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魯迅先生著作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3.02W

魯迅先生著作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魯迅先生著作的讀後感 篇一

書籍《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作者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向目的地進發 篇二

滿懷希望,面帶微笑,向目的地進發。

歲月匆匆,兩年半的時間,悄悄從指尖滑過。帶走了憂傷,帶走了歡樂,也帶走了童真。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可時間過去了,有再來的時候嗎?不,不會再來了。

帶着些童稚跨進了國中的門檻,無憂遠慮地度過了七年級的學習生活;略帶緊張地度過了八年級這個“中位數”;帶着無限眷戀步入九年級的殿堂。

在不知不覺中已荒廢了半個學期,慌慌張張地過了個年,又急匆匆地趕回學校。一邊又是新佈置的作業。一邊忙着背書,一邊忙着交談新年感想。

在漫無邊際的路上,懷着漫無目的的心態蹣跚而行,這樣能走完嗎?這樣能走好嗎?

也許是該清醒的時候了,也許是時候該給自己定個目標了,也許是時候與過去的種種說再見了。

獨自佇立在窗邊,任涼風吹亂自己的碎髮,遮住雙眼,也無暇梳理一下,只感覺自己的心被吹涼了,吹冷了,朦朧中看着夕陽一寸寸地滑向山背後,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一下。“今天,我都做了些什麼,我又在想什麼了?”滿分作文網“明天,我還站在同樣的窗前,望着同樣的夕陽,重複着同樣的

話題嗎?”我不知道,我也無法預測。

老班正在唾沫橫飛地給我們上政治課,同樣的話題重複了無數次,麻木了的心忽然小小的一振,自言道:是該努力的時候了。

耳邊傳來窸窣的腳步聲,雖睜不開眼,但腦子清醒地認識到:該起牀了。在睡眼朦朧中完成了:穿衣、洗漱……匆忙地打掃好宿舍衛生。一路小跑來到教學樓前,明亮的燈光,琅琅的書聲。頓時,精神抖擻。邁着堅定的步伐,徑直走到座位上,拿出課本,聚精會神地讀了起來。

“唉,不用這樣勤快吧?”同學有些困惑。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不斷警告自己,不斷告誡自己,向目的地進發。

也許,有人已經向目的地進發了。也許,有人已要到達目的地了。也許,還有人沒有目的地。

如果,有如果。我定將不等花兒離去,柳條兒乾枯,就揹着行囊向目的地進發,去追尋自己的夢。

然而,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如果,如今,我唯一能做的,也是我必須做的就是:滿懷希望,面帶微笑,向目的地進發。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三

也不能說:魯迅是偉大的,然而談者太衆的,以至失了新鮮感;又不能說:我這篇是不同的,我是想要說些不一樣的。所以,確乎是個困難的話題。然而,一本《吶喊》,薄而沉重,中國的學生們,無論如何算是讀了大半的,年來歲去,誰人讀起開篇自序裏的字句能不唏噓自嘆的?有多少人到中年,累了歇了,坐椅子上一聲嘆息,連吐落的第一口氣裏都有着疲憊的痕跡,於是他們能夠想到的,有時候惟有魯迅。一個民族文化的着落點,有失便就有重構,倘若說舊文化隳於五四,則新文化的構建,有一大部分乃可以說是從《吶喊》而起,這之間,有着總體與個人差異的說法,所公認的,是魯迅作爲旗手,舉的標誌物明白而輝煌。

在自序中,魯迅寫道:“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 這是作者最初的困惑和最審慎的態度,得來的回答不夠令人滿意,卻現實功利且無可奈何。

一個問題浮現:究竟是誰人的吶喊聲?——關於吶喊者,關於吶喊本身。困惑首先在於魯迅的身份定位:知識分子否?還是作家?抑或學界同聲呼喚的啓蒙者?最切實際、最大的可能是三者兼具。我們意願讀懂《吶喊》,嚮往理解作者,因而這是困境,也是高潮。

竹內好眼中的魯迅,是個孤獨的知識分子,之所以說“作爲啓蒙者的魯迅和近似於兒童的、相信純粹的文學的魯迅這種二律背反同時存在的矛盾同一”,恐怕也是由於看出了魯迅形象註定無法單一的歷史文化定位。

