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何以爲家》電影觀後感推薦(精彩多篇)

觀後感6.93K

《何以爲家》電影觀後感推薦(精彩多篇)

觀《何以爲家》的觀後感心得700字 篇一

在一些地方還有一種現象,年紀輕輕就成爲了父母,這樣的現象也是我所無法理解的現象,事實上偷嚐禁果並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不負責任的創造出一個生命就是嚴重的錯誤。其實很多人並不明白“一個孩子的父母還是孩子”這意味着什麼,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這就是一場災難,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你根本不知道父母不成熟的人生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這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第一個倒了,後面的一切都會受到影響。比如說:一對年輕的父母由於經濟能力問題,需要在孩子出生之後就要外出打工,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缺少父母足夠的陪伴,而帶來的影響就是孩子成長期的不完整,這樣的結果甚至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更不要說在孩子最初人格樹立階段不成熟的父母所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生兒育女的意義在哪兒,我不便妄加評論,但是這個意義確實值得人們去細細思考,而不是爲了生而生。作爲女性更是如此,如果不考慮清楚,那麼和生兒育女的工具又有多大的區別呢,這個社會總是在宣傳男女平等,可是女性如果都無法自己決定什麼時候生兒育女、生不生孩子,那是否也是一種悲哀呢?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敬畏,但可惜每一個生命的到來都不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而是由他們的父母。我想,每一個真正想做父母的人,他們的內心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到來之後可以給他們最好。可是現實中呢,有些父母從未想過自己能給孩子怎樣的生活,就選擇了創造多個生命,就像以前常見的,撿垃圾收廢品也帶着好幾個孩子。也有一些父母,他們給了孩子良好的物質生活,但忽視了孩子的成長,還美其名曰努力工作是爲了孩子的將來。其實我覺得,在中國社會中,“爲了你好”其實是最可笑的藉口,有多少人就因爲這句話做了自己本不想要的選擇。

電影《何以爲家》確實值得我們思考,如果父母生了孩子卻不好好養育他們,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家又何以爲家呢?反過來說,如果你無法好好地養育孩子,那麼你們創造這個生命又是爲了什麼呢?

觀《何以爲家》的觀後感心得700字 篇二

以前我總抱怨穿的不好看,食物不好吃,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何以爲家》時,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12歲的男孩“扎因”,因爲戰亂隨家人逃到國外,過着艱苦的生活。雖然條件很差,但扎因的父母還繼續生着孩子,小小的扎因迫不得已承擔起了養家餬口的重任:賣果汁賺錢、買菜、送貨、帶弟弟妹妹……一天,扎因的妹妹被父母抵押給房東的兒子做童養媳,但不久後卻意外身亡。扎因十分氣憤,拿起刀捅向了房東的兒子……

我未曾想過在觀看影片時我會落淚,但這一幕卻直戳我的淚點:扎因把小尤納斯交給那位辦假證的人時,我從扎因眼裏看到了滿滿的不捨。可是他也沒辦法啊!若帶着小尤納斯,他們很有可能都會餓死。把小尤納斯交給別人,自己既有了錢又可以出去旅遊,小尤納斯也能找到更好的人家,且不是一石三鳥?當扎因走的時候,他無數次的回頭望了望小尤納斯,可謂是一步三回頭。當看着小尤納斯邊天真無邪地笑邊朝着扎因揮手再見時,眼淚像雨滴似的打了下來。扎因不知道那個人會對小尤納斯做什麼,也許是把器官割下來售賣,也許又轉賣給別人,或許……是我們不敢想的結局。

在影片的最後,扎因一臉平靜地在拍照片。這時,我的心不由得震了一下,難道扎因沒起訴成功?但接下來攝影師的一句話打消了我的念頭:“開心點,扎因。這是護照照片,又不是死亡照片。”然後,扎因第一次在影片中露出了笑容。

若扎因的父母對每一個他們生育的孩子都負責,並有一定能力的話,我想扎因他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來,這該是多麼幸福的一家!

