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報任安書有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82W

讀報任安書有感【精品多篇】

報任安書讀後感 篇一

“士可殺不可辱!”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難道司馬遷不懂嗎?不!他當然知道,處於那種境地,那是非死不足以洗淨恥辱的,非死不能回報列祖列宗的。終於,他說了一句話:“所以隱忍苟活,幽於憤者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

於是乎,司馬遷說出了一段震撼千古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

理想的頂峯人人有,並非人人都能攀,只有在崎嶇的道路上不畏勞苦,勇於戰勝重重困難的人,才能到達。

這就是司馬遷的感慨,這就是司馬遷的悲憤,這就是司馬遷的希望。

他要完成一番事業,爲實現一個理想活下去。他不能像螻蟻般輕生,他要死得重於泰山。司馬遷經歷了莫大的苦痛和心靈的拷問,最終超越了自己,實現了終極意義上的昇華,《史記》也隨之進入了一個更恢宏、更深沉、更澄澈、更莊嚴的層次與境界,它己成爲人的歷史、事的歷史、心的歷史的複合體,有人說《史記》吳司馬遷的哭泣,毫不過分。這正好應證了大思想家孟子的幾句話: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毅力,是奔向理想的戰馬,通向勝利的階梯,它通過蝸牛留在峭壁頂上的足跡,大聲的告訴着人們的成功的祕訣。

眼前,似乎出現了一位衣衫襤褸、手執筆鋒用心著書的人,他就是我眼中的司馬遷,他將一個“辱” 字都不放在眼裏,而是將自己未盡的事業超越了生死之外,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我又何苦爲區區考試分數哀傷悲憤呢?我彷彿看見了一個影子,那是司馬遷,那又像是我,其實我就是司馬遷,司馬遷就是我,我們同樣身處逆境,我們又同樣忍辱負重,只是司馬遷比我更堅強。

逆境是痛苦的,有時會令人難以忍受。而逆境卻又是最好合老師,它可以使你認識順利環境中無法認識的事情。對於人生、對於事業,逆境是不可避免的。在逆境中,希望可以燃燒,甚至到了“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的境地,希望仍然可以鼓舞人前進,造就一個人;希望也可以熄滅,那太容易了,只要聽憑命運擺佈,任其漂盪,希望也就在不知不覺中破滅了。但生活、事業是美好的。當一個人追求美好的目標時,心靈之火,就可以繼續燃燒,就可以成就“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的事業。到那時,我們會爲失去了美好的東西而抱恨,但我們也會爲得到了更美好的東西而欣慰。

兩千多年來,司馬遷以其頑強的精神、崇高的理想、傑出的才華、堅韌的毅力、輝煌的成就,沾溉着後人,更爲重要的是,司馬遷不但爲我們留下一份傳世不朽的文化遺產,而且爲後人樹立了一個百折不撓,忠於自己事業、理想的榜樣。我們今天讀《報任安書》,就是要學習他如何做人,如何不停頓地追求的精神。這一點,確實有“沾溉後人,其澤甚遠!”

理想並不像詩人想象的那樣浪漫。實踐理想的路,也不像長安街那樣平坦筆直。它有羊腸小道,需要迂迴前進;它有長江大河,需要架橋而達;它有魍魎攔路,需要一個個剷除。

理想,要靠自己來實現,而實現它,就須有堅韌不撥的毅力。

讀報任安書有感 篇二

流連於唐朝的風華,流連於宋朝的儒雅,流連於元代的四海歸一和明清的肅穆莊嚴。我可以對任何一個時代流連,但我知道,在我的心中,那所敬的,所愛的,永遠只是那獨一的漢朝。雖然那裏有勾心鬥角,有爾虞我詐,有誹謗污衊……但這仍不能阻擋我對漢朝的愛,因爲只有在那裏,纔有那唯一的太史公,纔有那讓世人驚歎的司馬遷。

司馬遷在千古絕唱《報任安書》中,將他強烈真摯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將封閉壓抑的情懷一吐爲快,字字血淚,處處真情,理灼古今,動人心魄。從《報任安書》中可以看出,司馬遷是一位隱忍苟活、堅韌不跋、矢志不渝的大丈夫、真英雄,他有着崇高的人生信念和爲《史記》獻身的精神。

司馬遷被誣定罪,因“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爲一言”而身受腐刑。“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他抑鬱,他痛苦。這種最卑劣的刑罰使“才懷隨和,行若由夷”的司馬遷身心受到了極大的侮辱與摧殘。這種情況下,選擇“死節”是一種解脫,活着要承受的痛苦實在太多太多,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氣。但太史公卻選擇了隱忍苟活。他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爲了完成先父的遺願,爲了《史記》,爲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寧願忍受所有的嘲笑、侮辱與自己的責罵。這是何等的偉大啊!

