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心得【精品多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心得【精品多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 篇一

隨着“雙減”政策的到來,我們的“新課改”也是一輪接一輪的有序進行着。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正式出臺了,它如一縷微風迎面而至,給疫情下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新鮮的空氣,讓我們的教學有了新的改觀,大家如獲珍寶似的開心不已,學校也開展了學習新課標活動,我們語文組的全體教師對新課標進行了集體學習、共同討論、個人自學,並對新課標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大家受益匪淺,收穫頗豐。

通過這次學習,我不僅領悟到了語文教學的方法,還知道了自己今後在教學中的奮鬥目標,加深了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現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和大家分享,不妥之處歡迎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認真鑽研新課標,領會課改精神。

作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爲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觀察、參與社會的生活能力,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充實課堂教學內容,豐富課堂形勢,讓孩子們在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樂中學,我們更要認真研讀新課標,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讓語文課堂成爲孩子的樂園。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本次課改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在各項活動中自覺獲取知識。

二、根據各學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務。

每個人所帶的學段不同,所要掌握的內容也不同,作爲語文教師,我們更要了解各學段的學情,如: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要求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達到相應的語文水平。新課標讓我的教學目的更加明確,也給我指明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我的課堂教學更加遊刃有餘、有的放矢。

三、樹立新的教師觀。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轉變,教師角色也隨着發生變化。新課標中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制定再完美的計劃也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教師要做學生的朋友,從教導者轉變爲傾聽者、服務者、組織者、引導者、陪伴者和參與者,想學生所想,解學生所難,這樣才能將學生與教師融爲一體,逐步把學生塑造成爲自主學習者。

四、創建屬於自己的特色語文課堂。

在“雙減”的政策下,老師要轉變以前的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在上課之前,必須做到“三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也就是說,要想上好一節有特色的語文課,不論是在教材的編寫意圖、重點難點上都要細心研讀課標,吃透教材;接着就是學生方面,要想上好一節有特色的語文課,學生纔是問題的關鍵,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點,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審視教材,去探索學生將會怎麼學,從而制定出屬於自己的教學計劃。最後,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纔是最好的。所以,要想上好一節有特色的語文課,不論是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問題教學、啓發式教學、多媒體直觀教學,還是獎勵機制、自主學習法,只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成爲學生學習的樂園,課後多總結、多反思,久而久之,慢慢就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也就有了屬於自己的特色語文課堂。

五、與時俱進,成爲終身的學習者。

人常說:“活到老,學到老”,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作爲教師的我們,也要順應時代要求,走進新課程,學習新理念,實現課程目標,學習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以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去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學科是一門育人的學科,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還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作爲一線語文老師,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將堅持終身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領悟其精神,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和學生共同成長,讓自己的語文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再上一個新臺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 篇二

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此次課程標準的修訂,是結合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結合當前的國際背景對人才的綜合要求所修改制定的,認真研讀課標,深刻把握新課標的內涵和要求,把課標要求落實到實際教學,是作爲教師的我們所需要做的。

與2011版的課程標準相比,2022版的課程標準強調了語言文學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強調了語文的工具性和科學性。語文學科提出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這四個核心素養是密不可分的整體。這就需要教師對課程進行精心設計,要在課程中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能夠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有好奇心、求知慾,要學會積極思考,能夠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作品,發現美、創造美。

在低段語文學習中,學生要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正確的寫字姿勢,這對於寫字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新課標中對學生的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嘗試閱讀整本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他人介紹讀過的書,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對於我們即將升入二年級的學生來講,在下學期的學習中,老師要抽出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閱讀練習,尤其是整本書的閱讀。在一年級,我們也嘗試進行繪本的整本書閱讀,但是還不夠系統和完成。在二年級上學期,我認爲要拿出午自習的時間,來進行專門的閱讀和交流活動。同時,通過手抄報、日記、思維導圖等形式,來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加深體驗。新課標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出發,寫實話、落實處,言之有物,我手寫我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心得 篇三

語文組梳理概括了2022新課標的幾大變化:新增了核心素養(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增強了語文課程的思想性;新增了六個語文學習任務羣,六個任務羣又分爲三組,一是基礎性學習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二是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是拓展型學習任務羣。

大家也各自談了自己的體會,老師們一致認爲:新課程標準的這些提法是以前的課標所沒有的,這樣重大的變化意味着我們今後的教材和教學也會發生重大的改變,這種改變是爲了讓我們的語文課程能更適應時代的變化。我們也要未雨綢繆,要加強學習,要不斷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 篇四

2022年4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佈。通過聽取專家的講座,我對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一、義教新課標修訂變化

