。

二級題序及標題用“(一)(二)(三)……”序號和4號黑體。

三級題序及標題用“1、2、3……”序號和小4黑體。

四級題序及標題用“(1)、(2)、(3)……”序號,不用黑體。

正文用小4號宋體。

這樣,文章就眉清目透,井井有條。

當然,這種分題也不是絕對的,要結合實際,該怎樣分,就怎樣分,但要遵循分題的規則。

此外,分成幾級題目也是可以變通的,例如不用“1、2、3……”,改用“一是、二是、三是”或“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也是可以的,但是,無論用什麼,都要層次清楚。

法學畢業論文格式爲:封面;題目;摘要;關鍵詞;目錄;引言;正文;結論;註釋和參考文獻。

封面的作用在於使別人知道這是一篇法學本科畢業論文。

摘要是指摘錄下來的要點,主要是表述本文的主要觀點,一般爲100—200字。

摘要的寫作方法,我認爲包括兩部分:一是用一兩句話簡要概括論題的意義,二是將法學畢業論文幾部分內容表述爲闡述論文觀點的一段話。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一般應選3—8個。

(二)法學畢業論文註釋

現代學術視註釋爲學術規範與紀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學術論著和文章中,註釋不是裝飾品,它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引用他人成說,注示出處,既表示相關論說非作者獨造,並對他人成果給予應有之尊重,又可爲讀者提供該領域的文獻信息,以便利後來之研究。

二是反映了作者觀點與其他學者觀點的聯繫與區別,或者是對作者自己觀點的進一步說明,因而,也是正文不可缺少的補充部分。

三是大量的引文意味着作者的研究的。確是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及所積累的資料基礎上進行的,不是憑空捏造的。

註釋要寫得規範。

最規範的,就是《法學研究》的註釋方法:分爲著作類、論文類、文集類、譯作類、報紙類、古籍類、辭書類、港臺著作、外文類等九個類別,並有註釋例;非引用原文者,註釋前加“參見”;引用資料非來自原始出處者,註明“轉引自”;等等。

詳細的內容請看《法學研究》上的註釋體例和文章的註釋方法。

爲提高刊物質量和文獻信息計量、評價與研究的水平,促進學術成果在網絡化、數字化條件下的交流與傳播,教育部1月頒發了《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範》(修訂版),

其中註釋主要用於以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和補充說明,註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參考文獻置於文本,採用順序編碼制,

在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號內,並列舉了其格式,詳情請看《河北大學學報》(社科版)或其它中文社科學術期刊。

寫法學畢業論文,上述兩種註釋方法,可選擇一種使用,但不能交叉使用。

法學畢業論文的修改定稿、答辯

法學畢業論文初稿完成以後,應再三修改,審查是否符合要求。

大到問題是否提得鮮明中肯,論點和論據有無說服力,結構層次是否嚴密合理,小至文字的修飾加工,有無廢話,語言表述是否簡潔準確,通順流暢,符號使用是否恰當,等等。

自己修改後,再交給指導教師進行修改,然後定稿。

爲了使法學畢業論文能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論文答辯制度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措施。

答辯是畢業論文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畢業論文的全面檢查。

答辯首先由學生本人簡要介紹論文的寫作目的和思路、主要觀點,然後由答辯委員會向答辯人提問,讓作者略作準備做出回答,從而進一步考查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是否有深廣的知識基礎,創造性的見解和充分紮實的理由。

答辯提出的問題,不管作者當場是否能作出完善的回答,都是對於作者一次很好的幫助和指導。

論文研究方法 篇三

關於論文研究方法歸納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爲論文。

論文研究方法歸納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蒐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瞭解,並對調查蒐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爲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蒐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複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啓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繫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干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爲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瞭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瞭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瞭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量與某一個因變量的關係。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係,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繫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範圍、程度等數量關係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係、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係,模擬法可分爲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爲,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繫,即信息聯繫。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篇四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必須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我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複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啓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論文的研究方法之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必須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透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瞭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瞭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忙確定研究課題。②能構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瞭解事物的全貌。

論文的研究方法之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透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量與某一個因變量的關係。

論文研究方法總結 篇五

論文研究方法總結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蒐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瞭解,並對調查蒐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爲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蒐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複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啓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3、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繫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干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爲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4、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瞭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瞭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瞭解事物的全貌。

5、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量與某一個因變量的關係。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係,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8、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繫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9、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10、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論文 篇六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論文

【摘要】本文以涉及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探討的學術著作和相關期刊爲研究對象,發現近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實際運用和理論研究方面都還存在着一些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

【關鍵詞】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認識論;學科建設

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或一個特定的研究領域,學前教育具有自身的特點,它的研究方法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研究方法可以規範和指導學前教育研究,在學前教育研究活動中有重要的作用。