郜元寶有言,“在現代中國,純粹觀念形態的思想很難生根,能在現代中國生根的思想必須像魯迅的文學那樣,帶有個體生命的氣息的,就是說,必須具有文學的形態。文學之外無思想”——能不能這樣說呢?正是由於魯迅身上既承傳了古士大夫們的風騷之骨,又顯露出新的社會階層敏銳的洞察和感悟力,且兼具之前所未有的時代啓蒙者的特殊方法論意義,其難得的完整性和客觀性決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的。

首先,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建國前大部分的知識分子歸類於資產階級,然而作家不是,甚而有衆多作家誓言與知識分子的固有身份定位決裂,如沈從文所宣稱的那樣。我們會發現,一旦歷史政治形勢與時代命運非正常的密切起來,此一現象便絕不單一。這種令人尷尬的情形似乎反映出特定歷史階段作家層與知識分子階層的剝離,縱然作爲時代豐富性的標誌之一,但卻造就了同時代文學最大的暗傷:鬥爭無所不在,且都侷限於當下和表層,無法深化作品主題,亦不能超脫自身於時代之外。

就知識分子、作家以及啓蒙者三個身份所涉及的範圍來說,知識分子最具私人性;作家由於其作品的公衆性,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大衆和普世原則;而啓蒙者這一身份,則反映出整個時代乃至超越時代的需要和寬泛,正如T.S.艾略特在其《傳統與個人才能》中所指出的,任何一個詩人或作家必然與其整個民族的歷史發生某種聯繫,他們一面創出新的歷史份額,一面將自己添加進歷史,成爲整體的一環——這是作爲詩人或作家的必然和超然。

作爲啓蒙者的作家或者說知識分子,他本身可能並不能非常清楚的反映出這一點,但他的身上定然有着集結整個時代最典型、最清晰且最能與歷史相協調的樣貌特質。而之於近現代的中國無可置辯的是,能夠超越時代,將進步的作家身份與知識分子的傳統近乎完美的結合,並創造性的賦予其難能的啓蒙者角色定位的,現代作家中,只有魯迅一人。

魯迅的作品讀後感 篇四

魯迅先生是我一直都挺崇拜,挺欣賞的文學家,他的每一篇作品我都讀過,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感覺,不同的收穫,魯迅作品讀後感。

但我最喜歡看的還是魯迅的小說,我感覺他的小說很真實,批判了當時舊社會的醜陋面目。

《孔乙已》是我在《吶喊》中比較喜歡的一篇,可能是這篇學生,所以對這篇所有的細節都比較瞭解。我第一次讀這篇是在國中課堂上,那時老師讓我們自己先讀,當時,我讀得很認真,因爲我對這篇挺感興趣的,因爲是魯迅寫的。當時讀得不太懂,聽老師分析後,感覺明白了很多。

孔乙已一個生活在封建社會裏的讀書人,在黑暗的社會裏,他唯唯喏喏她活着,他一生都在尋求功名,一直考,一直考,可都考不上,在一次又一次的絕望中,他成了一個行尺走肉,一個麻木而不任的人,正像他所說的“竊”書不爲“偷”,因此在一些醜惡的人心中成了一個“小偷”,可在孔乙已的心中,他並不這麼想,在與他同齡中,只要是見到他,除了笑,沒有話講,因此只好向孩說話,他也只有在孩子面前,他纔會有受到蔑視的笑,後來有人說他又去偷書,結果被打斷了腿,當他再一次來到客棧時,諷刺的笑聲就沒有停過,此時的孔乙已更偈一個行屍走肉,只靠着兩隻手來行走,終於,在人們的笑聲中,消失了。過了幾年,終於沒有再見孔乙已,有人說的已經死了。

這就是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結果,給人無盡的思考與想象到底孔乙已這個人物時,運用了大量的手法,在人物外貌,動作,語言上都有很多的描寫。作者筆墨越多,所想表達的人物形象越明顯。

我覺得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有兩點,一對封建社會制度的抨擊,作者在每一篇小說裏,運用了不同的手法,將現在的人物與過去的形成鮮明的對比,再對周圍人物的形象描寫,以及周圍的環境的描寫,有力地反映了當時舊社會的封建統治制度,但在另一方面,我覺得隱隱約約可以看得出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希望在他文字的激勵下,人們能夠奮發有前,能夠從麻木不仁中清醒過來,使這個社會能振作起來,這是他一種愛國的表現,他並沒有去用語言激勵人們,而是用文字,在文字的背後是他一顆愛國的心。也許他的文字並沒有激勵到每一個人,但不可否認,還是有一部分人,還有一些知識文化的人都能在他文字的激勵下而清醒覺悟過來。