我不會再抱怨任何物質上的需求,因爲世界上有無數個像扎因一樣的孩子,跟他們相比,我是多麼的幸福,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同時我也希望,世界上每一位兒童都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2019何以爲家感想 篇三

故事是以回憶性手法講述的,情節很緊湊,一步步的剝開,露出事情的真相,那悲慘的身世,與他那不屈的性格形成了鮮明對比,從小的經歷讓他內心變得堅強,以至於後來發生的事都沒有令這個小男子漢流淚。

雖然日子過得窮苦,但是也樂得苦中作樂,就如用鏡子看動畫片那片段,加上自己的配音,活脫脫一部重製版的動畫,逗的娃娃不亦樂乎。一些小聰明也看得出他小時候經歷了多少事情,才成長的如同大人一般睿智,或許是狡猾。

我喜歡贊恩,喜歡他的擔當、堅毅和頑強。年僅12歲的他是個好哥哥,無時無刻都在努力保護自己的妹妹,我有個姐姐,大體能感受到那樣一種兄妹情;年僅12歲的他是個男孩,更是個未成年男人,面對如此殘酷的命運,沒輕易向命運低頭。即使一個人帶着約納斯也沒有輕易拋下約納斯。

觀影結束以後,我回想起自己12歲的時光。12歲的時候,我在爲可以合法的騎自行車上學而沾沾自喜;12歲的時候我心裏基本只有自己;12歲的時候我心中還有很多純粹的夢。

故事的結局相對完美,直到最後,贊恩在警察局拍自己的證件照,當鏡頭定格在了他的笑容時,我淚水止不住的流。

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現實中不知道有多少這樣活生生的例子,或許對他們無法直接施以援手。希望我們能夠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社會比他們不知道優越多少,願我們好好工作或創業,來回饋親人跟朋友的愛。

2019何以爲家心得 篇四

《何以爲家》被提名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黎巴嫩電影從一場法庭戲開場,通過人物口述來梳理整個故事,插敘講述了一個約12歲黎巴嫩男孩贊恩的悲慘故事。

影片根據敘利亞難民兒童贊恩的真實經歷改編,以12歲男孩的視角講述了在直線距離我們約6974公里的黎巴嫩底層民衆的生存掠影。

贊恩出生於首都貝魯特的貧民窟,兄弟姐妹7個,與父母擠在一間破舊的閣樓裏生活。贊恩和弟弟妹妹們沒有身份,也從未上過學,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販賣手工果汁外,還不時受到父母的辱罵、毆打。

片中的這對父母把孩子一個接一個生出來,卻從未以愛的名義去保護和愛惜,反而把孩子當做自己求生的工具,甚至責怪其爲妹妹報仇的兒子。

12歲,對於孩子來說本來享受着家庭的愛護與童年的快樂。但對於弱小的贊恩來說,不僅無法上學,還要上街賺錢養家,甚至還得忍受父母不時的謾罵的毆打。

反觀這對父母呢?無力負擔起養育和教育責任的同時依舊不停生育,爲了幾隻雞便拿11歲的妹妹被父母強行賣給商販爲妻,最後懷孕慘死,徹底引爆了贊恩的憤怒。他拿起刀奔向兇手……

贊恩在監獄裏通過電話熱線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控訴自己的父母沒有給自己一個家,將他們告上法庭。

“我想起訴父母。”

“爲什麼要起訴父母?”

“因爲生了我。”

當這一幕出現的時候會有許多父母會無法理解,爲什麼孩子不感恩卻反過來責備自己?

孩子真的不懂得感恩嗎?

《何以爲家》的前半段描述了贊恩的家庭背景和生存現狀,後半段則描述了贊恩離家出走後暫時得到了年輕黑人媽媽的憐憫庇護,可沒多久年輕黑媽被抓後贊恩不得不獨自艱辛照顧小黑娃。

一個連自己都三餐不保的12歲孩子卻還時刻想着照顧一個未足歲的孩子,只因爲曾經短短几天的庇護,如果連這樣的舉動都算不上感恩的話,那什麼樣的行爲纔算感恩呢?

《何以爲家》不僅給天下所有的父母敲響了警鐘,更在“生育癌患者”臉上狠狠地甩了兩巴掌。

幾千年的文化沉澱,造就了中國“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和“多子多福”等傳統觀念。在壓抑了三十年之後許多中國人終於放開了肚皮,義無反顧投身進了生育浪潮。

但在這股浪潮裏我們看到了許多個爲了生而生的家庭,他們無視自己的年齡、無視經濟承受能力,甚至是無視自己該有的責任就把孩子生了出來。在新生兒出世的那一天,不僅僅帶來了喜悅和希望,更伴隨着巨大的責任。可往往在養育的過程中,愛與責任時常是不到位、甚至是不對等的。

“父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職業,因爲成爲父母不需要考試,也不需要經過孩子的同意。但爲了一己之私就把孩子生下來,讓他們經歷人世間的苦難卻不給予他們愛與關懷,是何等的殘忍。

片中經歷一切苦難的贊恩,最後法庭上發出了他憤怒的吶喊:“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生而不養”是贊恩對自己父母的控訴。贊恩在流浪時,與埃塞俄比亞單身母親相處,深刻感受到自己父母與這位母親的強烈對比。

延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父母的責任又是什麼?