在學前教育研究不斷深入的今天,學前教育研究方法也從教育研究方法中逐漸分化出來,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特別是近20年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成爲學前教育研究領域中一個日益升溫的課題。這一方面與人們對學前教育研究意義的理解不斷加深有關,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學前教育研究的理論追求。

筆者以“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爲關鍵詞,查閱了1979~的學術著作和相關期刊,試圖對我國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現狀作一個梳理。筆者的基本發現是,與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相關的研究可分爲兩類:一類直接以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爲研究對象,即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另一類則是以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爲工具來解決學前教育具體問題,反映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運用情況。對這些研究細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無論是在實際運用還是理論研究方面都還存在着一些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

一、對“方法”概念和層次的理解模糊混亂

教育理論在其發展初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他學科知識,很多時候是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借鑑。〔1〕 教育研究方法也不例外,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中借鑑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如哲學思辨的方法、邏輯分析的方法、科學抽象的方法、直覺思維的方法、文獻研究的方法、量的研究方法、質的研究方法、定性的方法、學科研究的方法等等。這些方法的分類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統一的標準,衆多的分類方法也不符合“排他性”或“平行性”的邏輯關係。〔2〕近幾年來,一些關於方法的新概念層出不窮,但它們很多沒有明確、系統的定義,指向較爲模糊,如科學研究方法、現場研究方法、教育研究診斷方法等等。某些新舊概念之間非常容易混淆,如定性研究和質的研究,這些給教育研究方法的運用和研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學前教育研究方法也從一開始就存在着這種先天不足,並且在還沒有釐清這些概念之前,就開始使用這些方法了。

除此之外,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層次理解也較爲模糊。由於強調學前教育的實踐取向和應用性原則,人們習慣於把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看作是一種具體的技術和技巧,把觀察法、文獻法等收集資料的方法等同於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或者把研究方法的外延縮小至等同於實證研究。衆所周知,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方法要從三個層面來探討:(1)方法論層面,即指導研究的思想體系,包含理論基礎、研究邏輯和思路等。(2)研究方法或方式層面,即貫穿於整個研究過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3)具體的技術和技巧層面,即在研究的某一階段使用的具體的工具、手段和技巧等,主要是指收集資料的具體策略。〔3〕教育研究方法論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是爲研究教育規律而建立的一整套理論以及相應的方法體系,而各種具體的教育研究方法則是方法論在實際研究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轉化形式,具體的技術和技巧則是方法或方式的情景適應。這三個層面互相聯繫,構成一個完整的方法體系。正如葉瀾指出的:“形成科學理論的方法是一組方法的集合,而不是一個方法。”〔4〕因此,任何學前教育研究若要做得科學、系統和嚴謹,都要考慮到這三個層面,不能將三者簡單地混爲一談。

二、強調技術手段,忽視對方法論的認識

由於缺乏對研究方法層次系統的瞭解,在學前教育研究和實踐中人們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方法的第二和第三層面,即強調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忽視對方法論的認識。也就是說,有的研究者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持有的態度往往是“用什麼”“有什麼可以用”或“怎麼用”,而很少去思考“爲什麼用”的問題,將“是否能用”作爲學前教育研究方法選擇的標準。這就導致了在選擇和運用學前教育研究方法上的主觀性和片面性。方法論研究和學習的缺失是導致學前教育研究產生衆多問題的重要原因。

學習過某種研究方法,不等於就掌握了某種研究方法,更不等於會有效地使用某種研究方法。我們要真正理解和有效地運用某種研究方法,必須將其置於背景中,從其歷史淵源、哲學或世界觀基礎入手,探討這種方法的歷史演變過程、使用的基本原則、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係,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對研究方法有深刻的認識,從而更準確地使用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率,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結果。

綜觀學前教育理論發展的歷史,任何一種新的進步的教育理論取代傳統的理論或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都是發端於對權威的挑戰,也都離不開方法論的突破和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研究方法的進步,就沒有學科的發展。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借鑑、因襲或模仿某種研究方法,學前教育理論就無法在新的層次、新的規範上獲得發展。因此,我們在提高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論認識的同時,也要有意識地反思研究方法論,走出自我創新和發展道路。

三、注重研究方法的運用,忽視對研究方法的研究

“強調技術手段,忽視對方法論的認識”這一誤區,反映在學術研究中,就是研究者將注意力過多地集中於研究方法運用的探討,而較少對研究方法本身進行研究。

從數量上分析,筆者所查閱的CNKI-KNS4.0全文數據庫1994~20的期刊文章只有12篇全部或部分地談及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問題。

