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信息教育學習心得體會多篇

信息教育學習心得體會多篇

信息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1

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掌握教育教學技術,而且還要掌握信息技術,要把二者有機的整合在一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促進教育現代化。通過這次計算機中級培訓,我收穫很多:

1、在教學中以主題單元的方式進行教學,它有許多優勢:如教案、學案更詳細、更全面也更精細化,能夠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能夠全方位地培養學生查找資料、合作學習、自評與他評等能力;更能把握整個教材的脈絡,讓教師和學生掌握整體的知識結構和分佈,更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整合。

2、在研究性學習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應該貫穿在整個活動的各個環節。如:首先分組,自主分配,在小組活動中,提示學生要合理分工,團結協作;在選定了活動主題之後,指導學生制定一個可行的研究方案;在學生研究遇到困難的時候,啓發學生多思考,平時遇到問題是怎麼解決的?教師的每一步指導都應體現能力的培養和方法的滲透。

3、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多元教學評價,這能夠使我們更多的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

4、學會了新的教學軟件思維導圖簡單操作,學會了網頁製作,會利用它們製作相關的課件,也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

我校去年安裝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電子白板軟件打開的前提下,可在電腦的任意界面上進行板書;各種標準的和非標準的圖形隨意畫,顏色、粗細等均可調節;還有輔助教學工具:幕布、聚光燈、放大鏡、照像機、圖形編輯、電子詞典、手寫識別、測量工具等等,不同學科、不同年級均可用得到,這些教學工具完全是爲了使課堂教學變得的有趣味和生動而製作的,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效果,也能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信息技術在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輔助教學,比如展示更多的學習材料、促進學生討論和作品分享。但技術的運用不能佔用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所以應該設計高質量的引導問題,因爲高質量的引導問題,能提高課堂實效性,使學生進行有效的深度思維。應該合理使用信息技術,不應該只關注技術工具,而忽略了學習內容本身。由於探究活動安排不合理使得課堂時間不夠用。最好將收集資料的過程在課前完成。探究解決新問題。實實在在的教學不是隻注重課堂熱鬧,教師應深入專研,注重課堂實效。

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讓我充分體會到了理論學習與課堂實踐要緊密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可以實現教與學的最優化組合,但不能誇大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教學中應用要適當和適度。上課準備一定要充分,還要有嫺熟的操作技術,課時安排的要合理,設計過程要用心,只有把信息技術與課堂有效整合起來,才能使課堂更優化。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要有利於縮短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

信息技術與學科之間的整合,給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營造最理想的教學環境。

短短的幾年隨着信息化媒體的高速發展,讓我見證了信息化給教育帶來的便捷。比如,利用多媒體平臺可以非常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學內容,像英語課上我們可以提供更加生動的場景進行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極大地改變了學校與家庭的關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校與家庭不受時空限制,聯繫更加緊密了。藉助校訊通,家長可以輕鬆地獲取孩子到校、離校時間,收到老師佈置的作業、學校的通知,及時得知學生學業情況,如此等等。教師可以非常方便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並對評價結果進行可視化處理。校訊通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家校聯繫方式,還改變了教師間的交流方式。學校的通知等可以快速地發到每一位老師的手機裏。

藉助管理軟件,可以對校園廣播進行自動化管理,既提高了準確性,又省時省力。若能跟網絡連接,則可以根據天氣自動選擇播音策略(比如下雨天,停止播放進場曲)。這要在十幾年、二十年前是無法想象的。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給教育帶來的革命性變化是不勝枚舉的,這也得益於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以及國家對教育的投入。我想,將來,信息技術會更加廣泛地應用於教育,有一天可以用自動化的評價平臺來代替人爲的傳統的紙質評價;甚至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配置優秀的教學資源,解決目前的擇校問題。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視頻與優秀教師進行教學互動,等等。

對於我校而言,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還沒建設學校網站,沒有辦公系統,還沒有真正實現無紙化辦公。當然,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過度依賴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教學上對多媒體的過度依賴往往會使傳統的優秀的教學方式散失。因此,我覺得,信息技術始終是一種工具,一種爲教育服務的工具。我們應該合乎適宜地使用它,且最終的目標是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信息技術理論,不斷研討,反覆琢磨,真正學會信息技術和教學的有機整合!