若連給孩子一個身份的證明都沒有,連最基本的溫飽都無法解決,周邊充斥着家暴、童工、販賣兒童,那麼將他帶到這個世界來受苦的父母,與惡魔有何區別?

贊恩也是幸運的,因爲他懂得用盡全力對愛的人負責,他不像父母那樣用貧窮和低賤當做身不由己的藉口,儘管生活讓他一次次紅了眼眶,但他始終堅毅,始終倔強,獨自和命運抗爭,最後獲得挪威永久居住權,兄妹開始了求學之路,一家人開啓新生活。

何以爲家?唯有愛和責任才能成全一個家。

《何以爲家》觀後感 篇五

《何以爲家》終於來了,該片在國內上映之前,很多觀衆應該已經看過這部原來被翻譯爲《迦百農》的電影。當時的觀影範圍僅限於有意願到網絡上尋找資源觀看的觀衆,主要是對該片抱有好感的人羣,那時的高分並不是完全客觀的。

現在《何以爲家》經歷過院線公映的洗禮,豆瓣評分依然堅挺在8.9分。可以說,在大量涌入持有各種態度觀影者之後,《何以爲家》的口碑經受住了考驗。高分佳片的頭銜實至名歸。

很多觀點認爲,《何以爲家》的高評分不是高娛樂性的功勞,這些觀點認爲,這部電影並不具備娛樂性,甚至不該存在娛樂性,把這樣的悲慘故事作爲娛樂是罪惡的。

不知從何時“娛樂”這個詞成了“花邊新聞、名人緋聞、明星生活周邊和八卦”這些元素的代名詞。就如同麻將牌成了“賭博”的代名詞。

我們可以看到,現今有許多人將學習作爲一種娛樂,享受充實自身知識和見解的快樂。也有人以欣賞交響樂爲娛樂,體驗情感隨音樂跌宕起伏的快樂。學習知識和欣賞藝術又有什麼罪過。我要說的是《何以爲家》不光是一部具有很強娛樂性的影片,同時有力的證明了娛樂是無罪的。

電影用一場庭審當作引子,從一位12歲的少年犯狀告親生父母講起。少年贊恩因持刀傷人被捕,如今他控告自己的父母毫無節制的生育後代卻無力撫養,他們不負責任的繁殖造成妹妹不幸死亡,導致贊恩爲妹妹報仇而持刀行兇。贊恩請求法官禁止他的父母再生育更多的孩子。

最爲刺激感官的場面本應該是贊恩得知妹妹的死訊,手握尖刀,找害死妹妹的人渣尋仇的那一段。這組畫面卻只持續了幾分鐘,鏡頭如同贊恩被仇恨衝昏的頭腦一樣眩暈模糊。可見創作者並不想花太多力氣詳細描述犯罪過程。畢竟觀衆不希望在電影院觀看一條聳人聽聞的新聞報道。作者把鏡頭指向了事件的背後,一個12歲的男孩,用自己單薄的肩膀扛起全家生活的重擔,這樣了不起的一個孩子,爲何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孩子的視野中,犯罪的是不負責任的父母,但是在作者的講述中,控訴的矛頭直指“貧窮”。這樣的一個故事是怎樣具備娛樂性的呢?

首先是《何以爲家》帶給觀衆的情感體驗,在觀衆跟隨贊恩走過120分鐘的人生歷程,體驗他生活的價值從一個極端墜入另一個極端。這種體驗是意味深長的,足以觸動觀衆情感的深處。其次是《何以爲家》帶給觀衆豐富和可信的見解,電影展示了兒童身處極度貧窮中的日常,他們的生存狀態殘酷到難以置信,電影所呈現的卻如此真實。電影的娛樂性就取決於這兩點,他們在一位出色的電影創作者手中就成了雕刻思想的工具。

優秀的電影創作者雕刻的不是光影,而是思想。他們具有將思想融進光影藝術楔入觀衆心靈的能力。由於作者把一段殘酷到難以置信的故事拍成極富娛樂性的電影,通過《何以爲家》精彩的詮釋,任誰都很難說服觀衆不要去相信“貧窮”這個社會問題對兒童的殘害有多麼殘忍。這樣的娛樂怎麼可能是有罪的!