本次新課標修訂中最亮眼也是最鮮明的改變就是強化了課程教育中的育人導向,首次點明瞭語文教育學科的“核心素養”。相較於傳統的“三維目標”,該新課標修正則主要圍繞着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四個方面進行闡述。此外,新課標在課程內容結構上進行了修正,將語文教學能力作爲核心,把其它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實踐活動推到了輔助或者附加的地位,並且設置了與此相配的六個不同的任務羣,分別是基礎型學習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和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最後,新課標之中加入了對學業質量的評價,具體闡述了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應該達到的學業成就。

二、新課標解讀心得和思考

作爲國小語文教師,我深刻地認識到此次的《新課標》在語文課程的設置以及教學等方面,相較於以往更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們不僅應該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還要能能夠和諧地把讀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既能讓學生充分閱讀,又能有效發揮教師的指導閱讀的作用。

我們首先要依託新課標中的課程結構和育人目標,明確學習任務羣的定位和功能,準確理解每個學習任務羣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圍繞學習主題,以學習任務爲導向,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資源,設計基於大任務、大單元、真實情境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繫,加強內容學習和思維發展的整合,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語文學習經驗,統籌安排教學活動;注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培養學生未來學習、生活和發展所需的基本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 篇五

2022年4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正式發佈,我一頭霧水,2011版課標我還沒太整明白呢,新的課標就出來了,莫名生出幾許茫然。於是,充分利用網上資源,聽了、看了很多專家名師的解讀,我不僅理解了新課標出臺的意義,認識了新課標帶來的變化,克服了畏難情緒,更是在具體實踐方面給了我指引……

一、正確認識

改革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改良、優化的過程,絕不是推倒重來的革命。2022版課標其實是對課程改革10年來經驗教訓的總結,是教育科研羣體與廣大一線教師教育教學實踐探究的階段性成果的結晶。新、舊課標是銜接的,很多基本的東西沒有太大變化,它最爲突出的特點是明確提出語文核心素養。在研讀新課標時可以將同一年段質量描述與目標要求一一對比來看,看哪些是直接描述、具體描述,哪些是延伸描述。大道至簡,我們不要被一些新名詞左右,一味地去摸索概念,要把注意力放到基本的標準、要求上,要不遺餘力地學習、研究、落實義務教育新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以達到提升自己惠及學生的目的。

二、深入研讀

“書讀百遍,而義自現。”新課標更需要我們仔細、反覆研讀。同時要注意課標學習,切忌貪多求全,要抓大放小。理解重要概念,理清重要變化,結合教學實踐,逐步消化,分步實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一大變化在於凝練了語文核心素養,即: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把文化自信放在覈心素養的首位,可見其重要性。新課標帶來的另一大變化在於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即: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以學習主題爲引領,以學習任務爲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學習任務羣的安排注重整體規劃,根據學段特徵,突出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需求,體現連貫性和適應性。此外,新課標還研製了語文學業質量標準,即:依據義務教育四個學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三類語言運用情境,整合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描述學生語文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體現學段結束時學生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

三、大膽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看了很多名師專家講述的學習任務羣案例,不難發現,學習任務羣是新概念,但本質上就是單元整合教學的進階版。我們可以在自己最得心應手的領域,局部嘗試“學習任務羣”“大單元統整教學”,試着去上樣板課例,與同伴分享。那麼,我們在依託教材設計學習任務羣時,一定注意要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和學習任務,實踐活動要設計爲進階型的,同時研製可操作、持續性評價方案。時刻牢記學習任務羣設計與傳統語文教學在教學基本理念上的根本區別是“將靜態的知識教學轉變爲動態化的語言實踐,強調在實踐中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經驗”。無論是哪一種學習任務羣,其實施過程都必須承擔識字寫字,理解和積累詞語句子,豐富學生語言經驗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言發展的基本任務。無論是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還是整本書閱讀甚至跨學科學習,無一例外。雖然我們一線教師總希望課標與教材同步。事實上,這是幾乎不可能的。結合實際,我們不難發現“課標是新的,教材卻是舊的”將是長期存在的事實。作爲一線教師,我們要積極面對這個現實,用新課標理念,大膽處理老教材。

總之,對我個人而言,新課標的研讀、理解、運用絕不是一人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今後我會繼續利用網絡資源多聽多學,大膽實踐,跟着名師前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 篇六

2022年7月2日和3日,在平頂山市宋東魁市名師工作室的組織下,我有幸參加了”課標引領·評價導向·案例示範——六大語文學習任務羣的理念與教學實踐”的網絡學習研修。

各位專家以六大語文學習任務羣的理念與教學實踐作爲重點,向大家進行了解讀。解讀內容豐富,觀點新穎,對我們今後的語文教學有着很好的指導和借鑑價值。下面我就南通市通州區育才中學丁衛軍老師講解的《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羣的理念與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學習心得。

什麼是思辨?什麼是思辨性?什麼是思辨能力?“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是思辨性閱讀與思辨性表達嗎?理解“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羣,必須要弄清楚這幾個問題,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