從內容上看,這些文章大多停留在介紹某一種研究範式或某一種技術方法對學前教育研究的啓示,極少從學科角度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殊性進行思考,也極少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哲學方法論的關係進行深入思考。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好比是溝通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的一座橋樑,它的正確運用對實踐活動的指導有着重要的意義,而對其規範性、科學性的理論追求,可以豐富和充實學前教育理論。因此,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運用和研究缺一不可,兩者只有“齊頭並進”,才能推動學前教育學科朝着更科學更理性的方向發展。

四、盲目地借鑑其他學科或領域的方法

近幾年來,在學前教育領域,很多研究者熱衷於用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來研究學前教育問題。這雖然反映了研究者跨文化多學科的視野,但有很多研究對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生吞活剝、囫圇吞棗,既不考慮這種方法與學前教育具體問題的適宜性,也不考慮這種方法產生的深刻理論淵源,爲趕時髦爲突破和拓展方法而使用這種方法,結果往往只是借用新的術語和概念對學前教育研究進行表面化的裝飾,產生不了具有說服力的研究。

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範圍,都有其特定的價值取向,不能無限地誇大其作用。學前教育研究對象是學前兒童,具有特殊性和規定性,這就要求我們運用研究方法必須具體化和特殊化。

另外,有的學前教育研究者缺乏一種對本學科的自省精神。事實上,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運用和研究所產生的很多問題都基於“拿來主義”的態度。睿智的教育學家早就對此提出了警示:“通過各專業分支領域來推動自己的研究,這當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對自己的研究在整體研究中的位置缺乏瞭解的話,非常專門化的`研究也要犯視野狹小的毛病。”〔5〕

五、將各種研究範式人爲地對立起來

目前,在學前教育研究領域,一直以來普遍存在“重實證研究,輕理論研究”的傾向。雖然陳桂生在概括我國教育研究方法發展狀況時指出的“比較偏重於實證――實驗科學研究的介紹”〔6〕這一現象有所改善,但又有一種新的傾向在逐漸顯露,人們將量化和質化兩種主流研究範式等同於研究方法的全部,常常在研究中選擇非A即B。這樣一來導致人們將量化和質化的研究方法看成是矛盾的,人爲地將其對立起來;二來忽視了其他研究範式,將不能歸於量化或質化範式的研究全部歸入思辨或定性研究,認爲思辨或定性研究無非是感性的體會感想、個人的經驗總結、率性的散論雜談等等,“無章可循”,沒有科學規範,進而忽視其研究價值。

學前教育是一個複雜的多層次的開放性系統,對學前教育現象、問題和規律進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也應該呈現出多種形態。對於一個具體的學前教育問題,會因爲切入的角度不同,運用到不同的研究範式,通常要全面深入地研究這問題不是憑一種研究範式或一種具體方法就可以解決的。再者,任何一種研究方法都有其優勢和侷限性,它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將不同的研究範式和研究方法對立起來,固執於某一種研究方法,會影響人們對學前教育現象的客觀認識,會阻礙研究者創造性的發揮,對全面深入地研究學前教育問題是沒有益處的。

值得注意的是,多種研究方法共存,將不同的研究方法融會貫通或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印證同一個問題,這一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趨勢已經在影響學前教育研究。〔7〕

爲了使研究方法更加豐富、更加合理,我們要提高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論的認識,這無論是對學前教育的學科建設,還是對學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發展都是不無裨益的,同時也是對每一位學前教育研究者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唐瑩。元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3〕陳嚮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4〕葉瀾.教育研究及其方法〔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99.

〔5〕武田久夫.教育學〔M〕‖瞿葆奎.教育學文集:教育與教育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28.

〔6〕陳桂生.教育學的建構〔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2.

〔7〕劉曉東。學前教育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論文研究方法 篇七

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瞭解,並對調查蒐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爲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蒐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複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啓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繫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干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爲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繫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瞭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瞭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瞭解事物的全貌。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量與某一個因變量的關係。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係,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繫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

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範圍、程度等數量關係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係、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係,模擬法可分爲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層次的科學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創造新知識,產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成果或產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美國數學、通訊工程師、生理學家維納認爲,客觀世界有一種普遍的聯繫,即信息聯繫。當前,正處在“信息革命”的新時代,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可以開發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據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的原理,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傳遞、加工和整理獲得知識,並應用於實踐,以實現新的目標。信息方法是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來研究系統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層次的規律,幫助人們提高和掌握運用規律的能力。

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

爲經驗的一種方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是人類歷史上長期運用的較爲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象、規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並解釋出來。它是對各種理論的一般敘述,更多的是解釋別人的論證,但在科學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它有利於普及工作,它的實例很多,有帶揭示性的多種情況的調查;有對實際問題的說明;也有對某些現狀的看法等。