2019何以爲家觀後感 篇六

“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或毆打,鏈子、管子或皮帶。我聽過的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滾,你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

法庭之上,年幼的Zain聲音並不大,平淡的敘述卻成了最擲地有聲的控訴。

4月29日,黎巴嫩現實題材電影《何以爲家》(原名音譯爲《迦百農》)在內地上映,其中反映的一系列社會話題引起熱議。而電影上映的第二天是4月30日,如果不是上了微博熱搜,也許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一天也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ntional Spank out Day),也永遠對“棍棒教育”——這個社會的頑疾視若無睹。於是我想從國際不打小孩日講起,說一說《何以爲家》這部具有深刻現實意義的電影。

“爲你好”真的是爲你好嗎?

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ntional Spankout Day),也叫拒絕體罰日、無巴掌日,該節日最早是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於1998年發起,其目的是爲了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引起社會的重視。

國際不打小孩日的口號是:“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許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然而,在人人對“熊孩子”聞之色變的當下,“三天不打,上房掀瓦”的觀念在許多國家裏似乎已不分國界地紮根於人們的無意識中。所謂的“棍棒教育”從來都離我們不遠。

面對大衆對兒童人權的漠視,電影《何以爲家》的導演娜丁·拉巴基說:“爲什麼要拍這部電影——爲了更真實地展示社會問題,尤其是孩子們喪失了他們的基本權益這一問題。”

儘管影片所呈現的是一個在特殊背景下的較爲極端的案例,但也正是這樣的故事,才更能引發觀衆對其的深思。

影片講述了一個12歲黎巴嫩男孩Zain的辛酸故事,他出生於首都貝魯特的貧民窟中,多年來與父母和兄弟姐妹七口人一起擠在一個破舊的閣樓裏。Zain和弟弟妹妹們從未上過學,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販賣手工果汁外,還不時受到父母的辱罵和毆打。

Zain經歷生活的磨難,在想要逃離這個國家時,卻發現原來自己的存在不具有“合法性”。這些孩子都沒有能證明自己存在合法性的出生證明或身份證件,這對糟糕的父母甚至也不清楚他們的確切出生日期。

而被父母賣掉的妹妹Sahar慘死則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Zain因爲故意傷人入了獄。母親在獄中告訴Zain他又要當哥哥了,而他們打算把新的孩子取名叫Sahar,這顯然是一個讓Zain更感到絕望的消息。

在絕望中,他將父母告上法庭,原因是他們生下了他。他們給了他生命,卻沒能夠好好地撫養他,沒能給他應有的教育、健康和愛。

11歲的妹妹Sahar初潮被發現的那一天,父母將她賣給了破舊閣樓的主人的兒子,一個足以當Sahar叔叔的雜貨商販。這對糟糕的父母以冠冕堂皇的理由阻止Zain“搗亂”:“我們沒有能力給Sahar好的生活,但他們可以。”他們將未滿12歲的Sahar強行賣給了中年商販爲妻,就此斷送了Sahar短暫的一生,也讓怒不可遏的Zain堅定了離家的決心。

當母親攔住想要追上去的Zain,父親對Zain拳打腳踢之餘一把將Sahar放到摩托後座上疾馳而去,他們口口聲聲說着“爲你好”,是否真的就是“爲你好”了呢?也許私心裏確實有愛的成分,但口袋裏骯髒的鈔票卻是最赤裸的嘲諷。

以“愛”爲藉口的暴力,往往由於理由的“正當性”而讓施暴者得以站在一個制高點上,愈加地肆無忌憚。因而也顯得更加殘酷,受害者同時承受着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壓迫,只有一部分人可以勇敢地反抗,而更多的是習慣了這樣的“棍棒教育”,逐漸變得逆來順受。

Zain是勇敢的。

他逃離了原本的生活後又遇到了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當這對難民母子中的母親Rahil被拘留後,Zain帶着尚年幼的Yonas一邊尋找Rahil一邊維持生活。而最後他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無能爲力,照顧一個孩子是需要擔起莫大的責任的。

