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於永正《教海漫記》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8.63K

第一篇:《教海漫記》讀後感

於永正《教海漫記》讀後感(精選多篇)

由於信息閉塞,沒有學習的機會,踏上三尺講臺好幾年我都不知道有一位特級教師叫於永正。一次縣教研室組織的語文教學觀摩活動,讓我聆聽到於老師的古詩教學《草》,從此我便認識了於老師。在課堂上,我被於老師精彩的課堂教學藝術深深地震撼着。出於崇拜,在活動結束後,我也買了一本於老師寫的《教海漫記》。說實話,最初拿到這本書,只是看一下目錄,然後隨便翻翻而已。由於自身內在的要求,本學期,我認真地拜讀了於老師的《教海漫記》,讀完以後,感受很深。

這本書是於老師幾十年教育的經驗集粹,是於老師教學生涯的記錄,也是於老師內心情感的真實袒露。書中內容十分平實,像是一位朋友與你娓娓談心,其中生動的實例,幽默的語言,總能讓人會心一笑。掩卷沉思,覺得幽默風趣的行文中,除了一種歷盡人生的滄桑的凝重感,還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潤與字裏行間。《教海漫記》這本書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教育篇、教學篇、修養篇和其他篇。作爲班主任我對教育篇很有感觸,作爲語文老師看了教學篇受益良多,作爲一名年輕的老師,看了修養篇更是對以後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爲一名老師,就得要做到教書育人,而且首先得育人,所以我最爲關注的還是於老師寫的教育篇。其中有一篇名爲《忍耐·寬容》的文章讓我記憶猶新,讀了還想讀。我認爲:忍耐與寬容是老師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前提條件。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教師這個職業要求於一個人的東西很多,其中一條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幾秒鐘,想一下:你是教師。這樣會幫助你壓制一下當時就要發作的脾氣,轉而心平氣和地跟你的學生談話。新課程理念要求以全新的模式去培養人,如果我們還以一種“叫、喊、打、罵”的高壓政策去對待我們的學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真正意義就失去了一大半。我想:一個沒有愛心的人,一個對教育事業缺乏信仰的人,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對學生有忍耐與寬容的,許許多多的著名教育家的實踐都證明了這一點。當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忍耐與寬容應該是一個永遠值得探討的話題,永遠值得我們結合自己的實踐去仔細思量,只要你對這個話題還感興趣就行。讀《教海漫記》,讓我看到了一個特級教師許許多多平凡的地方。

另外,我對教育篇中的《翹起大拇指》一文深有感觸。表揚和鼓勵是偉大的教育法寶。因爲小的時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揚而使其立下志向並最終成爲專家學者的,也不乏其人。想一想我們小的時候,又何嘗不是非常希望老師來表揚自己呢?夢想着老師能對着自己豎起大拇指呢?有的從事教育的同志認爲:過分的表揚能滋長學生的驕傲情緒。從教育心理學上來講,這無疑是有它的科學依據的,但我們應該有這樣的體驗:老師表揚鼓勵了自己,我們想的是明天我一定要做得比今天還要好,要贏得老師更多的表揚。而受到表揚之後就會驕傲,就會在別人面前趾高氣揚,那是極少發生的事。依我看來,似乎還沒有一個老師把表揚用到了過分的程度,用到了足以使我們的孩子翹起小尾巴的程度,大多數的情況是我們老師的大拇指豎得太少了。在教育教學中,我們經常爲優等生豎起大拇指,而爲需要努力的學生豎起大拇指的時候卻少得可憐,或者說幾乎沒有;我們多數情況下是爲學生的成功而豎起大拇指,在學生失敗的時候豎大拇指的時候幾乎沒有;我們爲討老師喜歡的同學豎大拇指是司空見慣的事,而爲比較有個性的學生豎大拇指的時候卻非常少。教育是一門藝術。豎豎大拇指應該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儘管學生離老師心目中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豎起了大拇指就意味着他的進步老師已經心中有數,並及時給予了恰當的評價,讓他看到了希望,讓他了解到他的每一點進步老師都會記在心中的,讓他樹立起自信心,時刻注入不斷進步的動力。這樣的孩子,作爲老師我們不應該再懷疑他能不能進步了,因爲他的進步只是時間問題。老師要及時地給予學生與“豎起大拇指”類似的鼓勵,讓學生時刻切身感受到來自老師的呵護,讓我們的學生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從而樹立一種健康、積極、良好、平和的心態,以迎接未來更加激烈的挑戰。

