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致良知心得體會(多篇)

致良知心得體會(多篇)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一

1、不以聰明警捷爲高,而以勤確謙抑爲上。

從來不喜歡被別人誇自己聰明,原因是覺得強調了父母遺傳的天賦而被忽略了自身的努力,但卻未深入思考,被誇聰明,可能是因爲表現出了小聰明,而非真的勤奮好學。

2、立志爲裏,勤學爲表。

立志在人,感願在事。立志在內心,勤學在表現。勤學不止是勤奮,勤學更是思考到底要成爲什麼樣的人?需要學習什麼,怎樣學習。不只是學習知識,妝點門面,更是要真知真行,知行合一,不斷自我提升。

3、人格的力量與真理的力量。

立志,勤學,改過,責善,就是人格的力量。學習的知識,方法,技能,工具,技巧,就是真理的力量。兩者需要相互結合,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二

學習致良知到現在一個多月了,從剛開始的不喜歡,到現在愛上朗誦;語言表達及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自身素質得到相應的提高。感恩師傅給予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的心靈得到一次全新的洗禮!

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教會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爲人友善、不說謊、不抱怨,用自己的良知去感化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做到知行合一,不空想,理性的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既成就了自己又成就了他人。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對我們的心靈、靈魂深處是一種觸動。我們需要去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生存本領。提高我們分店的菜品結構:真正做到真材料、放心吃。讓全體廣大師生滿意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蛻變可能是暫時的痛苦,改變好了,生活和工作回饋給我們的又是一片蔚藍的天空。

王陽明先生說,“如果一個人胸無大志,即使有偉大的舉動也稱不上是偉人;如果一個人立志要學習聖賢的心性修養,則遲早會達到聖賢的境界。如果每個人都能確定人生的方向,並在這個方向上堅持走下去,必將獲得成功。”

“良知”二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只有認知自己的不足,方能成大器,走的更遠,飛的更高。

知行合一:

1、做一個有良知的人,立好志,樹立一個目標。天下無不可成之事。

2、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勤奮學習,滿足現狀只會讓腳步停留在原點,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定也。

3、做一個有良知的人,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不搬弄是非,不聽信謠言,不以個人感情去決定任何事情,忠言逆耳,都是良藥。

4、做一個有良知的人,改過,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爲大賢者。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是在錯誤中成長,只要有改過之心,心中能容事,能爲他人着想。不以自己的喜好,去決定、判斷事情。理性和感性兼顧,就能成爲聖人。

致良知、致青春、致幸福,我深信不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我要更加精進,用更精彩的生命去喚醒和號召更多的生命走上致良知的陽光大道,讓他們一起去綻放生命。我深信這是人生積累福報的捷徑,這也是讓自己更青春,更幸福的大道。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三

王陽明被稱爲古今第一完人,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讚譽,那是因爲他有一門很厲害的學問。這門學問,如果我們能學會一半,也必然能成就一生,這就是致良知的大學問。

何爲致良知?

良知,即本我真心,致,就是實踐磨礪。王陽明認爲,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之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那麼,致良知又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這在王陽明身上體現的最充分。當時寧王造反,王陽明原本有其他任務在身,但他毫不猶豫前往平叛。此時的大明王朝政治形勢波詭雲譎,很難說誰成誰敗。朝廷官員不願開罪寧王,也都選擇明哲保身,只有王陽明知難而上。他也不是沒有擔心,他甚至讓家人在自己家門外環布柴草,說一旦事敗,絕不肯被俘,全家舉火自焚。說明當時形勢何其嚴迫。

但是王陽明爲什麼可以挺身而出?就是因爲"致良知",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行爲準則、行動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這就是致良知的表現。

除了在大事上不糊塗,在日常生活中,致良知也是走向快樂人生的法寶。

王陽明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在王陽明看來,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欲,便回覆良知之本體了。

《道德經》裏也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慾望,要懂得適可而止。

王陽明曾給學生舉例,古代的張良、董仲舒、諸葛亮、韓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

正是因爲他們的慾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專注在事業上,最終才取得了過人的成就。

只有通過節制自己的慾望,才能減少心中的雜念,才能讓心靈真正意義上沉靜下來,讓自己在慾海中脫身,做些有價值的事情。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致良知之道,就在於把心放平,在自己的真知上,抓緊用功,去私慾,提高境界,實現真正明瞭,獲得圓滿人生。致良知四合院將和更多人一起傳播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感受致良知的力量。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四

一、修行

胡季強在演講中說:修行就是修復自己跟世界的關係。企業家,經營就是修復和員工、客戶、社會的關係。

那麼我對修行的認識是什麼?我該如何修行?