於是他將Yonas交給了承諾會好好照顧他的人,換來了他急需的一筆錢。但這時候的他沒有想到那個承諾的人其實是個臭名昭著的人販子;更不會想到他此時此刻的行爲,其實和他的父母賣掉Sahar別無二致。直到在監獄裏重遇Rahil,Zain才意識到這一點。

有時候,看似善意的“爲你好”,卻恰恰是給他人帶來傷害的刺刀。

在法庭上,面對Zain的控訴,他的父母激動地辯解道:“我們生你養你,你卻將我們告上法庭?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種處境嗎?”

但正是因爲曾經處於這樣的處境裏,Zain纔會明白養育一個孩子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纔會對他的父母漠視兒童人權的行爲加以控告。他的父母曾經也是和他一樣天生註定要受盡苦難的孩子,當他們長大成人後又將苦難傳遞給一個又一個的孩子。

Zain不希望成爲這樣的人,更不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帶着苦難降生,於是,便有了從影片開頭以雙線敘述貫穿至結尾的這場訴訟。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Zain說道。

在一個畸形的社會裏掙扎成長

黎巴嫩擁有23.2%的難民佔比,是世界上難民比例最高的國家。

過去寬鬆開放的收容政策與後來收緊的難民政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過去遺留的問題發展到如今已變得更加棘手。

在這裏,女性壓迫、拐賣兒童是理所應當;由於交不起居留許可的費用,難民多爲黑戶,只能夾縫中生存;沒有登記在難民署的難民還需要黎巴嫩籍的擔保人,這給了他們有機可乘的機會,擔保人開出高昂的擔保費用,以此謀取利益;階層固化,富人與貧民之間永遠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這個社會無疑是畸形生長的。

不足12歲的Sahar被父母賣給商販爲妻,並在三個月後因爲懷孕死去,這在我們看來是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商販卻在法庭上說:“我們這裏的人一向如此。”

對女性的壓迫也反映在了影片中另一個女性角色Rahil的身上。任何一個外來務工的外國婦女都必須放棄生育權,只要懷孕,就立即喪失一切權利被遣返出境。而所有的難民都僅有一年的居留權,一年過後,或是離開,或是支付200美元申請新的居留許可。

Rahil正是處於這樣的處境,她是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難民,一邊撫養偷偷生下的兒子,一邊藉着假身份打着各種零工存錢以獲取居留證。在被遊樂園的餐館老闆辭退後,她迫不得已走上了賣淫的道路,卻也因此被警方抓獲,以“沒有身份”的罪名被拘留,在監獄裏等待被遣返出境。

這種“身份”的束縛就像一張無形的網,密不透風的,困住了這個畸形社會裏的底層民衆的自由。

主角Zain也是其中之一。沒有身份,沒有歸屬,無處可去,無以爲家。這個畸形的社會遠比我們想象中要荒謬得多。

正如影片的導演娜丁·拉巴基所說:“我們建立起這套系統和規則:一個小孩的存不存在完全要看他/她有沒有一紙登記文書,這是一件荒謬的事。他們怎麼可能不存在呢?他們就在這裏。”

《何以爲家》的導演娜丁·拉巴基堅持儘量地還原真實,在現實與電影之間搭建了一座奇妙的橋樑,讓人們得以透過鏡頭看到另一個世界的真實。

在影片之外,儘管Yonas的飾演者最終依然同父母一起被遣返非洲,但Zain卻因電影得到了移民挪威的機會,開始接受教育,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現實中的挪威彷彿就是影片裏的瑞典,是在“迦百農”之外的夢裏的伊甸園。

儘管現實裏成千上萬在畸形社會裏掙扎成長的難民中,能得到安置的只有不到1%。

也許這樣的掙扎最終也只能湮滅在時間的洪流裏,生活也依舊是個婊子。

但他們就在這裏。

再微小的改變,也是一種力量。

這部電影很短,短到只有兩個小時,100多分鐘。導演將真實呈現給了我們,卻沒有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也到底沒告訴我們究竟何以爲家。

一部講述現實的電影能改變什麼呢?