第二篇:《教海漫記》讀後感

《教海漫記》讀後感

夏持利

由於信息閉塞,沒有學習的機會,踏上三尺講臺好幾年我都不知道有一位特級教師叫於永正。一次縣教研室組織的語文教學觀摩活動,讓我聆聽到於老師的古詩教學《草》,從此我便認識了於老師。在課堂上,我被於老師精彩的課堂教學藝術深深地震撼着。出於崇拜,在活動結束後,我也買了一本於老師寫的《教海漫記》。說實話,最初拿到這本書,只是看一下目錄,然後隨便翻翻而已。由於自身內在的要求,本學期,我認真地拜讀了於老師的《教海漫記》,讀完以後,感受很深。

這本書是於老師幾十年教育的經驗集粹,是於老師教學生涯的記錄,也是於老師內心情感的真實袒露。書中內容十分平實,像是一位朋友與你娓娓談心,其中生動的實例,幽默的語言,總能讓人會心一笑。掩卷沉思,覺得幽默風趣的行文中,除了一種歷盡人生的滄桑的凝重感,還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潤與字裏行間。《教海漫記》這本書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教育篇、教學篇、修養篇和其他篇。作爲班主任我對教育篇很有感觸,作爲語文老師看了教學篇受益良多,作爲一名年輕的老師,看了修養篇更是對以後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爲一名老師,就得要做到教書育人,而且首先得育人,所以我最爲關注的還是於老師寫的教育篇。其中有一篇名爲《忍耐·寬容》的文章讓我記憶猶新,讀了還想讀。我認爲:忍耐與寬容是老師認真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前提條件。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教師這個職業要求於一個人的東西很多,其中一條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幾秒鐘,想一下:你是教師。這樣會幫助你壓制一下當時就要發作的脾氣,轉而心平氣和地跟你的學生談話。新課程理念要求以全新的模式去培養人,如果我們還以一種“叫、喊、打、罵”的高壓政策去對待我們的學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真正意義就失去了一大半。我想:一個沒有愛心的人,一個對教育事業缺乏信仰的人,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對學生有忍耐與寬容的,許許多多的著名教育家的實踐都證明了這一點。當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忍耐與寬容應該是一個永遠值得探討的話題,永遠值得我們結合自己的實踐去仔細思量,只要你對這個話題還感興趣就行。讀《教海漫記》,讓我看到了一個特級教師許許多多平凡的地方。

另外,我對教育篇中的《翹起大拇指》一文深有感觸。表揚和鼓勵是偉大的教育法寶。因爲小的時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揚而使其立下志向並最終成爲專家學者的,也不乏其人。想一想我們小的時候,又何嘗不是非常希望老師來表揚自己呢?夢想着老師能對着自己豎起大拇指呢?有的從事教育的同志認爲:過分的表揚能滋長學生的驕傲情緒。從教育心理學上來講,這無疑是有它的科學依據的,但我們應該有這樣的體驗:老師表揚鼓勵了自己,我們想的是明天我一定要做得比今天還要好,要贏得老師更多的表揚。而受到表揚之後就會驕傲,就會在別人面前趾高氣揚,那是極少發生的事。依我看來,似乎還沒有一個老師把表揚用到了過分的程度,用到了足以使我們的孩子翹起小尾巴的程度,大多數的情況是我們老師的大拇指豎得太少了。在教育教學中,我們經常爲優等生豎起大拇指,而爲需要努力的學生豎起大拇指的時候卻少得可憐,或者說幾乎沒有;我們多數情況下是爲學生的成功而豎起大拇指,在學生失敗的時候豎大拇指的時候幾乎沒有;我們爲討老師喜歡的同學豎大拇指是司空見慣的事,而爲比較有個性的學生豎大拇指的時候卻非常少。教育是一門藝術。豎豎大拇指應該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儘管學生離老師心目中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豎起了大拇指就意味着他的進步老師已經心中有數,並及時給予了恰當的評價,讓他看到了希望,讓他了解到他的每一點進步老師都會記在心中的,讓他樹立起自信心,時刻注入不斷進步的動力。這樣的孩子,作爲老師我們不應該再懷疑他能不能進步了,因爲他的進步只是時間問題。老師要及時地給予學生與“豎起大拇指”類似的鼓勵,讓學生時刻切身感受到來自老師的呵護,讓我們的學生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從而樹立一種健康、積極、良好、平和的心態,以迎接未來更加激烈的挑戰。

此次拜讀《教海漫記》,我深深地被於老師對教育的熱愛之情所感動,也被他對於問題處理方式的精妙所折服。“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後的教學道路還很長,我會一如既往地汲取於老師的教育教學精華。我想,《教海漫記》一定會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引領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諦的!

