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錢學森》觀後感多篇

觀後感7.3K

《錢學森》觀後感多篇

《錢學森》觀後感1

錢老在當今中國享有崇高榮譽與地位,在大衆的心目中也無疑是最神聖,權威的,人們敬仰他,總以一種仰望的姿態去靜靜的看他,看着錢老的各種突出成就與貢獻,就產生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無疑他給人感覺是最完美的,即使在許多公開的照片中他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笑容,但是仍然有一種令人無法親近的感覺,原因何在,因爲太太偉大了,他的經歷如史詩般的傳奇,只能留給後人無盡的景仰。然而如果看看他的學生時代的經歷,可能對我們學生來說更顯得親切些。

錢學森生活在混亂的民國年間無疑是不幸的,然而他生活在一個書香門第,世代簪纓的家有無疑是幸運的。我想如果大部分少年回顧一下童年時的生活,就應都能夠感受到家庭教育對自我之後成長的影響,尤其是父親的教育,對我來說兒時父親在牀邊講故事的情景依然讓我記憶猶新,錢的父親無疑是最成功的父親了,他對錢的教育是既嚴格又寬鬆的,說嚴格是因爲錢的父親對錢的個人生活習慣是相當嚴格的,比如說每一天早上他都會站在門口檢查兒子的衣着是否整潔,書包是否整理的井井有條等。放學回家後也會督促兒子把衣帽,書包放在規定的地方,也正是由於這些小時候養成的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也使他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構成一絲不苟,嚴謹仔細的作風。而在學習教育方面,錢的父親則無疑是最寬鬆的,他從不硬性的向兒子灌輸常識,而只是喜歡激發兒子的好奇心,鼓勵兒子追求自我的興趣愛好,全面發展,而絕不像如今的家長逼着孩子上什麼各種補習班,我想大部分孩子肯定對錢學森的所受的教育就應很是羨慕吧。

錢老在學校時絕對算是一個好學生,他安靜、規矩、愛好學習,成績也相當優異,是當時大家公認的好學生,這樣看起來是極有可能成爲書呆子的,但顯然錢並沒有成爲書呆子,他確實是酷愛讀書,但他並不拘泥於課本,他個性愛思考,能將所學靈活運用於實際,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他在與同學們比賽扔紙飛機時,他的紙飛機總是飛的最高最遠,原因就在於他善於觀察思考,聯想運用物理學知識,多次試驗,從而找出疊紙飛機的技巧。這雖是一件小事,但卻可看到他從小就養成的勤於觀察思考習慣,並不像此刻大部分的學生學習只是爲了對付考試。但是錢的大腦思考卻顯得並不規矩,他努力理解着那個時代的各種先進、進步、科學的思想,完全沒有被那個時代所矇蔽,正是科學成爲少年錢學森前進道路上的明燈,而愛國則是他終身奮鬥不懈的動力。

《錢學森》觀後感2

他,是舉世矚目的大科學家;他,爲了回到自己深愛的祖國,歷盡千辛萬苦;他,爲我國航空導彈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誰,爲祖國嘔心瀝血?又是誰,永遠有着赤子之心?他,就是我國偉大的科學——錢學森。

今天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全體師生觀看了電影《錢學森》,我知道了錢學森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家、航天學家、世界火箭專家。

爲了更好的報效祖國,錢學森早早的留學美國,師從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馮——卡門。他在離開祖國時,就在心裏默默的說,“我一定會回來的!”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的歡呼聲中,在禮炮聲中,也在錢學森的心中,誕生了。“我想回去!迫不及待的想回到祖國去!”

此時,我國的經濟狀況很不好,要錢沒錢,要車沒車,要設北美設備的情況下,他的心沒有一絲動搖。而且,美國的條件優越,要什麼有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錢學森都沒有改變,如果是你,你一定會選擇留在美國吧!

這部電影演繹了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的傳奇的一生,一心想利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爲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精力,他讓中國人擁有了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讓世界上重新認識中國人。他的愛國主義情懷是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學習的,他沒有辜負偉大的祖國對他的培養,他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給學會,然後想盡一切辦法回到祖國的懷抱,爲我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讓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形象有了一個新的提升,作爲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被這位老前輩的愛國熱情所感動。

錢學森回國5年後,爲祖國的我國航空導彈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看看錢學森,爲祖國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又如此的愛國,我們身爲一個國小生,我們又生活在這麼優育的環境下,就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好好報效自己的祖國。因爲我們國小生都肩負着爲祖國建設的使命,一定要從小立志,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後爲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錢學森》觀後感3

人活着究竟爲了什麼?這個問題已困擾我好久了,直到我看了影片《錢學森》後,我終於明白了——活着就要“發光發熱”!