娜丁·拉巴基說:“要認可電影擁有改變一個人、改變世界的力量,它會影響一個人自我與個性的樹立和改變,要願意去相信自己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也許答案就藏在電影所呈現的真實當中。我們都希望電影能帶來一些改變,而改變正在發生。

《何以爲家》觀後感 篇七

海報上這個微笑的男孩,通過媒體、電視節目,求助律師,在法庭上言之鑿鑿,鐵了心要把親生父母送進監獄。

他的狀詞只有一句:“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爲他們生下了我。”

沒有人罵他不孝,沒有人罵他無情,觀衆看完哭了,哭過之後又反思,反思之後全都支持男孩的起訴。在這部電影裏,我們看見了一個孩子艱難的一生。電影講述了一個你可能無法想象的真實故事,《何以爲家》講了這位12歲的黎巴嫩小男孩——贊恩的故事。

《何以爲家》觀後感 少年贊恩,“大概”

12歲。說大概,是因爲連父母都忘了他的具體年齡。他住在水管時常爆裂、滿地蟑螂老鼠的破房子裏,聽父母爲了雞毛蒜皮吵架。在該讀書的年紀,他的任務是工作:去市區販賣果汁,爲街坊四鄰運送煤氣罐,在社區裏擺地攤。以及,買來藥品混在一起磨成粉末,製成,混進衣服裏,賣往監獄。父母沒有像樣的工作,對孩子唯一的管教,就是說“滾”,以及拳打腳踢。這樣的家庭,卻有7個孩子。大一點的孩子照顧小一點的孩子,再小一點的嬰兒,就被鐵鏈鎖住腳踝,拴在地上。即便如此,贊恩的父母依舊計劃着要更多的孩子。贊恩有個妹妹,叫薩哈,從小跟隨哥哥四處打零工生活。

兄妹二人站在灑滿陽光的天台上,相互依偎的場景,也成了電影裏少有的溫馨明快的畫面之一。在11歲那年,薩哈被父母“送”給了房東,以換取低廉的房租。當薩哈被父母強行賣給商販爲妻時,樓道里的拉扯和大聲爭吵,以及贊恩跟電動車後拼命追趕和呼喊的場面,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絕望心碎。幾個月後,薩哈死了。懷孕,流產,大出血,沒有醫院敢收,死在了冰冷的夜裏。這是點爆少年內心的最後一支火藥。贊恩轉身從廚房抄起一把菜刀,直奔那個害死妹妹的人渣家。過失傷人,他被判了5年。一個孩子死了,一個孩子坐牢,這個滿目瘡痍的家,無法再承受更多的悲劇。可母親來探監,卻略顯期待地告訴贊恩:“我又懷孕了,如果是個女孩,我會取名叫薩哈,上帝把你的妹妹還給你了。”贊恩站起來,冷冷地對母親說:“你太無情了。”他決定起訴父母,因爲他知道,那個還未誕生的孩子,可能也會延續他的悲劇。

作爲家長,電影《何以爲家》給了我們這些思考多少人,還不知道生命的意義爲何,就開始創造新的生命。父母沒能給這些孩子的,在這些無知的孩子變成父母后,依然無力給予。那麼,作爲家長,電影《何以爲家》給我們的這些思考,一定要看看:

1、僅僅是給孩子生命這件事情,並不偉大

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對節目主持人說:關於童年,我日後能記住的只有暴力、辱罵、毆打——鏈子、水管、皮帶打在身上的感覺。他們說過最好聽的話是:“兔崽子滾出去!”“讓開,廢物!”在家庭中,父母常常會將負面情緒強加給孩子,而孩子照單全收。你暴躁易怒,孩子也將暴躁易怒。甚至你會藉着“管教孩子”爲名,把自己不喜歡或是看不慣的東西發泄在孩子身上,並美其名曰“對他好”。你認爲你生下了孩子,孩子就應該感謝你。但比起生下孩子之外,給孩子營造的環境和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要。

2、生存不易,你也能給孩子最大的愛

《何以爲家》中,收留贊恩的單親媽媽沒有合法身份,還是拼盡全力帶着孩子爭取生存的機會。上班時候把他藏在廁所,趁着休息的功夫偷偷去餵奶。沒錢買,就撿來別人剩下的大塊生日蛋糕給孩子慶生,也歡迎贊恩加入他們的生活。最走投無路的時候,孩子也是她的底線。流浪的贊恩,在別人的媽媽這感受到了信任與溫暖。

