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季羨林談人生》有感(多篇)

讀後感1.08W

讀《季羨林談人生》有感(多篇)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 篇一

“我認爲人生中不能沒有爽朗的笑聲。”

爽朗的大笑,暢然,舒順,抑於狹小的自我內心世界太久,每日被繁雜的生活課業瑣事充斥填滿,且少了須臾停下來放鬆地大笑。常常有種感覺,人越往高處走,越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無知無助無力,心中越來越多的隙間被困惑滲滿,越來越不易感受到快樂。縝密的思緒彷彿一點點地使我們不易發笑,不易大笑,不易產生爽朗的笑聲。何其可悲。然而,城市,紛雜,擾攪,壓力,這些真的是我們不再大笑的理由麼?實則不然,源者是我們的心,內心裏的聲音。靜,使我們安逸;笑,看似動,擾動了平靜,可爽朗過後是真實可觸的舒暢,亦爲獲得更大的深層次的內心平靜。躁動浮世間,願一抹笑意,常掛於嘴角,願銀鈴般的笑聲縈繞耳畔,人生,因之,美哉。

“有人認爲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衆生的種種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但長壽,這對了解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會有一些好處的。”

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語,萬事萬物皆有兩面性,長壽,這常人看來求之不得的命運,對於真正長壽者來說,或許五五開,但,長與他人的那些時光加之利用樂觀積極過活便最大程度享受其益利的一面。我想,人雖無力選擇在世長短,但無論長壽短命,凡存活於世間,極力認真努力過活便好,看世間冷暖,心,隨之起伏,或許時時有嘆息煎熬,但體味過,以心態化之亦非不可。於自己小小的內心,小小的過往,小小的人生旅程中,客觀出現發生的事無力扭轉,但主觀待之的方式可控於己,臨之於物,感之於心。活着,以心之力化物之逆。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啓下,承前啓後的責任感。”。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要走,將視角拉遠,再拉遠,或許每個人,每代人的路漸漸渺小甚至虛無,但那並不代表人生無意義與價值。存在即合理。每個個體的存在都是歷史長河中必不可缺的一環。或許日常中,我們不會常常,作爲一個小小不言的個體,想到自己的歷史價值,但立足眼下,步入大學,選擇今後所走的路,踏出第一步,我想,我們每個人自己道路職業工作價值的認同自信將助於我們實幹,完成實現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的意義。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 篇二

《季羨林談人生》由數十篇千字隨筆組成。以前看到談論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義”一統,“口號”滿篇,而季老先生用十分樸實的話語談論了人生繞不開的酸甜苦辣、進退榮辱,語言樸實無華,但從一個“看慣了人生百態,明瞭了世間春秋”的世紀老人筆下繪出,漸覺啓迪之意非同尋常。

人生的真諦是什麼?這是哲學永恆的話題。季先生強調,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聖殿堂裏的哲學家們的專利,“吾輩凡人”也要捫心自問:你爲什麼活着?人無法選取生與死,但人不能總處在被動和糊塗之中,我們應有所作爲。他對人生好處與價值的一句評價:“如果人生真有好處與價值的話,其好處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啓下,承前啓後的職責感”。“有所作爲”“承擔職責”這類詞如果從一個普通人口裏蹦出,實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聯繫季老的學識與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認同。季老的文字初讀平淡如水,索然寡味,並無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誨。掩卷深思,頓悟:大智大慧者,自然反璞歸真;世間之真理,又何需華麗的辭藻來修飾呢?

