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以奮鬥者爲本》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1.61W

《以奮鬥者爲本》讀後感【精彩多篇】

《以奮鬥者爲本》讀後感 篇一

《以奮鬥者爲本》這本書籍主要彙集華爲企業規定、公司領導人的講話以及重要會議的重要觀點和理論。此書是以華爲的親身實踐經驗爲主,回答了華爲成長及成功的原因,對於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是企業首先思考的問題。換言之,活下去永遠是企業的硬道理。企業要長期發展,則必須擁有自己的市場和長期客戶。而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我們企業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爲客戶提供滿意的服務,讓客戶真正需要我們。只有客戶需要我們,我們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員工在爲客戶提供滿意服務的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資源會枯竭,而人的智慧可以生生不息,企業唯有充分挖掘員工的大智慧,不斷創新,善於突破,時刻以飽滿的姿態走在行業最前沿,才能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實現企業的不斷髮展。友好的工作氛圍有利於提高員工的凝聚力,明確共同目標,將員工擰成一股繩,形成一種“勝則舉杯同慶,敗則拼死相救”的意識,充分利用集體智慧,爲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迪森經過20多年的發展,沉澱形成自己的文化,簡稱853文化。作爲一名新員工,我覺得自己更加應該深刻理解迪森的文化,做一名優秀的迪森人。迪森人堅持特有的做人、做事原則,堅持公司利益第一,堅守行業地位第一,強調團隊合作,誠實守信,居安思危,在行業中樹立較好的口碑。迪森致力於做一個優秀的企業公民,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企業,讓客戶滿意,讓員工自豪、讓股東驕傲、讓政府放心、讓社會所需要的企業。以客戶爲中心,以奮鬥者爲本,艱苦奮鬥、盡心工作、不畏艱險、奮勇向前,在實踐中譜寫迪森的精彩篇章。

以奮鬥者爲本讀後感 篇二

爲生存而奮鬥───讀《以奮鬥者爲本》之感

1992年華爲年終總結大會,任正非面對華爲全體員工,第一句話是“我們活下來了”就淚流滿面再也說不下去。20xx年,華爲公司的《以奮鬥者爲本》出版,闡敘了華爲企業核心價值觀:以客戶爲中心,以奮鬥者爲本,長期艱苦奮鬥。我淺讀了一下此書,深深的被華爲公司那種危機意識引發的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企業文化所感動。

書中提出企業的最低綱領是要活下去。因此企業長期要研究的問題是如何活下去,積極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華爲人倡導“以奮鬥者爲本”,我體會到華爲的成功歸根結底就是經營人、造就人的成功,它通過不斷挖掘人的潛在能力、資源、優勢,並充分運用特有的文化宣導和有效的激勵方法,促使所有員工都在不斷批判和創新的路上努力前行、貢獻智慧、以奮鬥爲榮。通閱全書,字裏行間處處飽含強烈的哲理精神,散發催人奮進的正能量。我這裏通過圍繞“奮鬥者”的話題,拋磚引玉,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什麼叫奮鬥

書中開始第1.3章闡敘,“爲客戶創造價值的任何微小活動,以及在勞動準備過程中,爲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均叫奮鬥。否則再苦再累也不叫奮鬥。”由此可見,華爲對奮鬥者的界定是建立在績效基礎上的,奮鬥的關鍵不是員工做什麼而是爲什麼而做,奮鬥是否緊貼華爲的核心價值觀,奮鬥有無創造價值、提高自己等。華爲的“奮鬥者”,除了包含勤勉、鬥志、貢獻等基本要素外,還具備忠誠華爲核心價值觀、責任爲先、盡心盡力、無私無畏、敢擔風險、堅持開放與包容、善於解剖與批判、甘於寂寞與委屈、敢打大仗惡仗苦仗等許許多多的特質。

二、如何成爲奮鬥者

通閱全書,華爲告訴我們,如何成爲一名公認的奮鬥者,必須遵循三條路徑:愛學習、“狼”性、講作爲。首先,我們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產權和技術訣竅的價值和支配力超過了資本,那麼知識從何而來?當然需要我們學習學習再學習。持續不斷的有效學習,才能跟上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一旦我們稍有鬆懈將失去安身立命的生存空間,被競爭的大浪打翻而折戟沉沙。