信息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2

通過對《中國小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解讀》學習和郭紹青教授的詳細講解,讓我對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也對自己後一階段的任務有了較爲清晰的認識,現把我對《中國小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的理解和體會簡單小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修養是工作完成的基礎

首先,瞭解了能力標準和能力培訓課程標準的制定背景及依據,瞭解了能力培訓課程標準的內容框架,明確了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與能力標準之間的對應關係。 其次,對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和“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提出的不同要求,形成了三個課程系列,構成了培訓課程框架。瞭解了四類課程主題相對應的能力要求,知道了依據四類課程主題開發的具體培訓課程。

第三,瞭解瞭如何設計課程,形成課程體系。瞭解瞭如何有效地進行課程的開發。

第四,瞭解了開展教師培訓活動的要點。

第五,瞭解了開展教師培訓活動的要點。知道了當培訓機構爲教師提供了課程“超市”之後,就要進入課程實施階段,即開展教師培訓活動。這些都對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大數據時代”、“雲課堂”、“翻轉課堂”、“微課”、“微課堂”、“飢餓教學法”等等無一不衝斥着整個腦海,不由笑曰“我們被洗腦了”。從培訓前的不知到知,從聽說到了解,我對此次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較爲深刻的認識,也瞭解了自己在接下來的任務和需求。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和培訓我瞭解到作爲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能熟練運用信息工具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和運用。而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我們不斷地進行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就不能成爲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二、豐富的專業知識是提升工程完成的前提

通過聆聽郭紹青教授的《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及《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解讀,使我充分認識到作爲一名現代社會老師,首先要具備基本的信息素養,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信息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深刻的認識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麼是教育信息化發的發展情況,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掌握了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件的基本應用。

三、堅持不懈是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後繼發展的保證

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項長遠的工程,它並不應該在短期內就結束,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更新出現,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堅持不懈地主動學習、瞭解和掌握新技術、新知識,並不斷地運用於自己的教育教學之中,方纔能真正轉變觀念,提升教學方法與教學質量,從而讓自己“懶”下來。

信息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3

暑假期間,我在教師進修學校參加了教育信息化應用能力培訓。雖然培訓的時間不長,但培訓老師認真負責的講解,讓我收穫頗多。通過這次培訓,我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進一步有了提高,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地去學習當今最新的信息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教與學的活動中去。

這次進修學校爲教師學習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對於我來說,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遇到問題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打開眼界,不斷交流信息技術的過程。在學習和使用各種軟件製作課件的時候,我遇到了一些問題,遇到問題首先我就自己先琢磨,每個軟件的功能都很多,我們學會的可能只是這些功能中的一部分,有好多功能需要靠自己嘗試、研究和實踐。當然也有好多問題自己解決不了,我就虛心請教別的老師。因此,我掌握了許多有用的技術。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爲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育技術的有效運用,是要在先進的教育思想、理論指導下合理地選擇有形技術,將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合理地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爲我們的課堂增添情趣,爲我們的教育教學有一個良好的結果奠定基礎。對多媒體技術的綜合運用以及熟練、恰當地運用,顯得尤其重要。否則,反而使課堂變得高耗低效,得不償失。在過去的教育教學中,有時我會覺得製作課件比較麻煩,所以並沒有將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教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但隨着有效課堂地不斷實踐研究,信息技術地不斷髮展,我不得不承認信息化應用教學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因此,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方面的技巧和方法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去學習、積累與發展。

總而言之,這是一次有效的培訓。在未來的工作中,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到教育教學中去,讓我的教育對象能夠更容易地掌握知識,服務社會。

信息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4

7月18號至7月23號我參加了江蘇省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班,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不應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感受到做爲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與全省同行們的交流更是開闊了我的視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說這樣五天的培訓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匪淺,深受啓迪。

1、提升視野,感受到信息化教學的魅力

隨着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課堂,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通過變革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習者發展適應信息時代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養,並逐步探索新型信息化教學模式,以適應這種新的變化和挑戰。

開班儀式上,省職教所馬所長除了給我們明確了組織此次培訓班的目的和要求,他說“這次的培訓不能像溫水煮青蛙,而是希望能給我們大家一個刺激”。我在聽完了劉大君等老師的成果演示後,我想馬所長的目的是達到了。那些優秀的作品提升了我的視野,感覺到先進的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上的巨大魅力,我憧憬未來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更激發了我深入鑽研信息技術的信心和決心。以前我以爲信息化技術只是做做課件,甚至認爲信息化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在聽了錢東東院長的一席話後,我瞭解了信息化是個內涵豐富的領域,它不僅僅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它應該是每個老師要去努力的方向,利用信息技術服務於教學,達到資源網絡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協助化、情景虛擬化、媒體數字化。