原來我並不熟悉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觀看了這個影片後,錢學森先生才真正走進了我的生活。我才瞭解到先生原來有這樣一段往事:他曾被美國拘禁了5年,只因爲錢學森先生知道了新中國的成立,想回國爲自己的國家效力,而他實在太有才華了。美國曾想用名利留住錢老——聘請錢學森先生爲終身教授。而錢學森先生只想着回到自己祖國的懷抱,直到通過多方努力,先生纔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組國。

“不管怎樣,也要回到祖國,爲祖國盡一份綿薄之力。”錢學森先生的事蹟讓我十分感動,一個人愛國竟到了如此地步。先生的行爲啓示了我:只要活着,就要自己的祖國人民服務,就要爲祖國出力!

錢學森先生回國之後,更做出了革命性的創舉,第一顆原子彈的升起是意味着我國的進步,沙漠中的巨響讓全國人民爲之一震……先生爲我國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愧爲我們中國的“導彈之父”!他不知爲此付出了多少心血!看到這裏,我思潮起伏……

古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一個願爲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漢子;有“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飛,一個精忠報國的將軍;有“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陸游,一個心懷天下的詩人……如今,我們敬愛的錢學森先生,毅然放棄了在美國的金錢、地位、名譽,用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來報效祖國!

“錢學森”——我們全中國的驕傲!先生的愛國之心不僅使我們全中國人民銘記在心,連國外的許多科學家一聽到他的名字,也都肅然起敬!是他引起了我們心靈深處最真最誠的愛國之心。是他給了我最深的震撼,更是他讓我明白人生的真諦——活着就要造福祖國人民!不論多麼艱苦,也要爲祖國人民“發光發熱”!我因此也下定決心,做一個像錢學森先生這樣的中國人!

《錢學森》觀後感4

《錢學森》這部電影讓我對錢學森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他是一個“寧可回祖國種蘋果”,也不願對祖國坐視不理的男人,他是一個甘爲祖國犧牲一切的英雄。是的,他的人生是有價值的。

但是感動與欽佩之餘,我還在想什麼樣的人生是有價值的人生,有什麼樣的標尺來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許多老師一直在強調我們要怎樣怎樣努力、怎樣怎樣奮鬥,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諸如此類的話。不避諱的說一下,我從來都是很反感這樣的說教的。老師們所強調的社會價值到底是什麼,老師所說的不平庸到底是什麼,是爲這個社會做了多少貢獻、還是在這個社會獲得了什麼樣的地位,或者是從這個社會撈了多少錢。一直以來,我都很討厭像俞敏洪這樣的人,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像他們那樣才能算是有價值,他說過"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

會的元素,每個角色都需要有人來扮演,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所以你無法評判別人的人生價值。如果每個人都想成爲強者,那麼每個人都生活在無盡的競爭之中,這個社會需要有人來扮演弱者,也有人願意扮演弱者。

我這樣的觀點並不是說我有一個消極的思想,相反,我是一個有着積極生活態度的人,我追求的就是成爲一棵草。雖然不能像樹一樣,人們遠遠的就能看到我,但是我不在乎,因爲這不是我追求的,我喜歡的是草的淡然與寧靜。我喜歡那種平淡的,你也可以說是平庸的生活,但是我喜歡那樣。我沒有什麼很高的追求,我只要一成不變的生活,我只想以後能有一個美滿的生活,我不要什麼榮華富貴,我只要衣食無憂。我只想一輩子做一個老師,一成不變的過我的教書匠生活,我喜歡的就是這份安靜。你或許會覺得它太過平淡,太過乏味,太過無聊,但是,請不要對我下結論,因爲這是我的理想,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錢學森》觀後感5

今天,我參觀了錢學森廣場及紀念館並且觀看了錢老的相關影視。讓我深有體會的感受到了的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家導彈之父錢學森。他在美國擁有金錢、地位與名譽,但是他一聽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便決定放棄美國的事業回國工作。但美國不準錢學森回國,並將他關在小島上,錢學森並沒有屈服,他堅持鬥爭了五年終於回到了祖國。