其次,修養“狼”性。狼之所以能成爲世界公認的戰鬥力最強的動物,主要源自它的三大特性:一是嗅覺敏銳,二是奮不顧身,三是團結作戰。所以,要想讓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企業在商界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就必須學會時時更新知識、敢於承擔責任、善於融入團隊。

最後,我們要追求作爲,創造價值。華爲視有成效的奮鬥者爲企業的中堅力量,並盡力提拔他們成爲企業的中、高級幹部。華爲對幹部的選拔標準及考覈要求也會高於常人,那就是敬業獻身、無私無畏、自我批判、大局爲重,始終保持使命感和危機感。

三、怎樣激勵奮鬥者

華爲是如何激勵奮鬥者的呢?華爲通過“以奮鬥者爲本”企業文化,分配激勵上向奮鬥者傾斜,幹部提拔向奮鬥者傾斜,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保持危機意識,惶者生存。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讓高層有使命性,讓中層有危機感,讓基層有飢餓感。這裏就能理解任總的一句“我們活下來了”做爲年終總結的引言。華爲通過人力資源的政策導向,適當的營造這種危機意識。並用制度將其轉化爲全體員工努力工作的動力。

其次,華爲建立幹部管理的“選拔制”和“淘汰制”,不是“培養制”。“猛將必發於士卒,宰相必取於州郡”,是否具備基層一線成功實踐、項目管理成功實踐經驗,是幹部選拔標準的排他條件。同時幹部能上能下,大浪淘沙,將末位淘汰融入日常績效考覈工作體系。消滅惰怠,去除“夾心階層”,全方位地調動了那些想成爲有成效奮鬥者的員工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加註重融入團隊、奮勇爭先、敢於擔責。

最後,推行了堪稱當今世界最完善的價值評價體制——左邊支持價值創造,右邊支持價值分配,形成了一個自我循環的利益驅動機制。員工不用看幹部的臉色眼色行事,更多注重的是工作績效和自我價值的最好展示,在注重責任結果、貢獻、商業價值等導向的基礎上推行了“利益均沾”機制。

宏偉大業必以奮鬥爲基石,美好未來必靠奮鬥來實現。華爲在物質上、精神上保證好奮鬥者的利益,讓“雷鋒”式的員工吃苦不吃虧。“勝者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氛圍的真正形成,企業和員工共生共榮的理念真正落地,讓華爲最終成就了一個世界級、商業性、領先性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這正是華爲最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泰富重裝集團,以“創新、速度、協作、激情”點燃製造人的“工匠精神”,與華爲的“以奮鬥者爲本”不謀而合;以“全員思想教育、全面質量提升”的持續改進行動,與華爲的“要活下去”最低綱領異曲同工。華爲已經在前方斬荊披棘,點亮了開拓的明燈,我相信泰富重裝集團也將昂首闊步、繼往開來、奮勇追趕,成爲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探路先鋒,爲跨入千億產值企業同樣而奮鬥不止!

以奮鬥者爲本讀後感 篇三

《以奮鬥者爲本》這本書,我只完成了一部分的閱讀。然而我已深深的感受到,這不是一本一氣呵成的書,而是華爲二十年來摸着石頭過河摸索總結出來的企業管理的經典,需要我們反覆品味和咀嚼。在工作中碰到困難和困惑的時候,回過頭來仔細回味話裏的深意,時常有撥雲見日之感。

我是一個HR初學者,很多事情還處在入門階段。通過學習、以及和老師、同學的交流,讓我認識自己的不足,並明確奮鬥的方向。

我目前不做管理,然而這本書帶我去體會管理的責任和意義。企業的最低綱領是什麼?是活下去,而且是長期的活下去。就像細水長流。圍繞着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健康的活下去,我們就要去積極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活下去的基礎即是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活下去,看似簡單,實則是最根本最原始的戰略。我們可能經常會說,我們的企業沒有戰略,不知道我們自己企業的戰略是什麼。其實,任何企業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來了,才能談贏利,才能談培訓、薪資、福利等。但培訓、管理等也是爲了更好的活下去。就像我所在的企業,目前把戰略定位爲安全、質量和效益,而不是貪求高大上,貪求項目多。我們把在手的每一個項目做好,把管理做好,才能讓企業持續發展,才能在未來接更多的項目,而不是一味的自我膨脹。所以說,這其實是一個“圓”,或者說是一個循環。而這個循環只有是良性的,企業才能生存,惡性的循環必將導致導致企業的毀滅。

