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藝術課程標準2023心得體會多篇

藝術課程標準2023心得體會多篇

藝術課程標準2023心得體會篇1

八月,驕陽似火。在這火熱的日子裏,我參加了國家中國小智慧教育平臺的暑期教師研修活動和縣裏組織的國小音樂教師暑期新課標培訓活動,傾聽了各級專家老師們對《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整體解讀》,不僅收穫了知識,還對新課標充滿着期待。下面,是我對新課標的真情感悟。

一、堅持以美育人,提升學生美的情操。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以落實核心素養爲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藝術活動,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豐富審美體驗,學習和領會中華民族藝術精髓,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瞭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開闊藝術視野。

課堂是我們育人的主陣地,音樂課堂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鑑賞音樂的能力。在音樂體驗中喚起學生愛黨、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並受到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培養學生對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這些教育目標需要教師在以後的課堂中,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來啓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用準確、聲情並茂的範唱去感染學生;用科學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自然地接受音樂的美。

二、重視藝術體驗,激發學生創造力。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藝術感知及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欣賞、表現,創造、聯繫、融合的過程中,形成豐富、健康的審美情趣;強調藝術課程的實踐導向,使學生在以藝術體驗爲核心的多樣化實踐中,提高藝術素養和創造能力。

音樂教育對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發展學生的智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從教育的效果看,音樂能力的培養與智力的發展成正比。實踐證明,音樂才能發展好的學生,往往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反應敏銳,記憶力好,語言表達能力也強。演唱、演奏和欣賞各種題材、體裁、風格的音樂作品,可以擴大音樂視野,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你要鑑賞藝術,那麼,你應當是在藝術上有修養的人。”

想象力是發明創造的一種能力,也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一種能力,而沒有想象力的音樂可以說不是好音樂。音樂中的想象力與思考事物的想象力,在思維方法上是一致的,只是音樂的想象力往往更爲強烈。

同樣,音樂創作和科學創造都是靈感的產物,科學創造更需要靈感。愛因斯坦是開創“相對論”的偉大科學家,他在思考問題時,離不開音樂,碰到難題就去拉拉小提琴或彈彈鋼琴。愛好音樂的偉大科學家豈止愛因斯坦一人?有的科學家自己不會演奏樂器,但當他在實驗與研究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常請別人爲他演奏名曲,以便在音樂欣賞中解決難題。

我國宋代的沈括,明代的朱載堉,既是精通多種學科的科學家,又是聞名後世的音樂家。在我國當代科學家中,李四光、樑思成、華羅庚、錢學森等都是音樂愛好者,有頗深的音樂造詣。許多傑出的科學家之所以喜愛音樂,把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提到很高的地位,絕不是他們對音樂的偏愛,而是他們深感音樂啓發了他們的智慧,培養了科學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突出課程綜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原來的音樂、美術、藝術綜合三門課程“三合一”組成了一門藝術課程,並且加入了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三個學科。此次課標修訂,由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藝術)五個學科共同組成了一門藝術課。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各藝術學科爲主體,加強與其他藝術的融合,重視藝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充分發揮協同育人功能,注重藝術與自然、生活、社會、科技的關聯,汲取豐富的審美教育元素,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在以後的音樂課堂上,欣賞課可以讓學生聽着《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暢想大草原上的牛、羊,是如何在藍天白雲下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用朗誦的形式來表現歌曲的內容,可以用彩筆來描繪草原的美麗景色,也可用戲劇的形式來表現牛兒、羊兒你追我趕在草原上玩耍嬉戲的情景等等。

可以看出,課程綜合對培養青少年的道德品質、陶冶高尚情操,擴大知識領域、發展智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着重要作用。

加強課程標準的學習,強化素養育人的意識,提升新課標的轉化能力,爲打造有質量的音樂課堂做好儲備,這是一線音樂教師的使命與責任。關注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師生關係等各方面逐步轉變教師角色,不斷適應新課標,成爲新課標的有效執行者,唯有這樣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需求,我們的音樂教育才能夠真正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擔負起培養人、塑造人的神聖使命。

通過學習新課標,在今後的教學中將努力改變自己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用最新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刻苦鑽研、勤學苦練、勇於創新,在學生的音樂藝術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堅信,新課標將帶來全新的改變,定會給學生們帶去新的驚喜,帶領我們走向新的征程。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祕爲大家整理的3篇《2022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藝術解讀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啓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更多實用的範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一祕。

