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懺悔錄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學習懺悔錄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觀看懺悔錄心得體會 篇一

今天當我讀到盧梭的這句話,仍然激動不已。他說:當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寫成什麼樣的人:當時我是卑鄙齷齪的,就寫我的卑鄙齷齪;當時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寫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萬能的上帝啊!我的內心完全暴露出來了,和你親自看到的完全一樣,請你把那無數的衆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爲我的種。種墮落而嘆息,讓他們爲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 。 這一段話像極了耶穌對惡意誹謗一個妓女的法力賽人說的話一樣:你們當中誰若沒犯過罪,就可以打她。結果,衆人一個個丟下石頭,低首離去。

在《懺悔錄》中,奧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實的生平。尤其是書中對耶和華的信仰,是那麼的執着。對於我這種無神論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們是怎麼從無信仰到執着信仰的。在《懺悔錄》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會了自然的規律,就破壞了我們和自然之間應有的關係。”這裏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規律,不能破壞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實這也暗示我們,孩子出生到社會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產物,作爲成年人,我們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強迫他改變他自身帶出來的本性。

這對於幼師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兒園,總是擔心幼兒不聽話,調皮,導致安全出現問題,於是作爲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允許他們做這個,不允許他們玩那個,其實他們只所以調皮,那是因爲他們好奇心的本性而導致的,我們一致的壓迫會不會改變孩子們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書中,他沒有隱瞞也沒有誇耀,沒有焦躁也沒有自卑。我們常說世上沒有後悔藥,我們也常常受人告誡和告誡人:後果自負。也許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錯再錯過來的。

學習懺悔錄心得體會 篇二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說的真是一點不錯。一本好書就可以讓人明白很多的道理。一本好書可以讓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讀完一本好書就會讓人豁然開朗。是書讓人類走上了進步的階梯,有了今天這欣欣向榮的世界。書這無聲的預言家,預知着未來,預知着中國的夢。讀後感欄目爲您提供最新的讀後感範本,讓您快速寫好讀後感。本欄目包含中外名著讀後感範文以及最新的優秀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盧梭的《懺悔錄》這本五十五萬字的自傳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盧梭想要通過對自己一生的回顧闡明一個事實,即他在自序中所說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偉大高尚,思想是否豐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開始,盧梭就大聲宣稱:“我深知自己的內心,也瞭解別人。我生來便和我所見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個生來像我這樣的人。雖然我不比別人好,至少和他們不一樣。”他對於自己“與衆不同”的認識是正確的。

應該是離大革命前的法國太遙遠了,不瞭解其歷史面貌和社會階層,讀這本書沒有多少帶入感。《懺悔錄》的上下兩部,我完全可以當成兩部不同的書,上部要稍微有趣一些,講述了盧梭從一個鐘錶匠的兒子,到流浪漢,四處尋求貴族保護和生計,後受華倫夫人的庇護。讀到其中一些遊歷四方、接觸各階層人士的經歷令人興奮。但深受後現代文學藝術影響的人對其中的文學意味實在沒什麼興趣,事實上,爲了敘述上的平均,盧梭壓縮了其優雅的文筆,或者文字中那種遙遠的貴族腔調和我的氣質沒什麼共同之處,讀起來沒勁兒。還有描寫自己對華倫夫人的俄狄浦斯情結,充沛的情慾,情感太過氾濫。

下半部分出現的衆多例如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等思想泰斗,但由於是自傳,盧梭只是依據自身立場判斷他人。並且站在他的高度上,他筆下的這些人物似乎也沒有複雜的人性。甚至也沒有進行什麼描寫,基本上是事件的記錄,所以漢譯本中要是去掉書信往來的附件,是太大的損失。與百科全書派的決裂。盧梭反覆講述着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產生芥蒂的事件經過。但整個讀完還是能感覺到他們本質還存在着重大原則的分歧。

第一次見到一個作者在書裏流了這麼多的淚水,爲他遇見的每個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綿長而傷感的眼淚,盧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時驚人的。至少在二十五歲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數人沒有什麼區別,但情商遠遠低於常人,不知道着算不算書裏的缺點,對於華倫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對於自己與她的情慾,盧梭不吝筆墨。讀的人頭暈目眩,他還是有一簍子情感要抒發,在與百科全書學派決裂後,他也幾乎與所有的貴族保護人和社交圈子決裂,對此他的懺悔往往是“因爲我有一顆水晶般的心”之類的話,有點不痛不癢,我總覺得盧梭本人也難辭其咎,即使他寫了懺悔錄這樣的大作,也不意味着他的懺悔是完全真實的,他以爲他做到了這一點,但還是很難說服我。