數學方法

數學方法就是在撇開研究對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況下,用數學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量的處理,從而作出正確的說明和判斷,得到以數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學研究的對象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它們的質和量是緊密聯繫,質變和量變是互相制約的。要達到真正的科學認識,不僅要研究質的規定性,還必須重視對它們的量進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準確地認識研究對象的本質特性。數學方法主要有統計處理和模糊數學分析方法。

思維方法

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準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辯想象、分析綜合等,它對於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系統科學方法

20世紀,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等橫向科學的迅猛發展,爲發展綜合思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地完善。而以系統論方法、控制論方法和信息論方法爲代表的系統科學方法,又爲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它不僅突破了傳統方法的侷限性,而且深刻地改變了科學方法論的體系。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爲經驗方法,作爲獲得感性材料的方法來使用,也可以作爲理論方法,作爲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方法來使用,而且作爲後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顯。它們適用於科學認識的各個階段,因此,我們稱其爲系統科學方法。

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篇八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蒐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u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瞭解,並對調查蒐集到的超多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爲人們帶給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蒐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組織行爲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篇九

組織行爲學是綜合運用與人有關的各種知識,採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組織中人的行爲規律,從而提高各級主管人員對人的行爲的預測和引導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一門科學。組織行爲學具有邊緣性、綜合性、兩重性、實用性等特點。研究組織行爲學有助於加強以人爲中心的管理,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助於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增強羣體的凝聚力。

組織行爲學的產生與管理科學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倫理學、生物學與生理學等構成了組織行爲學的理論基礎。行爲科學運用的範圍極廣,組織行爲學正是把行爲科學的一般原理和知識運用於各種組織管理上的必然結果和產物。對組織行爲學的研究不僅在西方受到重視並在迅速的發展,在我國也從介紹開始轉向普及和應用,組織行爲學必將對我國管理科學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

組織行爲學的研究方法與其它科學一樣,都必然遵循研究程序的公開性、收集資料的客觀性、觀察與實驗條件的可控性、分析方法的系統性、所得結論的再現性、對未來的預見性等原則。組織行爲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測驗法、個案研究法等。

西方學者提出的理性的。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的人、複雜人的假設,對研究組織中人的行爲規律有一定的意義,其中有科學的成份,也有片面性,我們在借鑑時,一定要對其進行具體分析。

1、組織行爲學的概念

組織行爲學是綜合運用與人有關的各種知識,採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組織中人的行爲規律,從而提高各級主管人員對人的行爲的預測和引導能力,以便更有效地組織目標的一門科學。

2、組織行爲學的性質與特點

組織行爲學是一門多學科、多層次相互交叉和滲透的邊緣性綜合性學科,其主要特徵有:

(1)邊緣性、綜合性 :(多學科交叉性、多層次性)

(2)兩重性 :(多學科性、人的兩重性、管理的兩重性)

(3)實用性:(應用性科學)

3、研究和應用組織行爲學的意義

國內外的實踐證明,特別最近幾年我國的改革開放實踐證明,加強組織行爲學的研究和應用,對於改進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對於培養和選拔各級管理人才,改進領導作風和提高領導水平,對於提高工作績效,對於改進幹羣關係,調動廣大職工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企業事業單位的活力和提高社會生產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有助於加強以人爲中心的管理,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有助於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

(3)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增強羣體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4)有助於提高領導水平,改善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關係;

(5)有助於組織變革和組織發展。

克里斯·霍夫曼(Chris Hoffman)從大學畢業,情緒高漲地開始了她的新工作——IBM的銷售代表。最初的幾個月,她忙得不可開交,參加了大量的正式職業培訓,瞭解她將負責銷售的產品,還要費力去理解她那個高深莫測、性情多變的上司。

這天晚上,下班回家的克里斯滿心困擾,輾轉難眠。幾周來她在工作中留意觀察,許多問題縈繞腦海:“爲什麼一些同事會比另一些更加成功?在主要用電腦來交流的今天,當我們走出家門走入工作時,怎樣才能像一個團隊一樣共同合作?怎樣才能學會應付完成銷售額的壓力?當我叫同事卡麗(Carrie)幫忙的時候,她爲什麼不跟我合作?爲什麼經理徵詢我的意見,但隨後又不理睬我的建議?新的IBM文化和舊的有什麼差別?它爲什麼總在不停地變化?

4、科學的研究方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任何一門科學都有與之相適應的一套合乎科學性的研究方法,沒有科學的研究方法,就無法揭示客觀規律,組織行爲學也和其他科學一樣,也有一套作爲揭示事物客觀規律的科學的研究方法。這些研究方法要遵循科學研究方法的一般原則:

(1)研究程序的公開性;

(2)收集資料的客觀性;

(3)觀察與實驗條件的可控性;

(4)分析方法的系統性 ;

(5)所得結論的再現性;

(6) 對未來的預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