藝術課程標準2023心得體會篇2

讀完2022版藝術新課程標準,感受頗深,下面我從以下三方面來說說我的心得:

一、主要變化

一是完善了培養目標。

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要求,結合義務教育性質及課程定位,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方面,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時代新人培養的具體要求。

二是優化了課程設置。

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雙減”政策要求,在保持義務教育階段九年9522總課時數不變的基礎上,調整優化課程設置。將國小原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國中原思想品德整合爲“道德與法治”,進行一體化設計。改革藝術課程設置,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爲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將勞動、信息科技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科學、綜合實踐活動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

三是細化了實施要求。

增加課程標準編制與教材編寫基本要求;明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課程實施職責、制度規範,以及教學改革方向和評價改革重點,對培訓、教科研提出具體要求;健全實施機制,強化監測與督導要求。

(二)關於課程標準

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

各課程標準基於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爲本課程應着力培養的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

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統領,基於核心素養髮展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設計課程內容,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繫,優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

三是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

各課程標準根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徵,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爲教材編寫、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四是增強了指導性。

各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一學一評”一致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不僅明確了“爲什麼教”“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

注重幼小銜接,基於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國小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依據學生從國小到國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合理安排不同學段內容,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瞭解高中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爲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二、課程理念

1、堅持以美育人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以落實核心素養爲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藝術活動,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豐富審美體驗,學習和領會中華民族藝術精髓,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瞭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開闊藝術視野。充分發揮藝術課程在培育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中的重要作用。

2、重視藝術體驗

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藝術感知及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參與藝

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欣賞、表現、創造、聯繫/融合的過程中,形成豐富、健康的審美情趣;強調藝術課程的實踐導向,使學

生在以藝術體驗爲核心的多樣化實踐中,提高藝術素養和創造能力。

3、突出課程綜合

以各藝術學科爲主體,加強與其他藝術的融合;重視藝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充分發揮協同育人功能;注重藝術與自然、生活、社會、科技的關聯,汲取豐富的審美教育元素,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三、設計思路

1、適應學生髮展,分段設計課程

遵循藝術學習規律,體現學生身心發展階段性、連續性的特點,義務教育藝術課程分階段設置:第一階段(1~2年級)以藝術綜合爲主,體現從幼兒園綜合活動到國小分科課程的過渡與銜接;第二階段(3~7年級)以音樂和美術爲主,有機融入姊妹藝術,爲學生掌握較爲全面的藝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奠定基礎;第三階段(8~9年級)開設藝術選項,幫助學生掌握1~2項藝術特長,與高中模塊化教學相銜接。

2、聚焦核心素養,組織課程內容

聚焦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核心素養,圍繞欣賞(欣賞。評述)、表現(造型。表現)、創造(設計。應用)和聯繫/融合(綜合。探索)4類藝術實踐活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遴選和組織課程內容。課程內容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主體,講好中國故事,吸收、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文化成果,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相統一。

3、體現藝術學習特點,優化評價機制

圍繞學生藝術學習實踐性、體驗性、創造性等特點,將學生的課程學習與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評價。明確評價依據,改革創新評價的任務設計、題目命制、評價方式;強調評價的統一要求,重視藝術學習的過程性、基礎性考覈與評價;尊重學生藝術學習的選擇性,以學定考,根據學生的選擇進行專項考覈,體現教、學、評一致性。

四、新課標的突破

隨着新課標的實施,我們的教育即將步入一個新的時代。

1、新課標的第一個突破:強調核心素養

任何國家的教育都離不開本國和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教育的本質就是傳承文化、創新知識、促進人的發展。我們通過教育傳承文化,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選擇合適的資源,把優秀的、符合時代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傳給下一代,同時還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創造具有時代精神的新文化。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2、新課標的第二個突破:學業質量

2011年頒佈的國家課程標準只有內容標準,就是知識點

標準,它超越了教學大綱的內容要求。現在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專門有一個學業質量標準,就是內容標準加上學業要求,再加上學業質量。學業質量不只是基於知識點的考試成績,學業成就綜合表現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爲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學業質量是所有過程評價、結果評價與考試命題的依據,也是作業、測驗的依據。基於新課標的實施,對我們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我們的目標是關注素養,不只是關注知識點。知識點目標是階段性目標,是小步子、小階段,我們的目標要變大。素養目標不是靠上一節課、也不是靠聽就能聽出來的,要強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學業質量是所有過程評價、結果評價與考試命題的依據,也是作業、測驗的依據。