譬如與狄德羅決裂的起因僅僅是因爲狄德羅新書裏有一句話貌似影射了隱士生活的不正確,冒犯了正在退隱廬隱居的他。盧梭爲此在書中開始了對狄德羅的批評。直至後來徹底決裂,提到退隱廬,是由盧梭的另一位保護人埃皮奈夫人送給他的,當然到後來,跟這位夫人,他也因爲些瑣事絕交了,盧梭在退隱廬前後的生活極爲重要,奠定了一個最偉大思想家的基礎,他在這裏寫出了《愛彌兒或論教育》《社會經濟學》和《感性倫理學》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論科學和文藝》《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

而他自己與泰蕾茲所生的五個孩子,卻被不願意承擔撫養義務的他分別送進了療養院,並且他對此事的懺悔(如果算有的話),一筆帶過,“既然是時髦的做法”“沒見過面得孩子談不上父愛”。對於泰雷茲,他也一直認爲根本沒有愛情,並且有一段冗長而詭異的自我解釋,實在讓人看不下去。與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決裂,好像也與盧梭的喜歡誅心和自尊心過強的性格有關。這或許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許只是一個無私追求公理和正義的偉大靈魂的自私一面。通過懺悔錄評價盧梭的爲人意義不大,因爲他有一個觀點我很贊同,大致意思是對於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己就好了。

學習懺悔錄心得體會 篇三

作爲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學習和參考的典範,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後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於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爲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讀後感資料,希望大家在這裏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近來我又讀了一遍法國啓蒙作家盧梭的《懺悔錄》(陳筱卿譯,譯林出版社,1994年版)。

上下兩卷共十二章,中譯本634頁,洋洋五十餘萬字,一口氣讀下來,看得我倆眼朦朧。隨着盧梭敘述的文字河流,我又一次漂進了他豐富而傳奇的心靈之海,不由自主地陷入思想與情感的漩渦裏,拜倒在上帝的腳下,發出深沉的喟嘆——懺悔吧!

當我讀到盧梭的這句話,如故衝動不已。他說:當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寫成什麼樣的人,當時我是文雅齷齪的,就寫我的文雅齷齪;當時我是仁慈淘氣、道德崇高的就寫我的仁慈淘氣和道德崇高。全能的上帝啊!我的內心純粹表披露來了,和你親身看到的純粹1樣,請你把那無數的衆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爲我的種種犯錯而呻吟,讓他們爲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而後,讓他們每1個人在您的寶座後背,異樣樸拙地流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對您說:“我比這個人好!” 。

這1段話像極了耶穌對歹意誹謗1個妓女的法力賽人說的話1樣:你們當中誰若沒犯過罪,即也許打她。結果,衆人1個個丟下石頭,低首拜別。 盧梭的爲人歷來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變,激情奔放而又非常癡鈍,大悲大喜咄咄逼人,不夠自制力。正是這些彼此鬥嘴的本色讓他更像1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然則也活得隨便,他孤高然則也卑微,他坦誠然則也有戳穿。

在自傳裏,盧梭懺悔了1個年輕時犯的舛錯。有1次他偷了主人家1顆珍貴的鈕釦,把變亂賴在1個他喜歡的小使女身上,是以使誰人無辜的使女承受了恥辱。因爲盧梭的“自暴隱私”,1些過後的哲學家包括羅素以至認爲盧梭根蒂談不上是個哲家。而我卻認爲盧梭波及了哲學的本質題目-他首先用自己爲解剖標本,對人性做了1次粗淺的尋找。從氣質上講,羅素與這些人是兩類人,他對於浪漫主義感情歷來不認爲然。實在羅素本人也不是1個岑寂的書齋學者,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3番5次鬧離婚,不會倡導性監禁,不會反宗教,不會被當局制止講學,不會信賴社會主義,不會列入反戰運動以至弄到要下獄。感情是每個人都有的,羅素也認爲感情與理智比較是促進歷史的1種更首要的實力。盧梭是法國第1個最大膽的布衣思維家。他出身貧寒,年輕時期耐久處於奴僕位置。羅素如許的貴族後代誠然不會去偷鈕釦,羅素的子弟誠然也不用進孤兒院。盧梭跟1個位置高貴的女婢結婚,這也被羅素拿來進行了1番精力分析,寄義是盧梭只有在下賤的姑娘撲面才幹得到1種純粹的自信。我對羅素1向敬仰,但這1次我感受羅素髮言不免厚道了1點。在法國大革命前,逆向品級的婚姻是不被准許的,他與華倫夫人的關連弗成能爲當時的婚姻制度應允。

