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教育中的心理效應》

第一篇:《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書筆記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教育中的心理效應》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書筆記

一、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的啓發。

1、作爲班級管理者,教師要打響第一炮,贏得學生的接納,爲以後成功的班級管理墊下良好的基礎。

2、要在批評教育學生之後給他一些安慰和鼓勵。

3、在教學中,設置好課堂導入和課堂小結,力圖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意溝通的藝術,注意安排語句的先後順序,儘可能使它產生積極的近因效應,避免消極的近因效應。

二、南風效應——感人心者莫乎情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賽威力,比賽的項目就是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威,但它越吹,行人把衣服裹得越緊;南風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敞懷,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是因爲他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使人的行爲變爲自覺。這種以啓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被稱爲南風效應,有時也被稱爲溫暖法則。

這個語言告訴我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說服往往勝於壓服,和風細雨有時要強於暴風驟雨。

一次溫暖的教育,會照亮孩子的一生。我們的教育是什麼?不就是在孩子心目中種下真善美的種子,並促使他生根發芽,讓孩子成爲一個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麼?

工作久的許多老師都遇到過這樣的事,因爲曾經自以爲非常正確的一次批評,數年後被孩子提起。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錯誤,就像學習走路的幼兒跌跟頭,絕大部分和道德品質並沒有多大關係。

學生年少無知,又容易衝動,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教師批評學生也就成爲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老師對犯了錯誤的老師,總是懷着“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動不動就聲色俱厲地訓斥,命令孩子寫檢查,甚至對孩子採取罰站、打罵等簡單粗暴的方式,這“呼呼北風”只能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和逆反心理,既不利於改正錯誤,也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

人在犯錯誤時,往往都會產生自責心理,如果試着去使用南風,看起來平淡無奇,缺乏力度,卻觸及了孩子的心靈,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面對犯錯誤的孩子,讓我們對他們多一份寬容和尊重,讓其自發自醒。這難道不是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門技術外,更是一門藝術,一門對人性理解的藝術嗎?

三、系列位置效應的啓發。

1、系列位置效應表明,如果學習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學習效果就不同。所以,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開頭和結尾的部分。同學們要在最重要的時間做做最重要的事情。

2、老師在課堂的開始和結尾要講最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

3、學生要重視一節課的開頭和結尾。上課之前準備好相關學習用品,不要讓上課的前十分鐘在找練習本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後十分鐘在想象課後如何玩中度過。

4、背誦文章、單詞時變換開始位置。

5、每次學習的時間不宜過長,學習時間過長,中間部分就相應增多,學習效率就會下降。

6、合理安全學習材料的順序,同一學習材料的學習時間不要過長,前後兩段時間中學習的材料要不一樣,這樣可以避免材料間的相互干擾。

第二篇:教育心理效應 讀書筆記

《教育心理效應》讀書筆記

井頭二中 朱綵鳳 教書育人,育人爲先。“教書”知識教育的直接任務,而“育人”纔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膽在我們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對分數、考試、成績等關鍵詞過度專注,如學校的好壞以升學率爲標準,教師的好壞以考試的結果爲標準,學生的優劣以分數爲標準??而這些無不是以學生的內心世界被嚴重忽視爲代價的。在以分數爲中心的功利化教育環境中,學生無不揹負着巨大的壓力,傾力追逐着成績的提高。隨之而來的則是學生各種心理問題的出現,輕者產生心理障礙,重者甚至可能患上各種心理疾病。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需要。一個真正的老師不應只是傳授知識的教書匠,而且應該成爲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爲育人的藝術家。

(一)加強交流,瞭解學生

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一些學生難得向老師白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每一個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經常深人班級,利用適當的機會和場所,讓學生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情感,從中瞭解學生的心理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通過個別談心,可以發現、掌握某些同學的不健康心理,再“對症下藥”,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使個別談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學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能將自己的煩悶向老師傾訴。當一些學生在學習上遇有困難,家庭生活受挫折時,他們心情苦悶,情緒失衡時,老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安慰他們,開展談心活動,老師應以誠懇的態度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讓他們把心裏的積鬱情緒渲泄出來,擺脫不良情緒的困擾。

(二)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儘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師應該在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等。

(三)創造環境,多樣教育

爲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規教育外,更要注意言傳身教。老師在教學實踐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積極向上、平和開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老師。心理學的模仿,指在沒有外在壓力條件下,個體受他人的影響,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爲與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現象。

(四)因材施教

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氣質,心理學的氣質是指人的心理活動表現在強度、速度、穩定性和靈活性等方面動力性質的心理特徵。教師應該學好心理學基礎知識,分清每個學生的氣質類型,因材施教。

