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羅生門》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87W

《羅生門》讀後感(精品多篇)

羅生門讀後感 篇一

芥川龍之介,對於不少的文學愛好者來說,這必定是一個略帶遺憾的名字。就像美術愛好者對於那個用黑白兩色既能構築唯美意境的比亞茲萊的英年早逝而扼腕一樣,芥川年僅35歲的生命太過於彰顯命運對天賦的吝嗇。好在,在他們早早的去世之後,我們發現他們留給了我們不少值得珍藏的精神寶藏,一如比亞茲萊的《沙樂美》,一如芥川的《羅生門》。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23歲的時候發表的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說,不過“成功”一詞只能說是在後來肯定了它的藝術價值,當時《羅生門》並沒有激起強烈的反響。如今看來何妨呢,短暫的岑寂不能埋沒才華的光輝吧。

芥川的短篇小說除卻個別有着清晰杜撰的時間空間背景(如《南京的基督》《單相思》)之外,大部分取材於東亞的古代神怪傳說或是歷史故事,《羅生門》也是屬於這個範疇(取材於《今昔物語》)這種背景框架的直接借鑑最大的優點就是使讀者能夠更快地產生對於作品本身的代入感。芥川的小說篇幅不長,角色也不多,這些硬件的簡潔爲作者軟件的發揮提供了很大的創作自由度。如開頭的背景交代非常的簡潔:

“薄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將正在等待雨的過去。”——短短的一句話,地點時間人物全部展示了。

針對芥川來說,這樣的簡潔更能夠凸現他那凌駕於情節之上,讀者情緒之上的冷靜沉鬱的敘述。《羅生門》作爲他的代表作,非常突出的展示了他的這種特色。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於是,樂得狐狸來棲,盜賊入住,最後竟將無人認領的死屍也搬了進來,且日久成俗。”這便是文章標題羅生門的景象,再加上落魄流亡的家將,骨瘦如柴的老嫗,搭配着烏鴉死屍,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發着消極腐爛的氣息,呈現着行將就木的可憎狀態。這種筆法就像艾倫。坡那種無故產生裂縫的牆壁一樣,給情節的發展作了一個危險的預兆。但就象徵意義而言,兩者卻又是截然不同的。艾倫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在種植恐懼的種子,而芥川這樣做,因爲他就是以這樣的姿態來寫小說的。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爲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完全感覺不到這些句子有任何對於人類生存哲理說教般的突兀與做作,有的只是關於良知與人性的專注思考。對於一篇將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棱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這種處理,無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將思想由此及彼的變化令讀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陰森。那麼結局中家將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則將這種恐懼推向了頂點。我想起了《藥》的結局,雖然烏鴉沒有飛上夏瑜的墳頭,至少那花環在茫然中點亮了微弱的希望光芒。而《羅生門》中,隨着老太婆“嘟囔又像呻吟”的聲音,全文便劃上了死寂的句號。這種對於絕望與陰冷的貫徹性的表達,與芥川本人當時情感遭受打擊不無關係,但摒棄“小我”的情緒,它浸透出的是對人類個體意識在利益關係下不斷缺失的惶恐與不安。

曾經冒出些聲音,斥責他缺乏類似於他同年代中國大陸上那種阡陌中崛起的民族正氣。我認爲這些聲音是過於苛刻且有失偏頗的。正如薩特存在主義的闡述說到:“人的存在在先,本質在後。到這荒謬世界來,雖然痛苦萬分,但並非只有等死,而是通過自由選擇尋找生存之路。”當芸芸衆生奔波忙碌於生存之路時,芥川另闢蹊徑,自我選擇去直面這“荒謬世界”中的“痛苦萬分”。雖然芥川龍之介並不能從中解脫,於1927年懷着對於時代與社會的困惑不安服毒自盡。但對於日後以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爲代表的日本近代文學,是具有開拓意義的。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說,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嘆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我的終身枷鎖。於是芥川的瘦弱肩膀終於才被壓倒。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裏,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