紀念館中的書畫的字裏行間都浸透着錢學森的愛國情懷。給我感受最爲深刻的是這一部分:“在美國,金錢、地位、名譽,他都有了。但是,一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錢學森便立即決定回國工作。”讀到這裏,怎不讓人感動?錢學森在美國有着令人羨慕的地位、名譽、金錢等。但是他一聽說自己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便立即決定放棄這裏所擁有的一切回到祖國。這說明錢學森不在乎在美國擁有的一切,在乎的是自己祖國的繁榮昌盛。這之中充滿了錢學森對祖國多麼巨大的的愛國之情啊!

紀念館中的影視還講述到:錢學森準備回國,美國人不同意,將他關在小島上,他不屈服,堅持跟他們鬥爭了五年終於回到了祖國。是啊!5年,多麼漫長的五年,多麼殘酷的五年,可是錢學森不管美國人對他怎樣進行迫害,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回到自己親愛的祖國,多麼令人欽佩!

聽着聽着,那首優美的《我的中國心》再次迴盪在我的耳畔……我們新中國的史冊上涌現出多少像錢學森這樣優秀的愛國建設者們而驕傲,有的冒着生命危險在科學領域中奮力探索;有的在受到迫害的同時依然報效祖國,建設祖國;還有的英勇的與金錢、誘惑鬥爭。是他們開創了我們祖國的錦繡前程,我們作爲新時代中華少年,祖國未來的希望,應該繼承老一輩們的那種克服困難的精神,讓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向愛國人士們致敬,祖國在我們所有人心中!

《錢學森》觀後感6

影片講述了錢學森從歸國受阻並在美國遭受迫害,到歷盡千辛萬苦排除阻撓回到祖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兩彈一星”的偉大事業中,帶領着廣大羣衆最終實現中國科技飛躍的感人事蹟。

影片開始,便講述了錢學森在美國因爲對美國高科技軍事科研的傑出貢獻而擁有優越的地位和生活條件,受到上級社會的認可與尊敬。但舒適的環境並沒有磨平他心中當初立下的學成之後報效國家的誓言與理想,美國軍方的危言聳聽沒有使他退縮,錢學森毅然決然地登上駛向祖國的飛機,從一窮二白開始,踐行祖國強大的夢想。雖然回國後,錢學森只能身着樸素的軍裝和中山裝,住在簡單窄小的瓦房裏,在和美國有着天壤之別的環境下生活,但是他沒有怨言,沒有後悔,而是煥發出極大地工作熱情和創造力,用頭腦中抵過五個師的知識與思考,使中國實現了“兩彈一星”這個本來遙不可及的夢想,使中國人挺直了腰板,提高了外交場合上說話的分量,不受西方列強言辭上的威脅。這纔是拳拳的赤子之心,這纔是報效祖國的有力證明!因爲志在強國,所以錢學森敢爲他人所不爲,放棄安逸的生活回到祖國的懷抱;因爲心中有“外國人能做,中國人也行”的信念,所以錢學森日夜兼程地工作,將知識無私地傳授給學生;也正是因爲這些雖不是從名牌大學畢業,卻有着願爲祖國的繁榮富強奉獻終身的理想的技術人員,中國才實現了科技的騰飛,實現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

看完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錢老誠摯的愛國情懷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所感動,也被他聰明的才智和冷靜的頭腦所折服。在錢學森心裏“國爲重,家爲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錢老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是偉大的人民科學家。錢學森把建設祖國作爲他的責任,而我也有自己的責任,對他人負責更要對自己負責,未來只能由自己來創造,機會只能由自己來把握,我努力我無悔!

