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讀後感1.58W

第一篇: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靳雙琳

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邊讀大腦不時閃現着我的兒時情形,也像過電影一樣閃現着我小時候犯錯誤的時候爸爸媽媽處理的方式,現在的我也爲人母,也成了一個國小一年級學生的家長,我有幾點感受。

一、閱讀是扣開知識殿堂大門的一把鑰匙。

回想上高中時候做數學題有時候甚至連題都讀不懂,更別說做正確了,當時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而現在參加了工作,學校的領導也會常常鼓勵我們去多讀書、看報。可見,所有人對閱讀的重要性都有着很堅定的認識。聽幾個孩子很優秀的同事說,她們的孩子很小就開始看《嬰兒畫報》了,我的孩子從1歲多就開始看了,當時大人給孩子讀,後來發現孩子每每聽到我們讀錯了就會哭鬧,這時候發現孩子竟然認識字了。家長的喜悅可想而知。當我讀到《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這位媽媽在寫道她是如何讓孩子識字時寫了一篇題爲《讓孩子識字不難》的文章,她很具體地把自己教女兒識字和閱讀的經驗告訴給大家。這時,我的頭腦便真正呈現出了一幅如何教導孩子去閱讀的畫面。我更加堅定了讓孩子閱讀的決心,孩子也手不釋卷,就連假期也常常要求要去“紅月亮書店”或“焦作市圖書館”,做爲家長很感欣慰。

二、在孩子面前要做言的楷模行的示範。

我和愛人脾氣都比較急燥,然而我們的女兒卻總是慢條斯理,閒暇時我們想這也許是在市委幼兒園培養的良好品行吧!然而當我們面對孩子的種種錯誤行爲時,難免會發火,心裏雖然感到這是錯的教育方法,可總也無法控制,也知道這種做法與孩子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自我管理走得更遠了。

在這本書中,這位媽媽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那麼用心,字裏行間都流露着她對女兒的理解和尊重,更是懂得用一個個巧妙的方法來促進女兒的成長。當讀到這些內容的時候,我便開始反思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當中犯下的一個個錯誤。開始爲自己那麼急躁的情緒而感到愧對孩子,而自責。同時更覺得自己知識與能力的貧乏和不足。

最重要的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就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看電視,自己也不看電視。要求孩子有禮貌自己說話首先不能帶髒字。回想一下我們都做好了麼。

三、培養孩子的興趣融大愛於無形。

比如孩子上課不舉手的問題,我就問她,你是不是不會呀?她說:“不是,是老師不叫我回答!”我就說寶貝你舉手說明你告訴老師,你會了,叫不叫你回答有什麼關係呢?!孩子就感到了比較釋懷。

每天檢查完作業我都要堅持寫一段話給老師,婉兒很喜歡,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是得到老師表揚的,對她自己也是鼓勵,所以每天寫完作業更喜歡看我寫的一段話。這也是對孩子興趣培養的一種方法。

四、教育方法不對則欲速而不達。

家長和老師們很多不恰當教育行爲都來自於急功近利的心理。我希望孩子們能夠在我提出一個要求之後,就一下子記住,不許再犯。如果再犯就會受到懲罰。可能孩子們會很快養成一個好習慣,但是他們之所以養成了習慣,並不是因爲覺得這樣的好習慣對他們的學習或生活有幫助,而僅僅是因爲害怕受到老師的懲罰。這樣的好習慣不是真正的好習慣。

我現在正在考慮的問題是如何讓我們班的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通過近來讀的這些書,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引導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但是起初我的想法是隻要讓孩子們都去讀書,他們的思維能力會在短期內得到提高。這又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現在讀過這本書,我不再那樣想。我覺得如果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對閱讀產生了興趣,他們受益的閱讀帶給他們的快樂,自然而然地得來的就是孩子們學習能力及認識能力的提高。雖然結果是一樣的,但是初衷不同,也就不會對孩子提出過分要求,這樣才能讓他們自由發展,

也更好的發展。

所以,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不可以有急功近利的心態。

五、學習不是爲了取得好成績。

學習爲了什麼?可能很多家長都會說是爲了讓孩子考上好的中學,好大學,將來找到一個好工作,有了好收入,纔會有好生活。說實在話,我在上學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學習是爲了什麼,只覺得如果不好好學習爸爸、媽媽會不高興,自己會很長時間沒有好日子過。所以那時候學習根本不是爲了自己,只是爲了家長,爲了不受爸媽的訓斥。現在,我不那麼認爲了。學習是因爲我想。讀書是爲了解決我工作中的問題,因爲喜歡。難怪在一次參加教師培訓時一位老師說成年人的學習都是帶有功利性的呢,確實如此。但是,我覺得應該讓孩子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感覺到學習並不是爲了得獎,爲了考試得高分,爲了考上更好的學校,而僅僅是因爲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讓自己更加豐富,更加飽滿,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結果就會讓自己獲得一種快樂和成就感。當然這不是僅憑說一說就可以的,但我真的不希望孩子們在成人的價值觀裏形成學習就是爲了達到某種目的的認識。