然而,企業又是一個功利集團,它的一切都是爲了實現盈利。這種目標需要具有商業的價值和利益。現在很多公司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結果紅火一時、一夜暴富,隨後就銷聲匿跡了。我們要明白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倘若大化爲目標,但如果我們想要可持續的發展,想要成爲世界追求一時的利潤,大可以利潤最級領先的企業,就需要將眼光放的長遠一點,將利潤保持在一個較合理的尺度。正所謂:深淘灘,低作堰,我們要讓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潤,去營造端到端產業鏈的強健。因爲,在價值的創造問題上有一個悖論:越是從利己的動機出發,越是達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從利他的動機出發,反而越使自己活的更好。

我們將利潤控制在合理的尺度,歸根結底是爲了我們商業的成功。商業要成功,企業要活下去,企業需要有利潤,那麼利潤從哪裏來?客戶。所以我們想要可持續的發展,就是要滿足客戶的需求。作爲員工,我們也可以想想,我們的客戶有哪些?老闆,他發給我們工資,是我們的客戶;同事,需要他們協助我們完成工作,也是我們的客戶;作爲外界的客戶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可以找到我們的客戶,研究他們的需求,給到他們想要的,達到我們自己的成功。切記不可閉門造車。就如,貓以爲魚很好吃,很美味,就請她的朋友小狗來吃,可是小狗喜歡吃骨頭啊,他不需要魚啊。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先明確對方的需求,然後投其所好,而不是自己造出一個自認爲很好的東西。以客戶的需求爲目標,以新的技術手段去實現客戶的需求,技術只是一個工具。這也是管理第一、技術第二的一個體現。

談到管理第一,那麼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哪裏?老子說過:“無爲而無不爲”,其實就是無爲而治。擺脫對技術的依賴,對資本的依賴,對人才的依賴,人爲的制定一些規則,進行引導、制約,使之運行合理,也就做到了管理的自由。

這本書的精髓需要我們細細品味,遠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描述的完的。這只是我一些粗淺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時期再去重新閱讀,會有不同的體會。在未達到一個層次之前,提前掌握這個層次的。理念,雖不能完全體會,但可開闊眼界,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這本身也是一種啓發。正所謂: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朋友們,加油!王倩,加油!

成語細水長流: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地做某件事。如:清·翟灝《通俗編·地理》引《教經》:“汝等常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又如:告訴老王說,要多吃野菜樹皮,少吃米麪,細水長流呀!——樑斌《紅旗譜》四十六

成語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詞,他,他的;好:愛好。迎合別人的喜好。如:《莊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又如:今王志在報吳,必先投其所好,然後得制其命。——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

《以奮鬥者爲本》讀後感 篇四

華爲的成長來自於它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源自它的核心價值觀,即以客戶爲中心,以奮鬥者爲本,長期艱苦奮鬥。通過學習《以客戶爲中心》和《以奮鬥者爲本》,感觸很深,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成就客戶

正如華爲總栽任正非先生所言:我們沒有商道,我們就是以客戶爲中心,讓客戶高興,把錢給我。爲客戶提供有效服務,是我們工作的方向和價值評價的標尺,成就客戶就是成就我們自己。但在我們公司內部,部分員工思想觀念仍未轉變,面對客戶的要求,仍擺出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麪孔,正因這樣做,我們付出了慘痛的教訓,丟掉了市場和銷售量,失去了部分客戶。

二、艱苦奮鬥

在華爲公司,奮鬥體現在爲客戶創造價值的任何微小活動中,以及在勞動的準備過程中爲充實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堅持以奮鬥者爲本,使奮鬥者得到合理的回報。所謂奮鬥者:即信念堅定、忠誠敬業、創造價值的人,這樣的人是有理想、有信仰的勞動者。

華爲的價值分配理念強調以奮鬥者爲本,導向隊伍的奮鬥和衝鋒。華爲的分配理念還承諾決不讓雷鋒吃苦,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當員工接受這個假設去奮鬥並一再得到驗證時,這個假設就轉化爲一種信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

