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浮士德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64W

浮士德讀後感精品多篇

浮士德讀後感 篇一

《浮士德》是我迄今爲止看的最爲晦澀難懂的一本書。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是偉大詩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它與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並列爲歐洲文學四大名著。主人公浮士德是16世紀德國曆史書和民間傳說中的人物,通占卦、天象、巫術、鍊金術。歌德在《浮士德》中,根據這個民間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托的形象,展現了一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精神生活的發展史。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對人性、對人的精神內涵與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兩重性使他處在上帝和魔鬼之間,兼有神性和魔性。他若不斷地追求知識與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遠的理想,會上升到靈的境界;如果他貪圖享樂,胸無大志,庸碌無爲,且執迷其中不能醒悟,將墜入魔道,走向墮落。歌德認爲,沉淪和進取的雙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並不對等,他的神性要強過魔性,他本質的、主導性的一面是自強不息、發奮進取、永不滿足、積極向上,這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

但歌德並不因此看輕魔性在浮士德追求過程中的推動作用。歌德首先承認魔性只能被暫時克服,卻不能被永久根除,因它是可以容忍的。《浮士德》中上帝的話其實道出了歌德悟出的智慧箴言:“人要奮鬥,失誤免不了。”歌德同樣看到,魔性與神性相對相生,因此是絕對必要的。浮士德的一生是神性和魔性矛盾鬥爭的過程。他奮發進取、永不滿足的精神是他上升的內在動力,靡非斯托利用浮士德身上的魔性誘使他墮落,然而浮士德的神性使他能夠吸取教訓,不斷克服魔障。正是在這種辯證發展之中,浮士德的精神內涵才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

《浮士德》的結尾是光明的。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請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獲得了滿足,也準備享受這滿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靈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靈魂帶到了天堂,因爲“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終能救”,正可謂天道酬勤,上帝嘉許之。既然如此,爲什麼《浮士德》仍然被看成是一部悲劇呢?這主要是因爲,歌德相信人類追求至善是沒有止境的,但個體的生命卻是有限的。浮士德獲得了兩次生命,這生命仍然有限,所以不可能達到終極的目標。他探索的五個階段,遠沒有窮盡人類的精神生活。

人的精神容易懈怠,貪圖安逸,因此上帝造出魔鬼,來催人驚醒、奮進。魔鬼對浮士德而言,就不只是一個引誘者,他也發揮着督促和警策的作用。魔鬼說自己“老想作惡卻總是把善促成,我便是這種力量的一部分”,發揮的就是這一層意思。他主觀上在引誘浮士德走向墮落,客觀上卻起到了推動浮士德前進的作用。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靡非斯托是浮士德身上另一個自我的外化形式,或者說靡非斯托和浮士德共同構成人類天性的雙重性,乃至上帝的兩面性。總之,二者相輔相成,相生相剋,才使造化臻於完形。

浮士德對學十分熱愛:“啊,我孜孜不倦,對哲學,法律連同醫典,遺憾的還有神學,全部都進行了徹底的鑽研。()”甚至,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尋找最高的歡暢。”他爲了學,他放棄了自己:“爲此,我纔想魔發屈服,藉助精靈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機;這樣,我就不用再汗流浹背,去談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他對未知的東西感到興奮萬分,書本給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對自己的知識感到不足,對無法揭開大自然神祕的面紗感到失望……他對學的熱愛已經到達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誰若不斷努力進取,我們就把他救助。”歌德說過,浮士德得救的祕訣就在這幾行詩裏。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種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純潔化,到臨死,他就獲得了上界永恆之愛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夠被拯救,不止是這樣,還因爲他不斷行動,不斷追求,不斷克服迷誤,最終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這是我們應該學的。還要學習他對學的追求,對學的熱愛,對學的希望。我們要善學,樂學,愛學,纔是向上的人。

浮士德的肉體毀滅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個行動的人,一個上進的人,一個不斷自省並最終走上正途的人,最終會得到救助。這就是浮士德這個形象上所體現出的不斷追求和人生真諦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讀後感 篇二

《浮士德》是歌德傾畢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詩性的鉅著。它取材於16世紀德國有關江湖術士約翰·喬治·浮士德的民間傳說。《浮士德》是一部長達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詩劇,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場。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爲線索。劇情梗概如下:

魔鬼靡非斯特與上帝打賭,認爲人類無法滿足的追求終必導致其自身的墮落。上帝卻以爲儘管人類在追求中難免會犯錯誤,但最終能夠打到真理。於是由魔鬼下到人間去誘惑浮士德。

浮士德此時已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學者。他畢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博覽羣書,鑽研各種學問,以求洞解自然奧祕。然而至此垂垂暮年,他才恍然悟到這些知識毫無用處,而自己處身其中的書齋實在形同牢獄,使自己與大自然隔離了。他痛苦得想要自殺,到另一世界去尋求出路。復活節的鐘聲喚回了他生的意志,把他引到郊外,在萬物欣欣向榮的大自然和自由歡樂的人羣中,他深受鼓舞。回到書齋翻譯《聖經》時,竟然與“泰初有道”的思想發生牴觸。這時,他從效外帶回的捲毛犬化爲書生出現在面前,浮士德問他的真實身份,他說自己是“作惡造善的力之一體”,其實他就是魔鬼靡非斯特的化身。魔鬼答應做浮士德的僕人,帶他重新開始人生有歷程,條件是一旦他感到滿足,靈魂便歸魔鬼所有。浮士德與魔鬼訂立契約。

魔鬼帶浮士德來到魔女之廚,飲下魔湯,使他變成了翩翩少年,恢復了情慾。隨後他們來到一個小鎮,浮士德與平民少女瑪甘淚發生戀情。瑪甘淚對浮士德一往情深,爲了幽會,他無意中給母親服了過量安眠的藥,致使老人死去。她的哥哥瓦倫丁又死在浮士德的劍下。在懾於社會輿論的重壓而新手溺死了與浮士德所生的孩子後,瑪甘淚身陷囹圄,被判死刑。其時浮士德正與魔女歡會,聞訊後趕來營救,但瑪甘淚已精神失常,甘願受刑而無意逃走。浮士德在悔恨中離去。上帝寬恕了善良的瑪甘淚。第一部到此結束。

第二部開始,浮士德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治癒了心靈的創傷,隨魔鬼來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宮。其時王朝一片混亂,上層社會荒淫腐敗,百姓啼飢號寒,鋌而走險。而浮士德獲得皇帝的寵信,以多發行紙幣之法緩解了財政危機。皇帝異想天開,要求浮士德召來古希臘美女海倫以供觀賞。魔鬼施展法術,於是香菸繚繞之中出現了海倫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對海倫一見傾心,當帕里斯擁抱海倫時,浮士德妒意大發,用魔鑰去觸帕里斯,幻影立刻消失,浮士德昏倒在地,魔鬼馱起他溜出宮廷。

官場黑暗令浮士德對政治大失所望,使他轉而追求古典美的寧靜與和諧。魔鬼將他帶回書齋。浮士德的學生瓦格納在曲頸瓶裏造出了人造小人何蒙古魯土。何蒙古魯士領浮士德到希臘尋找海倫。二人結合,生下一子名歐福良。歐福良的形象是以英國詩人拜倫爲原型的,他生來喜愛高飛,渴望戰鬥,聽到遠方自由的呼喚,他如聞號令,奮不顧身向高空飛去,不幸隕落在父母腳下。海倫悲痛欲絕,不顧浮士德的苦留,騰空飛去,只將她的白色長袍和麪紗留在了浮士德的懷中。它們化爲雲朵把浮士德託到這保,飛回了北方。浮士德對古典美的追求,又似幻滅而告終。

浮士德在空中看到波濤洶涌的大海,頓時產生了征服大海的雄心,借魔鬼之力,他幫助一個皇帝平定了叛亂,得到一片海邊的封地。按照浮士德的命令,魔鬼驅使百姓爲他移山填海,變滄海爲桑田。此時,浮士德已是百歲的老人,憂愁使他雙目失明。魔鬼命死魂靈爲他掘墓,浮士德聽到鐵鍬之聲,還以爲是羣衆在爲他開溝挖河。想到自己正在從事的偉大事業,他不由得脫口讚道:“你真美啊,請停留一下!”浮士德依約倒地而死。魔鬼正要奪走他的靈魂,這時天降玫瑰花雨,化爲火焰,驅走了魔鬼。天使將浮士德接至天上,見到了聖母和已爲贖罪女子的瑪甘淚。