想起昨天孩子數學小測驗,就只因爲錯了兩道題而成了94分,成了班裏的不及格,回家一看主要是因爲方向問題,我說老師說做錯的題就是寶貝,我們發現了寶貝,你下次會就可以了,孩子很高興。

以上是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一些認識和想法。我覺得這收穫不僅僅是具體方法上的收穫,更多的是對自己的反思。

第二篇: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假期認真拜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個小寶庫,外表看起來很平常,只要走進去了,就會有驚人地發現。讀完這本書不僅提高了我的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動了我自身作爲家長、作爲一個普通人的成長!它雖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書,但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當我們一次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總是犯錯誤,達不到自己的理想時,我們有沒有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我們會不會向孩子承認或向自己承認“我錯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勇氣或不願做出這種反思,我們就不要奢望我們的孩子會有所改觀。甚至有些家長(包括我自己)對孩子不滿了,非打即罵,且打罵的理由相當充足。書中說:“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

讀完這部書給我許多的思考,它讓我發現,教育原來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輕鬆而且有效。書中記敘了許多事情再次地證明了作爲已經爲人父母的我們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爲優秀的人才。

記得書中曾這樣說“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爲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爲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是啊!雖然我們從來不否認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我們也不否認良苦用心的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這些遠遠不夠,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從改變方法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做起。不是所有成爲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改變自己比單純地督導孩子更重要!看似不教育的教育比教育的教育更有效!身教永遠大於言教!作爲父母,我們不僅有責任讓孩子長大,更應讓孩子有質量的生活;作爲父母,我們除了教會孩子知識,更應教會他們做人。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它是一部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是難得的家教讀本,既敢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還有無所不在的愛心。並且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章可循。書中還給出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使父母們不僅立刻獲得許多有效的經驗,教育意識也隨之改善。它是實事求是談家教的典範,是家長們最實用的工具書。最重要的是它不但告訴你怎麼能提高孩子成績,而且告訴你怎麼教孩子做人,教你怎麼

培養一個自覺、自強、自立的孩子。“原來作爲母親之間的差別:一個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另一個只是把孩子養活大了。”

如何教育子女,是一個值得我們終生去學習研究的課題。如果我們真正地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做起。我想只有更多的學習,不斷地提高才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焦芳芳

第三篇:《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假期看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當我翻開樸實的扉頁,我就被前言《我們的書中有塊玉時》深深的吸引,被尹建莉老師講的農夫的鋤頭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動。前後一共讀了兩遍,真是值得一看的好書,受益匪淺。 每讀完一篇,我都會馬上對照一下我自己,發現我自己原來也在用……

對於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失不要大驚小怪,內心一定要一個想法: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它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不要責怪,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的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

書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的方法和經驗,因此具備可操作性。並且,作者對現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膽的批評,觀點鮮明。對於讀者有很強的指導作用。例如在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家長常見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維:"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覺得不可思議,往往細細揣摩後,纔有一種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頓悟。

培養一個好孩子,不僅是對家庭負責,也是對未來社會負責。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錯誤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鋤頭--當我們手上有一塊玉石時,我們必須做的正確。

第四篇:《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兩個女兒快五歲了,突然發現女兒很調皮,老是做一些我經常不讓她們做的事情,又經常吵架打架,我都被她們弄得脾氣非常暴躁了。聽朋友介紹《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挺好看的,於是我就上網下載了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尹建莉,她曾做過老師,同時她也是一位成功的媽媽,培養了一位出色的女兒。雖然自己本身也是一個教師,但我缺少的就是一個良好的教育心態。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工作情緒的影響,下班回到家之後,對女兒的耐性就沒有對學生的耐性這麼好,每次女兒犯錯誤,我總會暴跳如雷。書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的,可操作性非常強,它不但指出了許多父母身上那些根深蒂固的、錯誤的教育理念,而且對現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膽的批評,觀點鮮明,對於讀者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全書共分七個章節,每個章節一個主題,從愛、學習、品格、習慣、家長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誤區等方面,向我們講述了新的家庭教育原則,給了我們意識形態上的震撼和生活細節中的指導。下面我就談談如何讓孩子自覺少看電視。