以奮鬥者爲本的理念使華爲能招募到並且留住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管理中非常基礎和重要的薪酬管理,爲華爲解決了四個基本問題,即報酬什麼,指報酬導向,按貢獻付酬而不是按辛苦付酬;怎麼報酬是指各種報酬形式的定位,只有結構合理、定位清晰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報酬多少,既考慮外部勞動力市場的報酬水平,又權衡內部應拉開多大的差距,有差距纔有動力;支付能力是要在期望和可能之間找到平衡,以保持華爲報酬政策的合理、適度、長久的特性。有志者奮鬥無悔,唯拼搏成就人生。我們除了奮鬥,別無選擇。

江蘇石油正在奮進“1133”,向新三年奮鬥目標邁進,我們要學習“以奮鬥者爲本”的華爲管理精神,結合公司實際,實事求是,以問題爲導向,面對現實,着眼長遠,作爲安全管理人員,要結合自身工作,圍繞全環保數質量主要是擔當責任、落實責任問題這個重點,時刻繃緊安全環保數質量這根弦,振奮精神,鼓足勇氣,一起加入“奮鬥者”的方陣,攜手並肩,樹立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戒空談、做實事,幹一件、成一件,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三、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斷進步,不斷改進,而不是自我否定。只有堅持自我批判,才能傾聽、揚棄和持續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與他人合作,實現客戶、公司、團隊和個人的共同發展。

孟子早在公元前就提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兩千多年前的哲理,放到現在來講,一樣是適用的原則。現代企業處於一個信息高度發達,市場競爭高度激烈的環境下,市場環境、客戶需求、市場需求瞬息萬變,唯有充滿未雨綢繆的高度危機感,不因驕人的業績、衆多的榮譽而陶醉,沒有因當前企業發展的大好形勢而停滯不前、沾沾自喜,華爲人正是不斷追求創新,不斷超越自己,成爲了最終的贏家。

要想使一個企業持續的生存發展下去,需要每位員工“居安思危,不斷進取”。華爲在企業發展的時候,對企業面臨的,潛在的危機展開廣泛的討論,這也許正是任正非和華爲的不同之處。

在反省企業文化,樹立了危機感,華爲的做法應該是激勵動力。管理學中的“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桶上那塊最短的桶板。找到這塊最短的板,就找到了突破口。“均衡發展,就是抓短的一塊板”。任正非要求幹部要往遠處看,不要短視,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求企業領導層要放棄官本位,真正爲員工考慮。把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們才能更好地引人、用人、育人、留人。“財散才能才聚”,只有從舊的利益分配中走出來,真正讓員工的腰包鼓起來,企業才能越來越富。

企業要大發展,就必須要“標新立異”,做出與衆不同之處,才能獲得成功。“吃老本”、不冒風險纔是企業最大的風險,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持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技術日新月異、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下去。

公司必須正視現實,面對市場,學習先進,不盲從,不冒進,拿來成熟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腳踏實地與自身文化融合,敢於挑戰自我,否定自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髮展、壯大。

四、高效的執行力

對待工作,不找任何藉口,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體現出誠實、負責、敬業的精神。結合到我們平時工作中,我認爲要提高領導幹部的執行力,必須解決好執行的問題,把執行變爲自動自發自覺的行動,在執行過程中要求執行人能嚴格並靈活把握服從—執行—自主決策—協調—審結—反饋這一基本執行程序,遵循指揮—彙報鏈的原則,這樣執行才能真正按照領導意圖,真正稱之爲有效執行。

我們要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主管管理要做好跟蹤督查,對違規違紀行爲進行嚴格問責,在執行過程中沒有任何彈性,讓制度成爲帶電的高壓線。在執行制度過程中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隨意變通等行爲,要及時追究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負責人的責任,鼓勵員工對違規事實進行舉報,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不設制度的真空地帶和肓區,真正形成制度管人,依規辦事的良好社風。

五、開放進取

爲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我們必須積極進取、勇於開拓,堅持開放與創新。任何先進的技術、產品、解決方案和業務管理,只有轉化爲商業成功才能產生價值。我們堅持客戶需求導向,並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

