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歌德的浮士德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56W

歌德的浮士德讀後感精品多篇

浮士德讀後感 篇一

故事簡介

01

主人公浮士德是個不甘於現狀的學者,他厭倦了知識,後悔沒有做出一些對世人有益的事。此時魔鬼梅非斯托現身,引誘他出賣自己的靈魂,實現享樂塵世的夢想。.。.。.

個人感受

02

讀完《浮士德》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累。

首先,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讀《浮士德》會顯得非常吃力。特別是歌德在書中大量引用了希臘神話、聖經中的故事,對此不瞭解的讀者,自然一頭霧水,閱讀興趣也因此大打折扣。

其次,《浮士德》是德國偉大作家歌德耗時六十多年創作完成的,其中的第二部歌德更是每天只能寫巴掌大的一段。如此一點一點往外擠,自然免不了故事拖沓、艱深難懂。

像中國的《紅樓夢》一樣,《浮士德》作爲歐洲四大名著之一,也有一批專門研究“浮學”的學者。《浮士德》作爲一部能經得起歷史推敲的作品,自然不可能立即讀懂。

就像書中梅非斯托所說:“朋友,生活的寶樹青蔥,而一切理論都顯得朦朧。”

但我還是很推薦其中的第一部,較之第二部來說,“悲劇第一部”更歡快易懂,可讀性更強。相信讀完,一定會有許多感想與啓發。

《浮士德》讀後感 篇二

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浮士德》

這就是《浮土德》觸動了我的一句話,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惡”的發展歷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稱爲歐洲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詩劇,分上下兩部,共一萬二千餘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紀德國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在傳說中,浮士德是一個追求世俗享受而把靈魂賣給魔鬼的術士。歌德借用這一題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個德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形象。作品寫浮士德一生從書齋、市民社會小世界走向政治、歷史大舞臺的過程,其中經歷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藝術生活、改造大自然這五個階段,從而總結了詩人自己一生的生活經驗,也概括了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探索的歷史。

浮士德是一個虛構的象徵性形象。但是他有鮮明的個性,那就是永不滿足、不斷追求,不斷探索的精神。他的內心充滿矛盾:一方面滿足現狀,享受現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斷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過迷惘,有過錯誤,但是由於他的自強不息,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最後能夠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個“每天爭取上進和生存的人”,並被天使接到天堂,見到了聖母。魔鬼在詩劇中作惡造孽,引誘浮士德墮落,但實際上卻促進了浮士德的前進與成長。套用蘇格拉底的話說,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馬,那麼魔鬼被派遣到這個世上來,好比是馬身上的一隻牛虻,職責就是刺激它趕快前進。正是他幫助浮士德走出書齋,投身於實際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錯誤的同時摸索前進,魔鬼其實成爲了浮士德在前進道路上不可分離的伴侶。

歌德的創作過程長達六十年。他從青年時代起即構思此詩,直到臨死前不久才告完成。可以說,這本身即是一種追求,對文學的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這種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斷地學習新事物,探索新問題。而《浮士德》正是這種追求所帶來結果的最好驗證,可以說,是這種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幾百年來的經久不衰。

生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每個人在人生追求中都會遇到各種無法逃避的問題,必須選擇,而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將使其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理想。

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個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頑強向上、熱愛生活、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的品質。

浮士德讀後感 篇三

作品寫浮士德一生從書齋、市民社會小世界走向政治、歷史大舞臺的過程,其中經歷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藝術生活、改造大自然這五個階段,從而總結了詩人自我一生的生活經驗,也概括了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探索的歷史。

浮士德是一個虛構的象徵性形象。可是他有鮮明的個性,那就是永不滿足、不斷追求,不斷探索的精神。他的內心充滿矛盾:一方面滿足現狀,享受現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斷追求更高的夢想。他一生中有過迷惘,有過錯誤,可是由於他的自強不息,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最終能夠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個“每一天爭取上進和生存的人”,並被天使接到天堂,見到了聖母。魔鬼在詩劇中作惡造孽,引誘浮士德墮落,但實際上卻促進了浮士德的前進與成長。套用蘇格拉底的話說,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馬,那麼魔鬼被派遣到這個世上來,好比是馬身上的一隻牛虻,職責就是刺激它趕快前進。正是他幫忙浮士德走出書齋,投身於實際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錯誤的同時摸索前進,魔鬼其實成爲了浮士德在前進道路上不可分離的伴侶。

歌德的創作過程長達六十年。他從青年時代起即構思此詩,直到臨死前不久才告完成。)能夠說,這本身即是一種追求,對文學的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這種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斷地學習新事物,探索新問題。而《浮士德》正是這種追求所帶來結果的最好驗證,能夠說,是這種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幾百年來的經久不衰。