先生思考人生的見解是獨到的。但他並不特立獨行,只是從不人云亦云。在人生的旅途上,上天給了每個人不一樣的天時、地利、人和,如果個人的經歷是一個個句點,把點連成線便成了走過的人生。人生的契合就應在線上而不在點上,或許一樣平淡無味的連成直線,或許一樣跌宕起伏的連成曲線。先生走過的人生道路無疑是曲折的,這無數條曲線迂迴蜿蜒,爬滿了老人往昔光澤紅潤的臉。飽經滄桑的他告訴我們:“不完滿纔是人生。”

整本書讀完,發現人生總是有潮起潮落,但是在任何時刻都不能放下。發現作者最終的成績,離不開他年輕時候的努力。在清華期間偶然的旁聽課,影響了他的一生,在德國期間因爲二戰自我無法回國,但是正是這段時光奠定了其學術基礎。這個和喬布斯有類似性,誰明白喬布斯在大學時候旁聽了書法課而迷上了書法,之後蘋果的字體影響了世界。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性。無論如何,努力是務必的。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 篇三

季羨林談人生,是季羨林(季羨林: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談人生問題的短文的彙集,是他在望九之年發出的人生感悟。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個極爲特殊的階段。世事滄桑,從這樣一位智識老人口中道來的人生感悟,如陳年佳釀,沁人心脾。令人愛不釋手的是,季羨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簡潔、通俗的百姓語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難以找到時下一些教科書式的人生哲學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說教。

在人與自然關係的問題上,季羨林贊成張載“民胞物與”的世界觀,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觀點。把自然界看作是人類的夥伴,對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強制的手段。也就是說,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則,人類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或懲罰。

在人與人的關係問題上,季羨林提出:“能爲國家、爲人民、爲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夠百分之六十爲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爲自己着想,他就是一個及格的好人。爲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絕無僅有。反之,爲自己着想而不爲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壞。”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上,季羨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滅私心,“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正是基於這種人生觀,季羨林對人生具體境遇的態度,無論是對人生的不完滿、世態炎涼,還是對愛情、老年等等的論述,都顯得豁達、寬容、樂觀和實用。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和實現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個意義和價值基於平實的真理。季羨林的人生哲學也許不是無懈可擊的,但卻是平實而真摯、引人向善、切實可行的。

人民大道被叢叢的樹葉所簇擁着,連濾過的陽光也是綠色的。

在天一書店的路上,遠遠看見兩位老人在行乞,記得很久以前他們也在,穿着樸素而破舊的衣服,臉龐幹潔,微黃卻不失笑容,我都會在他們的塑料碗上放上一些硬幣,我不用理會他們是否騙我,一位活了近半個世紀的人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尊嚴,他們會出來行乞一定有他們自己的苦衷,我會盡我所能來幫助他們。

雖然我沒遇見過,但我對那些遊手好閒的人深惡痛絕,也許是出自本能,他們擁有雙手卻不努力工作,擁有頭腦卻不努力思考,擁有雙腳卻不腳踏實地,這種人更應該被指責,相比於那兩位老人,早已步入垂暮之年,生活自理已成難事,行乞只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他們理應被我們所尊重,去幫助。

我們一些人常抱怨自己的人生。環境時,卻擠得出時間去幾趟KFC,逛幾次ktv,從他們身上我看不出什麼好得到的,我想他們才應該被指責,被批評。

但我常常只聽過乞丐被鄙視,卻從未聽說他們這類人被鄙視的。

這真是奇怪啊?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 篇四

一本書看完了,就有想寫點什麼的衝動,覺得應該從中找到一些能讓自己受用的東西,不然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有時就在想,也讀了些許書,而有的到頭來只記得隻言片語,甚至有的一點也記不起了,那這樣有用嗎?我能肯定是有的,因爲正是在這個忘記的過程中在不斷找尋自己心靈的平衡點,明白生活的意義與樂趣。