六、至誠守信

我們只有內心坦蕩誠懇,才能言出必行,信守承諾。誠信是我們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堅持以誠信贏得客戶。

七、團隊合作

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團隊合作不僅是跨文化的羣體協作精神,也是打破部門牆、提升流程效率的有力保障。

團隊精神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以協同合作爲核心,反映了個體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統一,保證集體高效運轉的一種精神。團隊精神在工作中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任何一個組織機構或者單位如果缺乏團隊精神,就會如同一盤散沙,運作中效率低下。

團隊精神有利於增強員工的責任心,在工作中做好本分工作。任何團隊想要完成工作任務,必須合理分配好成員的任務。而團隊精神較強的員工,自然會有很強的責任心,能盡責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不會偷工減料,得過且過。

團隊精神有利於員工之間互相關心,彼此協作,增強團隊凝聚力。具有良好團隊精神的員工,在工作中能夠細心觀察每位同事的狀態。如果發現同事工作狀態不佳,情緒低落,頻頻出錯,員工會跟這樣的同事進行溝通,瞭解情況,及時給予關心和幫助,而不是在背後指責。在同事的關心及協助下,狀態不佳的人能夠更快地調整狀態,更早地以飽滿的精神迴歸團隊的統一戰線上。

團隊精神有利於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益。具有團隊精神的人,在工作中不僅會做好本分工作,互相關心及相互支持,還會努力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找出更有效的做事方法,提高團隊的辦事效率。

沒有團隊精神的人不會盡責做好自己的工作,從而拖團隊的後腿,也不會關心其他人,在別人犯錯時只會一味地指責,更不會在工作中多付出一點汗水,爲提高團隊效益出謀劃策。一個團隊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務,需要團隊精神作爲協作的核心。

以奮鬥者爲本讀後感 篇五

作爲易流一名員工,拜讀了張總這篇文章感受頗深,這篇文章每字每句都表達了張總對公司每位員工殷切的期許,非常感謝張總提供這樣一個交流機會。

首先對於“最關鍵的因素是員工”這句話我想談一下我的感受。員工是工作在第一線的人,我們纔是真真切切面對客戶第一人,員工個人素質代表公司整體水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員工工作狀態直接影響公司經營狀況,所以我們作爲面對客戶第一人應該把自己最好的狀態、激情統統拿出來,讓客戶真切感受到這家公司是有活力的,是可以合作的,儘自己最大努力讓客戶體會到我們在爲他的公司負責。我們敏銳的觀察力纔可以爲公司提供及時的信息讓領導層做出決策。

然後對於張總闡述的“奮鬥者”三層含義很是贊同。一個人必須先對自己負責,自己清楚需要什麼纔會有追求,纔會努力拼搏。當自己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纔會把這樣精神頭帶到工作當中。這個時候我們又該靜下來想想,我,可以爲公司帶來什麼。爲公司着想前提我覺得是對公司的熱愛,有感恩的心,是這個公司給了我平臺讓我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有這個能力就應當肩負起使命,應該慶幸把握這個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體現自我價值的。

接着是對“第一:易流的”奮鬥者“首先應該是對易流事業的絕對認同與忠誠”,這句話談下感受。整個社會大踏步的發展讓我們這些求職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最頑固思想還是去國企有保障,總覺得那樣是隻賺不賠的買賣,覺得民營企業不是穩定工作,但我想,不論在哪,只要能堅持下來並認真努力的工作,不論什麼平凡工作崗位上都會體現出不平凡的你。我們必須把“公司爲家”概念記在腦子裏,融在血液裏,這樣感覺我們是和公司是一體的,我們纔會爲之去奮鬥。“皮之不存,毛將何在”,一個企業,如同一個民族,當它強大時,它的人民就會揚眉吐氣,神采飛揚;當它衰落時,人們可能只有暗自嗟嘆。因此,應該把企業當成一種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支撐,視企業如生命,與企業共命運。

作爲員工,我們應該多自我提高,多涉獵各方面知識,感謝公司提供工作平臺,努力把握機會,儘自己最大努力爲公司獻出綿薄之力,讓我們爲將來的世界級物流服務公司奮鬥吧,與易流共進退共奮鬥,誠祝公司穩步向前!