有段時間,我發現我一回到家裏,我兩個女兒就在客廳看電視,我叫她們,她們看動畫片看得入迷,都不理我,於是我就很暴躁地對着她們大吼,“不許看電視”或者我直接走到電視機旁把電視關掉,於是她們就一副很不開心的樣子,或者發脾氣說媽媽老是不給她們看電視。雖然女兒是被迫聽我的話了不看電視,但只要我不在家她們就一定看電視。爲此我很着急,剛好這本書有一章節也提到了這個問題。要讓孩子自覺少看電視,尹老師說“要儘可能減少嚴境中的誘惑,而不是勸說孩子去抵抗誘惑;要用人性來體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來要求孩子。如果家長在和他的相處中很體貼他的心,他也會反過來以他懂事和聽佑回報家長。”爲此,我反思一下自己,女兒每天下午四點半回到家,我幾乎六點多才回到家,這段時間都是和奶奶呆在一起,老人家喜歡看電視,電視機總是開着,孫女們回來了,遙控器就給她倆拿着,看她們喜歡看的電視,老人家疼孫女,所以就由着她們。尹老師說了,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做父母的一定要留多點時間陪陪她們。於是,我現在下班就儘早回家,跟她們聊聊天,她們有媽媽陪她們聊天,也不會吵着看電視。趁着她們聽話的時候,我跟她們講:“你們讀大班了,以後星期天到星期四晚上都不看電視,自己畫畫,跳舞,晚上媽媽就給你們講喜羊羊的故事行不啊?”她們聽後當然覺得很開心,雖然不能看喜羊羊,但是媽媽還會給她們講喜羊羊的故事。明年,她們就要去國小讀書了,所以我要像尹老師說的“不看電視”的習慣要上學前養成,否則上學後突然被限制看電視,她們就會不習慣。尹老師還說“從幼兒期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也是防止他患上電視癮的好辦法。”因此,接下來,我會讓女兒認多點字,逐漸培養她們閱讀的好習慣。

2014年9月12日

第五篇:-《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心得

松山學校牟冬梅

作爲一位年輕的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時總是力不從心,經常上網翻閱育兒書籍,一次偶然看到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一本書,開始只是以爲讀完這本書對於做個好媽媽會有幫助,多讀幾遍後,沒想到書中很多章節竟然對我如何做個好老師也有諸多啓發。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有心無痕的教育,看似簡單,卻貴于堅持;看似容易,卻常常忽視;點滴之間,卻處處體現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光輝。尤其是以下幾方面,我感觸頗深。

一、愛不是想當然,而要講究質量

實際工作中,老師常常把及時指出學生的不足或缺點都看成是愛的教育,教育方式往往隨性而爲,但忽視了不同方式產生的效果千差萬別。而尹建莉老師推薦的“像牛頓一樣的批評方式”無疑是一個好的方法,即讓孩子知道他哪裏錯了,又不損害他的自尊心,還暗含了對他的理解,甚至隱藏着對他某種才能的褒獎。

這一點我認爲其實也就是“四顆糖果”的教育方法,說起來所有老師都知道,但做起來確不是那麼容易,很多老師就因爲所用方法不對導致更加被動,不僅沒有教育效果,而且還起了反作用。所以教師首先要克服急躁的情緒,要對學生有足夠尊重和信任,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給他們一些空間,在不斷地“犯錯誤”中成長。

二、課外閱讀是學習能力的“魔杖”

作者以四個孩子的成長故事爲例,並引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詳細闡述了“魔杖”的神奇力量,即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學習的

能力和潛力非常大;反之,課外閱讀少的孩子即使原來學習成績很好,也會慢慢掉隊。這一點我也非常贊同。

結合我自己的教育實踐,我發現:一些成績好的同學課外閱讀量都比較大,結果成績越來越好;而一些成績差的同學把大量的時間用在應付日常作業上,無暇顧及課外閱讀,從而惡性循環;另外還有一些同學成績中等,總是升不上去,我發現其實主要原因也是課外閱讀量少,而且狹窄,時間大多花在玩遊戲上了,人也因此變得浮躁,表現在學習上則粗心大意,成績也很難上去。爲此,我把這一理念運用到班主任管理中去,跟學生談心,引導學生閱讀的興趣,學會分辨“好閱讀”和“壞閱讀”,同時結合自己原來讀書的情況,向他們推薦一些令他們感興趣的書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暴力作業就是“教育事故”

作者把對學生無效或負效果的作業,如:數量大的、懲罰性的、惡意評價的,讓孩子們苦不堪言,破壞學生學習興趣和意志力的作業稱爲“暴力作業”,並一針見血地指出,暴力作業就是“教育事故”。

確實,我也發現,在當下,很多老師爲了追求考試成績,看到學生的作業出現錯誤,常常罰學生訂正上百遍,有時我看到一些學生在課間,或者在上副課時就在悶頭抄,試想,這種作業能讓學生有興趣或能保證下次這道題就不再做錯了嗎?其實老師自身也很清楚,效果不好,而且我認爲這對學生的身心是一種摧殘。其實只要教師認真思考,總能找到一些更科學的辦法的。所以作者提出“杜絕不同程度的暴力作業,纔是最重要的減負行爲”。對此,作爲教育工作者的我,也有同感,舉雙手贊成!

四、品格教育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本書的作者認爲品格決定命運,童年決定一生,而對孩子的品格教育其實都體現在日常生活裏。這一觀點我認爲運用在教育教學中也十分必要。都說什麼樣的班主任帶出什麼樣的班級,這其實就反映了班主任或老師的品格對學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我認爲要“樹人”首先要先“樹己”,老師更應該注重日常學習生活中對學生的品格教育,用自身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雖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家庭教育方面的書,但我認爲如果作爲一位教育工作者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也能受到許多啓發,掌握更多的教育智慧,思考更多的教育問題,從而不僅成爲好媽媽,而且成爲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