浮士德自強不息、追求真理,經歷了書齋生活、愛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業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都有現實的依據,它們高度濃縮了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初期幾百年間德國乃至歐洲資產階級探索和奮頭號的精神歷程。在這裏,浮士德可說是一個象徵性的藝術形象,歌德是將他作爲全人類命運的一個化身來加以塑造的。當然,所謂全人類其實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一個先進知識分子典型形象的擴大化罷了。同啓蒙時代的其他資產階級思想家並無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階級視爲全人類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陰暗的書齋,走向大自然和廣闊的現實人生,體現了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直到“狂飆突進”運動資產階級思想覺醒、否定宗教神學、批判黑暗現實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與瑪甘淚的愛情悲劇,則是對追求狹隘的個人幸福和享樂主義的利己哲學的反思和否定。從政的失敗,表明了啓蒙主義者開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虛幻性。與海倫結合的不幸結局,則宣告了以古典美對現代人進行審美教化的人道主義理想的幻滅。最終,浮士德在發動大衆改造自然,創建人間樂園的宏偉事業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從中我們不難看到18世紀啓蒙主義者一再描繪的“理性王國”的影子,並依稀可聞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呼喚未來的聲音。

浮士德的形象還有更高的哲學涵義。這主要表現在著名的“浮士德難題”以及面對這種困境所表現出來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辯證法意識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兩種矛盾衝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惡”的因素之間的複雜關係及其發展歷程,更以樂觀主義的態度表現了浮士德永不滿足,不斷地克服障礙、超越自我,“不斷地向最高的存在奮勇”前進的可貴精神。“浮士德難題”其實是人類共同的難題,它是每個人在追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時都將無法逃避的“靈”與“肉”,自然欲求和道德靈境,個人幸福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兩難選擇。這些二元對立給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個有待解決的的內在的嚴重矛盾。在《浮士德》中,這一矛盾貫穿了主人公的畢生的追求,體現爲浮士德的內心衝突和他與靡非斯特的衝突的相互交織。從某種意義上說,浮士德的內心衝突同時也是他與靡非斯特的矛盾衝突的內在化的體現,而他與靡非斯特的矛盾衝突則同時也是他內心衝突的外在化體現。在與靡非斯特這“一切的障礙之父”、惡的化身結爲主僕,相伴而行之後,浮士德的前途可謂危機四伏,隨時皆有可能墮落爲惡魔的奴隸。但是,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徵,這使他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理想。而惡在這裏卻從反面發揮一種“反而常將好事做成”的推動性作用。歌德辯證地看待善惡的關係,不是視之爲絕對的對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關係,揭示了人類正是在同惡的鬥爭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斷取得進步的深刻道理。這在詩劇的開頭時上帝有關善人須努力向上纔不會迷失正途的議論,以及詩劇結束時天使們唱出的“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均能救”的歌詞中都得到了明確的體現。

《浮士德》構思宏偉,內容複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溫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象、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說雜揉一處,善於運用矛盾對比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時莊時諧、有諷有頌、形式多樣、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無可指摘的完美之作。從思想上看,它有將政治革命消極爲精神探索,將社會改造轉化爲自我完善的傾向,這體現了資產階級固有的軟弱和妥協的本性,以及它作爲剝削階級的掠奪性。從藝術上看,內容龐雜,用典極多,象徵紛繁,使作品艱深隱晦,令人索解爲難。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傾向,給一般讀者的閱讀和理解造成了較大的困難。

浮士德的讀後感 篇三

在西方文學史上歌德所創作的史詩《浮士德》被認爲是與但丁的《神曲》一起居於世界哲理性文學巔峯。而歌德所代表的德國“狂飆突進”時代,更是與《浮士德》所表現的理性主義、自由追求緊密聯繫在一起。浮士德身上所體現出的追求、人文光輝、人性批判更是早已成爲代表德國乃至歐洲現代精神的實體。