現在,有許多文章,作品都表達了愛國之情,但我比較情有獨鍾,只喜歡魯迅先生的,因爲他樸實而強有力的文字中,人們看到了當時醜惡的面目,我覺得孔乙已那篇比較明顯,通過對孔乙已人物形象的描寫,從頹廢,每一個文字,從直接到間接,從明顯到不明顯,讓讀者真實地看到了像孔乙已那類生活在封建社會裏的知識分子的從善良、愛面子的人轉變成頹廢,麻木不仁封建的人。

這樣的文章沒有用華麗的文字,但字字都像利刀像一樣直插人心,這就是我喜歡魯迅先生的原因,他的愛國情懷激勵着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後爲祖國作出獻,這也就是我愛國的表現。

所以大家一起來《吶喊》吧!爲我們賴以生存的中國來吶喊吧,作爲學生,要好好學習,作爲工作,要好好工作,大家都盡一份力,使我們國家更家美好。

讀魯迅作品有感 篇五

近期拜讀了魯迅先生的部分作品,並且瀏覽了一下記錄魯迅生平和事蹟的相關作品,如《魯迅青少年時代的故事》、《魯迅故家的衰敗》。通過閱讀,我瞭解到魯迅先生是怎樣地爲革命、爲人民而艱苦地工作着、勞動着,是怎樣地使“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時時想到中國,想到未來”的。

我本人只是簡單地巡閱了魯迅的一小部分作品,如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是一些漫畫性質的小本,既生動又形象。通過閱讀,初步瞭解了魯迅部分作品中的內容,以及他是怎樣爲自己的作品命名的,知道了有關他的一些戰鬥的歷程。每當想到他在充滿白色恐怖的年月,從早到晚,手、口、腦交替使用,“輪流休息”,夜以繼日地忘我地工作使他把自己鍛鍊得像一架機器,就覺得自己很慚愧。他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一樣,只要你願擠,總還是有的。”他三十年如一日,毫不懈怠,時刻爭取時間拼命寫作,爲我們塑造了一個個活生生的藝術形象,以成熟、高超的藝術技巧,熱情歌頌歷史人物,鼓舞人們的鬥志,諷刺反動統治者的醜惡,深刻揭露和抨擊封建勢力,向着黑暗與暴力勇猛進襲,呼嘯前進,爲革命鞠躬盡瘁,一直到1936年10月18日,在他逝世前的一天,還手握戰筆,寫完了最後一篇日記。

魯迅先生的一生爲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遺產,這些不僅是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品,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從魯迅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學到豐富的文化知識,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學修養和寫作水平,可以學到魯迅崇高的革命精神、頑強的戰鬥意志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我覺得,接受這個遺產,閱讀、研究和宣傳魯迅的著作,決不僅僅是文藝界的任務,而是每個中國人應該做的事。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六

明白魯迅先生的人,多少對他的作品有些瞭解,多少也明白一點兒先生作品中的人物,想必也該明白孔乙己。

孔乙己這個名字,出於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然而這並不是他的真實姓名。一個連真實姓名都沒有的人物,無疑是可悲的,而故事的背景也就註定了孔乙己命運的“可悲”。

從孔乙己出場,整篇小說就帶上了些諷刺和杯具色彩,並且越往後,這種諷刺和杯具就越明顯。一部優秀的小說,它的意義和價值是要靠讀者細細品出來的。孔乙己的“悲”也是讀者悟出來的——有人初讀這篇文章時,是笑出聲來的,所以全文必須會有一個“誤導”讀者的地方。《孔乙己》中,這個地方已經被提示得很明顯了:一個杯具小說中,從頭到尾,各行各業人的笑聲。杯具裏的笑,顯然有那麼些不自然,又是那麼刺耳,卻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喝酒的人看着他笑”,“衆人鬨笑起來”,“也都鬨笑起來”,“附和着笑”,“在笑聲中走散了”,“笑着對他說”,“便和掌櫃都笑了”……從頭一向笑到尾,笑聲愈響,歡快的氣氛就愈濃,孔乙己的悲慘色彩就愈濃重,以至到之後孔乙己自我都無底氣了,低聲地懇求道“不要取笑”。