讀懺悔錄心得體會 篇四

不得不說懺悔錄是一片相當長的書。看到後面的確對我來說算是有點枯燥。不過本着有始有終的原則,我還是耐着性子將整本書看完了。由於從開始到結束相隔的時間較長,所以書中的很多內容都快忘記了。就只能大概說一說我能記得住且有感悟的地方吧。

盧梭的確是一個浪漫,多情,敏感,正義,善良的人啊。這些地方在很多方面都體現出來了。對於善良,有一點我印象特別深刻,就是他說他並不會怨恨或者嫉妒(記不太清楚了==)別人,他說他天生就不知道怨恨或者嫉妒是什麼,所以從來不知道怨恨或者嫉妒的感覺是什麼。我還是讓我覺得這樣的人未免也太善良單純了。

盧梭在中年時期喜歡上了烏德托夫人。從書中描述可以看出,那種感情是多麼的強烈和熾熱。但也充滿了理智。那種光輝燦爛的美德抑制他越界。那種愛是多麼的純潔和高尚。他不會因爲一時的衝動而去毀了這美好的一切。而且盧梭對於美好的人大部分是更願意對其欣賞熱愛,而不是佔有,因爲他怕這樣會破壞掉這種美好。不得不說,我很欣賞他這一點。也想到自己因爲衝動做過的錯事與蠢事,不得不爲此而感到慚愧和懺悔。我也經歷了相當大的痛苦。我也感覺到,經歷過痛苦,人的確是會成長的。

還有盧梭不把它的寫作當成賺錢的工具這一點也是讓人覺得佩服。因爲他覺得爲了錢而寫作會損耗他的靈感,以後就寫不出好的東西來。在這個利益至上的社會,很少能找出這一類追求真理追求美,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金錢的人了吧。

對於盧梭喜歡安靜的鄉村生活。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他在書中裏面說過,大致意思就是,他努力的一切都是爲了能過上愉快的鄉村生活。話說古代的聖賢還都是嚮往這一類的生活。遠離了浮華,淡淡的平靜,其實才是真正的快樂啊。三毛曾說過:“真正的快樂,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觀的來說,它是細水長流,碧海無波,在芸芸衆生裏做一個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剎間的喜悅,那麼我們即使不死,也在天堂裏了。”其實中心思想都是挺相近的。包括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也是如此,不過,我覺得《人生的智慧》的價值觀會偏得更消極一些吧。我以前也是會幻想那種精彩刺激生活,覺得自己生活的太平淡太沒有意思。當我真正進入到那種生活的時候,我才知道,我的心有多麼的累,多麼的不快樂,甚至給我帶來了好多的痛苦。當那一切結束,我又回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平凡的生活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真的想要的喜歡的還是這樣的生活。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大概就是這樣了吧。而且經歷了痛苦,也把我愛幻想,浮躁的心醫治好了。終於可以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生活了吧。

就這本懺悔錄來說,盧梭真的是很坦率的一個人。公正客觀,訴說一個本真的自己,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或許哪天我也該寫個“懺悔錄”來檢討一下自己。深挖自己的內心,好好的認識自己,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成長呢?

讀懺悔錄心得體會 篇五

第一次讀盧梭的《懺悔錄》,當時對許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覺得這麼偉大的一個人物,怎麼會騙人、調戲婦女、偷東西……偉人應該是“完人”,沒有一點暇癖。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當我第二次重讀《懺悔錄》時,才感到敢於赤裸裸地公開披露自己的隱私、揭示自己傷疤的盧梭,纔是人格意義上的人,值得讓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國當代的傳記文學創作,是否應該學一點盧梭的精神呢!

現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書店裏還是大街小巷的書攤上到處是各種名人的傳記。然而,翻開一本本書,從頭到尾,通篇都是過五關、斬六將,而看不到他(她)走麥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說成一朵花,把別人說成豆腐渣,藉機擡高自己,爲自己樹碑立傳。總之,不是他(她)實際的那樣,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樣。其實寫自傳的不管是自己寫還是請別人寫,真正寫出自己的成長變化,犯過什麼過失,倒是對世人有益。

其實學一點盧梭的精神,並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樣拿自己那點隱私來吸引讀者。更多的應該是對讀者、爲後人有教益的功過是非、經驗教訓。一個人在幾十年的經歷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難說是筆直的,一點彎度也沒有。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問題是看你有沒有盧梭的那種自我剖析的覺悟。周總理生前曾說過: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要讓活着的人們都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翻譯者劉思慕在《歌德自傳》譯者新序中說:“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瀝,是《歌德自傳》的第一個特點……”而這些偉大的、著名的人物,敢於披露和承認自己的缺點,並沒有因此而影響自己的威望,後人不是同樣敬重他們嗎?