不得不爲芥川先生獻上一點我淺陋的敬意啊。

羅生門讀後感 篇二

因爲黑澤明拍的一部同名電影,《羅生門》可能要算芥川龍之介所有小說裏最爲人所知的一個。但看過小說後便知,電影其實並非改編自這一篇,而是取材於另一篇《竹林中》。真正的小說《羅生門》,故事十分簡單,篇幅也很短小,講的就是一個飢寒交迫的武士遇到一個同樣食不果腹的老婦,在與之對話後突然大悟,放棄了思想掙扎,下手搶劫了老婦然後逃走的事。

**災害不斷的年代,給包括人心在內的一切都披上一層灰暗的色彩。落魄的武士在走投無路、無以爲繼的情景下,不得不放棄良知以求活命,但能夠看出,即使在作出了決定之後,他仍然對殺人越貨這種行徑心存懷疑。可是,偶遇老婦的一番話,讓他放棄了原本處於道德層面的掙扎,退回到活着還是等死的簡單自問,從而做出了棄義偷生的選擇。

老婦是爲了生計去拔死屍的頭髮,武士是爲了生存搶走老婦衣裳,這麼做都非他們所願,但除此之外,便沒有更好的活下去的出路。在那裏,生死變成了超越道德的首要矛盾,而一條生命本身並沒有善或者惡的區分,於是正義與罪惡的界限模糊了。

武士最終心生歹念搶劫而逃,小說也在這荒誕的結局之中,引人走向對自身行爲更深層的思考。善與惡的界限究竟在哪裏?是否爲了生存就能夠無所不爲?是否爲活命而被迫做出的事就都能夠得到諒解,都能夠逃脫良知的審判?

芥川龍之介並沒有給出他的答案,他只是借筆下的人物承認了人性的黯淡一面,卻並沒有說這即是必然。

羅生門讀後感 篇三

這是暑假在微信讀書上聽的書,本來以爲是一篇中長篇小說,結果發現是一個一個的小故事。先說一下,我讀書吧,完全是憑眼緣,或者去找別人推薦的看,我不喜歡看勵志書、心裏雞湯什麼的,不功利地想從中收穫多少東西,可是也不會去看那些沒有一點營養的網文,所以看的就很雜,喜好隨心不隨意哈哈。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作者把人性以及人的那點細心思全都展現了出來。在死亡威脅下,拔死人頭髮、做強盜這些令人不齒的事都做的理直氣壯,女人與情婦一邊商量謀殺親夫一邊卻又互相猜忌對方是否會背叛自我。大家都在爲了自我的利益不擇手段,編制謊言,即使騙不了別人,也要讓自我心安理得。

也許跟芥川龍之介(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過,所以整篇文章都透露着一種陰暗、絕望。我覺得我們看這書的時候,不用太糾結於書的那些負面資料,人性本就複雜,生物本能就是趨利避害,我們只需瞭解就好,做好自我就好。有句話怎樣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羅生門讀後感 篇四

羅生門佇立在京都中央大道上,這四周沒有人聲,整條街道都被蕭條充斥着。本該輝煌的寺廟被破壞,死屍被隨意堆放。這裏已經承受不了哪怕一場災害了。

家丁被多年的僱主解僱,在這荒涼的環境下,他又該去往何處。吃不上飯的,穿不了好衣服的生活,他又能撐幾天呢?

樓閣裏,死屍遍地,一個一身樹皮兒色衣服的小老太,正毫不留情地拔去一個死去的女人的頭髮以求謀生。她已經到了不得不對同胞下手的地步了。這番場景讓原本“餓死也不做強盜”的家丁無比憤怒。老婆子爲了生存只能這麼幹,這個被拔頭髮的女人生前把蛇切段曬成幹當做魚乾賣到禁軍營。最終她死了,也還是逃不過命運的輪迴。而這個老婆子,也遭到了家丁的迫害。但正是老婆子的行爲給了家丁致命一擊,也給了他一個理由——他自己扒了老婆子的衣服賣是因爲她連死人都不放過,自己只不過是在教訓這種惡舉,這是她罪有應得。