基於新課標的實施,對我們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我們的目標是關注素養,不只是關注知識點。知識點目標是階段目標,是小步子、小階段我們的目標要變大。素養目標不是靠上一節課、也不是靠聽就能聽出來的,要強化學科實踐,自己去嘗試去感受的過程。還有要推進綜合學習、跨學科學習。做“適合每個人”的教育,即要落實因人

導學等方面。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備課、實施教學的時候要提前預設,看看能提升學生哪方面素養,需要學生做什麼,怎樣的學習效果最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線上線下混合學習,達到提高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養的效果。

藝術課程標準2023心得體會篇3

在教育部最新頒發的《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中,以音樂、美術爲主線,融入舞蹈、戲劇、應試等內容,堅持“以美育美”的育人理念,整合創新、開拓貫通和跨域轉換的多種能力,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近日,成都市教育局正式發佈《成都市“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其中就有一項重要的評價改革內容是“落實藝術類科目納入會考計分”,把藝術素養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幫助每名學生掌握1-2項藝術特長。這些政策和措施都充分說明育人方向中加強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和堅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養的核心素養導向越來越明確,現就新課標的學習談談心得。

一、從美術課程到藝術課程,提升人文素養

此次新課改將以往的美術、音樂等課程統歸爲藝術課程,強調了藝術課程的重要性,提升了課時的比重,聚焦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中國學生成長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課標強調,藝術課程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着力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引領學生在健康向上的審美實踐中感知、體驗與理解藝術,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傾向。

遵循藝術學習規律1-2年級以藝術綜合爲主,美術課定義爲造型。美術,主張開展具有遊戲傾向的藝術活動,通過造型活動把“看看”、“畫畫”、“做做”、“玩玩”融爲一體,強調體驗,豐富學生感受;3-7年級以美術學科爲主,融入其他姊妹學科,奠定美術學科的雙基;8-9年級開設藝術選項,幫助學生掌握1-2項藝術特長,從感性逐漸到理性達到更高的思維,每個階段之間要注意銜接與過渡。

二、育人導向更清晰,弘揚文化強自信

之前我們美術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是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創意實踐、審美判斷、文化理解。現在綜合爲藝術學科四大核心素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去掉了“圖像識讀”,將其包含在“美術表現”裏面。“美術表現”改爲“藝術表現”,外延更廣,包含了音樂、美術、戲劇、舞蹈以及影視。“審美判斷”改爲了“審美感知”,更加突出了本次課改更注重感受和體驗的特點。“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保留未變。課程內容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主題,講好中國故事,吸收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相統一,以落實核心素養爲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美術活動,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豐富審美體驗,學會和領會中華民族藝術精髓,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瞭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開闊視野。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藝術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

三、目標設計更綜合,促進文化理解

四大學習領域沒有改變,更加清晰地確定了各階段目標,與教學大綱籠統地確定教學目標相比,內容更充實,脈絡更清晰。橫向理解四個學習領域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縱向理解階段目標的分層遞進特徵。

通過義務教育藝術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

感知、發現、體驗和欣賞藝術美,提升審美感知能力。

豐富想象力,運用各種藝術語言進行表達與交流,發揮想象力創作健康向上的藝術作品,提高藝術表現能力。

發展創新思維,積極參與創作、表演、展示、製作等藝術實踐活動,學會發現並解決問題,提升創意實踐能力。

感受和理解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瞭解不同地區、民族和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傳統,理解文化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係,學會尊重、理解和包容。

四、教學內容倡綜合,教學方法重創新

以各藝術學科爲主體,加強與其他藝術的融合;重視藝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充分發揮協同育人功能;注重藝術與自然、生活、社會、科技的關聯,汲取豐富的審美教育元素,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同時優化了教學內容結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統領,基於核心素養髮展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設計課程內容,增強內容與育人目標的聯繫,優化內容組織形式。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

五、優化評價機制,體現藝術學習特點

堅持創新導向,2022新課程標準既注重繼承我國課程建設的成功經驗,也充分借鑑國際先進教育理念,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強化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推動育人方式變革,着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增強課程適宜性,堅持與時俱進,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新成果,更新課程內容,體現課程時代性。除此以外,還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課程標準根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綜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不同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徵,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爲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提供依據。