《錢學森》觀後感7

愛國,看完電影《錢學森》,這個詞至今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電影《錢學森》講述了從錢學森歸國受阻,在美國遭受盡迫害開始,新中國領導人營救錢學森,再到他歷盡千辛回到祖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兩彈一星”偉大事業中的感人故事。在人們的心目中,正因“兩彈一星”事業的神祕性,錢學森的形象是高大的,宏偉的,近乎神的,而這部影片,卻賦予了錢學森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靜,耀眼,淡然,無私,坦蕩,純粹。更重要的是,是他完美的詮釋了“愛國”兩個字的深刻含義。

影片中的錢學森有兩個色彩鮮明的比較:回國前,由於錢學森對美國高科技軍事科研的貢獻和學術地位,一家人生活過的十分優越,設備一流的實驗室,漂亮的別墅,汽車……他家裏的'社交聚會,美國軍、政、商界人士均爲座上常客,回國後的錢學森,除了一身樸素的軍裝,就是身着藍色中山裝,與普通工作人員毫無二致,他住的房子簡單窄小,和美國的生活環境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什麼是愛國主義?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愛國主義!放下步步高昇的事業、放下優越的生活環境,回到祖**親的懷抱,從一窮二白開始,踐行祖國強大的夢想,這纔是拳拳的赤子之心,這纔是報效國家的有力證明,正因,Inmycountry,Icandoeverything。

影片《錢學森》對我們來說是精神的洗禮,我們深深的被錢老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感動,從中獲得了真真實實的精神力量。在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會面臨選取的難題。對於錢學森來說,祖國和人民,永遠是他選取時的唯一標準。愛國情懷,是支持他度過難關,取得輝煌成就的源泉。

在當今社會信仰缺失的,大環境下,我們需要錢學森式的愛國者。關注錢學森,思考錢學森,才能讓我們明白什麼是愛國,求實,奉獻的良好風氣。這天的中國。走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像錢學森那樣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和部門利益之上的人,和諧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錢學森永遠離我們而走了。但他的愛國精神將傳承千古,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國人無畏前行。

《錢學森》觀後感8

1935年,他18歲,留學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畢業後,1945年,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副教授。經過他的努力和天生的聰慧,在學術上超過了他的老師馮·卡門。並與他的導師馮·卡門參與了當時美國絕密的“曼哈頓工程”——導彈核武器的研製開發工作。此時他想起自己的祖國——中國,他來美國之前就有一個心願:完成學業,報效祖國!而美國阻攔他回國,因爲美國海軍部次長曾惡狠狠地說:“他知道所有美國導彈工程的核心機密,一個他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傢伙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經過一番波折,他終於如願以償的回到了祖國。他與中國人民共同努力,創造了東風1號,東風2號。雖然東風2號沒有成功,失敗了。但他還依然努力,後來終於完成了兩彈一星。他,就是——錢學森!

看完電影后,我便進入了深思。錢學森他爲什麼放棄美國那麼優越的條件,回到當時生活條件並不太好的中國。我相信,如果問他這個問題,他肯定會說:“因爲這是我的祖國,我不想要在別的國家過一輩子,因爲那不是我的祖國!”他當時準備建造東風一號的時候,因爲中國當時並沒有所謂的零件工廠,而一個發動機就需要四千五百多個零件,這個樣子根本造不了東風一號。

困難不僅僅只有一個。在錢學森向各大書記介紹東風一號的構造和一些相關的公式。書記們說說懂了,其實他們都沒有懂。因爲錢學森太聰明瞭,因爲他寫出的算式很少有人能看懂。當時錢學森的學生也不懂,要求他講解一下,錢學森並沒有講解。因爲他認爲,這是在浪費時間。而那些書記們不懂,錢學森就再給他們講解一遍。外國人不懂他不管,但中國人不懂,這可不行,他必須再講解一遍。

錢學森心裏只有祖國,是對祖國的熱愛,讓他克服了種種困難。也正是這一種愛國情,才讓他放棄美國優越的生活,回到自己的祖國。在他心中是中國人的自豪感和強烈的自尊心支撐着他去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完成了祖國交給他的任務。這份偉大的愛國情深深地打動着我。雖然錢學森已經離開我們,但是他這種高貴的愛國品質以及對科學的執着的追求精神會在中國人的心中傳承下去!最爲一個國小生,我要努力學習,爲祖國做貢獻。

《錢學森》觀後感9

有的時候,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有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感動,有的時候我們銘記感動,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到感動身邊的人。當觀看了《2007年感動中國頒獎大會》之後,又一次感動,又一次流淚,又一次笑容,平凡的人成就了平凡的事,偉大中散發出人性最美的光輝,撞擊我的視聽,沉澱在靈魂的大海。

隨着激昂的樂曲,錢學森老人的音容展現在我們眼前,97歲的高齡,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洗禮,歲月可以在他的臉上刻下痕跡,但是智慧和果敢讓他的生命之樹常青。正如他的頒獎詞所說“在他心裏,國爲重,家爲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這就是200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錢學森一生的光榮寫照。