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可能在和平年代並沒有這麼明顯,但一旦遭遇了什麼災害,這種本質就會顯現出來。善良在這裏顯得毫無用處。自己善良,那別人呢?讓自己生存下來,是每一個人的信念。於是,地位最高的僱主解僱家丁,讓自己的處境更過得去;生前作惡卻死亡的女人被老婆子拔了頭髮做成頭套;以“懲惡揚善”之名,自以爲“行善”的家丁扒老婆子的衣服賣。從最高級的人漸漸往下,到身無分文的可憐人,再到死人,一個都沒有被放過。

但他們必須這麼做,讓自己變得殘忍冷酷,不再對“善良”有任何留戀。這黑暗墮落的社會裏,沒有人會因爲一個人善良而憐惜、放過。只有變得強大,才得以使自己能夠生存下來。

畢竟生存纔是第一位的。

羅生門讀後感 篇五

用了大概四五天裏的空閒時間,把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短篇小說集給讀完了。小說集一共收錄了芥川龍之介的二十五篇小說,這二十五篇小說裏,都有個共同特性:短小精悍。

最開始的時候,我對芥川的認識,只停留於聽說過“芥川龍之介”這個的名字,但卻從沒有看過他的小說。就只是草草有個印象——芥川龍之介在文壇上好像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直到我這次翻開了《羅生門》這本書的序,才稍微對他有了些瞭解。果然,他和我最初的那個印象別無二致:芥川龍之介,的的確確是個文壇大家,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引用高慧勤譯者在序裏的這段話,便足以說明他的重要性:“芥川果不負衆望,佳作迭出,成爲日本短篇一大家。悠悠歲月,大浪淘沙,一個現代作家,能經得起時間的篩選,能在文學史上佔有光輝的一席,具有文學史的意義,足以代表一國的文學,爲世界同行所認同,當自有其卓絕之處。”是阿,讀完這部《羅生門》,我只後悔,沒有早些讀到他的作品。

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總是必定涉及到人性。譯者在序中也說:“讀芥川的小說,常讓人驚訝:他對人,對人性,怎麼會有如許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在細小瑣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竟能將人性的某些方面,剖析得那麼尖銳而透徹!”而追究箇中原因,不得不提到芥川的生活背景:芥川的母親在其出生後八個月便精神失常了,他被交由舅父收養,等到他母親去世後兩年,他便正式成爲了舅父家的養子。長大後,他愛上了一個女孩,卻遭到了養父家的強烈反對。“此事對他影響甚大,平生第一次在人生大事上遭遇挫折——觸碰到人的自私,哪怕是親人也不例外。”加之寄人籬下以及有個精神失常的母親…等等影響之下,芥川對人性有着深刻的瞭解。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便是“我經常對‘人性’表示輕蔑,那是事實。但又常常對‘人性’感到喜愛,那也是事實。”我想,正是因爲如此,芥川的小說裏,才總能夠看到人性。

芥川大概是個較悲觀的人吧,所以在他的二十五篇小說裏,大概有二十篇講到的都是人性的醜惡和不堪。諸如《羅生門》,是活活餓死還是成爲強盜?家丁原本的猶豫在一秒內便有了答案——“此實乃不得已,不然就得餓死。”;又如《蜘蛛之絲》,廂犍陀“只顧一己脫離苦海,絲毫無慈悲心腸,受得應得的報應,又落進原先的地獄。”;再如《枯野抄》,“古往今來無與倫比的一代俳諧宗師芭蕉庵主鬆尾桃青,在‘無限悲痛的’衆弟子簇圍之下,溘然長逝。”……好多好多,都被他用了寥寥幾千字,向我們展示了人性的利己本質。