瑞士教育學家裴斯泰洛奇曾說過,教育要心理學化。也就是說,教育要對準學生的心靈,指向教育的根本—育人。古人有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教師不僅要以深厚的功底做好教學工作,更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每個學生都是一塊璞玉,期待着能夠懂得和理解他的良師來開發並將其打造成才。

第三篇:教育中的十大心理效應(教師必讀)

教育中的十大心理效應

提高家長科學教子水平是全社會的責任 本報記者邢兆遠刊發時間:2014-03-14 09:00:06 光明日報[字體:大 中 小]“兩會期間,胡錦濤同志在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00週年大會上發表講話,強調要推動形成‘人人相互關愛、家家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這進一步啓示我們,家庭幸福與國家、民族、社會進步緊密相聯。”山東省泰山民族中學副校長宋文新代表說:“現在,我們要在家庭教育方面注意形成有效的科學指導和規範

。”

“目前,我國家庭小型化、獨生子女多,出現了青少年監護人缺乏教育主體意識,對子女教育責任歸屬不明,缺乏科學育兒方法,不能以身作則正確教育引導子女等衆多問題,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不利。”宋文新說。

宋文新代表建議,家庭教育立法是時代所需。在時機成熟時,應以專門法的方式確定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與性質,將其納入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管理體系。要把普及家庭教育科學知識、提高家長科學教子水平作爲全社會的責任,把家庭教育納入城鄉社區公共服務

教育中的十大心理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一羣小白鼠隨機地分成兩組:a組和b組,並且告訴a組的飼養員說,這一組的老鼠非常聰明;同時又告訴b組的飼養員說他這一組的老鼠智力一般。幾個月後,教授對這兩組的老鼠進行穿越迷宮的測試,發現a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組的老鼠聰明,它們能夠先走出迷宮並找到食物。於是羅森塔爾教授得到了啓發,他想這種效應能不能也發生在人的身上呢?他來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在一個班裏隨便地走了一趟,然後就在學生名單上圈了幾個名字,告訴他們的老師說,這幾個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過了一段時間,教授又來到這所中學,奇蹟又發生了,那幾個被他選出的學生現在真的成爲了班上的佼佼者。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正是“暗示”這一神奇的魔力在發揮作用。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媽媽是孩子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同時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媽媽對孩子寄予厚望、積極肯定,通過期待的眼神、讚許的笑容、激勵的語言來滋潤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那麼,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來的成果就會有多大!

超限效應.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裏偷了2元錢。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爲“超限效應”。超限效應在

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爲。可見,媽媽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纔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德西效應.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有一羣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爲他玩了!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爲自己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爲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縱着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爲。德西效應在生活中時有顯現。比如,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如果你這次考得100分,就獎勵你100塊錢”、“要是你能考進前5名,就獎勵你一個新玩具”等等。家長們也許沒有想到,正是這種不當的獎勵機制,將孩子的學習興趣一點點地消減了。在學習方面,家長應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增進孩子對學習的情感和興趣,增加孩子對學習本身的動機,幫助孩子收穫學習的樂趣。家長的獎勵可以是對學習有幫助的一些東西,如書本、學習器具,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獎勵,則最好不要。

南風效應.南風”效應也稱“溫暖”效應,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爲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鈕釦,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爲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這種因啓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採用“棍棒”、“恐嚇”之類“北風”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的表揚,培養孩子自覺向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木桶效應.“木桶”效應的意思是:一隻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一個孩子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塊木板。孩子良好學習成績的穩定形成不能靠某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而是應該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特別取決於它的某些薄弱環節。因此當發現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時,就應及時提醒孩子,讓其在這門學科上多花費一些時間,做到“取長補短”。

霍桑效應.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然憤憤不平,生產狀況很不理想。後來,心理學專家專門對其進行了一項試驗,即用兩年時間,專家找

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困惑或者不滿,但又不能充分地表達出來。作爲母親,要儘量擠出時間與孩子談心,並且在談的過程中,要耐心地引導孩子盡情地說,說出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困惑,說出自己對家長、學校、老師、同學等的不滿。孩子在“說”過之後,會有一種發泄式的滿足,他們會感到輕鬆、舒暢。如此,他們在學習中就會更加努力,生活中就會更加自信!