我和許多的普通人似乎沒有寫自傳出一本書的資格或興趣。不過活着的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寫自己的歷史。因而,在這個文化浮躁的時代,我不合時宜地重讀了《懺悔錄》,發一點愚不可及的感受。

學習懺悔錄心得體會 篇六

爲不斷增強黨員幹部的廉潔自律意識,打造黨風廉政建設良好形象,東盛公司黨委組織學習《懺悔錄》,對全體黨員開展黨風廉政教育。

會上,黨委副書記劉斌就《懺悔錄》中的真實案例,要求大家以史爲鏡,深刻反思自己,從內心深處得到警示,時刻以黨員領導幹部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執行廉潔自律規定,防微杜漸,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特別是身處重要崗位的幹部,更應居安思危,對貪腐時刻保持高度警惕。

學習中我們深刻認識反腐倡廉和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要自覺按照《黨員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以及反對“四風”等相關規定,嚴格約束自己,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從源頭上杜絕違紀違法行爲;領導幹部要提高思想認識,從小事抓起,堅決不觸碰黨員幹部的底線,同時對下屬可能存在的苗頭問題早提醒、早處理,營造良好的風氣。黨員幹部要帶頭思考、帶頭謀劃工作,努力推進各項工作出新、出彩、出成效。

讀懺悔錄心得體會 篇七

現當代文學老師佈置主題演講包括一個內容,就是分析郁達夫的沉淪和盧梭的懺悔錄,老師說讀完懺悔錄精神層次會提升一層。自己於是借來了懺悔錄來看,只看完了上卷,下卷還未看完,有所感,就記下來了。

正如盧梭自己所說,“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這就是我所做的,我的爲人,我以同樣的坦率道出了善惡。我既沒隱藏什麼醜行,也沒添加什麼善舉。”盧梭確實在文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境,非常坦率,可以看出他是很大膽的,他是敢於剖析自己的人,對自己動手術刀。我自己的感覺是,我讀着讀着就感覺其實他不必懺悔,我已原諒他了。

盧梭少時讀書的積累《宗教與帝國史》《名人傳》等,這爲後來打下基礎,文中多處提到書,自己當學徒時,也是爲了擺脫孤獨吧,“除了閱讀,什麼也不再幹了,包括偷竊”,可以看出,讀書有多重要,自己以後會趁大二時間豐富,多讀書,讀好書。偷竊,盧梭沒有掩蓋事實,也透露了一種犯罪心理,“我覺得捱打是對偷竊的一種補償,讓我有權繼續偷。”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畸形,“那我當小偷處置,就是允許我當小偷。”從中,我們也可以瞭解一些犯罪者的心理,他們就是一種破罐子破摔,無所謂的心理。

遇到瓦朗夫人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過我哆哆嗦嗦地遞給她的信”,與其說瓦朗夫人是盧梭的情婦,倒不如說瓦朗夫人是盧梭的半個母親,或者反過來說,盧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盧梭筆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盧梭頂禮膜拜的。即使後來盧梭幾乎被拋棄,他都沒有貶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盧梭從小失去母親,盧梭缺少母愛,在我眼中,或許盧梭把瓦朗夫人當做自己的母親了吧。正是瓦朗夫人彌補了自己心中關於母親的空白,所以盧梭纔會死心塌地吧。

盧梭對父親,對一般人來說,如果對自己不理了,可能更多的是憎惡吧,但盧梭對自己的父親多得是崇敬,“他還是以爲好父親”,這一點是很令人讚賞的,孝,最基本的道德只要沒淪陷,就會還有做人的底線,就是個好人。

在讀這篇著作時,自己發現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是對教會,天主教和新教不瞭解,讀起來有點吃力,自己以後會了解一下西方的宗教。而且說實在的,我搞不懂盧梭到底在懺悔什麼,他像是在寫自傳,人生中誰不犯一些錯誤呢,有的錯誤也是外在的條件造成的,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可以不必那樣地自我懺悔,甚至可以把名字改成盧梭反省錄,甚至回憶錄。不管怎樣說,這種自我反省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我們需要不斷反省自身,完善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