生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每個人在人生追求中都會遇到各種無法逃避的問題,必須選擇,而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將使其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夢想。

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個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頑強向上、熱愛生活、尋找屬於自我的人生的品質。

《浮士德》讀書感受 篇四

開始看了《浮士德》。認認真真推敲每一句話的意思,看了兩個鐘頭,才把書的序言、獻詩、舞臺序幕和天上序曲給看完。

這書是難懂的,以往看過一遍,是大二的時候,喜歡打手電熬夜看書,每一天也就能安靜地看個2、3個小時吧,所以效率不高。記得老早的時候,看名著只爲了情節,直到此刻依然有這種觀念,大凡故事不夠吸引人的,蘊涵的道理再深刻我也不會有興趣去讀。所以吧,說到底我不是個愛讀書的孩子。

這個《浮士德》其實滿神奇的,首先它的寫作方式是舞臺劇本的形式。其次,故事十分具有想象力,完全天馬行空。第三,“歌德”這個名字很能滿足某種小小的虛榮心。第四,看着看着,就會發現裏面有好多似曾相識的看法、觀點或者景象。所以,儘管很艱深,我依然憧憬着再一次閱讀它。去年暑假把書買回來一向擱置着,趁着最近立志讀書的機會決定先把它給啃下來。

一開始看小說喜歡把自我覺得好的句子摘抄下來。這些被我相中的,多數都不是什麼辭藻華麗,對仗工整的,而僅僅是在資料和情感方面和我有共鳴的。比如在看貝多芬的書籍時,一般把貝多芬誇張的描述成神靈的語句是我最中意的佳句。呵呵,常常再回頭看這些摘抄的時候覺得當時自我很幼稚,一頁書看看可是1、2分鐘,有時爲了抄幾句話就要花費5分鐘的樣貌,這樣等到再回過來讀的時候,常常已經沒有先前那種活力和如飢似渴的感覺了。所以之後開始改成某偉大領袖的做法,在書邊做批註,比如哪一句好,自我怎樣想的,或者是看到某個很文學的字詞去查字典,然後在書邊寫上拼音與解釋。這樣做似乎還不錯。可缺點是僅僅適用於自我的書本。到之後偷懶了,什麼都不寫,習慣看書的時候拿只木頭鉛筆,看到喜歡的就劃下來,這樣的結果是,因爲不費力,所以每每有一點點的感動就摘下來,以至等讀完一本書以後,發現每一頁都是一片狼籍。想想都是RMB換來了,這麼糟蹋,以後看第二遍的可能性基本就爲0了。總不能哪天心血來潮真的拿塊橡皮把所有的鉛筆印統統擦去吧?哎,可憐了我那本……了。並且更主要的是,習慣邊劃邊看的過程後,自我對於資料的理解就不再深刻了,因爲句句都是“重點”,我又何須體會文章的內涵,結構呢?

於是,讀書的時候,思考就少了。

此刻看這個《浮士德》,新的問題又產生了。我最厭惡的事情就是一頁書上一半是資料,下一半是很多小字體的解釋,而通常這些解釋又和種種 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

浮士德的讀後感 篇五

這就是《浮土德》觸動了我的一句話,也是浮士德性格“肯定”、“善”、“否定”、“惡”的發展歷程的概括。

《浮士德》被稱爲歐洲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詩劇,分上下兩部,共一萬二千餘行。浮士德本是十六世紀德國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在傳說中,浮士德是一個追求世俗享受而把靈魂賣給魔鬼的術士。歌德借用這一題材,把浮土德塑造成一個德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形象。作品寫浮士德一生從書齋、市民社會小世界走向政治、歷史大舞臺的過程,其中經歷了求知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藝術生活、改造大自然這五個階段,從而總結了詩人自我一生的生活經驗,也概括了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探索的歷史。

浮士德是一個虛構的象徵性形象。但是他有鮮明的個性,那就是永不滿足、不斷追求,不斷探索的精神。他的內心充滿矛盾:一方面滿足現狀,享受現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斷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過迷惘,有過錯誤,但是由於他的自強不息,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最後能夠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個“每一天爭取上進和生存的人”,並被天使接到天堂,見到了聖母。魔鬼在詩劇中作惡造孽,引誘浮士德墮落,但實際上卻促進了浮士德的前進與成長。套用蘇格拉底的話說,如果浮士德是一匹馬,那麼魔鬼被派遣到這個世上來,好比是馬身上的一隻牛虻,職責就是刺激它趕快前進。正是他幫忙浮士德走出書齋,投身於實際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士德在克服自身錯誤的同時摸索前進,魔鬼其實成爲了浮士德在前進道路上不可分離的伴侶。