增減效應.人際交往中的“增減效應”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的喜歡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比如,許多銷售員就是抓住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在稱貨給顧客時總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稱盤裏再一點點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稱盤裏再一點點地拿出。我們在評價孩子的時候難免將他的缺點和優點都要訴說一番,並常常採用“先褒後貶”的方法。其實,這是一種很不理想的評價方法。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不妨運用“增減效應”,比如先說孩子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

蝴蝶效應.據研究,南半球一隻蝴蝶偶爾扇動翅膀所帶起來的微弱氣流,由於其他各種因素的摻和,幾星期後,竟會變成席捲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紊亂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爲“蝴蝶效應”,並作出了理論表述:一個極微小的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及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可以發展成極爲巨大和複雜的影響力。“蝴蝶效應”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無小事。一句話的表述、一件事的處理,正確和恰當的,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錯誤和武斷的,則可能貽誤孩子一生。

貼標籤效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由於兵力不足,而戰爭又的確需要一批軍人。於是,美國政府就決定組織關在監獄裏的犯人上前線戰鬥。爲此,美國政府特派了幾個心理學專家對犯人進行戰前的訓練和動員,並隨他們一起到前線作戰。訓練期間心理學專家們對他們並不過多地進行說教,而特別強調犯人們每週給自己最親的人寫一封信。信的內容由心理學家統一擬定,敘述的是犯人在獄中的表現是如何地好、如何改過自新等。專家們要求犯人們認真抄寫後寄給自己最親愛的人。三個月後,犯人們開赴前線,專家們要犯人給親人的信中寫自己是如何地服從指揮、如何地勇敢等。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正規軍來毫不遜色,他們在戰鬥中正如他們信中所說的那樣服從指揮、那樣勇敢拼搏。後來,心理學家就把這一現象稱爲“貼標籤效應”,心理學上也叫暗示效應。這一心理規律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們老是對着孩子吼“笨蛋”、“豬頭”、“怎麼這麼笨”、“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等,時間長了,孩子可能就會真的成爲了我們所說的“笨蛋”。所以,媽媽必須戒除嘲笑羞辱、責怪抱怨、威脅恐嚇等語言,多用激勵性語言,對孩子多貼正向的標籤。登門檻效應.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小要求,別人同意後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爲“登門檻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我們也可以運用“登門檻效應”。例如,先對孩子提出較低的要求,待他們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揚乃至獎勵,然後逐漸提高要求,從而使孩子樂於無休止地積極奮發向上。

第四篇:教育中的心理效應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孫建凱

看一看有關兒童心理方面的書籍,對我們實施恰當有效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幫助。尤其是《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作者用教育中典型的示例和心理學中的實驗相結合,將難懂、枯燥的心理學知識闡述得生動易懂。提到“暗示效應”、“超限效應”、“高原現象”、“思維定勢”、“暈輪效應”等等這些效應,我們可能感覺比較熟悉,但又很難說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也就很難利用這些效應對學生進行教育個管理了。這本書中在解釋每個效應時都是先講一個小故事,然後揭示故事中的某某效應是“怎麼一回事”,再列舉出我們身邊的事例詳細論述,同時結合我們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我們在教育教學以及管理中怎樣應用這些效應爲我們服務。

比如,在解釋“超限效應”時,先講了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裏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使人感動,就準備捐款,並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錢。過了十分鐘後,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於是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長篇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相反,還從盤子裏偷了兩元錢。然後書中就解釋了馬克?吐溫爲什麼會氣憤,反而偷錢呢?顯然是因爲牧師降低時間太久了!牧師的話無論如何動聽與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大嘮叨個沒完,再耐心的人也會心生厭煩的,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之爲超限效應。爲了讓讀者加深理解這個“超限效

應”,書中接下來又列舉出生活中人們常犯的一些錯誤而引出的教育難題。最後告訴我們作爲教師,同樣要儘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中出現。再用真實的例子讓我們加深理解。一位教師在考試講評課上反覆批評一個學生,並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把該生的試卷撕爛了。該生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用手中的鋼筆戳向老師的臉,使這位教師的臉上留下了“永久的記憶”。因此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切記:“學生犯了一次錯,只能批評一次。”千萬不要對同一個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複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批評,也千萬不要重複同樣的方面、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批評語句,應該換個角度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捨”,厭煩心裏、反抗心理就會隨之減低。

看到這裏之後,我就想到了自己在批評全班學生時也像那個牧師那樣嘮叨個沒完沒了,雖然我是好心,可依據這個超限效應,孩子們也會像馬克?吐溫那樣的,不但沒有使班級狀況得到好轉,反而自己的話越來越無效呢。我也突然明白了爲什麼一些有經驗的教師爲什麼說話“落地有聲”了。在之後班裏的學生出現問題時,我儘量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大批評,而要講究“布白”藝術,對學生的評批點到而止,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運用科學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溝通的心靈之橋,只有這樣,才能使成長中的孩子把我們視作自己信得過的良師益友,從而甘願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第五篇: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後感

心理效應,而且還是教育中的...相信大家聽到這本書的名字之後,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覺得此書必定是深奧、難懂的。光看名字,也挫傷了將這本書從書店抱回家的念頭,但是書皮上標有此書入選“全國教師教育優秀課程資源”,“2014年中國小圖書館推薦書目”的介紹,似乎又有些值得隨手拿起來翻翻。原來這本書不但不難讀,反而淺顯深刻,直白而又睿智,把嚴肅的心理學規律、效應和法則用直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一一道來。閱讀時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識經驗,從而受到智慧的啓迪、心靈的震撼。一篇篇文章讀下來,頓時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而且學習到如何在教育教學中,以及平日學生管理方面運用科學的手段去解決問題。