第三篇:《教海漫記》讀後感

《教海漫記》讀後感

官屯中學 曹營

今年暑假我拜讀了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感觸頗深,才知道名師的背後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付出和代價,這也正印證了另一位優秀教師的話:名師是幹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

於老師是一個很崇拜思考的人,他思考如何走進孩子的生活,思考如何教育好孩子,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能力。他的思考從未間斷過,因此他一直在進步着,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於老師終於在思考中戰勝了自己,戰勝了他人,從一個“無知”的新老師,成爲教育部在“跨世紀名師工程”中,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這就是思考所取得的成績。

不愧爲名師,他的思想真的很有見地的。在教育篇中,於老師告訴我們要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朋友,要“蹲下來看學生”,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用心靈和孩子們溝通。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世界,要知道在孩子們眼中,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的確,孩子們的內心充滿着幻想,作爲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給理想插上翱翔的翅膀,千萬不要讓孩子天真爛漫的聯想和想像在我們的搖籃中夭折。當然這一點說來容易,做起來就有相當的難度了,需要教師用很長時間、很多精力去體會,尋找教育的最佳方法。

教學篇是我感觸最深的。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我學會了許多有關教學的方法。我就其中的一個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微笑教學。詩人說:微笑是陽光。教育心理學家說: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劑;老師帶着微笑出現在課堂上,就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樑,就能讓學生在和藹親切的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乳漿。有人說:“於永正教學上的成功,多半歸功於他的微笑。”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於老師非常愛他的學生,很少對學生髮脾氣。在教學中於老師總是微笑着講課,微笑着引導,就連學生犯錯誤時也是用微笑來做提示。就這樣學生不再把老師當作局外人,而是當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討問題。孩子們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沒有壓抑感,當然敢於思考,勇於創新,對語文學習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學了,願意學了,開始主動學了,那麼學習成績也就會有明顯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學是我們每位教師都要學習的。

於老師提出在教學中要微笑,我想拓展一下,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妨也採用“微笑教育”。學生們還很小,在這個不諳世事的年齡段,學生們犯些小錯誤是避免不了的,我們要理解學生,我相信學生們也會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其實小孩子是很容易受感化的,當老師以一種微笑的姿態對待他們的錯誤時,孩子們好像迅速地長大了一樣,很誠懇地向老師承認錯誤。如果拿嚴厲的批評與這種批評方式作比較,效果就很明顯了。嚴厲的批評之後,從表面上看,學生低下了頭,也認了錯,內心如何呢?這種批評的背後隱藏着很大的隱患,即學生會對老師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會對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失去興趣。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也就不再積極,成績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那麼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效果。而相反,老師總是微笑着面對學生,包括微笑着對待他們的錯誤,學生們一定會被老師的包容所感動,一定會從內心深處感激老師,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教育教學中的“良性循環”。

當然,紙上談兵是再容易不過的了,如果落到實處可就難了。要知道這種笑不是硬從嘴角和皺紋裏擠出來的,不是硬裝出來的,微笑的背後需要有老師寬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度,開朗的性格,豐厚的知識,詼諧的談吐以及端正的教學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別的,乃是老師的美德懿行,知識和能力的結晶。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和艱辛。

於老師在教育教學方面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那麼年輕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以於老師爲榜樣,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幫助孩子成人成才,成就他們的未來。

第四篇:《教海漫記》讀後感

讓自己成爲一本書

——讀《教海漫記》

暑假裏,仔仔細細地把《教海漫記》讀了兩遍。第一遍時囫圇吞棗,想全面地瞭解於老師——一個在我心中豐碑一樣的人。第二遍則是細加揣摩,細細品味,想從於老師的案例中吸取“營養”,爲我所用,提高自己。兩遍讀完,獲益匪淺。於老師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好學和善思——“我從小喜歡讀書看報。讀國中時,語文老師誇我的作文有老舍的風格,飄飄然竟萌發了當第二個老舍的念頭,更是讀的如癡如醉。除了讀,就是寫,咬着筆桿瞎琢磨《月牙兒》式的故事。不允許眼皮打架,一旦出現打架的苗頭,毫不客氣的擰開自來水龍頭,讓涼涼的自來水衝在腦袋上。星期天不允許自己逛街,只允許去圖書館硬是跟自己過不去。退稿信攢了一大箱,還是扶着腦袋寫呀,讀呀,讀呀,寫呀。直到1980年,纔在《徐州日報》上發表第一篇小說《沒腦子的人》,在《江蘇教育》上發表了第一篇教學論文《選材與命題》,那時我已經39歲。”於老師之所以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和他長期以來堅持讀、寫是分不開的。

韓愈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現在的人們說:學高爲師。可見,當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至少是學高,能傳道授業解惑。具備這些也許只能做一個稱職的教師,而能否做一個出色的、有成就的教師就另當別論了。所以,做一名出色的、有成就的教師,更應具備現代意識,讀書,則是提高自己很重要的一個途徑。現在的社

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作爲教師,要想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更需要的就是讀書了。