歌德的創作過程長達六十年。他從青年時代起即構思此詩,直到臨死前不久才告完成。能夠說,這本身即是一種追求,對文學的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正是這種追求,使歌德在晚年仍不斷地學習新事物,探索新問題。而《浮士德》正是這種追求所帶來結果的最好驗證,能夠說,是這種追求造就了《浮士德》幾百年來的經久不衰。

生命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使目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每個人在人生追求中都會遇到各種無法逃避的問題,務必選取,而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的性格,將使其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理想。

也許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浮士德,但每一個人都不能缺少浮士德頑強向上、熱愛生活、尋找屬於自我的人生的品質。

浮士德讀後感 篇六

寒假裏,我閱讀了德國文學家歌德的著名詩劇作品——《浮士德》,這本書讓我實在是受益匪淺啊。

詩劇的主要內容是:上帝與魔鬼靡非斯陀打賭:由靡非斯陀引誘浮士德,看他是否會放棄高尚的追求,棄善從惡,成爲魔鬼的俘虜。魔鬼幫助浮士德恢復青春,遨遊了人間和神界,經歷了對愛情、宮廷權勢和財富、古希臘藝術之美的追求和享受,但均未能滿足浮士德的心靈。最終,在圍海造田這一事業中,主人公浮士德找到了心靈的家園,說出了決定賭局勝負的`那句話,然後便倒地而死……

我印象最深的是故事的結局:浮士德並沒有成爲魔鬼靡非斯陀的俘虜,而是升入了天堂。因爲他雖然說出了決定賭局勝負的那句話——“真美啊!請停下來”,但最後做的圍海造田屬於上帝當初所規定的“帶領人們走向幸福”這個標準。他享受愛情、財富、權力,只是滿足了自己的慾望,其實並未獲得心靈的滿足。只有最終在圍海造田這一既征服了大自然,又能替大衆謀取福利的公益事業中,百歲高齡、雙目失明的浮士德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心靈的家園,此時,他死了,死得心滿意足了。

由此我想到:人的一生,如果只是毫無目的地空虛度過,直到死,心靈也就沒有真正充實、滿足過。只有在活着的時候奉獻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利國利民的事情,生命纔會顯得有意義。

浮士德讀後感 篇七

《浮士德》是一部以德國民間傳說爲主題的長篇詩劇,其作者是歌德。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場人生體驗,更給予我許多人生的感悟。

《浮士德》的作者是德國詩人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他是第一個提出在各民族文學交流的基礎上建立世界文學的人。他希望把近代科學的理性和古希臘審美的感性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符合當時社會環境的完美審美觀念。他認爲古典與浪漫的區分是現實與理想之分,主張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相結合。他是一位追求自由、不斷進取的“叛逆者”。浮士德這本書就完美地體現了作者的內心。

這部詩劇以德國民間傳說爲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爲背景,一開始是上帝與惡魔的對話,惡魔認爲上帝創造的人類自私、貪婪,沒有進取者,只貪圖享樂,不應該有人類。而上帝則認爲人類是善良的,比如人類中最傑出的浮士德就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典型。於是上帝與惡魔打賭,讓惡魔引誘浮士德走入歧途。於是浮士德的生命體驗,歷經追求愛情、追求美,最後走向社會實踐的道路。文中的內容,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瓦普幾斯節。瓦普幾斯節上的歡樂比起文章中的勾心鬥角更加讓人沉醉。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我心裏浮士德是博學的,擁有大智慧的。他滿腹經綸,久負盛名卻依然在思索和學習。他的一生都在不斷進取,至死都在做造福人類的事。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因爲從著名的“浮士德難題”以及面對這種困境所表現出來的“浮士德精神”上讓我感動。《浮士德》讓我懂得人類的進步在於不斷地學習,人不應該滿足於現狀,要不斷進取。希望大家都來讀一讀這本書,它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最後然我用文中的一句話結尾:人類的輝煌成就不外乎是進取、追求、奮進。

浮士德的讀後感 篇八

陳晨,是我最喜歡的寫手,而《浮士德》這本充滿晦暗和現實醜惡的書,也是我最喜歡的。

我喜歡陳晨文字裏帶出的關於夢想和感情的現實,喜歡那些筆觸帶有生活的真實,喜歡文字裏透給我的相互感觸和生活經歷,也喜歡文字裏殘存的對夢想執着的無奈。其實,喜歡只是一種相同的感情在內心形成的共鳴,至少告訴我們,還有人是理解我們的。不管是關於學校的,還是關於家庭的,我們都同樣擁有對生活的無奈,即使看得清,卻走不出來。於是慢慢的與幸福擦肩,變得歇斯底里,變得罪惡恆生,變得孤僻冷漠。