西方流傳着一首民謠: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聽完這個民謠大家會是一笑而過,還是可能有人會想到了什麼?其實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蝴蝶效應”。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似乎不可思議,但在有些條件下卻是成爲了可能。

看到這裏,讓我想起我們的學生。今年我教三年級,頗有感觸:好習慣的養成很難,而壞習慣卻會在不知不覺中輕易的“萌芽”。有的孩子一節課下來不整理上節課的書本,不做課前準備,就想着出去玩兒了,到第二節上課時,他才從書包裏呼呼啦啦地找書本;大課間,更是如此,做操回來,他又渴又熱,自然的先只顧着接水來個“水飽”,10點上課,其他同學都準備好上課了,而他的桌子上還擺着上節課的書本;到了中午放學,向他桌子或者桌洞一看,一本不少,上過什麼課,肯定有什麼書,書還擺得亂七八糟,這不就是“蝴蝶效應”嗎?當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東西時,老師如果不及時對其進行糾正,而讓學生的壞習慣有機會暗暗“滋長”,接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時間一長,就養成了根

深蒂固的壞習慣。於是告誡我們教師要反覆給孩子說教:做好課前準備,上課寫字時眼睛的距離,做數學題時用尺子等等,這就告訴我們要警惕身邊“蝴蝶效應”的發生,要在事情剛發生時就把不好的苗頭熄滅。

讀了書中的“扇貝效應”這一篇,讓我也深有感觸。小凌每週都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但是在這兩天他突然“罷工”了。爸媽仔細詢問,才恍然大悟:由於太忙,上星期天忘記了每週固定不變的對小凌做家務的獎勵——吃麥當勞。這很讓爸媽困惑:用適當的獎勵來鼓勵孩子做家務,是爲了培養孩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但現在變成沒有獎勵就不勞動。到底怎樣才能用好獎勵,最終形成孩子良好的習慣呢?小凌的這種表現就屬於“扇貝效應”,在心理學上,“麥當勞”就是強化物,是對小凌做出某種期望行爲的獎勵,獎勵某一行爲,這一行爲就頻繁出現,這就叫做強化。強化分爲多種方式,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固定時間的強化,即每隔一定時間就提供強化物,強化做出行爲。扇貝效應告訴我們,固定時間的獎勵不能維持新的行爲,沒有“麥當勞”,個體就會“熱情盡失”繼而罷工。

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就應該徹底避免這種連續的、固定時間的強化呢?雖然在長時間的過程中、持續地應用連續的、固定的強化會產生扇貝效應,但是,在新知識、新行爲、新習慣的初始學習階段,連續的、固定的強化是必要的,這能夠讓學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務,儘快的得到獎勵;緊接着,當學生的學習或者行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斷延長強化的間隔時間,直到最後撤銷強化。現在相信每個老師都會聯想到我們經常用的“小紅花”吧,小紅花就應該要科學的使用。

再拿心理上的“增減效應”舉一例: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在院子裏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爲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粟子,而晚上給你們三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想晚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願意似的。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麼我早上給你們三顆,晚上再給你們四顆,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以爲晚上的粟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

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這就是標準的“增減效應”,其實結果都一樣,但是以不同的方式給予,給人的心理感受可能就截然不同。人的心理總有那麼一種傾向,習慣得到,而不習慣失去,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爲適應生存而沉澱的一種文化。一般我們在評價學生時,難免要將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都要訴說一番,可往往是採用“先褒後貶”的方法,其實這是很不理想的評價的方法。我們不妨運用“增減效應”,這或許會增強評價的效果:當評價學生時可以先說學生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因爲任何人都希望對方對自己喜歡能“不斷增加”而不是“不斷減少”。

再比如運用“禁果效應”(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會激發人們更強烈的探究慾望)達到教學目的。上新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對學生說:“我這裏有一道難題,本想讓你們做一做,可連我都沒做出來,看來你們就更不會了。”好幾個學生立刻請求老師把題寫在黑板上。老師裝作無可奈何的樣子寫了題,全班同學都忙碌起來,不一會兒,一半同學舉起了手。當學生清晰地說出解題思路時,老師故意裝出甘拜下風的樣子說:“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看來這堂新課你們自己就能學會,有沒有信心?”學生的回答當然是“有!”

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這本書,才發現許多那麼相似或者就是自己經歷過的案例,蘊含了許多心理學知識,許多心理效應。這些個生動的案例對我今後的工作乃至生活都非常有用,更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教育是科學的,也是藝術的,今後我會把書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教育教學中,將這些心理效應付諸行動,指導自己的教學科學化,藝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