人生是什麼?我想這個是沒有人能、也沒有人敢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爲人生是一個變化莫測的萬花筒,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問一問自己:你爲什麼活着?活着難道就是爲了恣睢的享受嗎?難道就是爲了忍饑受餓嗎?問了這些簡單的問題之後,就會讓我的頭腦清醒點了,也減少了一些糊塗。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何在?好多人等到鑽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爲什麼活這一生。其實有時我也不明白人要活着,但當我和家人,朋友,愛人在一起時由心的'幸福感,我就明白了;當我爲自己的未來努力學習,努力生活時的愉悅感,我又明白。人生就是能讓自己的家人,朋友,愛人因爲自己的存在而感覺更加快樂、幸福;能讓自己因爲自己的存在而不迷失前進的方向,能讓自己感覺到生活的能量與快樂。

季羨林談人生讀後感 篇五

季老是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精通12種語言。《季羨林談人生》這本書是我廠在讀書月活動中發放的書籍,書中彙集了季老九十餘年的生活感悟。讀季老的這本書,猶如當面在聆聽季老的諄諄教導。事實上對於季老的認知,並不是單一的從這本書開始的,而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也是經歷了一個只惟大師之名到逐步去了解季老人生軌跡的過程。

常人看季老的人生,並不完美,逝世後的身後事紛爭不斷,或許有缺陷的人生纔是最真實的。什麼叫人生,季老在《季羨林談人生》中說他也不清楚,不但他不清楚,他看芸芸衆生中也沒有哪一個人真清楚的。從季老的身上,從這本書中,我也只能愚鈍的讀到了“勤奮”、“隨遇而安”、“堅持“、”尊師重道“,季老九十餘年的生活智慧與感悟又豈是我短短數日通過一本書能夠領悟的?季老的書,書讀常新。

季老所獲得的成績是與自己的勤奮分不開的,季老曾在書中談到“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的關係,表面看是季老感激機遇的垂青,細細品味,季老的機遇是來自於他前期的勤奮,如果沒有勤奮,機遇到來的時候也是難以把握的,到頭來也是一場空。我覺得勤奮是季老獲得人生輝煌的基礎,是所謂的機遇垂青的前提。就如同我們當下的工作與學習,如果說各人的天賦秉性是有差別的,我覺得這種差別還是很小的,不能說沒有,但就大多數人而言,其天賦秉性的水平是持續在一個水平線的,並且帶有濃重的時代色彩,有的人多一些勤奮,智力開發就會多一些,獲得的結果就會好一些,相反的,有的人懶惰多一點,獲得的成績、創造的價值就會少一些。因此,勤奮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勤奮,勤勤懇懇的學習、工作、生活,取得成績就會顯得順理成章一些。

但並不是所有的勤奮都能獲得成功,用季老的話講,天才與勤奮的關係用“七十分的勤奮,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會更符合實際一點。我姑且大膽的揣測季老並不是在否定勤奮的重要性,而是在闡述一種人生態度。在這裏我的拙見是,倘若機遇不垂青,那就只好做到老實本分了。這種人生態度叫做隨遇而安。事實上,季老的生活並不平靜,經歷的磨難多於常人,磨難反而沒有把季老摧殘倒下。這種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是人生哲學的大智慧,事實上,人,作爲一個個體,有許多的事情是難以改變的,出身,學業,愛情,工作……都是不可以推倒重來的,隨遇而安就是要認同自己當下已經取得的、擁有的,是獲得新豐收的基石,是傳統文化中尋根的表現,是進步的跳躍板。隨遇而安,不是安於現狀,得過且過,而是在現有的資源和環境下積極進取,奠定好基礎,以期取得長足發展。季老晚年的隨遇而安,其背後也有着“老驥伏櫪,志在十里”的來日方長的願望,卻也有着“烈士暮年,壯心難已”的惆悵。或許以後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那麼一個階段,有心爲,而力不足,這種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或許能夠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多一份指點的作用。隨遇而安,對於人生的機遇就是要心懷大度的去接受,這是心態方面,而行動上還是要保持那份勤奮。