詩劇《浮士德》以歐洲三千年的歷史爲背景,記錄了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人類精神發展的歷程,並根據十九世紀初的社會發展狀況對人類未來做出了展望。全詩以浮士德精神的發展爲線索,主人公先後經歷了五種追求。而伴隨其始終的便是那種“追求真理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勇往直前”、“重視實踐和現實,永不滿足於現實,不斷追求真理”的“浮士德精神”。

(一)深化的原點精神

《浮士德》是以“獻詞”、“舞臺的前戲”、“天上的序曲”作爲它的序幕,然後由“悲劇?第一部”、“悲劇?第二部”組成。可以說這個宏偉的詩劇,是以個人與社會、宇宙的關係的“生”爲主線,網羅了“生”的各式各樣的場面。歌德在完成這部鉅著後曾說:“我這一生的今後歲月可以看作一種無償的贈品,我是否還工作或做什麼工作,事實上都無關宏旨了”因此,從某種意義說,《浮士德》是將歌德的青春時代的座標軸以一生心血不斷加以深化的、歌德的激盪生涯的象徵。歌德花費了五十六年完成了鉅著《浮士德》,他那持久的創作熱情,異乎常人的創作激情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這便是一種寶貴的出發點——原點精神。法國的文學家瓦萊裏在《歌德頌》中說:“在歌德身上,最惹我注意的是,他那異乎尋常的長壽”。這裏的長壽不僅僅指歌德的高齡,更是知這種一以貫之的原點精神。它使偉大藝術家超越了時間的滄桑,空間的寂渺,以追求藝術的最高峯爲目標。一八二三年九月十八日歌德在與艾克曼的談話中說道:“世界是那樣廣闊豐富,世界是那樣豐富多彩?我的詩全部都是應景即興的詩,來自現實社會,從現實社會中得到堅實的基礎。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樓閣的詩。”歌德用他的一生孜孜以求這種堅實的基礎,只有擁有異乎尋常的創作壽命與持久力,只有不斷堅持深化“生命的原點”——足以決定他的人生的、各自牢固的出發點和光源,才能在現實中去發現藝術的精髓,帶他奔向偉大的高度,完成生命的蛻變。

(二)理性主題

《浮士德》所揭示的理性主題更多的表現在對人性的一種關懷。黎躍進在《外國文學爭鳴評述》中指出:自文藝復興以來,西方文學關注的焦點是人性,啓蒙主義思想家們認爲人性是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自然,原來潛藏於人類背後的也要突現,交雜在魔性中,左右掙扎於浮士德的生命之途,故當務之急是要解放人性(理性),把人當做人看待,賦予人以生存權和發展權。故《浮士德》是西方文學中最深刻地探索人性的史詩,也是那個時代最完整的對人類本性進行哲學思考的文學鉅著。這種宗教的粉粹,命運的超越,在《浮士德》中有着最完整的體現。尼采在《查拉圖斯拉如是說》中發出“上帝死了”這種震撼人靈魂的吶喊。

浮士德與魔鬼糜菲斯特的賭約,代表的是文藝復興以來歐洲社會所遵從的契約精神。這正是當今西方精神的實體之一。而且並不是與魔鬼簽訂了契約進行的利益的簡單交換,慾望的無從滿足,而是理性的人對懷疑,流言的真正意義上的挑戰。浮士德如另一個唐吉坷德,堅持不懈地完成命運的挑戰,並不斷挑戰命運。在浮士德身上,我們看到了人的兩種靈魂:自身的靈魂和遭到魔鬼否定的靈魂。兩種靈魂互相激盪、徘徊,使人面臨命運的兩種選擇。一邊是人對絕對真理的追求,而另一邊是對自身慾望的激烈搏鬥。這一切,更是讓人明白完美境界的遙不可及。其實一切,這正如哈姆雷特的“生存或滅亡,這是個問題”一般的重要。