新課標的頒佈,讓我們認識到我們要從一個美術教師的角色努力向着以藝術學科爲主題,加強與其他藝術的融合,重視藝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充分發揮育人作用,並藉助豐富的審美教育元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瞭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開闊藝術視野,和學生一起成長,不斷提高藝術素養和創造能力,以美育美,美美與共。

藝術課程標準2023心得體會篇4

打開2017年版2011修改的《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85頁!再打開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124頁!心情異常焦慮,但又不能置之不理,一開始想要迅速的領會、掌握其精華,奈何心浮氣躁肯定無法成事。壓下心頭煩躁,細啃美術課標。

回憶26年來的國中美術教學生涯,一路過來跌跌撞撞,尋尋覓覓,從學習到實踐,再從實踐到學習,我們及時更新,成爲學生們隨時需要的美術老師。從2022年新版課標中,感受最大的是美育課改中的幾個大變革。一從單純的美術技能訓練到美術的人文教育。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即從關注結果到關注過程與方法。三改變以學科知識劃分課業的形式,實施課程綜合化。

美術課中的技能教育比較好理解和把握,而如何參入人文意識,在教學中應注意哪些呢?其實,人文性質就是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美術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不能脫離文化情景,美術作爲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濃郁的人文精神,課程改革是讓我們從單純的技術傳授轉向關注人的理想、願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等。通過美術教育,我們可以有效的促進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這首先我們就要努力通過各個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如果我們老師不具備人文意識和素養,就不可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人文素養教育,其實,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爲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去,再次要高度重視美術作品的鑑賞,理解發掘人文內涵。這一活動一般在教學欣賞、導入上運用,在課堂中儘可能讓學生接觸感受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課堂中所學的任何大學,都應視爲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幾個小島,通過這些小島,他們接觸的應該是人文精神的海洋。但在不同領域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及“設計應用”領域中不能放棄對學習技能的探究性學習及技能訓練。

新課程的另一重點舉措就是改以往的授之於魚爲授之於漁。轉換課堂角色,往昔改變往昔以師爲主、生爲輔的教學模式爲以綠色作文網生爲主、師爲輔的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強學生主體人格。而美術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本學科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尊重和愛護學生,要承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差異無好壞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樣性,在課堂上,差異是一種資源,不同是一種財富,這在課堂交流討論中得到了充分的運用。當然,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並不是對學生的學習採取放任自由的態度,我們應該作爲主導,起嚮導,顧問作用,指導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如何更好地把小組活動融入課堂中,如何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程改革無疑給我們撥開了迷霧。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忽視了美術在人成長過程中的正常位置,而將美術教育過分學科化、科學化,過分強調學習過程中的一致性,而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對教育的發展方向,新課標結合美術教學的特點,改變以往以學科知識劃分課業的形式,而從學習方式入手,設置了:“綜合、探索”這一領域,主要結合學生的生活需要,融美術的各個學習領域爲一體,同時與其他學科相綜合,設計出一系列綜合性的美術活動,爲學生提供廣闊的體驗空間。“綜合、探索”領域是圍繞人的發展目標確立的,關注的是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體驗,力求在豐富多彩的時間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杜林思考,交流合作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慾望,開發創造潛能,爲學生的身心發展服務。

每次參加工作室的活動和完成佈置的任務,每每都有新的感悟和體會。在咀嚼課標的某個瞬間,突然,有三個元素涌上心頭,在這一空間,我、學生、美術。我將如何來引領他們?如何讓他們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我並不希望他們每一個都成爲畫家,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是單純地希望他們因爲愛上我的美術課,因爲我的某節美術課而讓他們愛上了藝術,愛上了歷史,愛上了文字,愛上了科學,愛上了發明和創造!

藝術課程標準2023心得體會篇5

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解讀》心得體會

讀了關於課標修訂解讀之語文課標,讓我領悟了老師要着力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加強學生語文素養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着力培養的能力有:閱讀、表達的實踐能力,語文學習的創新能力,注重讀書的能力……我認爲特別是語文閱讀、表達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我們當下最應注重的對學生的培養。

語文課程作爲一門實踐課程,必須要求學生在閱讀、表達的實踐上下功夫。我們現在大多數注重了孩子的成績,而一味地做題,光靠做題是不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表達實踐能力,相反,應多設計各種學習活動,讓學生把語言文字的運用和生活聯繫起來,和各種學科的學習聯繫起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能忽略了語文教學在其他科目中的學習,比如: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在其他科目中,課上的表達鍛鍊、課文的閱讀理解等都是在培養孩子們閱讀、表達實踐能力。應該根據生活和學習的實際需要,在運用中真正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能力。

此外,在學習新課標解讀時,講到“讀書”是語文學習的第一要務,強調了“讀書”在語文學習和思想文化修養中的關鍵作用,那麼首先我們應該怎樣提高孩子們“讀書”的興趣呢?如何讓孩子們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呢?