3、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讓悲劇從這裏終止

贊恩是悲劇家庭的受害者,可贊恩的父母,又何嘗不是呢?他們飽受中東戰亂,流離失所。他們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而是在戰火紛飛的時局裏,不懂如何去愛。

面對兒子的控訴,贊恩的父母淚流滿面。父親說:“我也是這樣出身,這樣長大的,我有什麼錯?”母親說:“我這一生都是奴隸,你憑什麼批評我?”他們麻木又殘暴的面具突然破裂了,流露出隱忍的痛苦。不去懷疑,就不會被刺痛;不去掙扎,就不會面臨生活崩塌的風險。在贊恩的視角里,父母是惡人,房東也是惡人。但其實他們都沒想作惡,他們只是按照社會教給他們的方式生活。跟贊恩11歲妹妹結婚的房東,一臉無辜地說:“我不知道她(贊恩11歲的妹妹)會因此而死,好多小姑娘都是這個年紀結婚,我後媽就是。”如果說,這個故事裏全是受害者,那悲劇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誰?戰亂,贊恩的祖輩?現在追究這些已經毫無意義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悲劇在贊恩這裏終止。

幸好,贊恩沒有變成跟父母一樣的人。酗酒,製毒,成爲奴隸,一直不停地生育……固定模式的重複悲劇,在贊恩這裏停住了。他努力養活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弟弟尤納斯。他想要移民,離開這個地方。他在監獄裏給電視節目直播打電話,控告自己的父母;甚至他還上了法庭,起訴父母,阻止父母繼續生育:“我想起訴我的父母,因爲他們生了我。”

電影最後,贊恩得償所願,他有了自己的護照照片,笑得真正像一個12歲的孩子。

2019看何以爲家有感 篇八

看過《何以爲家》,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唯有悲傷足以治癒悲傷。

本片根據主人公真實經歷改編。在我看來,是一部文藝現實片。以一個大概12歲的小男生贊恩(主人公)爲主線,講述一個有父母生,但沒有父母養的一段悲劇。

本片沒有濃墨重彩的描述悲傷的故事。反而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錯覺。雖然全篇都是悲傷的鏡頭,但給人的不止是悲傷,還有更多的是感恩。至於具體感受,還是因人而異。

小男孩12歲,已經開始忙於生計,還要照顧弟弟妹妹,在這些事件裏,他從未笑過,他有些叛逆,但依然做着這些事。小男孩爲了保護自己最愛的妹妹,和家人抗爭,最後激憤離家。那個爭執的長鏡頭裏,我看到了兩種人的縮影,他們堅硬的碰撞,卻無力改變。縱想整個影片,任何一方的理由,你都能找到一定人性的點。他們只是力量微薄,無力反抗。然後愚昧的一代代的傳承,也因此,讓小男孩11歲的妹妹死於孕期大出血。

在法庭上,那個商人說,我的岳母也是這個年紀出嫁生孩子,他不知道會變成這樣。當時我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語的情感,當鏡頭切給男孩母親時,她雙眼含淚,眼神低垂,我發現這不是這個女人的錯,她只是一個縮影,一個社會的縮影。當你發覺,整件事情,它是一種無形的“傳承”時,僅僅只是這一個原因,就已經讓人無比動容了。

個12歲的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想要逃離這種生活,他經歷了種。種事件,努力生存,他能自己想辦法掙錢,也能拿起石頭砸門,還能和父母反抗鬥爭,同時也能用鍋打節奏,唱歌哄埃塞俄比亞女人的孩子,並且不到最後一刻他都沒有放棄那個因爲媽媽被抓而留下來的小孩。他用鏡子的反射看別人家的動畫,他好幾次看着校車上的孩子,投去一種渴望。影片的很多細節,都看得出他靈活,聰明,大膽,善良,最重要的是即使生活這樣不堪,他依然對未來報有希望。所以因爲人物的特性,讓現實的殘酷突出的額外明顯。他的年紀本該享有教育的權力的,生活如此沉重的負擔,不該他來承受。

電影中還有很多觸動人心的畫面,我不想再冗長的一一說明,在故事結束時,我只是覺得有些傷心和難過,以及有一些讓人深思的東西。但當我看完第一個彩蛋時,知道這個故事裏大部分的事件都是這個主演的小男孩親身經歷過的,我的眼淚就無法忍住了,這個時候的感受,加上剛剛經歷過影片中發生的一切,只要再稍微回想一下,你的難受就像達到一個頂點。但是讓我情緒崩潰甚至出現抽泣時,卻是因爲看到第二個彩蛋,因爲小男孩在現實中,已經有了自己的身份,就是海報中那個笑臉的照片,並且已經開始接受教育了。情緒的失控,只是因爲找到了一種安慰,就像是熬過苦痛後看到曙光,人們很容易喜極而泣,難以自抑。

看完影片後,我只想寫下:

願,世界和平。

願,世界公平。

哪怕只是多那麼一點點!