(三)悲劇色彩

從20世紀西方文明出現了危機狀態的斷續徘徊,而關於浮士德的熱潮尚未褪去。斯賓格勒認爲浮士德代表了悲觀主義的宿命論的成立。他認爲浮士德是一個用悲劇書寫的英雄。認爲西方文化的人對自然征服恰如浮士德臨終的情形既在期待中死去。“而他對這種、期待的虛幻性和毫無覺察是盲目的。浮士德成了西方象徵——命運悲劇所在,這種追求“無限”和“延伸”的意志決定的也就是一種悲劇背影下的宿命。”總體來說,西方對於《浮士德》的研究偏重於認爲浮士德是介於普羅米修斯和盧齊佛之間的特殊人物。布林克曼稱浮士德是個“介於英雄與魔鬼之間,無我化和自我化之間的特殊人物”“人可能從事兩種活動,即盧齊佛式集中和天使般的擴展。在前一運動中,他使自己居於世界的中心,而把世界拉到自己身邊來,在後一運動中,他對世界敞開自己。第一種情形是試圖佔有別的東西,而使別的東西屈從於他的需求;第二種是他把自己向更豐富世界開放,而獻身別人;擴展中,他與神相似;在集中裏他重複了盧齊佛的罪過,矛盾尖銳化了,他也成了矛盾的集合體。”這是浮士德的一種悲劇式的解讀,形象具體。但我認爲浮士德的悲劇更接近於阿?加繆所稱的“西西弗的悲劇”更接近。諸神處罰西西弗把巨石推上山頂,巨石由於自身的重量又滾落下來,他就活在在這永無“希望”的處罰中。加繆稱西西弗是幸福的,“最高的'虔誠是否認諸神並且搬掉石頭。他也認爲自己是幸福的。這個從此沒有主宰的世界對他來講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沃士。這塊巨石上的每一顆粒,這黑黝黝的高山上的每一顆礦砂唯有對西西弗才形成一個世界。他爬上山頂所要進行的鬥爭本身就足以使一個人心裏感到充實。”這裏的西西弗與浮士德在某種意義上突然有了共通點:對於命運的作戰。他們都是戰士,與命運做着不屈的抗爭。喪失光明與希望的俄狄浦斯王當他意識到那姑娘的手使他與世界的唯一聯繫,他毫無顧慮地發出了令人震撼的吶喊:“儘管我歷盡艱難困苦,但我年逾不惑,我的靈魂深邃偉大,因而我認爲我是幸福的。”那麼,我們又如何認爲浮士德不是幸福的呢?

關於《浮士德》和歌德的研究已成爲了一種文化現象,理解其文有利於我們從文學,美學,哲學,心理和歷史學分析問題,加以借鑑並汲取精華。但是歌德及其文著的深蘊又是取之不盡的。在文化的世界裏,我們不妨做一遨遊扁舟,在無盡的知識海洋搏擊遊弋,充分享受文學極其意味之外的樂趣和人生的滿足感。對於巔峯,我們在高山仰止的同時,爲什麼不去做個“幸福”的西西弗,抑或是“幸福”的浮士德呢!

十六世紀中,從塞萬提斯的筆下,誕生了唐吉柯德,是一個有高度責任感和榮譽感的騎士,但超過了現實的限度,達到發瘋的程度。他攻打磨坊風車,認爲它是巨人,又挑戰羊羣,認爲是敵人的軍隊,見到酒囊,他說是鬼。他的名聲來自他所有的歷險,他在任何地方都像在拉曼差一樣知名。這個作過不可思議的歷險的人一生瘋狂,但清醒地死在他相愛的杜爾奇尼婭德託波索的手臂裏。塞萬提斯筆下得“唐吉柯德”是一個可笑的人物:他騎着一匹瘦馬,手握長矛,心中愛戀着他的情人開始了他的騎士生涯。唐吉柯德具備了一切騎士的裝備,可是他卻找不到對手。