我看到了部分班主任老師採取了讓孩子們一個禮拜背誦一篇習作的方式,還有的老師在晨讀時間讓孩子們反覆朗讀課文,每星期一篇課外閱讀,校長還讓每個孩子一個月讀一本經典名著等等,無論什麼方法,都重在培養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和幫助孩子們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使他們不畏懼閱讀長篇著作,而且對經典名著產生興趣。

不過,除了這些,新課標的目標和內容都更加明確、清晰和充實,給了我信心,也幫我明確了前進的方向。

藝術課程標準2023心得體會篇6

週三下午在學校教導處的安排下,我校全體數學教師參加了油田教育中心組織的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學習的線上培訓。通過本次培訓,我對新課標有了新的理解,下面我就談一下自己的感受:劉主任從國小數學課標的演變、數學課程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表現以及基於新課標的國小數學教學新變革幾個方面爲大家深入剖析了“20xx版課標”。

一、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

劉主任提到數學核心素養主要由三方面構成:

(1)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

(2)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

(3)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

因爲,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去體會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爲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注意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習慣。

數學來源實際生活,教師要培養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教師除了讓學生將書本中的知識與生活聯繫外,還要經常引導學生去發現身邊的數學,記下身邊的數學,靈活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去思考問題,養成應用數學的習慣。

三、對比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我認爲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教好學的關鍵,因爲基本理念是教學的導航。例如,原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修訂後的標準: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兩者都強調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但後者注重的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和思想教育。這就更加要求教師注意學生學習的情感態度,靈活採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不同的發展。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正確、深入理解新課標思想,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領悟教材、迴歸課堂,把握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專業能力,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享受數學的樂趣。

藝術課程標準2023心得體會篇7

有幸通過研修網聆聽了專家們對《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解讀與教學指導,專家們着眼藝術核心素養,並特別強調:堅持素養導向,落實因材施教,強化學科實踐,推進綜合學習。從如何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到教師、學生觀念的轉變,再到學科內、跨學科的新融合及如何實施新課程等進行了答疑解惑,精彩的講座使我對最新藝術課程標準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作爲一名美術教師,跟上“變化”,積極理解適應藝術課程的四大核心素養勢在必行,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着重核心素養的培養

通過《藝術課程標準》解讀課,對課程的目標、課程的性質等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理解。新課標提出的藝術核心素養“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與高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創意實踐、審美判斷、文化理解”不同之處在於將“圖像識讀和審美判斷”合併,變成了“審美感知”,強調了課程的綜合性,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教學回歸到人本身,幫助學生髮現美、感知美,提升審美情趣。

新課標的明顯總體目標並不是純粹的知識要點學習,反而是重視核心素養的塑造。重點是塑造學生終生髮展趨勢和適應社會需要的核心素養,尤其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未來的備課教案設計中,不但需有階段兩性知識總體目標,還需要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深入思考這門課能提升學生怎樣的素養?怎樣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能獲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方法,更爲客觀性、多方位地檢測學生的學習完成狀況。

二、強調綜合能力的提升

以美術課程爲例,課程內容框架非常全面,1-2年級的“欣賞美術”,讓孩子感知身邊的美,認識美存在於我們的周邊,初步形成發現、感知、欣賞美的意識;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利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利用線條、形狀、色彩等表達所見所聞及感受;改進生活用品,學會從外觀及使用功能瞭解物品的特點,並根據自己的意見進行改進和美化。3-5年級的“表達美術”,讓學生感受中外美術魅力;利用美術創作表達自己的想法;瞭解“實用與美觀相結合”的設計原理;學做傳統工藝品,學習工藝師敬業、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後到6-7年級的“美術創新”,整個課程的難度是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美術,發現自己的特長。

三、藝術課程安排更加系統多元

美術課程大致分爲四類:欣賞·評述、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通過聽覺+視覺+知覺,包括美術知識的教學、美術技法的培養,並讓孩子學習自主創作一些美術作品。促進通感能力,體驗+情感+思維提高藝術修養,完蓋人格,這些讓我認識到我們要從一個美術教師的角色努力向着合作型教師,創新型教師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索養,才能適應發展的要求,做一個合格的藝術教師。