1。什麼是思辨?思辨,是一種思考方式,可不與外界相關,甚至可以不符合邏輯。哲學家認爲,通過思辨,人可以爲自然立法,也就是爲自然界建立規則。近代科學的發展將思辨方法逐漸從主流的地位趕下來,而把科學實驗方法推上王座,實踐纔可使主觀見之於客觀。

2。什麼是思辨性?即脫離社會實踐,在書齋中,通過抽象的思考、推理、論證得出結論的哲學。萬物要經辨識,纔會區別物與物之間的差異;萬事要用辯證眼光看,方能分清事與事之間的聯繫。然而,辨識能力的高低和辯證思維的巧拙,世上就出現爭論不休的事物,剛澄清一個問題,又會冒出難以定論的事物,人類歷史就是這樣在不斷認識事物和不斷創造事物的過程中前進的。

3。什麼是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徵有哪些?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所謂思考指的是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所謂辨析指的是對事物的情況、類別、事理等的辨別分析。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種抽象思維能力。例如,能區分雞蛋和鴨蛋,這不能算有思辨能力,因爲僅憑經驗觀察就能夠區分雞蛋和鴨蛋;若要搞清楚“雞和蛋誰先誰後”這個問題,只靠經驗觀察是不夠的,必須有較強的思辨能力才行。像思辨“雞和蛋誰先誰後”問題,得做三個層面的分析:

第一,從經驗的層面上進行辨析。即某一個雞蛋所孵化出的小雞而言,當然是先有蛋,後有雞;可這隻小雞長大後所生的蛋而言,當然是先有雞,後有蛋。這一層面,必然有人問:“你說先有蛋後有雞,那雞蛋又是從何而來?”

第二,從追根問底層面進行分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一個不恰當的問題。根據生物進化的常識,無論是雞還是蛋,都是從非雞非蛋的其它物種遺傳、變異而來,如同人是由類人猿演變而來的一樣。也就是說,在根源這個意義上,”雞和蛋誰先誰後”這個問題必須依靠兩個不真實的假設才能提出來,故說它是一個不恰當的問題。

第三,從邏輯思維層面進行分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惡性循環”思維錯誤的代名詞。這就是在不同的層面上對同一個問題展開有條理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問題首先要把思考的層面區分開,因爲在不同的層面上對同一個問題所做出的分析,得出的認識或結論常常不同,甚至完全相反。“雞和蛋誰先誰後”的問題,在經驗的層面上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它是一個容易解決和不大可能引起爭議的問題;在理論或者科學的層面上,它變成了一個不恰當的問題;在邏輯的層面上,它不再是個問題,而是一個指稱“惡性循環””這種思維錯誤的代名詞。

其次,要注意在同一個層面上分析問題的條理性。這是分析方面的特徵,也就是說,分析要講究層次和條理。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說理。說理就是對所做出的分析進行解釋和論證,比如,爲什麼說它是一個簡單的問題?爲什麼說它是一個不恰當的問題?爲什麼說它不再是一個問題?解釋和論證要明白、有力,比如,概念的使用、語言的表達要清楚、準確,理由的陳述、結論的導出要明白、有力。

簡要地說,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的分析,清楚準確、明白有力的說理,即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徵。如果一個人在思考問題時能做到條理清楚,說理明白,我們就說其具有較好的思辨能力。

4。從思辨能力的特徵來看。閱讀是思辨性,表達同樣需要思辨性。也就是說思辨能力的特徵,閱讀要體現這些特徵,表達也需要體現這些特徵。

理解了這些信息,再看課程標準中的“課程內容”,就可以從“目標、主題、情境、任務、活動、教學評一體”來理一理這個任務羣,並用現有教材的相關課文嘗試這一任務羣教學。

整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要根據不同學段的學生特點創設適宜的學習主題和學習情境。主題主要有“生活真奇妙”“我的小問號”“大白然的奧祕”“生活中的智慧”“社會公德大家談”“奇妙的祖國語言”“科學之光”“東方智慧”“生活的感悟”“探究與創造”“藝海拾貝”“理性的聲音”等。而每一個任務主要通過“閱讀、討論、探究、演講、寫作”五大活動來完成,評價主要關注“閱讀、討論、探究、演講、寫作”的過程中表現、學習成果,特別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和思維的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點收穫。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理念和精神,更需要腳踏實地的實踐和探索。我要積極吸取先進的課改成果,投身新課改的浪潮,努力學習,讓自己的語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設,在實踐中成長。

教學似登山,不在一朝夕,願君常磨礪,拾級層層遞。宋東魁名師工作室每次組織的學習活動都讓我們在國小語文教學工作中感悟良多,收穫頗豐,相信在工作室的專業引領下,我們工作室的學員將會在國小語文專業化成長的道路上學有所得,研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