成語揚眉吐氣:揚眉吐氣[yáng méi tǔ qì],意指揚起眉毛,吐出胸中的悶氣。形容擺脫長期壓抑後的暢快神情。語出唐·李白〈與韓荊州書〉。[源]唐·李白〈與韓荊州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君侯製作侔神明,德行動天地,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幸願開張心顏,不以長揖見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爲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雲耶?[典故]韓朝宗是唐玄宗時的一名官員,因爲曾任荊州長史,人稱“韓荊州”。他十分樂於提拔後進,經常向朝廷推薦有能力的年輕人,當時的讀書人都希望能進入他的門下,期盼有朝一日爲朝廷所用。唐代有名的詩人李白也和其他人一樣,希望能受到韓荊州的重視,於是毛遂自薦,寫了封自我推薦的信給他,說韓公地位崇高,聲譽極佳,大家都以韓公的評價爲用人標準,所以表明自己有心效力,希望韓荊州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能夠“揚眉吐氣”,擺脫抑鬱許久的境況,有得志顯貴的一天。後來“揚眉吐氣”演變爲成語,就用來形容擺脫長期壓抑後的暢快神情。

成語有朝一日:朝:日,天。將來有那麼一天。如:唐·坎曼爾《訴豺狼》詩:“有朝一日天崩地裂豺狼死,吾卻雲開復見天。”又如:有朝一日,我出矛廬指點世人迷,憑着我劍揮星斗,我志逐風雷。——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一折

《以奮鬥者爲本》讀後感 篇六

最近讀了這本《以奮鬥者爲本》這本書,受益良多。這本書裏所呈現出來的華爲的管理理念以及傳承精神,給我思想意識上很大啓迪。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有思考如下的問題,什麼是奮鬥者,爲什麼要以奮鬥者爲本,以及怎樣以奮鬥者爲本。

那麼,如何成爲一個“奮鬥者”呢?華爲定位的是不是那些爲了能實現理想理念或目標而專注做事的人?我看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奮鬥者有了更廣義的理解。在華爲,奮鬥者是一種榮譽和認可。奮鬥者最關鍵的問題是爲什麼而做事,如果是爲了創造價值和提高自己的任何微小活動和做的努力準備都叫奮鬥。奮鬥者不是苦累奔波的人,而是那些爲了實現理想和夢想而努力的人。這裏有兩個詞的不同,有的人是幹工作,有的人是幹事業。如果是爲事業而奮鬥,那麼這個人的境界就高了。把一項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這個人是站在高處俯視自己和他人的人。其實,我們人人內心裏都有一顆火種,只是被環境和自己安於現狀的維穩思想觀念所抑制着。作爲高速一線員工人,就應該首先點燃自己,然後再去帶動自己身邊的人,點燃心裏的火種,並且要懂得把這顆火種散播出去。這就是《以奮鬥者爲本》這本書給我的關於崗位的思考。

《以奮鬥者爲本》分爲上、下兩篇。上篇爲《價值卷》,下篇爲《幹部卷》。《價值卷》分爲全力創造價值、正確評價價值與合理分配價值三章。《幹部卷》的結構體現了華爲公司幹部管理的體系和優先次序,重點內容包括幹部的使命與責任,對幹部的要求,幹部的選拔與配備,幹部的使用與管理,幹部隊伍建設等;其中幹部隊伍建設是華爲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最具特色的領域之一,也是傾注精力最多的領域。

書的扉頁,是一段任正非的話: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纔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爲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對於爲何選擇華爲的核心價值觀之一“以奮鬥者爲本”作爲本書書名,黃衛偉老師是這樣說的,“把這句話放到《以奮鬥者爲本》的扉頁上,是希望通過這句話告訴中國人,中國的自然資源其實是有限的,靠經營自然資源,中國在世界上沒有出路。中國最豐富的資源是人力資源,中國要靠經營人力資源在世界上獲得領先地位。”所以。這本書是講人的,講奮鬥者的。

做好本職工作,服務民生社會,僅靠情懷和信念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能力。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進從頭越。成績屬於過去,未來還需開拓,在經濟社會發中,唯有始終秉持昂揚進取的精神風貌、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才能在本職工作崗位上不斷做出成績,爲社會主義建設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在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