2、更新觀念,體驗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知識創新教學

培訓的第二天,張義兵老師給我做了《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知識創新教學》講座,他給我們提出了職業教育需要創新教育的觀念。他以知識論壇爲例給我們介紹了創新知識教學,知識論壇是以觀點爲中心的,而傳統的建構主義則是以活動爲中心的。傳統教學重在傳授,以教材、教師、課堂爲中心,以教代學,教給知識重結論,輕過程,缺少教與學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使教學過程難以成爲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傳統教學重經驗、輕創新,教師憑經驗教學,形成思維、行爲定勢,缺乏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研究、創新。傳統教學還具有封閉性,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教學創新所要體現的就是要變傳授式教學爲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爲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爲開放性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爲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我們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助於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把豐富多彩的視頻、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某些問題的設置,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選擇合適的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大我們的課容量,節約時間。如果沒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單純靠粉筆、黑板等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跟不上現代化教學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育水平對教師來說勢在必行。可以說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

3、網絡學習,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幾位專家都提到了網絡學習,這一點我頗有感想,網絡學習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有他不可替代的特點,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網絡學習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質量,經濟發展狀況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影響教育的規模,一般地,教育受經濟的影響是從二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從教育設施上,教育技術和設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從教育的規模上,麥克風和音響可以讓幾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課。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網絡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力因素(教師)被網絡所替代,並不意味着教師作用是多餘的,相反,作爲指導者的教師或設備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網絡學習可以自我決定學習時間和地點,這種學習方式下是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爲學員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通過網上課件自由回家抽時間進行網絡學習。

網絡學習還可以按需學習,網絡學習最大的特點是學生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網絡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生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

4、良好的信息素養,教師必須具備。

在此次培訓中,有位專家給我們介紹了國外的信息化技術案例,讓我看到了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最後一個講座上陸經理爲我們介紹了教學設計開發工具,我這軟件對於我們進行信息化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到教育教學工作的艱鉅。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信息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成爲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5、不同地域同行的交流,瞭解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這次的培訓不僅僅爲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機會,也爲我們提供了與全省同行交流討論的機會。在交流中我看到了我校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比如我校的實訓實驗條件較好,校領導比較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發現了各地的差異和我校的不足。

本次信息技術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時間,但是通過這五天聽報告,團隊合作討論信息化教學設計,上網交流感悟或每天寫心得,使我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一改過去的“多媒體可有可無”的落後思想,而要積極採用信息技術與我所教的學科進行整合,相信這些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證。這次培訓是我信息化教學的一個新的開始,培訓給我的更多的是一種理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去學習給你更多的信息化教育技術,用信息化技術來服務我的教學,提升我的教育教學質量。

信息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篇5

轉眼間,爲期14天的教育信息化培訓快結束了,回顧這些天的學習生活,我深感自己與當今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的差距,也深刻的認識到了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可發揮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深刻的認識到了只有不斷的學習,接受新理念、新技術、新事物,學會並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才能跟上現代教育的步伐。回顧這14天的學習生活歷程,我們忙碌着,卻充實着;我們勞累着,卻快樂着。

這些天的培訓,主要學習了信息化教學資源微課製作資源的收集與處理;多媒體資源的信息檢索、獲取與處理;錄屏式微課的設計與製作、格式工廠;圖形圖像、音視頻素材的收集與處理;彩視的製作等。另外,還到南莊三中和平洲三中聽了兩節科,在南莊三中老師的課上,感受到了全新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而平洲三中的講評練“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都使我豁然開朗。下面就談談我在這次培訓中的心得體會:

1、更新了觀念

通過培訓,我瞭解了更多的教育教學理論、教學觀念,拓寬了思路,對新課程的認識與實踐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對自身的素質提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2、提高了能力

通過培訓我在多媒體有效運用方面有了較大進步。本次培訓不僅僅在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知識,還增加了學員的.上機實戰操作訓練,我學會了如何快速的在網上檢索資料、cs的製作、小影、彩視、易企秀的製作等。更好地使用各種軟件來支撐教學,可以輕鬆構建自己的微課教學過程、編寫學案。

3、開闊了視野

培訓其間隨同班級到南莊三中和平洲三中進行聽課學習,兩所學校的翻“轉課堂”和“練評講”的教學方式是信息化教學時代的代表。培訓讓我認識了很多教育中值得學習的榜樣,開闊了視野,同時爲今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活到老,學到老。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地認認識了:只有緊跟信息化教育的步伐,才能不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5、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不能解決的問題,只要放在百度上搜一搜,查一查,都能迎刃而解。就像來這裏培訓聽到老師們說得最多的兩句話一樣“內事不解問百度,外事不解問goole”,“知之爲知之,不知goole知"。

以上就是我此次培訓的一點感悟,雖然還有許多知識沒有完全消化,有待於以後繼續加強學習、領會體悟,但通過這次學習、培訓和交流,信息化這股撲面而來的教育清風,使我更加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