雖然大多數都是描寫了人性的不堪之面,但《羅生門》裏也偶有描寫人性可愛的一面。

其中,我最喜歡的乃是《黃粱夢》這一篇。呂翁原以爲盧生經歷了“人”的一生後,便“子對人生之執着與熱情,該可減卻幾分吧?既知得失之理,死生之情,人生誠無意義耳。然否?”卻得到了盧生的這番答案:“唯因虛夢,尤需真活。彼夢會醒,此夢亦終有醒來之時。人生在世,要活得回首往事之際能無愧於說:此生確曾活出個名堂來。先生以爲然乎?”可以說,我是非常地贊同盧生這番話了,因爲我也有他的這般想法。人就活這一次,怎麼能不好好活着呢?在彌留之際回首了一番往事之後,無愧於此才能去的安心阿。

《羅生門》,實在稱得上是不朽之作。

羅生門讀後感 篇六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他的小說中什麼也沒說,他只講了故事,他沒有任何議論和交代,故事甚至講的有些唐突,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說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蛻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爲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說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爲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說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面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爲依據的,作爲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爲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爲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污款額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說。罪惡感正在道德的集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說,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嘆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我的終身枷鎖。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裏,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

羅生門讀後感 篇七

“羅生門”是從日語交流來的詞語,這一詞有“各說各話,真相不明”的含義。陷入羅生門中的人表現出自私性,並且逐漸演化成外人看來真相難辨,同時又都難以拿出有力的證據揭穿謊言,所以在“真相”與“假象”之間徘徊。

《羅生門》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看見橫屍都不會驚慌的荒涼時代。故事在我看來就是一個講述人性本惡的故事,每個人心裏都有惡的種子,這種惡念在面對生存抉擇時會劇烈膨脹,直至佔據一個人的心靈。家將從開始時對惡念的猶豫,到遇見老嫗作惡時的義憤,再到最後自己成爲強盜。我認爲老嫗給了家將一個變壞的理由,也可以說是一個藉口,同時也是老嫗爲自己的惡行所做出的辯解“我已經走投無路”“我施惡的人也並不是什麼好人”,家將用別人的話爲自己的惡念找到了出口,他甚至變得比老嫗更加殘忍,老嫗奪取的對象是無知無覺的屍體,而家將卻把惡作於活生生的老嫗。每天都面對着死亡,也許下一個死的就會是自己,如果說作惡是更容易活下去的方式,那麼每個人就會直面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惡意。

《羅生門》是一篇具有迥異風格的小說,它讓我們清晰並帶着沉重的心情看到了問題的存在,但人們卻無法解決。分明在黑夜中能看到一絲光亮,但卻抓不住,出不去。作者讓我們發現困惑,而這樣的困惑卻不侷限在某個年代,而是存在我們身上永久的精神枷鎖。最後,我們看到,瘦弱的芥川被這樣的枷鎖壓倒了。讓人不禁思考一個問題:有多少人能承擔起這樣的思索重任呢?

《羅生門》讀後感 篇八

不喜歡這樣一個故事:人已經貪婪自私到極致,甚至連對死者根本的敬畏也消失殆盡。老嫗拔死人的頭髮做假髮,而這個僕人(被主人辭退掉,無處可去又閒來無事,所以去羅生門拜訪)最終受了“心魔”的指引,剝了老嫗的衣服,嘴裏卻唸叨着:“我這也是生計所迫,你不會怪我的,是不是?”而這……就是全文的結局了……

對於羅生門,作者描繪它是一個停放屍體的地方,連年的災禍使人們信仰不再,苟且偷生。腐爛的屍體隨處可見,橫七豎八的丟在那裏,有的甚至是裸體,想必有人把死人衣服也剝了去賣錢吧?羅生門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災禍的面前,人們的貪婪、噁心一一展現出來。我諷刺的說:這體現的是一個民族內在的精神,即便無法抗拒災難,即便肉體的殘缺無法避免,那麼其心靈的高度也高不過一座墳頭!

突然想到宮崎駿的動畫《再見螢火蟲》——二戰結束後,日本平民的艱難生活並不亞於我們中國人。國家的錯誤總是百姓承擔,這何嘗不是一種殘忍呢?

總體來講,很喜歡芥川龍之介的寫作手法,味道濃厚,朦朧中卻有着鮮明的主張,最愛那篇《地獄變》淋漓盡致描繪內心的黑暗和猖狂。待我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