忍受着“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的痛苦,司馬遷堅韌不跋,矢志不渝。他以古代聖賢發憤爲作的事例激勵自己:“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這些古代聖賢歷經磨難,最後成功的典例讓他看到了那盞指明燈的光輝。於是他夜以繼日地撰寫〈史記〉。他正日沒命地揮刀竹簡,拼命地刻寫,只怕對不起父親,只怕對不起那些過往的英雄,只怕沒有人把他們的事蹟寫下來留傳後世!司馬遷拿刀的手指結了繭,繭破了流血,再結繭,再破;不知破了多少次,那簡冊以弄得血跡斑斑。這是何等的艱辛啊!

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是的,司馬遷便是一位堅韌不拔、矢志不渝的偉人。終於,他完成了《史記》,這部無韻之《離騷》的歷史經典著作。他成就了非凡的功績。生前無法回到純白,身後卻是鮮豔奪目,熠熠生輝。他生前所有的恥辱,現今如浮世一夢,惟獨見他的絢麗,他的繁華,他的絕世的人格魅力。

偉哉,司馬遷!

報任安書讀後感 篇三

《報任安書》是我們高中教材裏的一篇課文,當時讀到的時候,我就存了疑惑。司馬遷 因李凌事下獄並受宮刑,但他忍辱苟活,立志著書,此舉一向爲人稱頌。他在書信中向友人吐槽,也無可厚非。問題在於,司馬遷書信中態度,在我讀來,近乎卑微。此人是求他“推賢進士”,舉薦自己,若是你不想幫忙或者幫不了忙,大可以略陳理由,推拒就是,爲何要這麼長篇大論,這麼低聲下氣,是古人禮節、習慣使然,還是另有緣故?

看了本文的創作背景,我才稍稍解惑。司馬遷三十八歲繼父職爲太史令。四十七歲時以李陵事下獄,受宮刑。出獄後,爲中書謁者令。這一官職掌領導尚書出入奏事,是宮廷中機要職務。然,身受宮刑的他,出獄後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居要職,實則近於宦官,爲士大夫所輕賤。任少卿,名安,滎陽人。曾任益州刺史、北軍使者護軍。他是司馬遷的朋友,此時寫信給司馬遷,就是希望司馬遷能利用中書令的地位“推賢進士”。司馬遷由於自己的遭遇和處境,感到很爲難,所以一直未能覆信。之後,任安因罪下獄,被判死刑,司馬遷纔給他寫了這封回信。關於仁安的獲罪,這裏有兩種說法,一是,在任安爲北軍使者護軍的時候,因他在太子劉據“造反”時採取了袖手旁觀的做法,其實太子並非真反只是因“巫蠱事件”被冤枉沒辦法了,想殺江充以自保。另一種說法是,任安爲北軍使者護軍時,因其在太子劉據造反時採取了“持兩端”做法,而爲漢武帝處死。總之,現在的情況是,仁安就要死了。

司馬遷選擇在這時給仁安寫信,其思慮是值得考究的。我也稍稍理解了他的“卑微”的語氣。好友即將赴刑場,這位好友曾經求自己幫助他,自己卻無能爲力。司馬遷此時的心況可見一斑。此信既是爲了向他解釋自己的苦衷,求得諒解,更是表明自己的心酸苦楚與隱忍負重,更甚就是與好友的訣別書。在此信中,司馬遷以無比激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訴說了自己因李陵之禍所受的奇恥大辱,傾吐了內心鬱積已久的痛苦與憤懣,大膽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還不加掩飾地流露了對漢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滿。信中還委婉述說了他受刑後“隱忍苟活”的一片苦衷。爲了完成《史記》的著述,司馬遷所忍受的屈辱和恥笑,絕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條非常堅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價值,要“重於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記》的寫作,絕不能輕易去死,即使一時被人誤解也在所不惜。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地活了下來,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終於實現了他的夙願,完成了他的大業。

我不知道之前仁安是否怨過司馬遷沒能理會自己的請求,也不清楚當臨死的仁安收到司馬遷的這封書信時的心情。但是司馬遷的這種做法,我是欣賞的。他沒有忘記這個朋友曾經求助於他,他沒有因爲他即將赴死而避諱他,他沒有棄他於獄中,獨自品嚐瀕死的無望與恐懼,而是通過書信,以一種相對低下的、帶着安慰性的語調,向友人陳述自己的無奈,與他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我看了很多人寫的《報任安書》的讀後感,他們基本都在稱揚司馬遷的忍辱負重,他對生死的抉擇,我卻要頌揚他與仁安之間的生死不忘的友情。

報任安書讀後感 篇四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這是《報任安書》裏的一句盡人皆知的話,司馬遷用它很好地詮釋了自己的生死觀。司馬遷口出“惡”言,便遭受宮刑,但思及要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著作,於是默默忍受了令人恥笑的宮刑,明知道是這樣一條艱苦的路,卻還是毅然邁出自己的腳步。

越王勾踐,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爲了復國臥薪嚐膽,忍辱負重,最後終於成功消滅吳國,取得勝利。品嚐苦膽,睡在薪草上,這不是一個皇帝所應有的待遇。他爲了復國是多麼的艱辛。不但要受到自己內心的譴責,還要受盡天下人的恥笑。這是何等的痛苦,他本可以一死了之,但他毅然踏上了這條復國的艱辛道路,邁出自己的腳步。這是爲什麼?爲了一個信念,一個夢,一個復國的夢!