新課標的頒佈,讓我們認識到我們要從一個美術教師的角色努力向着以藝術學科爲主題,加強與其他藝術的融合,高度重視藝術與其它科目的關聯,充分運用教育作用,利用豐富多彩的美育教育因素、本身的能力和素質,開闊視野的多元性,擴寬藝術視線,與學生們一起成長,持續塑造藝術素質和想像力。

四、個人總結反思

通過學習,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的發展性評價對教育的意義、多元評價的基本原則和辦法及其在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指導下教學方式的轉變角度。培訓的成效不單單是看學生的作業,更重要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學生對理解的自身素質,實際的意見反饋點是提升學業質量的描述。最先要加強老師對文化的瞭解和理解能力,次之要加強對自身專業知識的整合和理解。教師要形成良好的課程觀,而不僅僅是課堂觀。應該更多的開展一些大單元的主題教學,以增強知識的連接、整合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點帶面,點面結合。

另外,此次學習讓我對今後的美術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核心素養、學科融合、過程評價、高質量美育、藝術素養、教師能力等關鍵詞,將成爲今後教學活動的主旋律,在今後的教學中,根據《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的要求和指向,真正體現美術教育始終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價值,繼續加強自己的美術技能,努力發展美術課程與教學的綜合能力,努力推進美術教育的發展與實施,發展自己,成就學生,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藝術課程標準2023心得體會篇8

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要求,新課程標準把國家和民族價值觀放在首位,更加強調育人,落實“雙減”政策要求,美術課程始終堅持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授課的過程中重視藝術體驗,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

本次從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五大方面,針對2011版美術課程標準與2022版藝術課程標準做了細緻的對比與深度研讀。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第二次梳理解讀,讓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面對新課程改革必須轉變教學觀念,真正認識到教研的必要性。

一、課程性質

美育教育的核心在於弘揚真善美,塑造美好心靈,美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培養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課程性質新舊對比發現新課程標準2022版中課程性質名詞有所轉變,並且新增了創造性,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舊:1、視覺性;2、實踐性;

3、人文性;4、愉悅性

新:1、審美性;2、實踐性;

3、人文性;4、情感性;

5、創造性

二、課程理念

課程理念,注重充分發揮美術課程在培育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審美感知及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以美術學科爲主題,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突出課程的綜合性。

三、美術學科素養

新課標聚焦核心素養,凸顯美育功能,重視學生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更加關注美術學科與其他科學的關聯性,加強跨學科教學,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美術學科素養有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美術課程中的五個核心素養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貫穿於美術學習的全過程。

新課標要求教學方式要更加多元,圍繞核心素養,可開展項目式、問題式、主題式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做中學”的理念。另外,新課標註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對於教師而言,所設教學目的不再是如何讓學生更容易學會知識,而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將教學重心從“教”轉變爲“學”。

四、課程目標

基於新課標的實施,我們的目標是關注素養,不只是關注知識點。素養目標不是靠上一節課、也不是靠聽就能聽出來的,要強化學科實踐,自己去嘗試去感受的過程。還有要推進綜合學習、跨學科學習,做“適合每個人”的教育,即要落實因人導學等方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備課實施教學的時候要提前預設看看能提升學生哪方面素養,需要學生做什麼,怎樣的學習效果最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線上線下混合學習,達到提高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養的效果。

五、課程內容

根據美術課程內容綜合性強的特點,新課標進一步完善課程結構,優化課程內容,體現課程融合發展趨勢及育人價值,合理設置學業要求,切實落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通過設置綜合性學習任務、聚焦核心素養、整合相關內容、關聯真實情境,將各門藝術學科學習的基本內容融入到具體學習任務之中,改變傳統課程在知識、技能上的相互割裂狀態以及碎片化學習的現象,促進課堂教學增效提質。

六、學業質量

依據核心素養髮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新課標整體規劃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明確學到什麼程度,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和廣度,將之前的重視結果轉變爲重視學習的過程。新課標也爲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藝術教育設置了不同的課程目標,強調教學應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設計思路,主張藝術實踐,體現了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新課標將基本要求、實施職責、制度規範、監察要求等更加具體,爲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提供了重要依據。

隨着2022版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育即將步入一個新時代,引導着我們應開展大單元的主題教學,以增強知識的連接、整合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形成“以美育美、美美與共”的藝術課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