當我們回想起2007年我國的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託着炙熱的尾巴離開了大氣層的時候。中國人民沸騰起來了。從此嫦娥不再寂寞,驕傲在中國人的心中盪漾。錢學森——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感動着億萬人民。

50多年前,27歲時錢學森的獲得了博士學位,但他放棄了美國優越的待遇,冒着重重危險回到了祖國的擁抱中。他說了一句話:“我很高興能回到自己的國家,今後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短短五十字,卻在字裏行間中溢出一種無比強烈的愛國之心。

當他獲知自己成爲了感動中國的人物時,他卻說:“不敢當。”

此時此刻我們感動的不是他的才學,不是他的貢獻,而是他對祖國的熾熱的心。感動之餘,我們應該覺悟,中國正是需要這樣的愛國人士,對待名利淡於白紙,把自己的畢生無私奉獻的人,是他們感動了我們,改變了中國。我們收穫了感動,更學會了成長,學會了大家風範。

感動是什麼,是一次愛心的援助,一個善意的微笑,一次友好的謙讓……你會發現,貫通今古,五洲四海無不充滿感動。只要我們用心體會,便能發現其中的真諦。

《錢學森》觀後感10

今天,老師要我們寫一篇電影的觀後感,我想來想去,我一直被一個人的故事感動着。他,是我國導彈、火箭以及航天事業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們心目中的“科學聖人”,他就是爲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奮鬥終生的偉大科學家——錢學森。

他的一生充滿神祕和傳奇,雖然我看的不太懂,但看我看到錢學森的愛國之心、堅定信念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還是感動了我,特別是看到他在沙漠戈壁裏的畫面,那風吹起的沙子,連對面的人都看不見,看到那時侯的生活的艱苦,再想想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我們是多麼的幸福,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錢學森的身上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的奉獻精神,他的民族氣節,他的堅強毅力,他的艱苦樸素,想想我們現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是多麼幸福,跟那時的錢學深爺爺相比,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還有他對父母老師的彬彬有禮,有力地顯示了他的品格,情操,令人景仰。看完了這部電影之後,作爲愛國主義典範的錢學森,愛國主義是貫穿他整個生命的主旋律,作爲一名國小生我的任務只有好好學習,將來作爲有用的人報效祖國,錢學深爺爺在經歷了長達五年的囚禁之後,終於踏上了祖國的熱土,這位享有國際威望的大科學家,以一個普通的科學工作者的姿態,穿行在風沙彌漫的西北荒漠,默默地爲祖國做着貢獻,爲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錢學森爺爺的業績對於我一個普通國小生來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愛國,就是要努的好好學習,奮發向上,爲我們的祖國的將來貢獻一點微薄的力量。錢學深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示了一位科學家的創新的力量。不僅爲中國人的科學創造留下閃光足跡,對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也作出重要貢獻,這就是科學的力量和科學家的價值。進入新時代的今天,一個國家和民族真正實現崛起,主要表現在文明創造,反映在科技發展上。一個偉大的民族只有爲人類文明提供了大量創新成果,方可證明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正在崛起的當代中國,弘揚錢學森的科學創新精神,對於引領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走向極其重要。而對於我們新一代的國小生來講,我們的學習可能沒有什麼高科技,但是我們也一樣要好好學習,才能更好的爲國家和人民服務。

《錢學森》觀後感11

錢學森,錢學森,1911年12月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從1923年進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開始,他就立下了要用所學的科技知識報效國家志向。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機車製造專業,後來,受到淞滬抗戰中中國軍隊航空力量太弱的刺激,他決心改變自己的專業方向,努力掌握飛機制造的尖端技術。

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的“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訂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學等。

錢學森是舉世公認的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工程控制論的創始人,是20世紀應用數學和應用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被稱爲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他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著有《工程控制論》、《論系統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錢學森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小羅克韋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在畢生實踐着科學報國信念的奮鬥歷程中,錢學森淡泊名利,人品高潔,充分展現出一位科學大師的高尚風範。他說:“我作爲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要爲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後對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滿意的話,那纔是對我最高的獎賞。”

2009年10月31日,這位被譽爲人民科學家的科學巨擘走完98年的人生歷程,溘然長逝。

他是我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