幸福,開始青黃不接。

生活就是一場關於罪惡遍地和追求幸福的幕劇,也是一場拒絕孤單的遊戲。可是不管我們走多遠,還是擺脫不了孤單這個現實。

其實,像紀瀾那個世界一樣,我們的世界也是灰色調的,不存在所謂的公平和主人。我們看見遲海翔那樣的怪物也還是會產生厭惡的心理,也會嘲笑他,最好的情況也不過是漠視。並不會像想象中那樣給他關懷和溫暖,無數的遲海翔在我們自以爲是的幸福生活裏走向絕望的深淵。

即使有人一輩子在水深火熱中,靠麻痹自己過完一生;有人最後只能靠死來解脫;有人甚至以爲自己已經死了,()無慾無求,自甘墮落。這些都是生活,都是我們不想知道的同情和不幸福。

幸福,是虛幻,是假象。我們是靠這一場自我欺騙和麻痹才安然快樂地過了這麼久,而且還會繼續麻痹下去,可是幸福早就青黃不接。

世界就這樣靜秋,我們在罪惡的深淵裏,無法自拔。走不出來,陷不下去。

優秀《浮士德》讀後感 篇九

作爲歌德的代表作,也作爲西方詩劇的典型,《浮士德》有太多的奧祕和爭議。但謎團掩不住它的光輝,它依舊引來年輕人的癡迷。作爲一個思想尚未成熟的高中生,我只能用直覺與常識揣測它的深意。

中世紀時,浮士德博士厭倦了經院生活,將靈魂賣給了魔鬼,條件是魔鬼帶他看遍世界、經歷人生百態。然後,他看到了酒徒的潦倒生活、皇帝的幽深宮廷,參與了魔鬼的省會和王位戰爭,先後愛上了瑪格麗特與海倫的幽靈,最終在獲得封地、建成城池後,在憂愁中死去。

全書文采飛揚、想象空靈,洋溢着濃厚的神話氣息與宗教情感。然而最令人着迷的是在中世紀與古羅馬的外殼下,暗中激揚的新哲學、新宗教。一切,都要從浮士德本人說起。

浮士德首先代表了一種自我解放。浮士德研讀哲學、法學、醫學、神學四大傳統學術,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鍊金術、煉丹術,成爲德高望重的大學者。然而凝固的。學術並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慾,千篇一律的讚揚滿足不了他的渴望。他精通神學、篤信上帝,卻將靈魂賣給魔鬼,只因爲他渴望變革與快樂。在中世紀黑色地層的重壓下,即使如他這般禁錮已久的思想,都渴望着解放盡管這解放在本人看來危險而罪惡。這種求變求新的熱望,屬於承壓的囚徒也屬於施壓領袖。歌德用這種極端方式展現了自我解放的力量。之後,浮士德歷經相思、自責等折磨,悔恨憤怒,卻唯獨不後悔離開經院,反而催促魔鬼帶他走向更遠。這種執着的奮發向上的意志,恰恰是人性中最獨特的部分。

浮士德雖投靠撒旦,但最終卻上了天堂。這又代表了一種新的宗教觀。與但丁的死板相對,歌德安排的這位內心向上的主角,雖然也曾罪孽深重,依然得到寬恕。這裏的救贖已不是天主教廷的考評等第,而是以教爲綱、從善如流、符合時代脈搏的新的評價標準。它與我們今天在歐美文化中體會到的寬容宗教相一致,是人文主義和新教的創造,這種宗教將信、善、望保存,把狹隘和偏激去除,使歐洲文化更爲光彩奪目。

從更高層次上講,浮士德也許代表了整個近代西方人的靈魂。求變,即面臨信仰崩潰、無可憑依的危險;求新,即面臨失望、迷失、犯罪的可能,也許會迎來毀滅。浮士德渴求的是真與善的歡樂,美而壯的功績。但他不幸地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犯下了不少深重的罪業。這讓我們想起宗教戰爭、大革命、殖民掠奪和世界大戰。也許,追求這一行爲本身具有悲劇實質:所得永遠不會多於所失。但我們總垂涎於新目標,因而甘願把生命花費在滾滾東逝水中。在喪失中成長,在進步中遺忘,是人類思想悲壯而莊嚴的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