著名長篇小說《唐·吉訶德》(1602~1615)是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小說全名爲《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柯德·德·拉·曼卻》共2卷,主要描寫一個瘦弱的沒落貴族吉柯德因迷戀古代騎士小說,竟像古代騎士那樣用破甲駑馬裝扮起來,以醜陋的牧豬女作美賽天仙的崇拜貴婦,再以矮胖的農民桑丘·潘札作侍從,3次出發周遊全國,去創建扶弱鋤強的騎士業績。以致鬧出不少笑話,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或被當作瘋子遣送回家。小說中出現的人物近700個,描繪的場景從宮廷到荒野遍佈全國。揭露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腐朽,展現了人民的痛苦和鬥爭,觸及了政治、經濟、道德、文化和風俗等諸方面的問題。小說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吉柯德和既求實膽小又聰明公正的農民桑丘這兩個世界文學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樸實無華的生活真實,也有滑稽誇張的虛構情節,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廣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這本書堪稱經典,但是最好不要帶着那麼嚴肅的眼光去看,因爲這本書在出版後一大段時間內屬於地攤讀物,他的價值也曾被認爲僅僅是“逗笑”(塞萬提斯不學無術,不過倒是個才子,他是西班牙最逗笑的作家—當時人語),不管曾經遭過什麼評價,這本書確實很逗笑,我寫這篇讀後感的時候都忍不住想笑。這本書言語輕鬆活潑,似乎每一句話都是信手拈來而又很貼切,但不是那麼精確,甚至情節的前後銜接都很隨便,以至於出現不少漏洞,但是這並不影響整個書的吸引力,這本書有一種來自民間的活力,如果你和一堆淳樸的鄉下人扎堆開玩笑,就能感受到這種暖和的,自然的活力來。

浮士德讀後感 篇四

面對死亡的浮士德,對自己爲了慾望出賣了靈魂(正直、理想、本心、道德等等)的悔恨在結局時表現得淋漓盡致。

生生不息的宇宙啊,爲我停下你尊貴的腳步,讓時間停止,午夜便可永不再來。

或者讓這一小時變成一天、一週、一月、或者一年。

以便在懺悔中讓浮士德拯救自己的靈魂。

最終24年的約定鐘聲將至,浮士德無助又恐慌,他逃無可逃,開始撕心裂肺地咒罵。

他開始詛咒掌管 他出生的星辰。

他希望自己從來都沒有靈魂,能夠化成一縷青煙逃脫。

他開始乞求上帝,並回想曾經學過的畢達哥拉斯的輪迴說。

他開始咒罵父母,咒罵自己,咒罵地獄的魔王。

可最終,這些都阻止不了結局的發生,最終浮士德死了。他所受的天譴,就讓後人來警示自己吧。

如何看待浮士德這個角色:

我們行事時有兩套道德準則,一套用來衡量其他人,一套用來衡量自己。有時候我們嚴於律己、寬待他人,有時候則相反。

這部作品中迷茫又充滿慾望的浮士德是一位很像我們的普通人:

①如果我們用合理化自己的準則來看他,會理解他,同情他,接納他;

②如果我們用嚴於律己或他人的高道德準則來看他,就會厭惡他,懲戒他,想讓他自嘗惡果。

不過,無論我們怎麼看待浮士德這個人,我們都能從他身上獲得一些啓迪。

浮士德讀後感 篇五

《浮士德》是德國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歌劇。它在世界上是一朵花,永不凋謝的奇葩,閃射出魅力迷人的光彩。它曾是馬克思最喜愛的德語文學著作,被他讀的爛熟。正如研究《紅樓夢》有“紅學”,研究莎士比亞有“莎學”一樣,在世界範圍內研究《浮士德》也以構成“浮學”

這本書寫的是,在天國裏魔鬼頭子與上帝打賭,魔鬼認爲,人類代表浮士德茫然不定,渾渾噩噩,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傻瓜,瘋子,而上帝確認爲,他很快就會從渾噩中醒來,成爲人類的聖人,帶領人類走向幸福。於是,魔鬼便於上帝打賭能夠讓他永不安寧的心得到滿足。

浮士德在魔鬼的幫忙下,恢復了青春,遨遊了人間和神間,經歷了許多事情,但還是沒有獲得心靈的滿足。最終在圍海造田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衆謀福利的事業中很老並且雙目失明的他找到了心靈完美的家園,然後就死去了,然而他的靈魂魔鬼抓進地獄,而是由天使護送上了天堂,因爲他幫忙了人們。

本書分爲第一節和第二節。這本書都是在講浮士德怎樣幫忙大衆,又怎樣被魔鬼危害等等之後遇到了瑪格麗特這個人,兩人一齊飛向了更高的天堂。

《浮士德》是一本說不盡的書,誰也不敢說讀懂了它,我明白了,不能作惡,不能迷惘,一旦到了地獄,你將萬劫不復,爲了人類的幸福·美滿而奮鬥吧!相信吧,你最終會飛往天堂,與思念的人在一齊幸福·美滿的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