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道士塔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8.86K

道士塔讀後感精品多篇

文化苦旅道士塔讀後感 篇一

第一次聽到“餘秋雨”是在七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用了一整節語文課的時間給我們朗讀了《道士塔》,全篇瀰漫着濃濃的憤怒、彷徨,夕陽之下無家可歸的中國文化,就都被壓進了那一捆捆的敦煌文物。

我不禁感動不已,然後買了一本《文化苦旅》,煞有介事地翻來翻去。但一個七年級的小朋友又怎麼能理解那遙不可及的文化呢,即使是現在的我也只是憑着一些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小心地去尋找若有若無的蹤跡。

由於先前已經多次閱讀了《文化苦旅》,讀後難免少了些新鮮感。我會盡力表述自己的體會。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貪官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爲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

《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爲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銳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爲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

我們應該反思

道士塔讀後感 篇二

從來都以爲,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沉澱下來的,都是美好的,都是飽含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卻不曾想過,原來歷史,也有陰暗的一面。

坐落於敦煌的莫高窟,蘊藏着無數珍貴文物,它釋放着歷史的光芒,足以照亮整個中國,甚至整個東方。然而在那個黃昏,伴隨着一車車歷史文物的遠去我彷彿透過書本,看到莫高窟的光芒在一點點變得微弱,那足以照亮整個中國,整個東方的光芒又有多少是隨着那一箱箱遠去的文物而熄滅的呢?

第一次閱讀《道士塔》這篇文章時,我的心中有不解,也有氣憤。我不明白,爲什麼蔣孝婉明知那些文物的價值,卻願意拱手讓給西方;我氣憤,那些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卻因爲王圓籙一人的無知而成爲了他人研究的對象。但更多,是無奈。因爲儘管我的心中無限惋惜,多次想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樣,伸出雙手攔住他們,哪怕是叫住他們也好。可我能做的,僅僅只是袖手旁觀罷了。我不禁有些困惑,這究竟是誰的錯?是奪走無數文物的斯坦因?或許是吧。抑或是愚昧無知的王圓籙?也許吧。又或者是哪無能的王朝?答案我已不得而知。卻能從書中,感受到作者的痛心與不甘,還有那和我一樣的,深深的無奈。

後來,我又仔細地看了一遍這篇文章。其中有一處使我記憶猶新。那批送往京城的經卷,被沿途官員隨手就拿,毫不顧忌,事後又胡亂掏出幾個長卷撕成短卷湊數。此情此景,無不昭示着朝廷的,文物的丟失,又有多少是他們的過錯?歷史雖然陰暗,但我希望,這永遠只是歷史,我相信中國的未來會更美好,未來的中國會更強大。

我細細品味完文章的最後一個字,擡頭看了看窗外,依舊陽光明媚,而我卻彷彿在依稀中看到了遠處的道士塔前,人來人往。

道士塔讀後感 篇三

《道士塔》讀後感

——《文化苦旅》選節

“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這個破落的塔羣更顯得悲涼。 冷的是人心,悲涼的是情感。

當冒險家斯坦因裝滿箱子的一隊牛車正要啓程,他回頭看了一眼兩天悽豔的晚霞。那裏一個古老的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全篇圍繞敦煌莫高窟展開。說的是在20世紀初,莫高窟由一位無知的道士掌管,因爲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珍貴壁畫粉刷,甚至挖鑿,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爲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嚮慕名而來的西方學者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爲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糟蹋,不幸流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道士塔》中王圓篆絕對是一個愚蠢的角色,但正如作者所說,如果讓他來承擔這段歷史,的確是厚愛他擡舉他了,他是一個小人物,他根本擔負不起這樣重大的責任,連替罪羊的資格都不夠,但是透過他,我們也看到了一個愚蠢的政府,一個沒落的文化族羣,乃至一個愚蠢的民族,一種黯淡了的文化。

偌大的一個民族,竟然讓這位酷似農民的人來守衛和呵護敦煌的寶藏,一個缺乏閱歷的人怎麼能夠對自己的責任和職務認識清楚,一個不懂得文化的精髓的人,自然就會把文化當成自己的自留地,王道士夠瀟灑,夠氣派,夠大方。他不懂文化,但認識銀元,他不懂守護,卻知道奉送。這正如魯迅先生寫的那樣,一路地送過去,一者見得博學,二者見得大度。

其實王道士也很冤枉,那麼多拱手將國土和主權送出去的人,都沒有受到譴責,而且堂而皇之地享受榮華富貴。王道士也很幸運,至少算得上青史留名,不過不是流芳百世,而是遺臭萬年。

拋卻王道士不說,當時的政府做了什麼?他們難道不知道敦煌是一個寶庫嗎?

知道,但鮮有人考慮這些,官員們大都在考慮自己的腰包是不是很鼓,皇城的關係用什麼打通,有什麼機會可以撈一筆„„於是,捧着寶藏的人奉獻了自己的奴顏媚骨,而上官們也名正言順地享受地方官員的孝順,就這樣一個龐大的腐敗系統悄悄地蠶食了這個寶藏,就算王道士是個盡忠職守的衛士,也會淹沒在這樣的交易洪流中無聲無息直至終了。

只運走一些東西,不打緊,但如果運走了思想和靈魂,文化的土壤就會日漸貧瘠,那時我們只能是走在無盡的沙漠中去尋找海市蜃樓了。

最怕的,不是丟了的,而是丟過之後,我們依然在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