宋代的大教育家朱熹談到讀書的樂趣時說道:“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賞析文字的風景,感受文字的靈性,天地都在眼前,風景都在心懷,這就是讀書最大的樂趣。的確,讀書可以明智,可以培養一個人健康的生活態度。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相知的朋友促膝長談,她知道你的苦惱、快樂,她陪你周遊世界,帶你穿越歷史,解答你的疑惑,指給你前進的方向。想一想,忙碌了一天之後,打開牀頭的檯燈,黃黃的燈光下,拿起一本書,徜徉在那些或悽美,或感性的文字中,那該是多麼愜意的一件事啊!讀什麼?可以是語文教學的專業書籍,還可以是消閒的小說、推薦學生閱讀的兒童讀物??總之,開卷有益。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以想象,當我們每一位教師的文化底蘊達到豐厚的時候,那他個人本身就是一本書,值得學生去靜心體會;他的出口成章對學生來說,是一種享受、一種氛圍、一種感染,值得每一個學生去用心體會;他舉手投足間所展現出的文學修養會每讓一個學生深深爲之折服。課堂上老師或講解或感慨或旁徵博引或引經據典,對學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導向作用。讀書足以怡情,足以長才,讀書已經成爲一名教師緊隨時代步伐、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願更多的教師像於永正老師一樣多讀書,願更多的老師成爲於永正老師一樣的雋永深刻厚厚的書!

第五篇:《教海漫記》讀後感

讀《教海漫記》有感

前段時間我讀了於永正老師的《教海漫記》,感觸頗深。 說實話,在踏入教育崗位近20年的我,竟然還真的不知道於永正這個人。當我讀完《教海漫記》這本書的時候,許多文章讓我受益良多,也開闊了眼界,不禁被這位特級教師的教育智慧所折服,也爲於老師的教育思想叫好。可以想象在他手下學習的學生該有多幸福啊!我也慶幸自己拜讀了《教海漫記》這本書,它將對我以後的教育工作有更多的幫助。

這本書沒有高深的理論,全部是於老師用一個個小故事講述了他對教育、對人生的感悟,處處折射出理性的光輝和人格的魅力。其中對於《微笑教學》,我印象尤其深刻。詩人說:微笑是陽光。教育心理學家說: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劑;老師帶着微笑出現在課堂上,就會在教與學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樑,就能讓學生在和藹親切的愉(請繼續關注好 範文網)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乳漿。有人說:“於永正教學上的成功,多半歸功於他的微笑。”這並不是誇大其詞。於老師非常愛他的學生,很少對學生髮脾氣。在教學中於老師總是微笑着講課,微笑着引導,就連學生犯錯誤時也是用微笑來做提示。就這樣學生不再把老師當作局外人,而是當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討問題。孩子們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沒有壓抑感,當然敢於思考,勇於創新,對語文學習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喜歡學了,願意學了,開始主動學了,那麼學習成績也就會有明顯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學是我們每位教師都要學習的。

於老師提出在教學中要微笑,我想拓展一下,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妨也採用“微笑教育”。學生們還很小,在這個不諳世事的年齡段,學生們犯些小錯誤是避免不了的,我們要理解學生,我相信學生們也會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其實小孩子是很容易受感化的,當老師以一種微笑的姿態對待他們的錯誤時,孩子們好像迅速地長大了一樣,很誠懇地向老師承認錯誤。如果拿嚴厲的批評與微笑批評方式作比較,效果就很明顯了。嚴厲的批評之後,從表面上看,學生低下了頭,也認了錯,內心如何呢?這種批評的背後隱藏着很大的隱患,即學生會對老師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會對這位老師所教的科目失去興趣。一旦

出現這種情況,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也就不再積極,成績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那麼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效果。而相反,老師總是微笑着面對學生,包括微笑着對待他們的錯誤,學生們一定會被老師的包容所感動,一定會從內心深處感激老師,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教育教學中的“良性循環”。

當然,紙上談兵是再容易不過的了,如果落到實處可就難了。要知道這種笑不是硬從嘴角和皺紋裏擠出來的,不是硬裝出來的,微笑的背後需要有老師寬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度、開朗的性格、豐厚的知識,詼諧的談吐以及端正的教學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別的,乃是老師的美德懿行,知識和能力的結晶。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和艱辛。

有人說:“於永正教學上的成功,多半歸功於他的微笑。”的確,我真切地涌起了相形見絀之感,不由深思自己的教育狀況,深思自己的內在品質??也許,我不僅僅遇事缺乏耐心,還缺乏寬容心,無法容忍我的學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無法容忍他們觸犯我觀念中的“原則性”錯誤,也許,這正是我所欠缺的耐心與寬容心!今後,我將調整自己的心態,用微笑面對學生,包括那些經常惹老師生氣的孩子。我要以於老師爲榜樣,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幫助孩子成人成才,成就他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