我們不明白孔乙己年輕時的樣貌,但至少,他此刻是悲慘的。在無情的科舉制度的毒害下,孔乙己真正做到了“一心只讀聖賢書”,並且書的數量還是有限的,也是由於科舉,導致孔乙己只重視課本,輕視勞作,甚至是排斥勞作,也滋生了他“好吃懶做”的惡習,於是錢越用越少,小偷小摸的行爲越來越多,被人們嘲笑的次數也越來越多,使他的生活陷入一個死循環,最終困死在這個漩渦裏。我也無法確定究竟是該斥責他,還是同情他。他的一生是一曲悲歌,只是這首歌,以笑聲開始,又閉幕於笑聲之中。“孔乙己總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回過頭,看看悲歌中的笑聲。老闆打趣孔乙己時,戳其軟肋,以尋求自我的歡樂。由此,看來這個老闆並不高尚。而圍觀的羣衆,也是一個勁地起鬨。在這個勢利、冷酷的年代,是不會有人站出來主持公道、宣揚正義的。他們的良知跟着笑聲灰飛煙滅。

而與之構成鮮明比較的是,孩子們是天真無邪笑鬧無心的。這也是小說給人些許溫暖的幾個地方之一。孩子們是可愛的,孔乙己也是有其善良的一面的,他把善良用在孩子們的身上。而敘述者“我”,也是一個孩子,同樣不乏同情之心。

再讀這篇文章,我再也笑不出來。因爲雖然孔乙己的杯具有他自身的原因,但根源是因爲冷酷無情的社會和罪惡的科舉制度。

但願這種笑聲我們永遠不再聽聞。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七

他是一個未進學的讀書人。

他是一個剩餘的人。

他是大家的笑柄。

他就是孔乙己。

孔乙己,那個被黑暗勢力所壓倒的一個人,被勢利的冷漠人羣所嘲笑的人,和他一樣同屬壓迫階層的成員也嘲笑他。掌櫃的經過笑話他來招攬顧客,連十一、二歲的小孩子都看不起他。他是一個讀過書的小偷,好喝懶做,“品行卻比別人都好”,不拖欠錢,並且他很善良,僅有他會給孩子們吃茴香豆。他就是這樣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人。

沒有人願意施捨給他一絲同情,給他一毫關心,給予他一點溫暖。即使是最終被打斷了腿後,仍舊被諸多看客笑話,成爲笑柄,這就是當時中國人的冷漠、無情。

他極愛喝酒,就算最終只剩下那四文錢,他也沒有用來買飯、買藥,還是在明知會被人嘲笑挖苦的情景下,用那手“走來”喝了一碗酒。那時的他已經慘不忍睹了:“他臉上黑並且瘦,已經不成樣貌了;穿着一件破夾襖,盤着兩腿,下頭墊着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這段外貌描述越發襯托出孔乙己的可憐,而他在熟悉的酒店裏卻也沒有得到解一絲溫暖,反而被嘲笑挖苦,雪上加霜。掌櫃的應對這樣的孔乙己仍然會笑着說:“你還欠十九個錢呢!”仍然會窮追猛打:“要是不偷,怎樣會打斷腿?”人們的冷漠,至此,到了極致。

難怪魯迅先生當時要選擇棄醫從文。如果中國人的思想不覺悟,即使治好了他們的病,也只是做毫無意義的示衆材料和看客。當時中國最需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他最終下定決心,棄醫從文,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

魯迅作品讀後感 篇八

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於魯迅先生,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爲我讀過一些關於魯迅先生的文章;陌生是因爲我對魯迅先生還充滿着許多疑問。比如: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我認爲答案是嚴肅。因爲魯迅先生的神情是嚴肅的,文章是嚴肅的,笑也是嚴肅的,同時也充滿着慈詳。從魯迅先生的“笑”和“文字”中讀出一份執着、固執和嚴謹,每一個文字都含着深刻的含義,耐人琢磨;同他本人一樣需要細細品味……

這也就是我不解的地方,爲什麼魯迅先生的作品讀起來怪怪的?所以我一直避開這些文章,去讀曹文軒、去讀《草房子》。可是我發現這些文字蘊含了深刻的道理,而魯迅先生是不明說的,只有仔細品味,纔能有所體會。

我覺得讀魯迅先生的文章有時會比較乏味,因爲大多數文章都有着一樣的寫作風格,我知道是因爲當時年代的原因,所以魯迅先生的文章中有悲涼及對當時社會的不滿,有時讀了,讓人一籌莫展。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平凡而偉大;嚴厲而慈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