人們常說活着就是一種修行,是持續不斷、長期的、爲其一生行爲,我查了百度修行的目的是達到與現階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懷更廣、視野更寬的個人修養水平。一開始看起來很大、很空,感覺沒有落腳的地方,不知道改如何去修行,想了很久,才明白修行就在生活當中,自己的思想、言語、行動都是修行表現。藉助聖賢語錄從下修己:

善思謙卑,不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從私慾上做減法。

善言不惡語相向,不欺騙、不妄說大話。

善行不觸犯法律,勤奮務實,善待身邊每一個人。

二、動機之純,了無私心

78歲的稻盛就任日航董事長,和員工的心連在一起,同頻共振。用巨大的人格力量,把經營管理變成了所有員工的自覺行動,用心去換心。只有沒有私慾,動機純良時人的能量才能無限大,才能影響、感染到別人,才能和你同頻共振、思想統一。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五

今天的課主要說了知行合一和中國文化,我的理解就是想和做不光是簡單的統一,從最初的認識錯知錯行和正知正行到天理合一(此處最終的高度的用詞沒記住不夠準確,大意就是大衆公認的認可的一個好的行爲準則)是一個逐步攀登的過程,劉老師的解釋知和行原本就是統一的,我這樣想就這樣做了沒有對錯之分,後來想想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比如去有些事不會想那麼多,也就是常說的“不過腦子”看見產生的結果了才知道“哦!原來這樣。

我的理解是想和做是兩種行爲,我們需要通過參照”過來人或是公認“的標準來修正他們統一的一個過程。中國文化講的不多,對於傳統文化我個人除了書法其他不是很喜歡,我的認知里人類文明的演變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蛻變過程,所有不合時宜、不符合人性、落後不能滿足需求的東西都會慢慢被淘汰,如果能實現穿越我想絕大數人是不願再退回去的,這也說明潛意識裏大家已公認現在或是未來的生活方式纔是最理想的狀態。

金一南教授的《心勝》視頻我看了好幾遍,每一次看完都熱血澎湃。尤其聽到楊靖宇那句,“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朱德在南昌起義南下隊伍全軍覆沒後,依靠心勝,保留住中國革命的火種,激勵僅存的八百多人繼續前進。最後百萬雄獅渡江去,解放全中國。心勝不是唯心主義,心勝是一種精神的力量,是我們由內而外煥發的生命力。

1、戰勝對手有兩次,一次在自己心中。

2、多數人因看見而相信,少數人因相信而看見。

3、歷史因少數人的堅持而改變,正是因爲他們沒有隨波逐流,而成爲中流砥柱。

4、中國革命的歷史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光明,就能驅走黑暗。就能從困苦中走向勝利。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六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談到學習的四個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

陽明先生開示學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與志者。故立志而聖則聖,立志而賢則賢。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無所成。學不勤者皆因志不篤。回想走過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堅、不高,導致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時,如果不是因爲此次學習致良知,終日爲利爲名所奔波勞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卻,或者說懶得提及此一說。

當陽明先生告誡學生,如不立必爲聖賢之志,人生終無所成,才領悟到志不立,則無志可奪,也就放棄自己、隨波逐流,妄想冥行。立聖賢志者,就是堅定明確人生前進的方向,達致良知,按照聖賢的爲人處世的原則對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慾,存天理。致良知的學習之“立志”,如佛學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七

知行合一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本。知而不行,就是不知。

從錯知錯行到正知正行攀登,知行包括,錯知錯行,惡知惡行,淺知淺行,深知深知。正知正行(天理良知)。

文化是人的行爲,思想,習俗,精神財富,物質財富的總和,文化是心的呈現,是去除小我成就大我。

中華文化,真心對別人好,仁者無敵,自能無敵無天下。

中庸 不偏不倚 體現在智慧上。

謙虛,胸懷,包容別人,謙和的人有非常大的成長力。

真誠 老實不說謊,厚重成事,能託妻寄子,雖千萬人吾往也。

學習道理都明白,用在事上很難。學與行遇到瓶頸。