觀《何以爲家》的觀後感心得600字 篇九

前幾天朋友要請我看電影,我問是什麼電影。她說是美國大片,我沒去。我不喜歡看美國大片,因爲美國大片沒有什麼內涵,靠的是用電腦製作的大場面,宣揚的多是復仇和暴力。

今天(5月8日)專門去看了場反映難民的電影《何以爲家》。《何以爲家》是一部聚焦黎巴嫩難民的電影,從一個12歲孩子的視角讓我們大家看到了數以萬計難民的人生艱難,使人看了心碎。

看過電影的人,可以明確感覺到,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身處困境的難民而言,最可怕的遠不是當前生活的窘迫和無以爲繼,而是沒有希望的未來和下一代依然要重複如同自己一樣的生活。這也是爲什麼電影裏12歲的男孩控訴自己父母沒有好好撫養他的時候,他的父母也同樣痛苦的迴應:“我也是這樣長大,我也經歷着其他人沒有經歷的痛苦。”從電影本身來說,他能做到的是把這樣殘酷的現實展示出來,卻很難改變現實本身,這是藝術的侷限性。

但好在有一個人的命運已經因爲這部電影而改變。他就是扮演劇中“贊恩”的小男孩,他本人的真實身份就是難民。他出生於敘利亞,2012年爲了逃避戰火隨父母來到了黎巴嫩,住在黎巴嫩的貧民窟。《何以爲家》就是他自己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和“贊恩”一樣沒有上過學,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靠打黑工生活。是這部電影改變了他的命運。他已經和家人到了挪威,有了一個安定的家,而且還上了學,希望他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戰爭摧毀的不止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房屋、生活設施等有形物質,它摧毀的是人們內心對於希望和未來的憧憬。戰爭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影響最大,對人性的摧殘也是不可估量的。很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和平的國家,沒有遭受“贊恩”的悲痛,國家強大了我們纔會有安定、美滿的幸福生活。

觀《何以爲家》的觀後感心得600字 篇十

《何以爲家》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12歲左右的男孩扎因艱苦而悲慘的生活。扎因出生在黎巴嫩社會的最底層,父母因貧窮無力教養孩子,卻又一個接一個的生孩子。他們讓扎因喝其他兄弟姐妹幹活幫忙補貼家用。孩子們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太多平靜快樂的時光,總是對在生死邊緣奮力的掙扎。

原本我已經做好了在影片結束之後迎接一個哭得稀里嘩啦的自己的準備。可事實是,從影片開始到結束我並沒有留下眼淚,只是感覺心裏堵得慌。

扎因以最真純的內心不斷叩問這個殘酷的世界,不停地想要尋找世事爲何如此的答案。當他遍體鱗傷地坐在牢裏,才知道沒有人能給他迴音。從一個12歲的男孩眼裏,我感受到了絕望。

可他原本是一個那麼善良,勇敢又有擔當的孩子。他擔心妹妹被賣給別人當老婆,爲妹妹洗去沾滿血的褲衩,偷拿家裏的錢,準備帶着妹妹逃離,雖然並沒有成功。即使他在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的無比艱難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堅持帶着小猶納斯,像俠客一樣行走在這貧瘠的土地上。他們苦中作樂,利用光學原理,將別人家的電視應到鏡子上,模擬配音,樂在其中。我喜歡扎因用自制小拖車帶着猶納斯的背影,那麼堅毅,勇敢。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所有所有的苦難。可是除了苦難,除了貧窮扎因心中還有着對妹妹猶納斯的愛和責任,讓我思緒萬千。

沒有戰爭,就沒有殺戮,就不會有像扎因一樣的流離失所的人們,所以,我希望世界是和平的;沒有戰爭,就沒有殺戮,所以,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家庭的溫暖,都能和我一樣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