以當下的觀點看,季老的成果多數是坐了冷板凳的結果,天下皆知季老爲大師,且不知大師何以爲大師之人何其多?我對季老的瞭解,是從大學本科時期開始的,當時有幸參加了一次學校的一個文化交流活動,其中有人提到季老的成果,才知自己愚鈍了好些年。在那之前,我對季老的認知也只是停留在“大師“這一名詞的表面層次上。如今,從歷史的觀點看季老的研究,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等,這些語言方面的研究在當時那也是當年學者所不青睞的研究領域,屬於學術界的“窮鄉僻壤”,而今卻由於填補了世界文化的缺失而成爲了大師,大師之意不僅僅是大師本身,更在於大師的這份在學術殿堂裏做冷板凳的依然堅持的執着的精神。這對於我工作上的啓發是,產品研發過程中的成果不明顯的時候,往往令人心生浮躁,包括自己以及團隊中的人,都會面臨着一些壓力,來自於自身的以及周圍的,而事實上也是堅持不一定有結果,但不堅持就一定沒結果。我覺得,季老這種能夠做冷板凳搞研究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另外,季老這種以冷門出奇制勝的研究之路其實也值得我們反思,當下的市場上的暢銷的產品也必然依據它的生命週期的規律走向衰弱,劍走偏鋒,出奇制勝,迎合未來之所需,也許纔是我們產品研發的一絲曙光。當然,堅持還是要貫穿始終的,沒有了堅持,可能帶來的是更多的半途而廢。而季老的堅持也讓季老獲得了名副其實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的桂冠,儘管季老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但其獲得的美譽受之無愧。這種堅持的精神,堅持一天,容易,堅持幾十年,難,令人敬仰。

《札記。學記》說:“凡學之道,嚴師爲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就是說要尊師重道。季老在書上言陳寅恪大師必開口”先師“,其尊師重道可見一斑。這讓我想起了一位技術領域內的專家在我們入職培訓過程中所講的”嚴師出高徒“、”不要讓老師沒飯吃“,是從企業的角度更契合實際的對尊師重道的闡釋。當下由於某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老師“、”校長“、”領導“幾乎成了邪惡念想的代名詞,我們更應該提倡尊師重道的理念,營造尊師重道的氛圍,不僅是學校的老師,生活中的長輩、工作上老師傅也應該得到尊重,從內心上,我們都要有感恩,有敬畏。重道,自然講的是我們也要遵守社會道德的約束,待人以誠,講方法,講原則,講和諧,才能獲得社會以及其他人的尊重,愛人者人恆愛之,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尊師重道,知識上纔能有序傳承並得以發展,科技上才能保持先進並得以創新,社會實踐上才能應用並得以突破,文化上才能繁榮並得以延續。

季老的偉大不僅在於他取得了令世人敬仰、難以企及的成績,讀季老的書,猶如在聽一個老人講故事,講他對生活、工作、愛情、學習、事業等的理解,也是喃喃自語,更是教導,如今季老已經逝世多年,而身後事也曾惹得世人非議,但也因爲這樣,季老才更真實,季老的書也顯得更真實、更真情、更智慧。我們都是自己最虔誠的信徒,或許走在負重前行的道路上,或許即將迎來康莊大道,或許依然在迷茫中徘徊不已,但不管如何,像季老書中說的“做真實的自己”、“一寸光陰不可輕”,對於世人都具有良好的教導之意。季老的《季羨林談人生》是其精神財富的彙集,充滿了人生智慧的真知灼見,既不高高在上,也不蓄意迎合,我更是不敢妄加評論,只是讀懂了些皮毛而已。好書是常讀常新,好書是百讀不厭。這本書便是如此。

最後,用季老書中的話做個結束語吧。“我勸人們不妨在吃飽了燕窩魚翅之後,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後,或者在卡拉OK、高爾夫之後,問一問自己:你爲什麼活着?活着難道就是爲了恣睢的享受嗎?難道就是爲了忍飢受寒嗎?問了這些簡單的問題之後,會使你頭腦清醒一點,會減少一些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