飛蛾撲火,人盡皆知。爲了那短暫的光明,心甘情願地冒着被燒死的危險,衝向火光,在終於汲取到一絲的溫暖時,也奉獻出了自己的性命。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這是南宋詞人李清照讚美項羽的詩。項羽在楚漢相爭中大敗,一路逃到烏江邊。卻愧對江東父老,而自殺於烏江邊,他原本可以逃回江東,等待時機,再度東山再起,以他在江東的聲望,絕對可行,可由於內心極度的譴責,便在烏江邊自刎了。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體現他高潔的品格和遠大的政治理想,不願隨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滅後,在他的祖國淪喪後,他“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也不願“蒙世俗之塵埃”,他以死來體現生命的意義和尊嚴,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爲什麼?爲了光明,所以寧願犧牲。

何爲生?不在於活的是否長久,在於活得是否絢爛。何爲死?不在於死的方式怎樣,在於死得是否有價值。

人生短暫,我們無法控制,但它所散發的光輝是我們親手創造的。讓生命大放異彩,這纔是活的價值。

報任安書讀後感 篇五

剛閱讀完《報任安書》時,我的腦子裏只有“直男”二字,好像看到除去《詢問司馬遷》中“始終追求善良和正義的心靈,心靈總是在劇烈而又嚴肅的跳蕩着”的他,堅忍不屈着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他偉大形象之外的樣子。不爲別的,只爲司馬先生那一句“少卿視僕於妻子何如哉?”也許你要說,現在的人重事業輕家庭都不足爲奇,更何況遠在兩千年以前的司馬遷呢?可就如現在也存在衆多熱愛家庭的好丈夫一樣,古時候也存在着書寫《浮生六記》、帶着妻子暢遊天地的沈復,與李清照相濡以沫的趙明誠,那麼以此類推,相信在民間這樣的例子也不算少了。而相比之下,單從司馬遷這一句話看來,我真是爲他的妻兒寒心啊。就算是爲了表現自己真真是“獨身一人,孤立於世”,就算這根本不是這篇文章、乃至這一段的重點,他能將這句話寫下來,我想他也算真正配得上“直男”的稱號了。

想到這,我真是爲司馬遷的妻兒打抱不平,然而當我正要跟小夥伴們“舉報”司馬先生的“直男”事蹟時,他那剛正不阿的樣子又在我的腦海裏閃現,再次閱讀幾遍《報任安書》後,我真正被這位“鋼鐵直男”打動了。他是有理想的,爲了那個也許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理想,哪怕遭受冷豔嘲笑,哪怕揹負屈辱的宦官之名,他“隱忍苟活,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都只因“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我想這也就是《詢問司馬遷》中“在受盡專制君王肆意蹂躪與懲罰的淫威底下,依舊保持着這種秉筆直書的品格和勇氣”的司馬先生吧,引得班固也衷心讚頌他:“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

他在《報任安書》的開頭就解釋,自己沒有“不相師”、沒有“用流俗人之言”,他被誤解了多久,被那一雙雙猙獰的眼睛盯了多久,都沒有什麼話能拿來宣告天下“我是清白的”,在給友人的信中,習慣了被誤解的他也只能說“僕非敢如此也”。他原本是一個多麼剛強正直的人,卻也未能在笑裏藏刀的勢力場中保全自己,最後只能在恐懼中謹言慎行。可在千瘡百孔地走出勢利場的那一刻,留下的,仍是那個不過想“成一家之言”的他。

寫到這裏,我不禁要說,先前那個質疑司馬先生的自己真是幼稚,怎麼就不想想那個遭受了殘酷宮刑的他有何面目回家,面對妻兒,面對那個曾是、卻早已不屬於自己的家。也許魯迅先生口中的那個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司馬先生也曾躲在屋後,用自己最後的溫柔,偷偷地看看妻兒,回憶起以往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不禁想伸出手去抱抱那滿地亂跑的孩子,摟摟那窗邊日夜等他歸來的妻子,但他什麼都不能做,他只能悄悄地看着、念着、愛着,畢竟連自己都快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又哪來的勇氣去給妻兒承諾以往的生活?

或許司馬先生真的就是一位毋庸置疑的直男,但,鋼鐵直男也有一顆熱騰騰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